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图象-代数法(函数图像)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精品解析版)
交流电的图像
图13-2-4
能力思维方法
【解析】由图像可知其峰值Um=10V,周期T=0.2s. (1)则其电压有效值U=Um/ 2 =5 2V; 角速度ω=2π/T=10πrab/s; (2)u=10sin10πt V; (3)t=1/30s时 u=10sin[10π×(1/30)]=5 3 V;
能力思维方法
课 前 热 身
1.一只矩形线圈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 匀速转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图 像如图13-2-1中甲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B )
图13-2-1
课 前 热 身
A.t=0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 B.t=0.01s时刻,Φ的变化率达最大 C.t=0.02s时刻,交流电动势达到最大 D.该线圈相应的交流电动势图像如图乙所示
交流电的图像
要点疑点考点 课 前 热 身 能力思维方法
要点疑点考点
1.任何物理规律的表达都可以有表达式 和图像两种方法,交流电的变化除用瞬 时值表达式外,也可以用图像来进行表 述.其主要结构是横轴为时间t或角度θ, 纵轴为感应电动势E、交流电压U或交流 电流I.
要点疑点考点
2.在图像中可由纵轴读出交流电的最 大值,由横轴读出交流电的周期或线圈转 过的角度θ=ωt. 3.由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与产生 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互 余的,因此利用这个关系也可以讨论穿过 线圈的磁通量等问题.
课 前 热 身
2.如图13-2-2所示的长直导线中通有交流电 i=Imcosωt,则由t=0开始的一个周期内,在线框 abcd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变化将是( C ) A.减→增→减→增 B.先减后增 C.增→减→增→减 D.先增后减
专题06 电磁感应、交流电中的图像(解析版)—高中物理图像与方法
专题06 电磁感应、交流电中的图像目录一.电磁感应中的图像问题综述 (1)二.根据B -t 图像的规律,选择E -t 图像、I -t 图像 (1)三.根据线圈穿越磁场的规律,选择E t -图像、U t -图像、I t -图像或E -x 图像、 (5)U -x 图像和I -x 图像 (5)四.根据自感、互感的规律,选择E t -图像、U t -图像、I t -图像 (8)五.借助图像分析电磁感应三定则一定律 (10)六.图像分析的综合应用 (12)七.交流电的变化规律图像的应用 (17)一.电磁感应中的图像问题综述电磁感应现象中图像问题的分析,要抓住磁通量的变化,从而推知感应电动势(电流)大小变化的规律,用楞次定律判断出感应电动势(或电流)的方向,从而确定其正负,以及 在坐标中的范围。
分析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或感应电流的大小及其变化规律,要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来分析。
有些问题还要画出等效电路来辅助分析。
另外,要正确解决图像问题,必须能根据图像的定义把图像反映的规律对应到实际过程 中去,又能根据实际过程的抽象规定对应到图像中去,最终根据实际过程的物理规律进行判 断,这样,才抓住了解决图像问题的根本。
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1)明确图像的种类,是B t -图像还是t φ-图像,E t -图像,或者I t -图像。
对于切割 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情况,还常涉及感应电动势E 和感应电流I 随线圈位移 x 变化的图像,即E -x 图像和I -x 图像。
(2)分析电磁感应的具体过程。
(3)结合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左手定则、右手定则、安培定则、欧姆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等规律判断方向、列出函数方程。
(4)根据函数方程,进行数学分析,如斜率及其变化、两轴的截距等。
(5)画图像或判断图像。
二.根据B -t 图像的规律,选择E -t 图像、I -t 图像【分析要点】 电磁感应中线圈面积不变、磁感应强度均匀变化,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S B E nn nSk t t φ∆∆===∆∆,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B k t ∆=∆是定值,感应电动势是定值,感应电流E I R r=+就是一个定值,在I t -图像上就是水平直线。
2019高考物理解题方法讲与练12交变电流的综合应用含解析20180907125
交变电流的综合应用李仕才专题十二:交变电流的综合应用交变电流的描述交变电流在高考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中交变电流的描述的考查在高考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主要的描述方法有以下几种.1.图象描述正弦交流电图象一般是i-t,e-t,Φ-t图象,每个图象上一个完整的正弦曲线的水平2π长度就是一个周期,根据ω=可以求得ω,由周期也可求得频率.Ti-t、e-t图象峰值对应线圈平面处于与磁感线平行的位置,磁通量为零,磁通量变化率最大.i-t、e-t图象与横轴交点处,对应线圈位于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最大,磁通量变化率为零.Φ-t图象峰值对应电流为零,Φ-t图象是正弦规律变化时,对应的i-t、e-t图象是余弦规律变化.感应电动势最大值E m=nBSω.2.用物理量来描述交变电流(1)“四值”指的是:交变电流的最大值、瞬时值、有效值和平均值.(2)“四值”的应用:①在求解电容器的击穿电压等物理量用最大值.