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复习资料
政治社会学复习资料在政治学中,政治社会学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它研究的是政治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要理解政治社会学,我们需要先了解它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
一、政治社会学的概念和范围政治社会学是研究政治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政治、社会和个体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并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
政治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等方面。
其中,政治行为研究个体或群体在政治领域内的活动和行为;政治参与研究个体或群体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政治社会化研究个体在政治社会中的社会化过程;政治文化研究政治、文化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二、政治社会学的基本理论1.制度理论在政治社会学当中,制度理论研究的是政治制度对于社会行为的影响。
政治制度是一种规定政治权力运行规则的体系,它对于其他社会因素的发展和演变有着重要的影响。
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研究的是个体或群体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所接受的社会门槛和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或群体会不断地从其他个体或群体当中学习经验和行为方式。
3.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研究的是个体或群体在政治领域内所表现的行为和情感背后的心理原因。
这包括人们对于政治观点、政治价值观和利益的看法和态度。
4.文化理论文化理论研究的是政治和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政治和文化是互相影响的关系,政治文化不断地塑造和定义着人们对政治生活的认知和行为方式。
三、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政治社会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通过一系列问题或选项,了解个体或群体对于某一政治问题的看法、态度和行为。
2.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通过对于某一特定个体或群体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了解其对于政治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3.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近年来政治社会学中新兴的研究方法。
它通过设计各种实验和模拟场景,让个体或群体在特定情境下表现其政治行为,从而揭示政治因素对于个体或群体行为的影响。
政治社会学
课文学习
2.政治社会学与社会学 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社会学与社会学
二者的联系:其一,政治社会学是社会学在政治研究领城的具体化。 二者的联系:其一,政治社会学是社会学在政治研究领城的具体化。 联系 其二, 其二,政治社会学在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上对社会学 多有借鉴。 多有借鉴。 二者的本质区别 首先,研究对象不同。 本质区别: 二者的本质区别:首先,研究对象不同。 其次,理论体系不同。 其次,理论体系不同。 再次,研究目的不同。 再次,研究目的不同。
方法来对其进行研究,从而上升到对政治社会学全面而准确的认识。 方法来对其进行研究,从而上升到对政治社会学全面而准确的认识。
比较分析法: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之间有着某种联系的多个事 比较分析法:
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间的相同与相异之处, 物加以对照,从而确定其间的相同与相异之处,由此对事物作出初步的分 在分类的基础上, 类;在分类的基础上,人们可以认知和把握不同事物的共同或相异的表象 特征和本质特征,进而达到对特定事物的理解和解释。 特征和本质特征,进而达到对特定事物的理解和解释。
课文学习
二、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社会学思想
1.对于“政治何以可能”的回答 对于“政治何以可能” 对于 他倾向于性恶论,而且他认为这种人性是恒久不变的。 他倾向于性恶论,而且他认为这种人性是恒久不变的。政治因维持一 定秩序的需要而产生,而他所言及的秩序, 定秩序的需要而产生,而他所言及的秩序,是在一个强有力的领袖的 带领下,以保障公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为最高目标。 带领下,以保障公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为最高目标。 2.政治如何维系 政治如何维系——这是马基雅维利政治社会学思想的精髓。 这是马基雅维利政治社会学思想的精髓。 政治如何维系 这是马基雅维利政治社会学思想的精髓 他完整、清晰地将政治与神学、道德分开, 他完整、清晰地将政治与神学、道德分开,认为政治不必受世俗道德 与神学的制约,相反,道德与神学必须从属于政治, 与神学的制约,相反,道德与神学必须从属于政治,服务于统治者获 取权力之目的。 取权力之目的。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重点可以表述为是一种去道德 的权力观。 的权力观。 3.共和政体和专制政体的选择 共和政体和专制政体的选择 一方面他相信强有力的独裁君主, 一方面他相信强有力的独裁君主,另一方面也没有忘记实行自治的自 由民的作用。如有可能,就建立共和政府;如有必要, 由民的作用。如有可能,就建立共和政府;如有必要,就实行君主专 共和政体虽然是一种理想的政体, 制。共和政体虽然是一种理想的政体,但必须在一种有秩序的社会中 才能实行。 才能实行。
政治社会学 重点
一.名词解释(1)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变迁的过程,是个人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以及社会塑造其成员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
具体来说:一方面,从个体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有关政治体系的知识、价值、规则和规范的过程,通过这种学习和实践,一个自然的人转变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的社会政治人;另一方面,从社会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社会将政治文化(普遍的政治知识、价值、规则和规范等)通过适当的途径广泛传播过程,通过这种传播,社会中人们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倾向传授给新一代社会成员。
政治社会化的研究内容:1.对于政治体制的体认,2.党派态度,3.政治参与。
(2)政治合法性合法性问题,是政治秩序是否和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
“合法性是政治科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它的最初含义是指国王有权即位是由于他们的‘合法’出身。
中世纪以来,合法性的意思增加了,它不再只是指‘统治的合法权利’,而且指‘统治的心理权利’。
现在的合法性意指人们内心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认为政府的统治是合法的和公正的。
因此,即使我们对政府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感,我们通常也要服从它。
大多数人都不想交个人所得税,但我们基本上都交了,而且是老老实实地交的,因为我们觉得政府有向我们征税的合法权利。
”韦伯的合法性:传统合法性、个人魅力型的合法性、法理型的合法性(3)公民文化阿尔蒙德和维巴认为,在一个以参与型文化为主、地域型和顺从型文化为辅的社会,民主政治容易得到稳定发展。
这种文化就是公民文化。
因为,公民文化能使公民向政府表达他们的偏好,但在具体问题上又不会完全拒绝精英所做的决定;公民感到能够影响政府,但又经常选择不这样做,以便给政府一定的弹性。
公民文化具有以下特点:是一种忠诚的参与型文化。
参与型文化结合但不取代顺从型的和地域型的政治取向。
公民文化三大特征:1.混合文化(最显著特征)2.平衡文化3.参与者文化(4)诸神之争诸神之争是马克斯·韦伯用来指称现代西方走出一神统治之后的价值多元局面的一个命题。
政治社会学 - 梁丽萍
第一章政治社会学概述一、政治与社会(一)政治的内涵第一,中国历史文化中的“政治”概念。
