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栓塞
脑栓塞
脑栓塞一、概念:脑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纤维软骨或空气等)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当侧枝循环不能代偿时,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脑栓塞常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相对少见。
脑栓塞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5%-20%。
二、病因及分类按栓子来源分三类:1、心源性脑栓塞是脑栓塞中最常见的,约75%的心源性栓子栓塞于脑部,引起脑栓塞的常见的心脏疾病有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脏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来自体循环静脉系统的栓子,经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等的异常通道,直接进入颅内动脉而引起脑栓塞,为反常栓塞)、心脏粘液瘤等。
2、非心源性脑栓塞动脉来源包括主动脉弓和颅外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斑块破裂及粥样物从裂口逸入血流,能形成栓子导致栓塞;同时损伤的动脉壁易形成附壁血栓,当血栓脱落时也可致脑栓塞;其它少见的栓子有脂肪滴、空气、肿瘤细胞、寄生虫卵、羊水和异物等。
3、来源不明少数病例利用现在检查手段和方法查不到栓子的来源。
三、发病机制正常人体血液呈流态,血液中的有形成分能通过变形顺利通过微循环,如果血液内成分如红细胞聚集,形成缗线物,也容易阻塞血管。
人体血液循环中某些异物随血液流动,如来源于心脏的栓子、上述血凝块、动脉粥样硬化脱落的斑块、脂肪细胞及气泡等称为栓子,栓子进入脑循环,绝大多数(73%-85%)栓子进入颈内动脉系统,因大脑中动脉实际上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伸,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容易受累,左侧大脑是优势半球,血液供应更丰富,所以左侧大脑中动脉最易受累。
椎-基底动脉的栓塞仅占10%左右,大脑前动脉栓塞几乎没有,大脑后动脉也少见。
一般栓子脱落容易阻塞脑血管是因为脑部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脑重占体重的2%。
而在正常氧分压和葡萄糖含量下,有心脏总输出量20%的血液进入脑血液循环。
脑梗死脑栓塞PPT课件
脑梗死脑栓塞PPT课件•脑梗死与脑栓塞概述•诊断方法与标准•治疗原则与措施•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康复训练与生活质量提升•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01脑梗死与脑栓塞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脑梗死定义脑栓塞定义发病机制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分型02诊断方法与标准神经影像学检查MRI 检查CT扫描对脑梗死的检出率极高,可发现早期脑梗死病变,并能清晰显示梗死灶的大小、部位及周围水肿情况。
DSA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血液检查01心电图检查02经颅多普勒超声(TCD)03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03治疗原则与措施急性期治疗策略尽早开通闭塞血管,恢复脑血流灌注01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02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03药物治疗方案选择静脉溶栓治疗对于符合溶栓适应症的患者,尽早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
抗血小板治疗对于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应尽早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抗凝治疗对于心源性脑梗死患者,应考虑给予抗凝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达比加群等。
血管成形术对于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可考虑血管成形术,如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
机械取栓对于大血管闭塞且静脉溶栓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机械取栓治疗,常用技术包括支架取栓、抽吸取栓等。
血管内溶栓对于溶栓药物无法到达的血管闭塞部位,可考虑血管内溶栓治疗,直接将溶栓药物注射到闭塞血管部位。
介入性治疗技术应用04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害定期翻身拍背,促进排痰;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感冒;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肺部感染预防尿路感染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压疮预防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使用导尿管。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穿弹力袜促进血液回流;定期按摩下肢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无渣屑;定期翻身,避免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使用气垫床等减压设备。
脑栓塞
