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交通规划案例及生态沥青路面(OGFC)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PPT精品课件
三、松散剥落
?? 定义: 沥青从矿料表面脱落,在荷载作用下面层呈现的松散现象。 沥青层出现松散剥落将会继而出现坑槽破坏。 ?? 原因: 1)沥青与矿料黏附性差(沥青粘性差、集料粘附等级低、集料 潮湿、沥青老化后性能下降、冻融等); 2)水的作用; 3)沥青在施工中的过度加热老化
四、表面抗滑不足
2.3 沥青面层
1)材料及技术要求
(1)沥青 根据面层的类型、交通量、气候、施工方法选择沥青的牌号 交通量>500辆/d为重交通荷载,应选用重交通荷载沥青AH型
(2)矿料 矿料包括碎石、砾石、石屑、砂和矿粉。它是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的总称。
? 粗集料—粒径为2.36、4.75、9.5、13.2、16、19、26.5、31.5mm ? 细集料—粒径为0.075~2.36mm ? 矿粉—粒径<0.075mm。
? 二灰结石—石灰+粉煤灰+碎石
=30 :
石灰:粉煤灰(重量比) =1:2~1:4,(石灰 +粉煤灰):级配碎石(重量比) =20:80~15 :85。
特点
? 二灰土强度较石灰土高、抗缩裂性较石灰土强
? 二灰结石具有强度高,抗干缩和湿缩能力强,适合于做高等级公路的基层和
底基层
2)柔性基层
热拌沥青碎石、贯入式沥青碎石、级配碎石(砂砾)和填隙碎石 特点 (1)强度高,刚度小; (2)稳定性好。 适用条件 (1)沥青碎石适用中等交通以上道路的基层、底基层 (2)级配碎石适用各级道路的基层、底基层 (3)级配砾石、天然砂砾用作轻交通的二级及以下公路的基层和各级公 路的底基层 (4)填隙碎石适用于三、四级公路的基层和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结构组合形式
? 下层采用贯入式 ? 上层采用密级配热拌沥青混凝土拌和层( AC-10、AC-13)
绿色沥青路面构筑解决方案PPT课件
智能化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
加大智能化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 提高绿色沥青路面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政策与标准研究
开展绿色沥青路面相关政策和标准的 研究工作,推动绿色沥青路面的规范 化和标准化发展。
T谢您的观看
水稳定性
疲劳性能
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或冻融劈裂试验评价 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以残留稳定度 或冻融劈裂强度比作为评价指标。
通过室内疲劳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疲劳 性能,以疲劳寿命或疲劳方程作为评价指 标。
03 绿色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及 优化
结构类型选择及厚度设计
结构类型
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沥青路面结构类型,如 密级配、开级配、间断级配等。
绿色沥青路面构筑解决方案ppt课 件
目 录
• 引言 • 绿色沥青路面材料选择与性能评价 • 绿色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及优化 • 绿色沥青路面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 绿色沥青路面养护管理策略探讨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环境保护需求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传统沥青路面因生产过程中产生 大量污染而受到质疑,绿色沥青
分析养护措施对路面性能的提升效果, 以及对交通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评估养护效益。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绿色沥青路面的性能优势
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绿色沥青路面在抗车辙、抗水损害、抗老 化等方面的性能优势。
环保性能评估
