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对哮喘的辨证应用
小青龙汤方儿科运用
![小青龙汤方儿科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f49599fd10a6f524cdbf8560.png)
小青龙汤方儿科运用小青龙汤出自《伤寒杂病论》,系张仲景所创辛温解表的经典方。
该方解表化饮,散收并用,配伍精当,广泛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及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近年来儿科运用广泛,并取得一定疗效。
标签:小青龙汤;儿科;综述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不耐戕伐,临床辨证,遣方用药宜审慎中病。
小青龙汤方组方严谨,用药精当,用于儿科临床,疗效卓著。
1 小儿支气管哮喘梁氏[1]等对80例小儿哮喘患者采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分3次服。
同时服用氨茶碱片,每次3~5 mg/kg,每日3次;扑尔敏片0.1~0.3 mg/(kg·d),分3次服用。
结合其他对症、控制感染等治疗。
结果:速效10例,占12.5%;有效68例,占85%;无效2例,占2.5%。
总有效率为97.5%。
张氏[2]随机选择支气管哮喘轻、中度急性发作期患者共63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
治疗组以小青龙汤为基本方,配合抗生素、氨茶碱静滴等西医基础治疗。
对照组除应用抗生素、氨茶碱静滴等西医基础治疗外,加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10 mg/(kg·d)静滴,喘康速气雾剂外喷,3次/d。
测治疗前后时间肺活量(FEV1)和最大呼气峰流速(PEF)。
测治疗前后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球蛋白IgE、IgG、IgA、IgM及T细胞亚群。
发现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小儿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临床总有效率达93.9%,疗效优于运用激素和气雾剂外喷治疗的方法。
张氏[3]对小儿哮喘患儿属于寒哮者采用小青龙汤配合哮喘膏穴位贴敷的治疗方法,总有效率也达到了91.46%。
而陈氏[4]将60例符合“小儿哮喘诊断标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
两组均采用必可酮、酮替芬等抗菌平喘治疗。
治疗组属于寒性哮喘,同时进行中医辨证治疗,予小青龙汤加减。
结果显示,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6例,有效率83.3%。
治疗组寒性哮喘9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2例,有效率77.8%,疗效不及单纯用西药。
牛阳教授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
![牛阳教授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f9bf644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b.png)
牛阳教授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一、小青龙汤的药理作用小青龙汤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首次提出的处方,主治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喘,痰饮等症。
其组成药物为黄芩、黄连、半夏、生姜,具有清热宣肺、祛风解表的药理作用。
对于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二、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小青龙汤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它可以在清热的同时宣肺,排除体内的风寒,从而舒解患者的咳嗽、咳痰等症状。
小青龙汤还具有调理气机、祛湿化痰的作用,对于患有慢性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
三、牛阳教授的临床经验牛阳教授是一名中医内科专家,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疾病时,他 often 会在小青龙汤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以适应患者的个体差异。
其临床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牛阳教授首先会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发病史、症状表现、体质特点等。
他认为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有其特殊性,需要结合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
2. 个性化调配药方:在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时,牛阳教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个性化调配药方。
他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添加或减少药材,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3. 辅助治疗手法:除了中药治疗外,牛阳教授还会结合针灸、推拿等中医辅助治疗手法,帮助患者调理气机,改善病情。
4. 经常性随访:在患者接受治疗后,牛阳教授会进行经常性的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四、小结小青龙汤是中医药中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经典方剂,牛阳教授在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丰富,通过个性化调配药方、辅助治疗手法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信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小青龙汤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会有更广泛的应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
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
![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https://img.taocdn.com/s3/m/008fc1c4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d.png)