中国古代“政”与“治”大都是分开使用,所谓“政”,主要是指国家权力、制度、法令和统治者的道德修养、教化以及对国家的政治管理活动。
所谓“治”,有时指一种行为;有时指一种与动荡相对的安定和谐的状态。
第二,西方历史文化中的“政治”概念。
从一开始就指向在城邦公民的参与下所进行的统治和管理活动。
近代以后,西方对政治概念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四种取向:(1)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
马基雅维利、韦伯。
(2)公共决策及价值的权威性分配过程。
伊斯顿。
(3)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庞顿、吉尔。
(4)利益团体之间的互动过程。
本特利第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
(1)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2)各阶级之间的斗争;(3)核心是国家政权;(4)科学与艺术。
(二)社会的内涵第一,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社会”概念。
《旧唐书·玄宗上》记载:礼部奏请千秋假日三日,及村闾社会。
此处是“社会”一词最早连用的地方,意为:村民集会的意思,指一定数量、规模的人群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结合。
第二,西方历史文化中的“社会”概念。
16世纪以来被广泛使用的市民社会概念的母体。
两大派别:社会唯实论或实体论,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代表人物:斯宾塞、杜尔克姆、齐美尔、斯莫尔、帕森斯。
社会唯名论,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特殊)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一般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则是逻辑的对象。
代表人物:卢梭、洛克等。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
(1)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合。
社会是由个人所组成的,但它不是单个个人的堆积或简单相加,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总合;(2)生产关系是社会的本质和基础。
政治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政治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政治社会学是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它旨在探究政治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本质和影响。
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政治社会学囊括了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应用了许多研究方法和理论,以解释政治现象和社会变革的原因和结果。
一、理论基础政治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社会学和政治学。
其中,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是两个重要的理论流派。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社会机构和角色组成的整体,每个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和机能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马克思主义则强调社会的阶级斗争和经济基础对政治的制约作用。
政治学理论主要包含现代化理论、制度理论和民主理论等。
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的过程和发展是政治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制度理论强调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相互关系,认为政治制度对政治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民主理论则关注公民参与决策的角色和政治权力下放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历史比较研究、政策分析和理论探讨等。
实证研究是一种通过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来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检验和验证政治社会学理论中的假说和原则。
历史比较研究则是通过比较多种历史事件和时期的异同之处,以揭示政治变革和社会演化的规律和趋势。
历史比较研究需要深入研究国内和国际历史,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变革进行对比和分析。
政策分析是指对政府决策和行政管理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
政策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政府政策的实施效果和推动政策的改进。
政策分析需要掌握经济学、行政学、社会统计学等多种学科知识。
理论探讨是通过阅读、整理、比较和总结文献、理论、经验、传统、实践等材料的方法,推理出关于政治文化、政治制度、政治经济等方面新的理论。
三、研究领域政治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了政治行为、政治议程、选举、政治制度、政府决策、参与和抗议行为、政治社会化、民族和宗教问题、社会调查和民意研究等。
政治社会学
论述题当前社会,腐败已成为我国的一个焦点问题和重大社会问题,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的大事。
腐败是人民的大敌,是党的大敌,更是国家的大敌。
一些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威胁我党执政根基的腐败现象依然屡禁不止,时有发生。
那么,如何正确看待我国的反腐败斗争?腐败出现原因1、从历史根源上看,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流毒没有根本肃清,官本位思想在人们心中还有很高的地位。
封建社会一朝升官便能发财、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思想还残留并且影响着一部分人,一旦这些人当官,便会想方设法搜刮钱财。
2、从思想根源上看,我国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改革开放使西方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流入,加上长期受封建思想影响,造成部分领导干部法纪意识淡薄,权利观异化。
3、从社会根源来看,当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的时期,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对公务人员监督体制还不健全,加上国有企业管理上存在的漏洞,给公务人员贪污受贿造成了可乘之机。
权利对市场经济秩序干预过度,使权利腐败的机会增多。
我国的反腐行动这些年来,党中央每年都对反腐败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国务院每年都召开廉政工作会议,一个个专门文件的制定、一系列重大举措的出台保持了反腐败斗争的高压态势。
对于腐败现象,我们党不仅高度重视,而且是雷厉风行、坚决打击,反腐败绝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切切实实地落实到了实际行动中。
1.反腐败成为国家治理战略重要内容。
2.打“老虎”“苍蝇”毫不手软。
3.纠正不正之风丝毫不松懈。
4.以全面改革清除腐败土壤。
5.关权力的“笼子”越织越密。
6.反腐机构履职能力大幅提升。
当前反腐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1.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让寻租仍有机会。
2.公职人员队伍管理相对过于宽松。
3.社会参与反腐败的渠道不十分通畅。
4.权力公开质量与社会公众期盼有相当距离。
5.公职人员激励和压力机制不足。
评价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深刻转型时期,各项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腐败现象短期内还难以根治,因此,反腐败工作还将贯穿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什么是政治社会学?
