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 清廉 小故事
关于廉洁小故事
关于廉洁小故事1. 明朝年间,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
一次,他派手下得力干将郑牢去北京解银,差事办完后,北京分司的司长是个大贪官,见郑牢手提沉重甸甸的银箱,就起了贪心,企图收买郑牢,结果郑牢不受贿赂,坚决把银箱带回。
杨继宗见北京分司送来的银箱十分沉重,就对郑牢产生了怀疑,在检查银箱时发现里面装着是两锭原色丝银,于是杨继宗对郑牢产生了误解,以为郑牢从中舞弊,遂将郑牢关入大牢。
通过拷问,郑牢拒不招认,最后在杨继宗亲自审问时,郑牢仍理直气壮地说:“大人你日日夜夜勤政爱民,难道就不清楚郑某的为人吗?难道不知道郑某是块铁石心肠?不管什么歹徒淫威也不能使郑某改变操守!”。
2. 郭沫若曾赋诗称赞杨继宗“不受将军不受钱,清风高节领风骚”。
在正统年间杨继宗先后任过九年知府,其中就有七年任嘉兴知府。
他一生清廉为政,不事权贵。
他常说“禄以代耕,没粟违心”,为了不使百姓负担过重,他宁可自己赔补,决不侵扰百姓。
他常以自己的收入来补贴衙门的用费,“私室常寄蔬粟”,而“与妻子薪储一舟一被”。
3. 明朝永乐年间有个名人叫李汰,他做了二十五年的官,却一直两袖清风。
一天晚上来了个自称姓贾的中年人。
这人一进门就拍着袖子说:“李公久旱逢雨露,今晚特来奉送程仪千两。
”李汰听了说:“我这个人有个坏毛病。
”贾某忙说:“李公清廉,人所共知。
我早已备好白银五百两,只怕李公不敢收。
”李汰听了拂袖而起说:“我李汰非贪财之人。
”说着从贾某手中夺过银子就要走。
这时贾某露出了真面目说:“好吧!你这个愚腐的东西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李汰说:“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
”说着就大声呼喊起人来。
贾某见势不好,只好狼狈而逃。
关于廉洁的寓言小故事(通用17篇)
关于廉洁的寓言小故事(通用17篇)关于廉洁的寓言小故事(通用17篇)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已经发生事。
或者想象故事。
为大家分享了关于廉洁的寓言小故事,一起来看看吧!廉洁的寓言小故事篇1我以不贪为宝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人上山采石时,采到一块宝玉,他担心别人会来抢,想拿出去卖,又怕被商人占了便宜。
想来想去,他决定把这块宝玉送给京城里的大官。
于是,他带着宝玉,来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中,献上宝玉。
子罕觉得很奇怪,便问道“我和你素不相识,你为什么要献宝玉给我?我可从来不收别人任何礼物的。
”那人以为子罕怀疑这是一块假玉,就答道“这块玉我请玉匠看过,确实是一块真玉,价值连城,所以我才送给你的。
”子罕说“我把不贪的品格当作珍宝,你把这块玉石当作珍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俩人都丧失了珍宝,不如你我还是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宝吧!”那人跪下恳求道“我们小百姓,拿着这样珍贵的东西,是不敢出门的,我把它献给你,是为了免于祸患。
”子罕就让那人暂时留下,请玉匠把那块宝玉雕琢加工好,然后帮他把玉卖掉,把所得的钱全部交给那人,并派人送他回家。
这个故事见于《左传·襄公十五年》。
后来,人们就用“不贪为宝”这句成语来形容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廉洁的寓言小故事篇2一钱太守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十分清廉。
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刘宠不受。
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
他因此而被称为“一钱太守”。
廉洁的寓言小故事篇3杨震拒金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廉洁小故事(30篇汇总)
廉洁小故事(30篇汇总)廉洁小故事第1篇两袖清风的谦明朝名臣谦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
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理解。
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证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廉洁小故事第2篇XXX拒礼为开廉洁XXX时,朝野上下弥漫着一股送礼之风。
XXX对这股送礼收礼之风历来持反对意见,几次上疏皇帝,请求XXX禁止官员之间的送礼收礼的现象,以开廉洁之风。
这一年正是XXX的60大寿,XXX前几天。
他就命儿子包贵及王朝、XXX等站在衙门口拒礼。
可谁知,第一个送寿礼的就是当朝皇帝,派来送礼的是六宫司礼太监。
老太监到了门外,执意要面见XXX,要他接旨受礼。
这下可难住了包贵,万岁送来的礼不收,这不是抗旨不遵吗可父亲命他又不敢违,无奈只好请老太监将送礼的缘由写在一张红纸上转呈父亲。
老太监提笔在红纸上写了一首诗。
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XXX。
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
”XXX让王朝把诗拿到XXX呈父亲展视。
不一会儿,王朝带回原红纸交付老太监。
只见原诗下边添了四句。
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
操劳为官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六宫司礼寺人看罢,半晌无语,只好带着礼物和那红纸回宫交差去了。
廉洁小故事第3篇XXX(公元1383-1442),字伯律,号如愚,明朝江西靖安县龙冈州人。
XXX一生出色政绩在苏州知府任上,他直接减轻官粮,实行折征的办法减轻百姓负担,稳定和发展经济。
同时,整肃吏治、端正风气,注意清理冤狱,为民伸冤。
他排了一个日程表,每一天勘问一个县的案,周而复始,从不间断。
在刚到任的八个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
经他审理过的案子,无论大小,都能基本做到百姓不叫冤枉,土豪不敢再为非作歹。