脑栓塞(栓塞性脑梗死)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系统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的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约占脑梗死的%脑栓塞的病因脑栓塞根据栓子来源不同可分为心源性此类最常见脑栓塞通常是心脏病的表现之一最常见的直接原因是慢性心房纤颤风湿性心瓣膜病心内膜炎赘生物及附壁血栓脱落等是栓子主要来源;非心源性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肺静脉血栓或血凝块骨折或手术时脂肪栓和气栓血管内治疗时血凝快或血栓脱落癌细胞寄生虫及虫卵等;来源不明栓子约%脑栓塞不能确定原因脑栓塞的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常无前驱症状局限性神经缺失症状多在数秒至数分钟内发展到高峰是发病最急的脑卒中且多表现为完全性卒中个别病例因栓塞反复发生或继发出血于发病后数天内呈进行性加重或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一度好转或稳定后又加重.大多数病人意识清楚或仅有轻度意识模糊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的大面积脑栓塞可发生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昏迷及抽搐发作病情危重;椎-基底动脉系统栓塞也可发生昏迷.局限性神经缺失症状与栓塞动脉供血区的功能丧失相对应约/脑栓塞累及Willis环前部多为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出现失语偏瘫单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局限性癫痫发作等偏瘫多以面部和上肢为重下肢较轻;约/发生在Willis环后部即椎-基底动脉系统表现眩晕复视共济失调交叉瘫四肢瘫发音及吞咽困难等栓子进入一侧或两侧大脑后动脉可导致同向性偏盲或皮层盲;较大栓子偶可栓塞在基底动脉主干造成突然昏迷四肢瘫或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大多数病人有栓子来源的原发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等;部分病例有心脏手术长骨骨折血管内治疗史等;部分病例有脑外多处栓塞证据如皮肤球结膜肺肾脾肠系膜等栓塞和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肺栓塞常有气急紫绀胸痛咯血和胸膜摩擦音等肾栓塞常有腰痛血尿等其他如皮肤出血点或淤斑球结膜出血腹痛便血等脑栓塞的检查头颅CT及MRI可显示缺血性梗死或出血性梗死的改变出现出血性更支持脑栓塞的诊断MRA可发现颈动脉及主动脉狭窄程度显示栓塞血管的部位脑脊液压力正常大面积栓塞性脑梗死可增高出血性梗死者CSF可呈血性或镜下可见红细胞脑电图在栓塞侧可有局限性慢波增多但无定性意义肺栓塞的诊断根据骤然起病数秒值数分钟内出现偏瘫失语一过性意识障碍抽搐发作等局灶性症状有心脏病史或发现栓子来源诊断不难同事发生其他脏器栓塞心电图异常均有助于诊断脑CT和MRI可明确脑栓塞部位范围数目及是否伴有出血应注意与脑血栓形成脑出血的鉴别脑栓塞的治疗发生在颈内动脉末端或大脑中动脉主干的大面积脑栓塞以及小脑梗死可发生严重的脑水肿继发脑疝应积极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必要时需要进行大颅瓣切除减压大脑中动脉主干栓塞可立即实行栓子摘除术据报道%可以取得较好疗效由于脑栓塞有很高的复发率有效的预防很重要房颤病人可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电复律如果复律失败应采取预防性抗凝治疗抗凝疗法目的是预防形成新的血栓杜绝栓子来源或防止栓塞部位的继发性血栓扩散促使血栓溶解由于个体对抗凝药物敏感性和耐受性有很大差异治疗中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并随时调整用量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并进行严格监测条件下适宜的抗凝治疗能显著改善脑栓塞患者的长期预后部分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发病后~小时内用较强的血管扩张剂如罂粟碱静滴或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满意疗效;亦有用尼可占替诺(烟氨羟丙茶碱脉栓通烟酸占替诺)治疗发病周内的轻中度脑梗死病例能收到较满意疗效者对于气栓的处理应采用头低位左侧卧位;如系减压病应立即行高压氧治疗可使气栓减少脑含氧量增加气栓常引起癫病发作应严格观察及时进行抗癫痫治疗脂肪栓的处理除可用扩容剂血管扩张剂%碳酸氢钠注射液ml静脉滴注每日次感染性栓塞需选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肺栓塞的预后脑栓塞急性期病死率%~%多死于严重脑水肿脑疝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所致的脑栓塞预后较差存活的脑栓塞病人多遗留严重的后遗症;除非脑栓塞后神经功能障碍很快即恢复提示为脑血管痉挛所致并已经解除则预后较好如栓子来源不能消除多数患者可能复发复发的病死率更高;%~%脑栓塞病人可能在病后天内发生第二次栓塞故预防性治疗应尽早进行椎-基底动脉系统栓塞所致的大面积脑于梗死的死亡率极高。
脑血栓与脑栓塞的区别是什么
脑血栓与脑栓塞的区别是什么日期:目录•引言•脑血栓与脑栓塞的基本概念•脑血栓与脑栓塞的发病机制•脑血栓与脑栓塞的临床表现•脑血栓与脑栓塞的治疗方法•脑血栓与脑栓塞的预防措施•研究结论•参考文献引言0102研究背景尽管它们都被称为“脑中风”,但在发病机制、症状和治疗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而脑血栓和脑栓塞是两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研究目的•提高公众对脑血栓和脑栓塞的认识,了解两者的区别及各自的防治方法。
脑血栓与脑栓塞的基本概念脑血栓通常是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导致血管壁损伤,引起血小板凝聚和血液凝固。
脑栓塞是指外部血管的栓子脱落,随血流进入脑部血管,堵塞血管,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功能障碍。
脑栓塞通常是由于心脏疾病、骨折、外科手术等导致外部栓子脱落,随血流进入脑部血管。
脑血栓与脑栓塞的发病机制脑血栓是指脑血管内的血液凝固形成的栓塞,通常是由于血管壁损伤、血管狭窄、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因素导致。
脑血栓的形成通常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关,这些疾病会导致血管壁损伤、血管弹性下降,从而容易形成脑血栓。
脑血栓的发病机制脑栓塞的栓子来源主要有心源性栓子、血管源性栓子、脂肪栓子和空气栓子等。
其中,心源性栓子是最常见的栓子来源,主要与心脏疾病有关,如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等。
脑栓塞是指外部血流中的栓子或异物进入脑血管,堵塞血管,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栓塞。
脑栓塞通常是由于心脏疾病、手术、血管损伤等因素导致,这些因素会导致血液中的栓子或异物形成,从而容易形成脑栓塞。
脑栓塞的发病机制脑血栓与脑栓塞的临床表现脑血栓可能导致患者突然失语,尤其是右利手者,失语现象更为明显。
