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原理及相关技术
组成原理存储器讲课文档
R/W
MREQ
CS * WE*
CS* WE*
CS* WE*
CS* WE*
CS* WE*
CS* WE*
CS* WE*
CS* WE*
D7
D7 A13~A0
D6 A13~A0
D5 A13~A0
D4 A13~A0
D3 A13~A0
D2 A13~A0
D1 A13~A0
D0 A13~A0
D0 A13~A0
练习:用4K ×4 的芯片构成4K ×16的存储器,画出连接图。
(1)读出过程
Vcc
T4 A T6
T1
T2
T8
写选择
写入Din
输出Dout 读选择
(2)写入过程 (3)芯片结构和引脚 (P77页图4.12和图4.13)
特点: (1)用MOS管构成的双稳态触发电路来存储信息“0”和“1”。 (2)集成度低,功耗大,价格现在七贵页,总,共三十速一页。度快。
三、动态RAM
Vdd P 控制端
TC
TB
刷新放大器 TA
读选择线
T2
T1
T3
Cg
写选择线
Vdd
A T4
预充电信号
写数据线
读数据线 现在九页,总共三十一页。
3、刷新方法
动态RAM必须采用定时刷新,即在规定的时间里对全部存储单
元电路作一次刷新,一般刷新时间为2毫秒。在刷新周期内由专用
的刷新电路来完成对基本单元电路的逐行刷新。 (1)集中刷新
读/写或保持
特点:访存出现3…2/4…000即…8%…的死…区…。 …页,总共三十一页。
(2)分散方式
分散刷新是将对每行存储单元的刷新分散到每个读/写周期内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及组成原理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及组成原理一、引言存储器是计算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用于存储和读取数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存储器也在不断地升级和改进。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是指不同类型的存储器按照速度、容量和成本等方面的差异被组织成一种层次结构。
本文将介绍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及其组成原理。
二、存储器的层次结构1. 存储器分类根据存取速度不同,可将存储器分为主存(RAM)、高速缓存(Cache)、二级缓存、三级缓存等多级缓存以及辅助存储器(ROM、磁盘等)。
2. 层次结构主要分为三个层次:CPU内部高速缓冲寄存器(L1 Cache)、CPU外部高速缓冲寄存器(L2 Cache)和主内存(RAM)。
3. 层次结构优点层次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的硬件设备,使得计算机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运行。
在执行指令时,CPU首先从最快的L1 Cache中查找数据,如果没有找到,则会查找L2 Cache,最后才会查找主内存。
这样的层次结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CPU访问数据的速度,减少CPU等待的时间。
三、存储器的组成原理1.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RAM是一种使用静电场来存储数据的存储器。
它由多个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一个触发器和两个传输门组成。
SRAM的读写速度非常快,但是它比较昂贵,并且需要更多的电源。
2. 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DRAM)DRAM是一种使用电容来存储数据的存储器。
它由多个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一个电容和一个开关组成。
DRAM比SRAM更便宜,但是读写速度相对较慢。
3. 双倍数据率SDRAM(DDR SDRAM)DDR SDRAM是一种高速内存技术,可以在每个时钟周期传输两次数据。
这使得DDR SDRAM比普通SDRAM更快。
4. 图形双倍数据率SDRAM(GDDR SDRAM)GDDR SDRAM是一种专门为图形处理器设计的高速内存技术。
它具有更高的频率和带宽,适用于处理大量图像和视频数据。
5. 闪存闪存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在断电时保存数据。
半导体存储器工作原理和最新技术
半导体存储器工作原理和最新技术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
作为信息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存储器技术一直在不断地更新发展。
其中,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存储器类型,其工作原理和最新技术备受人们关注。
一、半导体存储器工作原理半导体存储器是一种将位于半导体芯片上的电荷量代表数据的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主要分为两大类: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1.1 随机访问存储器(RAM)RAM分为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DRAM)和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两种。
DRAM的存储单元为电容器,单元大小为1位。
SRAM的存储单元为双稳态触发器,单元大小为1至4位。
DRAM的电容器存储单元会因电容器内部漏载而持续降低,因此需要周期性地重新刷新。
此外,DRAM单元还需要进行复杂的读写时间控制。
SRAM则不需要刷新电容器和时间控制,但存储单元占用面积较大,并需要额外的电源驱动。
1.2 只读存储器(ROM)ROM是一种只可读取而不能修改的存储器。
ROM中存储单元的电荷量是由制成时设置的金属焊点决定,即“掩膜”制造技术,这种存储器能够非常方便地实现电路的控制功能。
二、半导体存储器最新技术半导体存储器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发展中。
这里将介绍三种最新的半导体存储器技术。
2.1 革命性大规模存储器技术革命性大规模存储器技术是一种新的存储器类型,它能够实现超过TB级别的数据存储。
这种存储器采用叠层非易失存储器和InP HEMT收发器,能够实现一次读取数百Gbits的数据,传输速度极快。
2.2 基于电容器的晶体管门极控制技术基于电容器的晶体管门极控制技术是实现高密度存储的一种方法。
目前的主流半导体存储器采用平面电容器单元,但其占用面积较大。
所以,一种新的基于电容器的晶体管门极控制技术被提出。
这种新技术利用了电容器单元与相邻晶体管的栅极之间的短距离联系,降低了存储单元面积,同时提升了数据存取速度。
2.3 基于氧化硅和二氧化硅的存储器技术基于氧化硅和二氧化硅的存储器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普通高密度存储器。
薄膜存储器设计原理及应用
薄膜存储器设计原理及应用薄膜存储器是一种使用薄膜作为储存介质的存储器,它具有体积小、速度快、功耗低等优点,适用于各种计算机和电子设备中。
