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是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但对于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直角三角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出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验证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直角三角形判定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动画等。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直角三角形的模型,用于展示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直角三角形判定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建筑工人测量高度、运动员测定跳远距离等,引导学生认识直角三角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引出判定方法。

八年级数学下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下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案、教学设计
3.综合应用题:
-完成课本第47页的练习题6,结合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一个直角三角形相关的数学小研究,可以是数学小论文、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展示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探索性问题:
-探索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了解数学史上的勾股定理证明过程。
-思考: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在解决其他类型几何问题中的应用。
2.强调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确保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有深入理解,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巩固题: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针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应用题。
2.练习过程:
a.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b.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c.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解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解决直角三角形相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二)教学难点
1.勾股定理的推导和理解,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2.逆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如何从给定的条件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3.学生在解决综合应用题时,往往难以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与实际问题有效结合。
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点,采用以下策略: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和实物模型,直观展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

八年级数学上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2)选取两道与直角三角形性质相关的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强化知识点的掌握。
2.选做题:
(1)针对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布置一道拓展题,如直角三角形与圆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其数学素养。
(2)针对学习程度一般的学生,布置一道实际应用题,如测量距离、计算面积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其实践能力。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6人,布置讨论题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对直角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探讨勾股定理的应用。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出示几道与直角三角形相关的练习题,如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计算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勾股定理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然而,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理解程度不一,部分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关注和引导。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他们对于富有挑战性和实际应用性的问题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建筑物的直角结构、斜拉桥等,引出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自主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如内角之和、斜边与直角边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勾股定理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从几何和代数两个角度去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执笔人执教者及班级组长签名单元课题直角三角形本节课题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定理以及应用。

2、巩固利用添辅助线证明有关几何问题的方法。

3、通过图形的变换,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新问题,进行类比联想,促学生的思维向多层次多方位发散。

4、从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证明思想方法。

时量教学流程及内容教学策略设计意图旁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8分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在教室布置中,我们需要一些等腰三角形,为了不浪费材料,我们想把上次寝室布置留下的直角三角形余料充分利用起来。

2、你有一个任意直角三角形纸片,如何只剪一刀,将它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你能发现含30°锐角的特殊直角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呢?2、猜想: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已知Rt△ABC中,∠ACB=90°,∠A=30°求证:BC=12AB4、由此归纳,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辨析训练:判断(1).Rt△ABC中,∠B=60°,CB=1, 则AC=2. 出示问题引导学生作辅助线组内合作测量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探究并总结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推理过程15分15分(2). △ABC中,∠A=30°,CB=1,则AB=2.(3)Rt△ABC中,∠C=90°,AB= 26, ∠A=30°,则CB= 33.思考:Rt△ABC中,∠C=90°,AB= 26,CB= 33,则∠A=_________.5、可证: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坐标边所对的角等于30°。

八年级数学下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下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直角三角形应用,如楼梯、桥梁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直角三角形的特征及其在全等判定中的应用。
2.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那么直角三角形有哪些特殊的地方呢?如何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旧知,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引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意义和作用。
(二)讲授新知
1.通过具体的直角三角形例子,讲解SAS、ASA、AAS和HL四种判定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四种方法的含义和应用。
- SAS:已知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和夹角相等,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 ASA:已知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夹角和两边相等,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ASA、AAS和HL)的掌握和应用。
2.难点:
-理解并灵活运用不同的全等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复杂几何图形中识别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并运用全等性质进行推理。
-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几何图形的性质相结合,解决综合性的几何问题。
- AAS:已知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角和一边相等,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 HL:已知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直角边相等,可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结合具体例题,逐一演示这四种判定方法的应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
3.强调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如正确识别对应边、对应角等。
4.小组合作题:布置一道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题目,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判定》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判定》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判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判定》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判断直角三角形;二是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断直角三角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三角形的性质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理解不透彻,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展示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过程。

2.准备实例题目,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直角三角形实例,如建筑工人测量高度、体育运动员投掷项目等,引导学生关注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从而引入新课。

2. 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回顾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判断直角三角形。

通过讲解和示范,呈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取一道实例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判断题目中的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初中数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教案

初中数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教案

教学设计问题1、直角三角形的表示方法三角形用什么符号表示?那么直角三角形又用什么符号表示呢?三角形ABC 表示△ABC,直角三角形可以用符号“Rt△”,直角△ABC表示方法:Rt△ABC.问题2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请同学们画一个直角△ABC,其中△C=90°,用量角器分别量出出△A、△B的度数,并且求出△A+△B的值.追问:通过对问题3的计算你发现△A和△B有什么关系?追问:结合图形你能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吗?几何推理过程.如图3,在Rt△ABC中.△△A+△B +△C= 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而△C= 90°.△ △A+△B= 90°.结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追问:此直角三角形性质用几何语言该怎样表示?△△ABC是直角三角形△ △A+△B= 90°.问题3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反过来,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请你说说理由.推理过程如下:如图5,在△ABC中.△A+△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B=90°(已知),△△C=90,△△ABC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定义)例题尝试:例1 如图4,△C=△D=90° ,AD、BC相交与点E.△CAE与△DBE有什么关系?为什么?1、(1)Rt△ABC中,∠C=90°,∠B=28°,则∠A=_ _.(2)若∠C =∠A+∠B,则△ABC是______三角形.(3)在△ABC中,∠A=90°,∠B=2∠C,求∠B,∠C的度数.2、如图,在Rt△ABC中,若∠ACD=∠B,CD⊥AB,△ABC为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1、如图,从A处观测C处时仰角30CAD∠=,从B处观测C处时仰角45CBD∠=,从C处测量A、B两处时视角∠ACB是多少?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合作交流。