什么是政治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是一门研究政治行为和社会结构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关注政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政治行为如何塑造社会结构。
以下是对政治社会学的深入解析:一、政治社会学的起源与意义政治社会学起源于20世纪初,它的研究对象是政治行为和政治体制如何受到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影响,以及政治权力如何影响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政治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政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目标,为社会变革和政治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1.政治行为的社会根源政治行为是人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而权力是建立在社会结构基础之上的。
政治社会学研究从社会角度解释政治行为的根源和成因。
社会结构、经济地位、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因素都会影响个体的政治行为选择和态度。
2.政治体制与社会结构政治体制是政治行为的框架和规范,而社会结构则是政治体制的基础。
政治社会学关注政治体制如何塑造社会结构,并且研究在不同的社会结构背景下政治体制的效果和变革。
政治与社会的互动使得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在不断演变和调整中形成新的关系。
3.权力与社会关系权力是政治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政治社会学研究权力如何在社会中产生、分配和运用,以及权力对社会关系的影响。
权力关系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结构、流动和稳定性。
研究权力关系可以揭示社会不平等、社会变革和社会冲突等问题。
4.政治变革与改革政治社会学研究政治变革和政治改革的动因和过程。
政治变革指的是社会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根本性改变,而政治改革则指的是对现行政治制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政治社会学的研究为政治变革和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
二、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政治社会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理论研究等。
不同的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解析政治社会学的问题,从而增加研究的可信度和广度。
1.历史研究通过对历史事件和政治制度的研究,可以揭示政治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历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政治和社会的发展过程,发现规律和趋势。
政治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和政治学、社会学的关系提纲一、政治社会学和政治学、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二、政治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的关系(一)政治社会学和政治的关系(二)政治社会学和社会学的关系三、政治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的区别(一)研究对象和范围(二)研究方法四、总结政治社会学的学科地位提要政治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它和政治学和社会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是对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深化与发展,是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政治现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但它与政治学和社会学也有着实质性的区别。
一、基本概念政治学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和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其基本目的在于研究人们在政治中的活动,是关于政治过程的学科。
社会学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整体社会系统出发,以人类的社会生活及其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行为来研究社会的一般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政治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是一门社会学和政治学互相结合而成的产物,逐渐成为研究政治系统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探讨政治体系在社会结构中的存在条件的一门独立学科,它的产生是社会政治发展问题的迎合。
二、政治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的关系(一)政治社会学和政治的关系政治社会学在一定意义上被包容于政治学,政治社会学被包容于政治学之中。
因为政治社会学只是对用来探讨政治学理论问题的一种方法论的称呼,因而它必然内含于政治学,为政治学所包容,是政治学的附属部分或组成部分,是政治学的一种新方法论。
所以,从方法论角度看,政治社会学只是政治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手段,政治社会学为政治学所包容。
(二)政治社会学和社会学的关系社会学与政治社会学在学科关系上是主干学科与分支学科的关系。
社会学是主干学科,政治社会学是其分支学科。
而一般说来,分支学科正是对主干学科的具体化。
政治社会学正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深入而具体地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特殊领域“政治过程及问题”,因而,政治社会学是社会学这一理论学科在社会政治领域的应用学科。
政治社会学课件
政治社会学课件第一章导论“科际混血儿”an inter-disciplinary hybrid ——萨托利一、政治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奥罗姆(Anthony M. Orum)《政治社会学》:政治领域及其行为者并非脱离社会事物的孤立的因素,而视这个领域是与所有的社会机构(如家庭)以及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的,运用这种特别的方法来进行这方面研究就是众所周知的政治社会学。
拉什(Michael Rush):政治社会学试图探究和解释政治和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将政治置于其社会脉络中来考察。
政治社会学的任务:探究和解释政治和社会之间、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之间、社会行为和政治行为之间的关系。
福克斯(Keith Faulks)眼中,“政治社会学是对国家和市民社会之间相互依赖的权力关系之研究”。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其“政治社会学”条目谓:“该术语是指对社会结构与政治体制、社会与政治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共识主题:政治社会学是对政治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考察“综合—分化—交融”的学科发展历程◆这一主题形成于19世纪的欧洲◆19世纪“政治”与“社会”的逻辑区分在20世纪表现为政治学与社会学的学科区分在学科分化的格局下,“闭门造车”是各门学科的一个基本特点“不管一门学科中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对于相邻学科来说,这一问题是…既定?的,是一个外在的变量……每门学科精确地阐明一组变量的关系,而其他变量被假定是外在的、无甚相关的以及无差别的”——萨托利超越既有学科边界的研究和合作研究发展了起来政治社会学就是在这一渗透和交融的过程中诞生的相对于19世纪政治社会学研究主题的奠基者们来说,当今政治社会学的研究者对这一研究主题上有了新的感受。
