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压床机械方案分析班级:机械1414班姓名:刘宁学号:20143512指导教师:李翠玲成绩:2016 年 11 月 8 日目录目录一.题目:压床机械设计 (3)二.原理及要求 (3)(1).工作原理 (3)(2).设计要求 (4)(3).设计数据 (4)三.机构运动尺寸的确定 (5)四.机构的结构分析 (7)五.机构的运动分析 (8)(1)主动件参数列表分析 (8)(2)杆组参数列表分析 (8)(3)编写主程序并运行 (10)(4)运动图像分析 (13)六、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15)(1)参数列表分析 (15)(2)编写主程序及子程序 (16)(3)运行结果 (21)(4)图像分析 (21)七.主要收获与建议 (23)八.参考文献 (23)一.题目:压床机械设计二.原理及要求(1).工作原理压床机械是由六杆机构中的冲头(滑块)向下运动来冲压机械零件的。
图1为其参考示意图,其执行机构主要由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组成,电动机经过减速传动装置(齿轮传动)带动六杆机构的曲柄转动,曲柄通过连杆、摇杆带动滑块克服阻力F冲压零件。
当冲头向下运动时,为工作行程,冲头在0.75H 内无阻力;当在工作行程后0.25H行程时,冲头受到的阻力为F;当冲头向上运动时,为空回行程,无阻力。
在曲柄轴的另一端,装有供润滑连杆机构各运动副的油泵凸轮机构。
(a)机械系统示意图(b)冲头阻力曲线图(c)执行机构运动简图图1 压床机械参考示意图(2).设计要求电动机轴与曲柄轴垂直,使用寿命10年,每日一班制工作,载荷有中等冲击,允许曲柄转速偏差为±5%。
要求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应在许用值[α]之内,从动件运动规律见设计数据,执行构件的传动效率按0.95计算,按小批量生产规模设计。
(3).设计数据三.机构运动尺寸的确定已知:(1)作图:1.以O2为原点确定点O4的位置;2.画出CO4的两个极限位置C1O4和C2O4;3.取B1,B2使CB=CO4*1/3,并连接B1O2,B2O2;4.以O2为圆点O2A为半径画圆,与O2B1交于点A1;5.延长B2O2交圆于A2;6.取CD=0.3*CO4。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码头吊车机构的设计及分析班级:机械0908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成绩:2011 年9 月23 日目录1.设计题目 (2)1.1机构简图 (2)1.2已知条件 (2)1.3设计要求 (3)2. 运动方案及机构设计 (4)2.1连架杆O3C摆动范围的确定 (4)2.2曲柄摇杆机构尺寸的设计 (7)3.运动分析计算及动态静力分析 (8)3.1整体机构运动分析 (8)3.1.1实虚参对照表 (8)3.1.2程序 (8)3.1.3运行结果 (10)3.1.4线图 (10)3.2整体机构动态静力分析 (11)3.2.1实虚参对照表 (11)3.2.2程序 (12)3.2.3线图 (14)3.2.4运行结果 (15)4.主要收获 (18)码头吊车机构的设计及分析一、题目说明图示为某码头吊车机构简图。
它是由曲柄摇杆机构与双摇杆机构串联成的。
已知:l o1x=2.86m, l o1y=4m, l o4x=5.6m, l o4y=8.1m, l3=4m, l3'=28.525m, a3'=0.25°,l3´´=8.5m, a3´´=7°, l4=3.625m, l4´=8.35m, a4'=184°,l4´´=1m, a4´´=95°, l5=25.15m,l5'=2.5m, a5'=24°。
图中S3、S4、S5为构件3、4、5的质心,构件质量分别为:m3=3500kg, m4=3600kg, m5=5500kg,K点向左运动时载重Q为50kN,向右运动时载重为零,曲柄01A的转速n3=1.06r/min。
二、内容要求与作法1.对双摇杆机构O3CDO4进行运动分析,以O3C为主动件,取步长为1°计算K点位置,根据K点的近似水平运动要求,依据其纵坐标值决定O3C的摆动范围。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压床机械方案分析班级:机械1414班姓名:刘宁指导教师:李翠玲成绩:2016 年 11 月 8 日目录目录一.题目:压床机械设计二.原理及要求(1).工作原理压床机械是由六杆机构中的冲头(滑块)向下运动来冲压机械零件的。
图1为其参考示意图,其执行机构主要由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组成,电动机经过减速传动装置(齿轮传动)带动六杆机构的曲柄转动,曲柄通过连杆、摇杆带动滑块克服阻力F冲压零件。
当冲头向下运动时,为工作行程,冲头在内无阻力;当在工作行程后行程时,冲头受到的阻力为F;当冲头向上运动时,为空回行程,无阻力。
在曲柄轴的另一端,装有供润滑连杆机构各运动副的油泵凸轮机构。
(a)机械系统示意图(b)冲头阻力曲线图(c)执行机构运动简图图1 压床机械参考示意图(2).设计要求电动机轴与曲柄轴垂直,使用寿命10年,每日一班制工作,载荷有中等冲击,允许曲柄转速偏差为±5%。
要求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应在许用值[α]之内,从动件运动规律见设计数据,执行构件的传动效率按计算,按小批量生产规模设计。
(3).设计数据推程运动角δ60°70°65°60°70°75°65°60°72°74°远休止角sδ10°10°10°10°10°10°10°10°10°10°回程运动角δ'60°70°65°60°70°75°65°60°72°74°三.机构运动尺寸的确定转速n2 (r/min)距离x1(mm)距离x2(mm)距离y(mm)冲头行程H(mm)上极限角Φ1 (°)下极限角Φ2(°)884013516014012060(1.以O2为原点确定点O4的位置;2.画出CO4的两个极限位置C1O4和C2O4;3.取B1,B2使CB=CO4*1/3,并连接B1O2,B2O2;4.以O2为圆点O2A为半径画圆,与O2B1交于点A1;5.延长B2O2交圆于A2;6.取CD=*CO4。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硬币分拣机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硬币分拣机设计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个硬币分拣机,能够将不同面额的硬币自动分拣分类,并通过显示屏显示结果。
通过这个设计,可以提高硬币分拣的效率,减少人工操作的工作量。
二、设计原理硬币分拣机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硬币接收系统:设计一个接收硬币的装置,可以将硬币引导到分拣系统中。
可以使用一个漏斗状的装置将硬币引导到下方的传送带上。
2. 传送带系统:设计一个传送带系统,将硬币从接收系统传送到分拣区。
传送带需要具备稳定的速度和可靠的传送能力。
3. 传感器系统:在传送带上设置多个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硬币的直径和厚度来确定硬币的面额。
通过传感器的信号,可以确定硬币的面额并进行相应的分拣。
4. 分拣系统:设计一个分拣系统,能够根据传感器的信号将硬币分拣到相应的槽中。
可以采用机械臂或者气动装置进行分拣。
5. 控制系统:设计一个控制系统,通过编程控制传送带的速度和传感器的工作时间,实现硬币的自动分拣。
控制系统还需要将硬币的分拣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
三、设计步骤1. 设计硬币接收系统:确定硬币入口的位置和形状,设计合适的漏斗装置将硬币引导到传送带上。
2. 设计传送带系统:确定传送带的长度、速度和传送带的材质。