此刻,只要一提起XXX,人们立即就会想到《十五贯》故事里那位甘冒风险、敢伸张正义、为民伸冤的清官。
除此之外,他还做了兴修水利、举办学校、推荐贤才等造福一方的好事。
关于廉洁小故事300字
关于廉洁的小故事故事一:杨震拒金东汉时期,杨震奉命出任东莱太守,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 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杨震为官清廉,不谋私利。
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子孙后代也都秉持着廉洁自律的品质。
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了廉洁奉公的典范。
故事二:子罕辞玉春秋时期,宋国有人得到一块美玉,想把它献给司城子罕。
子罕拒不接受。
献玉的人说:“我已经让玉工看过了,玉工认为这是一块宝物,所以我才敢献给您。
” 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
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两人都失去了宝物。
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吧。
” 献玉的人听了,叩头礼拜,对他敬佩不已,然后带着玉离开了。
子罕的廉洁品质,不仅为当时的人们所称道,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他的行为告诉我们,廉洁不仅仅是不贪财,更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和价值观。
故事三:包拯拒礼包拯在端州任职时,端州出产的砚台非常有名。
以前的官员总是在进贡朝廷的数目之外,加征几十倍的砚台送给权贵。
包拯到任后,严格按照进贡的数目征收,不贪一块砚台。
当他离任时,百姓们悄悄送给他一块砚台,包拯坚决不收,说:“我不能收这块砚台,这是贪污受贿的行为。
我为官要清正廉洁,不能给百姓带来不良影响。
” 百姓们被包拯的廉洁所感动,纷纷称赞他是个好官。
包拯一生为官清廉,不畏权贵,刚正不阿。
他的事迹被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代表。
故事四:羊续悬鱼东汉时期,羊续任南阳太守。
有一次,府丞献给他一条活鱼,羊续收下后却没有吃,而是将鱼悬挂在院子里。
过了几天,府丞又献鱼给羊续,羊续便把上次悬挂的鱼拿给他看,以表明自己拒收贿赂的决心。
从此,再也没有人敢给羊续送礼了。
羊续以自己的行动,树立了廉洁奉公的榜样。
他的事迹告诉我们,为官者要以身作则,坚守廉洁自律的底线,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和尊重。
廉洁小故事50个
廉洁小故事廉洁小故事(一):孔繁森廉洁小故事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更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
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
由于生活拮据,他到血库要求献血。
在外人眼里,一个共产党的中高级干部生活如此清贫真难以想像。
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
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当时是每个人800元。
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
回到济南后,他妻子去看上大学的女儿,女儿一见面就对妈妈说:“学校让交学杂费,我写信给爸爸,爸爸让我跟您要。
”他妻子一听,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自己身上剩下的钱,连回家乡聊城的车票还不够,哪里还有钱给女儿交学费!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忙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就没有攒下几个钱。
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钱,多则上千元。
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在场的每个人都流了泪。
廉洁小故事(二):姚崇不徇私情唐朝开元年间,吏部尚书魏知古要去洛阳一带考察官员政绩。
宰相姚崇有两个儿子在那儿当官,离京前,魏知古特地到姚府辞行,不料姚崇对他十分冷淡。
魏知古是姚崇一手提拔起来的,他到洛阳之后,私下接见了姚崇的两个儿子。
姚崇之子请求他在皇上面前为自己美言。
玄宗皇帝接到魏知古的奏折,见他极力赞扬姚崇的儿子,便宣姚崇进殿,对姚崇说:“你的两个儿子很有才干,政绩不错,朕有意提升他俩。
”姚崇坦然地说:“我这两个儿子才识平平,又不善理政,不足以提拔。
”唐玄宗见姚崇能秉公处事,十分高兴地说:“魏知古徇私妨碍公事,辜负了你对他的教导,我也不能原谅他。
看来只有罢了他的官以正朝纲。
”姚崇复奏道:“我教子不严,罪该受罚。
如果陛下因此事贬谪魏知古,那人们就会说他是当了我的替罪羊了。
”唐玄宗听后十分赞许,遂令魏知古改任工部尚书。
姚崇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时宰相”之称,是中国历史上的名相。
廉洁小故事简短100字范文(通用9篇)
廉洁小故事简短100字范文(通用9篇)【篇1】廉洁小故事简短100字1、羊续悬鱼拒礼东汉时,羊续长期担任南阳太守,但是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因为官清正廉洁,倍受当时人们的尊敬,都称他是“清廉太守”。
有个下属看到太守的生活太清苦了,一天就拿了几条鲜鱼送给羊续,请他尝尝。
羊续虽然把鱼收下了,但却没有吃,而是悬挂在庭堂上。
过了些日子那个下属又送鱼给羊续,羊续指着庭堂上悬挂的干鱼说:“你原先送给我的鱼,如今还挂着哪,不用再送啦!”来人本来想趁着送鱼的机会请太守办点私事,遇到这种情况,就不好意思开口了。
以后,也再不敢给太守送东西了。
羊续不仅对下属们如此,就是对自己的至亲也是这样。
他在州衙办公,妻儿希望能和羊续住在一起,生活上好有个照应。
羊续领着妻子、儿子到了他住的地方。
妻儿见到屋里全部财产只是一床粗布被、一件旧短衣,几斗麦子和一点盐。
羊续对儿子说:“我就是这样过日子,你们要到这来住,叫我拿什么供养你们母子呢?还是回乡下家中住吧。