这一新的感受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学科分化过程中对“政治”和“社会”的理解其次,这种新的感受也来自现实生活中政治与社会关系的实际变化“政治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这一主题已经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学科反思与现实意义政治社会学的多元化二、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取向1.从社会到政治的视角Sociology of Politics 社会中心论2.从政治到社会的视角Political sociology 国家中心论3.政治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视角需要强调的是,政治社会学中不同的研究取向在历史舞台上场的次序并不意味着后来者居上。
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
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张静【内容提要】政治社会学不是使用社会学“方法”处理政治现象的学科,在方法论上,它假定政治现象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同时社会现象亦具有政治性意义。
它关注的主题,是权威的社会性来源,即社会势力怎样形成政治权威,以及政治权威怎样集聚和改变社会中的利益组合和势力关系。
因而政治社会学是一个“混合体”,它吸取了大量传统学科(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人类学及社会学等)的不同知识,其主流分析立场是结构的、宏观的、历史的、比较的及定性研究式的。
本文评述了政治社会学中几个传统的研究范型:多元主义、精英主义、极权主义,以及近年有影响的几个研究方向:国家与社会、公民权责理论、新马克思主义、新制度主义和法团主义。
一政治社会学是一个轮廓不很清楚的笼统称谓,由于政治社会学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联想关系,人们通常很容易在逻辑上将它理解为跨领域学科。
这样的理解并不确切,或者说,这是政治社会学的早期形式。
如今,多数人不再把“政治社会学”(Political Sociology )等同于对于“政治现象的社会学研究”(Sociology of Politics),也不再简单地把它了解为对政治和社会现象“关系”的研究。
他们认为,“政治现象的社会学研究”建立在这样的假定上:政治行为可以用社会学的变量分析得到证明,因此,对于政治现象进行社会学研究的用意,在于用社会学提供的“实证”方法提高分析政治现象的客观性。
这样的“政治社会学”无疑是政治学或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是“跨”学科的,其意义主要是使用社会学方法处理政治学研究的对象。
萨托里(Sartori )在一篇影响广泛的文章中否定了这种理解,他认为这样的理解阻止了学科的进步,妨碍了这个领域未来研究主题的进展。
人们应当认识到,政治社会学是一个独立的研究取向,它假定政治现象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同时社会现象亦具有政治性意义,也可以说,政治是一种社会性事件,或,社会是一种政治性事件。
在这个意义上的政治社会学,本质上并不是处理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和“社会”的关系,因为它并没有同意把它们分开、或理解为两种现象及两个领域。
政治社会学理论研究与应用
政治社会学理论研究与应用政治社会学是研究政治与社会关系的学问,它涉及到政治、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学科适用性和理论实践价值。
在当今世界各国政治经济体系遭遇挑战和转型的背景下,研究政治社会学的理论与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政治社会学的理论基础政治社会学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
它主要研究政治与社会关系、权力分配、社会组织、利益协调等问题。
政治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在于如何理解政治社会现象,如何解释权力分配、资源分配和政策制定等现象。
政治社会学理论的主要取向包括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派、新制度主义、批判理论等。
结构功能主义注重理论框架的建立和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强调制度对社会的控制和协调作用;社会学派常用实证研究方法,关注权力分配和利益协调的过程;新制度主义强调制度演化过程、政治经济体系改革和制度创新;批判理论注重资本主义的批判,强调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冲突和斗争。
二、政治社会学理论的应用价值政治社会学理论在各种社会变革和政治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学可以为我国的政治改革和社会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首先,政治社会学理论可以为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完善、适应国情的现代政治制度。
政治社会学研究从制度设计、权力分配、公共决策等多个方面理论化分析了政治制度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设计意义。
政治社会学理论可以为中国现代政治制度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使得中国的政治制度更加适应我国的国情和发展要求。
其次,政治社会学理论也可以为中国的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指导。
压力与稳定性在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中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
政治社会学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适用性,特别是在解释政治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权力分配中的不公现象等问题上。
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可以为国家建立公正、稳定、公平、切实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
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与主要研究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渐引起了人们的。
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政治社会学主要研究政治现象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政治行为背后的社会因素。
在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学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研究方向有着独特的特征和意义。
我们来看看政治社会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政治社会学的发展也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政治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
