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PPT【优秀课件】【推荐课件】
合集下载
《出塞》古诗三首PPT课文课件
![《出塞》古诗三首PPT课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d31a6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05.png)
诗歌主旨
《出塞》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驻守边疆的 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 廷选派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 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结构梳理
秦时明月汉时关
出 万里长征人未还
写现实
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
发议论
不教胡马度阴山
(借古讽今)
思盼 良国 将安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一轮明月照着清冷、荒 凉的关塞,守卫关塞的将 士们抬头望月,思念着家 乡的亲人。
一轮孤月照耀着边疆关塞,孤寂而苍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秦、汉
七八百年
诗人所处的唐代
边关忧患历来已久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万里长征 人未还
征人戍边,路途遥远 边疆战事频繁
终老边疆,战死沙场
凝重 悲伤
延
伸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二级
拓 展 三级 四级 五级
第肆部分
2024/1/26
23
延伸阅读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 李 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意 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
深秋白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 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新课导入
自由朗读古诗,把字音读准确;试着划分 朗读节奏,把古诗读通顺。 结合注释,自主理解古诗大意。
朗读节奏
sài
出塞
[唐] 王昌龄 qín
秦时/明月/汉时关,
zhēn
万里/长征g /人未还。
jiàng
但使/龙城/飞将在,
jiào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古诗三首PPT优秀课件
![《出塞》古诗三首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c46db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8.png)
历史感。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你还看到了什么?这句诗,让你仿佛听到什么?
秦汉时的边关,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战争一 直持续不断。已有多少士卒血洒沙场,至死未 归;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 匈奴人不断烧杀抢掠的马蹄与战马的嘶鸣声、 百姓痛苦的呻吟声、戍边战士们的怒吼、两军 交战武器碰撞的声音、诗人对边关战士发自内 心的深深的同情之声。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凡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诗歌,都有着独特的思想艺术魅力。王昌龄这一首《出塞》 被称为有名的边塞七绝,历来评价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为唐人七绝的 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我们就展开想像,品一品,这首诗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二句是哀叹远离家乡的士兵不能回归故乡和家人团聚。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三、四句:但使:要是。飞将:汉代飞将军李广。这两句是说,假如有李广那样 的名将戎守边关,匈奴的军队就不敢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古诗有好几个多音字,你能读准字音吗?你能结合注释,提醒大家注意它 的读音吗?
还(huán):回来。未还:没有回来。 将(jiàng):将领。飞将:汉代著名将领李广。 教(jiào):让。不教:不让。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既然战争造成了人民共同的悲剧。那么,怎样来制止、结束这个悲剧呢?你还 听到什么?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你还看到了什么?这句诗,让你仿佛听到什么?
秦汉时的边关,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战争一 直持续不断。已有多少士卒血洒沙场,至死未 归;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 匈奴人不断烧杀抢掠的马蹄与战马的嘶鸣声、 百姓痛苦的呻吟声、戍边战士们的怒吼、两军 交战武器碰撞的声音、诗人对边关战士发自内 心的深深的同情之声。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凡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诗歌,都有着独特的思想艺术魅力。王昌龄这一首《出塞》 被称为有名的边塞七绝,历来评价很高。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为唐人七绝的 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我们就展开想像,品一品,这首诗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二句是哀叹远离家乡的士兵不能回归故乡和家人团聚。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第三、四句:但使:要是。飞将:汉代飞将军李广。这两句是说,假如有李广那样 的名将戎守边关,匈奴的军队就不敢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古诗有好几个多音字,你能读准字音吗?你能结合注释,提醒大家注意它 的读音吗?
还(huán):回来。未还:没有回来。 将(jiàng):将领。飞将:汉代著名将领李广。 教(jiào):让。不教:不让。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既然战争造成了人民共同的悲剧。那么,怎样来制止、结束这个悲剧呢?你还 听到什么?
《出塞》古诗三首(完美版)PPT优秀课件精选全文
![《出塞》古诗三首(完美版)PPT优秀课件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fa45e8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3.png)
出塞
心系祖国情系人民
戍边辛苦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企盼良将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对边关将士的同情
对国家安宁的企盼
《出塞》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歌先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图景,并融情于景,表达了对边关久戍将士的同情以及希望朝廷起用良将早日平息战乱的强烈企盼。
出塞
题解:乐府旧题。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思
考
“秦时明月汉时关”能不能理解为秦朝时候的明月和汉朝时候的边关?
