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学习题0
纺纱学习题0
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对纤维原料初加工的是()。
A. 和毛B. 洗毛C.炭化D.脱胶2.对羊毛脂去除的方法有()。
A. 喷水给湿法B. 清水清洗法C. 乳化法D. 汽蒸法3.一般皮辊棉比锯齿棉含短绒()。
A. 多B. 少C.一样多D. 不确定4.羊毛炭化的目的是()。
A. 去除短毛B. 羊毛改性C. 去除草杂D. 使羊毛伸直5.下列属苎麻脱胶方法是()。
A. 加热脱胶法B. 水脱胶法C. 机械脱胶法D. 生物化学脱胶法6.配棉中每队的接批原棉混用百分比一般控制在()。
A. 25%以内B. 35%以内C. 15%以内D. 40%以内7.梳条配毛一般采用()。
A. 分类排队法B. 配合毛排队法C. 分批法D. 主体配毛法8.纯毛条混合配毛时,主要考虑纤维的性能指标是()。
A. 纤维细度B. 纤维强度C. 纤维长度D. 长度离散系数9.亚麻纤维选配方法基本和()的选配方法类似。
A. 毛纤维B. 绢绵C. 棉纤维D. 化学纤维10.化学纤维性质的选配主要是对纤维()的选配。
A. 强度B. 伸长C. 长度与细度D. 弹性伸长11.梳条配毛主体毛和配合毛的毛丛长度差异一般不超过()。
A. 20mm B. 15mm C. 25mm D. 10mm12.毛纺大仓式混合机的混合方式为()。
A. 直放直取法B. 直放横取法C. 横铺直取法D. 横铺横取法13.FA025多仓混棉机向各仓喂料方式是()。
A. 各仓分别喂入B. 各仓同时喂入C. 各仓随机喂入D. 连续喂入14.混合度指的是多种原料()正确程度。
A. 原料性能混合B. 混合比例C. 纤维长度混合D. 纤维细度混合16.握持打击与握持分割相比,其开松与除杂效果是()。
A. 握持打击损伤纤维少B. 握持分割损伤纤维少C. 握持打击杂质破碎少D. 握持分割杂质破碎多17.增加豪猪开棉机落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加前补风B. 减少后补风C. 减少前补风D. 增加侧补风18. 开棉机打手与尘棒隔距调节规律正确的是()。
纺纱学试卷1答案0
纺纱学试卷(1)一、名词解释(2分×5=10分)1、横铺直取:棉层通过摆斗往复平铺后,由角钉帘同一时间内多层垂直抓取各配棉成分,能在较大重量范围内混合,达到混合均匀。
2、假捻效应:纱条作轴向运动时发生在喂入端与假捻器之间存在的捻回现象,称作假捻效应。
3、前进给棉:给棉罗拉在钳板前摆过程中给棉4、移距偏差:在牵伸过程中,由于纤维不在同一位置变速,则牵伸后纤维的头端距离与正常移距产生偏差称为移距偏差。
5、CVC纱:棉的含量比涤的含量多的涤棉混纺纱或倒比例涤棉混纺纱。
二、填空题(1分×20=20分)1、精梳机锡林梳理的一个周期可分为精梳锡林梳理、分离前的准备、分离接合与顶梳梳理、梳理前的准备四个阶段。
2、纺纱生产中,目前常用的原料混和方法有棉包混和、条子混和、称重混和三种。
3、弯钩纤维伸直的三个基本条件是速度差、延续时间、作用力。
4、粗纱机的加捻机构中,加捻元件为锭翼,加捻点为锭翼侧孔,捻陷点为锭翼顶孔。
5、粗纱的卷装形式为长动程平行卷绕,细纱的卷装形式为短动程升降卷绕。
6、牵伸区中,控制力是指慢速纤维作用于浮游纤维整个长度上的力,引导力是指快速纤维作用于浮游纤维整个长度上的力,慢速纤维变速的条件是引导力大于控制力。
7、棉条的圈条型式有大圈条和小圈条两种,大圈条是指圈条直径大于条筒半径的圈条,小圈条是指圈条直径小于条筒半径的圈条。
三、判断题(对√错×)(2分×5=10分)(×)1、并合可以提高须条的短片段不匀率。
(×)2、捻回重分布有利于提高成纱的均匀度。
(×)3、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前进给棉工艺比后退给棉工艺对纤维的梳理作用好。
(×)4、因一落纱中钢丝圈的转速是变化的,故后工序使用的细纱的捻度是不均匀的。
(√)5、梳棉机形成的生条中后弯钩较多。
四、选择题(2分×10=20分)1、由于牵伸区对纤维运动控制不良造成的不匀属于...............................( B )A.机械波B.牵伸波C.随机不匀D.粗细不匀2、在细纱一落纱过程中,其张力情况是。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篇纺纱原理第一章绪论1、.详述纺纱的基本原理。
答:初加工:在纺纱加工前对纤维原料进行初步加工,使其符合纺纱加工的要求。
原料选装与混合:合理采用原料,平衡成纱质量。
开清:大团至小块、小束,同时细粒的过程。
梳理:横向联系基本消除成单纤维状但有弯钩,除杂混合。
精梳:进一步梳理去除短纤维和细小杂质。
牵伸:抽长拉细条子,纤维伸直、去弯钩。
并和:多根条子混合,改善均匀度。
加捻:调头,并使纤维间的横向联系紧固下来,给与一定物理机械性能。
一维:半制品在各工序过渡阶段的形式,确保纺纱连续性。
2、纺纱的系统主要有哪些?请问:根据纺纱加工的对象(纤维原料)的相同,纺纱系统存有:棉纺、毛纺、麻纺和绢纺等。
3、写出棉纺(精梳)系统纺纱工艺流程。
请问:(原棉)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工作――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
第二章初加工1、什么就是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各存有什么类型的初加工?答: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就是对纺纱前的纤维原料进行初步的加工,以尽量去除原料中的非纤维性物质,以有利于纺纱加工。
目前,初加工主要有:轧棉、洗毛、(麻)脱胶、(绢)精练等。
2、棉的预处理就是什么?答:包括轧棉和对醣份高的含醣棉还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3、存有哪两类轧棉方法,各有何特点?请问:皮辊轧花:特点:转速低、作用柔和、不易轧断纤维,绵结、索丝、疵点少,原棉含杂多,短绒多。
锯齿轧花:特点:输出功率低、促进作用频繁、难阻断纤维,极易产生棉结索丝等疵点,(有排杂系统)原棉含杂少,短绒率为高,棉单薄。
4、指出唛头(329)各符号代表什么含义?请问:(329)――手拽长度为29mm的3级皮辊黄棉。
5、含糖棉处理有哪些方法?其特点如何?常用的方法?答:(1)喷水给湿法特点:方便快捷,适宜含糖高,含水太少的原棉。
(2)汽蒸法特点:占地大,能耗大,棉易泛黄,纤维强力下降。
(3)水洗法特点:回去糖全盘,但费力、高耗能、能耗,极易产生棉结杂质。
纺纱学 习题