过去,政治社会学主要宏观政治现象,如国家、政府、政党等。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微观政治现象,如公民参与、社会运动、公共舆论等。
这种研究范围的扩大,为政治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日益多样化。
过去,政治社会学主要采用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实证调查、案例分析等。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如计算社会科学、网络分析、话语分析等,极大地丰富了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手段。
政治社会学的跨学科特征越来越明显。
政治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助于深入探讨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例如,政治经济学、政治心理学、政治文化学等新兴学科的兴起,为政治社会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政治社会学在当代中国的主要研究方向。
民主与治理。
这个方向主要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以及治理能力的提升与创新。
学者们通过对中国民主实践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理论和实践模式,为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社会公正与平等。
这个方向主要社会公正和平等问题的研究。
学者们通过对社会公正和平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社会公正和平等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为中国社会的公正和平等化进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
这个方向主要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研究。
学者们通过对中国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深入探讨,揭示了中国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为理解和把握中国政治的社会基础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视角。
社会
第一章导论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两门基础性学科,政治学和社会学大家应该是非常熟悉的,但是作为两门基础学科的交叉性学科,政治社会学大家也许未必十分清楚。
本门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对政治社会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政治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末期,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一门介于社会学和政治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
作为本门课程的导论,主要给大家讲解四个问题:一、政治社会学的主题二、政治社会学的由来三、政治社会学的核心概念四、政治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取向一、政治社会学的主题作为一门学科,人们一般认为,政治社会学主要是研究政治与社会的关系。
作为一种方法,政治社会学主要是用政治学的方法研究社会或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政治。
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政治社会学的研究主题主要有四个:1.人最早对人作出颇有见地解释的恐怕是政治学的鼻祖——亚里斯多德其次,对人的解释影响深远的是卡尔·马克思,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本人认为,人是从自然中产生并日益与自然相异化的存在。
人的异化性一是人的社会性;二是人的政治性2.社会中国:字面指人云集在祭祀的地方,基本内涵是“一定数量规模的人群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结合。
”西方:Society源于拉丁语Socius,意指“伙伴”。
马克思:在劳动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政治中国:很早便有“政治”一词,如《尚书·毕命》篇就有“道恰政治,泽润生民”的说法。
在古代中国,政治是两个词。
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法令,治,主要指统治管理活动。
西方:政治(Politics)一词源于希腊文“Polis”,最早出现在《荷马史诗》,意指城邦。
后来发展为城邦的统治与管理活动。
根据参与统治与管理的人数的多少,亚里士多德将政治体系分为君主政体、寡头政体和民主政体。
近代以后,西方对政治概念的解释主要有三种取向:(1)政治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政治就是指获取权力。
马克斯·韦伯:“政治就是指争取分享权力或争取对权力分配施加影响。
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
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导语:政治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旨在研究政治行为与社会关系之间的相互影响。
本文将介绍政治社会学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主要研究方向,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研究指导。
一、政治社会学的概念政治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研究政治行为和社会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
它关注政治行为的动态过程,并以社会学的视角解释和探讨政治现象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政治行为背后的社会背景。
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涵盖了个体、群体和社会机构等各个层面,具有较广泛的研究层次和范围。
二、政治社会学的发展历程政治社会学作为一个学科,在20世纪初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以往政治科学主要关注政府和国家机器的运作,而忽视了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对政治活动的影响。
20世纪以来,社会学研究对政治和社会关系的关注逐渐增多,且政治行为的社会后果也日益明显,这促使政治社会学快速兴起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末,政治社会学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群体行为和社会运动,关注社会矛盾和冲突下的政治行动,研究集体行动、政治动员和社会运动的形成和发展。
这一时期的重要研究方向包括社会运动的形成、参与者的行动动机以及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对政治行为的影响等。
20世纪70年代以后,政治社会学更加关注个体行为和心理学因素。
研究者开始深入探讨个体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和政治参与等问题。
此外,网络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为政治社会学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研究者开始关注在线政治行为和社交媒体对政治参与和政治决策的影响。