不能。应该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这里是互文的写法。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诗文大意:这明月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仰望过的明月,这边关就是秦汉时戍边将士守卫的边关。久别亲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边防线上驻守的将士们还没能回到家乡。
出 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许多爱国诗人写下了千古流传的爱国诗篇,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的世界,去感受诗人当时的心境吧!
sài
塞
qín
秦
jiàng
将
zhēng
征
sài
qín
zhēnɡ
还
(还书)
例:下课后我还( )要去图书馆还( )书。
hái
(还要)
huán
hái
huán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龄集》。
《出塞》古诗三首PPT优质课件
![《出塞》古诗三首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9292c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1.png)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是中 国古代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
悟诗情
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翻开历史的 长卷,朝代变迁:我们发现从秦代到唐代中间隔着秦—汉—三 国—晋—南北朝—隋—唐。这是悠悠千年的历史啊!
课外拓展
据《资治通鉴—唐》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 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 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悠悠千年,月圆家不能圆,多少 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依然是——人未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融情入景
解诗意
千百年来,不计其数的守关将士啊!他们苦守 着边关,守望着明月,一遍遍嗟叹: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解诗意
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关塞还是 秦汉时的关塞,自秦汉以来,无数的将 士战死沙场未能回还。
解诗意
在战争频繁的边塞,守关将士在盼望什么?读古 诗后两句。
语文延伸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唐·王昌龄《塞下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第七单元•第1课
出塞
-.
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说到唐诗,你想到哪些 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习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写的《出塞》。
解诗题
如何理解题目 “出塞”?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 旧题。这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描写频繁 的边塞战争,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
辨析多音字
sài 塞外、边塞 sāi
塞 塞车、瓶塞
sè 闭塞、阻塞、茅塞顿开
悟诗情
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翻开历史的 长卷,朝代变迁:我们发现从秦代到唐代中间隔着秦—汉—三 国—晋—南北朝—隋—唐。这是悠悠千年的历史啊!
课外拓展
据《资治通鉴—唐》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 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 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悠悠千年,月圆家不能圆,多少 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依然是——人未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融情入景
解诗意
千百年来,不计其数的守关将士啊!他们苦守 着边关,守望着明月,一遍遍嗟叹: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解诗意
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关塞还是 秦汉时的关塞,自秦汉以来,无数的将 士战死沙场未能回还。
解诗意
在战争频繁的边塞,守关将士在盼望什么?读古 诗后两句。
语文延伸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唐·王昌龄《塞下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凉州词》
第七单元•第1课
出塞
-.
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说到唐诗,你想到哪些 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习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写的《出塞》。
解诗题
如何理解题目 “出塞”?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 旧题。这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描写频繁 的边塞战争,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
辨析多音字
sài 塞外、边塞 sāi
塞 塞车、瓶塞
sè 闭塞、阻塞、茅塞顿开
王昌龄《出塞》公开课PPT课件
![王昌龄《出塞》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0d21e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1.png)
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
边塞景象
诗歌中描绘了边塞的荒凉、辽阔 和寂寥,通过“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等意象 ,让读者感受到边塞的苍凉和士
兵的艰辛。
战争场面
诗歌中通过“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等描绘,展现 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英勇,给 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审美
体验。
情感表达
诗歌中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士兵的 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情感真挚 动人,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
唐代边塞诗的高峰
唐代是中国古代边塞诗的高峰时期,王 昌龄的《出塞》作为其中的代表作,具 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VS
与其他时代边塞诗的对比
与唐以前的边塞诗相比,王昌龄的作品更 加深入地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和人民的苦难 ;而与唐以后的边塞诗相比,其作品则更 多地表现了唐代特有的豪迈和开放精神。
独特之处及其价值所在
王昌龄《出塞》公开课PPT课 件
汇报人:
2023-12-27
目
CONTENCT
录
• 诗人王昌龄简介 • 《出塞》背景及创作过程 • 《出塞》诗歌赏析 • 《出塞》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 《出塞》与其他边塞诗的对比研究 • 《出塞》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实
践
01
诗人王昌龄简介
生平事迹
早年经历
王昌龄早年家境贫寒,生活艰辛,但他自幼聪慧好 学,喜爱诗歌创作。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分享各自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参与式活动设计
01
02
03
04
诗歌朗诵比赛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竞争意 识。
诗歌创作实践
王昌龄《出塞》公开课PPT课件
![王昌龄《出塞》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8d089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a.png)
结构特点
总结词
严谨的结构,层次分明
详细描述
《出塞》的结构非常严谨,层次分明。整首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描绘景象、表达情感和发出感慨。每一 部分都与主题紧密相关,层层递进,使得整首诗情感深沉,主题鲜明。
修辞手法
总结词
丰富的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详细描述