纺纱学习题《纺纱学》作业第一章原料选配1、何为配棉,其目的要求是什么,选配原棉时一般注意哪些原则,2、配棉中的分类排队是什么意思,达到什么目的,3、什么叫回花、再用棉和下脚,各自的用途是什么,4、原料的混合(选配)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其综合性能是如何表示的,5、什么是混纺比,什么是投料比,两者间有何关系,6、确定化纤混纺比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涤/棉混纺比选为65/35是适宜的,7、今将1.5D×38mm的涤纶(公定回潮率0.4%)与6000Nm×31mm的棉(公定回潮率8.5%)混纺(混纺比T65/C35),问混合原料的平均细度、长度和公定回潮率各为多少,如当时棉的实际回潮率为12%,则投料比(均按湿重计)应为多少,8、涤/粘混纺时的设计干重混比为65/35,若涤纶和粘纤的实际回潮率分别为0.4%和13%,/粘混纺时的湿重混比, 求涤9、简述目前计算机配棉常用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开清棉10、开松与除杂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通常如何完成,11、各种纺纱系统的开松与除杂有什么异同,12、开松机件的形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13、自由开松和握持开松各有何特点,两者在开松加工的相对位置如何,为什么14、影响开清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5、以FA106豪猪开棉机为例,说明开松机的开松、除杂过程及气流的分布规律和作用。
16、开松工序中的均匀混合是如何完成的,17、什么是除杂效率、落杂率、落纤率和落物含杂率,第三章梳棉18、梳理工序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梳理机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特点, 19、针面间的作用分为哪几类,各起什么作用,20、什么是梳棉机的分梳工艺长度,如何确定分梳工艺长度,21、什么是分梳度,它与哪些因素有关,22、针布的形式和主要规格有哪些,对不同原料梳理时的针布规格主要应考虑哪些, 23、刺辊与锡林间的速比与什么有关,24、刺辊对分梳的影响是什么,什么是附面层气流,25、纤维在梳理机上是如何被分梳的、转移的,什么是纤维在针面上的“自制”,有何作用, 26、分析梳理机上各主要机件对纤维的作用。
纺纱工艺考试题库和答案
纺纱工艺考试题库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纺纱工艺中,下列哪项不是开清棉工序的主要任务?A. 混和B. 开松C. 除杂D. 并条答案:D2. 在梳棉工序中,下列哪项不是梳棉机的主要作用?A. 梳理纤维B. 混合纤维C. 去除杂质D. 并条答案:D3. 并条工序中,下列哪项不是并条机的主要作用?A. 混合纤维B. 并合纤维C. 拉细纤维D. 去除杂质答案:D4. 在粗纱工序中,下列哪项不是粗纱机的主要作用?A. 牵伸纤维B. 混合纤维C. 加捻纤维D. 卷绕纤维答案:B5. 在细纱工序中,下列哪项不是细纱机的主要作用?A. 牵伸纤维B. 加捻纤维C. 卷绕纤维D. 混合纤维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纺纱工艺中,开清棉工序的主要任务包括哪些?A. 混和B. 开松C. 除杂D. 并条答案:ABC2. 梳棉工序的主要作用包括哪些?A. 梳理纤维B. 混合纤维C. 去除杂质D. 并条答案:ABC3. 并条工序的主要作用包括哪些?A. 混合纤维B. 并合纤维C. 拉细纤维D. 去除杂质答案:ABC4. 粗纱工序的主要作用包括哪些?A. 牵伸纤维B. 混合纤维C. 加捻纤维D. 卷绕纤维答案:ACD5. 细纱工序的主要作用包括哪些?A. 牵伸纤维B. 加捻纤维C. 卷绕纤维D. 混合纤维答案:ABC三、判断题1. 纺纱工艺中,开清棉工序的主要任务是将原棉开松、混合、除杂。
(对)2. 梳棉工序中,梳棉机的主要作用是梳理纤维、混合纤维和去除杂质。
(对)3. 并条工序中,主要作用是混合纤维、并合纤维和拉细纤维。
(对)4. 粗纱工序中,主要作用是牵伸纤维、混合纤维和卷绕纤维。
(错)5. 细纱工序中,主要作用是牵伸纤维、加捻纤维和卷绕纤维。
(对)四、简答题1. 简述纺纱工艺中开清棉工序的主要任务。
答:开清棉工序的主要任务是将原棉开松、混合、除杂,为后续工序提供均匀、清洁的纤维原料。
2. 梳棉工序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梳棉工序的主要作用是梳理纤维、混合纤维和去除杂质,使纤维得到初步的梳理和混合,为后续工序提供良好的纤维原料。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学考点模拟考试练习_0.doc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学考点模拟考试练习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并条机中牵伸型式及特点。
本题答案:(1)三上四下型,罗拉钳口的打滑率比简单罗拉连续牵伸的 本题解析:(1)三上四下型,罗拉钳口的打滑率比简单罗拉连续牵伸的小,但小罗拉易绕棉,部适合高速和轻定量,另外常用的前置式的后区有反包围弧,不利于纤维变速点的集中向前,但有利于前弯钩的伸直。
(2)五上三下型,结构简单、适合高速,胶辊上的包围弧有利于加强摩擦力界、对纤维长度的适应性强。
(3)三上三下(或四上四下)压力棒型,这种牵伸装置的握持距比较大,但压力棒可调,可通过调节附加摩擦力界来控制纤维运动,且对纤维长度的适应性好。
另外这种牵伸中反包围弧很小或没有,也有利于纤维的运动。
(4)针板型,这种牵伸装置,针板是控制纤维运动的中间机构,其控制区长度长,后钳口的摩擦力界能够逐渐向前扩展且均匀,摩擦力界形态较好,横向摩擦力界也比较均匀,防止纤维扩散,且针板对纤维不是积极控制,纤维可以从中被较顺利的抽搐取,而不致产生太大的牵伸力 。
(5)皮板牵伸,其摩擦力界是连续的,牵伸区域较大,且摩擦力界强度较强,与针板牵伸相比,更适应高速。
后两种是针对于毛型纤维比较长,且长度不匀大,因此为兼顾控制纤维运动和保证顺利牵伸要求而设计的。