三、政治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向1. 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是指社会成员在政治学习和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某种共同的政治观念、价值观和政治态度。
政治文化与政治行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政治社会学旨在研究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及其对政治行为的影响。
研究者关注个体、群体或国家层面的政治文化差异,以及政治文化的变迁和演变过程。
2. 政治参与与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是指个体对政治活动的参与程度。
政治社会学
一:政治权力【类型、基础、制约;权力合法性的理论基础和历史渊源】1.含义(P21-22):所谓政治权力,是指在一定的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运用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了实现自身的某种目标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它体现了权力拥有者和权力客体两个意志主体不平等的关系。
2.特征(P23-24)强制性、公共性、等级性、工具性。
3.基础(P25-28)暴力、物质财富、组织、技能、动机、知识。
4.类型(P28-32)强制型权力、功利型权力、操纵型权力、合法型权力、人格型权力。
5.制约机制(P39)道德。
权力、权利、法律@6.政治合法性(P41-48)合法性的种理想模式:法理型、传统型、魅力型;我国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P46-48)二:政治组织【类型、特征、实体、体制】1.类型(P50-51)国家组织、政党组织、利益集团。
2.特性(P51-52)政治性、权威性、指导性、约束性、价值性、功利性。
3.实体(P54-65)阶级、政党、利益集团4.体制(P70-74)我国的民主集中制、分权制衡制、民族主义政治体制、集权体制。
三:政治制度1.含义:(P78)政治制度是特定社会中,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主体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
2.构成(P79-80)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机构体系、具体政治制度。
3.特点(P81-82)鲜明的阶级性、合法的权威性、相对稳定性。
4.作用(P82-83)实现社会整合、引导社会发展方向、推进政治社会化。
5.运行原则和机制(P84-86)6.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变革与发展(P90-95)基本框架+变革特点与发展四:政治过程1. 舆论(形成、类别、作用)1)形成(P98-99)个人意见的出现;个人意见在社会群体中互动的趋同;意见领袖的引导;权威组织及领导人和大众传媒。
2)内容:(P99-100)对政党或政治团体的意见、对政治人物的意见、对政治措施尤其是政策的意见、对政治信息的意见、对政治意识形态的意见。
政治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方法与政治学、社会学方法比较姓名:成龙专业:国际政治学号:12013010405一、政治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政治社会学就像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应该为政治学大类所包容,但从学个关系的角度出发,政治社会学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与政治学之间存在一种并列的关系。
(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关于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政治学就是研究国家问题的观点,有政治学以社会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的看法,有政治学就是对公共事务进行研究的论说。
但是归纳起来,诸多政治现象无疑是政治学最主要的研究对象,既以利益的关系和矛盾为逻辑起点,产生社会政治权力及政治权利,并由利益关系、政治权力关系、政治权利关系推衍出包括政治的关系、体系、行为、文化、发展等等在内的政治现象。
而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核心,体现在政治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上。
“不仅研究‘政治是什么’的问题,更关注从社会角度探讨‘政治因何如此’的问题”。
考量的是社会和政治两种不同体系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并解释社会与政治互动过程之中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由于研究对象的特定指向,政治社会学的研究范围相比政治学涉及的领域将更为的宽泛,不仅仅把政治现象,而且把社会关系中和政治互动的包括经济、文化、社会等等的关系及现象都纳入其研究范围之中。
(二)研究的理论体系政治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理论体系的根基尚较为浅薄,发展时间较短也决定了其发育较之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悠久历史相去甚远。
但从研究对象和领域决定理论体系这一角度上来看,政治社会学偏注研究社会与政治二者关系的研究视野,使得其理论体系必然不会仅限于纯粹的政治生活视域的政治学理论内容,伴随着政治学、社会学与政治社会学研究的日渐身日,政治社会学的主要研究理论体系也日渐浮出水面:政治的社会源泉、社会结构与政治权力的互动关系、政治对于社会的作用、社会变迁与政治变迁的关系、政治组织及其社会基础、政治行为及其社会背景、政治体系与社会体系的互动、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的分离与沟通、政治社会化与政治发展等等。
与政治社会学相关的案例
与政治社会学相关的案例
政治社会学是研究政治现象与社会结构、过程和社会变迁之间关系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与政治社会学相关的案例:
1. 投票行为分析:
美国总统选举中的“摇摆州”现象:如2000年和201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佛罗里达州选民的投票动态反映出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对选民选择的影响。
2. 社区动员与政治参与:
马来西亚反对党在2018年大选中成功推翻执政联盟的案例,展示了社交媒体如何被用来动员群众,增强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从而改变传统的政治格局。
3. 权力分配与社会不平等:
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后,转型正义过程中对土地改革和财富再分配的探讨,显示了政治决策和社会结构(比如种族、阶级)之间的紧密联系。
4. 民族主义与国家构建:
东欧国家在苏联解体后的国家构建过程中,民族认同与政治整合的案例,揭示了民族主义如何影响国家形态以及政治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5. 公共政策与社会问题:
美国关于枪支管控政策的争议,反映了利益集团、公众舆论、政治文化等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并影响到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决策。
6. 全球化与政治响应:
全球化背景下,欧盟成员国对于难民危机的应对策略,显示出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对国内政治决策及社会反应产生的深远影响。
每个案例都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政治、社会、经济等因素如何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了特定的政治现象和结果,为政治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
初中政 治社 会学基础知识