通过传送带将硬币从接收系统传送到分拣区。
3. 设计传感器系统:根据硬币的直径和厚度设计传感器的位置和数量。
通过传感器的信号,判断硬币的面额。
4. 设计分拣系统:根据传感器的信号,设计分拣装置将硬币分拣到相应的槽中。
可以采用机械臂或者气动装置进行分拣。
5. 设计控制系统:编程控制传送带的速度和传感器的工作时间,实现硬币的自动分拣。
控制系统需要将硬币的分拣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
四、设计参数1. 传送带速度:根据硬币的通过速度和传感器的工作时间来确定传送带的速度,使得硬币能够稳定地通过传感器。
2. 传感器数量和位置:根据硬币的直径和厚度来确定传感器的数量和位置,确保能够准确地判断硬币的面额。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床机构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床机构说明书一、设计目标及任务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种能够满足工业生产需求的压床机构。
通过对压床机构的设计,学生需要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设计任务包括:1.压床机构的结构设计,包括压床的底座、上压板、滑块等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2.压床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包括底座和上压板的运动关系、滑块的运动方式等。
3.压床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包括对驱动机构和压力传感器的选型和设计等。
4.压床机构的强度和刚度分析,包括对底座和上压板的刚度和强度进行计算和验证。
二、压床机构的结构设计压床的底座是整个机构的支撑结构,其设计应考虑到机械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
底座的形状和材料选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上压板是压床机构的主要工作部件,其设计应考虑到压力传递、工作平稳性和刚度等要求。
上压板可以采用整体结构或分段结构,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材料和加工工艺。
滑块是实现上压板运动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设计应满足工作平稳、拆装方便和耐磨损等要求。
滑块的材料可以选择高强度合金钢或铸铁等。
三、压床机构的运动学分析压床机构的运动学分析主要研究底座和上压板之间的相对运动关系,以及滑块的运动方式。
通过分析运动学特性,可以确定机构的工作行程、机械转换原理和机构的运动速度等参数。
四、压床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压床机构的动力学分析主要研究驱动机构和压力传感器的设计和选型。
驱动机构可以选择液压或气动驱动,根据工作要求确定驱动力和行程。
压力传感器的选型需根据工作负荷大小和精度要求进行选择。
五、压床机构的强度和刚度分析压床机构的强度和刚度分析主要研究底座和上压板的刚度和强度。
通过计算和验证,确定机构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或断裂,且能够承受工作负荷。
六、总结通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床机构,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机械原理知识和设计方法,掌握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结构的稳定性、强度和刚度,以及机械的工作平稳性和精度要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洗瓶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洗瓶机一、设计任务..........................................................1.1设计题目.....................................................1.2设计任务.....................................................1.3设计要求.....................................................二、原动机的选择.....................................................三、推瓶机机构与洗瓶机机构设计.......................................四、机械运动方案设计.................................................4.1设计方案一...................................................4.2设计方案二...................................................4.3设计方案三...................................................4.4设计方案四...................................................五、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六、执行机构和传动部件的机构设计.....................................七、机构运动简图和传动部件的运动循环.................................7.1机构的整体运动简图...........................................7.2推头的运动循环图.............................................八、小组总结.........................................................九、参考文献.........................................................一、设计任务书1.1设计题目洗瓶机有关部件位置示意图设计洗瓶机。
机械原理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概述 (2)设计项目 (3)一、设计题目 (3)二、机构简介 (3)三、设计数据 (4)设计内容 (4)一、导杆机构的设计 (4)二、凸轮机构的设计 (12)三、齿轮机构的设计 (16)设计体会 (20)参考文献 (21)附图································概述一、机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其基本目的在于:(1)、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
(3)、使学生得到拟定运动方案的训练,并具有初步设计选型与组合以及确定传动方案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和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机械的主体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以及其他机构)进行设计和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并根据给定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凸轮、齿轮;或对各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要求学生根据设计任务,绘制必要的图纸,编写说明书。