对绿色沥青路面的环保性能进行了全面评估,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 放、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
工程应用案例
介绍了绿色沥青路面在国内外多个工程项目中的成功应用,证明了 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创新点提炼
沥青路面非常全面的课件
沥青混凝土
12
>200
热拌沥青碎石混合
料、沥青贯入式
10
100~200
乳化沥青碎石混合
料、沥青表面处治
8
10~100
水结碎石、泥结碎石、
级配碎(砾)石、半 5 整齐石块路面
10
粒料改善土
5
§13-2 沥青路面材料的结构与力学特性 一、三项体系与压实功能 1、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参数关系
2、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性能 1)沥青混合料压实度及其控制: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直接 决定着其成型后的强度,在一定范围之内(没有出现过压 时),压实度越大越好。 2)压实度表征的三种方式与实际控制方法: (1)理论密度的压实度; (2)马歇尔密度的压实青玛蹄脂碎石路面(SMA)
Ⅰ、定义: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简称SMA)是以间断
级配为骨架,用改性沥青、矿粉及木质纤维素组成沥青 玛蹄脂为结合料,经拌和、摊铺、压实而形成的一种构 造深度较大的抗滑面层。
Ⅱ、特点:抗滑耐磨、孔隙率小、抗疲劳、高温抗车辙、
低温抗开裂的优点;缺点是造价高。
Ⅲ、用途: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其他重要公路表面层。
层甚至土基强度与稳定性,渗透性与空隙率有关。
六、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气候分区 ➢ ①分区目的:全国各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对沥青提
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为保证沥青路面对气候的适应性, 提出了沥青及沥青路面的气候分区。 ➢ ②分区方法:根据高温-低温-雨量三个主要因素30年气 象统计资料来划分。即: ➢ (1)沥青路面分区:高、低温指标及降雨指标。 ➢ (2)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分区:高、低温及降雨指标。
表面抗滑不足及泛油图片
5)其它病害 包括泛油、坑洞、波浪、拥包、啃边等。
在行车水平力作用下,沥青面层材料的抗剪强度不足则易产生推挤拥包。 在行车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下,沥青路面边缘不断缺损,参差不齐,路面宽度减小。
沥青路面设计讲稿(PPT格式)参考课件
型的轴数系数。当轴间距大于3m 独的一个轴计算;当轴间距小于
3m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
C 211.2(m 1) ( 14-2 )
m—轴数。
(2)当以半刚性材料层的拉应力为设计指标时
N'
K i1
C'1C'2niPPi 8
( 14-3 )
C’为1—1被8.5换,算四车轮型组的为轮0.0组9;系数,双轮组为1.0,单轮组
n 我国现行规范--《公路沥青路设计规范》JTJ D50-2006采用力学—经验法。采用双圆图式, 标准轴载BZZ-100,以弯沉和结构层的层底拉 应力为设计指标。
四、 沥青路面交通等级
n 路面结构设计的目标:在设计年限内在 预测交通量的车辆能够按设计车速安全、 舒适地通行。
1. 路面设计年限(06规范)
1 基本假定:
(1)各层为连续、均质、各向同性的线弹性体。其
中最下一层为半无限大,其上各层厚度有限, 水平方向无限大;
δδ
ρ
h1
E1,μ1
hi
Ei.μi
08.03.2021
E0,μ0
14
(2)各层水平方向的无限远处及最下一层无限 深处,其应力、应变和变形均为0;
(3)小变形; (4)层间接触条件,或为完全连续(称连续体08.03.2021 Nhomakorabea17
3.主应力计算
因要验算结构抗拉强度,需计算各层应力。 主应力按(14-17)式计算。
08.03.2021
18
第3节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
1. 适应行车荷载作用的要求
n 根据公路等级、交通等级、使用要求选择面层 类型,参考表14-5
n 沥青面层厚度适中,各种类型的沥青层的最小厚度 (不宜小于混合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3倍, OGFC和SMA为2~2.5倍)、适宜厚度参见06规范 表4.1.3-1(与书中表14-6的不同)
