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合集下载

04现代主义

04现代主义

04.现代主义运动(Modernism)性质:20世纪初在欧美与“装饰艺术运动”同时兴起的新兴设计运动。

这是一场真正的设计上的革命,通过这个运动,设计才第一次成为为广大民众服务的,为大工业化、批量化的生产服务的活动。

特点:①为社会总体服务,而不再是单独为权贵阶级服务②设计是经由大批量机械化生产而转化成产品的,是与大工业化密切相连的,而不再依附于手工艺生产的活动。

③带有浓郁的民主主义色彩和高度的理想化特征。

成因:受“新建筑运动”的影响;受现代艺术运动影响一、受“新建筑运动”的影响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建筑设计先驱掀起的一场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观念的建筑设计的革新运动。

∙三种新型材料——①钢铁②水泥③平板玻璃∙取代了传统的——①木材②石料③砖瓦∙方式——拼装式六项原则(特征)①强调建筑的功能。

以功能为设计的出发点,讲究设计的科学性,注重设计实施时的方便、舒适和效率;②主张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注重材料的特性与建筑结构的特性相互适应,并通过设计来发挥这些特性;③突出建筑设计中的经济原则,以最低的投资达到最高程度的完满性。

使建筑设计成为面向广大民众而不再只是为少数权贵服务的活动;④为了有效地控制建筑造价,反对任何装饰。

主张建筑的目的、内容与其形式相统一,认为繁琐的装饰会提升造价,因此应该取消;⑤在具体设计上,空间的考虑是最重要的。

设计不能仅在绘图版上进行,而应该通过模型来进行空间的考虑,以避免形式主义带来的各种设计弊端,从而获取最佳的设计功能效果;⑥建筑设计的基础是逻辑性、科学性,而不是视觉美的装饰性。

由于以上六项原则高度强调功能,强调理性思考,因此,现代建筑的立场也被称为“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或“理性主义”(rationalism)主要代表人物:(美)弗兰克·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9—1959)(德)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 1868—1940)(法)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1887—1965)(德)瓦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德)米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芬)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 1898—1976)二、受现代艺术运动影响特别是强调形式的理性结构表现的一些绘画派别和强调时代感的一些派别,如立体主义画派、荷兰风格派(简单的线、形、色)、意大利的“未来主义”(提倡新时代美、机械美、宣传飞机、汽车、工厂、大都市的美、讴歌现代生活的速度、节奏感,对机械肯定、对工业化的颂扬)等影响。

艺术设计概课后名词解释大题答案

艺术设计概课后名词解释大题答案

艺术设计概课后名词解释大题答案设计:只要是为了一定的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安排,布置, 筹划,策划的都可以说是设计。

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

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价值创造活动。

设计根据不同的对象大致可分为五类: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环境设计2产品设计3平而设计4广告设计5织品与服饰设计设计基木原则:完整性原则,变化原则,设计的资源综合原则, 服务原则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介于实用艺术范畴,它是现代生产条件下运用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方式,进行产品艺术设计与装饰设计的一种创造方法工艺美术:即实用美术。

换言之:凡是与日常生活起居之制造上加以美术之设计者,即所谓之工艺美术。

所以工艺美术与人类日常生活是有密切的关系。

图案:所谓图案,包括平面的纹饰和立体的设计图样,模型在内装潢:是设计学科中的传统概念。

装潢原指古代画卷轴中的装裱。

后来成为一种包含包装,商标,广告,装裱等工艺在内的设计门类, 可以说与平而设计相同,也包含了视觉传达的内容在内平面设计:其设计的对象和范围限定在二维的空间维度之中。

二维的设计,主要是图形,文字等形象和信息要素的综合设计,也可以将整个平而设计作品看做一个完整的图形,他用人易为接受的艺术化的图形方式,传达或表达信息广告:最具体也最抽象的定义是广而告之。

广告是一种利用登报, 广播,招贴等形式介绍商品,服务性事业等的宣传方式工业设计:就批量成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经验以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而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的主要种类:生活用品类公共性商业,服务业用品类,工业和机械设备类,交通运输工具,设备类环境艺术设计:它所关注的是人类生活设施和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

它包插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室外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即工业产品的艺术设计,在学科门类为工业设计,即是对产品的造型,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以便制造出符合人们需要的实用,经济,美观的产品染指与服饰设计:染织分为印染和织造:服装设计分为批量生产的成衣设计和个性化的单件设计设计的含义与范畴?设计根据不同的对象大致可分为五类: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环境设计2产品设计3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织品与服饰设计设计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设想,计划和方案之意。

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开始在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达到顶峰。

新艺术运动的名字源于萨穆尔·宾(Samuel Bing)在巴黎开设的一间名为“现代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他在那里陈列的都是按这种风格所设计的产品。