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任某,女,48岁,主诉发作性气喘、咳嗽已有1年,1年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痰液为白色泡沫状,伴有气喘气短、胸闷、喉中哮鸣音等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检查肺功能和激发试验,表现为阳性,确诊患有支气管哮喘,予以160ug/4.5ug信必可和中药汤治疗,接受治疗后气喘症状有所缓解,但是后续自行停药,加之遇冷受风咳嗽咳痰症状更加严重,于2月前来我院就诊,我院中医师遵循八纲辨证和伤寒六经辩证原则施以经方良方化裁。
首诊患者自诉咽干咽痒,自觉咽部有异物感,欲咳为快,乏力,头痛等症状,伴有入睡困难、舌尖红,舌体偏胖,苔白厚腻,脉细滑,平日十分怕冷,夏天出门也需要穿外衣,空调房建甚至需要穿保暖衣,平素症状控制不佳,中医诊断哮病外寒里饮兼热壅气逆证,中汤药治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兼清里热,方为小青龙汤,处方包括清半夏10g、五味子12g、去皮桂枝10g、甘草6g、芍药10g、干姜10g、细辛6g、生石膏15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苦杏仁15g等,水煎服,每日饭前服用,每剂105ml,分三次服用。
二诊,患者服药后咳嗽缓解,白痰量减少,头痛减轻,但是仍然怕冷、出汗、乏力,持续上方,加入鸡血藤15g、葛根30g,麻黄10g和浮小麦15g;三诊,患者服药后症状有好转,偶有咳嗽、头疼、流清涕、易出汗、睡眠差等症状,修改处方将生牡蛎和生龙骨改为煅牡蛎和煅龙骨各30g、桂枝15g、白芍15g、石膏10g、吴茱萸6g等。
支气管哮喘寒哮症指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主要发作时间为清晨或夜间,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大部分原因受到遗传因素、变应原和促发等因素影响。
中医上认为该疾病属于哮症,与饮食不当、外邪入侵、阳虚等机制有关,患者容易出现痰气互搏、肺管狭窄以及气阴痰阻等症状,进而引发气息喘促、痰鸣如吼。
本患者平素在遇冷后会有明显咳嗽气喘,阴虚、痰多、乏力等表现,这些表现都属于停饮症候,根据《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小青龙汤验
![小青龙汤验](https://img.taocdn.com/s3/m/7390eca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5.png)
小青龙汤验展开全文小青龙汤是《伤寒论》的方,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止咳平喘的功能,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只要其喘咳的症状类似小青龙汤方证者,笔者多在小青龙汤的基础上稍加几味后处方给予治疗,效果良好。
故把2002年8月~2004年2月笔者运用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36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6例支气管哮喘病人,男24例,女12例,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35岁。
病程最长者17年,最短者1年,其中病程在2年左右的有19例。
合并有肺气肿、右心肥大者有3例。
有明显偏热象者12例,偏寒象者20例,不典型者4例。
因过敏引发者7例,感染引发者18例,情绪紧张引发者5例,原因不明者6例。
3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流涕、咳嗽、胸闷、哮喘之症状。
重者有紫绀。
听诊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均符合《实用内科学》中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小青龙汤处方生麻黄12g,白芍12g, 细辛3g, 干姜9g, 炙甘草12g,桂枝12g, 五味子12g, 半夏10g。
加味的情况伴有身热、便干、痰黄、舌红等热象者,加黄芩10g, 柴胡10g,伴有畏寒肢冷、便溏、易出汗、舌淡红苔白、脉沉者,加人参10g,附子10g。
煎法、服法若方中有人参,人参用文火另炖20min后取汁150ml 分3次与它药同时服用,炮附子先煎20min后入它药同煎,每剂煎3次,共取汁450ml分3次在每餐后1h左右服药,每日1剂。
疗效观察服用上方10剂为1个疗程,观察36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有19例服用本方剂1剂后均在当日哮喘症状缓解,听诊哮鸣音消失,继续用药5、6日后病情趋于稳定,守基本处方共治疗10日,症状完全消失,哮喘得到控制为治愈。
有11例用药后症状好转,哮喘缓解后又再次发生,用药治疗4、5日后哮喘得到控制者为好转。
有6例哮喘频繁发生,治疗1个疗程仍不能控制哮喘者为无效。
结果总有效率为83.3%。
病案举例患者,男,52岁,2003年12月4日因“哮喘持续状态”住院治疗,有14年哮喘病史,每年发生哮喘两三次,往年多用西药治疗逐渐缓解,近两三年发作频繁,以入冬至春节易发作,多受凉引发。
【裘沛然:小青龙汤--各种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
![【裘沛然:小青龙汤--各种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https://img.taocdn.com/s3/m/7d32e16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c.png)
【裘沛然:小青龙汤--各种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
小青龙汤
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为:咳、痰、喘,如果不加以调理治疗,很有可能会演变成“肺心病”,这时就会伴有浮肿、心悸等症状。
裘教授认为,其病机的中心环节是“痰”和“气”。
痰滞气道则咳、则喘,痰饮泛滥则肿、则悸。
肺主气,肺气壅满、上逆,也可致咳、致喘,肺气虚弱亦能出现虚喘,气虚津化为痰,则痰益甚,两者可互为因果。
国医大师裘沛然凭借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再加上对中医文献典籍的研究,提出了用小青龙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主张。
【组成】麻黄12~15克,桂枝10~20克,细辛6~12克,干姜9~15克,龙胆草9~15克,黄芩12~30克,甘草9~15克,五味子9~12克,桃、杏仁各12克,制半夏15克,紫菀15克,前胡12克,枳壳15克。
【用法】每日水煎1剂。
【功效】温肺化饮,清化痰浊。
【主治】各种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
牛阳教授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
![牛阳教授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f081ef1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1.png)
牛阳教授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引言: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哮鸣音和气促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激素类药物和支气管舒张剂,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以及不良副作用。