沥青路面新技术及绿色施工技术精品PPT课件
三、公路与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结 构及材料
我国公路与城市道路上的沥青路面结构具有以
下几类:
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
、全柔性沥青路面结构、具有柔性基层的半刚性沥
青路面结构,大部分公路采用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
:
1、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
面层
沥青上面层
沥青中面层
半刚性基层
沥青底面层 上基层
垫层
底基层 垫层
C 40 45
A 12 12 残留延度(10℃) 不小于 cm
永久性沥青路面的理念:设计的沥青路面能够使用 50年以上、采用较厚的沥青层柔性路面,降低了传统的 沥青层底疲劳开裂和避免结构性车辙,由于此路面的损 坏仅限于路面顶部(2.5—10cm),因此只需要定期的表 面洗刨、罩面修复,使得沥青路面在使用年限内不需要 大的结构性重建。
• 轮载下100~150mm区域为高受力区域,也是各种损坏(主要是轮辙)
合成级配2
合成级配3
20
中值线
10
0
0
0.5
1
1.5
2
2.5
3
• 2、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面层 刚性基层
垫层
沥青上面层
沥青中面层 沥青底面层
上基层 底基层
垫层
采用普通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贫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等材料做的基层。
交通部2005年文件《关于防治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指导意见》 中明确指出“要树立全寿命成本理念,降低沥青路面产生早期损坏的返修成 本”,结合国外沥青路面的发展动态,针对半刚性沥青路面的种种弊端,我 国未来沥青路面结构可能朝着以下主流发展:
高柔性、抗疲劳、密水性能好。
试验路段 长寿命路段(Illinois大
路基路面工程第五章 沥青路面幻灯片PPT
➢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评价方法:
• 单轴压缩试验
简单剪切试验
• 马歇尔试验
轮辙试验
• 蠕变试验
➢ 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技术标准
沥青路面车辙的技术指标
容许车辙深度标准
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指标
轮辙试验标准
动稳定度建议标准
➢ 沥青路面车辙防治措施:
• 失稳型车辙:集料级配要有足够的粗颗粒;沥青结合料具有足 够的粘度;集料外表沥青膜具有足够的厚度;
➢ 提高沥青路面水稳定性的措施:
➢ 完善路面构造排水系统。 ➢ 沥青材料选择。 ➢ 集料选择。 ➢ 施工时保持集料枯燥,无杂质,拌和充分,摊铺时不
产生离析,碾压时保证到达压实要求等。
5.3.4 沥青路面疲劳性能
弹性状态的路面材料承受重复应力作用时,可能在低于静载一 次作用下的极限应力值时出现破坏,这种材料强度的降低现象 称为疲劳。
➢ 抗拉强度
直接拉伸试验
间接拉伸试验
当材料的抗拉强度缺乏以抵抗上述拉应力时,路面构造就会产 生拉伸断裂。
➢ 抗弯拉强度
1
=
Pl bh 2
5.3 沥青路面稳定性与耐久性
5.3.1 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
➢ 车辙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 初始阶段的压密过程
• 沥青混合料的侧向流动
• 矿料的重新排列及矿料骨架的破坏
• 间接拉伸试验 • 直接拉伸试验
➢ 沥青路面低温开裂的预防措施:
• 使用稠度较低、针入度较大的沥青,同时应满足夏季的要求; • 选用温度敏感性低的沥青有利于减小沥青路面的温度裂缝; • 采用吸水率低的集料, • 控制沥青用量在马歇尔最正确用量±5%范围内,但同时也应
保证高温稳定性; • 采用应力松弛性能良好的聚合物改性沥青等。
沥青路面ppt课件
19
6)碾压(及时、3-4遍、从路边向中间) 7)洒布第二层沥青 8)铺撒第二层矿料 9)碾压 10)初期养护(开放交通)
20
二、沥青贯入式路面:
1、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沥青面层,也可作为沥 青路面的联接层或基层。
特点:抗车辙能力强,渗水性大,沥青用量也大。 2、沥青贯入式路面的总厚度为4-8cm,但乳化沥青
10