准确的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单一的一种风格,可分为直线风格和曲线风格,装饰上的和平面艺术的风格,并以其对流畅、婀娜的线条的运用、有机的外形和充满美感的女性形象著称。

这种风格影响了建筑、家具、产品和服装设计,以及图案和字体设计。

简介起源在1880年代,新艺术运动只是被简单地称为现代风格,就象洛可可风格在它那个时代的称呼一样。

另一方面,很多小范围团体的互相聚集,稍微改良了当时矫饰的流行风格,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

其中包括因时髦的先锋派期刊《青年》而得名的德国青年风格;维也纳的维也纳分离派运动,那里的高瞻远瞩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脱离主流的(一年一度在巴黎举行的)沙龙画展,而把风格一致的作品集合在一起展览。

在意大利,用伦敦商店的橱窗为来源于工艺美术运动,又归于好的现代设计,命名为自由风格。

其包括新艺术运动的商业外观,同时又保留了意大利重要特色标志。

这种风格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流动的线条。

象是使传统的装饰充满了活力,表现形式也象是从植物生长出来。

关键人物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它与前拉菲尔派和象征主义的画家具有某些密切的关系,就像某些名人如奥伯利·比亚兹莱。

可以把阿尔丰斯·穆卡、爱德华·伯纳-琼斯、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和让·图洛普归入多于一种风格中。

不像象征主义画家,无论如何,新艺术运动具有一个自己的特殊形象,而且不像保守的拉菲尔前派,新艺术运动没有躲避使用新材料、使用机器制造外观和抽象的纯设计服务。

玻璃制造使这种风格找到一个可以展示惊人表现力的领域,例如:路易斯·蒂凡尼在纽约的作品、艾米里·加利和法国南西市的Daum兄弟。

现代设计史-总复习

现代设计史-总复习

1920年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红、黄、蓝》用最简单 的纵横直线构图,采用单纯的三原色,是荷兰“风格 派”的代表作。
俄国构成主义: 又称“结构主义”,在艺术也称“至上主义”。构成 主义赞美工业文明的成果,尤其是对机械的结构方式 感兴趣,主张将“结构”作为设计的根本出发点,用 功能性和结构合理性取代艺术的再现性。这一观点成 为现代主义设计,尤其是建筑设计的一条基本原则。
第一章 设计与艺术设计
设计的概念: 设计是伴随着“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它 是人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生存方式,是设想、构思、规 划、预设一定的目标并为此建立方案。 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标志着设计史 正式从装饰艺术史、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成为一 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章 早期工业社会的艺术设计
德国工业同盟标志着德国现代主义运动的发轫。 1896年美国建筑师路易斯· 沙利文提出了功能主义最基 本的原则——“形式追随功能”,成为现代主义运动最 有影响力的信条之一。
1914年科隆年会,穆德修斯与凡德· 威尔德之间爆发了 一场关于“标准化”的重大争论,“工业同盟”很快 分成两派:一派以穆德修斯为首,认为设计核心是为 大工业服务,因此必须形式服从功能,必须以标准化 为核心,艺术家的个人设计应服从于标准化、批量化 生产,努力降低成本等要求,生产至上,成本降低才 能服务于大众。另一派以威尔德为首,认为艺术家二 人的创造应该是至上的,不能屈服于任何标准化和批 量化的目的。
流线型 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描述表现圆滑、线条流畅的物 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 在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 言而被广为流传,不但发展成了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 还渗入到家用产品的领域中,影响了从电熨斗、烤面 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观设计,成为20世纪30-40年代 最流行的产品风格,是十分典型的美国式现代主义表 现形式。

工业设计史大题

工业设计史大题

名词解释:一、浪漫主义: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艺术领域中的另一种主要艺术思潮,在设计上也有一定的反映。

浪漫主义源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一开始就带有反抗资本主义制度与大工业生产的情绪,它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崇尚传统的文化艺术。

二、新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是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种建筑、美术及使用艺术的风格。

同传统的历史风格决裂,拒绝自然主义。

主要分为直线派和曲线派,是古典设计走向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三、美国制造体系:19世纪中叶,为适应大规模机器生产,在美国发展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这种方式确定了现代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模式和工艺,特点是:标准化产品的大批量生产;产品零件具有可互换性;在一系列简化了机械操作中使用大功率机械装置等,这就是“美国制造体系”。

怀特尼被称为“美国制造体系”之父。

四、风格派:风格派(De Stijl)是活跃于1917—1931年间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

风格派艺术从立体主义走向完全抽象,风格派是一场松散的运动,没有具体的组织形式。

风格派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即绝对抽象的原则,也就是说艺术应完全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而用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来体现整个宇宙的法则——和谐。