2、问答题 在FA261型精梳机上,毛刷是如何有效地发挥清除锡林针面作用的? 本题答案:毛刷鬃丝深入锡林针尖2-3㎜,以6-7倍的锡林表面速度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本题解析:毛刷鬃丝深入锡林针尖2-3㎜,以6-7倍的锡林表面速度将嵌在锡林针隙间的短纤维、杂质和疵点刷下。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学考考试题(最新版)_0.doc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学考考试题(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名词解释 粗纱伸长率 本题答案: 2、问答题 为什么棉纤维整齐度差、短纤维多易产生条干不匀?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精梳机分离结合阶段中,下列哪种运动配合正确?( )A 、钳板前摆,顶梳前摆,分离罗拉顺转; B 、钳板后摆,顶梳前摆,分离罗拉顺转; C 、钳板前摆,顶梳后摆,分离罗拉顺转; D 、钳板后摆,顶梳后摆,分离罗拉顺转;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 纱卷绕过程中,随着卷绕直径增大,则( )A 、卷绕速度降低,龙筋速度降低 B 、卷绕速度降低,龙筋速度增加 C 、卷绕速度增加,龙筋速度增加 D 、卷绕速度增加,龙筋速度降低 本题答案: 5、名词解释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试述对细纱机主要牵伸元件的具体要求。
本题答案:6、填空题针布主要分为()和()。
本题答案:7、问答题粗梳棉纺系统的具体工艺流程。
本题答案:8、问答题什么是棉精梳机的分离隔距与落棉隔距?落棉隔距是如何调节的?什么是毛精梳机的拔取隔距?它们与精梳机的梳理效果及精梳落棉率的关系如何?本题答案:9、填空题精梳机中的锡林梳理属于()。
本题答案:10、填空题粗纱加工化纤的特点是()定量、大隔距、重加压、小张力、小捻系数、防绕防粘。
本题答案:11、问答题锭速过高或温湿度控制不当引起粗纱伸长率过大应怎样调节?本题答案:12、问答题棉纺废棉原料加工处理方法。
纺纱原理试题题库及答案
纺纱原理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定向排列是通过以下哪个过程实现的?A. 梳理B. 并条C. 牵伸D. 卷绕答案:C2. 环锭纺纱机中,纱线加捻的主要部件是?A. 锭子B. 钢丝圈C. 罗拉D. 导纱器答案:A3. 以下哪种纺纱方法属于自由端纺纱?A. 环锭纺B. 转杯纺C. 喷气纺D. 环锭纺答案:B二、多选题1.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混和方式主要有哪几种?A. 混合B. 混纺C. 混条D. 混并答案:A B C2. 影响纺纱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A. 纤维品质B. 纺纱设备C. 工艺参数D. 操作环境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1. 纱线的强力与纤维的细度成正比。
答案:错误2.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伸直度越高,纱线的质量越好。
答案:正确3. 转杯纺纱是一种自由端纺纱方法。
答案:正确四、填空题1.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_________是影响纱线强力的重要因素。
答案:伸直度2. 环锭纺纱机中,纱线加捻是通过_________的高速旋转实现的。
答案:锭子3. 转杯纺纱机中,纤维的凝聚和加捻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
答案:转杯五、简答题1. 简述环锭纺纱的基本原理。
答案:环锭纺纱是通过锭子的高速旋转,将纤维条通过牵伸、加捻、卷绕等过程,制成具有一定强力和均匀度的纱线。
2. 请解释什么是转杯纺纱,并说明其特点。
答案:转杯纺纱是一种自由端纺纱方法,它利用转杯内的气流将纤维凝聚并加捻成纱。
其特点是生产效率高,纱线结构蓬松,毛羽少,适用于生产中粗支纱线。
六、计算题1. 已知某环锭纺纱机的锭速为12000转/分钟,求每分钟的加捻数。
答案:加捻数 = 锭速× 每转加捻数,假设每转加捻数为1,则加捻数= 12000 × 1 = 12000 次/分钟。
2. 如果某转杯纺纱机的转杯速度为100000转/分钟,求每分钟的加捻数。
答案:加捻数 = 转杯速度× 每转加捻数,假设每转加捻数为1,则加捻数= 100000 × 1 = 100000 次/分钟。
《纺纱学》-作业题
2008级3、4、5班《纺纱学》作业题1.棉纺加工系统常用的原料有哪些?各有何特点(主要)?2.原棉的工艺性能指标有哪几个?长度长、细度细的棉纤维可纺高支纱的理由是什么?3.什么是配棉?为什么要配棉?4.原棉的选配方法是什么?什么是主体成分?分类时纤维的性能指标的差异怎样控制?排队接批时,纤维的性能指标的差异怎样控制?5.试写出下列产品加工时的工艺流程:A)粗梳产品;B)精纺产品;C)T/C(涤/棉)6.图示说明由纤维纺成纱的工艺过程。
7.弄懂配棉方案实例中各因子的含义、指标计算。
8.开清棉工序的任务是什么?试写出开清棉工序加工纯棉产品的工艺流程。
9.自动抓棉机有几种类型?一般有几台工作电机?各电机的作用是什么?10.A006B自动混棉机有哪些机构组成?该机采用的混棉方法是什么?该机的缺点有哪些?11.A092A双棉箱给棉机的三个棉箱内的纤维量是怎样控制的?前棉箱有哪两种形式?12.FA022、FA028、FA029型多仓混棉机与A006B自动混棉机的混棉方法有何不同?为什么填仓高度要有梯度?简述换仓过程。
13.为什么滚筒式开棉机不式适用于纺化纤?14.FA106型豪猪式开棉机有哪些机构组成?熟悉尘棒结构和作用。
纺棉和纺化纤时各用何种结构的打手?15.熟悉四刺辊开棉机和强力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刺辊式开棉机有何开松特点?16.凝棉器和电气配棉器的作用有哪些?17.什么是自然分类现象?怎样调整?18.机电式天平调节装置有何特点?19.试述喂入棉层变厚时,天平调节装置的工作过程。
试举两例具有自调匀整作用的机构。
20.加压作为工艺条件时,有几种方式?气动加压有何优点?21.试述当一台A092A或两台A092A的后棉箱满仓时的联动控制过程。
22.纺纱系统有哪几种除杂方法?23.什么是自由打击开松?握持打击开松?作用结果如何?24.除杂效果的评价有哪几项指标?各指标的含义是什么?25.梳棉工程的任务是什么?*26.试画出梳棉机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明机构名称,及运动方向。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精编版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篇纺纱原理第一章绪论1、.简述纺纱的基本原理。
