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雨》汪曾祺(改)
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

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昆明的雨汪曾祺散文赏析阅读答案汪曾祺(1)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
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题了这样几行字:(2)“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3)我想念昆明的雨。
(4)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
“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5)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
但是并不使人厌烦。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6)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7)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
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
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
——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
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8)昆明菌子极多。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
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
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
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菌中之王是鸡土从,味道鲜浓,无可方比。
鸡土从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
一盘红烧鸡土从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
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纵,他跳下去把鸡土从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
《昆明的雨》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题)

《昆明的雨》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题)现代文阅读昆明的雨汪曾祺(1)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
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
题了这样几行字:“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
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
雨季则有青头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2)我想念昆明的雨。
(3)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
“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4)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从几月到几月,好像是相当长的。
但是并不使人厌烦。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
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5)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
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6)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
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
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
——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
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7)昆明菌子极多。
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
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
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
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菌中之王是鸡 ,味道鲜浓,无可方比。
鸡 是名贵的山珍,但并不真的贵得惊人。
一盘红烧鸡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
有一个笑话:有人从昆明坐火车到呈贡,在车上看到地上有一棵鸡 ,他跳下去把鸡捡了,紧赶两步,还能爬上火车。
《昆明的雨》

我想念
那空气中娇娇的吆喝声
(女)
我想念
带着雨珠,暖暖的缅桂花
………
(齐) 我们想念雨季下的昆明!
作者留意生活,拾取 生活中的琐细事物, 发现美,关注美,抒 写美。
品昆明之美
你认为昆明美在哪里?从文章中 找出一些能够体现昆明之美的句子进 行赏析?(从修辞手法,描写手法, 词语,标点等方面赏析)
1,牛肝菌色如牛肝,很好吃。 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牛肝菌色入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汪曾祺73岁生日时曾作诗一首:“往事回思如细 雨,旧书重读似春潮。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 时。”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 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
1,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感情是怎样的?
我想念昆明的雨
2,昆明的雨季有怎样的特点?
下下停停,停停下下 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浓绿的。
念昆明之物
3,作者仅仅只是想念昆明的雨吗?作 者还写了昆明的什么?
我想念昆明的________。
我想念昆明______的_______。
例子:我想念昆明的仙人掌。
我想念昆明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齐) 我们想念昆明的雨。
(男)
我想念
雨中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男)
我想念
味道鲜美种类繁多的菌子
(女)
作业布置:
1,以“亳州的雨”为标题, 写一写亳州雨季下的景,物, 人和事,来表达你对亳州的 喜爱之情。(写完之后小组 之间进行交流)
谢 谢!
2,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 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3,பைடு நூலகம்这个名字起得真好, 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 一点都不酸!
怀想诗意春城——汪曾祺《昆明的雨》赏析

怀想诗意春城——汪曾祺《昆明的雨》赏析《昆明的雨》是汪曾祺写于1938年的一首诗,诗中满腔热枕,描写了汪曾祺用自己心脏形象地感受了昆明美丽的雨夜,表达了昆明之夜的诗意和雅致,把人们紧紧捆绑在怀想诗意的春城里,令人激动不已。
诗的第一句即展现出了诗中的主题思路:“清淅的昆明雨夜,象一首凄动的诗!”他用自己心脏形象地感受到了昆明美丽的雨夜,形容其象一首凄动的诗而引发联想,预示着诗中主题充满了诗情,也意味着汪曾祺将把一把声都融进怀想诗意的春城里。
接下来,诗中再次点题:“潺潺的江水沉沉,湿湿的柳树枝蔓!”江水之潺潺,柳树之湿湿,使昆明的雨夜更加梦幻,令人如沐春风,使人感叹大自然的伟大与美丽,也使人无比焦急而热情地求助这把声,让心灵平静地把身躯融进春城里,深深地感悟到自然神奇的包容。
接着,作者写到:“白帐棚前的灯渐渐地灭了,一泓清洗的荷叶在月色里舒展着!”他用一副梦幻般的镜头叙述了昆明雨夜的景象,但此时,他也念及了走过时光的艰辛,想到了久违的一泓泉水,把昆明雨夜此刻此时此地的温馨情趣形象地勾勒出来,让怀想诗意的春城更添一份凄美,更使人津津有味地体悟怀人之深情。
最后,汪曾祺利用一段抒怀的语句把诗的主题把全部拉回到把他与昆明雨夜联在一起的心底,使人的心与春城的气氛一拍即合:“我的心是
昆明的一片雨夜,带着秋思而又绿成花!”前面用雨夜把他与昆明联在一起,而此句把他联系在怀想诗意的春城里,增添了情调上的更多深情,令人不禁被抒情怀乡的气息所感染,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总之,《昆明的雨》用得体的语句表达着汪曾祺的家国思乡之情,让人不由自主地去体悟昆明雨夜的美,把心紧紧绑住在怀想诗意的春城里,令人激动不已。
《昆明的雨》ppt课件