沪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9.3《直角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9.3《直角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9.3《直角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直角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是沪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9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包括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及其应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数学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实数、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并具有一定的几何图形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然而,对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理解困难,特别是勾股定理的应用和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逐步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2.学会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勾股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2.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3.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直角三角形的相关教具和学具。

3.教学课件和教学设计文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实数、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几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直角三角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直角三角形的特征。

然后,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实际问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直角三角形》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下册《直角三角形》教案、教学设计
1.基础知识巩固: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chapter页的练习题1-5,重点关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选择两道与直角三角形判定方法相关的题目进行解答,要求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
2.实践应用题:
-结合生活实际,找出两个含有直角三角形的场景,并简要说明直角三角形在其中的作用。
-尝试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距离或高度测量问题,要求列出解题步骤和最终答案。
3.提高拓展题:
-完成“拓展延伸”部分第1、2题的解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针对本节课学到的直角三角形知识,编写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题目,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
4.小组合作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以PPT或手抄报形式进行展示。
-小组讨论并总结直角三角形判定方法的要点,将讨论成果以书面形式提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养成勤奋好学的学习习惯。
3.通过直角三角形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他们的数学意识。
4.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勇于挑战、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建筑物的直角、三角形标志等,引起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反思与总结:
-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以及对直角三角形知识点的认识。
-撰写一篇关于直角三角形学习心得的短文,与同学和老师分享。
作业要求:
1.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写工整、清晰,解答过程要求简洁明了。
2.鼓励同学们在完成作业时积极思考,主动请教同学和老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经历“激疑—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探索过程,并体会数形结合与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能说出勾股定理的内容。

(2)、能力目标:会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践探索,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中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聪明才智和成就的介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和民族自豪感,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并受到激励发奋学习。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

课前准备:8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三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在我国北京召开,投影显示本届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标:会标中央的图案是一个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图形,数学家曾建议用“勾股定理”的图来作为与“外星人”联系的信号.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探索勾股定理.(板书课题)(二)探索发现勾股定理1.画一画,猜一猜①学生动手:画△ABC,∠A,∠B,∠C所对边分别为a,b和c,其中∠ACB=90°,a=3厘米,b=4厘米,量出斜边c的长度。

②(出示投影1)分别以上图的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作正方形,这三个正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讨论,与同桌交流结果。

师生共议:以斜边为边的正方形面积恰好等于以直角边为边的两正方形面积的和,即:32+42=52③教师提问:是否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有这个性质呢?学生交流讨论:每个同学另画一个直角三角形,量出a,b,c的长度,并算a2,b2,c2,以及a2+b2的值,与同桌交流。

让学生观察a2+b2和c2有何数量关系,验证猜想: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介绍有关勾股定理的小知识在国外,相传勾股定理是公元前500多年时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发现的。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1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1

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是华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直角三角形的定义、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判定等基础知识,对三角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和判定方法可能还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判定方法。

2.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判定方法。

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

2.直角三角形的相关图片和案例。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如三角形的性质、判定等。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主题——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判定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同时,给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

问题包括: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如何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进一步巩固直角三角形的知识。

同时,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课题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课时1课时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梳理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通过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索,进一步明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和梳理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论证. 难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教学活动设计二次设计课堂导入直角三角形有哪些性质?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性质2: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探索新知合作探究自学指导自学教材P102~103的内容.合作探究探究性质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已知:在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求证:CD=AB.证明:延长CD至点E,使DE=CD,连结AE,BE.∵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AD=DB.又∵DE=CD,∴四边形ACBE是平行四边形. 又∵∠ACB=90°,∴四边形ACBE是矩形,∴CE=AB,∴CD=CE=AB.探索新知合作探究教师指导1.易错点:一定要注意性质的前提是在直角三角形中.2.归纳小结:(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3.方法规律:解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通常还需要添加辅助线.当堂训练1.在△ABC中,∠ACB=90°,CE是AB边上的中线,那么与CE相等的线段有______,与∠A相等的角有_______ .若∠A=35°,那么∠ECB=_______.2.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及其中线之和为6,那么该三角形的斜边长为_______.3.如图,在△ABC中,AD⊥BC,E,F分别是AB,AC的中点,且DE=DF. 求证:AB=AC.板书设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例题.教学反思。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教学设计2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教学设计2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是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能够运用这些性质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 activities,引导学生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2.能够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理解和运用。