答:初加工:在纺纱加工前对纤维原料进行初步加工,使其符合纺纱加工的要求。
原料选配与混合:合理使用原料,稳定成纱质量。
开清:大团到小块、小束,同时除杂的过程。
梳理:横向联系基本消除成单纤维状但有弯钩,除杂混合。
精梳:进一步梳理去除短纤维和细小杂质。
牵伸:抽长拉细条子,纤维伸直、去弯钩。
并和:多根条子混合,改善均匀度。
加捻:回转,使纤维间的纵向联系固定下来,给予一定物理机械性能。
卷绕:半制品在各工序过渡的形式,保证纺纱连续性。
2、纺纱的系统主要有哪些?答:根据纺纱加工的对象(纤维原料)的不同,纺纱系统有:棉纺、毛纺、麻纺和绢纺等。
3、写出棉纺(精梳)系统纺纱工艺流程。
答:(原棉)配棉——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
第二章初加工1、什么是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各有什么类型的初加工?答:纤维原料的初加工就是对纺纱前的纤维原料进行初步的加工,以尽量去除原料中的非纤维性物质,以有利于纺纱加工。
目前,初加工主要有:轧棉、洗毛、(麻)脱胶、(绢)精练等。
2、棉的预处理是什么?答:包括轧棉和对醣份高的含醣棉还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3、有哪两类轧棉方法,各有何特点?答:皮辊轧花:特点:转速低、作用柔和、不易轧断纤维,绵结、索丝、疵点少,原棉含杂多,短绒多。
锯齿轧花:特点:转速高、作用剧烈、容易切断纤维,易产生棉结索丝等疵点,(有排杂系统)原棉含杂少,短绒率低,棉松散。
4、指出唛头(329)各符号代表什么含义?答:(329)——手扯长度为29mm的3级皮辊黄棉。
5、含糖棉处理有哪些方法?其特点如何?常用的方法?答:(1)喷水给湿法特点:简便,适合含糖低,含水少的原棉。
(2)汽蒸法特点:占地大,能耗大,棉易泛黄,纤维强力下降。
(3)水洗法特点:去糖彻底,但费力、耗水、耗能,易产生棉结杂质。
(4)酶化法特点:费时、费工,去糖效果较好。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学考试答案.doc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学考试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名词解释 工作辊分配系数 本题答案: 2、填空题 粗纱加工化纤的特点是( )定量、大隔距、重加压、小张力、小捻系数、防绕防粘。
本题答案: 3、填空题 纺化纤时并条机后区牵伸倍数比纺纯棉纤维时的要( )。
本题答案: 4、填空题 粗纱机的管导是指( )。
本题答案: 5、问答题 细纱工序如何提高纱线条干? 本题答案: 6、问答题 试述梳棉机自调匀整装置的作用原理,自调匀整装置有哪几种? 本题答案: 7、单项选择题 盖板针布工作角小,则( )A 、针齿的抓取能力强,盖板负荷小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B、针齿的抓取能力弱,盖板负荷小B、针齿的抓取能力强,盖板负荷大D、针齿的抓取能力弱,盖板负荷大本题答案:8、填空题精梳三类准备工艺路线:预并-条卷;条卷-并卷;()。
本题答案:9、填空题开清棉除杂率约为()。
本题答案:10、问答题说明摩擦力界的作用及其在牵伸中的布置要求?牵伸区中的中间控制机构起什么作用?在棉型和毛型纺纱中,牵伸机构有何异同?本题答案:11、名词解释试述细纱后区牵伸倍数与牵伸力的关系。
本题答案:12、问答题浮游纤维变速的条件。
本题答案:13、问答题开松机件的形式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本题答案:14、问答题开清棉工序在加工化纤时,应如何选用工艺流程及有关工艺参数?本题答案:15、填空题粗纱定量大,粗纱捻系数应()。
纺纱原理复习题答案
纺纱原理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取向度提高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A. 梳理B. 拉伸C. 并合D. 卷曲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纺纱过程中的主要工序?A. 梳理B. 染色C. 并条D. 拉伸加捻答案:B3. 细纱机中,纱线加捻的主要部件是什么?A. 锭子B. 罗拉C. 钢领D. 卷绕机构答案:A二、填空题1. 纺纱的基本原理是将_________的纤维集合体,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等手段,制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均匀度的纱线。
答案:松散,拉伸,加捻2.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是影响纱线质量的重要因素。
答案:取向度,平行度三、简答题1. 简述开清棉工艺在纺纱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开清棉工艺是纺纱过程的第一步,它的作用是将原棉或化纤进行开松、混合、除杂,以保证纤维的清洁度和均匀度,为后续的纺纱工序提供高质量的纤维材料。
2. 阐述细纱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细纱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锭子高速旋转,带动纤维条经过罗拉、钢领等部件的拉伸和加捻,使纤维条变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均匀度的细纱。
细纱机的加捻过程可以提高纱线的稳定性和强度,使其适合织造或针织。
四、论述题1. 论述环锭纺和转杯纺在纺纱工艺上的主要区别及其适用性。
答案:环锭纺和转杯纺是两种不同的纺纱工艺。
环锭纺是传统的纺纱方式,通过锭子的旋转实现纤维的拉伸和加捻,适用于各种纤维的纺纱,特别是长纤维和细支纱。
转杯纺则是一种新型的纺纱技术,通过转杯的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使纤维在转杯内壁上形成纤维环,然后通过抽纱辊抽拉成纱。
转杯纺适用于短纤维和粗支纱的加工,具有生产效率高、纱线强力好等特点。
五、计算题1. 若某细纱机的锭速为15000转/分钟,求纱线在1分钟内的加捻次数。
答案:纱线在1分钟内的加捻次数等于锭速,即15000次。