本文将从薄膜存储器的设计原理以及应用方面进行介绍。
薄膜存储器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储存单元的结构设计、存储介质的选择和读写操作原理。
首先是储存单元的结构设计。
薄膜存储器通常采用二维阵列的方式组织储存单元,每个储存单元由一个薄膜电容器和一个晶体管组成。
薄膜电容器是储存信息的基本单元,其内部由两层金属电极和一个绝缘层构成。
晶体管则用于控制电容器的读写操作,通过控制晶体管的导通与否,可以实现对电容器的充放电。
其次是存储介质的选择。
常见的存储介质包括氧化铝薄膜、硅酸盐薄膜等。
这些材料具有高密度、长寿命、低功耗等特点,可以满足薄膜存储器对于存储介质的要求。
同时,存储介质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其与电容器的充放电性质的匹配,以确保薄膜存储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是读写操作原理。
对于薄膜存储器的读操作,首先需要将要读取的储存单元的地址选通,使其与读操作线路相连。
然后,通过控制电压的方式,判断电容器的电荷状态,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
对于薄膜存储器的写操作,也需要将要写入的储存单元的地址选通,并根据要写入的数据信息,控制晶体管的导通与否,对电容器进行充电或放电。
薄膜存储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是在计算机内存方面,薄膜存储器可以作为主存或者高速缓存来使用。
其快速的读写速度和低功耗特性,使得它成为了现代计算机系统中重要的存储组件。
其次是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移动设备等,在限制尺寸和功耗的条件下,需要高性能的存储器来满足用户对速度和体验的需求。
薄膜存储器具有较小的体积和低功耗的特点,能够满足这些产品对存储器的要求。
此外,薄膜存储器还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设备中。
这些设备通常在资源受限的环境下工作,因此需要小型化和低功耗的存储器。
薄膜存储器不仅可以满足这些需求,还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
单片机存储的原理及应用
单片机存储的原理及应用1. 介绍单片机(Microcontroller Unit,简称MCU)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和时钟等功能于一体的集成电路芯片。
在单片机中,存储器是其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数据和临时结果。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存储的原理及应用。
2. 单片机存储的原理在单片机中,存储器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
2.1 程序存储器程序存储器,也称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ROM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是在制造过程中被固化在芯片中的,无法被修改。
常见的ROM类型包括:•ROM:只读存储器,程序代码在制造过程中被固化,无法修改。
•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程序代码在制造过程后,使用特殊设备进行编程,一次性写入。
•EPROM: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通过紫外线照射来擦除存储的数据,然后使用特殊设备进行编程。
•EEPROM:可擦写可编程电可修改只读存储器,擦写和编程可以通过电气方式进行。
2.2 数据存储器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中使用的变量、常量和临时结果等数据。
数据存储器通常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和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简称NVM)两种类型。
•RAM:随机存储器,数据可以随机读写,但是断电后会丢失。
RAM 分为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两种类型。
•NVM:非易失性存储器,数据断电后不会丢失。
NVM包括闪存(Flash)、磁盘等多种形式。
3. 单片机存储的应用单片机存储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3.1 嵌入式系统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
嵌入式系统通常需要处理实时任务,如控制器、仪表盘、自动化设备等。
单片机通过程序存储器存储系统的控制程序,通过数据存储器存储实时数据,实现系统的功能。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存储器的原理及应用
初:未知 当前:2016-7-3 主笔:Angel 联系方式:QQ :1219818801 版本:1实 验 报 告课程名称: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项目: 存储器的原理及应用姓 名: 刘斌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计算机14-6班 学 号:14040106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2016 年 6 月 20日初:未知当前:2016-7-3 主笔:Angel 联系方式:QQ:1219818801 版本:1实验项目名称:存储器的原理及应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程序存储器EM 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2.了解存储器读写方法。
二、实验内容利用 COP2000 实验仪上的 K16..K23 开关做为 DBUS 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实现程序存储器EM 的读写操作。
三、实验用设备仪器及材料计算机、伟福 COP2000系列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四、实验原理及接线内存中通常存放指令和数据,当内存存放指令时,将指令送指令总线;当内存存放数据时,将数据送数据总线。
如图所示,它主要由一片RAM 6116 组成,RAM6116是静态2048X8位的RAM,有11 条地址线,在COP2000 模型机中只使用8 条地址线A0-A7 ,而A8-A10接地。
存储器EM通过1片74HC245 与数据总线相连。
存储器EM的地址可由PC或MAR提供。
存储器EM 的数据输出直接接到指令总线IBUS,指令总线IBUS 的数据还可以来自一片74HC245。
当ICOE 为0 时,这片74HC245 输出中断指令B8。