②在研究某一时刻通有交流电的导体受到的安培力时应采用瞬时值.瞬时值可由瞬时值表达式计算得出.③求电功、电功率(平均功率除外)以及确定保险丝的熔断电流等物理量时,要用有效值计算.I m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与最大值间存在I=的关系,其他交变电流只能根据交流电有效2值的定义依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计算.-④求一段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时要用平均值,如q=I t.-E-ΔΦ-平均值的计算要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和欧姆定律I=来计算.并且不同Δt R+r时间段内的平均值可能会不同.例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2:1,和均为理想电表,灯泡电阻R L=6 Ω,AB端电压u1=12 2si n100πt(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频率为100 HzB. 的读数为24 VC. 的读数为0.5 AD.变压器输入功率为6 W解析交流电的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U m sinωt=U m sin2πft,由此可知,电流频率为501U m U1n2Hz,A项错误;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 1==12 V,电压表测量变压器的输出电压U2==6 V,2 n1U2B项错误;电流表示数I2==1 A,C项错误;变压器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P1=P2=I2U2R1=6 W,D项正确.答案 D2。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七节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图像法在电学问题中的应用(共18张PPT)
在变式1的情况下,若将电路中的电阻替换为另一个完 全相同的小灯泡,电路如图所示。其他条件不变,则 此时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为________W。
U 2.25 2.25I
2020年5月29日星期五9时55 分35秒
13
◇总结提高,渐入佳境
☆ 公式法和图像法都可以求解闭合电路问题,当连 入电路导体的U-I曲线非线性时,宜采用图像法求解。
阻为1.0Ω,R0的阻值为3.0Ω,R的阻值为 8.0Ω,求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
图像法 ⑵约束条件法 设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U,通过的 电流为I,可知 U IR 8I ; 另外,由闭合电路欧姆定率得
E U I (R0 r) ,即U 4I 6。 作出图像即可求解。
2020年5月29日星期五9时55 分35秒
◇复习旧知,温故知新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线性曲线
非线性曲线
易错点: 在伏安特性曲 线中,如何比 较导体电阻的 变化?
◇复习旧知,温故知新
☆电池的U-I关系曲线
易错点: ①横纵坐标的物理意义; ②电源内阻的求解; ③纵坐标的起点赋值; ④E、r必须是定值。
2020年5月29日星期五9时55 分35秒
2020年5月29日星期五9时55 分35秒
16
◇总结提高,渐入佳境
☆小试身手
本题可采用约束条件法。 设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I,则 约束条件为 U 3 6I 。由 图像可知:通过小灯泡的 电流为0.31A。
则R1的发热功率为: P 0.412 3W 0.50W
2020年5月29日星期五9时55 分35秒
2020年5月29日星期五9时55 分35秒
15
◇总结提高,渐入佳境
浅谈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图像与函数表达式的结合运用
浅谈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图像与函数表达式的结合运用摘要:在高三物理教学过程中,电学实验是整个高三教学的重要知识点,也是高考的热点。
在高考的电学实验中,利用函数图像结合物理规律,从实验的基本原理出发,运用数学知识写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求解物理量是常见的题型。
本文通过对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图像与函数表达式的结合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函数图像;函数表达式;结合运用;浅谈引言:在整个高三物理的教学中,电学实验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电学实验也是高三物理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在电学实验中,主要有三个实验“伏安法测电阻”、“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描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经常利用函数图像求解物理量。
它需要学生从实验的基本原理出发,运用数学知识写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求解物理量。
通过函数图像结合物理规律解决实验问题,是电学实验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1.从实验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函数图像求解物理量在电学实验中,主要有三个实验“伏安法测电阻”、“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描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经常利用函数图像求解物理量。