牛阳教授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今将介绍一下他的临床经验。
一、小青龙汤的药理作用小青龙汤是中医药中常用的治疗感冒、咳嗽等疾病的方剂之一,它是经典的伤寒论方剂,由黄帝内经、伤寒论衍化而来。
其主要组成包括:生麻黄 9 克、石膏 15 克、甘草6 克、生姜 9 克。
小青龙汤主要起到清热解毒、宣肺平喘的作用。
甘草可理气镇痛,石膏清热解毒,生姜温中散寒,生麻黄发汗解表。
它具有宣肺平喘、清热解毒、散寒解表的功效,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二、小青龙汤的临床疗效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是牛阳教授多年临床实践积累的经验,他发现患者在服用小青龙汤后,哮喘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呼吸困难和喘息的程度减轻,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小青龙汤也没有明显的不良副作用,对患者身体健康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
在治疗上,牛阳教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合理调整小青龙汤的配方,将其应用在不同的患者身上,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案例分享患者李女士,39岁,主诉反复咳嗽和喘息8年,每年冬春季节加重,反复间隔服用激素类药物和支气管舒张剂,效果不佳。
入院后经检查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牛阳教授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疾病的轻重缓急,为其调配了小青龙汤,患者服用后出现了明显的疗效,咳嗽症状得到了缓解,喘息的频率和程度也减轻了很多。
经过连续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再次出现哮喘的情况也大大减少。
患者对小青龙汤的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四、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小青龙汤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轻重缓急,调整小青龙汤的配方和用量。
小青龙汤加减适当可治各种哮喘
![小青龙汤加减适当可治各种哮喘](https://img.taocdn.com/s3/m/727165e9b9d528ea81c779ad.png)
小青龙汤加减适当可治各种哮喘小青龙汤来自《伤寒论》,有确切的临床指导意义,在于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实际上在临床上适当辨证加减,合理应用可适用于寒、热、痰、饮等各型哮喘。
在治疗哮喘的过程中,应用小青龙汤灵活加减,仍可取得满意疗效小青龙汤组成:麻黄去节9g 芍药9g 细辛6g 干姜6g 甘草炙6g 桂枝去皮9g 半夏9g 五味子6g桂枝去皮:是因桂枝毒在皮,故方中皆去皮用。
(《证治准绳》)半夏洗:半夏汤洗七次以去其燥性。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证。
恶寒发热,无汗此为必备症状,胸痞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痛重,头面四肢浮肿(后三者为内饮的症候),舌苔白滑,脉浮者。
方解:风寒束表,水饮内停证。
是由于风寒束表,皮毛闭塞,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故见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痛;素有水饮之人,一旦感受外邪,易使表寒引动内饮。
形寒饮冷则伤肺水寒射肺则肺失宣降,故咳喘痰多而稀;水停心下,则有痞满之感;水留胃中,胃气上逆,故有干呕;水饮溢于肌表,故浮肿身重。
本方用麻黄、桂枝相须为君药,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温阳以利内饮之化。
医’学教育网|整理干姜温肺化饮的同时其温性亦有助于除表寒、细辛性善走窜,既走表又达里为臣药,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五味子味酸而收敛酸敛护肺,芍药味酸而敛阴酸敛合营,方中用此二药是为防诸药温燥之性伤津。
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小青龙汤应用中适当剂型选择:根据病状与用药后病情的变化,我们灵活选用适当剂型,也是保持满意疗效的重要条件。
哮喘病人多具有病程长的特点,又随时可发作急性病状,故因人适时选择最佳剂型是很必要的。
1.汤剂:小青龙加减汤方水煎剂的疗效比较快,对于以外感为主,病程较短者,用传统煎法每煎15~20,二煎兑合分次温服;但对内郁较甚,尤其细辛用足量者,慢煎1~1.5小时较为安全妥当,其药力也更为走内。
牛阳教授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
![牛阳教授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978008f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6f.png)
牛阳教授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
牛阳教授是儿科领域的知名专家,他在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他提出并应用了一种名为小青龙汤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在改善患儿症状、减轻发作频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患儿常表现为间歇性、阵发性的干咳,常常发生在夜间或剧烈运动之后。
因为症状的不固定性和难以控制,咳嗽变异性哮喘对患儿及其家庭造成了较大的困扰。
牛阳教授的治疗方案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以小青龙汤为核心药物进行治疗。
小青龙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由黄芩、干姜、大黄、生甘草、生姜等组成。
这些中药具有活血化痰、平喘止咳的作用,能够改善肺脏功能,调整气道反应性,并可以提高患儿的免疫力。
在临床实践中,牛阳教授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他首先会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儿童肺功能检测、过敏原刺激试验等。
然后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组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牛阳教授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应该综合考虑多个方面。
除了药物治疗外,应加强家庭管理、注意饮食调节以及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
他建议患儿及家长每天进行户外散步,适度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改善肺功能。