”儿子不解地说:“人家父亲当官,三亲六故都受惠,可我们借不上一点光。
”还是妻子了解羊续,对儿子说:“你还不了解你爹呀。
你也读了些书,对清官十分敬仰。
现在清官就在你面前,怎么迷惑了呢?”儿子羞愧地低下了头。
于是欣然和母亲一起回到乡下去了。
2、刘宠:“一钱太守”东汉刘宠曾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且清廉俭朴。
在他离任时,当地百姓凑了一批金银相赠。
刘宠虽坚拒不收,却又不忍令父老乡亲过于失望,只好拿一文钱作为纪念,故被时人誉为“一钱太守”。
百姓还修了“一钱太守庙”来纪念这位清官。
后人有诗赞道:“刘宠清名举世佳,至今遗庙在江边。
近来仕官多能者,世学先生拣大钱”。
3、山涛:“悬丝尚书”、“璞玉浑金”西晋时期的山涛既是大文学家,又是着名清官。
陈郡人袁毅曾做鬲县令,送给山涛100斤上等蚕丝。
山涛不愿独自违抗当时的风气,就收下来藏在阁子上。
后来袁毅恶迹败露,被送到廷尉治罪。
山涛把丝拿出来交给官吏,上面积有多年灰尘,但印封却完好如初。
关于清廉的小故事50字关于清廉的内容
关于清廉的小故事50字关于清廉的内容示例文章篇一:《清廉那些事儿》我呀,今天想给大家讲几个关于清廉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可有意思啦。
就说古代有个叫杨震的人。
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在夜里来拜见他,还带了好多金子呢。
那学生就说:“老师呀,这黑灯瞎火的,没人会知道这金子的事儿。
”杨震可就不高兴了,他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哇,听到这话的时候,我就想,杨震可真是个清廉的大好人。
要是换了那些贪心的人,估计看到金子就两眼放光,啥都顾不上了。
这就好比在一个黑暗的屋子里,有一盏明灯,那杨震就是守着这盏明灯,不让黑暗的贪婪把自己吞噬。
清廉就像他心中的那盏灯,永远亮堂堂的。
还有一个故事呢。
春秋时期,宋国有人得到一块美玉,他把美玉献给子罕。
子罕却不接受。
献玉的人就说:“这块玉可是经过玉匠鉴定的宝贝呀,我才敢献给您呢。
”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
要是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俩都失去了宝贝。
不如你留着你的玉,我守着我的‘不贪’。
”我当时就想,子罕这人可真酷。
这就像有两个小伙伴,一个有个超级好玩的玩具,另一个有颗善良勇敢的心。
要是为了那个玩具,把善良勇敢的心丢了,多不划算呀。
清廉在子罕这儿,那就是比美玉还珍贵的东西。
我在生活中呀,也见过一些关于清廉的事儿。
我爷爷就是个很清廉的人。
他在村里当干部的时候,总是把大家的事儿放在第一位。
有一次,有个人想让爷爷给他家多分点地,还偷偷拿了一篮子鸡蛋到我家。
爷爷看到鸡蛋就知道咋回事儿了。
爷爷说:“你这是干啥呢?咱村里分地都是有规定的,该你家多少就是多少,这鸡蛋你拿回去。
”那个人就说:“叔呀,这就是一点心意,您就收下呗。
”爷爷可生气了,说:“你这不是心意,是想让我犯错误呢。
我要是收了你的鸡蛋,以后还咋给大家办事儿?”我当时就在旁边听着,我觉得爷爷可伟大了。
清廉就像爷爷身上的一件铠甲,让他在面对诱惑的时候,不会被打倒。
在学校里呢,我们老师也总是教育我们要清廉。
有一回,我们班选班长。
关于廉洁文化的小故事
关于廉洁文化的小故事以下是 8 条关于廉洁文化的小故事:1. 从前有个村官小李,大家都夸他清正廉洁。
有一次,村里要修一条路,承包商偷偷找到他,塞给他一个厚厚的红包,还笑嘻嘻地说:“这点小意思,您收下,路就交给我们做啦。
”小李一听,脸马上就沉了下来,大声呵斥道:“你把我当什么人了?我是为村民做事,可不是为了你的红包!”这就好比在干净的白布上滴墨水,这能行?这种行为绝对不能容忍!2. 张老师在学校里那可是出了名的廉洁。
有一回啊,有个家长想让自己孩子当个班干部,就提着一堆礼物来找张老师。
张老师连门都没让进,直接说:“孩子的表现我心里有数,靠送礼可不行!这不是亵渎教育吗?”张老师就像那挺立在污浊中的青莲,洁白无瑕。
3. 在公司里,小王是负责采购的。
有一次供应商想贿赂他,给他塞钱让他选他们的产品。
小王愤怒地说:“我做事是有原则的,想用这种手段,想都别想!”这就像在球场上作弊,那比赛还有什么意义呢?廉洁就是他的底线。
4. 老周是一名公务员,他一直都坚守着廉洁奉公。
有次有人找他办事,给他偷偷留了一张购物卡。
老周发现后立马联系那人还回去,还严肃地批评道:“这怎么行?你这不是让我违反纪律吗?”这不就像下棋不能悔棋一样,规矩就是规矩啊!5. 刘书记在镇上工作,有个开发商想让他在项目上通融通融,给他许诺了很多好处。
刘书记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我是为百姓服务的,可不是为了你的私利!”他就像那稳稳的灯塔,指引着正确的方向,廉洁之风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6. 医院的赵大夫,医术高明。
有个病人家属悄悄给他红包,感谢他的救治。
赵大夫坚决不收,说道:“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收红包算怎么回事?”这就好比医生治病不能挑病人一样,赵大夫的廉洁品德让人敬佩。
清风清廉小故事
清风清廉小故事第一篇:清风清廉小故事【悬鹅示众】明时,周新担任司法按察使后,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他坚决不受,但送礼人已经抢先出门了。
于是,周新叫家人把烤鹅挂在屋子后面,以后凡是送礼者,他就让家人领着去看那只已经风干了的烤鹅。
从此,再没人自讨没趣了。
【立檄拒礼】康熙19年,于成龙改任直隶巡抚。
大名县县官遵循旧习,在中秋节前给他送了一份“中秋礼”。
于成龙严词拒收,还特地颁布了《严禁馈赠檄》,通报了大名县县官的送礼行为,并明令所属官员,今后如果发现逢年私送者,“决不宽恕”。
【棒打送礼】南北朝时,南朝的中书通事舍人顾协,虽位高权重,但为政清廉。
他曾说:“送礼纳贿,必然徇情枉法,吏治怎能清明?”有一次,他以前的一位门生因有事相求,送礼向他行贿。
顾协怒不可遏,责令将这个门生重打二十大板,赶出了门外。
【厚谢婉拒】宋时,刘温臾在朝中身居要职,一个自称他门生的人送给他一车粮草,刘温臾推辞不掉,当即答谢回赠他一套华丽的衣服,其价值高于一车粮草的数倍,那人见达不到送礼行贿的目的,只好将粮草拖了回去。
【羊续悬鱼】东汉时,羊续任庐江太守。
一天,羊续的下属府丞焦俭见羊续生活太清苦,便给他送了一条活鲤鱼。
面对这条“礼鱼”,羊续左右为难:不收吧,对不住焦俭的一片好心;收吧,有违自己为官清廉的道德规范。
但眼前焦俭的盛情难却啊,无奈之下,只好暂且收下。