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实验的基本原理出发,找到实验中的两个变量,运用数学知识写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再结合图像利用截距和斜率等求解物理量。
要做好电学实验中的图像问题,首先要正确的认识基本图像,要知道各种图像中截距、斜率等所代表的物理意义。
比如:用“伏安法测定值电阻”中,定值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图像的斜率代表电阻的倒数。
在“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只要涉及到计算,基本上利用一次函数图像求解。
学生要熟记课本上的实验原理,电源的路端电压U=E-Ir,电源的U-I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纵截距代表电源的电动势、斜率的绝对值代表电源的内阻r。
对于创新设计性实验,要根据实验的特点,替换原理中路端电压U或电流I,写出两个变量之间的一次函数,如果两个变量不是一次函数,要使用换元法,利用变量的倒数、根号、平方等、写成一次函数求解。
高二物理交流电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物理交流电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1.图甲左侧的调压装置可视为理想变压器,负载电路中R=55Ω,两电表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2:1,若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
求:(1)交流电压的函数表达式;(2)电流表的示数I。
【答案】(1)(2)I=2A【解析】(1)由交流电规律可知,①②联立①②代入图中数据可得,③(2)根据理想变压器特点和欧姆定律有:………………④………………⑤联解④⑤代入图乙中数据得:I=2A ………………⑥【考点】考查了理想变压器,交流电图像2.如图是某交流发电机输出的交变电压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定此交变电压()A.频率为5HzB.周期为0.1sC.将标有“12V、3W”的灯泡接在此交变电流上,灯泡可以正常发光D.t=0.05s时刻,发电机的线圈刚好转至中性面【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由图像可知,正弦交流电的周期为0.2s,故B不对,根据周期与频率的关系可知,其频率为f==5Hz,故A是正确的;由于交流电的最大值为12V,故其有效值小于12V,则将标有“12V、3W”的灯泡接在此交变电流上,灯泡不能正常发光,C是不对的;t=0.05s 时刻,电压的瞬时值最大,故此时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此时线圈的平面不是中性面,故D不对。
【考点】交变电流的周期、频率、有效值与瞬时值。
3.如图甲左侧的调压装置可视为理想变压器,负载电路中R=55 Ω,A、V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若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110 V,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为2 AB.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C.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D.原线圈中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 Hz【答案】AC【解析】根据电路图可知,电阻R两端的的电压为110V,因此电阻R的电流I===2A,A正确;原线圈输入的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电压表的示数为110V,即,输出的电压有效值为110V,根据可知原副线圈匝数比为,B错误;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都是有效值,所以C正确.变压器只改变交流压的电压不改变交流电的频率,根据图象乙可知,输出电压的周期为0.02s,频率为f=50Hz,因此原线圈中交变电压的频率也为50Hz,D错误.【考点】交流电的图象,变压器4.下列四幅图是交流电的图象,其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所用交流电的是【答案】C【解析】我国居民日常生活所用的交流电的电压大小为220v,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A图中电压有效值小于220v;B图中交流电的频率为100Hz;D图中交流电的有效值大于220v;而C图中的交流电有效值大小为220v,频率为50Hz。
高三物理交流电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物理交流电图象试题答案及解析1.将一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端接在阻值R=20Ω的电阻丝上,其输出电压从某时刻开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按图示正弦规律变化,则A.交流发电机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200 VB.电阻丝的发热功率为1kWC.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100πrad/sD.若将此发电机接在匝数比为1 :2 的理想变压器上,输出频率是原来的2倍【答案】BC/=100v,A选项错误;电阻丝发热功率为P=u2/R=1000w,B选项【解析】据有效值u=um正确;线圈的角速度为w=2/T=100rad/s,C选项正确;将交流电接到理想变压器上,变压器原副线圈上的电流的频率是相等的,且就等于发电机的频率,所以D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对交变电流和对理想变压器的理解。