六、案例分析题1. 某纺纱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纱线强力不足,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学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_0.doc
纺织科学技术:纺纱学考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问答题 加工化纤时并条机牵伸工艺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本题答案:由于化纤具有整齐度较好、长度较长、卷曲数比棉纤维多、纤 本题解析:由于化纤具有整齐度较好、长度较长、卷曲数比棉纤维多、纤维与金属间摩擦系数较大等特点,所以牵伸过程中牵伸力较大。
因此工 艺上要采取重加压、大隔距、通道光洁、防缠防堵等措施,以保证纤维条的质量。
(一)罗拉握持距:化纤混纺时,确定罗拉隔距应以较大成分的纤维长度为基础,适当考虑混合纤维的加权平均长度;化纤与棉混纺时,主要考虑化纤长度。
罗拉握持距大于纤维长度的数值应比纺纯棉时适当放大,并要结合罗拉加压大小而定。
(二)皮辊加压:一般比纺纯棉时增加20%-30%,主要是由于化纤条子在牵伸过程中牵伸力较大。
如压力不足,遇到原料或湿度突然变化时,可能会造成突发性纱疵。
(三)牵伸倍数分配:为了降低化纤在牵伸中的较大牵伸力、提高半制品质量,可适当加大后区牵伸倍数。
(四)前张力牵伸:前张力牵伸倍数必须适应纤维的回弹性。
在纯涤纶预并机上,由于涤纶纤维回弹性大,纤维经牵伸后被拉伸变形,走出牵伸区后有回缩现象,故前张力牵伸倍数宜小些,以防止意外牵伸,可用1或稍小于1。
在混并机上,精梳棉条会因张力牵伸倍数过小而起皱,前张力牵伸倍数应大于1,一般采用1.03。
(五)出条速度:纺化纤时,并条机速度高容易产生静电,引起缠皮辊和缠罗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拉,机后部分也会产生意外牵伸,因此出条速度比纺纯棉时稍低。
2020智慧树,知到《纺纱学》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纺纱学》章节测试题【完整答案】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以下不属于纺纱的四个基本原理的是( )。
选项:A:开松B:牵伸C:混合D:加捻答案: 【混合】2、单选题:进一步梳理,去除短纤维、棉结和细小杂质的过程是( )。
选项:A:梳理B:精梳C:牵伸D:开松答案: 【精梳】3、单选题:将须条拉细,伸直纤维、去除弯钩的过程是( )。
选项:A:梳理B:精梳C:牵伸D:开松答案: 【牵伸】4、单选题:将大团纤维开松成小块、小束纤维,并同时清除杂质的过程是( )。
选项:A:梳理B:精梳C:牵伸D:开松答案: 【开松】5、单选题:下列不能进行短纤维纺纱的原料是( )。
选项:A:毛纤维B:棉纤维C:玻璃纤维D:麻纤维答案: 【玻璃纤维】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原料选配的目的是( )。
选项:A:减少工序B:提高产量C:增加混合D:稳定生产答案: 【稳定生产】2、单选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A:纤维细度细,纱线强度低B:纤维强度高,纱线强度高C:纤维短绒率高,纱线强度低D:纤维长度长,纱线强度高答案: 【纤维细度细,纱线强度低】3、单选题:配棉时,同类棉的主要性质差异应小,以下不需要考虑的主要性质是( )。
选项:A:品级B:长度C:强度D:线密度答案: 【强度】4、单选题:细绒棉分七级,其中标志细绒棉品质最好的级数是( )。
选项:A:一级B:二级C:三级D:七级答案: 【一级】5、单选题:原棉质量标识为329A代表纤维手扯长度是( )。
选项:A:32mmB:29mmC:9mmD:39mm答案: 【29mm】6、单选题:锯齿棉的特点是( )。
选项:A:含杂少,短绒率低,棉结索丝多B:含杂多,短绒率低,棉结索丝多C:含杂少,短绒率多,棉结索丝少D:含杂多,短绒率多,棉结索丝少答案: 【含杂少,短绒率低,棉结索丝多】。
纺纱测试题及答案
纺纱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纺纱过程中,下列哪个因素对纱线强力影响最大?
A. 纤维长度
B. 纤维细度
C. 纤维强度
D. 纤维捻度
2. 以下哪个不是纺纱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A. 断头
B. 起球
C. 毛羽
D. 染色不均
二、填空题
1. 纺纱过程中,________是用来控制纱线捻度的设备。
2. 纱线的细度通常用________来表示。
三、简答题
1. 简述纺纱过程中的主要步骤。
四、计算题
1. 若某纱线的线密度为20特克斯,求其线密度的英制单位表示。
五、论述题
1. 论述现代纺纱技术与传统纺纱技术的主要区别。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C
2. 答案:D
二、填空题
1. 答案:捻线机
2. 答案:特克斯(tex)
三、简答题
1. 答案:纺纱过程主要包括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等步骤。
四、计算题
1. 答案:20特克斯等于20/590.5(英制单位)。
五、论述题
1. 答案:现代纺纱技术与传统纺纱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现代纺纱技术使用了自动化、智能化的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纱线质量,减少了人工干预,而传统纺纱技术则依赖于手工操作,效率较低,纱线质量也相对不稳定。
纺纱学 习题
纺纱学习题纺纱学习题《纺纱学》作业第一章原料选装1、何为配棉?其目的要求是什么?选配原棉时一般注意哪些原则?2、配棉中的分类排队是什么意思?达到什么目的?3、什么叫回花、再用棉和下脚?各自的用途是什么?4、原料的混合(选装)的目的就是什么?主要应当考量短萼?其综合性能够就是如何则表示的?5、什么就是混纺比?什么就是投料比?两者间有何关系?6、确定化纤混纺比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为什么涤/棉混纺比选为65/35是适宜的?7、今将1.5d×38mm的涤纶(公定回潮率0.4%)与6000nm×31mm的棉(公定回潮率8.5%)混纺(混纺比t65/c35),问混合原料的平均细度、长度和公定回潮率各为多少?如当时棉的实际回潮率为12%,则投料比(均按湿重计)应为多少?8、涤/黏混纺时的设计顶多混比为65/35,若涤纶和粘纤的实际回潮率分别为0.4%和13%,求涤/粘混纺时的湿重混比?9、详述目前计算机配棉常用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开清棉10、开松与细粒的主要任务就是什么?通常如何顺利完成?11、各种纺纱系统的开松与细粒存有什么优劣?12、开松机件的形式主要存有哪些?各有何特点?13、自由开松和握持开松各有何特点?两者在开松加工的相对位置如何?为什么14、影响开清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5、以fa106豪猪开棉机为基准,表明上开松机的开松、细粒过程及气流的原产规律和促进作用。