EM原理图初:未知当前:2016-7-3 主笔:Angel 联系方式:QQ:1219818801 版本:12存储器 uM 由三片 6116RAM 构成,共 24 位微指令。
存储器的地址由 uPC 提供, 片选及读信号恒为低, 写信号恒为高. 存储器uM 始终输出uPC 指定地址单元的数据。
连接线表五、实验操作步骤1, 1、控制 k4、k5开关,观察PC\MAR输出地址选择:1、K5、输出地址(PC红色灯亮)2、K5、输出地址(PC红色灯亮)2、K5、没有灯亮2、K5、、PC同时输出地址(MAR、PC红色灯同时亮)2、存储器EM 写、读实验(1)将地址 0写入MAR二进制开关K23-K16 用于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00HK3连接MAREN端,当低电平(0)时,MAR写允许按CLOCK键, 将地址 0 写入MAR(2)将数据11H写入地址00H二进制开关K23-K16 用于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11HK4连接MAROE,当低电平(0)时,MAR输出地址K2连接EEMEN,当低电平(0)时,存储器与数据总线连接K0连接EMWR,当低电平(0)时,存储器写允许按CLOCK键, 将地址11H写入EM(3)读地址00H 中的数据11HK4连接MAROE,,MAR输出地址K1连接EMRD,当低电平(0)时,存储器读允许学生做:将数据55H写入地址22H,并读出将数据45H写入地址33H,并读出3、将数据打入地址为00的IR 指令寄存器/uPC实验(1)将地址 0写入MAR二进制开关K23-K16 用于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00HK3连接MAREN端,当低电平(0)时,MAR写允许按CLOCK键, 将地址 0 写入MAR(2)将数据11H写入地址00H二进制开关K23-K16 用于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11HK4连接MAROE,当低电平(0)时,MAR输出地址K2连接EEMEN,当低电平(0)时,存储器与数据总线连接K0连接EMWR,当低电平(0)时,存储器写允许按CLOCK键, 将地址11H写入EM(3)读地址00H 中的数据11HK4连接MAROE,,MAR输出地址K1连接EMRD,当低电平(0)时,存储器读允许(4)写地址00H数据11H入 IR及 uPC学生做:将数据22H、33H打入地址为01H、02H的IR 指令寄存器/uPC实验实验 1:微程序存储器 uM 读出置控制信号为:K0为1uM 输出uM[0]的数据按一次CLOCK脉冲键,CLOCK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uPC 被加一。
微机原理第5章存储器系统
3. 工作方式
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读出 字节写入:每一次BUSY正脉冲写
编程写入
入一个字节
自动页写入:每一次BUSY正脉冲写
入一页(1~ 32字节)
字节擦除:一次擦除一个字节 擦除
片擦除:一次擦除整片
72
4. EEPROM的应用
可通过编写程序实现对芯片的读写; 每写入一个字节都需判断READY / BUSY
主存储器 虚拟存储系统
磁盘存储器
8
Cache存储系统
对程序员是透明的 目标:
提高存储速度
Cache
主存储器
9
虚拟存储系统
对应用程序员是透明的。 目标:
扩大存储容量
主存储器
磁盘存储器
10
3. 主要性能指标
存储容量(S)(字节、千字节、兆字节等) 存取时间(T)(与系统命中率有关)
端的状态,仅当该端为高电平时才可写 入下一个字节。
P219例
73
四、闪速EEPROM
特点:
通过向内部控制寄存器写入命令的方法 来控制芯片的工作方式。
74
工作方式
数据读出
读单元内容 读内部状态寄存器内容 读芯片的厂家及器件标记
CAS:列地址选通信号。
地址总线上先送上行地址,后送上列地址,它们 分别在#RAS和#CAS有效期间被锁存在锁存器中。
WE:写允许信号
DIN: 数据输入
WE=0 WE=1
数据写入 数据读出
DOUT:数据输出
49
3. 2164在系统中的连接
与系统连接图
50
三、存储器扩展技术
51
1. 存储器扩展
1 A15 1 A14 1 A13
存储器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存储器的基本原理及分类存储器是计算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功能是用于存储和读取数据。
本文将介绍存储器的基本原理以及常见的分类。
一、基本原理存储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子元件的导电特性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具体来说,存储器通过在电子元件中存储和读取电荷来实现数据的储存和检索。
常见的存储器技术包括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
1.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是一种使用触发器(flip-flop)来存储数据的存储器。
它的特点是不需要刷新操作,读写速度快,但容量较小且功耗较高。
SRAM常用于高速缓存等需要快速读写操作的应用场景。
2.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是一种使用电容来存储数据的存储器。
它的特点是容量大,但需要定期刷新以保持数据的有效性。
DRAM相对SRAM而言读写速度较慢,功耗较低,常用于主存储器等容量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二、分类根据存储器的功能和使用方式,可以将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大类。
1. 主存储器主存储器是计算机中与CPU直接交互的存储器,用于存储正在执行和待执行的程序以及相关数据。
主存储器通常使用DRAM实现,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之一。
根据存储器的访问方式,主存储器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种。
-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是一种能够任意读写数据的存储器,其中包括SRAM和DRAM。
RAM具有高速读写的特点,在计算机系统中起到临时存储数据的作用。
- 只读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是一种只能读取数据而不能写入数据的存储器。
ROM 内部存储了永久性的程序和数据,不随断电而丢失,常用于存储计算机系统的固件、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等。
2. 辅助存储器辅助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如硬盘、固态硬盘等。
与主存储器相比,辅助存储器容量大、价格相对低廉,但读写速度较慢。
内部存储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内部存储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这内部存储器呀,它就像是我们电脑、手机这些电子设备的“记忆宝库”呢!