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变压器输入端的交变电压如图甲所示,若乙图中电流表的示数为2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的示数为V B.电压表的示数为20VC.电阻R的阻值为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40W【答案】BD【解析】由于交变电压的最大值为200V,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故副线圈的电压的最大值为20V,有效值为20V,故电压表的示数为20V,所以A不对,B是正确的;因为电流表的示数为2A,故电阻R的阻值为=10Ω,电阻R上消耗的电功率为P=UI=20V×2A=40W,故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也为40W,D是正确的。
【考点】交变电压的图像,变压器的电压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欧姆定律的计算。
3.如图甲所示是一台家用台灯亮度调节原理图,理想自耦变压器AB间接入如图乙所示正弦交流电压。
交流电流表A为理想表,设灯泡电阻为定值,额定电压为15V,刚开始时滑动触头P位于C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要使灯泡比原来暗一些,调压端的滑动触头P应向下移动B.若将调压端的滑动触头P向下移动,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C.通过灯泡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D.灯泡正常发光时变压器初、次级线圈的匝数比【答案】ACD【解析】根据变压器,正常发光时,,D正确;若使灯泡暗一些,应使副线圈减小,P向下移动,A正确;变压器本身不消耗能量,P向下移动,灯泡变暗,输入功率也会减小,导致电流表示数减小,B错误;变压器只改变交流电的电压不改变流电的频率,原线圈频率为50Hz,副线圈频率同样也是50Hz,C正确【考点】变压器,交流电的图象4.图甲中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0∶1.测得R=10的电阻两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则原线圈中A.电压的有效值为311OVB.电压的有效值为2200VC.电流变化的频率为25HzD.电流的有效值为22A【答案】BC【解析】副线圈中的有效值为:,由电压和匝数的比例,A 错;B对;交流电的周期为,频率为f=1/T=25Hz,C对;电流,由电流与匝数比例,D错;故选BC【考点】考查变压器的应用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明确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和峰值的关系,熟练应用匝数比与电压、电流比的关系求解问题5.图甲中的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22:1,原线圈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此时电流表A1的读数为1.0A,已知电阻R=20Ω,电流表A1、A2和电压表V都是理想电表,则A.电压表的读数为B.电流表A2的读数为1.0AC.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220W D.副线圈产生的交流电频率为100Hz【答案】A【解析】电压表的示数为副线圈中的有效电压,原线圈中的有效值为,根据公式可得,解得,A正确,电流表的读数为,所以,B错误,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C错误,交流电周期为0.02s,所以频率为,D错误,【考点】考查了理想变压器的计算点评:根据电压与匝数程正比,电流与匝数成反比,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逐项分析即可得出结论.6.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端接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移动滑动触头P,可以改变原线圈的匝数。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3章 交流电 本章整合 (2)
100π
t
3
m
E= ≈14.1 V,B 正
2
V,从计时开始到 t=1.0×10-2 s,线圈平面转过
100π
-2 π
θ=ωt= 3 ×1.0×10 =3,故线圈平面和磁场方向的夹角为
t=1.5×10-2 s 时,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磁通量最小,D 错误。
30°,C 正确。
D
解析:从题图可知,交流电周期 T=4×10-2 s,峰值电压 Um=100 V,故交流电的频率
2π
度ω=
2.交流电的最大值(Em、Im)
图像上的峰值,知道了最大值,便可计算出交变电动势(交变电流)的有效值。
3.任意时刻交流电的瞬时值
图像上每个“点”表示某一时刻交流电的瞬时值。
【例题1】 (多选)一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匀
速转动,形成如图所示的交变电动势图像,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ABC )
100π
A.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 3 rad/s
B.电动势的有效值为14.1 V
C.t=1.0×10-2 s时,线圈平面和磁场方向的夹角为30°
D.t=1.5×10-2 s时,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最大
解析:角速度
2π
ω=
=
100π
3
rad/s,A 正确。电动势的有效值
确。电动势的瞬时值 e=20sin
,
2 3
=
4
,又由于
3