突然失语突然眩晕短暂性视力障碍脑血栓患者可能会出现突然眩晕的症状,尤其是在清晨起床时,眩晕现象较为常见。
脑血栓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短暂性视力障碍,包括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
030201脑栓塞可能导致患者突然抽搐,尤其是伴有意识障碍的抽搐现象更为明显。
脑血栓与脑栓塞不是一种病
家庭医药 2018.0624预防与治疗·心脑血管病脑血栓与脑栓塞不是一种病□上海华东医院神经内科教授 金永寿来自全国各省市数千万人的死亡监测资料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起,脑卒中在一些大城市和北方中等城市的全死因顺位中已位居1~3位。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脑血栓和脑栓塞都属于缺血性卒中,临床上统称为脑梗塞,两者症状相似,常易混淆,但实则两者病因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发病机制不同脑血栓: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膜炎以及血液黏稠度高,导致脑血管局部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的病症。
脑栓塞:是身体其他部位(多为心脏与四肢血管)形成的“栓子”如血凝块、脂肪、空气、心脏瓣膜上的赘生物等,脱落进入血管后,流入脑动脉血管,堵塞管腔,从而发生脑栓塞缺血,引起与脑血栓形成的相同后果,但它的原发病不在脑内。
临床症状有区别脑血栓:中老年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初期可有肢体麻木、无力、头痛、头晕等症状,数日内可出现半侧肢体失灵、失语、意识障碍、昏迷等情况,严重者会发生死亡。
多数患者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短暂脑缺血发作及糖尿病等病史。
脑栓塞:以中青年人多见,本病临床表现的轻重与栓子的大小、数量、部位、心功能状况等因素有关。
往往起病急,多无先兆,症状和脑血栓形成相似,有头痛、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常引起失语症及右上肢为主的偏瘫感觉障碍,但很少有昏迷出现。
患者多有心脏病,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等病史。
脑血栓形成之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而脑栓塞则很少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治疗有相同之处脑栓塞的治疗与脑血栓基本相同,主要是超早期利用药物静脉输注溶栓,或用动脉导管介入治疗,用药物直接接触血栓而溶解之。
1.介入动脉内溶栓:是将一根非常细而且柔软的导管经大腿根部动脉进入,插入脑内血栓,经导管注射溶栓药物,使得溶栓药物直接与血栓接触,使血管溶通率增加,减少了溶栓药量,降低了脑出血风险。
脑梗塞 脑栓塞的区别
脑梗塞脑栓塞的区别脑栓塞属于脑梗塞的一种症型。
脑梗塞包括: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和多发性脑梗塞,还有小中风。
都属于缺血性脑血管意外,与脑出血的治疗方法截然相反。
1、脑血栓(血栓性脑梗塞)又名脑血栓形成,属于脑梗塞的一种。
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内腔逐渐狭窄乃至完全闭塞所引起的疾病。
由于脑血管内有血栓形成,使局部脑组织供血不足,进一步软化、坏死。
根据脑内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症状亦不同。
脑血栓是中风发病率最高的,占全部中风病例的半数以上,多发生在55-65岁的中老年人身上,男性多于女性。
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
初期可有肢体麻木、无力、头晕、头痛等表现,2-3日内可出现半侧肢体失灵、失语、意识障碍、昏迷等情况,严峻者造成死亡。
脑血栓与脑出血的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极易混淆,但治疗方案截然相反,前者需溶血,后者需凝血。
脑血栓预后比脑出血要好,但一部分病人也会留有偏瘫等后遗症。
2、脑栓塞(栓塞性脑梗塞)脑栓塞与脑血栓的差异很大。
它的原发病不在脑内,而是身体其他部位(多为心脏与四肢血管)形成的“栓子”进入血管后,流入脑动脉血管,堵塞了管腔,从而发生脑栓塞,使脑组织局部发生缺血、软化,引起与脑血栓形成的相同后果。
什么是“栓子”呢?有血凝块、脂肪、空气、心脏瓣膜上的赘生物等。
脑栓塞发病率也很高,发病年龄以20-40岁的中青年为多。
它起病急,多无先兆,症状和脑血栓形成相似,有头痛、呕吐、意识不清、偏瘫等症状。
病人如有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疾病史,患脑栓塞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多。
3、脑腔梗(腔隙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的一种特别类型,是在高血压、动脉梗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
其病变范围一般为2-20毫米,其中以2-4毫米者最为多见。
临床上患者多无明显症状,约有3/4的患者无病灶性神经损害症状,或仅有稍微注重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轻度头痛头昏、眩晕、反应迟钝等症状。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三者病因、诱因及治疗区别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三者区别脑梗死与脑出血鉴别诊断脑梗死的种类很多,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脑血栓形成2、脑栓塞3、腔隙性脑梗塞定义1、脑血栓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改变(如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变狭窄,或在此基础上形成血栓,最终完全闭塞,引起某一血管供血范围内的脑梗死,称为脑血栓形成。
2、脑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纤维软骨或空气等,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当侧枝循环不能代偿时,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3、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是由于脑实质内动脉血管破裂致使血液流出形成血肿,在颅内造成急性占位性病变,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