16、开松工序中的光滑混合就是如何顺利完成的?17、什么是除杂效率、落杂率、落纤率和落物含杂率?第三章梳棉18、梳理工序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梳理机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特点?19、针面间的作用分为哪几类?各起什么作用?20、什么就是梳棉机的分梳工艺长度?如何确认分梳工艺长度?21、什么就是分梳度?它与短萼有关?22、针布的形式和主要规格有哪些?对不同原料梳理时的针布规格主要应考虑哪些?23、刺辊与锡林间的速比与什么有关?24、刺辊对分梳的影响就是什么?什么就是附面层气流?25、纤维在梳理机上是如何被分梳的、转移的?什么是纤维在针面上的“自制”?有何作用?26、分析梳理机上各主要机件对纤维的作用。
纺纱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1、回花:2、时差混和3、正卷4、横铺直取二、填充1、生产中常用的原料混和方法有、、。
2、A092AST棉箱给棉机采用的混和方法为。
3、目前我国棉纺厂使用较多的一种配棉方法称。
一般配棉的主体成分在总成分中应占以上,排队一般选用队,每队原棉最大混用百分率控制在以内,回花混用量应视所纺纱支确定,最多不宜超过。
4、涤/棉混纺设计干重混比为65/35,在并条机上混合,初步确定用5根涤条和3根棉条喂入头道并条机,涤条干定量为18g/5m,则棉条的干定量为 g/5m。
5、开清棉联合机开清点的设置主要依据进行设定的。
6、已知原棉含杂率为3%,经开棉机加工后,测得落棉率为1.6%,落棉含杂率为75%,则该机台的除杂效率为。
7. 开清棉联合机组的开机顺序是()A.开凝棉器→开打手→开给棉罗拉,由前向后依次进行。
B.开打手→开凝棉器→开给棉罗拉,由后向前依次进行。
C.开给棉罗拉→开打手→开凝棉器,由前向后依次进行。
D.开打手→开给棉罗拉→开凝棉器,由后向前依次进行。
三、计算题已知棉卷干定量为400g/m,实际长度为34.87m,计算长度为32.92m,棉卷扦重量为1.35kg,棉卷罗拉直径为230mm,转速为14r/min,规定回潮率为8%,试计算:1.棉卷伸长率;2.棉卷总重量(kg);3.清棉机的理论产量(kg/台h)。
作业:1.细纱工序的任务?画出细纱机的工艺简图写出工艺过程?2.牵伸机构的主要元件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3.弹簧摇架与气压摇架的优缺点?4.细纱前去采用哪三小工艺?5.细纱后去“两大一小”工艺?什么叫第一类和第二类工艺I?6.加捻卷绕的元件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7.。
纺纱学 习题答案
《纺纱学》作业第一章原料选配1、何为配棉?其目的要求是什么?选配原棉时一般注意哪些原则?根据成纱质量的要求和原棉的性能特点,将各种不同成分的原棉搭配使用,称为配棉。
配棉的目的P21配棉的原则P222、配棉中的分类排队是什么意思?达到什么目的?P228、涤/粘混纺时的设计干重混比为65/35,若涤纶和粘纤的实际回潮率分别为0.4%和13%,求涤/粘混纺时的湿重混比?P28第二章开清棉10、开松与除杂的主要任务是什么?通常如何完成?开清棉工序的任务将原棉或各种短纤维加工成纱需经过一系列纺纱过程,开清棉工序是纺纱工艺过程的第一道工序。
本工序的开清联合机完成下列任务:1、开松将棉包中压紧的块状纤维开松成小棉块或小棉束。
2、除杂清除原料中的大部分尘杂、疵点和部分短绒。
3、混和将各种原料按配棉比例充分混和。
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一定长度且均匀的棉卷,供下道工序使用。
当采用清梳联时,则输出棉流到梳棉工序各台梳棉机的储棉箱中。
为完成开松、除杂、混和、均匀成卷四大作用,开清棉联合机由各种作用的单机组合成,按作用特点一般分为四类机械:1、抓棉机械——抓棉机从棉包或化纤包中抓取棉束和棉块喂给前方机械,在抓取的同时也有开松、混和作用。
2、混棉机械——本类机械有自动混棉机、多仓混棉机、双棉箱给棉机等,它们的作用是将输出的原料充分混和,并有开松和除杂作用。
3、开棉机械——此类机械简称开棉机,型式有多种,其主要作用是利用打手进行开松,在原料松解的情况下利用尘棒除杂。
4、清棉机械——此机械通过较细致的打手机件进一步的开松和除杂,并利用均匀成卷机构制成均匀的棉卷。
15、以FA106豪猪开棉机为例,说明开松机的开松、除杂过程及气流的分布规律和作用。
(1)豪猪打手:由打手轴、圆盘和刀片组成。
圆盘:19个,沿轴向均匀分布,间距为54 mm。
刀片:每个圆盘上12个,共计228个。
(2)尘棒:分布在打手的3/4圆周上,共计68根,分四组安装。
纺纱期末试题及答案
纺纱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纺纱设备的基本组成部分?A.锭子B.润滑系统C.牵伸装置D.绕线装置答案: B.润滑系统2. 纺纱加工的主要原料是什么?A.棉花B.粘胶纤维C.涤纶D.锦纶答案: A.棉花3. 下列哪项不是纺纱加工的基本流程?A.选择B.预处理C.梳棉D.卷绕答案: A.选择4. 纱线的细密程度是通过什么指标来衡量的?A.纺纱牵伸比B.纺纱捻度C.纱线强度D.纱病率答案: B.纺纱捻度5. 下列哪项是纺纱加工中的一种常见问题?A.纤维短度不均B.梳棉温度过高C.牵伸比过低D.纱线强度过高答案: A.纤维短度不均二、填空题1. 纺纱是将纤维转化为纱线的工艺过程,其中包括预处理、选择、__梳棉__ 、牵伸和卷绕等步骤。
2. 纱线细度的单位是 __纺数__ 。
3. 纺纱时,纱线的拉伸程度称为 __牵伸比__ 。
4. 选择工序中,通常使用的设备是 __梳棉机__ 。
5. 纺纱过程中,控制纱线精细度的重要参数是 __纺纱捻度__ 。
三、简答题1. 简述纺纱的基本流程,并说明每个步骤的作用。
纺纱的基本流程包括预处理、选择、梳棉、牵伸和卷绕等步骤。
预处理主要是对纤维进行初步的清洁处理,去除杂质和非纤维物质。
选择是将预处理过的纤维进行分级分类,选取适合纺纱的纤维。
梳棉是通过梳棉机将纤维进行梳理、整齐,使纤维平行排列,去除短纤维,提高整体纤维质量。
牵伸是通过一系列的拉伸工序,改变纱线的结构,提高纱线强度和延伸性。
卷绕是将纺纱完成的纱线卷绕成卷筒,便于后续织造或使用。