王昌龄在《出塞》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对比等,使得诗歌的表现力更加丰富。例 如,“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了比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边关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历 史的沧桑和战争的残酷。
王昌龄《出塞》公开课ppt 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contents
目录
• 出塞的背景与作者介绍 • 出塞的诗意解析 • 出塞的艺术特色 • 出塞的影响与评价 • 出塞的课堂互动环节
01
出塞的背景与作者介 绍
出塞的创作背景
历史背景
唐朝时期,边疆战事频繁,诗人王昌 龄在目睹边关将士的征战生活后,创 作了《出塞》一诗,表达对边关将士 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反思。
05
出塞的课堂互动环节
学生对出塞的读后感分享
总结词
学生分享对《出塞》的读后感,表达对诗歌 的理解和感受。
详细描述
在课堂互动环节中,邀请学生分享他们阅读 《出塞》后的感受和理解。可以让学生自由 发言,谈谈他们对诗歌的初步印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对诗歌 主题的把握、对诗歌语言的感受等。通过学 生的分享,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诗歌的认知 程度,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的深深同 情,以及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 苦和牺牲的反思。
02
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描绘,诗人 呼吁和平,反对战争。
03
《出塞》PPT课件(共18张PPT)
![《出塞》PPT课件(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d7c637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5.png)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抗匈名将的怀念 ,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能,盼望出现 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首句从秦汉时的月色 和关塞写起,点名月色、关塞依旧,但时光流逝, 朝代变迁,长期边防战争给人民和将士带来无限灾 难与痛苦。在描写景物中,给予了深厚的感情。后 两句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将来讽刺当今 边将的无能,语意含蓄,情感深沉。诗中充满关心
不教胡马度阴山。 。
阴山:山名,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时匈奴
时常从这里开始南下骚扰侵占中原地区,也是卫青坟冢 的模样。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度:越过。
“秦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
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在 “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加以修饰, 使意境更加高远,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更 引人深思:秦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一直持
不允许;“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 ,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 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 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这两句写得意在言外。意思就是 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 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 ,是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气概。前两句写皎洁 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 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 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唐代出 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 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 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 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续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这是从时间上描写边 塞的悠久。
王昌龄出塞完美版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王昌龄出塞完美版ppt课件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4203bda0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2.png)
*
从军行 ——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
课后练习
一、按要求填空: 这首诗出自 代的 ,诗歌从 的角度,表现了 。 诗歌中表现战争时间之长的诗句是 。 表现诗人渴望朝廷起任良将,平息战争,让人民安居乐业的诗句是 。 二、解释诗句中带点的字并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三、下面句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诗中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表现了当时的主将发扬李广精神,“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战斗决心。
*
想象: 久未回家的边关战士,面对明月会想些什么? (战士对战争的怨恨,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对和平的期待。) 这两句诗句反映了作者对守卫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能回家的无比哀叹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这两句言外之意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自古以来,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战争相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战争的诗《出塞》
*
出 塞 CHUSAI
*
出塞,是古代乐府中的一种军歌,主要用来 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 边塞诗是唐代的诗歌流派之一,王昌龄的诗 有很多是反映边塞生活的,这首是他的代表作。 边塞诗的代表诗人有 高适、王之涣、王昌龄等。 出塞:乐府旧题。塞,边塞。 出塞,就是到边防线去守卫边疆。
从军行 ——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
课后练习
一、按要求填空: 这首诗出自 代的 ,诗歌从 的角度,表现了 。 诗歌中表现战争时间之长的诗句是 。 表现诗人渴望朝廷起任良将,平息战争,让人民安居乐业的诗句是 。 二、解释诗句中带点的字并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三、下面句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诗中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表现了当时的主将发扬李广精神,“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战斗决心。
*
想象: 久未回家的边关战士,面对明月会想些什么? (战士对战争的怨恨,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对和平的期待。) 这两句诗句反映了作者对守卫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能回家的无比哀叹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这两句言外之意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自古以来,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有战争相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战争的诗《出塞》
*
出 塞 CHUSAI
*
出塞,是古代乐府中的一种军歌,主要用来 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 边塞诗是唐代的诗歌流派之一,王昌龄的诗 有很多是反映边塞生活的,这首是他的代表作。 边塞诗的代表诗人有 高适、王之涣、王昌龄等。 出塞:乐府旧题。塞,边塞。 出塞,就是到边防线去守卫边疆。
《出塞》课件(共26张PPT)
![《出塞》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f65f75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3.png)
仿佛可以看到昭君出塞那当年的景象。
• 作者借李广这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感情?