三、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
图解法几何概念较清晰、直观;解析法精度较高。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设计主要应用图解法进行设计。
设计项目一、设计题目:牛头刨床连杆、凸轮、齿轮机构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机械原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内容。
1. 课程设计主题,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通过该装置实现特定的功能。
2. 设计要求,装置的设计要求符合机械原理相关知识,能够有效地完成所规定的功能,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3. 设计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零部件选型、装配调试等具体步骤。
4. 设计报告,撰写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设计过程、关键技术参数、实验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三、设计流程。
1. 需求分析,明确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分析设计对象的特点和工作环境,为后续的方案设计奠定基础。
2. 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并进行比较和评估,选择最合适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
3. 零部件选型,根据所选方案,选择合适的零部件和材料,确保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装配调试,按照设计要求,将各个零部件进行装配,并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装置能够正常工作。
5. 设计报告,撰写完整的设计报告,包括设计的整个过程和结果,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
四、设计要求。
1. 设计的装置功能明确,能够有效地完成所规定的任务。
2. 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能够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
3. 设计报告内容完整,结构清晰,语言流畅,符合学术规范。
4. 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实验过程中不会造成人身和设备的损害。
五、设计评分标准。
1. 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占20%。
2. 设计装置的功能和性能占30%。
3. 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占30%。
4. 设计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占20%。
六、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机械原理相关知识,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运动轨迹为字母P的联动凸轮组合机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2015 年7 月29 日目录一、机构简介……………………………………..…………………..…..…………………..2二、设计任务……………………………………..…………………..…..…………………..2三、设计方案内容3.1 联动凸轮机构基本要素的确定 (2)3.1.1 凸轮类型的选择 (2)3.1.2 推杆类型的选择 (2)3.1.3 凸轮基本尺寸的确定 (3)3.2 目标轨迹的设计 (3)3.3 运动轨迹各点凸轮转角与推杆位移的关系 (3)3.4 从动件推杆的运动规律 (4)3.5 运动轨迹的散点图以及X坐标和Y坐标的散点图 (4)3.6 凸轮推杆位移与凸轮转角关系图 (6)四、联动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7)4.1 横向凸轮的设计 (7)4.2 纵向凸轮的设计 (7)五、联动凸轮组合机构机构简图 (9)六、课程设计总结 (9)运动轨迹为字母“P”的联动凸轮组合机构设计一、机构简介凸轮机构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特别是自动机和自动控制装置中。
如内燃机的配汽缸、自动机床的的进刀机构、电子机械、自动送料机构等等。
而凸轮机构的最大优点就是只要适当地设计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推杆得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而且响应快速,机构简单紧凑。
正因如此,凸轮机构不可能被数控和电控等装置所完全代替。
在许多生产设备中,为了实现预定的特殊运动轨迹,常采用由两个凸轮机构组成的能实现目标运动轨迹的组合机构,称之为联动凸轮组合机构。
二、设计任务联动凸轮组合机构由两个凸轮机构组成。
它利用两个凸轮的协调配合,或同步运动来控制从动件上点的方向运动,使其可以准确地实现预定的轨迹。
此次设计是利用联动凸轮可以准确实现预定轨迹的工作原理,设计出“会写字的组合机构”,即用两个凸轮联动配合,实现设定的轨迹,“写”出大写英文字母“P”。
(完整版)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牛头刨床
(完整版)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牛头刨床一、设计背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对于木材加工的需求越来越大。
牛头刨床作为一种常用的机械设备,用于将木材刨平、刨直,从而得到平整的木材表面。
本课程设计旨在设计一台具有稳定性、高效性和安全性的牛头刨床。
二、设计要求1. 刨床的工作台面积不小于500mm×300mm,且能承受一定的负荷;2. 刨床刨削深度可调节,最大刨削深度不小于8mm;3. 刨床的工作速度可调节,最大工作速度不小于8m/min;4. 刨床的刨刀具具有良好的刨削效果,并可更换;5. 刨床具有必要的保护装置,以确保操作者的安全;6. 刨床的整体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外观美观。
三、设计思路1. 结构设计:(1) 床身结构:采用铸铁材质,以确保刨床的稳定性和刚性;(2) 工作台设计:采用铝合金材质,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导热性;(3) 刨刀具设计:采用高速钢材质,设计成可更换式,以提高使用寿命和刨削效果;(4) 传动系统设计:采用电动驱动方式,通过变频器调节工作速度和刨削深度。
2. 控制系统设计:(1) 刨床配备触摸屏控制面板,方便操作者实时监控工作状态;(2) 刨床配备紧急停止按钮和安全防护装置,以确保操作者的安全;(3) 刨床具备自动换刀功能,提高操作效率;(4) 刨床配备故障自诊断系统,能够快速判断故障并进行维修。
