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第三章-多层框架结构设计方案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多层框架结构

多层框架结构
13.2 框架结构内力及水平位移的近似计算
2) 迭代法
逐渐逼近法。
A
考虑侧移
B
不考虑侧移
C
不考虑框架侧移时 计算步骤: (1)绘出结构的计算简图,在每个节点绘制两个方框。 (2)计算汇交于每一节点的各杆件的转角分配系数
(3)计算荷载作用下各杆端产生的固端弯矩 ,写在相应的各杆端部,并求出汇交于每一节点的各杆固端弯矩之和 ,写在该节点的内框中。
-0.147
-0.208
-0.185
-0.185
-0.147
-0.206
-0.130
-0.103
-0.103
-0.146
-0.146
… 13.2
… 18.9
… -2.5
… -2.5
… -3.6
… 2.6
… 3.6
3.6 …
… -0.2
… -0.2
… -0.3
现浇楼板对梁抗弯刚度的影响:
近似计算: 设按梁的纯矩形截面计算的截面惯性矩为I0,则:
13.2 框架结构内力及水平位移的近似计算
装配整体式楼盖: 中框架取 I=1.5 I0 边框架取 I=1.2 I0 装配式楼盖: 按实际计算。
I0
I0
现浇楼盖: 中框架取 I=2 I0 边框架取 I=1.5 I0
-0.3 …
Mik=MikF+2Mik’+Mki’=
-89.1+2*13.2-2.5=-65.2kN
-65.2
0+2*18.9+3.6=41.4kN
41.4
-89.9
97.3
-7.5
-0.3
13.9
-55.5
3.6

多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多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多层框架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一、结构方案设计(一)、结构平面布置:结构设计者应根据建筑的使用和造型的要求,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结构布置方案。

结构布置基本原则为结构受力合理;传力体系简单明确。

结构平面布置内容包括框架梁、柱布置;非框架梁布置;楼、屋面板布置;以及其它构件布置。

框架的布置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1)、横向承重体系——竖向荷载主要由横向框架梁承担,用纵向连系梁连接各榀横向框架。

(2)、纵向承重体系——竖向荷载主要由纵向框架梁承担,用横向连系梁连接各榀纵向框架。

(3)、双向承重体系——纵、横向框架梁均要承担楼板传来的竖向荷载,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房屋宜采用此方案。

非框架梁一般优先布置于墙下和较重设备下,然后再根据楼板的大小和框架承重体系布置。

(二)、构件的材料及施工方法:框架结构梁、板、柱混凝土等级不低于C20,目前框架梁、柱混凝土等级通常采用C30及以上。

多层框架结构梁、板、柱常采用相同的混凝土等级;高层框架结构梁、板、柱常采用不同的混凝土等级。

梁、柱主筋常采用热轧II级钢筋;箍筋常采用热轧I级钢筋;现浇板、楼梯构件及非主结构构件常采用热轧I级钢筋。

在抗震设防区,全现浇框架被广泛采用,也可采用现浇装配整体式框架。

(三)、构件截面估算:1、梁高h b:主、次梁交接时,主梁梁高一般比次梁梁高大50mm以上。

框架梁、非框架主梁h b=(1/8~1/12)l(l为梁的跨度)连系梁、次梁h b=(1/12~1/15)l(l为梁的跨度)2、梁宽b b:框架梁和主梁梁宽一般不小于250mm;次梁梁宽一般不小于200mm。