五、芝加哥学派:19世纪70年代,美国建筑界兴起的一个突出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导地位,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使之符合新时代工业化的精神的流派,这就是芝加哥学派。

建筑设计的特点是:采用钢铁等新材料以及高层框架等新技术建造摩天大楼,注重内部功能,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立面简洁、明确,并采用了整齐排列的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之感。

六、高技术(科技)风格:流行于20世纪60-70年代,波及到80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搞技术风格发展的条件,注重技术和时代的体现,减少装饰。

发展为高技术和高情趣的结合。

七、POP:波普风格(pop)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世界现代设计史简述

世界现代设计史简述

世界现代设计史〖设计萌芽后至少分七个阶段〗1850-1900 工艺美术运动1890-1905 新艺术运动1900-1930 机械美学运动1925-1939 装饰艺术派1935-1955 商业主义风格1955-1975 多样化时期:波普pop;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微电子风格1975-至今当代风格【知识点汇集】※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

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

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

其特点有: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

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

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根源是当时艺术家们无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企图逃避现实,退隐到他们理想化了的中世纪、哥特时期。

运动否定大工业与机械生产,反对机器美学,导致它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要风格,从意识形态上说这场运动是消极的。

但是它的产生去给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设计风格参考,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尝试典范,影响遍及美国和欧洲等地区,对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背景19世纪初期,大批工艺品投放市场而设计远远落后,美术家不屑于产品设计,工厂主也只注重质量与销路。

设计与技术相当的对立,当时产品分为外形粗糙的工业品和服务于少数人的精致手工艺品。

此时期尚属于工业设计思想萌发前夕,在产品设计上十分的混乱。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团体世纪行会(阿瑟?马克穆多1882)。

2、艺术工作者行会(1884)。

3、手工艺行会(查尔斯?阿什比1888)。

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运动的联系

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运动的联系

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运动的联系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是两种相互联系的艺术运动。

它们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艺术潮流,标志着现代艺术的到来。

虽然这两种运动具有明显的差异,但它们也存在着一些相通点。

一、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的背景19世纪末,工业革命的潮流席卷了欧洲,通过机器和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和繁荣。

但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也变得单调和机械,缺乏个性和独立性。

在这种背景下,欧洲艺术的发展也逐渐面临危机。

许多艺术家认为传统艺术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必须寻求新的表现方式。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几乎同时在欧洲各国兴起。

它主张将艺术与生活密切结合,以在工业化社会中追求生活品质和美感。

同时,新艺术运动还强调自然和优雅的曲线,以及对细节的关注。

这种运动的最初表现形式是在英国和比利时,在不久后扩展到了欧洲其他的地区,如法国、德国和奥地利。

现代主义运动(Modernism)则是更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了在文学、音乐、建筑、艺术和哲学等领域中的一系列潮流和思潮。

它呼吁“摆脱旧有的传统,追求现代的精神和价值观”。

现代主义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法国19世纪70年代的印象派画家。

在20世纪初,现代主义运动已经席卷了欧洲和北美。

它的主张是“适应时代,追求革新”,同时拒绝过去的规范和传统。

二、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运动的异同从艺术上来说,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不同于现代主义追求破旧立新、极端抽象化或极度简化的表现形式,新艺术运动具有更加复杂的特征。

它注重自然的曲线和流畅的形式,展示出于自然有机生命之间的相互关系,追求一种有机的、优美的整合性的表现形式。

换句话说,新艺术运动中蕴含着一种情感和感性主义的美学追求。

而现代主义运动着力于建立一种新的审美标准,如几何性的简化和功能主义的表现方法。

同时,它也反对传统的意象表现、细节刻画和技巧运用,主张表现一种新的精神内涵和意义。

论述新艺术运动对现代设计发展的影响

论述新艺术运动对现代设计发展的影响

论述新艺术运动对现代设计发展的影响新艺术运动与现代设计发展联系紧密,新艺术运动的新型设计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的发展方向。

新艺术运动来源于现实生活,来源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设计理念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对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各国的发展使新艺术运动形成了独特的气质和神韵,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1 新艺术运动设计观念概述新艺术运动是流行于19世纪末期的新型设计运动,也是一场设计的运动与变革。

新艺术运动旨在源于自然却又回归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以“回归自然”为设计口号,将自然、空间、表现的设计的要素融入设计中,表现出灵动自然的艺术本色形式。