• 诗人借这个故事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 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 美好愿望。
重点词语
出
塞
【唐】王昌龄
出塞:乐府旧题。 塞,边塞。出塞, 就是到边防线上
去戍守边疆。
秦:秦朝
汉:汉朝
关:边关
但:只要 不教:不让
或解释为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
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
•
为抗击匈奴做出了贡献的李广将军。
•
只要是李广将军在。
•
但使不要写成但是! 出塞
飞将军李广:是西汉著名军事将领。他射得一手好
箭,以打硬仗而闻名。他一生皆在边关御敌,以骁勇 善射、智谋超群著称。他曾经与匈奴交战七十多次, 每次制敌先机,匈奴称他为“飞将军”。武帝在位时 派他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他来了,都畏惧得争相逃 避,多年不敢侵入境内。他一生为人清廉,爱兵如子。 他每得赏赐就和士卒共享。士卒不尽饮,他不近水边; 士卒不尽吃饱,他决不先食……他,深受边关军民的 爱戴,在历代的边疆士兵中都有着崇高的威望,是一 位“才气天下无双”的将军。
•征(zheng)一声出塞
• 想象:久未回家的边 关战士,面对明月会 想些什么?
• (战士对战争的怨恨, 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对和平的期待。)这两 句诗句反映了作者对守 卫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 能回家的无比哀叹和同 情。
但使龙城飞将在
•
只要是……
•
或解释为匈奴祭天之处,其故地在今蒙古
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敢越过阴山南下
入侵了。
《出塞》古诗三首PPT优质课件
![《出塞》古诗三首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e2a0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c.png)
针对不同学习风格的教学策略
视觉型学习者: 提供图文并茂的 讲解和演示
听觉型学习者: 进行口头讲解和 互动讨论
动觉型学习者: 提供实际操作和 实践体验
逻辑型学习者: 进行问题解决和 思维训练
结合生活实例,启发学生思考
引入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背景和情感 结合现代社会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古诗的现实意义 通过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古诗中的主题和哲理 小组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解读古诗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网络资源链接,如古诗在线阅读网 站等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文学成就: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06
课件互动设计及 教学策略
互动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提问与回答: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促进师生互动。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分享观点,培养合作精神。 课堂小测验:通过小测验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巩固知识点。 课堂表演:将诗歌内容改编成情景剧,提升学生兴趣和表演能力。
标题设计:使用书法的艺术字体,将标题 “出塞古诗三首”以优雅、庄重的行书或 楷书形式呈现,增加课件的艺术感和文化 底蕴。
作者信息:在课件封面上方或下方,添加 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单位和联系方式等, 方便学生与作者联系及咨询。
色彩搭配:以冷色调为主,如蓝色、灰色 等,营造出古代文化的庄重和神秘感,同 时使用金色、红色等暖色调点缀,增加视 觉冲击力和美观度。
标题页内容及设计
标题:出塞古诗三首
作者:王之涣
背景图片:选用与出塞有关的 图片,如边塞风光、战马、战 士等
标题布局:居中,加粗,加大 字体,配合背景图片进行设计
03 古诗背景介绍
三首古诗的作者介绍
《古诗三首:出塞》课件(共23张PPT)
![《古诗三首:出塞》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0e4ca2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76.png)
作者借李广这个典故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 情?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品味了这首诗,你感 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拓展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留, 春风不度玉门关。
2023-2024学年 部编版电教组 全新完整版课件
出塞
从军行
(唐) 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今陕 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开 元进士。他在当世就以诗著名,被称为 “诗家天子”“七绝圣手”。多写当时边 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其中 《从军行》《出塞》特别有名。著有《王 昌龄集》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唐)陈陶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唐)王昌龄
万里长征人未还
白发苍苍的父母,遥望边关
__________________
勤劳善良的妻子,遥望边关
__________________
《出塞》
出塞:乐府旧题。塞:边塞
到边防线去守卫边疆。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品味了这首诗,你感 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拓展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留, 春风不度玉门关。