初中政治社会学基础知识在我们的初中学习阶段,政治社会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它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的运行机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初中政治社会学的基础知识世界。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社会。
简单来说,社会就是一群人在一起共同生活、相互交流和合作的环境。
它不是简单的人群聚集,而是有着复杂的结构和规则。
社会由不同的部分组成,比如家庭、学校、企业、政府等等。
这些部分相互关联,共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在家庭中,我们学会了爱、关心和责任。
父母给予我们关爱和教育,帮助我们树立价值观和道德观。
学校则是我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场所。
在学校里,我们不仅学习书本知识,还学会与同学相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接下来,我们要谈谈社会规则。
社会规则就像是交通信号灯,指引着人们的行为。
法律是最重要的社会规则之一,它规定了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如果违反法律,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道德规范也是社会规则的一部分,虽然它不像法律那样具有强制性,但它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约束行为。
比如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都是我们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人类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都推动着社会向前迈进。
在现代社会,工业化和信息化带来了高效的生产方式和便捷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贫富差距等。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分层也是政治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简单来说,社会分层就是根据人们的经济、社会地位等因素将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的层次。
比如,有些人富有,有些人贫穷;有些人地位高,有些人地位低。
这种分层现象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机会和社会资源的分配。
我们应该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平等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社会学一、选择1、政治社会学的创立2、政治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是整合政治学和社会学学科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既从政治学的角度研究社会现象,也利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解释政治现象,并且有着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权威的类型:传统型权威魅力型权威法理型权威4、权力是权力主体由于占有某种资源而具有的影响、制约和控制客体行为的能力5、政治文化分类地域型政治文化、依附型政治文化、参与型政治文化6、政治情感: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对自身所面对或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政治过程、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等所产生的内在体验和感受,是伴随着人的政治认知过程所形成的对各种政治客体的直观心里评价。
是政治生活的感情纽带,也是政治动机色动力来源和感情基础。
政治动机,政治态度P717、社会化的因素8、政治社会化的含义种类P91定义:社会个体通过学习和接受政治知识、政治价值、政治规范而逐渐形成一定的政治态度、情感、信念、能力的过程○1首先,从个人方面讲,政治社会化是个体通过学习和接受教育,了解政治信息、获得政治知识、产生政治情感和态度,从而形成政治人格,成为政治热的过程○2从社会方面讲,又是社会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传播政治文化,使其成员成接受特定的政治信息、政治观念、政治价值和政治行为规范,教育,塑造其成员成为社会所希望的政治人的过程9、公共舆论特征:(1) 反映着人们的利益倾向(2) 一般属于非理性认识(3)不定型,具易变性特点(4)具有现实性的特点10、公共舆论含义理解:一个社会中人们对某些具体的社会或政治现象、问题、或事件的看法、意见和观点的总和(1)对某些具体事件、现象或某个政策、问题的反应(2)针对社会的和政治的问题,而非私人事务(3)并不意味着必然来自群众的强烈、明确和一致的意见11、两步流程理论(保尔.拉扎菲尔德和艾里胡.卡茨根据1994年美国总统选举的研究)○1每一社会都有“舆论领袖”,这些领袖包括教师、官员、民间知名人士、著名企业家或是有名望的记者、作家、评论家、及其他一些职业人物。
○2舆论领袖发挥联系媒介与一般公众的纽带作用,政治沟通的效果和影响往往取决于他们的作用12、政治沟通作用○1对政治系统起整合和驱动作用○2直接影响政府公共决策的合理化○3制约一个国家或地区民主政治的发展13、政治参与分类:投票、选举、结社、意见表达、政治冷漠14、政治决策原则(1)系统原则以整体目标的最优化为标准(2)可行性原则必须从实际出发(3)重点原则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提高效能(4)适时原则科学预估,及时判断,果敢行动(5)合法性原则在宪法、法律框架内进行15、政治决策的模式:理性决策模式、渐进决策模式、团体决策模式、有限理性决策模式16、公民意识、公民态度、公民认同公民意识: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觉认识,是以一定价值观为指导对其国家、社会、他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公民认同公民态度二、简答1、政治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是整合政治学和社会学学科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既从政治学的角度研究社会现象,也利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解释政治现象,并且有着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政治权力:政治生活主体基于一定的资源,在各种社会资源(财富、利益等)的分配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行动能力、影响力1.主体指政治生活中的主体2. 政治权力的指向是各种社会资源3. 政治权力主要表现为一种行动能力和影响力3、政治文化:社会共同体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对于政治系统及政治生活的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4、政治心理:处于一定社会关系和政治生活之中的个体,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社会政治关系、政治行为和政治过程等现象所产生的一种不系统、不定型、自发的主观反映5、政治社会化:社会个体通过学习和接受政治知识、政治价值、政治规范而逐渐形成一定的政治态度、情感、信念、能力的过程6、意识形态:特定阶级的社会意识的总体,是一个社会上层建筑是观念形式,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7、沟通:即指信息沟通,即人与人之间借助于某种媒介,通过一定的途径传达思想和交流情报、信息的过程。