你想啊,这内部存储器就好比是一个超级大的仓库,专门用来存放各种数据和信息。
它有好多不同的部分,就像仓库里有不同的区域来放不同的东西一样。
比如说吧,它有存放程序的地方,这些程序就像是仓库里的各种工具,随时准备被调用出来干活。
还有存放我们照片、视频、文档的地方,这就像是我们的宝贝收藏,整整齐齐地放在那里。
那它是怎么工作的呢?这可就神奇啦!当我们要使用某个程序或者查看某个文件的时候,就好像我们要从仓库里找出特定的工具或者宝贝一样,内部存储器会快速地找到它,然后把它送到我们面前,让我们能顺利地使用或者查看。
而且啊,这内部存储器的速度那是相当快呀!你想想,要是它慢吞吞的,我们等它找个东西等半天,那多烦人呀!它就像是一个特别厉害的快递员,不管我们要什么,它都能以最快的速度给我们送过来。
它的容量也很重要呢!要是容量太小,就像仓库太小放不下太多东西一样,那我们就得不停地清理,多麻烦呀!所以我们买电子设备的时候,可得注意这个内部存储器的容量够不够大。
还有哦,这内部存储器也得好好保护呢!就像我们要保护仓库不被破坏一样。
要是不小心让它出了问题,那我们的宝贝数据可就危险啦!所以平时我们可别乱折腾它,别让它太累啦。
你说这内部存储器是不是很神奇呀?它默默地为我们工作,让我们能愉快地使用各种电子设备。
我们真得好好感谢它呢!没有它,我们的手机、电脑啥的可就没法这么好用啦!所以呀,我们要珍惜它,好好爱护它,让它能一直为我们服务,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乐趣呀!怎么样,现在你对内部存储器是不是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呢?。
计算机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计算机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计算机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存储和读取数据的任务。
在计算机存储器中,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储,通过不同类型的存储器进行管理和处理。
本文将深入探讨计算机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关键部件。
### 一、工作原理计算机存储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存储器芯片来存储数据,并通过控制器来控制数据的读写操作。
存储器芯片通常采用半导体材料制成,根据存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种类型。
RAM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数据在断电时会丢失,但其读写速度较快。
RAM存储数据的方式是通过电容器来存储电荷,当有电流通过时,电容器充电表示存储1,不通电表示存储0。
ROM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数据在断电时不会丢失,主要用于存储计算机启动时所需的固件程序等信息。
### 二、存储器分类根据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可以将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两大类。
1. 主存储器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存储器,也称为内存。
主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当前运行程序的数据和指令,是CPU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
主存储器的存取速度快,但容量有限,因此常常需要配合辅助存储器使用。
主存储器按照读写速度和容量不同可分为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等类型。
2. 辅助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主要用于长期存储大量数据和程序,是主存储器的扩展。
辅助存储器的容量通常比主存储器大,但读写速度较慢。
常见的辅助存储器包括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光盘和闪存等。
辅助存储器在计算机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
### 三、总结计算机存储器作为计算机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件,其工作原理和分类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硬件和系统架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铁电存储器的原理及应用
ÿÿÿÿÿÿÿÿ 摘 要关键词介绍铁电存储器(FRAM)的一般要领和基本原理,详细分析其读写操作过程及时序。
将FRAM与其它存储器进行比较,分析在不同场合中各自的优缺点。
最后以FM1808为例说明并行FRAM与8051系列单片机的实际接口,着重分析与使用一般SRAM的不同之处。
铁电存储器 FRAM原理 8051 存储技术1背 景铁电存储技术早在1921年提出,直到1993年美国Ramtron国际公司成功开发出第一个4Kb的铁电存储器FRAM产品,目前所有的FRAM产品均由Ramtron公司制造或授权。
最近几年,FRAM又有新的发展,采用了0.35μm工艺,推出了3V产品,开发出“单管单容”存储单元的FRAM,最大密度可达256Kb。
2FRAM原理FRAM利用铁电晶体的铁电效应实现数据存储,铁电晶体的结构如图1所示。
铁电效应是指在铁电晶体上施加一定的电场时,晶体中心原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运动,并达到一种稳定状态;当电场从晶体移走后,中心原子会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这是由于晶体的中间层是一个高能阶,中心原子在没有获得外部能量时不能越过高能阶到达另一稳定位置,因此FRAM保持数据不需要电压,也不需要像DRAM一样周期性刷新。
由于铁电效应是铁电晶体所固有的一种偏振极化特性,与电磁作用无关,所以FRAM存储器的内容不会受到外界条件(诸如磁场因素)的影响,能够同普通ROM存储器一样使用,具有非易失性的存储特性。
FRAM的特点是速度快,能够像RAM一样操作,读写功耗极低,不存在如E2PROM的最大写入次数的问题;但受铁电晶体特性制约,FRAM仍有最大访问(读)次数的限制。
2.1FRAM存储单元结构FRAM的存储单元主要由电容和场效应管构成,但这个电容不是一般的电容,在它的两个电极板中间沉淀了一层晶态的铁电晶体薄膜。
前期的FRAM的每个存储单元使用2个场效应管和2个电容,称为“双管双容”(2T2C),每个存储单元包括数据位和各自的参考位,简化的2T2C存储单元结构如图2(a)所示。
计算机组成原理4第四章存储器PPT课件精选全文
4.2
11
4.2
请问: 主机存储容量为4GB,按字节寻址,其地址线 位数应为多少位?数据线位数多少位? 按字寻址(16位为一个字),则地址线和数据线 各是多少根呢?