牛阳教授的小青龙汤治疗方法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他的临床经验为医学界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也为患儿及其家长带来了希望。
牛阳教授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小青龙汤的6大辨证要点和临床利弊
![小青龙汤的6大辨证要点和临床利弊](https://img.taocdn.com/s3/m/7582732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c.png)
小青龙汤的6大辨证要点和临床利弊小青龙汤是治疗寒饮咳喘的一张名方。
张仲景用它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以及“咳逆倚息不得卧”的寒饮之证。
然而应该指出,此方乃辛烈走窜的峻剂,具有伐阴动阳之弊,如果用之不慎,往往会发生问题,反而促使病情加重。
为此,必须掌握小青龙汤的辨证,其辨证的关键,在于抓以下几个环节:一、辨气色小青龙证,为水寒射肺,或寒饮内伏。
寒饮为阴邪,必羁縻阳气,而使心胸之阳不温,如是则荣卫之行涩,而不能上华于面,故患者面部呈现黧黑之色,我们管它叫做“水色”;或两目周围呈现黑圈,互相对称,我们管它叫做“水环”;或者,在患者的头额、鼻柱、两颊、颏下的皮里肉外显现黑斑(如同妇女妊娠蝶斑),我们管它叫“水斑”。
二、辨脉小青龙证为寒饮之邪,故脉见弦,弦主饮病;抑或脉浮紧,则为表寒里饮俱实之征;如果寒饮内伏,浸循日久,其脉见沉,沉主水病。
然须注意的,凡尺脉迟,或尺脉微,抑或两寸濡弱无力,是为心肾先虚,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这样,就不要滥用小青龙汤而发虚人之汗。
三、辨舌小青龙证为水饮凝滞不化,肺寒津凝,故舌苔多呈水滑;舌质一般变化不大,惟阳气受损以后,则舌色淡嫩,此时用小青龙汤必须加减化裁,而不能原方照搬不变。
四、辨痰涎小青龙汤治肺寒金冷,津凝气阻之证,所以,咳嗽必然多痰,痰咯较爽。
因系寒性水饮,故痰涎清稀不稠,形如泡沫,落地则顷刻化水。
然亦有咳出之痰,明亮晶彻,形同鸡蛋清状,亦属寒凝津聚,必冷如凉粉,口舌感凉而为辨。
五、辨咳喘小青龙证在咳喘方面,有三种情况,临证时务须分清。
一种是咳重而喘轻,如《伤寒论》第41条所说“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指咳嗽为重,而气喘反微的证情。
另一种是喘重而咳轻,如《金匮·痰饮咳嗽病》说的“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是指喘息为重,而咳嗽为轻的证情。
第三种是咳喘皆重的证候,如《痰饮咳嗽病篇》说的“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晡剧,必有伏饮”,是说咳与喘同时俱重的病候。
牛阳教授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
![牛阳教授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99fdf40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0.png)
牛阳教授运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发作性咳嗽、气急、喘息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但长期使用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
牛阳教授通过实践发现,小青龙汤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小青龙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在治疗感冒、咳嗽、发热等病症上有较好的疗效。
在中医理论上,小青龙汤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等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过程中,小青龙汤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清热解毒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人的身体内部常常存在炎症或感染等因素,使得呼吸系统的免疫力下降,同时也会加重咳嗽和气急等症状。
小青龙汤中的人参、黄芩、生姜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力,从而改善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
2. 祛痰止咳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人常常伴有痰多、气喘等症状,妨碍了正常的呼吸机能。
小青龙汤中的茯苓、陈皮、半夏等药材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能够缓解痰多、气喘等症状,帮助病人恢复正常的呼吸功能。
3. 调节肝气中医理论认为,肝气郁结是导致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青龙汤中的甘草、枳壳、生姜等药材具有调节肝气的作用,能够缓解病人的情绪压力,改善情绪不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从而改善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症状。
4. 无毒副作用小青龙汤采用中草药组成,无毒副作用,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和使用。
总之,牛阳教授认为小青龙汤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他在诊疗实践中确实发现,相比传统的西药治疗方法,小青龙汤能够更加有效地缓解病人的症状,同时也能够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小青龙汤进行治疗时,应该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剂量,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小青龙汤治支气管哮喘特效偏方
![小青龙汤治支气管哮喘特效偏方](https://img.taocdn.com/s3/m/e569e66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a6.png)
小青龙汤治支气管哮喘特
效偏方
【功能主治】宣肺平喘,止咳化痰。
主治支气管哮喘。
【处方组成】炙麻黄15克,桂枝、五味子、干姜各9克,制半夏、白芍各30克,细辛6~9克,甘草9~15克。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2次服用。
【加减】寒痰粘稠者,加旋覆花(包煎)、白芥子、苏子各9克,莱菔子30克;痰热壅肺者,加鱼腥草、开金锁(金荞麦)、生石膏各30克,象贝母9克,淡鲜竹沥30毫升。
【病例验证】卓某,女,26岁,福建莆田县人。
自幼有哮喘宿疾,逢冬必发。
怀孕分娩后哮喘加甚,四季难分。
畏寒胸闷窒息,气喘不能平卧,难以入寐,四肢不温,咳吐痰稀,舌苔薄白,脉弦紧。
用此方3剂后,哮喘平息。