等焦俭一走,他就让下人把鱼挂在庭檐下。
没过几天,鱼成了一条枯鱼干,在屋檐下飘来荡去,羊续也不让人取掉。
直到有一天,焦俭又笑嘻嘻地拎着更大的一条鲤鱼来拜访羊续,羊续也不说话,只是笑着指了指悬挂着的那条鱼,轻轻地摇了摇头。
焦俭看着这条丝毫没有动过的枯鱼干,领悟到了太守的一片苦心,红着脸收起鱼,退了出去,从此再也不敢给羊续送东西了。
这件事传开之后,府吏们为羊续的高风亮节所折服,以后再也不礼贿他了。
【悬丝尚书】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吏部尚书山涛,为官三十余年,“居荣贵,贞慎俭约”,清正廉洁,从不收礼。
清正廉洁小故事(精选20篇)
清正廉洁小故事(精选20篇)廉洁是中国传统之一,廉洁就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清楚一点的说,廉洁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正廉洁小故事(精选20篇),希望你喜欢!清正廉洁小故事1清正廉洁对我们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
说大一点,如果每个人都不廉洁,我们的国家就会遭殃。
我们的国家现在是多么美好。
大家都非常爱戴清正廉洁的人,正是有了他们,我们的国家才变得这么强大和富有。
从古到今,我们国家出现了许许多多清正廉洁的官员,古代的包公,一生廉洁,被后人称为“包青天”;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爷爷,一件睡衣补了多次还舍不得扔掉。
我们也非常痛恨那些给国家造成危害,不廉洁的官。
他们只会给国家增多坏事,根本没有想过怎么去报答国家。
这些人怎么不让人痛恨呢?虽然,我们现在还是一名小故事,但我们也要学习包公、周总理爷爷的正气精神。
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遵守小故事规则,同时不忘了提醒别人也要做好。
因为不是一两个人就能使国家变得强大富有,必须要大家都团结起来才行。
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一个廉洁的人;一个能报答国家的人。
相信,只有每个人都廉洁了,我们的国家会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美好。
清正廉洁小故事2廉洁,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人们把廉洁视为一种美德,把败坏看作社会的一颗毒瘤。
廉洁,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因此,每个朝代的领袖人都提倡廉洁的作风。
廉洁,既是一个好官的标志,也是我们小故事前进的目标,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廉洁的好品质。
我曾经读过一篇短文,题目叫《公仪休拒收礼物》。
文中,一位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一条小小的鱼作为礼物送给他,他也竟然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因为他深知,一条小小的鱼身上,蕴藏着多少阴险的计划,甚至是一个天大的阴谋。
他正是知道这点,才不会收下任何礼物。
他就是——公仪休。
公仪休拒收礼不但为了自己,更为了朝廷、百姓。
也证明了他廉洁、正直和聪明的品性。
10个廉洁故事简短
10个廉洁故事简短1.羊续悬鱼东汉时,羊续曾多次担任庐江太守,从不请托受贿、以权谋私。
其府丞焦俭为人也很正派,有一天,他见羊续生活太清苦,便送他一条活鲤鱼。
面对下属的好意,羊续左右为难,只好暂且收下。
但等焦俭一走,他就让人把鱼挂在庭檐下,再也不去碰它。
此事传开后,府吏们为羊续的高风亮节所折服,当地的百姓都敬称他为“悬鱼太守”。
2.不受封邑曾子穿着破衣服耕田,鲁国国君派人封赠他一座城邑,请他用城邑的收入来修饰仪表。
曾子不接受,使者回去再回来,他还是不受。
使者说:“不是先生向人索要,是别人献给你的,为何不肯接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的东西就有所畏惧别人,给人家东西容易有优越感。
纵然鲁君赏赐没有优越感,但我怎能无所畏惧呢?”最终没有接受。
孔子听说后感叹说:“曾参的话足以保全他的气节。
”3.压舱廉石三国时陆绩为政清廉,他从郁林太守离任返乡时,行李少得可怜,船家怕船载太轻容易翻船,不敢起航,陆绩就与船家、家人商议,买了两大瓮咸菜和一担笋干压船,但船吃水还是很浅,而银子已所剩无几,只好从岸边抬来一块大石头压舱。
有人把陆绩运回的那块大石头收藏起来,取名“廉石”,如今仍保存在苏州文庙碑刻博物馆。
4.裴侠反讥北周裴侠为官清俭,堂弟伯凤等嘲笑说,“人生做官,应当名利双收,你这般清苦,究竟图什么?”裴侠说:“清是为官之本,俭是修身之基。
况且我们是大族,世代能成就美名,应当活着被朝廷称赞,死后流芳千古。
我以平庸之才承蒙特殊恩遇,安于穷困并非追求虚名,而在于加强自修,只怕有辱先人。
这样做反被讥笑,还有什么话说?”伯凤等人惭愧退下。
5.玉璧无瑕西汉司马迁担任太史令时,朝中最得势的将军李广利千方百计想拉拢他,派人送给他一对珍贵的玉璧。
司马迁之女见到玉璧晶莹透亮,非常喜欢,司马迁开导她说:“玉璧贵在无瑕,人也应如此。
如果我收下这对玉璧,心灵上就会留下斑污,并要受制于人。
”说完,便命人把玉璧退了回去。
6.忍穷免祸北宋范仲淹素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情怀,他宦海沉浮三十八年,无论是位高权重之时,还是人微言轻之际,都坚持清廉守正、忧国忧民、自甘清贫,曾经为了把母亲从苏州接到广德,卖了一匹马才凑够路费。
清正廉洁小故事
清正廉洁小故事篇一:廉洁小故事廉洁小故事(一)据主席身边的警卫员回忆,1929年1月,红四军下井冈山,迂回于赣南、闽西之间,毛主席行军,战士们沿途没见他骑马,可部队中的伤兵、病号、掉队的战士们都骑过他的马。
虽说毛主席是前委书记,但他同战士们同吃一锅饭,同吃一盆菜,没有丝毫区别。
1932年,红军打到漳州,警卫员住在毛主席那里。
一眼看见他脚上穿的黑线袜子,已经洗成又薄又稀的灰色袜子了,主席发现他盯着他的袜子看,就把脚一伸,说:“这双袜子还是1929年下井冈山后你替我买的,已经换过两次袜底了,你看还是好的。
不过再不能换袜底子了,袜面也太稀薄,经不起洗了。
”主席说着,还有些舍不得的样子。
毛主席行军中惟一御寒的一条毯子,也不知用了多少年,上面的毛已基本上掉光,差不多是一个麻袋片了。
部队并不是没有像样的毛毯,但是他硬是不要。
现在想想,那时的毛主席已是红军的领导核心,毛主席的廉洁,在当时是少有的廉洁。