政治沟通??8、政治参与:普通公民通过一定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9、政治决策:政府或政党等政治管理主体对政治生活的重大问题制定和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对政治生活的方向、目标、原则、方法和步骤进行抉择的过程10、政治权利:是由国家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通过政治活动实现利益分配的资格,是公民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它本质上反应的是单个成员利益与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
11、权力的基本属性强制性工具性不平等性对象性目的性12、腐败的危害社会财富流失社会资源浪费对正义的伤害恶化社会风气威胁社会稳定13、政治文化的特征(1)多样性阶级或团体的利益与需要,赋予不同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政治亚文化的存在。
如美国,因种族、地区、宗教集团而已的政治亚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必然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2)民族性(共同的地域、经济、社会、政治生活、环境条件、语言)→共同的心理特征、价值取向不同国家政治系统的不同特色例子:一战中的德国和荷兰;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关系(3.)历史性政治文化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发展;生存的社会条件发生变化,观念、情感、价值取向随之改变;不同时期政治文化有不同时代特色;例:中国改革开放的前与后(4)相对稳定性属于观念形态,具有一定独立性;作为心理积淀,变化具有滞后性例:中国的封建制度与封建政治文化14、政治心理的能动作用○1政治合法性基础政治价值标准→心理评价→采取行动○2影响政治行为刺激与行为的中介○3政治决策重要依据形势晴雨表→科学决策○4政治发展重要影响心理基础,影响变革方向、进程15、政治社会化的功能(一)政治信息传播功能1、社会化的结构、媒介决定政治信息传播的内容2、政治信息传播的过程受传播主体的控制和主导3、政治信息的传播具有针对4、政治信息传播的客体有选择地吸收信息(二)政治教育功能1、灌输政治知识2、影响政治态3、塑造政治人格4、训练政治技能(三)政治文化的转移功能1、政治文化的传承和延续2、政治文化的维持3、政治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四)维持政治统治的功能1、强化现行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基础,维持政治统治正常运行,是政政社会化又一重要功能2、社会统治的维持,除了暴力强制,思想观念的引导和控制同样重要3、政治社会化教育和训练人们承认、接受公共权威,养成自觉服从法律的习惯,从而有效地维持社会政治秩序16、意识形态的功能(1)为政治统治提供合法性依据、到的支持(2)意识形态有助于政治体系结构的稳定(3).意识形态为人们提供行为的动力(4)意识形态是一种节约机制17、政治沟通的基本特征(1)主体的独特性以政府为代表的政治系统是沟通过程的主导型力量影响信息内容、流向、传播范围,政府在以下几方面甚于其他组织:体系之庞大、结构任务之严密、网络之复杂(2)工具的优越性直接、间接控制大众传播媒介,运用不同媒介不同形式向公众传递信息有助于社会向政治系统的信息流动(3)外部沟通大众型代表公共权威,向全社会负责每一社会成员都是沟通对象。
面对一个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都十分宽阔的公众环境(4)沟通过程强制性与政治权力的强制性相联系,政府依法履行职能、行使权力的需要(5)沟通手段综合性公众群体具有不同需求,利益关系复杂必须综合交叉使用不同传播渠道、手段、媒介在其他社会组织中较少见(6)内部沟通有序性政治系统内部各层级之间信息传播交流活动,利用大众传媒,也有自身内部沟通网络体系,严格的规定和制度化的模式18、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因素一:经济发展(1)经济发展增加了人们对政治体系的要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对社会公共事务关切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经验研究证实(2).经济发展加剧社会结构分化、利益多元化经济利益→社会经济地位→心理认同→行为方式(3)经济发展为政治参与提供物质技术基础交通、通讯技术→密切联系传播手段→信息流动因素二:政治环境(1)政治权利的制度保障社会是否承认政治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参政权利能否得到制度、法律的有效保障(2)政治平等的实现平等是大众参与的前提,选举权(3)政党制度政党适应政治参与扩大的要求,专业化的利益综合机构具体作用,降低大众参与成本公民参政程序化影响政治参与与扩大的速度因素三:文化因素(1.)商品经济→瓦解旧基础→创造新思想观念(2)普遍物质交换关系→横向联系→打破封闭、孤立、隔绝状态(3)缔造人与人之间全面的关系,培养多方面能力和需求影响政治参与的个体因素社会经济地位种族因素性别因素主观心理因素19、政治决策的意义(1)科学的和民主的决策关系到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益;一项好的政策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用,会使得人民享受到最大的效益;相反,一项不好的政策则会给人民和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
(2)科学的和民主的决策关系到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好的政策会增大政府享受政治合法性,巩固全民的政治认同;反之,坏的政策则会损害他们。
(3)科学的和民主的决策关系到人民当家作主如果一项政策真正反映了人民的需要,真正听取了人民的意见,真正做到了人民的参与,那么,这样的一种决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发扬民主的过程。
(4)科学的和民主的决策关系到社会的政治稳定政治的稳定既需要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对政府的充分信任,还需要政府政策的前后连续。
如果政府朝令夕改,社会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不稳定感。
(5)科学的和民主的决策关系到政府的形象政府的政策质量和决策水平集中反映了政府的执政水平和管理水平,如果政策失灵过多,决策成本过高,都将直接损害决策部门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20、国家如何创造良好政治环境,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1)国家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为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提供法律保障。
通过宪法和法律,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也要明确公民在政治权利受到侵害时的救济程序,这样公民的政治权利就会得到切实的保障。
(2)国家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和维护提供制度保障。
通过制度改革,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效政治参与的渠道和途径,使人们在形式多样的政治实践行为中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
(3)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为公民有效行使政治权利奠定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
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化有密切关系。
当经济福利水平提高以后,有利于培育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增强人们对民主制度的向往。
而且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公民对自由平等竞争法治等各种市场规则秩序予以合理性合法性的认同和内化。
与此同时,有利于自由民主平等法治权利义务等公民意识逐步增强。
(4)长期、广泛、系统地对整个社会进行民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