艺术设计的精髓在于给人们美的视觉冲击的同时,将设计理念融入自然,使人们从心灵和精神上带来极大的丰富和充实。

新艺术运动在不同的国家呈现出了不同的艺术形式:在法国的建筑设计中追求以古典唯美风格为基础的华丽与典雅的艺术风格,蜿蜒而流动的线条构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使艺术设计具有生命力;西班牙在设计之中吸取东方艺术特征,使设计呈现出一种生命的动感;在德国,新艺术的设计观念运用到了建筑、家具、金属器皿等各种形式中,自然中的曲线在设计中逐渐转为几何构图的组成因素,风格大胆而独特。

而在我国始终保持着一种崇尚自然的理念,因为大自然给人以一种对自由的向往,使人不由自主地想亲近它,融入它,并吸取它的精华。

不管是怎样形式的艺术设计,对于欣赏者而言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还是一种生活理念的向往,这才是设计的最终目的。

2 新艺术运动设计风格的共同特征2.1 取材源于自然,设计理念回归自然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多取材于自然,多用自然中的曲线之美作为设计的素材,从自然之中寻找创作的灵感。

甚至当今的展示设计者对大自然原始材料的特殊性深感兴趣,不惜将它们原封不动地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从而设计成一幅天然的作品。

就是为了使人工环境、人文环境和物象所特有的自然属性形成相衬或和谐的关系。

西方近现代设计思潮

西方近现代设计思潮

设计思潮课程学习要点一、学习范围以西方近现代设计运动为主,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in Belgium)法国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in France)奥地利维也纳学派和分离派(Viennal School / Secession)德国青年风格派(Jugendstil)苏格兰格拉斯哥学派(Glasgow School)西班牙新艺术运动(Modernisme in Spain)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北欧)的设计运动(Innovation in Scandinavian Countries) 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法国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 in France)现代主义运动(Modern Movement)德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Modernism in Germany)俄国构成主义运动(Constructivism)荷兰风格派运动(De Stijl)包豪斯(Bauhaus)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前卫设计思潮(Avant- garde)流线型运动(Streamline)当代主义(Contemporary)波普艺术(Pop Art)运动激进设计运动(Radical Design)与反设计(Anti- Design)新现代主义(Neo- Modernism)高技术风格(High-Tech)高情感设计(High- Touch)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孟菲斯(Memphis)极简主义(Minimalism)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二、参考书目:现代家具的美学20世纪家具20世纪西方家具设计流变世界现代家具发展史100年100位家具设计师中外家具发展史European 90's Furniturefunctionalist designFurniture The Western TraditionTwentieth- century Furniture Design西方近现代设计思潮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工艺美术运动也称手工艺运动,是19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设计改革运动。

新 艺 术 运 动

新 艺 术 运 动

新艺术运动在德国 (青年风格运动) 德国的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来称谓的,艺术家、建筑家以 《青年》杂志为中心,希望通过手工艺的传统恢复来挽救颓败的当代设计, 思想上也受拉斯金等人的影响。初始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但于1897 年后逐渐摆脱以曲线装饰为中心的法国等新艺术运动主流,开始和格拉斯哥 四人相似的探索,从简单的几何造型和直线的运用上找寻新的形式发展方向。 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是贝伦斯,他是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德国 现代设计之父),早期受新艺术运动影响,也有类似于分离派的探索。他以 慕尼黑为中心进行设计试验,其功能主义和采用简单几何形状的倾向都表明 他开始有意识地摆脱新艺术风格,朝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方向发展。对米斯 •凡德罗和科布西耶等人影响巨大。代表作有德国电器集团的厂房建筑(现 代主义幕墙式建筑的最早模式)。 新艺术运动在奥地利 19世纪末奥地利的一批设计家公开提出与正宗的学院派分离,他们组织 的团体自称分离派。口号为“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他们在形式 方面的探索和德国青年风格近似,对当时德文国家流行的曲线风格产生了严 重冲击,成为一股新的设计运动力量。分离派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华格纳和霍 夫曼等。华格纳是现代建筑的先驱之一。他提出了建筑设计应为人的现代生 活服务,以促进交流,提供方便的功能为目的。霍夫曼设计上与华格纳原则 一致,风格也较接近,代表作斯托克列宫是向现代设计发展的里程碑式建筑。
• 新艺术运动从本质上说是唯美主义的。它 新艺术运动从本质上说是唯美主义的。 讲究趣味的精致与优雅, 讲究趣味的精致与优雅,并且含有世纪末 的颓废倾向, 的颓废倾向,但它对设计和实用艺术的现 代化又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代化又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风格中 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 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充满有活力、波浪形和 流动的线条。 流动的线条。象是使传统的装饰充满了活 表现形式也象是从植物生长出来。 力,表现形式也象是从植物生长出来。