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
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来。 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 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 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 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
这东西也能吃?!这东 西这么好吃?!
汪曾祺善于用标点、口语等凸显其散文语言特有 的格调。请你结合前后语境,完成下面的任务。
啊?
表达了作者初次面对干巴菌丑陋的外形时, 内心强烈的质疑和惊讶以及对它的嫌弃。
①这种东西也能吃?!
哇!
②这东西这么好吃?!
(1)请在①②句前面分别加 一个语气词。 (2)从“?!”入手,体会 作者表达的不同情感。
象征、烘托、 对比、欲扬先抑
紧凑有力、 直抒胸臆
《我为什 议论性 么而活着》 散文
—
我为什么而活着
直接说理
坦诚而耐 人寻味
《昆明的 雨》
写景抒情 散文
昆明的雨
对过往岁月的想念,对人世间 平淡生活的珍爱
借景抒情
温润、沉静、 文化味浓
--巫宁坤《往事回思如细雨·纪念汪曾祺逝世七周年》
结合背景 悟读想念
曾祺在文中又说:“我的那张画是写实的。我确实亲 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原来如此!那么,这幅画固然是“写实的”,是否同 时也“抒感慨”呢?是否也是为久经倒悬之苦而犹能存活 开花的一代人的写照呢?
--巫宁坤《往事回思如细雨·纪念汪曾祺逝世七周年》
仙
明
长 人菌
亮使
掌子
丰人
满动
情
杨 梅
第17课《昆明的雨》阅读理解题(解析版)

第17课《昆明的雨》阅读理解题(解析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昆明的雨》阅读理解题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徐光惠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
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
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
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真香啊!它静静地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
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
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
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
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
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
“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
橘子圆溜溜、黄澄澄的,酸甜可口。
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
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
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
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的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
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
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汪曾祺作品《昆明的雨》读后感

汪曾祺作品《昆明的雨》读后感昆明的雨,我经历过无数,但是,以它为题的文章我只见过的这一篇。
此前,我和许多昆明人一样,对昆明的雨怀有一种矛盾的心态:当雨无雨之时,盼它;可浸淫太久,又烦它。
反倒不如汪曾祺这位外乡人那样,对它一往情深。
1939年,汪曾祺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跟着沈从文先生弄,在昆明一呆就是七年。
可能是地域的差异和心境的不同罢,他对昆明很有好感。
在他眼里,昆明的雨季明亮、饱满,带着浓浓的绿色,很舒服,不使人厌烦,还不时地引发出淡淡的。
不过,让他如此动情的应该是昆明春夏两季的雨。
如果雨也有品位上下的话,那么它们称得上是雨中极品。
大晴天的,常常不知从哪里飘来几团云彩,把太阳的脸一遮,你刚觉得后背阵阵清凉,说不定雨珠子跟着就落了下来。
有两次,我站在南屏街的这边,望着雨水哗哗的淋洒在街对面的房子和梧桐树上,一时间都有些恍惚,分不清自己终究是置身梦里还是梦外。
那情景让人无法忘怀。
小时候假设遇到这样的雨,左邻右舍的女孩子们总会窜出家门,在雨中边蹦边嚷:“又出太阳又下雨,青蛙出来讲道理。
栽黄秧,吃白米……”疯上好一阵子。
可惜那些词我没能够记全。
两年前我曾碰到过其中的一位,问及那支歌谣,她竟然忘得比我还彻底,殊觉可惜。
到了秋冬两季,昆明的雨就会显现出它性格的另一面,让你有些消受不了。
有时,疾风暴雨骤然而降,风横雨狂,低洼之处顿成汪洋,一些街道水深及膝,连单车都骑不了。
每年的这时节,总有几棵挺拔茂盛的银桦树被风连根刮倒,躺在路边为自己的张扬悔恨不已。
记得小时候盘龙江也常在这个季节发大水,人们沿着河岸垒起一两米高的沙袋防洪。
印象中水位最高的时候,水面与南太桥下的拱顶之间只有一臂左右的间隔。
河水夹着泥沙像一条黄龙,气凶凶地穿过城区直奔滇池而去。
有几个胆大的弄潮儿从南太桥北端的护栏上一个猛子扎下去,众人心头一紧,可没过多久,他们就被激流卷着从桥下不及半米的空隙中冲到了桥的另一头。
也许汪曾祺没有遇到这样的雨天,所以,在他的记忆中只留下了缅桂花的幽香、火炭梅的妖艳和对干巴菌的回味。
《昆明的雨》文本解析