四、技术参数1. 工作台面积:600mm×400mm;2. 最大刨削深度:10mm;3. 最大工作速度:12m/min;4. 刨刀具材质:高速钢;5. 电源:交流220V,50Hz;6. 功率:2.2kW。
五、安全措施1. 刨床配备紧急停止按钮,操作者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立即停止刨床的工作;2. 刨床工作过程中,操作者必须戴上防护手套和护目镜,以避免刨削过程中的飞溅伤害;3. 刨床的开关箱设有防护罩,以防止误碰开关引发事故;4. 刨床配备故障自诊断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维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学院专业班设计者:完成日期:年月日xx大学计算结果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目录1.课程设计题目1.1、课程设计题目1.2、工艺动作分解1.3、设计要求2.课程设计题目分析2.1、总功能要求2.2、总功能分解2.3、书本打包机设计参数的选择2.4、各部分执行机构的设计2.5、书本打包机整体机构简图2.6、整个机构的运动循环图3.各部分机构的设计方案说明4.执行机构的设计和传动比的计算4.1、电动机到主轴间的减速机构计算4.2、推书机构的连杆机构计算4.3、推书机构中的槽轮机构分析4.4、凸轮机构的计算5.课程设计心得体会6.参考资料1课程设计题目1.1课程设计题目课程设计题目:自动压片成形机书本打包机主要是用在印刷厂里,在大量的书本印刷出来后,将其以一定的数量为一堆,用牛皮纸将其包装起来,以便于销售和运输。
这种功能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比如:包糖机,饭盒包装机等凡是涉及到要将东西分堆包装的地方,都可以将其稍微改动即可用于其它地方。
1.2工艺动作分解书本打包机的用途是要把一摞书(如20 本一包)用牛皮纸包成一包,并在两端贴好封签(图 1-1)。
包、封的工艺顺序如图 1-2 所示。
图1-1图1-2其工艺过程如下所述:①横向送书(送一摞书)。
②纵向推书前进(推一摞书)到工位 a,使它与工位 b ~ g上的 6 摞书贴紧。
③书推到工位 a前,包装纸已先送到位。
包装纸原为整卷筒纸,由上向下送够长度后进行裁切。
④继续推书前进一摞书的位置到工位 b,由于在工位 b 的书摞上下方设置有挡板,以挡住书摞上下方的包装纸,所以书摞推到 b 时实现包三面,这个工序中推书机构共推动 a ~ g的 7 摞书。
⑤推书机构回程时,折纸机构动作,先折侧边(将纸卷包成筒状),再折两端上、下边。
⑥继续折前角。
⑦上步动作完成后,推书机构已进到下一循环的工序④,此时将工位 b 上的书推到工位 c。
在此过程中,利用工位 c两端设置的挡板实现折后角。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坐躺双用摇椅设计工程机械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5041003班题目序号:11设计者:徐海鹏2504100324夏婷婷2504100321指导教师:张伟社2013年1月10日目录第一部分六杆机构分析软件使用过程1.题目6 六杆机构运动与动力分析 (4)2.机构的结构分析 (4)3.六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5)4.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14)5.加在原动件1上的平衡力矩与飞轮的转动惯量 (15)第二部分坐躺两用摇动椅设计说明一、设计题目 (19)二、设计目的 (19)三、原始数据和设计要求 (19)四、设计方案分析 (20)五、机构设计步骤 (20)(1)工作原理分析 (20)(2)机构设计说明 (21)(3)尺寸数据计算 (23)六、心得体会 (26)七、参考文献 (27)第一部分六杆机构分析软件使用过程1.题目6 六杆机构运动与动力分析1.分析题目对如图6所示六杆机构运动与动力分析,各构件长度、构件1的转速如表6所示。
构件2、3、5的质量G2、G3、G5,作用在构件3上的阻力P工作、P空程,不均匀系数δ,构件2、5绕质心的转动惯量的已知数据如表7所示。
构件2、5的质心位置在杆长中点处,构件1的转动惯量、构件4的质量忽略不计。
2.分析内容(1)进行机构的结构分析;(2)绘制滑块E的运动线图(即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线图);(3)绘制构件5的运动线图(即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线图);(4)各运动副中的反力;(5)加在原动件1上的平衡力矩;(6)确定安装在轴A上的飞轮转动惯量。
图1 六杆机构2.机构的结构分析如图2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
图2机构中活动构件为1,2, 3, 4, 5,即活动构件数n=5。
A, B, C, E, F处运动副为低副(5个转动副,2个移动副),共7个,即Pl=7。
则机构的自由度为:F=3n-2Pl=3X5-2X7=1。
拆基本杆组:(1)标出原动件1,其转角为φ1,,转速为n1;(2)拆出Ⅱ级杆组4—5,为RPR杆组;(3)拆出Ⅱ级杆组2—3,为RPP杆组,如图3所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201141100系别: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班指导教师:教授起止时间:2013年12月23—27日东莞理工学院目录第一章内容介绍1-1 机构简介 (1)1-2 设计数据 (1)1-3 机构简图 (2)第二章六杆机构设计2-1 设计内容 (3)2-2 设计数据 (4)2-3 设计运动分析 (5)第三章凸轮设计3-1 设计内容 (7)3-2 图解法设计 (7)3-3 凸轮机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10)第一章内容介绍1.机构简介压床是应用广泛的锻压设备,用于钢板矫直、压制零件等。
如图所示为某压床的运动示意图。
其中,六杆机构ABCDEF为其主体机构,电动机经联轴器带动减速器的三对齿轮(z l-z2, z3-z4, z5-z6)将转速降低,然后带动压床执行机构(六杆机构ABCDEF)的曲柄1转动,六杆机构使滑块5克服阻力F r而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冲压工艺。
为了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在曲轴A上装有飞轮,在曲柄轴的另一端装有供润滑连杆机构各运动副用的油泵凸轮。
2.设计数据: 设计数据见表1和表2。
表1 六杆机构的设计数据表2 凸轮机构的设计数据参数转角θ(度) 序号偏距e(mm)基圆半径r(mm)滚子半径rr(mm)行程h (mm)推程运动角δ( )远休止角01δ( )回程运动角'δ( )近休止角02δ( )0 1 19 37 10 60 10 30 150 30 120 602 20 38 10 40 10 35 140 60 90 703 21 39 10 30 10 60 140 0 150 7030 4 22 40 5 30 8 60 140 0 150 705 23 41 5 60 8 30 90 50 150 706 24 42 5 60 12 30 90 50 220 045 7 25 43 5 60 12 30 130 10 220 08 26 44 15 50 12 30 150 30 120 609 27 45 15 50 10 40 120 60 120 6060 10 28 46 15 50 10 40 180 0 180 011 29 47 10 45 10 40 180 0 180 012 30 48 10 45 6 50 120 90 90 6013 31 49 10 45 6 50 180 20 160 0(为一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HUNAN UNIVERSITY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螺母自动安装机课程设计时间:2012.6.25-2012.6.29 组长:组员:专业班级:指导老师:学院名称:螺母自动安装机说明书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为了节省劳动,提高效率,不断改进所使用的工具从而创造和发明了机械和机械科学。