2023-2024学年 部编版电教组 全新完整版课件
出塞
从军行
(唐) 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今陕 西省西安市)人。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开 元进士。他在当世就以诗著名,被称为 “诗家天子”“七绝圣手”。多写当时边 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其中 《从军行》《出塞》特别有名。著有《王 昌龄集》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唐)陈陶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唐)李颀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翰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唐)王昌龄
万里长征人未还
白发苍苍的父母,遥望边关
__________________
勤劳善良的妻子,遥望边关
__________________
《出塞》
出塞:乐府旧题。塞:边塞
到边防线去守卫边疆。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 出塞 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1古诗三首 出塞 课件(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015d96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6.png)
思考
通读全诗,诗人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理解全诗
《出塞》是一首感慨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 诗。反映出对戍边战士们久征未归的无比哀叹之 情,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借着 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希望国家能够任用良 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得国家安宁、人民过 上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
边塞战争 )。
②联系前两句诗,你觉得诗人想表达的是( 对和平的渴望)。
可是这样一位名将已经不在了,诗人内心充满 了对这位英雄的 怀念 之情,如果现在有这 样一位将军驻守边关,如果当今朝廷能够发现 这样的人才该有多好!如果国家统一就好了! 这是诗人的美好 愿望 。 这也说明了诗人希望朝廷能够 任用良将 。
同情
哀叹
再读古诗前两句,要求读出诗人对战 士的同情之情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但使:只要。
不教:不允许。
只要有像汉朝李广那样的将军 镇守边关,就可以抵挡入侵的敌 人,不让他们越过阴山半步。
汉代名将
李广
身材高大魁梧、爱民如子 射箭,百步取人、百发百中
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的写法, 这句诗的意思是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 边关。
思考一下,从秦汉时期以来,这“明月”与“边关” 一直都没有发生变化。 诗人借这两种没有改变的事物来说明边关的一种什么现 象?
明月以及边关没有改变,也反映了边关的战争就像这 明月、边关一样,一直延续着,没有改变。表明了诗 人对国家的担忧以及对战乱不息的无奈。
秦时/明月/汉时关
互文
也称互辞,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 看似各说两件事,实际上是互相呼应、互相 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这类句子比较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 意义彼此互见。在理解时,要瞻前顾后,不 能只顾一方,也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理解。
21 古诗三首 出塞 课件(共34张PPT)
![21 古诗三首 出塞 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4dcd43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01.png)
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借助注释 。
2.借助诗中 插图。
3.查阅相关 资料。
4.联系生活 经验。
秦朝 汉朝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边关
没有回家
依旧是从秦汉时期延续至今的明月和边关, 征战万里、守边御敌的将士至今还没有归来。
• 这是将士们的心愿! • 这是将士们亲人的心愿! • 这也是诗人王昌龄的心愿!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这两行诗中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希望?
渴求良将,渴望和平。
活动四 总结延伸 情感升华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远在扬州的思念情深。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住在草堂的惬意时光。
单元主题:家国情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 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 内容。
◎学习写书信。
活动五 默写古诗 链接情感
默写古诗
写好中国字 做好中国人
布置作业: 1.搜集并积累诗人王昌龄以及其他诗人的边塞诗。 2.搜集并积累有关爱国的古诗。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据《资治通鉴》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 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 。“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27岁的诗人王昌龄投笔从戎, 想实现他“封侯取一战”宏愿,来到河西边地,见证了 边塞的金戈铁马。
“秦时明月汉时关”,只是说秦朝的明月和 汉朝的边关吗?