《昆明的雨》文本解析《昆明的雨》是作家汪曾祺在1984年寫的一篇散文,文中的一切发生在写作时间的40年前。
我们感叹文章如此鲜活生动的同时,不禁为汪曾祺播散在字里行间的情怀所打动。
本文立意在文本解读,从一字一句中去感悟汪曾祺先生对“昆明的雨”的情怀。
标签:汪曾祺;昆明的雨;人文全文的开头由“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引出,作者画了倒挂的开着花的仙人掌、青头菌和牛肝菌。
而这两种物引出了“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的特点,由此引出“昆明的雨”这一主题。
由作画引出主题的方式无疑是高明的,文中宁坤的要求只是:有“昆明的特点”的画。
而作者自然而然想到了昆明雨季中的事物,这显示出昆明雨季较其他气候对昆明影响最为突出,这也从侧面让读者看出作者对昆明的雨难以忘怀的情结。
第二段的铺垫,使作者情感的吐露极其自然——“我想念昆明的雨”,“想念”一词奠定基调,全文都围绕这一情感基调开展。
“我想念昆明的雨”这一句,自然会引起读者的思考:每个城市都有雨,为何作者独独对昆明的雨情有独钟呢?在第四段,作者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的雨季。
‘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昆明的雨季确实比其他地方的雨季更为典型,这说明昆明的雨季很长,也说明昆明雨季营造的雨季氛围浓厚(体现在物候、人文环境等等)。
第五段说了昆明雨季的整体特点:昆明的雨季很长,但却不使人厌烦。
昆明的雨季很长,但却不使人气闷,而且还让人感到舒服。
这是其他城市的雨季不可比拟的。
昆明的雨季还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也是“浓绿的”,这些都是作者想念“昆明的雨”的原因。
接着作者具体追忆了昆明的雨的细节。
第六段,作者再次提到了仙人掌。
我们看到仙人掌在昆明的两个功用:辟邪和代替篱笆。
从辟邪的习俗来看,可以体现出这时期昆明未开化的民风。
往往未完全开化的地方,民风是淳朴的,当地人的性格也是纯真的,这从沈从文的《边城》可以映照。
从仙人掌代替篱笆这一细节,也可以看出当地风气的淳朴、和善,“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
画意之外趣味生——汪曾祺《昆明的雨》赏析