病因1、脑血栓是最常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且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
脑血栓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吸烟、腰臀比过大、饮食不当、缺乏体育锻炼、糖尿病、过量饮酒、过度的精神压力及抑郁、有基础心脏疾病和高脂血症。
脑梗发病年龄一般比脑出血略高,多在55-65岁之间。
2、脑栓塞根据栓子来源分为心源性、非心源性、原因不明的。
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患者多伴有心脏方面的疾病,如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塞、心肌病、心脏手术、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粘液瘤等。
非心源性脑栓塞多见于主动脉弓和颅外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斑块破裂及粥样物从裂口逸入血流,能形成栓子导致栓塞;同时损伤的动脉壁易形成附壁血栓,当血栓脱落时也可致脑栓塞;其它少见的栓子有脂肪滴其他还有空气、肿瘤细胞、寄生虫卵、羊水和异物等。
所以脑栓塞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多见。
3、脑出血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最多见于伴有高血压疾病的老年患者,常因诱因有用力、情绪激动等,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青年人也可发病,这类患者多伴有先天性颅内血管畸形。
【大脑疾病常识】脑栓塞
脑栓塞的症状及治疗脑栓塞是指因异常的固态、液态、气态物体(被称作栓子)沿血循环进入脑动脉系统,引起动脉管腔闭塞,导致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的坏死,临床上表现为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突然发生的局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该病占脑血管病的15-20%。
最常见的栓子来源于心脏,约14-48%的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发生脑栓塞;心肌梗塞、心内膜炎、心房纤颤、心脏手术时易诱发本病;非心源性栓子见于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脱落、外伤骨折或气胸、潜水或高空飞行减压不当、孕妇生产等。
临床表现1.起病极急,常在数秒钟或很短时间症状达高峰,少数呈阶梯式进行性恶化。
2.部分病人有短暂意识模糊、头痛、抽搐,较大动脉闭塞后数日内发生的继发性脑水肿可使症状恶化脑栓塞并导致意识障碍,严重脑水肿还可引起致命性的颅内结构移位元(脑疝)的危险。
3.神经系统局源症状和体征发生突然。
4.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最易受累,出现对侧偏瘫(程度严重)、偏侧麻木(感觉丧失)、同向偏盲,主侧半球(通常为左侧)受累时可表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时则发生失用症。
5.颈内动脉:可引起同侧眼失明,其他症状常常与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闭塞后出现的症状体征难于鉴别。
6.大脑前动脉:不常见,一侧可引起对侧偏瘫,(下肢重上肢轻)、强握反射及尿失禁。
双侧受累时可引起情感淡漠、意识模糊,偶可出现缄默状态及痉挛性截瘫。
7.大脑后动脉:可有同侧偏盲、对侧偏身感觉丧失、自发的丘脑性疼痛、或突然发生不自主的偏身抽搐症;优势半球受累时可见失读症。
8.椎-基底动脉:眩晕、复视、眼球运动麻痹、共济失调、交叉瘫、瞳孔异常、四肢瘫痪、进食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病因病理相关整本阅读:/ebook/adac620283c4bb4cf7ecd131.html脑栓塞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依据栓子的来源分为三类。
(1)心源性最常见,占脑栓塞的60%-75%.脑栓塞通常是心脏病的重要表现之一。
最多见的直接原因是慢性心房纤颤;在青年人中,风湿性心脏瘤仍是并发脑栓塞的重要原因;感染性心内膜炎时瓣膜上的炎性赘生物脱落。
脑栓塞护理查房(经典)
雾化吸入的注意事项
1. 雾化吸入前先将痰液吸出,半小时前尽量不要进食, 避免雾化吸入过程中气雾刺激气道,引起呕吐 2. 体位:雾化时取半坐位、坐位或侧卧位 3. 雾化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情况、 神志等,如有面色苍白、异常烦躁及缺氧症状应立即 停止治疗 4. 雾化吸入每次不超过20分钟,药物剂量应根据临床 表现来增减 5. 每次雾化吸入后,可以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清洗口 腔,并清洗面部 6. 雾化结束后,应注意附件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病情介绍
体格检查:T:36.6℃;P:109次/分;R:16次/分;BP: 113/77mmHg,SPO298%。自发睁眼,呼吸平稳,营养一般, 查体不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未见出血点,瘀斑,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大小正常,压眶反射存在,耳鼻 无异常,口唇无紫绀,牙龈无出血,颈软,气管居中,甲 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 显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律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 等,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腹对称平软,肝脾肋下未 及,肠鸣音正常,无移动性浊音,脊柱四肢无畸形,左侧 上下肢肌力0级,右侧肢体肌力正常,四肢肌张力基本正常, 双下肢无浮肿。左侧巴氏征(+),右侧巴氏征(-)。
护理诊断