12
数据在主存中的存放
设存储字长为64位(8个字节),即一个存 取周期最多能够从主存读或写64位数据。
读写的数据有4种不同长度:
字节 半字 单字 双字
34
3. 动态 RAM 和静态 RAM 的比较
主存
DRAM
SRAM
存储原理
电容
触发器
集成度
高
低
芯片引脚
少
多
功耗
小
大
价格
低
高
速度
慢
快
刷新
有
无
4.2
缓存
35
内容回顾: 半导体存储芯片的基本结构 4.2
…… ……
地
译
存
读
数
址
码
储
写
据
线
驱
矩
电
线
动
阵
路
片选线
读/写控制线
地址线(单向) 数据线(双向) 芯片容量
D0
…… D 7
22
(2) 重合法(1K*1位重合法存储器芯片)
0 A4
0,00
…
0,31
0 A3
X 地
X0
32×32
… …
0址
矩阵
A2
译
0码
31,0
…
31,31
A1
器 X 31
0 A0
Y0 Y 地址译码器 Y31 A 9 0A 8 0A 7 0A 6 0A 5 0
光电存储器的物理原理及其应用
光电存储器的物理原理及其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存储器作为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光电存储器就是其中一种新型存储器,它以光为介质,利用光和电的转换关系实现信息的存储和读取。
本文详细介绍了光电存储器的物理原理及其应用。
一、物理原理光电存储器主要有三种类型:光致变色存储器、有机光电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光电存储器。
1. 光致变色存储器光致变色存储器利用物质在被光照射时导致颜色或透明度的变化来存储信息。
具体来说,是将有机染料溶液或半导体材料制成薄膜,当它们受到特定波长的激光或光脉冲时,就会发生可逆的颜色变化。
通过调节激光的强度和时间,可以控制颜色变化的大小和持续时间,从而实现信息的存储。
2. 有机光电存储器有机光电存储器是利用电荷转移的原理来存储信息的。
它主要基于有机材料的光物理和光电学性质。
当有机材料被光照射时,电荷会从一个分子传递到另一个分子,这种电荷转移过程可以通过外加电场来控制和调节。
通过控制电荷的转移速率和方向,可以实现信息的存储和读取。
3. 非易失性光电存储器非易失性光电存储器能够长期存储信息,而且不会因断电而失去数据。
它主要是利用光致变色材料中的电荷传输机制和磁性物质的现象相结合来实现的。
具体来说,是将一个光致变色材料和磁性物质粘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材料,当光照射时,光致变色材料会发生颜色变化,导致磁性物质的磁性也发生改变。
通过读取磁性物质的磁性状态,可以实现信息的读取和写入。
二、应用领域光电存储器具有高速、大容量、低功耗、非易失性等特点,所以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1. 存储器光电存储器可以被应用于计算机中的主存储器和辅存储器中。
它可以实现数据的高速存储和读取,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效率。
同时,它不需要像传统的硬盘或固态硬盘那样频繁地读写数据,降低了功耗和热量的产生。
2. 显示器光电存储器的光致变色效应可以被应用于显示器中,实现可变颜色和反应速度快的屏幕。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及组成原理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及组成原理一、概述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用于存储和访问数据和指令。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是根据存储器的速度、容量和成本等因素将其分为多个层次,以实现高效的数据访问和管理。
二、存储器层次结构存储器的层次结构通常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 1. 寄存器(Register) 寄存器是存储在CPU内部的最快速的存储器。
它用于存放指令、数据和地址等临时信息,可以直接被CPU访问。
寄存器的容量较小,一般只有几百个字节。
2. 高速缓存(Cache)高速缓存位于CPU和主存之间,其目的是加快存储器的访问速度。
缓存通过存储近期被频繁访问的数据和指令,以提高CPU对存储器的命中率。
3. 主存储器(Main Memory)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主要的存储器,也是存储器的最大层次。
主存储器被划分为许多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一个字节或多个字节的数据。
主存储器由半导体或磁介质制成。
4. 辅助存储器(Auxiliary Memory)辅助存储器用于长期存储大量的数据和程序。
它的容量大于主存储器,但访问速度较慢。
常见的辅助存储器包括硬盘、光盘和闪存等。
三、存储器的组成原理存储器的组成原理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存储器类型: ### 1. 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 静态随机存储器是一种使用触发器来存储数据的存储器。
它的访问速度快,但成本较高。
SRAM的存储单元通过6个晶体管构成,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一个比特的数据。
2. 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是一种使用电容器来存储数据的存储器。
它的访问速度较慢,但成本较低。
DRAM的存储单元通过一个电容器和一个晶体管构成,每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一个比特的数据。
3. 只读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中的数据是永久性的,不可更改。
它通常用于存储固定的程序和数据。
常见的ROM类型包括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擦写只读存储器(E-PROM)和电可擦写只读存储器(EEPROM)等。
实验3 存储器 实验报告
实验3 存储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存储器的读写操作、存储容量计算以及不同类型存储器的区别和应用。
二、实验设备1、计算机一台2、存储器实验装置一套3、相关测试软件三、实验原理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重要部件。
按照存储介质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存储器可以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RAM 可以随机地进行读写操作,但断电后数据会丢失。
ROM 在正常工作时只能读取数据,且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
存储器的存储容量通常以字节(Byte)为单位,常见的存储容量有1GB、2GB、4GB 等。