只要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
度阴山。
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令,使
《出塞》古诗三首(完美版)PPT优秀课件
![《出塞》古诗三首(完美版)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9aa40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a.png)
互动环节及学生参与体验设计
提问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设置问题让学生回答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并分享观点
奖励机制:设置奖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环节 体验设计: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有趣的互动游戏或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体 验学习内容
06
学习效果评估及总 结
THEME TEMPLATE
学习效果评估方式及标准制定
课件特点及优势
内容丰富,涵盖 面广
结合多媒体技术, 呈现效果佳
操作简便,交互 性强
注重实效性,具 有针对性
课件使用场景及适用人群
使用场景:适用 于课堂教学、课 外辅导、自主学 习等场景
适用人群:教师、 学生、家长、文 学爱好者等
03
古诗三首背景介绍
THEME TEMPLATE
诗作者介绍
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课件背景介绍
课件主题:出塞古 诗三首(完美版)
课件背景:基于唐 代边塞诗的文学创 作背景
课件内容:涉及唐 代边塞诗的历史背 景、文化内涵、艺 术特色等方面
课件目的:帮助学 生深入理解唐代边 塞诗的文化内涵和 艺术价值
课件制作技术
内容:结合古典诗词,以出塞古诗三首为例 制作技术:PPT、动画、音效等多媒体手段 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涵和艺术价值 制作过程:精心设计,反复修改,力求完美呈现
内容主题:《出塞》
古诗三首:《出塞》其一、其四, 《塞下曲》其五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创作背景: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是 唐朝,当时西域各国常常去攻打 大唐
景物描写:其四描写了壮美的边 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思乡情怀; 其五则写了边塞的奇寒和天气的 恶劣
《出塞》古诗三首PPT精品课件
![《出塞》古诗三首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4f674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2.png)
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汉时代的明月和雄关,即明月和雄关依然和秦汉时代一样。
这里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
互文见义是一种修辞手法,它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比如: A和C都有B和D。如果是互文,就是说: A有B,C有D(或 者说:A有D,C有B)。这应该就是同文见义。“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 个完整的意思,是古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 和平愿望。
全诗雄浑豁达,气势流畅,一气呵成。此诗内容主要是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表达了 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让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思想感 情。
出塞
-.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
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山 西)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 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 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 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 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 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 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 有《王昌龄集》
作者用汉代的名将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 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 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久未回乡的战士在这样的夜色之下,有的也只是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哀叹。 这句话体现除了作者对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哦征战在外久未回乡的同情与感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知识与能力目标】 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内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 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 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 和平的感情。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课文讲解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指名读,读后再说说诗的大意。 (提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的关)
课文讲解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想到将士们常年征战,不能与亲人团聚,诗 人不禁感慨万千。这时,一位英雄人物浮现在诗 人的眼前,他是谁呢?读一读诗的后两行,看看 你从哪个词语中能够读出来?
课文讲解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出塞》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写,表达了 作者对戍边将士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希望朝廷启 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 生活的愿望。
课文拓展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叙 秦时明月汉时关 出 事 万里长征人未还 塞 抒 但使龙城飞将在
情
不教胡马度阴山
字词学习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jiāo教课 sài塞外
教
塞
jiào教导 sāi 塞车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新课讲解
“塞”是什么意思?谁来介绍“出塞”? 这首诗是谁写的?介绍一下王昌龄。
“塞”就是塞外边疆的意思,“出 塞”就是指去塞外边疆。
课文讲解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忧国忧民 渴望和平