1.意识障碍 与脑栓塞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3.活动无耐力 与心律失常导致心排血量减少有关 4.吞咽障碍 与意识改变有关,不能自主进食 5.腹泻 与肠内炎症致肠道运动功能失调及对水钠吸收障碍有关 6.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疾病消耗及肠道吸收功能障碍有关 7.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长期卧床、年老体弱、腹泻有关 8.躯体移动障碍 与脑缺血、缺氧导致运动功能受损有关。 9.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偏瘫、长期卧床有关 10.潜在并发症 尿路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猝死; 与长期卧床、
脑栓塞精品PPT
二、脑栓塞
临床表现
1. 一般特点 ➢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 ➢ 多在活动中急骤发病,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秒
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多表现为完全性卒中
二、脑栓塞
临床表现
1. 一般特点
➢ 伴有风心病、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等,或存 在心脏手术、长骨骨折、血管内介入治疗等栓 子来源病史
二、脑栓塞
辅助检查
图8-6示:MRI Flare像示左额、颞叶异常信号影
二、脑栓塞
辅助检查
2. 脑脊液检查 ➢ 一般压力正常,压力增高提示大面积脑梗死,
如非必要尽量避免行此项检查 ➢ 出血性梗死CSF可呈血性或镜下红细胞 ➢ 感染性脑栓塞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产生含
细菌栓子,CSF细胞数增高,早期中性粒细胞 为主,晚期淋巴细胞为主 ➢ 脂肪栓塞CSF可见脂肪球
部分病例临床症状可迅速缓解;有时因并发出 血,临床症状可急剧恶化;有时因栓塞再发, 稳定或一度好转的局灶性体征可再次加重
二、脑栓塞
辅助检查
1. CT和MRI检查 可显示缺血性梗死或出血性梗死改变,合并出血 性梗死高度支持脑栓塞诊断。CT检查在发病后 24~48小时内可见病变部位呈低密度改变,发生 出血性梗死时可见低密度梗死区出现1个或多个 高密度影。MRA可发现颈动脉狭窄程度或闭塞
脑栓塞
二、脑栓塞
概述
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 ➢ 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 性闭塞或严重狭窄,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发 生缺血坏死及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 约占全部脑梗死的1/3。脑栓塞临床上主要指 心源性脑栓塞
Hale Waihona Puke 二、脑栓塞病因及发病机制
脑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脑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摘要】目的讨论脑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根据栓子的来源,如有心脏病应积极进行内外科治疗,对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和其他感染性栓塞应积极采用有效而大剂量抗生素治疗。
【关键词】脑栓塞诊断治疗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系指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随血液循环进入颅内阻塞脑血管,引起急性脑功能障碍,又称为栓塞性脑梗死,属于缺血性卒中。
以往认为脑栓塞发生率较低,占脑卒中的10%~15%。
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改变了脑栓塞发病率较低的概念。
国内报告占脑卒中的20%,国外统计其发生率31%~48%。
我院2009年~2011年间收治给CT确诊的脑梗塞20例,现就本病类型、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作一总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选择20例早期轻、中度脑栓塞病例,男性12例,女8例,年龄45~82岁,平均65.9岁。
其中Ⅱ型糖尿病者7例,原有高血压者6例,心脏病者3例。
1.2临床表现1.2.1发病年龄本病起病年龄不一,若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主。
若为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所致者,以中老年居多。
1.2.2起病急骤大多数患者无任何前驱症状,起病后常于数秒或极短时间内症状发展到高峰。
少数患者在数日内呈阶梯样或进行性恶化。
50%~60%患者起病时有意识障碍,但持续时间短暂。
1.2.3局灶神经症栓塞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取决于栓子数目、范围和部位。
栓塞发生在颈内动脉系统特别是大脑中动脉最常见,临床表现突发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在主半球可有失语,也可出现单瘫、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等。
9%~18%的患者出现局灶性癫痫发作。
本病约10%的栓子达椎-基底动脉系统,临床表现为眩晕、呕吐、复视、眼震、共济失调、交叉性瘫痪、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等。
若累及网状结构则出现昏迷与高热,若阻塞了基底动脉主干可突然出现昏迷和四肢瘫痪,预后极差。
1.2.4其他症征本病以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故有风湿性心脏病或冠心病的症状和体征。
脑栓塞名词解释
脑栓塞名词解释
脑栓塞是指脑血管内或外一种血栓、栓子或其它物质阻塞脑血管,导致脑部供氧不足的疾病。
脑栓塞常见的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血液过度凝固和血管壁炎症等。
脑栓塞的症状取决于栓子堵塞的脑血管的位置和程度,以及栓子存在的时间。
常见症状有突发的严重头痛、面部、手臂或腿部不自主的麻木、无力感、言语困难、视力模糊、平衡障碍、失明、癫痫发作等。
如果血流被完全阻断,可能导致脑组织坏死,出现瘫痪、失去感觉和认知功能等严重后果。
脑栓塞一般需要紧急治疗,以恢复脑血管的通畅,避免或减少脑组织的缺血和坏死。
治疗方法包括溶栓治疗、血栓抽除术等。
溶栓治疗通过给予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血管通畅;而血栓抽除术则是通过介入手术将血栓从血管中取出。
预防脑栓塞的关键是控制和预防相关的疾病和危险因素。
其中,控制高血压、停止吸烟、控制血脂、控制糖尿病、适度锻炼等是预防脑栓塞的重要措施。