然而在当今社会,使用机器进行生产的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生产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其中机械原理的设计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工作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二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使我对所学知识进行一次比较系统地复习,使理论水平得以提高,培养了分析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我学会了搜集和整理资料,使我熟悉了有关国家的标准,锻炼了设计计算、数据处理、CAD绘制、技术文件编写等综合工作能力及实际操作技能。
另外,使我初步掌握从事生产实践的步骤和方法,培养了正确和科学的设计思想,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大好基础。
总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今后将从事的工作,进行训练,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一个坚实而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指导!工作计划安排:学时安排为1周。
同组设计者及分工:本设计组由4人组成,协作完成设计任务小组先一起制定各个运动机构的执行方案,然后每人负责一个运动机构的具体参数的制定,最后一起对其进行协调配合,形成最终的螺母自动安装机。
机械原理牛头刨床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牛头刨床课程设计说明书机械原理牛头刨床课程设计说明书1. 介绍在机械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中,机械原理牛头刨床是一个重要的实验项目。
本文将针对机械原理牛头刨床的课程设计进行全面评估和撰写,旨在帮助您深入理解这一主题。
2. 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2.1 主轴传动装置机械原理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首先涉及到主轴传动装置。
主轴传动装置是牛头刨床中最基本的部件之一,它负责将电机的旋转运动传递给牛头刨床的切削刀具,从而实现工件的加工。
2.2 工作台而牛头刨床的工作台则是用来支撑工件并进行切削加工的。
工作台的设计和调整对于牛头刨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3. 课程设计内容在进行机械原理牛头刨床的课程设计时,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内容:3.1 设计原理要对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并结合课程中所学到的机械原理知识,设计出符合工程要求的传动装置和工作台结构。
3.2 零部件选型我们需要对牛头刨床的零部件进行选型和优化,确保牛头刨床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具有稳定的性能和工作精度。
3.3 结构设计在课程设计中,我们还需要对牛头刨床的整体结构进行设计和分析,包括主轴传动装置、工作台、床身结构等,保证各部件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3.4 控制系统设计我们还需要考虑牛头刨床的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电气控制装置、数控系统等,以实现牛头刨床的自动化加工。
4. 个人观点和总结在完成这份课程设计说明书之后,我对机械原理牛头刨床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对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课程设计内容的研究和总结,我认识到牛头刨床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加工工具,在工程实践中具有着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机械原理牛头刨床的课程设计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和意义的任务,在其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够设计出符合工程要求的牛头刨床结构和性能。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撰写,能够对您的课程设计工作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对机械原理牛头刨床课程设计的全面评估和撰写,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启发。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牛头刨床的设计与分析专业:车辆工程班级: 11-2姓名: xxx学号:xxxxxxxxx指导教师:xxx2013 年5 月摘要牛头刨床设计的主要内容在于齿轮减速传动机构以及主体机构的设计,其基本原理是将电机的转动转化为刨刀的往复切削运动。
两种运动的转换通过机械原理中的不同机构配合使用很容易实现,但如何使刨床处于更好的工作状态就需要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了。
这对于机构的选择以及机构的尺寸设计提出了深层次的要求。
该设计用转动导杆机构与对心曲柄滑块机构进行组合,通过合理的的杆件尺寸设计使得牛头刨床工作处于平顺稳定的状态。
设计过程中运用多种软件进行刨床的动力学以及运动学分析,通过不断对运动曲线的优化比较选择出最佳方案。
本设计传动机构主要从满足执行构件需求的角度出发,根据齿轮设计原理进行合理地传动比分配,以及相应电机功率的选择。
本设计优点在于能够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来正视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可行性,同时在实现在满足任务书要求的基础上能够对设计进行优化与整合。