随访2年,未见发作。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a78fbb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b.png)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小青龙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黄帝内经、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等经典医籍所记载,具有清热解毒、散寒止咳的功效。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咳嗽、气喘及呼吸困难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本文旨在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1.患者选择选取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6-58岁,平均年龄40岁。
入选标准为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
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
每周随访一次,通过评定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来评价治疗效果。
二、结果分析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明显缓解,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
2.肺功能指标变化三、讨论本次研究发现,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中,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表明小青龙汤加减具有一定的疗效。
小青龙汤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清热解毒、散寒止咳,减轻患者病程中的炎症反应,同时改善肺部通气功能和氧合功能。
然而,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
此外,中医药治疗的个体差异较大,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调配药物剂量和方案。
四、结论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指标。
该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中医执业医师-哮喘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执业医师-哮喘中医辨证分型](https://img.taocdn.com/s3/m/5da1ef4e941ea76e59fa040b.png)
中医执业医师————哮喘中医辨证分型(1)重寒证其主要特征是喘咳,恶寒,无汗,肩凝,多嚏,或头痛鼻塞,痰白稀薄,舌白肢冷,脉浮而紧,口不渴而腻,或渴喜热饮。
治宜温肺散寒,首方小青龙汤,继服加味定喘白果汤。
小青龙汤(麻黄10g,芍药15g,炙草75g,肉桂5g,干姜5g,细辛25g,半夏75g,五味子5g)。
加味定喘白果汤(炒白果15g,麻黄10g,炙冬花15g,半夏10g,炙桑皮15g,苏子15g,杏仁15g,黄芩10g,甘草75g,川贝5g)。
(2)寒包火证其症见畏风恶热,喘咳,痰粘稠色黄,脉弦滑数,苔黄舌边光红,口燥。
治宜清金降火,首方加味五虎汤(麻黄10g,杏仁10g,石膏15g,甘草75g,茶叶5g,桑皮15g,马兜铃75g)。
继服麻柴甘透汤(麻黄10g,柴胡10g,甘草10g,透骨草15g)。
(3)肺实证喘咳,咽喉紧窒,咯痰不利,胸胁胀痛,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沉数。
治宜清肺理痰,首方加味清燥救肺汤(天冬15g,麦冬15g,甘草75g,知母10g,橘红10g,黄芩10g,桑皮15g,杏仁15g,枳壳15g,桔梗10g,茅根20g,蒌仁15g)。
继服杏仁散(杏仁,川贝,紫菀,冬花,元参),成人每次服10g,小儿酌减,姜蜜水送服。
(4)瘀塞证胸脘痞闷,怯寒神疲,气短喘促,痰吐不利,舌白苔浊腻,脉迟涩。
治宜开胸利膈,首方苏子降气汤(苏子15g,橘红10g,半夏10g,当归10g,前胡10g,桂枝10g,川朴10g,炙草75g)。
继服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杏仁5g,桂枝15g,芍药15g,炙草10g,生姜5g,厚朴15g,大枣10g),水煎服,服后须臾啜稀粥一碗,以助药力。
治疗中遵循哮喘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
发作时以定喘止咳为主;喘平后以调理脾胃为主,投用滋补肺肾,化痰调气之品,以巩固疗效。
临证上重寒证较多,寒包火证次之,尤以1~10岁儿童最多。
半数儿童若护理不慎,最易感受寒邪,发生哮喘。
所用之杏仁散、麻柴甘透汤二方乃自拟经验方,杏仁散对肺实型喘咳效果好,麻柴甘透汤对寒包火证咳喘效果好。
小青龙汤辅治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观察
![小青龙汤辅治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f38c94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4.png)
小青龙汤辅治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观察引言:咳嗽变异型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临床上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尤其在夜间和运动后加重。
虽然现有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但是副作用较多,因此需要寻找有效而安全的辅助治疗方法。
小青龙汤作为中医药方剂,具有通痹理气、祛寒止咳的作用,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潜力。
本文将对小青龙汤辅治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观察进行探讨。
一、小青龙汤的经典方剂及成分小青龙汤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经典方剂之一,出自《金匮要略》。
方剂的组成包括:黄芩、黄连、干姜、甘草等。
这些草药具有祛寒、通痹、理气、消炎等作用,适用于痰湿停聚、气滞不舒等病症。
二、小青龙汤辅治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研究方法本次临床观察选取了5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小青龙汤组和对照组。
小青龙汤组患者给予小青龙汤治疗,对照组患者则接受传统经典哮喘治疗方案。
观察周期为8周,每2周进行一次复诊,并记录相关指标如症状评分、肺活量、峰流速等。
三、小青龙汤辅治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结果通过对小青龙汤组和对照组的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小青龙汤组患者的咳嗽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肺活量和峰流速等呼吸功能指标也有明显提高。
此外,小青龙汤组患者在周生活质量评估中也较对照组有所改善。
四、小青龙汤辅治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机制探讨小青龙汤具有通气化痰、祛寒止咳的功效,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有关。