U1=U4=220 V,U2>U3,所以
错误。由交变电流及变压器的原理可知选项 C 错误。
1
f==25
m
Hz,有效值 U= =50
[精品文档]电功率---用图象法巧析电功率问题
通过定值电阻R 的电流I 和定值电阻R 两端的电压U 成正比,即U -I 图象是正比例函数图像(如图甲所示),非定值电阻(小灯泡为例)的U -I 图象为曲线(如图乙所示)。
由关系式U R I=可知,该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R 的阻值。
由关系式P UI =可知,某一时刻的电功率P 等于图像中某点横坐标I 和纵坐标的U 乘积,从图形上看电功率P 应等于横纵坐标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如图所示)。
全面理解U -I 图象的意义,应该是图象解电功率问题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下面以一道中考模拟例题和一道中考题为例来利用图像法巧析电功率问题。
2019年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初三年级第二次综合测试第19题:(1)电压表V 的示数变化ΔU 时,电流表的示数从I 1增加到I 2,待测电阻R 1功率增大了________(选填“ΔU (I 1+I 2)”或“ΔU (I 2-I 1)”)。
题目中第三小题涉及电功率变化量的计算,利用公式的代数方法有一定难度。
我们来试一试图象法。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描述待测电阻R 1为定值电阻作出其U -I 图象,并且根据题意在图像中标出电压表V 的示数变化ΔU 、电流表的示数I 1、电流表的示数I 2。
某一时刻电功率P 应等于横纵坐标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
当电流表的示数I 1时R 1的电功率P 1应等于图中③+④之和的矩形面积;当电流表的示数I 2时R 1的电功率P 2应等于图中①+②+③+④之和的矩形面积;电功率的变化量ΔP 等于两矩形面积之差,即图中阴影部分①+②面积。
I 2I 1ΔU U IUI 甲 UI乙UIUI解法:由简单的几何知识可以知,面积③=面积④,面积①+③=面积②+④,得到梯形面积①=梯形面积②。
梯形面积①可以由梯形面积公式得S梯形①=12ΔU(I1+I2)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有①②两部分梯形组成。
S阴影=2S梯形①=ΔU(I1+I2),即ΔP=ΔU(I1+I2)同理亦可得到ΔP=ΔI(U1+U2)。
三 交流电的图象
第十三章 交变电流三 交流电的图象知识提要1.正弦交流电的图象: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匀速转动,线圈交替切割磁感线,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周期性变化,如图13-3-1(从中性面开始计时),于是产生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
电路中的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的变化规律相同,如图13-3-2所示。
2.图象是描述物理过程的一种直观、有效的方法。
正确运用交流电的图象,除理解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单位外,应正确把握图象中以下几方面的物理意义:(1)点:图线上的每一个点对应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应特别注意“起点”、“终点 ”、“拐点”、“与坐标交点”等,他们往往对应一个特殊状态。
(2)两种斜率:一是该点与坐标原点的连接直线的斜率,常表示一个物理量的平均值。
二是该点切线的斜率,常表示这个物理量的瞬时值。
(3)面积: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常与某一表示过程的物理量相对应。
交流电平均值是指交流电图象中图线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值跟时间的比值。
i -t 图线与横轴包围的“面积”大小表示通过某一截面的电量大小,t 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向通过的电量,t 轴下方的“面积”表示反向通过该截面的电量。
3.对非正弦交流电的图象问题应回归到电磁感应知识分析。
例题分析例1.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交变电流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13-3-3可知: A .当0=t 时,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
B .当43Tt =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
C .若周期为0.02s ,则在1s 内交变电流的方向改变100次。
D .当12Tt =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的夹角等于30°。
解析:当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该时刻切线的斜率)为零,感应电动势为零;当线圈平面与磁感线方向平行时,反之。
故A 错,B 正确。
线圈每经过中性面位置时,交变电流的方向发生改变,知C 正确。
由图知当0=t 时,线圈平面与磁感线方向平行,经12T ,线圈平面与磁力线夹角α=ωt =6π=30°(或150°),得D 错。
在物理中如何应用函数图象
在物理中如何应用函数图象一、函数图象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简单归纳如下1.图象可以演示物理变化过程,把握变化规律用图象法来描述物理过程则更直观,可以描述出其变化的动态特征,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变化过程,避免一些知识死记硬背,学会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使一些知识更简单、明朗。