2.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2.通过实例和activities,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讨论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 activities,用于引导学生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实例和 activities。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复习锐角三角函数、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的定义和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并记忆。

3.操练(10分钟)通过实例和 activities,让学生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I)第二课时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I)第二课时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I)第二课时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1)第二课时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探索、推理得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直角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教学重、难点1.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1. 我们学习过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2. 我们学习过的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有哪些?3.在右图中,△ABC是直角三角形,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①AB=10cm,CD的长为多少cm②CD=2cm,则AB的长为多少?③若∠A =40°,则其他角为多少度?④若∠A=30°,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二、讲授新课1.如图,在Rt△ABC中,∠ACB=90°,如果∠A=30°,那么直角边BC与斜边AB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动手测量结论:软件测量结论:方法一:解:取线段AB的中点D,连接CD。

∵CD是Rt△ABC斜边AB上的中线,∴∵∠BCA=90°,且∠A=30°∴∠B=60°.∴△CBD为等边△∴方法二:提示:两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拼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结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几何语言:∵△ABC是直角三角形,∠C=90°,∠A=30°,∴BC= AB)2.师:该性质定理的逆定理是否成立?即“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是30°”这句话对吗如图,在Rt△ABC中,∠BCA=90°,若BC= AB,那么∠A=30°吗?解:取线段AB的中点D,连接CD∵CD是Rt△ABC斜边上的中线,∴CD= AB=BD∵BC= AB∴BC=BD=CD,即△BDC为等边三角形∴∠B=60°,∵∠A+∠B=90°,∴∠A=30°结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第一条性质和判定。

2.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思考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性质1: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难点:性质的推导。

[教学设计]一. 复习引入1.什么是直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除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还会有哪些性质呢?二. 了解:角的性质请学生看图,提问:1.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与∠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归纳小结:定理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反之,有两个角互余的直角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三: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1.实验操作:要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直角三角形纸片。

(1)量一量斜边AB的长度。

(2)找到斜边的中点,用字母D表示。

(3)画出斜边上的中线。

(4)量一量斜边上中线的长度。

让学生猜想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的长度之间有何关系?2.提出问题:是否每一个直角三角形都有“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呢”?3.证明命题:(过程略)[设计说明]:建议先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交流讨论。

四: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1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求证: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分析:(1)例1实质上是性质定理1的逆命题,它们交换了条件与结论。

(2)弄清命题证明的步骤:画图、写已知、写求证、写证明过程(3)强调条件中没有直角三角形。

双边活动:师生讲练结合。

归纳判定定理: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例2 教材P87(见课件)五:练习:例2 AC⊥DB于C,F是AC上一点,且FC=BC,AC=DC,延长DF交AB 于E,则⊿DEB是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见《每课必练》P51 T10教材P87双边活动:师生讲练结合六:小结(见课件)作业:《每课必练》P50-51 T1-9 反思:。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2 第1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2 第1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2 第1课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2 第1课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材,主要介绍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

内容包括: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为后续学习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例和动手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数学证明过程感到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的运用。

2.难点:对直角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直观演示法、实践操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直角三角形的相关图片和实例。

2.准备几何画图工具,如直尺、圆规、三角板等。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直角三角形的实例,如建筑工人使用的勾股尺、三角板等,引导学生回顾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通过几何画图工具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直角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3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3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是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章第2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包括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等,同时让学生学会用这些性质来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这一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后续学习立体几何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对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理解和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能够运用这些性质和判定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结合实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直角三角形的相关图片和实例,用于讲解和展示。

2.准备PPT,内容包括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相关练习题。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直角三角形的实例,如建筑物的构造、体育比赛中的测量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例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意识到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展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提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渐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第1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定理。

2、巩固利用添辅助线证明有关几何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定理的证明思想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探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提问:(1)什么叫直角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是一类特殊的三角形,除了具备三角形的性质外,还具备哪些性质?
二、合作探究
(一)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1
请学生看图形:
1、提问:∠A与∠B有何关系?为什么?
2、归纳小结: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巩固练习:
练习1
(1)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为52°,那么另一个锐角度数
(2)在Rt△ABC中,∠C=90°,∠A -∠B =30°,那么∠A= ,∠B= 。

练习2 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高,那么,(1)与∠B互余的角有(2)与∠A相等的角有。

(3)与∠B相等的角有。

(二)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2
1、实验操作:要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直角三角形的纸片
(l)量一量斜边AB的长度
(2)找到斜边的中点,用字母D表示
(3)画出斜边上的中线
(4)量一量斜边上的中线的长度
让学生猜想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长度之间有何关系?
2、归纳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三、巩固与提高
(一)讲解P87例1
(二)课堂练习
1、在△ABC中,∠ACB=90°,CE是AB边上的中线,那么与CE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与∠A相等的角有_________,若∠A=35°,那么∠ECB= _________。

2、已知:∠ABC=∠ADC=90°,E是AC中点。

求证:(1)ED=EB (2)∠EBD=∠EDB (3)图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
(三)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直角三角形的那两条性质定理?
(四)布置作业 P93 第1、2题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