(二)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更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
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
由于生活拮据,他到血库要求献血。
在外人眼里,一个共产党的中高级干部生活如此清贫真难以想像。
1993年,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由自己筹措。
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当时是每个人800元。
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
回到济南后,他妻子去看上大学的女儿,女儿一见面就对妈妈说:“学校让交学杂费,我写信给爸爸,爸爸让我跟您要。
”他妻子一听,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自己身上剩下的钱,连回家乡聊城的车票还不够,哪里还有钱给女儿交学费!孔繁森把工资中的相当大一部分用于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平时根本就没有攒下几个钱。
他给群众买药,扶贫济困时出手大方,少则百十元钱,多则上千元。
他因车祸牺牲后,人们在他的遗体上找到的现金只有8元6角,在场的每个人都流了泪。
古今清廉小故事
古今清廉小故事
清廉是指一个人在权力、金钱面前保持高尚的品德和操守,以下是一些古今清廉的小故事:
1. 古代宰相蔺相如: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宰相,有一次他到秦国拜访秦始皇。
秦始皇想要贿赂蔺相如,但蔺相如坚决拒绝了,并且为了表达自己的清廉,他刻意穿着简朴,没有佩戴任何珠宝和贵重物品。
他的清廉态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现代清廉检察官方廷钰:方廷钰是中国现代的一位清廉检察官,他在担任职务期间,坚持不收受一分钱的贿赂,严格要求自己按照法律办案,对贪污腐败行为零容忍。
他因为自己的清廉正直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尊重。
3. 古代诗人杜甫: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在诗中多次表达了对官场腐败和贪婪的批判。
他曾写下著名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希望能够建造许多住所,给无家可归的贫苦人提供温暖和人道主义的援助。
这些故事都展示了个人或者群体在面对权力和金钱时保持清廉、正直和高尚品德的态度。
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传递了道德的力量,成为社会的楷模和榜样。
清风廉政小故事
清风廉政小故事从前有个小县城,这县城里有个芝麻官,叫王大人。
这王大人啊,管着县城里的钱粮事务。
他呢,是个特别有趣的人,虽然官不大,但是那股子清廉劲儿可不小。
有一回啊,县城里来了个富商。
这富商啊,想在县城里做点大买卖,但是有些手续不太齐全。
富商就寻思着,给王大人送点礼,走走后门儿。
于是啊,这富商就趁着夜色,提着个沉甸甸的包袱,里面装满了金银财宝,来到了王大人的家。
富商敲开门,满脸堆笑地说:“王大人啊,小的想在咱这县城做点小生意,可有些事儿不太明白,这是一点小意思,还请大人多多关照啊。
”王大人瞅了瞅那包袱,心里就明白了八九分。
他呢,没有直接拒绝,而是笑着说:“哟,您这可太客气了,这大晚上的,还带着这么个大包袱,多累得慌啊。
您这生意上的事儿啊,咱得按规矩来,这礼啊,我可不能收。
您要是真有啥难处,明天到衙门里,咱们当着大家伙儿的面儿说。
”富商一听,这脸啊,红一阵白一阵的,只好灰溜溜地提着包袱走了。
还有一个故事呢。
在一个小镇上,有个叫李师爷的人。
他在衙门里当差多年,是个很有经验的老师爷。
这李师爷啊,虽然不是官,但是因为在衙门里待的时间长,认识不少人,有时候也能说上话。
有一次,衙门里要选一个新的捕头。
有个年轻人啊,想当这个捕头,可是他知道竞争很激烈。
他就想啊,要是能让李师爷在老爷面前美言几句就好了。
于是,他就自己做了一双非常精致的靴子,送给了李师爷。
这靴子啊,可花了他不少的工钱呢。
年轻人来到李师爷的家,恭恭敬敬地说:“师爷啊,您看您在衙门里辛苦了这么多年,我这心里啊,可敬佩您了。
这双靴子是我自己做的,您穿上试试,要是合脚啊,就当是我的一点心意。
”李师爷看了看靴子,心里明白这年轻人的想法。
他就笑着说:“哎呀,你这孩子可真有心啊。
不过啊,这衙门里选捕头,那得看真本事,我可不能因为你送了我一双靴子,就帮你说话。
你要是真有本事,就去好好表现,让老爷和大家伙儿都看到你的能耐。
”年轻人听了,虽然有点失落,但是也觉得李师爷说得在理,就努力去准备选拔了。
关于清廉的故事
关于清廉的故事
故事一,《廉洁从政》。
从前有一位叫做李明的年轻人,他怀着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责任感,毅然决定投身政府工作。
在他的工作中,他始终秉持着清廉的原则,不受任何贿赂,不做任何违法的事情。
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廉洁从政的理念,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尊重。
最终,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政府官员,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故事二,《廉洁家风》。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户人家,他们代代相传着清廉的家风。
爷爷奶奶从小就教育孩子们要诚实守信,不能贪图不义之财。
父母也一直以身作则,从不接受任何不正当的利益。
他们家风正、家风廉,深受村民们的尊敬和爱戴。
他们的孩子们也都成为了对社会有益的人才,为家乡做出了不少贡献。
故事三,《清廉的企业家》。
在商业社会里,也有一些企业家以清廉著称。
他们坚持做正当的生意,不图一时的暴利,更不会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他人利益。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传递着清廉的力量。