存储容量的计算方法是:存储容量=存储单元个数 ×每个存储单元的位数。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熟悉实验设备首先,仔细观察存储器实验装置的结构和接口,了解各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2、连接实验设备将计算机与存储器实验装置通过数据线正确连接,并确保连接稳定。
3、启动测试软件打开相关的测试软件,进行初始化设置,选择合适的实验模式和参数。
4、进行存储器读写操作(1)随机写入数据:在测试软件中指定存储单元地址,输入要写入的数据,并确认写入操作。
(2)随机读取数据:指定已写入数据的存储单元地址,进行读取操作,将读取到的数据与之前写入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读写的准确性。
5、计算存储容量通过读取存储器的相关参数和标识,结合存储单元的个数和每个存储单元的位数,计算出存储器的实际存储容量。
6、比较不同类型存储器的性能(1)分别对 RAM 和 ROM 进行读写操作,记录操作的时间和速度。
(2)观察在断电和重新上电后,RAM 和ROM 中数据的变化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读写操作结果经过多次的读写操作验证,存储器的读写功能正常,读取到的数据与写入的数据一致,表明存储器的读写操作准确无误。
2、存储容量计算结果根据实验中获取的存储器参数,计算得出的存储容量与标称容量相符,验证了存储容量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存储器电路的设计与优化
存储器电路的设计与优化存储器电路是计算机硬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好的设计和优化对于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存储器电路的设计和优化方法,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挑战。
一、存储器电路的基本原理存储器电路是负责计算机数据存储和读取的关键组件。
它由逻辑门和触发器构成,通过电压控制电子器件的导通和断开,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获取。
1.1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RAM是一种速度快、容量小、但功耗较大的存储器。
它由多个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由一个触发器和若干逻辑门构成。
SRAM 能够以并行方式读取和写入数据,因此在高速缓存等需要快速读写的场景中被广泛应用。
1.2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RAM是一种容量大、但速度较慢、功耗较小的存储器。
它采用电容来存储数据,需要周期性地刷新电容,以防止电荷的泄漏。
DRAM 的容量较大,价格较低,因此在主存等容量要求较高的场景中被广泛使用。
二、存储器电路的设计方法设计高效可靠的存储器电路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2.1 存储器结构设计存储器的结构设计涉及到数据的组织方式和存储单元的排列布局。
常见的结构包括行列式结构、栅式结构和交叉点阵列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劣,需要根据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2.2 存储器电路的优化存储器电路的优化涉及到减少功耗、提高速度和增加容量等方面。
常见的优化策略包括引入流水线技术、采用高密度存储单元和优化电路布局等。
此外,还可以利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和仿真技术进行电路性能的评估和优化。
三、存储器电路的挑战和应对措施存储器电路在设计和优化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1 存储器容量和速度的矛盾存储器容量和速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关系。
增加存储器的容量往往会导致访问速度的下降,而提高存储器的速度可能会受到容量的限制。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引入更先进的制程技术,设计更高效的存储器结构和采用先进的调度算法等。
电子的记忆存储器工作原理
电子的记忆存储器工作原理电子记忆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的核心部件之一,负责存储和读取数据。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子组件的物理特性,并结合逻辑电路来实现数据存储和访问。
一、内存介绍内存是计算机重要的存储设备,用于存储和读取指令和数据。
现代计算机内存分为随机存取内存(Random Access Memory,RAM)和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两种类型。
1. 随机存取内存(RAM)随机存取内存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它的内容在断电后会丢失。
RAM的主要特点是可以随机读写数据。
在计算机运行时,CPU能够自由地读取和写入内存中的数据。
随机存取内存的一般构成是由非常多的存储单元组成的一个矩阵,每个存储单元由一个存储位置和相关的电路组成。
2. 只读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其内容在断电后不会丢失。
ROM的主要特点是只能读取数据,而无法对其进行写入。
只读存储器常用于存储系统启动程序和常量数据。
二、电子记忆存储器的工作原理电子记忆存储器是一种电子装置,能够通过控制电信号的传递和存储来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1. 存储原理电子记忆存储器的最基本单元是存储元件,也称为存储单元。
存储元件由一个触发器和逻辑选通电路组成。
触发器负责存储单个比特(0或1),而选通电路决定了哪个存储单元被选中。
2. 存储位和字节存储位是存储器最基本的单元,代表一个比特(0或1)。
多个存储位可以组成一个字节,一个字节通常表示一个字符。
3. 存储单元和存储单元组织存储单元是由多个存储位组成的逻辑单元,用于存储一个字节的数据。
存储单元可以按照不同的存储单元组织方式进行排列,如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存储单元通常以矩阵的方式组织。
4. 存储地址和数据访问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存储地址,用于标识和访问该单元的数据。
在数据存储和读取时,通过存储地址可以准确地定位到目标存储单元,并读取或写入数据。
5. 存储器芯片和控制电路存储器芯片是电子记忆存储器的实际硬件实现,它包含了大量的存储单元。
铁电存储器的原理及应用
铁电存储器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铁电存储器是一种新型的非挥发性存储器,具有高速读写、低功耗、可擦写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智能卡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铁电存储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2. 铁电存储器的工作原理铁电存储器是基于铁电材料的储存电荷来实现信息存储的。