2. 纺纱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有哪些?请列举并解释一个例子。
常见问题包括纤维短度不均、含杂率过高、纺纱捻度不合理等。
例如,纤维短度不均可能导致纱线的粗细不一致,影响成品品质。
如果在纺纱过程中加工的棉纤维中,存在短纤维和长纤维的长度差异较大,纤维短度不均,那么在纺纱时,长纤维容易被拉伸,纱线更容易断裂,而短纤维则难以跟长纤维相结合,造成纱线的强度和延伸性降低。
纺纱试题及答案
纺纱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不是纺纱过程中的设备?A. 清花机B. 梳棉机C. 并条机D. 织布机答案:D2. 纺纱过程中,用于去除杂质的设备是:A. 清花机B. 梳棉机C. 并条机D. 环锭纺纱机答案:A3. 纺纱时,纤维的伸直和平行化主要在哪个设备中完成?A. 清花机B. 梳棉机C. 并条机D. 环锭纺纱机答案:B4. 并条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去除杂质B. 混合纤维C. 伸直纤维D. 卷绕成纱5. 环锭纺纱机的纺纱速度通常是多少?A. 10000转/分钟B. 20000转/分钟C. 30000转/分钟D. 40000转/分钟答案:B6. 以下哪种纤维不适合高速纺纱?A. 棉纤维B. 羊毛纤维C. 麻纤维D. 丝纤维答案:B7.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加捻是在哪个设备中完成的?A. 清花机B. 梳棉机C. 并条机D. 环锭纺纱机答案:D8. 纺纱时,纤维的卷绕成纱主要在哪个设备中完成?A. 清花机B. 梳棉机C. 并条机D. 环锭纺纱机答案:D9. 纺纱过程中,用于混合不同纤维的设备是:B. 梳棉机C. 并条机D. 环锭纺纱机答案:C10. 以下哪个不是纺纱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指标?A. 纱线强度B. 纱线均匀度C. 纱线长度D. 纱线颜色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纺纱过程中可能使用的原料包括:A. 棉B. 麻C. 羊毛D. 人造纤维答案:ABCD2.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初步加工包括:A. 清花B. 梳棉C. 并条D. 染色答案:ABC3.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加捻和卷绕可以在以下哪些设备中完成:A. 清花机B. 梳棉机D. 环锭纺纱机答案:D4. 影响纺纱质量的因素包括:A. 原料质量B. 设备状态C. 操作人员技能D. 环境条件答案:ABCD5.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伸直和平行化主要在以下哪些设备中完成:A. 清花机B. 梳棉机C. 并条机D. 环锭纺纱机答案: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纺纱过程中,纤维的加捻和卷绕是在清花机中完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对纤维原料初加工的是()。
A. 和毛B. 洗毛C.炭化D.脱胶2.对羊毛脂去除的方法有()。
A. 喷水给湿法B. 清水清洗法C. 乳化法D. 汽蒸法3.一般皮辊棉比锯齿棉含短绒()。
A. 多B. 少C.一样多D. 不确定4.羊毛炭化的目的是()。
A. 去除短毛B. 羊毛改性C. 去除草杂D. 使羊毛伸直5.下列属苎麻脱胶方法是()。
A. 加热脱胶法B. 水脱胶法C. 机械脱胶法D. 生物化学脱胶法6.配棉中每队的接批原棉混用百分比一般控制在()。
A. 25%以内B. 35%以内C. 15%以内D. 40%以内7.梳条配毛一般采用()。
A. 分类排队法B. 配合毛排队法C. 分批法D. 主体配毛法8.纯毛条混合配毛时,主要考虑纤维的性能指标是()。
A. 纤维细度B. 纤维强度C. 纤维长度D. 长度离散系数9.亚麻纤维选配方法基本和()的选配方法类似。
A. 毛纤维B. 绢绵C. 棉纤维D. 化学纤维10.化学纤维性质的选配主要是对纤维()的选配。
A. 强度B. 伸长C. 长度与细度D. 弹性伸长11.梳条配毛主体毛和配合毛的毛丛长度差异一般不超过()。
A. 20mm B. 15mm C. 25mm D. 10mm12.毛纺大仓式混合机的混合方式为()。
A. 直放直取法B. 直放横取法C. 横铺直取法D. 横铺横取法13.FA025多仓混棉机向各仓喂料方式是()。
A. 各仓分别喂入B. 各仓同时喂入C. 各仓随机喂入D. 连续喂入14.混合度指的是多种原料()正确程度。
A. 原料性能混合B. 混合比例C. 纤维长度混合D. 纤维细度混合16.握持打击与握持分割相比,其开松与除杂效果是()。
A. 握持打击损伤纤维少B. 握持分割损伤纤维少C. 握持打击杂质破碎少D. 握持分割杂质破碎多17.增加豪猪开棉机落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加前补风B. 减少后补风C. 减少前补风D. 增加侧补风18. 开棉机打手与尘棒隔距调节规律正确的是()。
A. 自入口至出口逐渐增大B. 自入口至出口逐渐减小C. 自入口至出口一样大D. 自入口至出口先增大后减小19.开棉机尘棒与尘棒隔距调节规律正确的是()。
A. 自入口至出口逐渐增大B. 自入口至出口逐渐减小C. 自入口至出口一样大D. 自入口至出口先增大后减小20.尘棒的安装角的作用是()。
A. 调节尘棒隔距B. 调节打手与尘棒隔距C. 调节尘棒速度D. 调节打手速度21.握持打击打手机械中的打手与尘棒隔距减小,会使()。
A. 原料在打手室停留时间长B. 原料在打手室停留时间短C. 不影响原料在打手室停留时间C. 会使除杂作用减小22.除杂效率指标反映的是()。
A. 去除杂质数量B. 去除杂质效能C. 落物质量D. 落物数量23.给棉板分割工艺长度的选定依据是()。
A. 纤维平均长度B. 纤维品质长度C. 纤维主体长度D. 与纤维长度无关24.罗拉梳理机的梳理作用区为()。
A. 小工作区梳理B. 大工作区梳理C. 大、小工作区梳理结合D. 不确定25.梳棉机锡林与盖板调整规律为()。
A. 自入口至出口逐渐增大B. 自入口至出口逐渐减小C. 自入口至出口一样大D. 自入口至出口先减小后增大26.锡林与剥毛辊间的作用为()。
A. 同向剥取作用B. 异向剥取作用C. 分梳作用D. 提升作用27.梳理机的返回负荷增加,会使()。
A. 纤维结增加B. 纤维结减少C. 每次梳理作用增强D. 纤维受到重复梳理次数减少28.梳棉机道夫转移率增加,会使()。
A. 梳理负荷增加B. 返回负荷增加C. 重复梳理次数增加D. 纤维结减少29.悬浮在刺辊附面层内的纤维与杂质的特点为()。