b b=(1/2~1/3)h b3、框架柱截面尺寸:框架柱截面尺寸一般按轴压比估算;但不小于400mmX400mm。

轴力N可按柱受荷面积以板面综合荷载12/M2~14/M2计算;柱面积A按下式算出后可适量放大1.1~1.2倍。

N/Af c≤0.9(三级框架)4、现浇板厚度:连续板h=(1/30~1/40)l0;悬臂板h=(1/10~1/12)l0;其中l0为板的跨度。

多层框架结构

多层框架结构

•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纵向框架承重方案
纵向布置连系梁。横向抗侧 刚度大。有利采光和通风。
横向布置连系梁。横向抗侧 刚度小。有利获得较高净空。
3.1 组成与布置
3.1 .1种类 3.1 .2组成 3.1 .3布置
框架设计
•纵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两个方向均有较好的抗侧刚度。 框架承重方案与楼盖布置有关
单向板楼盖
3.1 组成与布置
3.1.1种类 3.1.2组成
框架设计
混凝土梁形式
T形梁
倒L形梁
矩形梁
花篮梁
箱形梁
3.1 组成与布置
3.1.1种类 3.1.2组成 3.1.3布置
框架设计
3.1.3 框架结构布置 一、柱网布置 典型的柱网有内廊式、等跨式和不等跨式。
内廊式
等跨式
原则 •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
3.1 组成与布置
3.2 .2分层法
3.2 .3反弯点法
•求梁端弯矩
Mcb
l r l r Mb : Mb 4ib : 4ib
l ib M l r ( M cb M ct ) ib ib r i M br l b r ( M cb M ct ) ib ib l b
梁:考虑楼板的作用。 中框架 EI 2EI 0 边框架 EI 1.5EI
整体式楼盖 对于砼梁
0
中框架 EI 1.5EI0 装配整体式楼盖 边框架 EI 1.2EI0 装配式楼盖 EI 1.0EI0
3.1 组成与布置
3.2 .1分析模型
框架设计
3.2 结构分析
三、荷载 竖向荷载
自重
A、 B 可见反弯点位置与 A、 B 有关;同样,柱的抗侧刚度也与 有关。

自考第三章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自考第三章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3.1.3 多层框架的结构布置
一、 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
➢ 满足使用要求,并尽可能与建筑的平、立剖面 划分相一致;
➢ 满足人防、消防要求,使水、暖、电各专业的 布置能有效地进行;
➢ 结构尽可能简单、规则、均匀、对称,构件类 型少;
自考第三章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 平面布置


自考第三章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实际结构
计算简图
自考第三章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框架自重;粉灰重; 板、次梁、墙体重。
恒载
人群、家具、设备等 荷载,取值见《建筑
垂直荷载 框
结构荷载规范》,可 折减。

活载


风载
水平荷载
wk z s z w0
I=I0
I=I0
注:
I0为梁按矩形截面计算的惯性矩,I0
1 bh3 12

自考第三章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1.在计算现浇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时应考虑 ______的影响。
2.一侧为楼梯间的中框架梁,当采用现浇 楼盖时,其截面惯性矩应取 I=___________I0(注:I0为矩形截面梁的截 面惯性矩)。
半浇式框架是梁柱为现浇,楼板为预制,或柱为现浇、梁板 为预制的结构。
装配式框架是梁柱和楼板均为预制,然后通过焊接拼装连接 成整体的框架。
装配整体式框架是指梁、柱、楼板均为预制,在吊装就位后, 焊接或绑扎节点区钢筋,通过浇捣混凝土形成框架,从而将梁、 柱及楼板连成整体框架结构。
自考第三章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优点 ➢ 结构轻巧; ➢ 整体性好; ➢ 可形成大空间; ➢ 施工方便; ➢ 较为经济。
框架结构
自考第三章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3.1.1多层框架结构的组成