最终,他们的企业也因为廉洁经营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清廉不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无论是在政治、家庭还是商业领域,清廉都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个廉洁的人,传递着清廉的力量,让社会更加美好。
廉洁小故事30篇
廉洁小故事30篇廉洁小故事30篇廉洁小故事(一):不一钱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
一次,一名太监经过那里,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可是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印券。
”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
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廉洁小故事(二):手好不要钱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
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取得罪他。
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
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
廉洁小故事(三):两袖清风的于谦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
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
返京时,人们买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理解。
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证明心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廉洁小故事(四):包拯拒礼为开廉洁宋仁宗时,朝野上下弥漫着一股送礼之风。
包拯对这股送礼收礼之风历来持反对意见,几次上疏皇帝,请求颁昭禁止官员之间的送礼收礼的现象,以开廉洁之风。
这一年正是包拯的60大寿,寿辰前几天,他就命儿子包贵及王朝、马汉等站在衙门口拒礼。
可谁知,第一个送寿礼的就是当朝皇帝,派来送礼的是六宫司礼太监。
老太监到了门外,执意要面见包拯,要他接旨受礼。
这下可难住了包贵,万岁送来的礼不收,这不是抗旨不遵吗可父亲命他又不敢违,无奈只好请老太监将送礼的缘由写在一张红纸上转呈父亲。
老太监提笔在红纸上写了一首诗。
“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
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
”包贵让王朝把诗拿到内衙呈父亲展视。
不一会儿,王朝带回原红纸交付老太监。
只见原诗下边添了四句。
“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
操劳为官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六宫司礼太监看罢,半晌无语,只好带着礼物和那红纸回宫交差去了。
清正廉洁小故事
清正廉洁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小村庄,这里的人们都以清正廉洁而闻名。
他们坚守自己的道德原则,不被诱惑所动摇。
下面我们将讲述几个发生在这个村庄中的清正廉洁小故事。
故事一:诚实的农夫在这个村庄里有一个农夫,他种植庄稼一直以来都非常辛苦。
一年秋天,他的庄稼收获颇丰。
这时,一个富有的买家来到他家,希望以低价购买他的庄稼,好利用这次机会赚取更多的利润。
农夫考虑了一下,但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个买家的提议,因为他觉得这样做是不公平的。
他告诉买家自己的庄稼值得更高的价格。
尽管买家对他的决定很不满意,但农夫坚守自己内心的声音,他知道只有通过诚实和公正的行为,才能维护个人和整个社区的尊严和公正。
故事二:廉洁的公务员在这个村庄里还有一位公务员,他非常廉洁正直。
一天,他接到一个来自村委会的任务,需要参与分配一批房屋给需要的人们。
虽然有一些人给了他一些好处费希望得到优先选择,但这位公务员没有受到这些诱惑。
他将房屋分配给那些真正需要的人,而不是给那些给他好处费的人。
他坚信公务员的职责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服务,不能被个人的私利所干扰。
他的廉洁行为赢得了村民们的赞扬和尊重。
故事三:正直的商人这个村庄里还有一家小商店,店主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
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向一个顾客多收了一些钱。
其他人可能会将这些额外的钱藏起来,但这位商人反而选择将钱还给那位顾客。
他向顾客解释了情况,诚实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归还了额外的钱。
顾客对商人的正直感到非常感动,他决定继续支持这家商店,并向其他人讲述这个故事。
这位商人的正直不仅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和支持,还提高了整个村庄的诚信水平。
结语:这些小故事反映了一个清正廉洁的村庄,人们在面对诱惑时选择了坚守道义。
他们用自己的行为树立了榜样,维护了社区的公正和诚信。
这个村庄因为有这些清正廉洁的人而变得更加美好,他们为我们传递了坚守正义和追求诚实的重要价值观。
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将这些品质融入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去,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清廉典型故事简短范文
清廉典型故事简短范文《清廉典型故事集》篇①:《小蚂蚁运粮记》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群小蚂蚁。
其中有一只叫小黑的小蚂蚁,它身体小小的,但是却有着大大的志向。
有一天,蚁后发布消息说,冬天快来了,需要大家出动储备粮食。
小黑和小伙伴们就开始忙碌起来。