论新艺术运动的风格及其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论新艺术运动的风格及其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张心婉论新艺术运动的风格及其对当代平面设计的影响摘 要:新艺术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一场承前启后的设计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新艺术运动在平面设计领域有着独特的风格特征,艺术家倾向于采用流畅的曲线、自然的图案、柔和的色彩、简洁的二维图像、极具个性的艺术语言对平面设计作品进行装饰。

新艺术运动与以往的欧洲设计风格不同,其创新精神对当代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 平面设计图1图2新艺术运动源于19世纪末的法国,从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延续时间将近20年。

1906年以后,新艺术 运动逐渐退潮,被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取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完全结束。

新艺术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是一场承前启后的设计运动。

这场运动的兴起 预示着旧时代——手工艺时代的结束,和新的时代——现代主义时代的来临。

新艺术运动的平面设计作品自然、简洁,集中体现了新旧交替时代艺术设计风格的转变。

新艺术运动艺术家采用流畅的曲线、自然的图案、丰富的色彩装饰设计作品,这种风格对于后世平面设计作品的装饰手法发展有 着深远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与以往的欧洲设计风格不同,其创新精神推动了当代平面设计作品的不断发展。

一、新艺术运动概述新艺术运动产生的根源在于,在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知识分子努力探索艺术与工业化生产方 式的关系及二者的结合方式。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洲各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方式的发展对传统制造业形成了一定冲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反对工业化的情绪出现。

在此背景下,19世纪下半叶,工艺美术运动反思工业化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工艺美术运动提倡复兴手工艺,否定工业产品的美学价值。

但在欧洲大陆,知识分子 反对工业化的姿态较为温和,他们追求美学社会理想的思想也逐渐发生了转变,逐渐接受了机械化生产方式,最终新艺术运动席卷了欧美大陆。

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刺激了艺术设计运动的兴起。

举例说明现代主义之后的各种设计风格

举例说明现代主义之后的各种设计风格

举例说明现代主义之后的各种设计风格自现代主义以后,设计领域涌现出了许多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风格的例子:1.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设计在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对现代主义的理性和功能性提出了质疑。

它强调对历史、文化和个人表达的重要性,并通过使用复杂的形式、混合多种风格和引用历史元素来达到这一目标。

后现代主义设计通常具有戏剧性、夸张和幽默的特点。

2. 极简主义(Minimalism):极简主义强调简洁、清晰和功能性。

它通过简化形式、减少装饰和使用简单的几何形状来表达设计的本质。

极简主义设计通常具有纯净的线条、中性的颜色和简约的材料。

3.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新艺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但在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中仍有影响。

它强调自然的曲线、有机形态和装饰性元素的运用。

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常常融合艺术和工艺品,注重细节和手工艺。

4. 后现代建筑(Postmodern Architecture):后现代建筑与后现代主义设计相呼应,采用了类似的理念和手法。

后现代建筑对功能主义和标准化的现代主义建筑提出了挑战,强调历史、文化和个人表达的多样性。

它常常使用复杂的形式、明显的象征性和多样的材料。

5. 可持续设计(Sustainable Design):随着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可持续设计成为一种重要的设计趋势。

可持续设计追求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并提倡回收利用和循环利用。

它包括使用环保材料、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以及建筑的passivhaus 等。

这些只是现代主义之后设计领域的一小部分风格,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的设计流派和风格。

不同的设计风格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产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审美和设计理念。

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2.曲线派:有机形态与新材料的融合
以法国为例,法国人历来注重浪漫与奢华,
讲究装饰性,他们从自然中提取了舒展卷曲的
藤蔓线条来表达运动和生命意蕴,将蝴蝶、蜻
蜒、蘑菇、花朵等自然有机形态运用于设计作
品中。难能可贵的是,法国设计师们在回归自
然的同时,果断地运用了工业革命以来的新技
术和新材料,将自然与科学融为一体。法国著
非凡影响力的设计运动。
2021/3/14
回首页
一、新艺术运动的社会背景与本土特征
1.社会背景
工业革命以后,欧洲大部分国家开始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生产力 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并被广泛运用到生产中。 特别是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欧洲进入 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和平期,经济的发展促使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政治的稳 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与改变。从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以 来,设计界对原有维多利亚风格的繁琐矫饰愈来愈反感,他们开始积极探 索新的设计形式,呼唤一股清新自然的设计之风。此外,美术界从19世纪 中后期开始进行了一系列表现语汇的创新,从印象派到野兽派,从未来主 义、立体主义再到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绘画的表现方式放弃了几百年 来架上绘画的单调描摹,越来越多的新的表现方式被创造出来。在此背景 下,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工艺美术运动在英国曾经红极一时,但终因其 强烈反对机器生产而走向穷途末路。新艺术运动在对此吸收借鉴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波及了欧洲大部分国家,各国又结合本民族文化发展出了并不 2统021一/3/1的4 设计风格。
世俗生活,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浮世绘实际上与中国
古代的版画艺术有一定渊源,多选材于世俗生活,线条
勾勒简洁清晰,多用平涂色块,没有明显的色彩分层和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