《多层框架结构》课件

《多层框架结构》课件

03
安全性
通过将数据访问和业务逻辑分离,可以更好地控制对敏感数据的访问。
01
分离关注点
各层专注于特定的功能,降低了代码之间的耦合度,提高了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02
复用性
各层可以独立开发和测试,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适用于构建复杂的Web应用程序,特别是需要高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的应用程序。
Web应用程序
《多层框架结构》PPT课件
CATALOGUE
目录
多层框架结构的概述多层框架结构的类型多层框架结构的结构设计多层框架结构的施工方法多层框架结构的案例分析
01
多层框架结构的概述
01
02
它通常包括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表示层等,各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
多层框架结构是一种软件架构模式,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组件分层,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代码。
应用场景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广泛应用于住宅、办公楼、商业中心、工业厂房等建筑中。
详细描述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多层框架结构形式,主要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这种结构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能够满足现代建筑对于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总结词:以钢材为主要材料构成的框架结构,具有轻质、高强、抗震等优点。详细描述:钢框架结构是一种以钢材为主要材料的框架结构形式,其特点在于轻质、高强、抗震等优点。钢材的强度高、自重轻,能够有效地减小地震作用对于结构的影响。同时,钢框架结构的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能够满足现代建筑对于高效、快捷的要求。特点:钢框架结构的缺点在于其耐火性较差、易受腐蚀、维护成本较高等。此外,钢框架结构的造价相对较高,对于一些小型或特定的工程项目可能不太适用。应用场景:钢框架结构适用于高层大型建筑、大跨度跨越的桥梁和大型工业厂房等建筑和工程项目中。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PPT课件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PPT课件
27/143
4.3.1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 计算简图简化规定:
在实际工程中,确定计算简图还要适当考虑内力计算的方便,在保证 精度的情况下,下列各项计算模型和荷载图式的简化常常被采用:
上、下层柱截面尺寸不同时,常取顶层柱形心作为柱子的轴线。 各跨跨度相差不大于10%时,可简化为等跨框架,跨度取原跨度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
预制卡板
预制槽形板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
预制主梁
迭合梁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
预制短柱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
11/143
预制长柱
4.1.4 RC框架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4.1.4 RC框架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 设计流程: 结构布置→荷载计算→结构分析→内力组合→构件配筋。
➢ 设计成果: 以结构设计说明书和施工图的形式体现。
(1) 计算单元
➢ 多层框架结构是由纵、横向框架组成的空间结构体系。
➢ 一般情况下,主框架都是等间距布置,它们各自的刚度基 本相同。
➢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各榀框架之间的相互约束即牵制作用 很小,可不考虑空间刚度对它们的受力的影响。
➢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空间作用将导致各种框架共同工作, 但多层框架房屋所受水平荷载多是均匀的,各个框架相互 之间并不产生多大的约束力。
(2) 计算简图
➢ 计算模型轴线以梁、柱截面几何轴线确定。 ➢ 框架柱在基础顶面处为固接,框架各节点纵、横向均为刚接。 ➢ 截面几何轴线之间的距离作为框架跨度和柱高度,底层柱高取基础顶面
至二层楼面梁几何轴线间的距离。 ➢ 柱高也可偏安全地取层高,底层则取基础顶面至二屋楼面梁顶面。
框 架 结 构 计 算 简 图
➢ 作用于建筑物上的荷载:

多层框架结构PPT课件

多层框架结构PPT课件

表示层通常使用图形用户界面(GUI)技术来实现,如Windows窗体、Web页面等。
业务逻辑层
业务逻辑层也称为应用程序逻辑层,是 位于表示层和数据访问层之间的层次,
负责处理应用程序的核心业务逻辑。
业务逻辑层包含了实现特定业务规则、 流程和数据处理功能的代码。例如,在 电子商务应用程序中,业务逻辑层可能 包含了处理购物车、结算、订单管理等
挑战
阅读负担
过多的层级和信息可能导 致观众在阅读时感到疲劳 和困惑,难以快速找到所 需信息。
设计难度
多层框架结构需要精细的 设计和排版,以确保视觉 上的清晰和美观。
内容管理
多层框架结构需要合理的 内容规划和组织,以避免 信息的混乱和重复。
如何应对挑战
优化导航
通过明确的导航设计和 指示,帮助观众快速定 位到所需的信息层级。
案例四:移动应用的后台架构
总结词
移动应用的后台架构采用多层框架结构,确保应用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详细描述
移动应用的后台架构通常包括应用层、服务层、数据访问层和数据库层。应用层 提供移动应用的功能和界面;服务层处理业务逻辑和与移动应用的数据交互;数 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交互;数据库层存储用户信息、应用数据等。
将PPT内容组织成一个连贯的故事, 引导观众逐步深入了解主题,提高观 众的兴趣和理解。
使用模板
利用现有的PPT模板,可以大大提高 设计效率,同时保证整体风格的一致 性。
数据可视化
对于包含大量数据的PPT,利用数据 可视化工具和技巧,将数据以直观、 易理解的方式呈现。
互动与参与
在讲演过程中,通过提问、分享案例 等方式与观众互动,提高观众的参与 度和记忆。
多层框架结构ppt课件