画意之外趣味生——汪曾祺《昆明的雨》赏析答案参考:1939年,汪曾祺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在昆明,一待就是7年。
入乡随俗,客居他乡,因为年轻,因为没有什么不可以,所以很快便融入了云南异乡的生活,读书做学问的间隙,偶尔也会进进馆子,泡泡茶馆,喝喝小酒,酝酿着他对这座城市的情有独钟。
汪曾祺想念昆明的雨,情迷昆明的雨,时隔四十几年后,他写下了《昆明的雨》这篇看似平常,实则视角独特,体察细微,意味深厚的美文,以一颗安静的心梳理着他在这座城市里挥洒过的青春风华。
《昆明的雨》通过对昆明雨季菌、杨梅、缅桂花的描写,全方位展示了昆明的雨季特点,内容丰富,结尾处的诗词画龙点睛,传神地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的思念。
这是一篇百读不厌的优美散文。
作者汪曾祺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浓烈如火的情怀。
作家的内心深处有着深厚的昆明情结,就是这种魂牵梦绕的昆明情结,让作家在年逾花甲的时候,记起昆明的雨,寻觅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
汪曾祺的散文是真正的文人散文,没有空泛的好为人师的大道理,也少有宏大题材,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都是文人的雅趣和爱好,弥漫着文人的情调。
读《昆明的雨》分明能享受到一份闲情逸致。
《昆明的雨》的字里行间都播撒着作者的那份文人情怀。
从《昆明的雨》中你可以看到作家能画、能文、能诗的才华。
他画的倒挂的仙人掌,惟妙惟肖,充满昆明的乡土情味;他在画旁题下的那段文字,虽长,但很有诗情,是对昆明风俗世态的如实描绘,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在感受他所生活过的那片土地,不是故乡,却胜过故乡,把他全部的真情与爱都融进了那里。
文章从介绍自己给朋友的一幅画开始,这正是他闲适自由文风的体现。
随着渐入佳境地对“昆明的雨”的描写,读者的心灵就仿佛被那细细绵绵的雨滴浸润得舒适熨帖,从中感受昆明的风土人情,感受雨中漫步的幸福,昆明仿佛顷刻间变成了一个让人无限神往的地方,想去那里,在雨季时分,感受一份诗情画意。
文章先写昆明的“雨季”,从不知道有“所谓的雨季”,到在昆明有了具体感受,再到对昆明雨季的赞美: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昆明的雨》汪曾祺

整体感知:
1.划分结构层次
• 第一部分(1-2自然段):由描述给林坤的画入手, 引出“我想念昆明的雨”,点明主题;
• 第二部分:(3-9):详细描写昆明雨的特点,雨 季的一些植物和相关的人和事;
• 第三部分:(10-11):描写雨中的淡淡乡愁,再 次点明我对昆明雨的想念。
2.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
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地纷纷跃进水里。 这首诗包含了作者对昆明那段生活的留恋之情和对那种心境的怀念,以及作者淡淡的乡愁。
效果。 汪曾祺的语言风格多是文字简洁洗练却内容隽永有情味。
文章第二自然段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作者赞美他的家乡是“圣境”。 ②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具体描述,吸引读者。 先登上那“悬河”大堤向村内俯瞰,顿生“巡天遥看一千河”之感:风筝,在脚下飘,鸽子飞过来,绕过去,让你只能看到它青色的背。 有时也会有三条、四条,排成阵势。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二丫头……回家吃晚饭来……”一声悠长的呼唤,把我们从“仙境”“诗境”唤回到人间。 文章标题为“昆明的雨”,开篇为什么从描述给宁坤的画写起? ①所画的倒挂而解开花的仙人掌、青头菌与牛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 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这样写从侧面衬托昆明的雨季持续时间长,雨水均匀的特点。 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 这样写从侧面衬托昆明的雨季持续时间长,雨水均匀的特点。 青头菌比牛肝菌略贵: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 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 ①所画的倒挂而解开花的仙人掌、青头菌与牛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 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 作者在第十段中满怀深情地说“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那天有什么情味让作者忘不了呢?
汪曾祺《昆明的雨》修改

学习目标
1.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
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
对昆明的雨的思念。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 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
作者简介
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
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 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 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 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
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
顾问。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
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曾祺散文特点
他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 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 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 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 平常,但饶有趣味。
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描述给宁坤的画因为 ①所画的倒挂而解开花的仙人掌、青头菌与牛肝菌是昆明雨季 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 ②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吸引读者。 第2段中作者写到“我想念昆明的雨”,试分析这一句在内 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内容: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 的想念之情。 结构:照应第三段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 显得完整 。
文章看起来“散”,但是却有一条
贯穿始终的线索。
1.抄写本课中的生字词。
2.再次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昆明雨的喜
欢之情。
汪曾祺曾经说: “我希望把散文写得 平淡一点、 自然一点、 家常一点。”
推荐阅读:《故乡的食物》 《我的家乡》《翠湖心影》
找出汪曾祺散文中的一篇,对语言
汪曾祺《昆明的雨》再解读