• 集料:沥青路面所用的集料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集 料中大于2.36mm为粗集料,小于2.36mm为细集 料,集料的质量是沥青路面的关键,集料的生产、管 理是控制集料质量因素。
• (二)、粗集料: • 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钢渣、矿渣等。
11
• 1、适合路面材料的石料有花岗岩、辉长岩、玄武岩、 石灰岩、卵砾石等 ;
• 1、沥青标号的选择应根据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
量及其组成、路线线形、面层结构及层次、施工工艺等
因素,并结合当地使用经验确定。
• 2、液体石油沥青宜用作透层、表处、或冷拌沥青混合 料的粘结剂。
8
• 3、乳化沥青宜用作透层、黏层、稀浆封层、桥面铺 装的黏层、表处、冷拌沥青混合料、微表处。
• 4、对于特重交通、重交通、重要公路、或温差变化 较大、气候严酷地区、或铺筑特殊结构层、以及连 续长、陡纵坡段等,可选用改性沥青。
2、沥青表处宜在干燥和较热的季节施工,使路面通 过开放交通压实成型稳定。
17
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18
3、沥青表处的集料最大粒径与处治层厚度相当。 4、沥青表处可采用拌合法或层铺法施工。 5、层铺法施工: 1)备料 2)清理基层及放样 3)浇撒透层沥青 4)洒布第一层沥青(均匀) 5)铺撒第一层矿料(趁热、均匀)
6)碾压(及时、3-4遍、从路边向中间) 7)洒布第二层沥青 8)铺撒第二层矿料 9)碾压 10)初期养护(开放交通)
20
二、沥青贯入式路面:
1、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沥青面层,也可作为沥 青路面的联接层或基层。
特点:抗车辙能力强,渗水性大,沥青用量也大。 2、沥青贯入式路面的总厚度为4-8cm,但乳化沥青
10
• 集料:沥青路面所用的集料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集 料中大于2.36mm为粗集料,小于2.36mm为细集 料,集料的质量是沥青路面的关键,集料的生产、管 理是控制集料质量因素。
• (二)、粗集料: • 包括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钢渣、矿渣等。
11
• 1、适合路面材料的石料有花岗岩、辉长岩、玄武岩、 石灰岩、卵砾石等 ;
• 1、沥青标号的选择应根据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
量及其组成、路线线形、面层结构及层次、施工工艺等
因素,并结合当地使用经验确定。
• 2、液体石油沥青宜用作透层、表处、或冷拌沥青混合 料的粘结剂。
8
• 3、乳化沥青宜用作透层、黏层、稀浆封层、桥面铺 装的黏层、表处、冷拌沥青混合料、微表处。
• 4、对于特重交通、重交通、重要公路、或温差变化 较大、气候严酷地区、或铺筑特殊结构层、以及连 续长、陡纵坡段等,可选用改性沥青。
2、沥青表处宜在干燥和较热的季节施工,使路面通 过开放交通压实成型稳定。
17
沥青表面处治路面
18
3、沥青表处的集料最大粒径与处治层厚度相当。 4、沥青表处可采用拌合法或层铺法施工。 5、层铺法施工: 1)备料 2)清理基层及放样 3)浇撒透层沥青 4)洒布第一层沥青(均匀) 5)铺撒第一层矿料(趁热、均匀)
沥青路面建设技术课件
n 1个工作面配备:
n 3台25t/30t胶轮压路机 n 3台12T以上的钢轮振动压路机
n 桥面铺装使用振荡压路机
n 提高压实度标准,压实度双控;
n 马歇尔标准试件密度的压实度不小于98% n 理论密度压实度为93%~97%范围内,
SMA为94%~96.5%范围内
n
14
3.5 扩大了改性沥青的应
用
21
3.8 路面离析控制技术
n 提出了多种离析检测方法
n 级配离析 n 温度离析
n 国内首次系统提出路面离析的检测标准( 2001) n 编制了《沥青路面离析防治指南》 n 效果:
n 2001中等/严重 → 2005 无离析/轻度
22
离析的检测方法与判定指标
(2001) 测定方法 测定指标
铺砂法
n 上面层: AK-13S、SMA n 中下面层: Superpave、AC-S型
n 沥青混合料设计指标研究
n 最大理论密度 n 击实温度 n ……
AC-25I
8
SMA
n 设计方法研究
n 优化原则
n 追求“密实、耐久和嵌挤”统一 n 适应重载要求,室内设计指标与现场施
工相匹配;
n 技术措施
n 设计击实次数50次提高为75次 n 设计空隙率为4~5%
32cm
二灰碎石 基层
二灰土
沥青路面结构演变
4.5cmAK16C/SMA16
4cmAC16B 6cmAC25I
6cmAC25II
2 2 ~ 30cm 二灰碎石基层
5cmAC25I 7cmAC25I
34cm 二灰碎石基层
二灰土
二灰土
96年沪宁路
99年广靖锡澄