其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2.1 构造铁电存储单元铁电存储器由一系列铁电材料组成,其中最常用的铁电材料有PZT(铅锆钛酸盐)、BST(钡钛酸锶)等。
这些材料具有铁电效应,可以在电场作用下形成可逆的极化状态,从而存储电荷。
2.2 写操作写操作是将数据存储到铁电存储器中的过程。
写操作通常是通过施加电场来改变铁电材料的极化状态,使其存储特定的电荷。
铁电存储器的写操作非常快速,可以在纳秒级别完成。
2.3 读操作读操作是从铁电存储器中读取数据的过程。
读操作通过测量铁电材料的极化状态来获取存储的电荷信息。
由于铁电材料极化状态的可逆性,铁电存储器的读操作不会损失存储的数据。
2.4 擦除操作擦除操作是将铁电存储器中的数据清除的过程。
擦除操作通常是通过施加反向电场来翻转铁电材料的极化状态,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
3. 铁电存储器的应用铁电存储器具有许多优点,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1 嵌入式系统在嵌入式系统中,铁电存储器通常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以提供快速的读写访问。
由于铁电存储器的高速读写特性,嵌入式系统可以更快地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3.2 智能卡铁电存储器还可以用于制作智能卡,例如身份证、银行卡等。
智能卡需要存储大量的个人信息和交易记录,而铁电存储器可以提供足够的存储容量和快速的读写速度。
3.3 科学研究铁电存储器在科学研究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科学研究人员可以利用铁电存储器存储实验数据、模拟计算结果等。
由于铁电存储器的可擦写性,科研人员可以反复重复实验,并在每次实验中修改存储的数据。
3.4 军事应用铁电存储器在军事应用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五章存储器
数据只能读出不能写入,断电后数据不丢 失,常用作固定数据存储。
RAM的分类与特点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
速度快,集成度低,功耗大,常用作高速 缓冲存储器。
速度较慢,集成度高,功耗小,常用作主 存储器。
异步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
只读存储器(ROM)
速度慢,集成度高,功耗小,价格便宜, 常用于大容量存储。
01
02
03
存储器接口是CPU与主 存储器之间的连接桥梁 ,负责数据的传输和控
制。
存储器接口的主要功能 包括地址译码、数据传
输、读写控制等。
存储器接口的信号线包 括地址线、数据线、控 制线等,用于实现CPU 与主存储器之间的信息
交换。
存储器接口的信号线
01
02
03
地址线
用于传输CPU发出的地址 信号,指向主存储器中的 某个单元。
高密度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存储器的容量和集成度将不断提高,以满 足不断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
异构存储集成
未来存储器将朝着异构存储集成的方向发展,结合不同类型存储 器的优点,实现更高效、可靠的数据存储。
新型存储技术
新型存储技术如相变存储器、阻变存储器和闪存等将继续得到发 展,并逐渐应用于商业领域。
04
存储器接口
04
存储器接口
存储器接口的基本概念
01
02
03
存储器接口是CPU与主 存储器之间的连接桥梁 ,负责数据的传输和控
制。
存储器接口的主要功能 包括地址译码、数据传
输、读写控制等。
存储器接口的信号线包 括地址线、数据线、控 制线等,用于实现CPU 与主存储器之间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EPROM的接口特性
典型的EPROM芯片有Intel公司的2716、2732、2764、27128、27256、 27512等,容量分别为2K×8位、4 K×8位、8 K×8位、16 K×8位、32 K×8 位和64K×8位。它们的外接信号线如图3所示。
图3 典型EPROM芯片的外接信号线
2.EEPROM的接口特性 EEPROM 的 突 出 特 点 是 可 以 在 线 进 行 以 字 节 为 单 位 的 读 写 。 常 用 的 EEPROM芯片有Intel公司的2816、2817和2816A、2817A、2864A等。 图 4 给出了 2816A 和 2817A 的引脚排列及功能,两者的差别在于 2817A 比 2816A多了一根说明存储芯片状态的信号线。
图4 常用EEPROM的外 接信号线
3.SRAM的接口特性
常用的 SRAM 芯片有 2K×8 位、 4K×8 位、 8K×8 、 32K×8 位和 64K×8 位等。 图5给出了2KB、4KB和8KB SRAM芯片的引脚配置。
图5 常用SRAM的外部信号线
4.DRAM的接口特性
常用的DRAM芯片有64K×l位、64K×4位、256K×l位、256K×4位、1M×1 位、 1M×4 位和 4M×l 位等。图 6 给出了 64K×l 位 DRAM 芯片 4564 的引脚和 结构示意图。
4.1 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4.2 80486的段式存储器 4.3 80486的页式存储器 4.4 80486的段页式存储器
5 高速缓冲存储器
5.1 高速缓存的工作原理
5.2 地址映像
5.3 替换算法和写策略 5.4 80486微处理器的高速缓存
1 概述
1.1 存储系统的分级结构 目前的微型计算机大都采用分级结构的存储系统,如图1所示。整个存储系 统从内到外分为4级:CPU内部寄存器组、高速缓冲存储器、内存储器和外存 储器。
行激活时间(Row Active Time)tRAS。DDR SDRAM内存一般设为 tCL+tRCD+2。
6.内存带宽(Memory Bandwidth) 内存带宽是衡量内存吞吐率的性能指标,带宽越大越好。 7.串行存在探测SPD 串行存在探测(Serial Presence Detect,SPD)是让计算机能够自动获取 内存条相关配置信息的一种技术。
2. 工作原理 虚拟存储器的工作过程如图12所示,调度管理由硬件和操作系统自动实 现,整个过程对于程序员来说是透明的。虚拟存储器的管理方式分为段 式管理、页式管理和段页式管理。
图12 虚拟存储器的工作过程
4.2 80486的段式存储器 段式管理根据程序需要将存储器划分为大小不同的块,称为段。使用虚拟 存储器后需要通过地址映像和地址变换将虚拟地址变换为主存的物理地 址,才能访问主存单元。 80486的虚拟空间有64TB,在虚拟空间中编程用的逻辑地址为46位,其 中低32位是偏移量,段寄存器中D2~D15位为逻辑地址的高14位,如图 13所示。 根据逻辑地址的高14位选择段描述符表中的段描述符,将段描述符中32 位的段基址与逻辑地址中32位的偏移量相加得到32位的线性地址。 在段式存储器管理模式中,线性地址就是CPU可直接访问的物理地址。
由于采用的存储芯片27512和74512的存储容量相同,译码电路比 较简单,用一个74LS138译码芯片就可以实现。
图10 存储器接口电路
3 内存条及其相关技术
3.1 概述
大多数内存条采用的都是DRAM存储芯片,目前PC机大多采用 Synchronous DRAM(SDRAM),即同步动态内存。 习惯上内存的访问时间以纳秒为单位,但同步动态内存的工作频率受时钟 信号控制,即随着时钟信号的节拍进行读写操作,因此同步动态内存的访问 延迟时间(Latency)是时钟周期的(1~n)倍。 3.2 内存条的主要性能指标