第一讲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1.“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设计的开端)2.“新艺术”运动(法国,19世纪末开始,承上启下)3.“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尝试)4.“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0世纪20年代开始,20世纪设计的核心)5.“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二战后兴起,20世纪50——70年代风行,是现代主义设计在战后的发展)6.设计多元化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第二讲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本讲主要内容:一、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风格、意义及其影响二、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与“水晶宫”三、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一、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概念、意义及其影响1、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设计产品的工业化批量生产,造成了设计水准的下降,设计上艺术与技术分离的局面。

这场运动的契机是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运动的主要奠基人是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这场运动的风格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在20世纪开始失去势头,但是对于精致、合理的设计,对于手工艺的完好保存迄今还有相当强的作用。

2、“工艺美术”运动风格(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的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四)主张诚实的、诚恳的设计,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

3、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及其影响(一)工艺美术运动从英国开始,范围扩展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冰岛),其设计风格涉及到平面设计、家具设计、陶瓷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品设计等方方面面。

世界现代设计史 ---新艺术运动

世界现代设计史   ---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派别(按线条装饰分)
• 1、曲线派 • (1)主张-师从自然,崇尚热烈而旺盛的自然活力。 • (2)代表-法国、比利时,德国、荷兰、西班牙等 • (3)特点-最典型的纹样都是从自然草木中抽象出 来的,多是流动的形态和蜿蜒交织的线条,充满内在活力。 • 2、直线派 • (1)主张--与机械生产相适应的简洁直线几何形 态 • (2)代表--英国格拉斯哥学派、维也纳分离派 • (3)特点--直线为主,形态、色彩简洁
(二)“新艺术”运动的风格及其影响 新艺术运动的主要风格特征:

①用流动的、有韵律的波浪起伏的线或外形轮廓塑造形 体的曲线形风格,这是新艺术运动最具代表性的风格。在 这里艺术家们从自然界中归纳出基本线条,把自然界中植 物的茎叶和花瓣的浪漫或夸张的手法或互相缠绕,或延伸, 或弯曲或变形,形成如藤蔓般生长向上的、蜿蜒交织的有 机线型,体现了向上的生活活力。凡·德·威尔德所言: “线条是一种力量,它象征着活力与精华”,一语道破了 新艺术运动追求自然纹样的精髓和内核。
• 广告与书装平面设计发展很快,但也明显地受日本浮世绘 风格影响。 杰出设计师斯坦兰(Steinlen)风格生动有趣、 罗德里克(Lautrec)风格简洁、色彩明快、主题鲜明。 他们放弃了纯粹的造型艺术创作,而为商业目的的从 事广告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大胆地迈出了技术与 艺术结合这一步。 但仍未突出商业功能性第一的设计要点,不少广告设 计流于追求绘画的形式感与画面的趣味性。
• 目的:艺术与技 术相结合。追求 与传统决裂、完 全师从自然的全 新风格(线条装 饰)。 • 源泉:哥特式、 洛可可式、日本 浮世绘(江户时 期) • 性质:一次影响 面相当大的装饰 艺术运动
பைடு நூலகம்
• 地位: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新艺术运动是知识分子中的 部分精英在工业化来势汹汹、过分装饰的贵族风格泛滥双 重前提下的一次不成功的改革设计的企图。但该运动中产 生的大量产品、建筑、室内、纺织品、工艺美术品等等, 则为20世纪伊始的设计开创了一个有声有色的新阶段,成 为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之间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准确地说,新艺术是一场运动,而不是一种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艺术运动发源于法国。1895年,法国著名设计家萨穆尔·宾成立 了名为“新艺术之家”的设计事务所,强调设计对象的曲线和有机形 态,装饰设计的构思主要源于自然界的动植物,开创了新艺术运动的 先河,“新艺术运动”由此得名。这场运动涉及内容广泛,至1910年 前后,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一 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时间长达十余年,是设计上一 次非常重要、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形式主义运动。
同时,奥地利的一部分青年设计师宣布与学院 派决裂,成立了分离派。英国哥拉斯哥市的艺术家 马金托什对黑色、白色、直线和几何形体的大胆运 用,让迷茫中的分离派找到了动力。如维也纳分离 派建筑师奥别列兹设计的分离会馆(见图3),其整洁 的墙面、水平的线条和平屋顶,使会馆看起来庄重、 典雅、简洁。分离派尝试将有机形态与几何形体加 以调和,也被称为理性、严谨的直线派,是新艺术 运动的新生力量,正是他们促成了现代主义设计的 发生。
西方现代主义设计的最终日标,就足要完成在工业革命中,由于机 械的介入,导致的产品中技术与艺术分离的重建,具体到产品设计,就 是要求产品的式样,既足新技术条件下满足功能需求的物化形式,又包 含现时文化思想的实质精神。虽然现代主义设计更倾向于对解决问题的 技术和经济条件的探索,但物质与精神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二者相互依 赖的关系,即使出现了分离,也是在不可分割的整体范围之内的分离, 即不能由分离而发生断离。以机械批量生产、强调功能性发挥和服务大 众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在前人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发 展壮大的,并且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根源。
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的是,新艺术运动不主张模仿历史上任何一 种设计风格,提倡从自然中寻找设计灵感和新的装饰元素,并倡导探 索和创新。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师们并不明确反对工业生产,他们结合 本民族的文化背景,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又积极吸取异域文化的优 势和特色,将本土特征与异域风情融为一体,成为现代设计史上具有 非凡影响力的设计运动。
世俗生活,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浮世绘实际上与中国
古代的版画艺术有一定渊源,多选材于世俗生活,线条
勾勒简洁清晰,多用平涂色块,没有明显的色彩分层和
光影变化,装饰性极强。欧洲设计师们借鉴了相关手法
并将其某些元素糅合到设计作品中,他们或模仿单纯的
平涂色块,或从精致的线刻艺术中受到启发而创作出独
特的设计表现形式。英国插画设计家比亚兹莱的作品
特惯用金属色,这种金属色来源于古埃及的
装饰色。在他的作品中,还可见主人公身着
古埃及的服饰。克里姆特还喜欢将希腊和拜
占庭的装饰元素融入绘画中,从而使作品带
有绘画和手工艺品的双重性质。在他的著名
作品《吻》(见图5)中,通过对油画颜料金
粉的混合使用,取得了金碧辉煌的效果。他
还喜欢用贵重的材料如金银箔片、螺钿等镶
2 .形式与功能之间
20世纪初期,对设计形式的理性探索取得突 破意义的是荷兰风格派,其探索的意义集中体现 在风格派代表人物利特维尔德于1919年设计的“ 红蓝椅”之中(见图)。这把椅子的形式表现出 一种“坐”的构造,椅子各部件互相连接,为使这 一构造在视觉上更明晰,各构件在相接处都向外 伸展了一段夸张的结点,并在构件的端部涂上对 比色。最然这把椅子并不适于坐的功熊,但它展 示了组成一个功能整体的各种最必要的元素,具 有一种超越传统观念的简洁、有力的现代风格。当然,风格派的设计更多地代表了 一种造型语言,但这些构成手法却为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建立了物化的语言。20年 代,风格派设计对包豪斯的直接影响,很好地证明了这一事实。然而遗憾的是,风 格派站在现代主义设计的大门之外,帮没能再向前迈进一步。但正是从风格派开始, 现袋主义的设计形式规律得以确立。现代主义设计中纷繁复杂的设计原则、设计思 想和设计风格,均不同程度反映着风格派的设计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将功能性设计 推向极至。正如科布西埃所说:“功能决定形式”。在选一思想的指导下。现代主 义设计完成了对产品物化形式的探索,解决了产品的功能与形式脱节的问题。
嵌于作品中,使其作品具有了拜占庭风格。
在他晚期的作品中,一改金银装饰,将中国