n 3台25t/30t胶轮压路机 n 3台12T以上的钢轮振动压路机
n 桥面铺装使用振荡压路机
n 提高压实度标准,压实度双控;
n 马歇尔标准试件密度的压实度不小于98% n 理论密度压实度为93%~97%范围内,
SMA为94%~96.5%范围内
n
14
3.5 扩大了改性沥青的应
用
21
3.8 路面离析控制技术
n 提出了多种离析检测方法
n 级配离析 n 温度离析
n 国内首次系统提出路面离析的检测标准( 2001) n 编制了《沥青路面离析防治指南》 n 效果:
n 2001中等/严重 → 2005 无离析/轻度
22
离析的检测方法与判定指标
(2001) 测定方法 测定指标
铺砂法
n 上面层: AK-13S、SMA n 中下面层: Superpave、AC-S型
n 沥青混合料设计指标研究
n 最大理论密度 n 击实温度 n ……
AC-25I
8
SMA
n 设计方法研究
n 优化原则
n 追求“密实、耐久和嵌挤”统一 n 适应重载要求,室内设计指标与现场施
工相匹配;
n 技术措施
n 设计击实次数50次提高为75次 n 设计空隙率为4~5%
32cm
二灰碎石 基层
二灰土
沥青路面结构演变
4.5cmAK16C/SMA16
4cmAC16B 6cmAC25I
6cmAC25II
2 2 ~ 30cm 二灰碎石基层
5cmAC25I 7cmAC25I
34cm 二灰碎石基层
二灰土
二灰土
96年沪宁路
99年广靖锡澄
绿色沥青路面构筑解决方案
绿色道路----可持续发展路面
一个道路项目其设计与施工水平比目前普 遍的做法其可持续性大大提高的道路
More sustainable roads for a better transportation future
第一页,共39页。
汇报内容:
Ø1
沥青路面长寿命解决方案
2
沥青路面生态低碳铺装解决方案
EC 130 technology EC 120 technology EC 110 technology
EC-120温拌剂基本物理性质
项目
单位
出厂标准
外观
—
白色粉末
闪点
℃
≥250
熔点
℃
90-110
密度,25℃
g/cm3
0.85~1.05
第二十八页,共39页。
温拌正常施工案例 — 节能、减排
第二十九页,共39页。
结语
☻ 我国道路建设速度令世人瞩目,然而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不容乐
观。我们应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强研究,减少沥青路面的早 期损坏,努力建设“长寿命”沥青路面。
☻ 今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仍将保持较快速度,人地矛盾和资源环境
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剧。积极研究与推广透水沥青路面和温拌沥青路面 的施工技术将是不二的选择,着对于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破坏, 对于恢复和重建我们的自然生态,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Tel: 86 13632660397 徐世国
中国沥青网
39
E-mail:
中国再生沥青网
第三十九页,共39页。
模拟高温重载条 件
第十二页,共39页。
(70 ℃0.9MPa ) DS≥4500次/mm
12
Rad spunrie® 功能特性
一个道路项目其设计与施工水平比目前普 遍的做法其可持续性大大提高的道路
More sustainable roads for a better transportation future
第一页,共39页。
汇报内容:
Ø1
沥青路面长寿命解决方案
2
沥青路面生态低碳铺装解决方案
EC 130 technology EC 120 technology EC 110 technology
EC-120温拌剂基本物理性质
项目
单位
出厂标准
外观
—
白色粉末
闪点
℃
≥250
熔点
℃
90-110
密度,25℃
g/cm3
0.85~1.05
第二十八页,共39页。
温拌正常施工案例 — 节能、减排
第二十九页,共39页。
结语
☻ 我国道路建设速度令世人瞩目,然而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不容乐
观。我们应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强研究,减少沥青路面的早 期损坏,努力建设“长寿命”沥青路面。
☻ 今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仍将保持较快速度,人地矛盾和资源环境