此外,对于存在明显高危因素的患者如心脏病、静脉血栓栓塞等,可以酌情考虑使用抗凝血药物来预防脑栓塞的发生。
总之,对于出现脑栓塞症状的患者,应尽快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
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降低脑栓塞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此外,加强预防,控制相关疾病和危险因素是预防脑栓塞的重要手段。
脑梗死与脑栓塞的区别是什么
114脑梗死与脑栓塞的区别是什么喻丽蓉脑梗死是动脉阻塞后相应部位出现的一种脑组织坏死症状,并且往往会同时出现出血症状,不同的患者会因为病变影响血管不同而出现症状上的差异。
人体的脑动脉管腔会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内膜损伤等原因而逐渐狭窄堵塞,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因素就会逐渐形成局部血栓,从而进一步加重动脉狭窄症状,甚至导致动脉完全闭塞,使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并出现坏死,最终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脑栓塞是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引发脑栓塞的主要原因是血管中的液体、固体等栓子阻塞了脑血管,从而导致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并产生一系列相应的临床症状。
虽然脑梗死和脑栓塞比较相似,但实际上也存在很多不同,下面本文就两者不同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这两种疾病。
一、脑梗死的发病原因(一)血脂异常导致的脑梗死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血脂异常患者更容易患脑梗死,但男性和女性发生脑梗死的风险不同,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由低HDL血症引发的脑梗死,男性比女性的发病率要高出很多。
(二)心脏病导致的脑梗死研究表明,除了脑内血管形成的血栓,其余的栓子来自心脏的超过半数。
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心脏病所形成的血栓会不断脱落,并且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之后,就会逐渐阻塞脑动脉,从而导致相应部位的脑组织供氧、供血不足而出现坏死 症状。
(三)高血压导致脑梗死在引发脑梗死的各种病因中,高血压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与正常人相比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概率要高出3.3倍左右。
高血压之所以容易引起脑梗死主要是因为:脑基底部如果受到高血压的长期作用,就会导致脑动脉及基底动脉的旁中央支被穿通,从而导致小血管出现病变,即透明脂肪样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治疗,就会进一步形成轻微的梗死,也有可能形成动脉瘤。
另外,研究还发现,女性高血压患者与男性高血压患者相比更容易发生脑梗死。
因此,女性高血压患者在生活中更应该注意对自己的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使脑梗死的发病率降低。
脑栓塞
脑栓塞[单项选择题]1、心源性脑栓塞3小时内最宜选用的药物治疗是()A.罂粟碱B.低分子肝素C.尿激酶D.降纤酶E.阿司匹林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2、脑栓塞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部分患者较年轻B.多有风湿性心瓣膜病史C.起病急骤D.多有脑膜刺激征E.可有偏瘫,失语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脑栓塞系指栓子脱落随血液流入脑动脉造成血流阻塞,引起脑梗死进而导致脑功能障碍。
心源性栓子是最常见的原因,占95%,其中又以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者最常见,因此多有风湿性心瓣膜病史,不选B。
脑栓塞发病年龄跨度较大,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发病年龄以青中年为主,冠心病及大动脉病变以老年人为主,不选A。
脑栓塞起病急骤,不选C。
临床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受累,如偏瘫、失语等,而脑膜刺激征少见,故选D,不选E。
[单项选择题]3、患者男,43岁。
心脏病20年,房颤2年01天前突发意识丧失,四肢抽搐3分钟左右,10分钟后清醒,左侧上下肢不能活动。
神清,血压正常,心房颤动。
右眼无光感,左上下肢肌力0级,左侧半身感觉丧失,左侧病理征阳性()A.脑血栓形成B.脑出血C.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脑栓塞E.脑膜炎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4、脑栓塞的常见表现是()A.眩晕、频繁呕吐、头痛、病变侧共济失调B.意识丧失、双侧针尖样瞳孔、四肢瘫痪C.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右侧偏瘫D.安静时发生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瘫痪,无意识障碍E.活动中急骤发生瘫痪、偏身感觉障碍,伴短暂意识障碍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脑栓塞常活动中急骤发生瘫痪、偏身感觉障碍,伴短暂意识障碍。
题1答案选E。
小脑出血常眩晕、频繁呕吐、头痛、病变侧共济失调。
题2答案选A。
[单项选择题]5、患者女,38岁。
突然右侧偏瘫3小时,体检:失语,双眼向左凝视,右鼻唇沟浅,伸舌偏右,右侧肌张力低,肌力0级,角膜反射右(一),左(+)。
腱反射右侧无反应,血压16/10kPa,心率100次/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
1、必须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高血压病。中老年人应做到定期检查身体健康状况 ,一经确诊 患有高血压病 ,就必须坚持服药治疗 ,以降低及稳定血压 ,防止反跳及过度波动 。