目录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 1 -1、课程设计的目的............................................................................................................ - 1 -2、课程设计的任务............................................................................................................ - 1 -3、课程设计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 1 -4、主要参数........................................................................................................................ - 2 -二、主体机构设计: ................................................................................................................. - 2 -1、主体运动的运动要求和动力要求................................................................................ - 2 -2、设计要求........................................................................................................................ - 2 -3、主体机构设计可在以下几种方案中选择.................................................................... - 2 -4、主传动机构尺寸的综合与确定[1]: ................................................................................ - 4 -5、解析法运动分析及程序................................................................................................ - 5 -6、飞轮转动惯量的确定.................................................................................................. - 10 -三、齿轮机构设计 ................................................................................................................... - 13 -1、设计要求:.................................................................................................................. - 13 -2、传动方案设计.............................................................................................................. - 14 -并分配传动比:............................................ - 14 -1)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i2)计算传动装置各轴的转速:.............................................................................. - 14 -3)各轴输入的功率.................................................................................................. - 15 -4)各轴输入的转矩.................................................................................................. - 15 -3、电机选择 ............................................................................................................. - 16 -4、齿轮1、2设计结果.................................................................................................... - 16 -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 16 -2)几何尺寸计算。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牛头刨床的运动分析与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牛头刨床的运动分析与设计一、设计目标本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对牛头刨床进行运动分析与设计,通过分析刨床的运动原理和结构特点,设计出合理的刨床结构,确保刨床的运动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二、刨床的运动分析1. 刨床的基本运动牛头刨床的基本运动包括主轴转动、工作台进给运动和刀架进给运动。
主轴转动通过电动机驱动刨刀进行旋转,实现刨削工作。
工作台进给运动使工件在水平平面上进行进给运动,供刀架进行刨削。
刀架进给运动使刀架在垂直于工作台的方向上进行进给,并在工件刨削时左右平移,调整刨削的位置。
2. 刨床的运动传动刨床的运动传动主要通过齿轮传动和导轨传动实现。
主轴转动通过电动机通过齿轮传动带动主轴实现。
工作台进给运动通过齿轮和导轨的组合实现,工作台在导轨上进行水平移动。
刀架进给运动通过螺杆和导轨的组合实现,螺杆带动刀架进行垂直平移,并在导轨上进行水平移动。
三、刨床结构设计基于上述运动分析,对牛头刨床进行结构设计如下:1. 主轴结构:主轴采用直径大、刚度高的优质轴承,保证刨床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主轴和电动机通过齿轮传动连接,确保刨床主轴的转动平稳。
2. 工作台结构:工作台采用结实的铸铁材料,设计为可拆卸结构,方便工件的放置和取出。
工作台通过导轨和齿轮传动实现水平进给运动,导轨和齿轮选用耐磨材料,减小运动阻力。
3. 刀架结构:刀架采用铸铁材料,设计为可调节结构,方便调整刨削位置。
刀架通过螺杆和导轨的组合实现垂直进给运动和水平进给运动,确保刀具与工件的接触面平整。
四、设计流程1. 进行刨床的运动分析,确定刨床的基本运动和运动传动方式。
2. 根据运动分析结果,进行刨床的结构设计,包括主轴结构、工作台结构和刀架结构。
3. 设计刨床各部件的尺寸和连接方式,确保结构的牢固性和可拆卸性。
4. 进行刨床的总体装配和调试,确保刨床的运动平稳和工作效率。
5. 测试刨床的性能和稳定性,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使用刨床时,应仔细阅读操作指南,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槽轮
=ω
传送带
=1.21rad/s。
佳木斯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h≥s-(L1-R2-r) d1≤2(L1-s) d2≤2(L1-R2-r) 其中 z=6,n=1,通常 b=3~10.我们假定 L1=100mm,r=5mm。可得 R2=50mm,s=86.6mm,d1≤26.8,h≥41.6,d2≤90.