在运粮的过程中,小黑发现了一条有很多麦粒的小路。
可是在这条小路上,有一块大石头挡住了去路。
别的小蚂蚁看到大石头,有的抱怨,有的想要绕路。
但小黑想了想,决心要想办法把石头搬走。
小黑发动小伙伴们一起搬石头,可是石头实在太重了。
小黑没有放弃,它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旁边有一些小树枝和树叶。
于是它灵机一动,指挥大家把树枝垫在石头下,然后利用杠杆原理,大家一用力,石头居然动了。
就这样,小蚂蚁们克服了困难,顺利地把麦粒运了回去。
点评:小蚂蚁小黑的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怕,要善于思考,勇敢地去尝试解决问题。
而且,小蚂蚁们团结一心的力量也是巨大的。
小朋友们也应该像小蚂蚁们一样,勇敢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并且团结同学哦。
篇②:《挑食的小花猫》小花猫花花非常挑食,只爱吃香喷喷的小鱼干,对于猫妈妈给它的猫粮,看都不看一眼。
有一次,花花跟着猫妈妈出去玩耍,不小心走丢了。
在外面游荡的花花又饿又害怕。
它看到一个老鼠洞,心想可以抓只老鼠来吃,可是它平时总挑食,身体虚弱,半天也抓不到一只老鼠。
眼看天就要黑了,花花也越来越饿。
好不容易看到了一片草丛里有猫粮是别人丢掉的,花花犹豫了一下,最后实在太饿了,就吃了起来,吃下去才发现其实猫粮也不难吃。
最后猫妈妈顺着花花的气味找到了它。
经过这次事情,花花再也不挑食了。
点评:小花猫挑食的这个毛病差点让它陷入绝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们不要挑食,各种各样的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才能让我们健康成长,就像小花猫,要改掉挑食的毛病才能身体棒棒。
篇③:《小蜜蜂找花海》有一只小蜜蜂叫嗡嗡。
嗡嗡非常渴望找到一大片花海,能够采到好多好多的花蜜。
嗡嗡顺着花朵的香味出发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鹅示众】明时,周新担任司法按察使后,一天,有人给他送来一只烤鹅,他坚决不受,但送礼人已经抢先出门了。
于是,周新叫家人把烤鹅挂在屋子后面,以后凡是送礼者,他就让家人领着去看那只已经风干了的烤鹅。
从此,再没人自讨没趣了。
【立檄拒礼】康熙19年,于成龙改任直隶巡抚。
大名县县官遵循旧习,在中秋节前给他送了一份“中秋礼”。
于成龙严词拒收,还特地颁布了《严禁馈赠檄》,通报了大名县县官的送礼行为,并明令所属官员,今后如果发现逢年私送者,“决不宽恕”。
【棒打送礼】南北朝时,南朝的中书通事舍人顾协,虽位高权重,但为政清廉。
他曾说:“送礼纳贿,必然徇情枉法,吏治怎能清明?”有一次,他以前的一位门生因有事相求,送礼向他行贿。
顾协怒不可遏,责令将这个门生重打二十大板,赶出了门外。
【厚谢婉拒】宋时,刘温臾在朝中身居要职,一个自称他门生的人送给他一车粮草,刘温臾推辞不掉,当即答谢回赠他一套华丽的衣服,其价值高于一车粮草的数倍,那人见达不到送礼行贿的目的,只好将粮草拖了回去。
【羊续悬鱼】东汉时,羊续任庐江太守。
一天,羊续的下属府丞焦俭见羊续生活太清苦,便给他送了一条活鲤鱼。
面对这条“礼鱼”,羊续左右为难:不收吧,对不住焦俭的一片好心;收吧,有违自己为官清廉的道德规范。
但眼前焦俭的盛情难却啊,无奈之下,只好暂且收下。
等焦俭一走,他就让下人把鱼挂在庭檐下。
没过几天,鱼成了一条枯鱼干,在屋檐下飘来荡去,羊续也不让人取掉。
直到有一天,焦俭又笑嘻嘻地拎着更大的一条鲤鱼来拜访羊续,羊续也不说话,只是笑着指了指悬挂着的那条鱼,轻轻地摇了摇头。
焦俭看着这条丝毫没有动过的枯鱼干,领悟到了太守的一片苦心,红着脸收起鱼,退了出去,从此再也不敢给羊续送东西了。
这件事传开之后,府吏们为羊续的高风亮节所折服,以后再也不礼贿他了。
【悬丝尚书】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吏部尚书山涛,为官三十余年,“居荣贵,贞慎俭约”,清正廉洁,从不收礼。
有一次,县令袁毅偷偷地给山涛送去百余斤真丝,山涛得知后命家人将这些真丝悬挂于梁上而不用。
后来,袁毅劣迹事败,朝廷得知他曾送真丝给山涛后,派人到山涛府上查询,只见那百斤真丝仍悬挂在梁上,虽已为虫蛀食,但“尘埃封印如故”,众人不禁钦佩山涛为官清廉,因而山涛也被人尊称为“悬丝尚书”。
【四铁御史】明代的冯恩,在任御史(监官)时,执法严明,铁面无私,不畏权贵。
《明史·冯恩传》载:因“疏劾汪,上怒,命会大臣鞫(审问)之。
高坐,令校士持其膝,恩遽起直。
曰:‘汝杀我,我为厉鬼亦杀汝。
’益怒,谓何故敢叱大臣,恩曰:‘大臣而无君,人人得而诛之,何但(只)叱!’观者叹曰:‘是真御史。
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
’遂号‘四铁御史’。
”冯恩如此不畏权贵,直言斥奸,守持“四铁”,表现出了凛凛正气、铮铮铁骨,实属可贵可敬,可颂可鉴。
【风月尚书】南北朝时的徐勉,为官廉正,不徇私情。
《南史·徐勉传》载:他担任梁吏部尚书时,“尝与门人坐,有虞皓求詹事五官,勉正色曰:‘今夕只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
’”时人敬其公廉正派,赞其为“风月尚书”。
【半鸭知县】“第一清官”于成龙,终生从政,清廉无私,崇尚节约,甘于淡泊。
据《于清端公政书》载,他在任罗城知县时,其子从山西老家来看他,他只有一只还舍不得吃的咸鸭,乃割下一半作为让儿子带回老家的礼品,因此【奉公终生事廉洁在其中——唐朝名相李勉二三事】李勉,字玄卿,其曾祖李元懿为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
李勉以近属陪位入仕,历任开封府尉、监察御史、河南少尹、京兆尹兼河南尹、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等职。
晚年入朝为相,任吏部尚书,平章事。
李勉生性耿直,为官做人,更是清正廉洁,奉公守法。
【清除私心,不取私财】李勉少年贫困,客游外地时,曾与一书生同行,书生生病将死时,取出所带金银交给李勉,说:“左右无人知,幸君为我葬,余则君自取。
”李勉为使他安心而逝,答应了他的要求。
然而安葬时,李勉却将多余的金银放入书生的棺材里。
后来,书生的家人拜访时,李勉和他们一块打开坟墓,把金银全部交给了他们。
769年,李勉任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史,此时的广州“地当会要,俗号殷繁,交易之徒,素所奔凑”。
他到任后,对商人更加抚慰,商船入口,不许侵夺,一年后广州商船如织,经济很快繁荣起来,许多商人为感谢他,送来厚礼,都被他婉言拒绝。