《多层框架结构》课件

《多层框架结构》课件
安全性
多层框架结构通过在各层之间实施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 、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等,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有效防 止了数据泄露和非法访问。
模块化
多层框架结构将系统划分为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具有特 定的功能和职责,便于开发和维护,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 性和可重用性。
性能优化
多层框架结构可以对各层进行优化,针对不同的业务需求 进行性能调优,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响应速度。
02
多层框架结构的组 成
基础
基础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承受着建 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土壤 中。
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由专业人 员进行,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 性。
基础类型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 筏板基础等,选择合适的基础类型对 于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 重要。
楼板
楼板是建筑物水平承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预制楼板和现浇楼板两种类型。
03
多层框架结构的施 工方法
施工前的准备
01
02
03
04
施工计划
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 工进度、人员组织、材料采购
等。
现场勘查
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查,了 解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 以便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计划,提前采购和准 备所需的各种材料和设备。
人员培训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 全教育,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
预制楼板是将楼板在工厂预制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现浇楼板是在 施工现场进行浇筑。
楼板的承载能力必须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同时也要考虑施工安全和建筑物的耐 久性。

梁是建筑物中用于支撑楼板和 屋顶的重要承重结构,分为简 支梁、连续梁和悬臂梁等类型 。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指导书讲解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指导书讲解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多层框架结构设计夏健明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2015.101 结构布置的内容及结构布置图的要求1.1 结构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1、结构布置2、截面尺寸估算3、计算简图的确定4、荷载计算5、内力计算6、内力组合7、配筋计算及构造要求8、绘施工图2 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1、遵守设计程序.基本建设应先勘察后设计先设计后施工;结构设计应先初步设计,后施工图设计;先方案后计算,再绘施工图。

2、符合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结构制图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高层建筑设计规范等。

3、选择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

重视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首先要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同时考虑施工条件及经济要求;需多方案进行比较。

4、采用先进技术。

3 结构选型:1、结构体系的选择。

各种体系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2、其他结构选择。

楼面、楼梯、过梁、基础等4 结构布置的内容4.1 结构布置的原则1、满足适用要求,尽可能与建筑的平、立、剖面划分相一致2、满足人防、消防要求,使水、暖、电各专业的布置有效进行3、结构上应力求简单、规则、均匀、对称,构件类型少4、妥善处理温度、地基不均匀沉降及地震等因素对建筑的影响5、施工简便6、经济合理4.2 结构布置的方法1、框架承重布置方案:横向承重布置;纵向承重布置;纵横向布置。

2、柱网与层高柱网:主梁一般为5~8m,次梁一般为4~7m。

柱网级差为300mm。

层高:一般由建筑功能要求决定,由净高+设备层高+构件截面高度(结构高度),级差300mm。

框架梁柱轴线宜重合在同一平面内。

当梁、柱轴线不能重合在同一平面内时,梁柱轴线间偏心矩不宜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边长的1/4。

砌体填充墙宜与梁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需考虑抗震设防时,填充墙与柱子应有可靠的拉结。

4.3 变形缝的设置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总称。

1、伸缩缝:为了防止温度和收缩应力造成结构构件无规则的开裂破坏,人为地在房屋中设置竖缝,将房屋的地上部分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结构单元。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课件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课件

03
多层框架结构的材料选择
钢材的选择
钢材强度
选择高强度钢材能够减小构件截 面尺寸,减轻结构自重,提高结
构承载能力。
钢材防腐
考虑钢材的耐腐蚀性能,特别是在 海洋环境和高腐蚀性环境中,应选 用耐腐蚀性能好的钢材。
钢材的可加工性
钢材的可加工性也是选择的重要因 素,包括切割、焊接、钻孔等工艺 性能。
混凝土的选择
结构性能检测
根据设计要求对结构进行承载力、刚 度等性能检测。
验收报告与整改
根据检测结果编写验收报告,对存在 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多层框架结构 的质量安全。
06
多层框架结构的未来发展 与展望
新材料的应用
高强度钢材
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高强度钢材的 强度和韧性不断提升,能够满足更复 杂和严苛的结构设计需求。
多层框架结构也适用于 文化设施,如图书馆、
博物馆等。
02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原理
框架结构的受力分析
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通过节点连接而 成的,其受力特点是主要承受竖向荷 载和水平荷载,并通过节点传递。
竖向荷载传递路径
水平荷载传递路径
水平荷载通过梁传递到柱,再由柱通 过节点连接传递到其他柱,形成水平 力的传递路径。
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
抗震设计的重要性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力极大,因 此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抗震设计应遵循“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 则,即建筑物在小震时应不受损坏,在中震时能够修复, 在大震时则应保持不倒塌。
抗震设计的关键措施
抗震设计的关键措施包括合理选择建筑场地、加强结构整 体性、提高结构构件的延性和设置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等 。

