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差异及其教学方法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体差异及其教学方法探析

周逸

一、个体差异的含义及其研究概况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

它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

“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

近代对个体差异的重视和研究源于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对个体差异的实验室认定。1879年,随着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了第一个实验室,心理学家们在研究人类行为的共同特点时,发现对于同一刺激,各人的反应常常不同。开始时以为这是由实验本身的误差造成的,但经过长时期的实验后,终于发现这种差异与误差无关,而是由被试个体之间的差异造成的。随着这一发现,个体差异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随后,高尔顿、卡特尔、桑代克、比奈、斯腾等人对个体差异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个体差异的研究逐渐被性向研究所代替。性向(aptitude)作为某种特定情形下行为的预先倾向性或适合性,既包括能力,也涉及个性,既包括意动,也涉及情感,而且还暗含着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征,因此,在教育、教学以及社会决策和规划的许多领域中均具有重要意义,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特别是克龙巴赫和斯诺的开创性研究,使之与教学紧密联系了起来,直到现在仍然是个体差异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

60年代,有关动机的研究日益丰富和深入,进一步揭示出人类行为多样化的根源。动机理论表明,由于人的需要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动机,从而导致了不同的行为,而不同的行为反过来又强化了不同的动机。如此循环往复,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动机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将人的个体差异的研究从单纯的心理差异引向了社会性差异,由微观的个体差异引向了宏观的个体差异。

70年代初,元认知研究的兴起,把个体差异研究又推上了一个新台阶。1976年,弗拉维尔在《认知发展》一书中对元认知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系统的论述:“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知,它

是以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为对象,以对认知活动的调节和监控为外在表现的认知”,其实就是“人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元认知在个体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对于更好地解释个体差异的形成与发展、学生学习的差异性等,都是十分有价值的,从而极大地深化了个体差异的研究。

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和各学科研究既纵深分化又综合贯通的

趋势,对个体差异的研究也进一步微观化和综合化。微观化,比如在个体的自我效能、信息加工模式、认知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大量涌现;综合化,比如许多研究通过强调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从环境与人相互作用的观点解释人的个体差异的形成与发展等。

近年来,关于个体差异的研究仍然是心理学、教育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除学习风格、内部动机、认知方式等个体差异变量逐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之外,性别差异和智力差异也一直也受到心理学的关注。

二、个体差异的影响因素

个体差异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就是关于导致个体差异产生的变量是什么。起初主要有两种观点。一部分研究者支持个体差异的遗传决定论,即认为先天的基因或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差异的主要方面。比如:赫恩斯坦和默里(Hernstein, R. J., & Murray, C., 1994)的研究——钟形曲线,便证明了智力的遗传理论。另一部分研究者则支持环境决定论,他们认为后天的成长环境和经验才是决定个体差异的变量。所以个体差异的环境决定论着重探讨影响机体发展的经验因素。例如,埃里克森、克兰普和特斯奇-罗默(Ericsson, K. A., Krampe, R., & Tesch-Rommer, C., 1993)提出了许多证明了音乐才能是练习的数量和质量的函数,他们认为至少10年的大量练习是产生音乐才能的主要原因。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争论是心理学的古老话题之一,而且这个争论现在仍在延续。

事实上,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都不可能单独正确地揭示的规律。因为遗传变量和环境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非常复杂的交互作用。一方面,遗传效应的发生离不开某种环境,即从来都不能单独起作用;另一方面,经验总是需要有某一基因背景的机体,因此基因和环境都不能单独起作用。针对这种情况,赫布(Hebb, D.)提出应该以一种更加综合的方式来看待个体发展中的遗传和环境变量(Hebb 和Donderi1987)。他建议我们应该考虑六个相互作用的因素,它们是:基因、出生前的营养环境、出生后的营养、文化学习、个体学习、身体的损伤。实证研究证明这些因素都是造成个体差异的因素(Hunt, Streissguth, Kerr &

Olson1995)。

三、性别差异和智力差异

(一)性别差异

日常生活中,人们倾向于认为在小学和初中前期,女生学习成绩由于男生,在初中后期和高中,男生成绩优于女生;男生强于数理化,女生强于语文、英语。但是,这种说法缺少有力的科学证据。麦克比和杰克科(E.Maccoby and

C.Jacklin,1974)通过大量调查认为,男女学生智力和学科成就无显著差异。而约翰逊(

D.Johnson,1979)的跨文化研究揭示了男女学生成绩差异的另一面,见下表。

不同性别学生阅读成绩的跨文化比较

不同性别学生阅读成绩的跨文化比较

(资料来源:D.Johnson,1976)

这一结果显示,学生成绩与其说与性别相关,不如说与社会发展水平和习俗有关。

(二)智力差异及其教学组织形式

而智力作为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认知因素,其个别差异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速度和质量。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教育、教学,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

学生智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年龄、类型、水平和性别等方面。

1.智力发展的年龄差异

个体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但发展的具体情况如何,早期智力发展与后来的发展是否一样?很多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推孟在20世纪30年代通过自己的研究认为,智力发展在10岁前是线性增长,超过这一年龄增长速度开始减慢,18岁停止增长。

贝利(N.Bayley)所领导的“伯克利成长研究”(Bayley Growth Study)曾对相同被试在不同年龄阶段进行智力改变的长期追踪研究,得到了智力发展曲线。结果显示智力发展在12岁前接近线性增长,而12岁到20岁仍然是个体智力继续迅猛发展的时期。

韦克斯在编制智力量表的同时,用标准化的智力测验分析了从7岁儿童至65岁成长的智力发展状况,结果发现,20~34岁是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此后逐渐缓慢下降直到60岁,60岁之后迅速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