压力还将进一步加剧。积极研究与推广透水沥青路面和温拌沥青路面 的施工技术将是不二的选择,着对于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破坏, 对于恢复和重建我们的自然生态,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Tel: 86 13632660397 徐世国
中国沥青网
39
E-mail:
中国再生沥青网
第三十九页,共39页。
模拟高温重载条 件
第十二页,共39页。
(70 ℃0.9MPa ) DS≥4500次/mm
12
Rad spunrie® 功能特性
绿色交通规划案例及生态沥青路面(OGFC)应用ppt课件
唐山曹妃甸生态 城
国内外相关案例
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规划
低碳生态城市 规划面积2.4km2 七个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城市功能、生态环境、 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固废处理、绿色交通、建 筑设计 可持续的绿色交通:优化公交线路设置,提高公 交设施使用的便利程度,打造环境宜人、便于通达 的慢行交通系统,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建设可再生 能源充电(气)站,到2020年所有公交车辆全部使 用可再生能源。
瑞典马尔默西港区Bo01社区
零排放社区 Bo01,全世界最大的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 城市住宅区,已建成的区域内有1600户、约 5000人生活于此 太阳能、风能(90%)、地热 屋顶绿化 成熟的垃圾循环系统(地下管道),垃圾车 无需进入社区 食物垃圾——沼气——汽车能源 (10公斤垃圾相当于1公升汽油能量的沼气) 自行车租赁,出行选择公交和慢行系统
天津中新生态城规划
国内外相关案例
唐山曹妃甸生态城规划
港口、港区、港城 起步区规划面积30km2,近期建设用地80km2, 中期规划建设用地可达到150km2。 紧凑、混合、方便、安全的新型城市环境; 高品质、高可达性街区; 100%绿色建筑和95%可再生能源;行人、非机 动车和公交优先的安全便捷城市,小汽车占通勤出 行量小于10%; 城市垃圾作为资源充分回收利用,按照欧盟标准 安全环保的进行处理; 健康的卫生标准和水环境,废水、雨水得到充分 回收利用; 高品质的自然生态和人工绿化环境。 加强太阳能转化电能的开发,促进电动车消费。
绿色交通规划案例及生态沥青路面技术应用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1
汇报内容 绿色交通规划案例 上海崇明东滩启动区交通策略研究 生态沥青路面技术应用 OGFC技术在上海道路建设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城市”建设样板 45.9km2 10.2万人口(2000)
1. 建设慢行车道 2. 推迟并尽力阻止快车道的建设 3. 恢复废弃河道 4. 沿街种植果树 5. 建造利用太阳能的绿色居所 6. 通过能源利用条例来改善能源利用结构 7. 优化配置公交线路 8. 提倡以步代车
唐山曹妃甸生态 城
国内外相关案例
无锡中瑞低碳生态城规划
低碳生态城市 规划面积2.4km2 七个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城市功能、生态环境、 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固废处理、绿色交通、建 筑设计 可持续的绿色交通:优化公交线路设置,提高公 交设施使用的便利程度,打造环境宜人、便于通达 的慢行交通系统,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建设可再生 能源充电(气)站,到2020年所有公交车辆全部使 用可再生能源。
1
国内外相关案例
5
国内外相关案例
巴西库里蒂巴
公交导向式的城市开发规划 180万人口
城市规划三大策略: 1.沿着5条交通轴线进行高密度线状开发 2.改造内城 3.以人为本,而非小汽车为本 市区人口 180万,小汽车拥有率平均2.6人/辆。 公共汽车日平 均输送190万人次,高峰时段, 平均等待时间45s。现 在,市内75%的上班族都利 用公共交通,这 个比率在全世界所有的城市中是 最高的,库 里蒂巴成了巴西小汽车使用率最低的 城市。
德国弗莱堡
国内外相关案例
瑞典马尔默 工业城市向绿色环保城市的转变 335km2 27.3万人口 太阳能、风能的利用 自行车租赁,出行选择公交和慢行系统 规划目标: 2020年整座城市将实现碳100%零
排放。到2030年,全城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瑞典马尔默
国内外相关案例
日本北九州
建设世界环境首都 486.8km2 98.1万人口 政策支持生态发展: 废物循环“零排放” 2005年1月1日生效的日本《汽车报废回收