第三章多层框架结构设计.课件

第三章多层框架结构设计.课件
中弯矩;由逐层叠加柱上的竖向荷载(包括节点集中力、柱自重等) 和与之相连的梁端剪力,即得柱的轴力。
第三章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6. 有关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的两个问题思考
➢(1)在用分层法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时,
框架梁与框架柱的内力分别主要由什么荷载产生?
➢(2)框架梁线刚度与框架柱线刚度的比值大小对分层
l02
实际结构
计算简图
第三章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变截面柱或者具有悬挑部分时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第三章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3.2 框架内力分析
3.2.1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近似计算—分层法
1.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 2.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 1)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侧移较小,若不计侧移,即
表1 框架梁惯性矩取值
楼板类型
边框架梁
中框架梁
现浇楼板
I=1.5I0
I=2.0I0
装配整体式楼板
I=1.2I0
I=1.5I0
装配式楼板
I=I0
I=I0
注:
I0为梁按矩形截面计算的惯性矩,I0
1 12
bh3。
第三章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梁截面惯性矩
在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中,与梁一起现浇的楼板可作为 框架梁的翼缘,每一侧翼缘的有效宽度可取至板厚的6倍; 装配整体式楼面视其整体性可取等于或小于6倍;无现浇面 层的装配式楼面,楼板的作用不予考虑。设计中,为简化计 算,也可按下式近似确定梁截面惯性矩I:
传递系数修正
第三章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5. 分层法的计算步骤
➢(1)画出分层框架计算简图。 ➢(2)计算框架梁柱的线刚度,注意除底层柱外的其余各层柱线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向承重
特点
➢ 房屋横向刚度大,侧 移小;
➢ 横梁高度大,室内有 效净空小。
➢ 非抗震时使用
▪ 纵向布置
框架纵梁
特点:
➢ 连系梁截面较小,框 架梁截面尺寸大,室 内有效净空高;
➢ 对纵向地基不均匀沉 降较有利;
➢ 房屋横向刚度小,侧 移大。
纵向承重
▪ 纵横向框架的混合结构
特点:
➢ 整体性好,受力好;
(2)熟练应用分层法计算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 的内力(弯矩、轴力和剪力)。
(3)熟练应用反弯点法计算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 下的内力(弯矩、轴力和剪力)。
(4)熟练应用D值法计算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 的内力(弯矩、轴力和剪力)和侧移。
3.1.1多层框架结构的组成
▪ 框架结构
优点 ➢ 结构轻巧; ➢ 整体性好; ➢ 可形成大空间; ➢ 施工方便; ➢ 较为经济。
➢ 适用于整体性要求
较高和楼面荷载较
双向承重
大的情况。 适宜在抗震设防时使用
三、 变形缝
沉降缝 设置沉降缝是为了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在房屋构件 中引起裂缝。房屋扩建时,新建部分与原有建筑结 沉降缝 合处也可设置沉降缝分开。沉降缝将建筑物从基础 底至屋顶全部分开,各部分能够自由沉降。
三、 变形缝
伸缩缝 设置伸缩缝是为了避免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应力 而使房屋产生裂缝。伸缩缝的设伸置缩主缝 要与建筑物的 长度有关。 伸缩缝仅将上部结构从基础顶面断开,基础不断开。 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取决于结构类型和温度的变化及 施工方法的不同。
现浇式框架即梁、柱、楼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一般是每 层的柱与其上层的梁板同时支模、绑扎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 自基础顶面逐层向上施工。
半浇式框架是梁柱为现浇,楼板为预制,或柱为现浇、梁板 为预制的结构。
装配式框架是梁柱和楼板均为预制,然后通过焊接拼装连接 成整体的框架。
装配整体式框架是指梁、柱、楼板均为预制,在吊装就位后, 焊接或绑扎节点区钢筋,通过浇捣混凝土形成框架,从而将梁、 柱及楼板连成整体框架结构。
3.1.2 多层框架结构的分类
一、计算单元 横向框架的间距、荷载和侧向刚度都相同,可取有代 表性的中间一榀框架作为计算单元。中列柱纵向框架 的计算单元宽度可取两侧跨距的一半;边列柱纵向框 架的计算单元可取一侧跨距的一半。 竖向荷载近似采用分层法,水平荷载近似采用反弯点 法和D值法。
三、 变形缝
防震缝 当房屋平面复杂、立面高差悬殊、各部分质量和刚度 截然不同时,应设置防震缝。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房屋,其沉降缝和伸缩缝均应符 合防震缝要求,并尽可能三缝合并设置。
设缝的原则和避免设缝的措施 设缝的原则:应尽量少设缝或不设缝,可简化构造、方便施工、
降低造价、增强结构的整体性和空间刚度。 避免设缝的措施:在建筑设计时, 采用调整平面形状、尺寸、
框架结构
3.1.1多层框架结构的组成
框架结构受 力变形
缺点
➢ 抵抗水平荷载能力差;
➢ 侧向刚度小,侧移大 ;
➢ 受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影 响大 。
➢ 框架结构采用现浇楼盖 时,框架梁截面采用T形 或倒L形。
3.1.2 多层框架结构的分类
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现浇式、半现浇 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
框架结构是由梁、柱、节点及基础组成的 结构形式,横梁和立柱通过节点连为一体,形 成承重结构,将荷载传至础;
3.1.3 多层框架的结构布置
一、 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
➢ 满足使用要求,并尽可能与建筑的平、立剖面 划分相一致;
➢ 满足人防、消防要求,使水、暖、电各专业的 布置能有效地进行;
➢ 结构尽可能简单、规则、均匀、对称,构件类 型少;
▪ 平面布置
好 差
▪ 竖向布置