A. 纤维易分布在外层B. 杂质易分布在外层C. 分布没有规律D. 内外层分布相同31.一般锡林与道夫使用针布的工作角为()。
A. 道夫针布工作角大B. 锡林针布工作角大C. 一样大D. 没有规律32.毛纺精梳准备工艺为()。
A. 条卷→并卷B. 针梳→并卷C. 针梳→针梳→针梳D. 针梳→条并卷33.棉纺精梳锡林梳理阶段钳板的运动为()。
A. 向前运动B. 向后运动C. 先向后再向前运动D. 静止34.喂入精梳机的纤维层中如纤维未伸直,最好以()。
A. 两端弯钩喂入B. 前弯钩喂入C. 后弯钩喂入D. 均可35.毛纺精梳机上下钳板运动规律为()。
A. 前后摆动B. 钳口张开与闭合C. 前摆快后摆慢D. 前摆慢后摆快36.棉纺精梳锡林梳理阶段分离罗拉的运动为()。
A. 静止B. 顺转C. 倒转D. 先倒转后顺转37.前进给棉的喂给系数增加,会使()。
A. 落棉减少B. 锡林梳理长度增加C. 落棉增加D. 重复梳理次数增加39.在粗纱工序,实际牵伸与机械牵伸存在的关系为()。
A. 实际牵< 机械牵伸B. 实际牵> 机械牵伸C. 实际牵= 机械牵伸D. 不确定40.纤维在罗拉牵伸区变速的条件为()。
A. 引导力> 牵伸力B. 引导力= 牵伸力C. 引导力> 控制力D. 引导力> 握持力41.牵伸力最大的位置在()。
A. 临界牵伸位置B. 张力牵伸位置C. 牵伸倍数=1.3位置D. 牵伸倍数=1.15位置42.须条在罗拉钳口下不滑溜的条件是()。
A. 引导力> 牵伸力B. 引导力< 握持力C. 引导力> 控制力C. 握持力> 牵伸力43.须条经罗拉牵伸后产生不匀的根本原因是()。
A. 采用的牵伸倍数太大B. 采用的牵伸倍数太小C. 纤维变速不稳定C. 罗拉控制纤维能力差44.在牵伸区内布置附加摩擦力界的目的是()。
A. 控制须条在钳口下滑溜B. 实现准确的牵伸倍数C. 有效控制纤维运动D. 使引导力> 控制力45.纱条经牵伸后产生的随机不匀率是由于()产生的。
A. 纤维变速不稳定B. 纤维的随机排列C. 牵伸装置控制纤维能力差D. 纤维变速区域大46.造成纱条产生机械波(周期性不匀)的原因是()。
A. 牵伸机件有缺陷B. 牵伸装置控制纤维能力差C. 纤维变速不稳定D. 牵伸罗拉速度太快47.条子并和为负相关的是()。
A. 粗段与粗段相遇B. 细段与细段相遇C. 粗段与细段相遇D. 随机相遇48.自调匀整的开环系统检测与匀整位置为()。
A. 检测在前匀整在后B. 检测在后匀整在前C. 检测与匀整在同处D. 检测与匀整位置不固定49.须条加捻的实质是使()。
A. 须条截面产生角位移B. 须条长度方向获得捻回C. 须条获得强力D. 须条获得较好的外观50.纱线的ZZS捻中的第二个Z表示的是()。
A. 单纱捻向B. 初捻线捻向C. 复捻线捻向D. 不是表示捻向51.纱线捻度指标可反映()的加捻程度。
A. 同特纱线B. 不同特纱线C. 所有特数纱线D. 不能反映52.使用假捻效应的机台有()。
A. 环锭细纱机B. 翼锭式粗纱机C. 走锭细纱机D. 所有机台均有54.须条两端被握持,在须条中间有一加捻器对须条加捻,则须条获得的捻回为()。
A. 真捻B. 假捻C. 层捻D. 卷捻57.粗纱的纺纱张力指的是()段纱条所承受的张力。
A. 筒管至压掌B. 锭翼空芯臂C. 前罗拉至锭翼顶孔D. 锭翼顶孔至锭翼侧孔58.细纱机在纺纱一落纱断头最多的部位为()。
A. 小纱B. 中纱C. 大纱D. 都差不多C. 钢领板下降时由快到慢D. 速度不变60.细纱机钢丝圈重量的选择考虑的因素有()。
A. 纺纱特数B. 气圈高度C. 纺纱段长度D. 钢领升降速度1.A2.C3.A4.C5.D6.A7.D8.C9.C 10.C 11.A 12.C 13.B 14.B 16.B 17.A 18. A 19. B 20.A 21.A 22.B 23.C 24.A 25.D 26.A 27.A 28.D 29.B 31.B 32.C 33.C 34.B 35.B 36.A 37.A B 39.B 40.C 41.A 42.C 43.C 44.C 45.A 46.A 47.C 48.A 49.A 50.B 51.A 52.B 54.B 57.C 58.A 60.A判断题1.棉纺的纺纱系统主要包括普梳系统、精梳系统和废纺系统。
()2.毛纺的纺纱系统主要包括粗粗梳梳毛系统、精梳梳毛系统和色纺系统。
()3.原棉229指的是原棉品级为2级平均长度为29mm的皮辊棉。
()4.羊汗属于原毛中的杂质。
()5.亚麻脱胶的方法一般采用沤麻方法。
()6.绢的预处理是通过精练工程去除绢纺原料上大部分丝胶和油脂。
()7.炭化毛指的是原毛经过炭化后得到的产品。
()8.混纺纱指的是涤纶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
()9.梳条配毛中纱主体毛的毛丛长度最好在95mm以上。
()10.梳条配毛中,若毛丛平均长度差异在10mm以内,可以不分主体毛和配合毛。
()11.皮辊棉一般比锯齿棉含短绒多。
()12.针织用纱所用原棉一般比机织用纱所用原棉品级高。
()13.机织经纱与纬纱相比,经纱要求纱线强力要高。
()14.FA022多仓混棉机的光电管高度调低,易出现空仓。
()15.涤棉混纺多采用条子混合。
()16.通常混纺纱的混比指的是不同原料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比例。
()17.自由撕扯是自由开松的一种形式。
()18.抓棉机的抓棉小车每次下降高度增加,会使抓棉机的开松作用增加。
()19.FA022多仓混棉机的开始装料方法为梯形装料法。
()20.增加开棉机前补风可使开棉机落率增加。
()21.对原料的开松方式可分为自由撕扯和握持打击。
()22.开棉机打手与尘棒的隔距是根据机台的产量和加工原料含杂确定的。
()23.刺辊锯齿的工作角减小,会导致分割作用加强,但转移性能下降。
()24.为保证原料顺利输送,一般开棉机打手产生的风量要小于前方凝棉器的吸风量。
()25.豪猪开棉机尘棒间的隔距自打手室入口至出口逐渐增大。
()26.给棉板分割工艺长度增大,会使分割作用增加。
()28.控制刺辊与锡林的线速比的目的是为了使刺辊不返花。
()29.只要两针面针齿齿向为平行配置,且具有相对速度、较小隔距和一定齿密,则两针面能对纤维起到分梳作用。
()31.梳棉机道夫转移率增加,会使梳棉机混和作用加强。
()33.刺辊附面层内的气流速度自内向外逐渐增加。
()34.梳棉机除尘刀降低,会使后车肚第二除杂区落物增加。
()35.打草棍的速度自后车至前车逐只增加。
()36.提高梳棉机前上罩板高度,会使盖板花减少。
()38.梳理机使用的针布齿密一般加工化纤要比加工天然纤维齿密大。
()39.加工细支毛,毛纺精梳准备一般采用三道针梳。
()40.棉纺精梳准备的工艺道数要遵循偶数原则。
()41.棉纺精梳机在分离接合准备阶段钳板是向前摆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