2016年湖北省建筑工程材料员模拟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湖北省建筑工程材料员模拟试题
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通常沸石粉的细度达到时,方孔筛筛余百分率小于__。
A.30%
B.4%
C.5%
D.6%
2、建筑工程中一般采用__作为细骨料。
A.山砂
B.河砂
C.湖砂
D.海砂
3、__可作硝基磁漆罩光用,也可涂饰于木质零件、木器及金属表面,是高级家具用涂料的清漆。
A.虫胶清漆
B.酚醛清漆
C.醇酸清漆
D.硝基清漆
4、对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作用最大的外加剂为__。
A.缓释剂
B.硫酸钠
C.碳酸钠
D.引气剂
5、既能使混凝土提高早期强度,又能抗冻的外加剂是__。
A.木质素磺酸盐
B.氯盐
C.松香树脂
D.三乙醇胺
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1992)规定,混凝土拌和物维勃稠度分为4级,干硬性混凝土的维勃稠度为__。
A.>31s
B.21~30s
C.11~20s
D.5~10s
7、仓库可分为普通仓库和特种仓库,这是按照__进行划分的。
A.储存材料的种类
B.保管条件
C.建筑结构
D.管理权限
8、建筑钢材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各种性质的相应变化为__。
A.塑性、韧性及可焊性提高,强度和硬度提高
B.塑性、韧性及可焊性降低,强度和硬度提高
C.塑性、韧性及可焊性提高,强度和硬度降低
D.塑性、韧性及可焊性降低,强度和硬度降低
9、各工种的人均日工具费定额的公式如下:上式中,班组额定人数是由企业劳动部门核定的某工种的标准人数;月工作日按()d计算。
A.22
B.24
C.28
D.30
10、下列选项中,具有调节室内湿度功能的材料为__。
A.膨胀水泥
B.石灰
C.水玻璃
D.石膏
11、以下是某律师对客户提供的法律意见,正确的是__
A.甲公司于2000年1月10日缴纳税款50万元,2004年6月5日发现多缴了10万元税款。该律师认为甲公司应立即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应当立即退还
B.乙公司于2000年1月8日缴纳税款10万元,2002年5月10日税务机关发现乙公司应纳税15万元,经查,乙公司少缴税款的原因是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纳税额有误,税务机关遂要求乙公司补缴税款5万元,并加收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该律师认为乙公司无权拒绝税务机关的要求
C.丙公司于2000年2月1日缴纳税款20万元,2004年月1日税务机关发现丙公司应纳税22万元,经查丙公司少缴税款的原因是丙公司的会计计算错误,税务机关遂要求丙公司补缴税款2万元和滞纳金。该律师认为丙公司有权拒绝税务机关的要求
D.丁公司于1994年偷税10万元,税务机关于2005年要求丁公司缴纳税款和滞纳金。该律师认为丁公司有权拒绝税务机关的要求
12、在通用硅酸盐水泥中,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代号为__。
A.P·S
B.P·O
C.P·P
D.P·F
13、经营管理基础工作中,计划、考核、衡量材料供应与使用是否取得经济效果的标准是__。
A.材料消耗定额
B.原始记录
C.计量检测报告
D.清产核资和材料价格
14、在干燥环境中的正常的居住或办公用房屋内部件中,钢筋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为__,最小水泥用量为__。
A.,260kg
B.,200kg
C.,300kg
D.,260kg
15、氯盐类早强剂中,应用最广的是__。
A.氯化钙
B.氯化钠
C.氯化钾
D.氯化铝
16、欲增大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下列措施中最有效的为__。
A.适当加大砂率
B.加水泥浆(W/C不变)
C.加大水泥用量
D.加减水剂
17、建筑石膏适用于室内装饰及隔热、保温、吸音和防火等饰面装饰,但不宜靠近__以上高温。
A.45℃
B.50℃
C.55℃
D.60℃
18、下列关于编制材料计划必须遵循的原则中,叙述不正确的是__。
A.综合平衡的原则
B.项目经理负责制原则
C.严肃性和灵活性统一的原则
D.实事求是的原则
19、下列材料的各种状态中,活性指数最高的情形是__。
A.材料放在输送带上
B.材料放在车辆上
C.材料散放在地上
D.材料捆绑放在地上
20、粉煤灰的细度用__筛的筛余百分率表示。
A.圆孔
B.方孔
C.圆孔
D.方孔
21、The cellphone, a device we have lived with for more than a decade, offers a good example of a popular technology’s unforeseen side effects. More than one billion are (1) around the world, and when asked, their (2) say they love their phones for the safety and convenience (3) provide. People also report that they are (4) in their use of their phones. One opinion survey (5) that "98 percent of Americans say they move away from (6) when talking on a wireless phone in public" (7) "86 percent say they ’never’ or ’rarely’ speak (8) wireless phones" when conducting (9) with clerks or bank tellers. Clearly, there exists a (10) between our reported cell phone behavior and our actual users--that is to say, most of us--are (11) instigators and victims of this form of conversational panhandling, and it (12) a cumulatively negative effect on social space. As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