➢ 妥善地处理温度、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 等因素对建筑的影响;
二、 柱网布置
▪ 柱网布置要使结构受力合理
柱网布置应考虑到结构在竖向作用下内力分布均匀合 理,各构件材料强度充分利用。
▪ 柱网布置应使施工方便
建筑设计及结构布置时应考虑到施工方便,以加快 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现浇框架结构在结构布 置时应尽量使梁板布置简单规则,方便施工。
二、 结构布置方法
▪ 横向布置
体型等措施;在结构设计时,可采用选择节点连接方式,配置构造 钢筋、设置刚性层等措施; 在施工方面,可采取分阶段施工、设置后浇带、做好保温隔热层等 措施,来防止由于温度变化、不均匀沉降、地震作用等因素所引起 的结构或非结构的损坏。
1.确定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限值时,不需要考虑
的因素是( )
A.结构类型
➢ 施工简便; ➢ 经济合理。
二、 柱网布置
▪ 柱网布置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柱网布置的方法可分为内廊式、等跨式、对 称不等式等几种。厂房柱距大多采用6m, 故柱网形
二、 柱网布置
▪ 柱网布置满足建筑平面的要求
柱网布置应与建筑隔墙布置相协调,一般 布置成四排柱而成为三跨框架;当建筑平 面宽度较小,层数较少时,也可设为三排 柱成为两跨结构。
Chap 3 多层框架结构设计
★大纲要求
1.识记
(1)框架结构的组成;柱网布置原则和常用模数;承重结构的分 类与特点;变形缝的种类、作用和设缝原则。
(2)计算单元的确定;杆件轴线的确定;框架梁截面抗弯刚度的 计算;荷载计算。
(3)分层法的计算假定、适用条件和计算步骤。 (4)反弯点的概念;反弯点法的计算假定、适用条件和计算步骤。 (5)控制截面的确定;荷载效应组合的计算表达式;最不利内力
组合的原则;竖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的方法。
2.领会
(1)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2)结构简化的原则和根据;楼板对框架梁截面刚度
的影响;活荷载的折减。 (3)分层法的基本原理。 (4)修正后的框架柱抗侧刚度D的计算;反弯点高度
的修正;D值法的计算步骤。 (5)梁端弯矩调幅的概念。
3.应用
(1)根据框架结构的布置、施工及构造的实际情况, 正确地绘出结构的计算简图。
B.基础形式
B D 防震缝
C.施工方法
D.气候条件
2. 伸缩缝的设置主要取决于( )
A.结构承受荷载大小
B.结构高度
C.建筑平面形状
D.结构长度
3. 在地震区,当建筑物平面复杂、不对称并且各部分刚度、
质量相差悬殊时,为减小震害可以设置_____缝。
§3.2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内力与 位移的近似计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