黄连、黄芩、干姜等草药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气道痉挛的舒张,从而缓解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病症。
五、小结本次临床观察发现小青龙汤作为辅助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评分、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
然而,本次观察的样本量较小,随机性不足,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来验证这一结果。
另外,小青龙汤的剂量、疗程以及配伍应用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优化。
我们相信,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小青龙汤辅治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地位在临床上将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小青龙汤多治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等!
![小青龙汤多治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等!](https://img.taocdn.com/s3/m/3fd6a65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2.png)
小青龙汤多治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等!小青龙汤,为解表剂,有辛温解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
其组成为麻黄去节6-10g芍药10-15g细辛3-6g干姜10-15g炙甘草10-15g桂枝10-15g北五味子3-6g半夏10-15g。
主治外寒里饮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伤寒寻源》有云,此治太阳寒水之法也,虽同名青龙,却与大青龙主治迥别,太阳表邪不解,与阳热相搏,宜大青龙发之,太阳表邪不解,与寒饮相格,宜小青龙逐之。
经云,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此为小青龙的对之证,故方中用麻黄桂枝细辛之属,以散寒而解表,用半夏干姜五味之属,以蠲饮而降逆,复以芍药甘草,两和表里,但表里错杂之邪,病出恒不一致。
若微利者,水已下趋,故去麻黄,加芫花,顺其势以导之也。
若渴者,寒已化热,故去半夏,加栝蒌根,反其用以治之也。
若噎者,寒格上焦也,故去麻黄,加附子以散寒。
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水蓄下焦也,或老年男性有前列腺增生者,故去麻黄,加茯苓以利水。
若喘者,水邪射肺也,或老年患者有心脏疾患者,故去麻黄,加杏仁以下肺气。
此方本不至发汗,故或用麻黄,或去麻黄,皆相表里证之轻重。
吾用小青龙汤者,因有麻黄,对老年男性有前列腺增生者,老年患者有心脏疾患者,或现有阴虚痨瘵汗多者,必去麻黄。
而相应或加茯苓,或加红景天,或加茯苓,或加麦冬北沙参者,而为加减之圆机活法也。
按大青龙发汗以除阳热,犹龙之乘云上天而布甘霖,小青龙逐水以散阴寒,犹龙之翻波逐浪而归江海,制方之妙,亦犹龙之变化而不可测乎。
小青龙汤者乃千古之名方,仲景师多用此方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以及“咳逆倚息不得卧”的寒饮之证。
而现在多实用于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
研究分析小青龙汤辨证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
![研究分析小青龙汤辨证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3c97db0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6.png)
研究分析小青龙汤辨证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小青龙汤是一剂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方剂,其出自《伤寒论》一书,是由著名中医学家张仲景所编撰。
小青龙汤以其独特的治疗效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尤其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中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青龙汤辨证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呼吸道疾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咳嗽、气急等症状常常难以明确诊断。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而中药治疗因其庞大的临床治疗群体和显著的疗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小青龙汤辨证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现有文献报道了小青龙汤辨证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显示小青龙汤在降低儿童哮喘日发作率和提高肺功能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部分文献报道了小青龙汤辨证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小青龙汤在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目前存在的一些研究仍然存在局限性。
相关研究数量有限,尤其是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数量明显不足。
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存在差异,部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有必要对小青龙汤辨证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分析,以明确其临床价值。
为了对小青龙汤辨证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建议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收集小青龙汤辨证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文献。
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文献,并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
综合研究结果,进行临床效果评价,并提出相关建议。
未来,在小青龙汤辨证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