例如:左图是海波熔化图象。
通过图象明确了海波是晶体,此图象是吸热图象,晶体熔化时要吸热,该晶体的熔点是50℃;BC段是海波熔化过程,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熔化经过了4分钟,熔化后继续吸热,温度继续升高。
其它很多相关内容都可以用图象记忆知识点,如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有关等。
物理图像中隐含了很多信息,准确地找出有用的相关信息。
2.运用函数图象可以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当某个物理量一定时,用图象可以直接的看出另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成正比或反比。
这是数学在物理中的应用,弄清两个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以便了解图象所反映的是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例如在研究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如果我们把电阻A和电阻B根据实验数据已经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后,从图中明确了无论电阻A还是电阻B,电压增大电流也随着增大,不管怎么变化,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始终不变,其比值等于该电阻的阻值。
R A=5Ω,R B=10Ω,R=U/I即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或者电阻一定时,电流之比等于电压之比(I1/I2=U1/U2)。
类似这样的还有压强与受力面积、压力的关系;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路程与时间、速度的关系等,都可以用函数图象找出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3.利用函数图象确定物理量的大小,以及确定物理量的范围这样做可以避免一些复杂烦琐的运算,利用了图象使复杂的简单化,比如: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1、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线如图所示.如果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则关于R串、R并的I—U图线所在的区域,在哪一区域。
高考物理 举一反三:正弦交流电的三种表达方法教学论文
举一反三:表达交流电的规律的三种方法—表达式、图象和物理量表达物理规律有三种方法:表达式.图象和物理量,用这三种方法表达交流电,如下:1.表达式:u=U m sin ωt,如u=311sin314tV;ί=I m sin ωt 如ί=14sin314tA.注意:三角函数前如果是字母,如U m 、I m 等,则不要写单位;三角函数前如果是数字,如311、14等,则要写单位,把单位写在最后.2. 图象:如图1.图13.物理量3.1表示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周期.频率.角频率,T=0.02s,f=T1=50H Z,ω=2πf=100πrad/s.3.2 表示电压高低或电流强弱的物理量:最大值、有效值,如上例:U m =311V,U=2m U =220V;I m =14A,I=2m I =10A.3.3表示先后的物理量,如位相.初位相,上例中,初相ϕ0=0,相ϕ=ωt,随时间而变化.这三种表达方法,要能举一反三,即知道表达式,可以画出图象,并求出物理量; 知道图象,可以写出表达式并画出图象;知道物理量,可以写出表达式并画出图象.如在图1中读出T=0.02s ,从而可求出:频率f=Hz T501=,角频率s rad T /1002ππω==.从图中读出U m =311V,从而可求出U=V 2202311=,或I m =14A,求得I=10A.例1.有一交流电压的变化规律为:u=311sin314tV, 若将一辉光电压为220V 的氖管接上此电路,则1s 内氖管发光次数为多少?发光时间为多长?解:根据表达式画出图象如图2:由于220=31122⨯即220=311sin450,所以在每2T 内,有一半时间氖管发光.所以1s 内有0.5s 发光.由于每周期发光两次,1s 内有50个周期,所以1s 内氖管发光100次.如果氖管辉光电压为155V,由于155=311×21,即155=311⨯sin300,009030=31, 所以每4T 内有32的时间发光,1s 内有32s 的时间发光.例2:一小型发电机内的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以恒定的角速度ω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转动,线圈匝数n=100,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3所示).发电机内阻r=5.0Ω,外电路电阻R=95Ω. 已知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E m =n ωφm , 其中φm 为穿过每匝线圈磁通量的最大值.求串联在外电路的交流电流表的读数.(内阻不计)图3解: 由图象知:T=3.14⨯10-2s.得ω=s rad T /1014.314.3222-⨯⨯=π=200rad/s ∴E m =n ωφm =100×200×1.0×10-2V=200V,有效值E=2m E电流表读数为电流的有效值:I=r R E +=)595(2200)(2+=+r R E m A=1.4A.例3.正弦交变电源与电阻R 、交流电压表按照图4所示的方式连接,R =10Ω,交流电压表的示数是10V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5交流电图象(解析版) 代数法(函数图像)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交流电函数t E e m π100sin =,t U u m π100sin =,t I i m π100sin =,所以e-t 图象,u-t 图象,i-t 图象,都是正弦函数图象或余弦函数图象。