8
佳木斯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综上,在本次设计中,采用的是“槽轮机构(传送带)—球面 槽轮机构(工作台)—凸轮机构(定位)—凸轮机构(灌装)—连杆 机构(压塞)—连杆机构 (封口) ”的设计方案。
4.机构运动总体方案图
9
佳木斯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用皮带和定轴齿轮系减速,用槽轮实现传送带的间歇运动,用球 面槽轮实现转台的旋转间歇运动,传送带靠摩擦力工作,传动平稳, 能缓冲吸震,噪声小,通过链轮传递给凸轮使压盖和灌装能够精确进 行;槽轮机构能实现间歇性转动且能较好地定位,便于灌装、压盖的 进行。定位功能由凸轮实现,转台转动一周,定位凸轮转动一周,完 成一次夹持工作。转台以上的工作动力由一根皮带传送上去,两边的 传送带由齿轮连接在一起。两个连杆机构中间由一个齿轮连接。
13
佳木斯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22.89° 基圆齿距: pb1=pb2=π mcosα =3.14*1*cos20° =2.95mm 重合度: ε a=【z1(tanα a4-tanα )+z2(tanα a5-tanα )】/2π =【20(tan31.32°-tan20°)+100(tan22.89°-tan20°)】/2π =1.76 ε a>1 可连续传动 所以此组合在这段调速中可行。
容器输入输出功能
旋 转 型 灌 装 机
转台多工位停歇转动功能
瓶的定位功能
对流体的灌装流体功能 压塞功能 对容器的封口功能 封口功能
图 2 灌装机的运动功能图
上图即为灌装机的逻辑功能图,根据图中所给的功能,结合其运 动状况,即可得到其运动方案。 下面我们分析其运动状况,根据其逻辑功能图,我们可以知道, 它的运动分为以下几个区间,分别为:容器输入,转台的工作,定位 瓶的位置, 注入液体, 压塞, 封口, 输出。 又因其输入输出功能一致, 故我们只研究其 6 个过程。
6.2 传送带的槽轮的设计
由 L<150mm 公式推导可知 ω =1.21rad/s X=ω ·R1·t =1.21×4×25 =121<150. 所以槽轮带动的传送带的滚子 R1=25mm, ω 对于槽轮几何尺寸,我们有如下等式: R2=L1sinφ =L1sin(π /z) s=L1cosφ =L1cos(π /z)
注意: 此处旨在表明机构的大体运动状态而非具体运动, 所以各机构间的连接和尺寸均 不是具体位置和尺寸,以及一些不必要的部件,例如:灌装液体的管道,压塞中夹持瓶塞的 器件和封口用的装置均未在图中给出。
5. 工作循环图
根据各构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绘制出其相互之间运动时的逻辑循 环关系图,图表如下:
1s 传 送 带 工 作 台 定位 装置 灌装 装置 压塞
封口/灌装
3t
2t
在瓶身定位阶段,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对瓶身保持夹持状态,将 瓶子送到输出传送带上时断开,这是一个间歇的往复运动,可以用凸 轮机构实现它的功能要求。其运动功能要求如下:
夹持定位
15t
15t
综合以上运动分析,可以得到以下表格 需求的功能运动 传送带的间歇直线运动 工作台的间歇旋转运动 压塞的往复直线运动 封口/灌装的往复直线运动
设计任务书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逻辑功能分析 功能分析 运动方案的比较与选择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拟定 机构运动总体方案图 (机构运动简图) 工作循环图 执行机构设计过程及尺寸计算 凸轮设计分段图. 轮廓图. 设计结果 十一运行结果及运动线 设计总结 参考资料
佳木斯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2015 年 6 月 8 日 机械基础教研室 佳木斯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佳木斯大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0
佳木斯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4 :旋转型灌装机 设计内容:
图 1 所示旋转型灌装机。 输送带将空瓶间歇输送至固定台,并由转台停歇旋 转带动至不同工位,包括:灌装(工位 1) 、压塞(工位 2) 、封口(工位 3)以 及输出包装好的容器 (工位 4) 。 输送带、 转台以及压塞的工作循环图如图 1 (b) 所示。
因为灌装高度 H=50mm,即要求推杆的行程为 50mm,其他运动不 作要求,只要能实现这个功能理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淑仁.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2:p221-222, 课程设计题选 8.20. [2] /view/bd007d89cc22bcd126ff0cf5.html