2.脱水降颅压 脱水降颅压是治疗脑栓塞的主要措施之一,目的在于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以 降低病死率。常用的是高渗脱水剂、利尿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高渗脱水剂以20%的 甘露醇为最常用,缺点是有增加血容量的作用,如果是心源性脑栓塞,尤其合并心功 能不全时,容易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加重病情。 3.血管扩张药 部分作者主张用效果确实、作用快速的药物。在适应证的控制上应比动脉粥样硬化性 脑梗死更严格,若有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或脑脊液有红细胞,病程已超过24小时或 心功能不全者,应禁用。因在急性期,病灶部位由于乳酸和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的积 蓄,引起局部组织酸中毒,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如果在此时使用脑血管扩张药,会使 病灶远处的血管扩张,相反的引起病灶部位的血流减少,即引起脑内盗血综合征。所 以一般不主张使用脑血管扩张药。
根据栓塞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完全相同: 1 大脑中动脉的栓塞最常见,主干闭塞时引起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优 势半球主干栓塞可有失语、失写、失读。如梗死面积大时,病情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压增高、 昏迷、脑疝、甚至死亡;大脑中动脉深穿支或豆纹动脉栓塞可引起病灶对侧偏瘫,一般无 感觉障碍或同向偏盲,优势半球受损,可有失语。大脑中动脉各皮质支栓塞可引起病灶对 侧偏瘫,以面部和上肢为重,优势半球可引起运动型失语、感觉性失语、失读、失写、失 用;非优势半球可引起对侧偏身忽略症等体象障碍。少数半球栓塞可出现局灶性癫痫。 2 大脑前动脉栓塞时可产生病灶对侧下肢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对侧中枢性面瘫、舌肌瘫 及上肢瘫痪,亦可发生情感淡漠、欣快等精神障碍及强握反射,可伴有尿潴留。 3 大脑后动脉栓塞可引起病灶对侧同向偏盲或上象限盲,病灶对侧半身感觉减退伴丘脑 性疼痛,病灶对侧肢体舞蹈样徐动症,各种眼肌麻痹等。 4 基底动脉栓塞最常见症状为眩晕、眼球震颤、复视、交叉性瘫痪或交叉性感觉障碍, 肢体共济失调。若基底动脉主干栓塞可出现四肢瘫痪、眼肌麻痹、瞳孔缩小,常伴有面神 经、外展神经、三叉神经、迷走神经及舌下神经的麻痹及小脑症状等,严重者可迅速昏迷、 四肢瘫痪、中枢性高热、消化道出血甚至死亡。 5 其他脏器栓塞的症状 由于栓子顺血流流动,根据流动的部位不同,可以引起相应的器 官的梗死,所以临床上常有其他部位栓塞的征象,如视网膜、皮肤、粘膜、脾脏、肾脏等 栓塞的临床表现。
脑栓塞可以发生在脑的任何部位,由于左侧颈总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 故发病部位以左侧大脑中动脉的供血区较多,其主干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 由于脑栓塞常突然阻塞动脉,易引起脑血管痉挛,加重脑组织的缺血程度。 因起病迅速,无足够的时间建立侧枝循环,所以栓塞与发生在同一动脉的 血栓形成相比,病变范围大,供血区周边的脑组织常不能免受损害。 脑栓塞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可以是贫血性、出血性或混合性梗死,出 血性更为常见,占30%-50%。脑栓塞发生后,栓子可以不再移动,牢固地 阻塞管腔;或栓子分解碎裂,进入更小的血管,最初栓塞动脉的血管壁已 受损,血流恢复后易从破损的血管壁流出,形成出血性梗死。 在栓子的来源未消除时,脑栓塞可以反复发作。某些炎症栓子可能引起脑 脓肿、脑炎及局灶脑动脉炎等。有时在血管内可以发现栓子,如寄生虫、 脂肪球等。
预防和护理 主要是进行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能防止被栓塞的血管发生逆行性血栓形成 和预防复发,同时要治疗原发病,纠正心律失常,针对心脏瓣膜病和引起心 内膜病变的相关疾病,进行有效治疗,根除栓子的来源,防止复发。护理上 注意让病人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防止栓子脱落再次栓塞,同时由于长期卧床 还要注意吞咽功能及口腔的护理,防止吸入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下 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4.抗血小板聚集剂 阻止血小板的聚集,有助于预防心内新血栓的形成,防止血管内血栓 继续增殖扩展,故在脑栓塞发病后就必须重视使用抗血小板聚集剂。通常可选用阿司匹 林等。阿司匹林在体内能抑制血小板的许多功能,包括二磷酸腺苷等的释放反应,自发 性的血小板凝聚和前列腺素G2在血小板内的合成等。但服用时需观察胃肠道反应,溃疡 患者禁用。妇女患者服用此药效果不好。对心脏病或肾病患者应减少一半剂量应用,以 免引起心力衰竭。 5.抗凝及溶栓治疗 应用抗凝及溶栓疗法,比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适应证更严格,考虑溶栓剂易发生出 血的并发症,应特别慎用。由于临床上心源性脑栓塞最多见,为预防心内形成新血栓以 杜绝栓子的来源,同时防止脑血管内的栓子或母血栓继续增大,以避免脑梗死范围扩大, 多采用抗凝治疗。对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者,较长期用有助于防止脑栓塞再发, 且有预防心脏手术并发脑栓塞的作用。有人主张对心肌梗死所致者只短期使用,通常为 6个月或更短即可。 通常在严格观察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和时间的条件下, 先给予肝素钙(低分子肝素)治疗,也可选用较为安全的水蛭酸性多肽片来使用。
发病机制 正常人体血液呈流态,血液中的有形成分能通过变形顺利通过微循环,如 果血液内成分如红细胞聚集,形成缗线物,也容易阻塞血管。人体血液循环中某些异物随 血液流动,如来源于心脏的栓子、上述血凝块、动脉粥样硬化脱落的斑块、脂肪细胞及气 泡等称为栓子,栓子进入脑循环,绝大多数(73%-85%)栓子进入颈内动脉系统,因大 脑中动脉实际上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伸,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容易受累,左侧大脑是优势 半球,血液供应更丰富,所以左侧大脑中动脉最易受累。椎-基底动脉的栓塞仅占10%左 右,大脑前动脉栓塞几乎没有,大脑后动脉也少见。一般栓子脱落容易阻塞脑血管是因为 脑部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脑重占体重的2%。而在正常氧分压和葡萄糖含量下,有心脏 总输出量20%的血液进入脑血液循环。脑的血液来自两侧的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 颈动脉系统主要通过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前3/5部分的血液。 