4 虚拟存储器及存储管理
4.1 虚拟存储器的基本概念 虚拟存储器技术是为满足用户希望增大内存容量的需求而提出来的。虚拟 存储器由主存和辅存组成,辅存作为主存的扩充,由硬件和操作系统自动实 现存储信息的调度和管理。对程序员来说,好像微型计算机有一个容量很大 的主存。 1.地址空间及地址 虚拟地址空间,又称为虚存地址空间; 主存地址空间,又称为实地址空间; 辅存地址空间,也就是磁盘存储器的地址空间。
衡量内存条好坏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容量、延迟时间以及内存带宽等。
1.容量 内存最小的存储单位为二进制位,最基本的存储单位为字节(byte), 常用的数量级有千字节KB(1KB = 1024B)、兆字节MB (1MB=1024KB)、吉字节GB(1GB=1024MB)。
2.CAS延迟时间tCL 列地址选通(Column Address Strobe,CAS)延迟时间tCL是反映内存 读写速度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指从控制器发出列地址选通命令给内存,到内 存开始提供数据之间的时间延迟。 3.RAS到CAS延迟时间tRCD
存储器原理及相关技术
1 概述
1.1 存储系统的分级结构 1.2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1.3 存储技术的发展
2 内存储器的构成原理
2.1 存储器芯片的接口特性 2.2 内存储器的设计
3 内存条及其相关技术
3.1 概述 3.2 内存条的主要性能指标
3.3 内存条的双通道技术
3.4 主流内存条简介
4 虚拟存储器及存储管理
图6 4564的引脚配置与内部结构
5.单列直插式DRAM存储器的接口特性
微型计算机一般采用单列直插封装(SIMM)的内存条来构成具有32位或 64位数据总线宽度的内存。 内存条按容量分有256MB、512MB、1GB等多种。 按内存条上所装存储器的位数分有 9位和8位两种。9位的内存条带有奇偶 校验位,功能全,对硬件的适应性好;而8位的内存条无奇偶校验位,成本 相对较低。
图7 80286存储器结示 意图构
图8 80386/80486 存储器结构示意图
2.存储器的片选方法 存储芯片的地址线与CPU的低位地址总线直接相连,CPU的高位地址信 号线通过译码产生存储芯片的片选控制信号。高位地址信号线的译码方式有 线选法、局部译码法和全译码法三种片选方法。
图9 存储器的片选信号产生方法
行地址选通到列地址选通延迟时间tRCD(RAS-to-CAS Delay,RCD), 指发出行地址选通RAS命令到发出列地址选通CAS命令之间的最小等待时间。
4.行预充电时间tRP 行预充电(RAS Precharge, RP)时间tRP。在对一行的访问期间要访问 另一行时,需要关闭当前打开的行,再打开另一行,所需的时间即为行预充 电时间。 5.行激活时间tRAS
按电路板的引脚数又可分为30线和72线两种通用标准。
2 内存储器的构成原理
2.2 内存储器的设计
内存储器的设计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存储器结构的确定,存储器芯片的 选择,存储器的连接。 1.存储器结构的确定 存储器结构的确定主要指采用单存储体结构还是多存储体结构。 外部数据总线为8位的微处理器,其存储器只需用单体结构;外部数据总 线为16位的微处理器,一般采用双体结构,即两个8位的存储体;80486等 32位的微处理器一般采用4体结构。
图1 存储系统的分级结构示意图
1 概述
1.2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按存取方式不同,又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RAM)和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 ROM)两大 类。 1.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进一步分为静态RAM(Static RAM, SRAM)和动 态RAM(Dynamic RAM, DRAM)两大类。 SRAM访问速度明显快于DRAM,但需要6个晶体管才能存储并访问一位二 进制数据,电路比DRAM复杂,集成度低,且价格较高。 DRAM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只需要一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就可以存储一位二 进制信息, 但DRAM需要定时刷新。
一般认为云计算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级服务,平台级服务 和应用级服务,如图2所示。
图2 云计算层次示意图
2 内存储器的构成原理
2.1 存储器芯片的接口特性
了解各种常用存储器芯片的接口特性是设计或扩展微型计算机存储系统的 基础,而了解存储器芯片的接口特性,实质上就是了解它有哪些信号线,以 及这些信号线与总线的连接方法。
2.ROM
ROM存储器有多种类型,按照技术发展的进程,主要有以下几种: 掩膜式ROM(mask ROM) 可编程ROM(Programmable ROM, PROM) 可擦除可编程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 EPROM) 电可擦除可编程 ROM ( 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 EEPROM) 闪存(Flash ROM) 1.3 存储技术的发展 存储技术的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具体存储技术的发展,例如容 量更大,速度更快,价格更低,体积更小等;另一方面是存储方式的重大变 革。 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网络实现对大量资源的统 一管理和调度,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获得服务,实现按需分配。
SDR是“Single Data Rate”的缩写,即“单倍速率”。“单倍速率”指 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只能完成一次数据传输,其传输带宽为
内存核心频率×64/8 MB/s
2.DDR SDRAM DDR是“Double Data Rate”的缩写,即“双倍速率”,在每个时钟周期 可以完成两次读写操作,即在时钟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可以读写数据, 该技术被称为“双泵”(double pumping)。 术语“等效频率”说明指一秒钟内完成的数据传输次数,单位应该是 MT/s,但由于等效频率是核心频率乘以相应的倍数得到的,所以常常也就 用MHz作为单位。 DDR内存的等效频率是核心频率的两倍,传输带宽为 核心频率×2×64/8 MB/s 3.DDR2 SDRAM DDR2内存同样采用了“双泵”技术,其内部I/O总线频率为内存核心频 率的两倍,两者结合起来,使得DDR2的等效频率是核心频率的4倍,也就 是所谓的“4位预取”(4-bit prefetch)技术,所以DDR2内存传输带宽的 计算公式为: 核心频率×2(I/O总线频率倍增)×2(双倍速率)×64/8 M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