目录
1
佳木斯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2s 运动 停止 停止 正向 3.8s
3s
4s
5s 停止 运动
6s
7s 运动 停止
8s
9s
10s 停止 运动
运动 反向 1.2s
10
正向 8.8s
反向 10s
佳木斯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装置 封口 装置
正向 正向
反向 反向
正向 正向
反向 反向
6.执行机构设计过程及尺寸计算
6.1 减速齿轮系的设计 在此处,我们用常见的圆形矿泉水瓶为例:瓶身直径 d=72mm, 瓶体高度 h=210mm。
2.运动分析
3
佳木斯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容器的输入输出功能曲线:
传送带
4t
t
图 3 传送带的工作循环图
根据传送带的功能曲线,传送带为间歇运动,我们可以采用:槽 轮,棘轮和不完全齿轮等三种机构来实现它的功能要求;
转台工作的过程:
工作台旋转
4t 图4
t 工作台的工作循环图
根据工作台的功能曲线,工作台为间歇运动,我们可以采用:槽 轮,棘轮和不完全齿轮等三种机构来实现它的功能要求;
压塞的工作过程:
压塞往复运动
3.8t
1.2t
根据压塞的功能曲线,压塞运动前进时为缓慢前进,回程时急 速返回,为往复运动,我们可以采用: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来实现它
4
佳木斯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的功能要求。 在封口工作阶段以及灌装阶段,因为逻辑效果只需要一个简单 地往复运动,可以用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来实现其功能要求。其运动 功能要求如下:
R100
R20
由左到右,最左边的为输入轮,最右边为输出轮! ������1/������4 = r2 r3 r4 r1 r2′ r3′
12
佳木斯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100x100x100)/(20x20x20) =125∈(120,144) 从左往右, 分别为齿轮 1,2,2’,3,3’,4.设其模数相同且都为 1, 又有 z1=z2’=z3’=20,z2=z3=z4=100.ha*=1.5,c*=0.25,α =20°。 所以以齿轮 1 和齿轮 2 之间的啮合为例,可得: 中心距: a=m(z1+z2)/2=1*(20+100)/2=60mm 分度圆直径: d1=m*z1=1*20mm=20mm D2=m*z2=1*100=100mm 基圆直径: db1=m*z1*cosα =1*20*cos20°=18.79mm db2=m*z2*cosα =1*100*cos20°=93.97mm 齿顶圆半径: da1=(z1+2ha*)*m/2=(20+2*1)*1/2=11mm da2=(z2+2ha*)*m/2=(100+2*1)*1/2=51mm 齿顶圆压力角: α a1=arccos【z1cosα /(z1+2ha*) 】 =acrcos【20cos20°/(20+2*1) 】 =31.32° α a2=arccos【z2cosα /(z2+2ha*) 】 =acrcos【100cos20°/(100+2*1) 】
1 3 4 6 9 16 18 21 25 26 31 32 33
9. 机构运动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流程
1. 逻辑功能分析
2
佳木斯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灌装机各执行机构包括实现转台间歇转位的转位机构, 实现输瓶、 灌装、送盖、压盖、卸瓶运动的机构。各 执 行 机 构 必 须 满 足 工 艺 上 的 运 动 要 求 。 此方案执行构件的功能逻辑图如下图所示:
④定位功能
根据题目要求,需要将瓶子夹持住转移 180°,从输入带运送到 输出带, 中间还经历 2 次停顿, 综合来看, 此运动也是一个间歇运动, 在从输入带到输出带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夹持工作状态, 而在从输出带 转回输入带的过程中保持不工作状态,以备下一次运动。所以,这个 逻辑功能可以由凸轮机构来实现。
设计参数:
t=1s,L<150mm,H=50mm。
图 1 旋转型灌装机
设计要求:
1 依据旋转型灌装机的工作要求(输送带、转台、压塞) ,设计机构实现形 式,且不少于 6 种; 2 选择合理的机构形式,依据设计参数设计相应机构的几何参数; 3(选作)依据机构形式及几何参数,采用三维绘图软件对机构进行运动过 程动态仿真; 4 设计说明书 1 份(应包含设计主要内容) 。
6.3 定位凸轮的设计
由定位装置的特殊性, 它需要在工作时间内一直保持其夹持状态 以保证瓶子不掉落以完成后续加工。所以其运动状态为: 1——4 过程中,工作状态; 4——1 过程中,待命状态。 其外形轮廓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