需要扩大研究样本的规模,并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以更为全面地评价小青龙汤辨证加减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
汉古医案善用李可变通小青龙汤,治儿童反复发作哮喘
![汉古医案善用李可变通小青龙汤,治儿童反复发作哮喘](https://img.taocdn.com/s3/m/6a5e261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2.png)
汉古医案善用李可变通小青龙汤,治儿童反复发作哮喘哮喘病是以发作时喉中有哮鸣声(水鸡声)、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甚则不能平卧,缓解后则可如常人为特征的一种发作性气喘及/或痰鸣疾患。
常由气候突变、变应原及物理、化学性刺激、药物过敏、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诱发。
病因主要为先天伏饮(遗传因素)、外感风寒、过用抗生素、过服苦寒中药、长期寒凉饮食、接触过敏原、剧烈运动、熬夜、暴怒。
病理基础为肺有伏饮,一是与生俱来的先天伏饮,一是后天脾肾不足,寒湿内生,湿聚成饮,饮停于肺。
病机则为风寒袭肺,内外合邪,引动伏饮,寒主收引,气道痉挛,闭阻气机,发为哮喘。
一名8岁的小男孩,因哮喘反复发作4年,由家长带来汉古中医找刘期洋医生看诊。
初诊:小男孩4岁时曾患肺炎,愈后便开始出现哮喘症状,频繁时几乎每月发作一次,少则3-4个月发作一次,只要进食生冷便易诱发。
来就诊的4天前因进食雪糕、火龙果而致哮喘再次发作。
看诊过程中,可闻及哮鸣音,喘息呈阵发性,喷嚏、流涕、鼻塞,平素无服药。
刘医生予李可变通小青龙汤7剂,施艾灸穴位:肺俞、大椎、膻中、天突。
二诊:上次看诊艾灸完后,小男孩流涕减少,哮鸣音消失,喘息消失。
但近两天吃糖后又出现喘息、哮鸣音,继续服药后可缓解。
刘医生在前方基础上微调,予药7剂。
三诊:家长说孩子晨起仍有少许喘,持续时间短,喷嚏,流涕,鼻痒。
刘医生续方7剂。
四诊:小男孩哮喘未再发作,只余少许流涕、鼻痒。
病情缓解,刘医生遂予李可培元固本散助巩固去根。
后回访,孩子哮喘无发作,仍在坚持服药中。
在此次治疗过程中,采取了纯中医手段进行治疗,未用任何西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哮喘在临床上可出现从阳化热和从阴化寒两种变局,一个是麻杏石甘汤证或者小青龙汤加石膏证,一个是李可老中医的变通小青龙汤证。
◆变通小青龙汤方:桂枝、麻黄(另包,先煮去上沫)、虫衣、赤芍各45克,炙甘草30克,制附片、干姜各45克,五味子33克,辽细辛45克(蜜炙),生半夏65克,生姜65克,生晒参30克(另煎)茯苓、炙紫苑、炙冬花各45克,壳白果20克(打),鲜竹沥60毫升。
小青龙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过敏性哮喘
![小青龙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过敏性哮喘](https://img.taocdn.com/s3/m/e21baa1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4f.png)
小青龙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过敏性哮喘
作者:刘丹
李某,女,61岁。
有过敏性哮喘病史。
刻诊:咳嗽,气喘,痰多夜间与早晨明显增多,轻微水肿,胸闷,心悸,气短,舌淡,苔白略腻,脉浮。
辨为寒饮郁肺证,给予小青龙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炮附子10g 杏仁10g ,白芍10g,五味子12g,炙甘草10g,干姜15g,细辛10g,桂枝12g,半夏15g,麻黄10g,茯苓30g,炒白术30g,葶苈子15g,桔梗12g,红参10g。
7剂。
二诊:气喘,痰多有好转,又以前方治疗15剂。
三诊:诸证基本消除,又以前方20余剂。
诸症消除。
用方体会:根据痰多夜间与早晨明显增多辨为寒饮,再根据心悸,气短辨为寒证夹虚,又因轻微水肿辨为溢饮证,以此选用麻黄汤、小青龙汤温肺化饮,止咳平喘,加葶苈子泻肺平喘,人参养阴益肺补虚,炮附子温阳化气。
苓桂术甘汤健脾益气、温阳利水,方药相互为用,扶正祛邪。
咳嗽、哮喘、有痰?“治喘神器”小青龙汤,这些情况下才能用!
![咳嗽、哮喘、有痰?“治喘神器”小青龙汤,这些情况下才能用!](https://img.taocdn.com/s3/m/00b731d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e.png)
咳嗽、哮喘、有痰?“治喘神器”小青龙汤,这些情况下才能用!自从上次和大家聊完小柴胡汤10种居家用法之后,引起了很多朋友的讨论。
百草君就想着能不能用更简单、方便的形式为大家分享中医著名方剂的实用法,避免大家的一些使用错误。
那么日后也会以专题栏目的形式系统的讲讲这些流传千年的经典名方。
案例40岁张先生经常咳喘,但是每次找中医就是开开处方药“百喘朋”,也不让医生诊治。
但吃了一段时间,他咳嗽喘得更厉害了,医生说得开始用汤剂,经过号脉、舌诊......辨他为寒饮内伏,上射于肺,后来吃了两副小青龙汤,咳喘就控制下来了。
《金匮要略》记载:“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涎沫,小青龙汤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的案例。
从这些案例大家能看出来什么?不但与呼吸道有关系,而且也与痰饮有关。
这种情况的发生其实与脏腑功能失调有莫大的关系。
外表有邪,内挟水饮,日久累积,肺脾肾三者皆有所伤。
为什么?中医认为,肺位于上焦,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宣散卫气。
肺主要是清肃的,以保证肺气运行正常,如果受到影响,就会产生呼吸不畅、咳喘情况发生。
人体的水液虽由脾胃而来,但津液输布、运行也依赖肺的调节,故有“肺主行水”,一旦肺失清肃,痰湿阻滞,肺和呼吸道不能保持通畅,也会影响肾,出现小便不利、水肿等表现。
水液不行,日久会累积成痰,出现痰饮之症。
解表化饮,散收并用,小青龙汤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也是医圣张仲景治疗“外寒内饮症”的代表方,配伍相当精当。
辛散并用,解表化饮,顺应肺的病理特性。
小青龙汤原是麻黄汤的变方,麻黄是“发汗解表第一药”,也很擅长宣肺平喘;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两者融合能散体内寒、增阳气。
麻黄桂枝两者发汗能力强势必损伤正气,也扰乱了体内气机,这时芍药和五味子也就显得比较重要。
五味能收肺气,敛耗伤之气,芍药能泻能散,能补能收,二者可以帮助身体恢复原有秩序。
发汗解表、增阳敛气之后,干姜、细辛,是极温极散,让寒与水俱得以汗解,所有的水最后靠半夏催动,逐痰饮,清掉身体不尽之饮,最后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止咳平喘之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青龙汤对哮喘的辨证应用
江丹
小青龙汤是来自《伤寒论》的传统经方,至今仍有确切的临床指导意义。
虽然小青龙汤的传统方义在于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实际上,在临床上适当辨证加减,合理应用,可适用于寒、热、痰、饮等各型哮喘。
虽英人痰热较多,但本人多年在治疗哮喘的过程中,应用小青龙汤灵活加减,仍可取得满意疗效,故总结经验与典型验案如下:
一小青龙汤的组方与方解:
《伤寒论》:“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治咳逆倚息不得卧”。
综《伤寒论》之原意,小青龙汤是用以治疗喘急或咳嗽,表寒内饮,而热像不明显的。
麻黄桂枝:辛温表散、宣肺平喘;
白芍配桂枝:调和营卫、且润肺育阴;
乾姜细辛:温化内饮、兼散表寒;