布置作业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1、诵读古诗 2、推荐阅读席慕蓉《出塞曲》
努力,未来老婆的婚纱都是租的。只有你的笑才能让你在无尽黑暗中找到光明。我受过的伤都是我的勋章。知世故而不世故 你早日领教过这世界深深的恶意,然后开启爱他吗谁谁的快意人生。第二名就意味着你是头号输家——科比·布莱恩特。当你 在走上坡路。如果每个人都理解你,那你得普通成什么样。赚钱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变老的速度。不断地发现以前的自己 成长。脾气永远不要大于本事。你那能叫活着么?你那“你如今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素质是 年没关系。总会有人是第一,那为什么不能是我?你可以没钱没颜,但你不可以不努力。如果今天我取得了成功,一定是昨 阳光里做个孩子风雨里做个大人。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世界那么大,我要赚钱带父母去看看人情世故要看透, 的人都在努力,不是只有你受尽委屈爱情可以没有物质,但生活不行你才二十岁,你可以成为任何想成为的人。人生就像一 但总会苦一阵子。中学时候本子上写的一句话:想看日出的人,必须守到拂晓。对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看到的 都说。我20岁,没有什么输不起,也没有什么不敢赢,致所有20岁和即将20岁的我们。小时候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后来发 但不公平是好事情,它会让你更努力……成熟不是心变老而且泪在打转还在笑。越努力,越幸运。牛羊才会成群,狮虎只会独 懂这句话了我只负责精彩,上天自有安排。你凭什么不努力有什么都想要。不要到处宣扬自己的内心,这世上不止你一个人 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我喜欢海,可我不能跳海;我喜欢你,可我不能一直不要脸。提高一分, 人抢,但得到的也不会让。一百张嘴里一百个我,我是天使但也是恶魔。你要记得,只有你的笑才能让你在无尽黑暗中找到 了更广阔的自由,一时的纪律约束是为了更大的成功。越是复杂的人,对简单越有特殊的需求;越是自己内心肮脏的人,越 欣赏自己,就发现不了别人的优点;过于赞赏别人的优点,就会看不见自己的长处。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 人损失一切。谎言容易越说越爽,因为谎言比现实要美好,但是谎言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说一个慌要十个谎来圆,最后难以 你丢掉了,才有云淡风轻的机会每个人心中所希望的,与最终所抵达的,都会有一段距离,这才是生活。成功不是将来才有 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财富是猫的尾巴,只要勇往直前,财富就会悄悄跟在后面。不要说没体力,不要说对手肘子硬, 做好基本功。就算对手难缠,就算他小动作多,就算他嘴里不干净,你只需做好基本功。创业前的准备,创业过程中的坚持 始说你是疯子的时候,你离成功就不远了……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一种是什么事也不做空等,一种是一边等一边把事业向前推动。互联网上失败一定是自己造成的,要不就是脑子发热,要不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关于人的因素:这点相当重要。不管是蒙是骗还是软硬兼施,都一定要保证公司员工的相对 放血,开始没什么感觉,却会要你的命。地球是运动的,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工作上的执着实际上是人的一种 中耳目新。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离成功不远的时候。不屈不挠的奋斗是取得胜利的唯一道路。我们都有兽性的一面, 是成为驯兽师那样的人。勇敢,世界就会让步。如果有时候你被它打败了,不断地勇敢再勇敢,它就会屈服。最高的圣德便 生活得仿佛自己的生命是为别人的利益而存在。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从错误中比从混乱中易于 错误中学到的东西,可能比从美德中学到的还要多。在生活中示曾做过任何傻事的人,决不象他自己想象得那么聪明。人的 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劳,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 辉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过去属于死神,现在属于自己。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 从事,不避艰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有志者,事竟成。我们比较容易承认行为上的错误、过失和缺点,而 失和缺点则不然。每个人都有错,但只有愚者才会执迷不悟。不经一翻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所有的科学都是错误先真 误在后好。意志坚强的乐观主义者用“世上无难事”人生观来思考问题,越是遭受悲剧打击,越是表现得坚强。一时的失误不会 人。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不幸堆一堆由大家均分,大多数人都甘愿接受一份,欣然离去。在世界的前进中起作用的不是我们 运用才能。困难只能吓倒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攀登高峰的人。除了我们自己以外,没有人能贬低我们。如果我们坚 响能够打败我们。包含着某些真理因素的谬误是最危险的。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人往往取吉祥的错误而抛弃恼人 为除了传播真理外,就是公开放弃错误。为人服务,其实就是缴付居住在地球上的租金。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的最 困难,都决不屈服。坚持自己该做的事情,是一种勇气。不做良知不允许的事,是另一种勇气。人生目标确定容易实现难, 实现的可能也不会有。对别人要求松一点,就不会总是失望;对自己要求严一点,就不会总是沮丧。青春的寂寞是生命的点 悲哀的,然寂寞的青春不是没有幸福,而是我们不懂幸福。一生经历一次的青春,目的是听一次花开的声音,看一次花落的 可以重新活一次,每个人都将是成功者。除了自己,任何人都无法给你力量。时间给勤勉的人留下智慧的力量,给懒惰的人 的人,总是感到时间过得太快;懒惰的人,却总是埋怨时间跑得太慢。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 性所消磨。在比夜更深的地方,一定有比夜更黑的眼睛。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至于要表 定。如果你很聪明,为什么不富有呢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第二单元 · 诗词诵读
出塞
导入新课
出塞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导入新课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尤其是一些反映战 争的诗歌,读起来更是令人回味无穷。这节课, 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这样的诗歌,它就是被称为唐 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出塞。
作家介绍
湖北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汉族,河东 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 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 七绝圣手”。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 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 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 “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代表作有《从军行 七首》、《出塞》、《闺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