新课程研究2020.14汪曾祺《昆明的雨》再解读口邓敬蒋连芬摘要:《昆明的雨》是汪曾祺应好友巫宁坤索画之请后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作者从画家的视角和情怀出发回思昆明往事,用雅洁自然的语言展示了昆明特有的民俗风情,倾诉了其对那段诗意往事无尽的眷恋之情。
基于此,文章从《昆明的雨》一文的写作手法与语言两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
关键词:《昆明的雨》;文画一体;写作手法作者简介:邓敬,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艺学教学;蒋连芬,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美学教学。
(贵州都匀558000)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黔南州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一元深入与多元有界研究”(课题编号:2017B01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20)14-0024-02汪曾祺的散文以“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事物”为主,叙述的虽是日常生活,但却不是普通人感知的日常生活,而是用文人的情趣雅致关照过的日常生活,少了一份粗鄙陋俗,多了一份雅洁情趣%而他的回忆性散文不仅再现历史,且在历史的真实中展现出其在过往某一瞬间所特有的生命体验和情绪状态,而使读者在散文中体验到一、的情感历,知他的诗意往事%—、文画一体的手法汪曾祺兼具作家与画家双重身份,深谙文学和绘画的审美趣味,《昆明的雨》以画文,文画交融形成一体%其用绘画,以“”体悟生活为,从画家的视角和情怀与自然生活进,意了的事物,仅一的人掌、一的、和了一幅风俗画,凭借有限的实物的%画面内,画中的人掌、,的果、、、人、事,意,特有的俗景物、、人情、中,谈的文的诗情画意%文为“的”,写的,是作画,述了画及,有意散漫%作所言:“生活本是散散慢慢的,文章也该是散散漫漫的。
”但散漫背后隐藏着作苦经营、不留痕迹的构思与锤炼%细首句“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岁月侵蚀了记忆,他在努力搜寻已经冷却、淡化的情绪,用时间这个过滤器筛掉多余杂质,净化褪色的记忆。
汪曾祺《昆明的雨》

内容上,点明了文章中心,突出强调 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之情 ; 结构上,独句成段,承接上文的画面 介绍,又引起下文对“我想念昆明的 雨”的缘由的抒写。
3.第11段中作者写到“我想念昆明的雨”, 试分析这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 内容: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 雨”的想念之情; • 结构:照应第2段内容,收未全文,使 结构显得完整 ,韵味无穷。
昆明的雨
导思3:在作者笔下, 昆明的雨有何特点? 昆明的雨
者怎样的美好情感?
第一部分(①②): 由描述给宁坤的画入手,引出“我想念昆明的雨”, 点明主题。
第二部分(③-10):
详细描写昆明雨的特点以及雨季的一些植物以及相关 的人和事。
第三部分(11): 描写雨中的淡淡乡愁,再次点明“我”对昆明的雨的 想念。
恋。
当堂评价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鸡 (zōng)
A
)
浓绿(lǜ) 绿釉( yòu)
B.扳尖(bǎn)
C.避邪(yé)
D.鲜腴(yú)
青头菌( jūn)
密匝匝(zhā)
当堂评价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A.这片花海,惊艳了春光,让人固步自封。
B.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 细的丝,和青椒同炒,入口便会是你张目结舌。 C.烟雾缭绕,龙脊与村寨若隐若现,如同一幅淡 雅的水墨画。
D.他说起那年的苦难,轻声细语,仿佛在堂评价
3.依次填入下列文段划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 是(
B
)
,观美景;夜眠围屋,
,悟人生。
倚立窗前,
美梦;端坐书房,
,做
①吟诗填词写文章 ②看山看树看蓝天③听风听雨听叶落
《昆明的雨》原文及赏析