【为政简肃,智斗污吏】767年,李勉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时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知国子监事,每到国子监视学,随从数百。
前京兆尹黎干倾心候事,动心求媚,每次都指使府中上下预备数百人的酒食,鱼朝恩还是不甚满意。
李勉到任后,鱼朝恩来国子监,府吏请示李勉,李不允许过分招待。
他说:“军容使判国子监事,勉候太学,军容应具主礼。
”鱼朝恩碰了个软钉子,从此再也不到太学骚扰了。
【痛恨贪暴,锄恶扬善】封建官场贪污受贿成风,为整饬吏治,李勉严刑峻法。
他当开封府尉时,上任后立即张贴告示:“凡受贿者,须在3天内自首,过日者舁榇相见。
”告示贴出后,有一个自恃有点背景的污吏,一天受贿后故意放出风来,让李勉知道。
过了期限后,他又满不在乎,而且还让人抬着棺材去见李勉。
李勉在弄清真相后,说:“故意受贿枉法,罪加一等。
”对方不以为然,李勉命令手下“将他装入棺材。
”这时他才如梦方醒,但为时已晚,被扔进河里。
此后,那些手脚不干净的官员心惊肉跳,再也不敢贪赃枉法了。
【宁可分文不要不选月薪三千】在余杭区南苑街道河南埭社区,有一位社区义务保健医生,他放着每月两三千元的坐诊费不要,却每周一到周五上午,跑到社区里为居民免费看病,他就是区第五医院的退休医生沈子善。
昨日上午9点多,记者见到了沈医生。
他正在给一位姓金的大妈量血压,旁边还有好几位老年人等着,看来“生意蛮好”。
沈医生对那位经常来这里检查身体的老人说:“血压正常的,年纪大的人,要吃得清淡。
”“沈医生,一般血压多少算正常?”“你们60岁以上的女同志,一般下不低于90,上不超过140就算正常”。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沈医生擅长中西医内科、疾病防治和妇科。
2001年他从区五院退休后,临平城区不少私立门诊部欲以每月2000—3000元的高薪聘请他去坐诊,他都拒绝了。
去年8月,他到河南埭社区办事,听社区工作人员说起,现在社区老年人多,由于老年人身体相对较差,行动不太方便,都希望社区能设个医疗点,平时小病小痛的可就近看看。
但请医院来设点又不好办,外聘一名保健医生,又没有经费。
听到了社区的难处,热心的沈子善主动提出要当社区的保健医生。
于是,河南埭社区的老年人以及困难家庭人员就有了这么一名免费保健医生。
不少人说他傻,有技术能赚钱不赚,跑到这里当免费坐堂医生。
而沈医生却说,我每月有2000多元退休工资,吃穿不愁,现在退休后还能发挥余热,又能与老年人一起聊聊天,生活很充实,心里也蛮开心的。
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来这里看病的大多为老年男女,平时每天10多人,多的时候一上午就20多人,有来量血压的,有咨询用药的,也有来询问日常保健知识的,大家对沈医生的医术和服务都很满意,对沈医生的这种热心也非常感谢。
【古代廉政故事】明太祖朱元璋的刑部主事茹太素,文章写的很好,但每上奏章都是长篇大论,朱元璋不愿看。
一次,茹太素上奏了《反贪倡廉》论,朱元璋却一反常态让“赶快念”,但当念到第六千三百字时,朱元璋大火:“无聊滥文,不知所云。
”次日晚上,朱元璋让人把茹太素没念完的文章再念给他听,当念到一万六千字左右时,朱元璋又大骂:“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废话。
”当听完“1.所有官员每年都要向上司陈报自家的财产;2.各地按察使三年交换一次;3.各布政使司、府、州、县的财政官员,每三年交换一次;4.官员家中有人从商者,不得做主官和主管财政的官吏;5.明订严刑峻法,从严规范言行,使奸贪者无由而生”五条建议时,朱元璋才变了口气说:“这还差不多,前四条赶快交给各部办理,至于第五条则不行,制法太严恐伤民,过与不及都不好啊!”汉代庞仲达任汉阳太守时,很重视辖区贤达人士的兴革意见。
当时汉阳郡中一个具有特殊节操的教育家,名叫任棠。
某日,庞仲达前来拜访任棠,但任棠却不与其交谈,只是将一大棵蕹白、一盆清水放在门口,自己则抱着孙子,蹲在门坎后面。
庞仲达手下人见任棠如此踞傲无礼,便欲加以斥责,庞仲达却拦着说:“我想他大概是要我明白怎么做太守吧——一盆清水,是要我为官清廉;拔一根蕹,是要我敢于惩治豪强;至于抱一个小孩,就是要我能够体恤弱小啊!”讲完后即笑着离开。
从此以后,庞仲达更加勤政爱民,广泛的了解民众的需求,并造福百姓。
齐威王的大臣邹忌,身高八尺,英俊潇洒。
某日他问自己的妻、妾:如果他和全国公认的美男子——徐公相比,谁最帅?妻、妾都说:“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呢!”后来邹忌又问友人,友人也说他比徐公俊俏。
有一天,邹忌亲眼看到了来访的徐公,仔细端详并揽镜自照,发觉自己比不上徐公,于是便说:“我的妻子是因为偏私我,妾是因为惧怕我,友人是因为有求于我,所以都说好话给我听,但其实并非真话啊!”后来邹忌以此为例向齐威王谏言:“现在全国的官员百姓、后妃内侍等,没有一个不对大王有所需求的,所以大王受到的蒙蔽、欺骗,该有多么大啊!”齐威王听后,便采纳邹忌的建议,从此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后来邻国的燕、赵、韩、魏等国王,都到齐国来学习取经,以致后世有谓:“不靠打仗,在朝廷中就已获胜了。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李后主为抵抗强国后周,于是向后周世宗柴荣使用离间计,并派遣使者送给后周大将赵匡胤三千两白银,并附拉拢书信一封。
孰知赵匡胤不为所动,将书信及白银悉数上交后周世宗。
某次后周使者曹彬奉命给吴越国送些兵器,送完后曹彬即起程返国,为的是不愿接受吴越国的招待和馈赠,但吴越国还是派人追上了曹彬,并给了他大批的金银珠宝。
曹彬说:“我如果坚决不收受,将可能被吴越国人误解我是借他们的名义来沽名钓誉,而且也会贬抑朝廷的器度。
”于是他全部收下,但回来后全数上交朝廷,自己分文没留。
唐文宗时的吏部侍郎高锴,首次主持进士考试,官宦子弟斐思谦,通过当时权倾一时的宦官仇士良帮助,竟被排在了第一名。
高锴发现后十分厌恶,于是将斐思谦痛斥一顿,并将他除名。
翌年,高锴仍任主考官,他即特别警告家属及从吏,绝对不许接受任何人的批条和请托。
梁武帝时的吏部尚书徐勉与高锴是同类性格的人,他不但熟悉各个官员的状况,在选用官员时也特别回避任用自己亲近的人。
某次有一好友来拜访他,向他提出求官之事,徐勉即严肃的说道:“今天只谈风月之事,不可谈论公事。
”所以,知道他的为人者,都不敢再向他提出人事方面的事。
晋代大将军陶侃,是个出名的孝子,年轻时当过浔阳县吏,负责监管捕鱼的公务。
某次陶侃拿了几条所管的腌鱼回家给母亲吃,其母湛氏马上叫他把鱼退回去,并责备他说:“你身为官吏,拿官家的东西回来,不但不是孝敬母亲,反而更增加我的精神负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