再利用法》规定,无论购买新车或者二手车,日 本消费者必须根据车辆排气量大小缴纳1万至1.5 万日元(约800-1200元人民币)的保费处理费用。
汽车“无空转活动”
日本北九州
国内外相关案例
新加坡
花园城市 707km2 498.7万人口
快速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共同构成 了一个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
天津中新生态城规划
国内外相关案例
唐山曹妃甸生态城规划
港口、港区、港城 起步区规划面积30km2,近期建设用地80km2, 中期规划建设用地可达到150km2。 紧凑、混合、方便、安全的新型城市环境; 高品质、高可达性街区; 100%绿色建筑和95%可再生能源;行人、非机 动车和公交优先的安全便捷城市,小汽车占通勤出 行量小于10%; 城市垃圾作为资源充分回收利用,按照欧盟标准 安全环保的进行处理; 健康的卫生标准和水环境,废水、雨水得到充分 回收利用; 高品质的自然生态和人工绿化环境。 加强太阳能转化电能的开发,促进电动车消费。
英国贝丁顿社区
国内外相关案例
天津中新生态城规划
绿色交通体系 生态城总面积34.2km2,35万人口 绿色交通比例90% 1.便捷安全的人性化慢行系统: 生态谷、慢行街道、自行车租赁 2.构建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 将公共交通分为过境线路,到发线路和内部线路 3.控制机动车数量 4.降低车辆能耗和碳排放: 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或能效比更高的机动车辆 控制传统能源车辆排放标准 制订绿色交通激励政策
瑞典马尔默西港区B01社 区
国内外相关案例
英国贝丁顿社区
污水处理厂—零能耗社区 绿色交通计划 1.7公顷,82套公寓和2500m2的办公和商住面积。 1.通过减少出行来降低汽车的行驶需要 网上购物 2.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对外有铁路,公共交通抵达铁路站台和汽车站台, 无需驾驶私家车出行,既免去了停车的困难也维护了 周围的环境质量。 3.利用私家车提供拼车服务。 4.充分利用自行车进行换乘。 加强太阳能转化电能的开发,促进电动车消费。
绿色交通规划案例及生态沥青路面技术应用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1
汇报内容 绿色交通规划案例 上海崇明东滩启动区交通策略研究 生态沥青路面技术应用 OGFC技术在上海道路建设中的应用
2
崇明东滩启动区交通策略研究 3
交通策略主要研究内容
1. 国内外相关案例 2. 交通策略目标及重点 3. 公共交通策略 4. 交通控制策略 5. 慢行交通策略 6. 其它相关策略 7. 进度计划 8. 问题及建议
目前,快速轨道中地铁MRT(Mass Rail Transit) 与轻轨LRT(Light Rail Transit)共达到128km,92 个车站;公共汽车共3300辆,共计250条运营线 路;出租车总量为18300辆。公共交通出行占到 日出行总次数的63%。
道路拥挤收费制度
新加坡
国内外相关案例
瑞典马尔默西港区Bo01社区
零排放社区 Bo01,全世界最大的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 城市住宅区,已建成的区域内有1600户、约 5000人生活于此 太阳能、风能(90%)、地热 屋顶绿化 成熟的垃圾循环系统(地下管道),垃圾车 无需进入社区 食物垃圾——沼气——汽车能源 (10公斤垃圾相当于1公升汽油能量的沼气) 自行车租赁,出行选择公交和慢行系统
无锡中瑞生态城规划
2
交通策略目标及重点
18
交通策略目标及重点
相关案例对东滩生态城交通策略的启示
1. 构建公共交通轴线,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开发 2. 对不可再生能源车辆的严格控制 3. 发展独立完善的慢行系统,削弱快车道的建设 4. 汽车能源对新能源的使用 5. 城市发展集约化,自成系统,相对独立 6. 合理开发,有序建设 7. 政策支持
美国伯克利
国内外相关案例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跨度300年的“影子规划”成功案例 1826.9km2 117万人口 “20分钟”的城市
修建自行车专用道 太阳能、风能利用 森林的种植 ……
澳大利亚阿德莱 德
国内外相关案例
德国弗莱堡
“绿色之都”环保城市 153km2 20万人口
1.大气环境保护项目 有序建设有轨和公共交通,形成一体化换乘系统 加强地区与周边的公共交通,鼓励自行车出行 积极发展自行车网络 2.能源利用的环境保护 节约能源 使用新型能源 发展热电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