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通过两侧的椎动脉、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及后下动脉 和大脑后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2/5部分的血液。当栓子阻塞脑血管后,引起局部脑组织发 生缺血、缺氧,脑组织软化、坏死。栓子停留一段时间后可溶解,破碎并向远端移位,原 阻塞的血管恢复血流,因受损的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可有大量红细胞渗出血管,使原来缺 血区有血液渗出,形成出血性脑梗死。脑组织容易引起缺血后坏死,是因为脑代谢活动特 别旺盛,对能量要求最高,而脑组织几乎无氧及葡萄糖储备,能量完全由循环血流连续供 应。供应脑组织的血液由两大系统通过两侧大脑前动脉由前交通动脉互相沟通,大脑中动 脉和大脑后动脉由后交通动脉互相沟通,在脑底形成脑底动脉环(Willis环)。此动脉环 对颈动脉与椎-基底动脉两大供血系统之间,特别是两侧大脑半球血液供应的调节和平衡 及病态时对侧枝循环的形成极为重要,如果血栓逐渐形成,侧枝循环容易建立。脑栓塞时 由于栓子突然阻塞动脉,侧枝循环常难迅速建立,引起该动脉供血区产生急性脑缺血,当 栓塞脑血管局部受机械刺激时,可引起程度不同的脑血管痉挛,所以起病时脑缺血的范围 较广,症状多较严重。因此出现的临床症状不仅与栓塞部位有关,而且与血管痉挛的范围 有关。当血管痉挛减轻、栓子碎裂、溶解,移向动脉远端,以及侧枝循环建立后,均可导 致脑缺血范围缩小,症状减轻。
鉴别诊断 本病需要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脑出血等急性脑血管病鉴别。脑CT扫描有助于出 血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鉴别,在排除出血性脑血管病后,主要是与动脉粥样硬化性 脑梗死鉴别。 (1)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多发生在中年以后,是由于脑血管自身粥样硬化导致的狭窄 或闭塞引起相应血管供应区脑组织缺血、坏死、软化而产生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 损症状,多起病缓慢,常在安静或睡眠状态下发病,发病前可有先兆,如短暂性脑缺 血发作等 ,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脑CT扫描不易与脑栓塞区 别,但脑栓塞者在影像上的表现更易伴有出血。 (2)脑出血:脑出血多有高血压、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病史,一般在情绪激动或剧 烈活动中起病,病情进展快,可出现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的症状及脑膜刺激征等。脑 CT扫描可见高密度出血灶,据此可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鉴别。
脑栓塞
脑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的 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纤维软骨或空气等)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 血管,当侧枝循环不能代偿时,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 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脑栓塞常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 系统相对少见。脑栓塞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5%-20%。
.一般处理 (1)脑栓塞患者一般较重,应卧床休息,尽量少搬动患者。患者如烦躁不安,可用镇静 类药物,但剂量不宜太大,以免影响意识水平的观察。 (2)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心脏功能: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和鼻腔中的异物等。如发现患者通 气功能欠佳或氧分压减低,应及时插入气管套管,加压给氧,或考虑作气管切开术, 使用人工辅助呼吸器。由于栓子多数来源于心脏,所以应特别注意心脏情况,维持正 常心功能,最好有心电监护,以排除因心律异常而导致的血液循环障碍,也便于及时 发现心律变化。 (3)注意营养状况,保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由于脑栓塞发病急,病情重,早期常有意 识障碍、呕吐频繁,则可暂禁食48小时,以免发生吸入性肺炎。72小时后,如果患者 仍不清醒可采用鼻饲饮食,以牛奶、豆浆等流食为主。 (4)加强护理防止肺炎、泌尿系感染和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1病因及分类 按栓子来源分三类: 心源性脑栓塞 是脑栓塞中最常见的,约75%的心源性栓子栓塞于脑部,引起脑栓塞的常见的心脏疾病 有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脏手术、先天性心 脏病(来自体循环静脉系统的栓子,经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等的异 常通道,直接进入颅内动脉而引起脑栓塞,为反常栓塞)、心脏粘液瘤等。 非心源性脑栓塞 动脉来源包括主动脉弓和颅外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斑块破 裂及粥样物从裂口逸入血流,能形成栓子导致栓塞;同时损伤的动脉壁易形成附壁血栓, 当血栓脱落时也可致脑栓塞;其它少见的栓子有脂肪滴、空气、肿瘤细胞、寄生虫卵、 羊水和异物等。 来源不明 少数病例利用现在检查手段和方法查不到栓子定后,积极进行康复知识和一般训练方法的教育,鼓励患者树 立恢复生活自理的信心,配合医疗和康复工作,争取早日恢复,同时辅以针灸、按 摩、理疗等,以减轻发病率提高生存质量。尤其是日常生活训练如进食、洗脸、梳 头、穿衣、刷牙和写字等。同时要使患者、家属了解有关康复知识,恢复自我的耐 心、信心和毅力,这样有利于康复。 7.其他治疗 (1)调整血压:多强调血压降到病前基础血压水平,不宜过低 (2)抗感染治疗:对于由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及其他感染所致脑栓塞, 必须根据可能的病原,采用足量有效的、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最好根据药物敏感试 验,来选择适当的抗感染药物。 (3)高压氧治疗:减少气栓,增加脑含氧量,气栓常引起癫痫发作,应严密观察并 抗癫痫治疗。脂肪栓处理可用扩容剂、血管扩张药静脉滴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