的木版年画、瓷器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年画中
的戏曲人物直接放在画面背景上,取得了强
图5
烈的对比效果。
3.高迪与阿拉伯文化
在新艺术运动中,将新艺术运动的有机 形态和曲线特征发挥到极致的是西班牙建筑 天才高迪。高迪的建筑作品受到了阿拉伯文 化的深刻影响。西班牙是欧洲唯一被阿拉伯 国家占领700年之久的国家,意大利天主教 与阿拉伯文化的充分融合使得这个国家对外 来艺术的包容性极强。在高迪的建筑作品 《米拉公寓》(见图6)中,高迪将西班牙文化 中所蕴含的阿拉伯文化元素重新用一种新的 方式表现出来,将阿拉伯文化与写实自然主 义结合了起来。文化的多元性和融合性成就 了一代建筑大师。
料,这种自由而生动的自然形态和独特意蕴就
无从谈起。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新艺术运
动并不反对工业革命和机器产品。
图2
3.直线派:理性与几何形体的尝试
因为思维方式和民族文化的差异,德国人并不 欣赏法国新艺术运动中的曲线和有机形态,认为曲 线与其民族文化的严谨和理性相冲突,而倡导简洁 的直线和理性的几何体。他们以《青年》杂志为契 机,将这场新艺术运动取名为“青年风格”,探索更 为简洁和理性的设计风格,昭示着德国现代主义运 动的诞生。直线派代表人物之一是德国的设计家彼 德·贝伦斯,他设计的台灯及电风扇等功能良好,突 出了直线派功能第一、形式简单的特点。
图3
回首页
二、新艺术运动的异域风情
1.新艺术运动与日本浮世绘
工业革命之后,欧洲和东方的贸易往来开始扩大。
19世纪中后期,东方艺术开始传入欧洲,习惯了透视法
和明暗关系的西方绘画开始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其中
影响最大、最广泛的就是日本浮世绘。浮世绘本来是日
本江户时代的民间版画,主要内容多为当时下层阶级的
术运动的发展。而新艺术运动直线派对于几何外形和理性设计精神的探索,又为
以包豪斯设计为代表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做出了贡献。以凡·德·威尔德为例,他
在领导了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之后,又成为德国魏玛市立工艺学校的校长,进而
推动了德意志制造联盟和包豪斯学校的成立。在威尔德身上,始终存在着一种理
性的力量,使其成为现代理性主义设计的先驱。实际上,新艺术运动的很多设计
2.曲线派:有机形态与新材料的融合
以法国为例,法国人历来注重浪漫展卷曲的
藤蔓线条来表达运动和生命意蕴,将蝴蝶、蜻
蜒、蘑菇、花朵等自然有机形态运用于设计作
品中。难能可贵的是,法国设计师们在回归自
然的同时,果断地运用了工业革命以来的新技
术和新材料,将自然与科学融为一体。法国著
回首页
一、新艺术运动的社会背景与本土特征
1.社会背景
工业革命以后,欧洲大部分国家开始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生产力 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并被广泛运用到生产中。 特别是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欧洲进入 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和平期,经济的发展促使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政治的稳 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与改变。从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以 来,设计界对原有维多利亚风格的繁琐矫饰愈来愈反感,他们开始积极探 索新的设计形式,呼唤一股清新自然的设计之风。此外,美术界从19世纪 中后期开始进行了一系列表现语汇的创新,从印象派到野兽派,从未来主 义、立体主义再到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绘画的表现方式放弃了几百年 来架上绘画的单调描摹,越来越多的新的表现方式被创造出来。在此背景 下,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工艺美术运动在英国曾经红极一时,但终因其 强烈反对机器生产而走向穷途末路。新艺术运动在对此吸收借鉴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波及了欧洲大部分国家,各国又结合本民族文化发展出了并不 统一的设计风格。
名的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吉马德设计的巴黎地
铁入口(见图1)就完全采用自然形态,设计元素
取自于树木藤蔓和沙滩贝壳,但构成这些元素
图1
的外形材料却是铸铁和玻璃。
同样,法国著名设计师盖勒擅长用花蕾的
形状来设计彩饰玻璃花瓶(见图2),依然体现了
设计者尝试把民族审美情趣与时代发展结合起
来的特征。没有工业文明带来的新技术和新材
他与·文·化们看来,直线属于机械生产,只有曲线的才是人工的,这种曲线的造
型使他们的设计不适合机器生产,只能够手工生产,这就势必提升了产品的价格,
只有少数消费者能够享受这一艺术。所以归根结底,这场运动只是一场装饰
1930年代,欧洲又掀起了一股装饰艺术的热潮,强调在机器生产和几何形式的
基础上添加昂贵。稀有材料的装饰和辐射型的线条。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对新艺
《莎乐美的梳洗室》(之二,见图4)在张扬着怪诞的同线
条勾勒优美而抽象,在黑与白的两极世界中诉说着莎乐
美的悲剧。
图4
2.克里姆特与异域文化
克里姆特是新艺术运动时期奥地利分
离派的著名平面设计家,他的作品不仅带有
新艺术运动对于曲线和有机体特有的痴迷,
同时还有精美的装饰、昂贵的镶嵌、拼图式
的构图,而这一切都源于异域文化。克里姆
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运动
超链接脉络树
新艺术运动
概述
社会背景 与本土特征
异域风情
产生的影响
社会背景
日本浮世
曲线派 直线派
克里姆特与 异域文化
高迪与 阿拉伯文化
小结
现代主义运动
概述
特点
设计主旨
形式与功能
功能性的探求
新艺术运动
在现代设计史上,新艺术运动继工艺美术运动之后,以其独特的 魅力推动了设计艺术的发展,它承上启下,独创一格,在提倡手工制 作的同时,又扬弃了繁琐雕饰的遗风,改良了当时矫饰的流行风格, 成为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在现代主义设计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回首页
1.为大众服务的设计主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