五味子:温敛肺气、平逆止咳;
半夏:燥湿化痰、降气和胃;
炙甘草:调和诸药、且配白芍,酸甘化阴以佐麻桂之辛散太过。
小青龙汤一派温药组方,但其配伍合理,组方严谨,温而不燥,散而不过,其内外均顾,定喘止咳的作用十分确切。
临床治疗哮喘,适当配伍,可改变其温化的特性,仍保留其确切的功效。
二各型哮喘的辨证要点与小青龙汤的灵活加减
哮与喘在中医当有别,古人云:“大抵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
夫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属不能以息者,谓之喘”《医学正传》。
我们今天临床遇之哮喘,实则难以分别开来。
但我们的哮喘概念,实际上包括西医的哮喘病、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部分肺气肿等各种以呼吸喘促、胸中憋紧、喉中痰鸣为主症的病证。
根据本人临床体会,哮喘常为以下几个类型,现择几例活用小青龙汤见效者,辨证分析如下:
(一)外寒内饮:
患者素体偏寒,或湿盛。
消瘦、体弱、畏寒、四肢不温、胸闷气短,又逢外感风寒。
卡它,鼻流清涕、头痛、周身困痛、喘促气急、咳吐白痰;舌淡苔薄白,或白滑,脉沉细。
辨证要点:1内外均无热象;2见于慢性哮喘,体质较弱,但哮喘程度并不甚者,感冒数日或反复外感不清者。
方药选择:小青龙汤原方
麻黄10g 桂枝10g 细辛5g 乾姜10g 半夏10g 五味子10g 白芍10g 炙甘草5g (注:此为本人习用剂量)
风寒喘甚者:加射干,杏仁
痰湿内甚者:加川贝,南星
(二)外寒伏热:
此症最为多见。
患者患哮喘多年,尤其是长期应用,激素吸入剂者,往往肺内久有郁热,故体或胖、或瘦、手心灼热、易逢外寒,多见卡它,鼻塞流涕、咽痛或音哑、喘促气急、哮喘乾咳、痰色仍白,或粘少。
舌淡红、红,或舌尖红、苔白、或薄白,脉沉细,或浮细。
辨证要点:1.内有郁热、外有表寒,或寒湿。
2.见于慢性哮喘、体质尚好、激素依赖者。
方药选择:小青龙加石膏汤,原本就是《伤寒论》中的变方,仿此方意,进一步辨证加减。
小青龙汤加减:麻黄10g 桂枝6~10g 细辛5g 乾姜10~6g 半夏10g 五味子10g 白芍10g 炙甘草5g
内有伏热加:石膏10~30g 知母10g
风寒较甚:荆芥6~10g 苏子10g 苏叶10g
喘兼有哮或咳:桔梗6~10g 葶苈子10g 莱菔子10g
(三)痰热内壅:
此症患者多兼有肺部感染、反复外感、且就诊时外感时日已久、已确化热,且患者多为激素依赖,甚至长期服用抗菌素者,体质或胖或瘦,但肌肤灼热、手心灼热、面目红赤、气热喘促、喉中喘鸣、咳嗽胸痛、痰多色黄、大便秘结、烦躁口干、小便短赤、甚至喘息已极、夜不平卧,此患者听诊常有罗音或支气管哮鸣音。
舌红苔黄腻而厚、或黄厚而干、或苔黄、脉浮滑、滑大、滑数。
辨证要点:内有郁热、外感病邪亦已化热,故内外均热。
多见哮喘急性发作、或合并肺部感染、或激素、抗菌素大量应用内有积热较为明显者。
方药选择:小青龙汤加减,去桂枝
麻黄10g 细辛5g 干姜10g 半夏10g 五味子10g 白芍10g 炙甘草5 加石膏10~30g 黄芩10g 大青叶10g(或半枝莲)
痰热甚:加瓜蒌10g 竹茹10g
胸中气结者:加桑白皮10g 桔梗10g
便秘者:加大黄6~10g 桃仁10g
(四)痰饮久郁:
此症多见于一些顽、难、重症痰饮久积患者。
患者多患病数年,甚至数十年,哮喘、合并外感、肺部感染反复发作,且多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常年依赖激素、扩支等吸入剂甚至激素口服剂、喘促时作、胸闷气促、喉中时紧、咳嗽时作、时轻时重、此患者听诊:肺部常可有痰鸣、及部分部位呼吸音低弱,甚至消失。
舌暗红、淡红或红绛、苔薄白、或无苔(因病人长期大量用吸入剂者,多无苔)、脉沉细、沉弦。
辨证:1.或寒、或热、或无寒热。
2.郁积症状较为明显。
方药选择:小青龙汤加减,
寒饮久郁者:原方加川贝、白芥子。
热痰久郁者:去桂枝,加地龙、青黛、白果。
郁滞难以解散者:加丹参、桃仁。
总之,小青龙汤可以灵活加减,用于临床哮喘以病邪为甚的几乎各种症型,而哮喘发作期已过,以正虚为主,需要以补益为主,适当调理的不在此例。
三.小青龙汤中几味药物的妥善应用
小青龙汤之所以获得精湛的疗效,全在于其合理、严谨的配方。
故我们在加减、调补此方的基础上,应该熟知其主药的作用机制,以及参差易致,才可保证其最优作用。
1麻黄:是此方之君药。
古人云:“麻黄乃治喘之要药,寒则佐桂枝以温之;热则加石膏以清之。
”(王旭高,退思集类方歌注)。
麻黄宣肺理气,是改善支气管痉挛,平喘止哮的良药。
我在治哮喘各型症中,但凡有郁者均需用之。
麻黄用量过大,可使病人感到心悸,故凡大量用者取久煎法。
2.桂枝:是此方之臣药。
其相佐于麻黄,可使其辛温散表,通透胸中郁滞的作用加强,故对寒饮、风湿症者最为对症,可用足量10g;对内有郁热,但外感风寒时日不长者,短期少量应用,也可起到速效的作用。
但桂枝与麻、细相”伍,的确过燥,会使患者出现头痛、失眠、口舌生疮等不良反映,故内热久郁者均不宜用。
3.细辛:古人有“辛不过钱”之说,故我在临床应用时,一般比较小心,只用3~6g。
个别病人用量稍大,确实有心慌、头晕、口面发麻等不良反映。
但对个别重症患者,短时重用,确可取神效。
名医王文鼎云:“举凡姜(干姜或生姜),辛(细辛)、味(五味子)配伍并用者,三药一定要等量,倘耽心细辛量大,小量投服之,其效立减。
……复方汤剂内酌用细辛6~9克,煎取日2~3次分服,多无大碍,反具顿挫病势之殊功。
”《古今名医临症秘诀》,本人在临床对此点甚有体会。
总之,但凡熟知麻、桂、辛之妥善应用,即可掌握小青龙汤有效、安全之要领。
小青龙汤作为治疗哮喘之主方,即取其温化以利荡涤久郁痰饮之殊效。
虽急性感染,内热炽盛时,我们多配伍石膏、黄芩等大凉之品。
但止哮“切不可全用寒凉”,以恐“阴药凝固其痰”《古今名医临症秘诀》的喘哮治疗之古训,尤当记取。
四.小青龙汤应用中适当剂型选择:
根据病状与用药后病情的变化,我们灵活选用适当剂型,也是保持满意疗效的重要条件。
哮喘病人多具有病程长的特点,又随时可发作急性病状,故因人适时选择最佳剂型是很必要的。
1.汤剂:小青龙加减汤方水煎剂的疗效比较快,对于以外感为主,病程较短者,用传统煎法每煎15~20',二煎兑合分次温服;但对内郁较甚,尤其细辛用足量者,慢煎1~1.5小时较为安全妥当,其药力也更为走内。
汤剂一般用1~3周或稍长,取其见效快、作用强的特点。
2.粉剂:小青龙加减汤浓缩粉剂,很适合长期内服,又可每次适当辨证调方,且细辛、桂枝等药的燥烈、强悍的特性,由于浓缩粉剂也大大缓解。
故一旦患者急性期病状趋于稳定,我则只将汤剂改为粉剂,桂、辛均可保持常量,麻黄还可适当加量。
如有热者石膏等亦适当加量。
粉剂作用温和,容易坚持服用,作用比较持久,是改善哮喘根本状态的最佳剂型。
3.穴位外敷的预防作用:参照《张氏医通》暑天贴膏的原理,我用小青龙变方(桂枝、细辛、元胡、白芥子等)的中药浓缩粉做成背部俞穴贴敷,对预防小儿哮喘的发作有一定疗效。
对一些成人亦有效,并且不必拘于暑季,任何病情稳定时都可以用。
成人在针灸后作,效果更好。
【典型病例】
女性,62岁。
患者哮喘二十年,加重,持续反复发作,西药依赖5年余。
就诊时喘、咳反复发作,不仅依赖大量扩支、激素吸入剂,且反复应用抗菌素与激素口服剂。
就诊时恰逢急性感染发作,但一月来未用激素口服剂。
喘促、咳嗽、痰多、痰色黄、夜不能平卧、胸痛;舌红无苔;脉滑大;听诊支气管周围痰鸣声,右肺呼吸音粗糙、少许罗音,左侧支气管周无呼吸音。
辨证:痰湿久郁化热,用小青龙汤去桂枝加石膏、黄芩、半枝莲,水煎剂加减调理一个月,咳喘基本控制,肺中罗音、喘鸣音消失。
改为上方浓缩粉剂,逐渐去清热药,加入化痰利湿祛瘀养阴益气等药,始终未再用激素口服剂。
约一年后,双肺呼吸音清晰,尤其左肺原无呼吸音处亦可闻及清晰呼吸音,且双侧相等。
总之,中医药治疗严重、复杂的哮喘合并感染也是可行的,关键要与西药的应用合理配合,适时加减。
就中医药本身来说,急性感染期药量药效要足够,缓解期也要选择适当剂型继续调理。
只有使患者真正回到机体的平衡状态,有效的控制、治愈才成为可能。
临床治疗哮喘的方剂很多,尤其对一些顽、难、杂症,久症,还需要变换方剂,选择最佳方案。
但学好小青龙汤对哮喘的灵活辨证加减,仍不失为中医师临床重要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