《昆明的雨》原文及赏析《昆明的雨》是现代作家汪曾祺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描写了昆明普通生活中的人情世态,表现了汪曾祺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之情。
文章语言平淡自然,朴实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原文摘录:我想念昆明的雨。
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撑一把油纸伞,在密密的细雨中穿行,那是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
你瞧,那雨,细细的,斜斜的,落在地上,溅起一朵朵小水花。
那雨,轻轻的,柔柔的,打在脸上,湿漉漉的,痒酥酥的。
你听,那雨,沙沙的,刷刷的,落在屋顶上,发出一阵阵清脆的响声。
赏析:汪曾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昆明雨季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他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雨季的景象描绘得生动形象,如“细雨如丝”、“雨丝如织”等。
这些比喻和拟人手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还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者对昆明雨季的喜爱之情。
汪曾祺还通过描写人们在雨季中的生活,展现了昆明人独特的风情。
他写到:“撑一把油纸伞,在密密的细雨中穿行”,这种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
同时,他也描绘了雨季中人们的生活细节,如“雨落在屋顶上,发出一阵阵清脆的响声”,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昆明雨季的生活场景。
总的来说,《昆明的雨》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的散文。
汪曾祺以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将昆明雨季的景象和人情世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篇散文不仅让人感受到昆明雨季的美,还让人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昆明的雨》原文及赏析(续)除了对雨季景象的细腻描绘,汪曾祺还通过回忆和联想,将昆明雨季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紧密相连。
在文章中,他提到了一些与雨季相关的人和事,如“卖杨梅的老头”、“街头的小吃摊”等,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还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昆明人的生活。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汪曾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昆明雨季的深深怀念。
汪曾祺《昆明的雨》原文及赏析

汪曾祺《昆明的雨》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汪曾祺《昆明的雨》原文及赏析【导语】:昆明的雨是汪曾祺写的一篇散文,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赏析吧昆明的雨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
汪曾祺《昆明的雨》多重意蕴解读

汪曾祺《昆明的雨》多重意蕴解读
赖婷婷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
【年(卷),期】2022()28
【摘要】《昆明的雨》是汪曾祺于上世纪80年代重启文学之路后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字间氤氲着诗意的气息。
本文意在探究《昆明的雨》一文中的诗意内涵与艺术建构,通过解读,发现其借助回忆机制淡化了生命中的苦难,并通过意象营造打通了诗歌与散文间的壁垒,且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家学渊源使其于创作中追寻、传承雅致的诗画文化与民俗文化。
汪曾祺以个性化的文学创作,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诗情画意地传达给世人。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赖婷婷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科学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汪曾祺《昆明的雨》之情感解读
2.汪曾祺《昆明的雨》再解读
3.汪曾祺《昆明的雨》再解读
4.淡而有味浓而不炽
——对汪曾祺《昆明的雨》的另类解读5.淡而有味浓而不炽——对汪曾祺《昆明的雨》的另类解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 夫”。
他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
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 无所不涉。
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
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 饶有趣味。
——
昆 明 的 汪雨
曾 祺
学习目标:
1.品味作者的语言特色。 2.体会作者的精巧构思。
文字简洁洗练 内容隽永多味
原文: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 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 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 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 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 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 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 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 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
改写:走进莲花池边的酒店,看雨点欢快地从空中落下, 在微风中飞扬,落入池塘击起美丽的涟漪。静坐酒店一角, 听雨点在木香花上弹奏出妙幻的曲调,木香花那浓郁的香 味令我沉醉。
汪曾祺曾经说: “我希望把散文写得
平淡一点、 自然一点、 家常一点。”
•
宁坤要我给他画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我
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
•
念昆明的雨。” “我想念昆明的雨。”
结构严谨 构思精巧
布置作业:
• 推荐阅读《故乡的食物》《翠湖心影》 《我的家乡》
• 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景物的美 滋味的美 人情的美 氛围的美
1.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
2.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 的丝,和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 东西这么好吃?!
3.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的满满的缅桂花!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 不是思乡。
4.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 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 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 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
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题了这样几行字:
• “昆明人家常于门头挂仙人掌一片以辟邪,仙人掌 悬空倒挂,尚能存活开花。于此可见仙人掌生命之 顽强,亦可见昆明雨季空气之湿润。雨季则有青头 菌、牛肝菌,味极鲜腴。”
• 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