1. t u -图象一电阻接到方波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 方;若该电阻接到正弦交变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 正。
该电阻上电压的峰值为u 0,周期为T ,如图所示。
则Q 方: Q 正等于A .1:2B .2:1C .1:2D .2:1【解析】根据交流电有效值的概念Q 方T R u 20=,Q 正=R Tu ⋅20)2(,得Q 方: Q 正=2:1 【答案】16.D【点评】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为2m U U =,而方波交流电的有效值0u U =,关于有效值,要从定义出发,不要死记硬背结论。
2.交流电的电动势与时间关系图象即t -e 图象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匀速转动,如图1所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 A .t =0.005s 时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B .t =0.01s 时线框平面与中性面重合C .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311VD .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频率为100Hz【解析】由图2可知,该交变电动势瞬时值的表达式为tV e π100sin 311=。
当t =0.005s 时,瞬时值e =311V ,此时磁通量变化率最大,A 错误;当t =0.01s时,e =0,此时线框处于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B 正确;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E=E max /2=220V ,C 错误;交变电流的频率为f =1/T =ω/2π=50Hz ,D 错误。
【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交变电流的产生,读图与识图,图象与实际的关系。
本题是由图象求物理量。
3. 交流电的电压与时间关系图象即t -u 图象为保证用户电压稳定在220V ,变电所需适时进行调压,图甲为变压器示意图。
保持输入电压1u 不变,当滑动接头P 上下移动时可改变输出电压。
某此检测得到用户电压2u 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
以下正确的是 ( ) A.V t u )50sin(21902π= B.V t u )100sin(21902π= C.为使用户电压稳定在220V ,应将P 适当下移 D.为使用户电压稳定在220V ,应将P 适当上移【解析】由电压2u 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可知,用户电压的最大值是V 2190,周期是s 2102-⨯,所以V t u )100sin(21902π=,A 错误,B 正确;因现在v 1902=U ,要提高到220V ,根据2121U U n n =,1n 减小,2u 增大,因此为使用户电压稳定在220V ,应将P 适当上移,C 错误,D 正确。
【答案】BD【点评】本题考查由图象求物理量及表达式,并且考查变压器原理。
4. t u -图象图甲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n 1∶n 2=5∶1,电阻R=20 Ω,L 1、L 2为规格相同的两只小灯泡,S 1为单刀双掷开关。
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源,输入电压u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现将S 1接1、S 2闭合,此时L 2正常发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输入电压u 的表达式2sin(50πt )VB.只断开S 1后,L 1、L 2均正常发光C.只断开S 2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D.若S 1换接到2后,R 消耗的电功率为0.8W【解析】输入电压u 的表达式应该是2sin(50πt )V ,A 错误;只断开S 1后,原来只接L 2,正常发光,后来L 1、L 2 串联分压,L 1、L 2均不能正常发光,B 错误;根据RU P 2=,电阻从R 变为2R ,变压器输出功率变小,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也变小,C 错误;因为V U U 4520512===,所以若S 1换接到2后,R 消耗的电功率为R U P 2===20420.8W,D 正确。
【答案】D【点评】本题仍然考查把交流电图象变为交流电表达式,然后是变压器原理及次级的电路分析。
5. t u -图象图7(a )左侧的调压装置可视为理想变压器,负载电路中R=55Ω,○A 、○V 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
若原线圈接入如图7(b )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110V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电流表的示数为2AB 、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C 、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D 、原线圈中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Hz【解析】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的示数都是有效值,电流表的示数110255U I A A R ===,A 、C 正确。
由图7(b )可知原线圈电压有效值为220V ,周期0.02S ,则可得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交变电压的频率为50Hz ,B 、D 错误。
【答案】AC 6.t u -图象图13-1为一理想变压器,ab 为原线圈,ce 为副线圈,d 为副线圈引出的一个接头。
原线圈输入正弦式交变电压的u-t 图象如题13-2图所示。
若只在ce 间接一只R ce =400 Ω的电阻,或只在de 间接一只R de =225 Ω的电阻,两种情况下电阻消耗的功率均为80W 。
(1)请写出原线圈输入电压瞬时值u ab 的表达式; (2)求只在ce 间接400Ω的电阻时,原线圈中的电流I 1; (3)求ce 和de 间线圈的匝数比ceden n 。
【解析】(1)由题13 – 2图知 200/rad s ωπ= 电压瞬时值 400sin 200ab u t π=(V ) (2)电压有效值 12002U V = 理想变压器 P 1=P 2 原线圈中的电流111P I U =图7A VR0.01 0.020.03 t/su/V22022202 -O(a) (b)解得120.28()5I A A ≈或(3)设ab 间匝数为n 1111122cece dedece dece deU U n n U U n n U U R R ===同理由题意知解得cecede den R n R = 代入数据得43ce de n n = 【答案】(1)t u ab π200sin 400=V ;(2)0.28 A (或52A );(3)34 【点评】本题第(1)问是由交流电图象写表达式,然后是变压器的问题。
在写表达式时,除了注意最大值和角频率外,最后不要忘记单位:V 。
因为在选择题中,原题已写好,叫你判断哪个正确,你可能对细节没有注意,自己写时不要忽略细节。
7.题13-1图为一理想变压器,ab 为原线圈,ce 为副线圈,d 为副线圈引出的一个接头。
原线圈输入正弦式交变电压的u-t 图象如题13-2图所示。
若只在ce 间接一只R ce =400 Ω的电阻,或只在de 间接一只R de =225 Ω的电阻,两种情况下电阻消耗的功率均为80W 。
(1)请写出原线圈输入电压瞬时值u ab 的表达式; (2)求只在ce 间接400Ω的电阻时,原线圈中的电流I 1; (3)求ce 和de 间线圈的匝数比ceden n 。
【答案】 (1)由题13-2图知s rad /200πω=电压瞬时值u ab = 400sin 200t π(V)(2)电压有效值U 1= 2002v 理想变压器 P 1=P 2 原线圈中的电流111U P I =,解得A A I 28.0521==Iq ≈0.28A (1)设 ab 间匝数为n.deden U n U =11 由题意知RUR U de ce 22=解得decede ce R R n n = 代入数据得34=de ce n n .【点评】本题考查交流电、变压器。
难度:中等。
8、交流电的“四值”的关系:交流电: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交流电(a.c ),最常用的是正弦交流电。
交流电的四值指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和平均值。
设正弦交流电的电压、电流的最大值为U m 、I m ,其瞬时值表达式为t U u m ωsin =和t I i m ωsin =。
大家知道,其有效值为2m U U =,2m II =,例如市值电压有效值V U 220=,则最大值V U m 311=,我国交流电频率Hz f 50=,则周期s fT 02.01==,角频率s rad s rad T/314/1002≤==ππω,所以瞬时值为)314sin 311V t u (=. 那么,为什么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是2m U U =,2m II =,教科书没有给出原因,只告诉大家“是什么what?”,没有告诉大家“为什么why?”下面我们用3种方法告诉大家为什么?以使大家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方法一】假设有两个交变电压其最大值与周期均相同,瞬时值表达式分别为u 1=U m sin ωt 、u 2=U m cos ωt,其中,ω=2π/T,图象如下:把它们分别加在两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上,设电阻的阻值为R ,由于电流的热效应与电流的方向及先后作用的时间顺序无关,故在一个周期内两个交流电产生的热量相等,设都为Q ,产生的总热量Q 总=2Q 。
在任一时刻t ,这两个电阻上的热功率分别为()2211sin m U t u P R Rω==, ()2222cos m U t u P R Rω==. 两个电阻上总的发热功率为()222212sin cos m m U t t U P P P RRωω+=+==。
因为1cos sin 22=+t t ωω,所以两个电阻上总的发热功率是一个定值,与时刻t 无关,所以在一个周期内两个电阻上总的发热量为2mU Q PT T R==.用一个恒定电压为U 的电源,分别给两个相同的电阻R 供电,在相同时间T 内,每个电阻产生的热量是Q=2U T R ,两个电阻产生的总热量为Q=22U T R.由热效应的等效可知222m U U T T R R =。
可得2m U =。
而这个恒定电流的电压U 就是正弦交变电流的电压的有效值。
电流、电动势有效值可同法证得。
【方法二】设流过定值电阻R 的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即i=I m sin ωt,交流电的瞬时功率为p=i 2R=I m 2Rsin 2ωt. 因为21cos 2sin2t t ωω-=代入得 2211cos 222m m p I R I R t ω=-⋅。
上式中,后一项在一个周期内平均值为零,因此在一个周期内交流电平均功率为:212m P I R =(为最大瞬时功率的一半) 如果考虑一个恒定电流I 与其等效,即P=I 2R ,就有P=P ,即2212m I R I R =,所以 2m I = 【方法3】(积分法)设流过定值电阻R 的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即i=I m sin ωt.因为时刻t 瞬时功率p=i 2R=I m 2Rsin 2ωt ,则一个周期内电阻R 上产生的热量为Q=0Tpdt ⎰.因为21cos 2sin2t t ωω-=代入得 2211cos 222m m p I R I R t ω=-⋅,代入上式有: 220011cos 222T T m m Q I Rdt I R tdt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