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十)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二轮考点复习训练试题(54份) 通用3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二轮考点复习训练试题(54份) 通用3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微专题突破练九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1.工业生产区位因素分析思路:2.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分析及整治措施:3.工业基地(工业区)区位分析:(1)传统工业区。

可迁移运用鲁尔区发展的有关知识作答,如分析区位优势时主要从原料、燃料、市场、交通等方面入手,而整治措施主要从调整工业结构、改善环境两大方面考虑,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知识的灵活运用。

(2)新工业区。

参照“硅谷”的有关知识,从环境、市场、交通、科技力量、政策等方面入手。

一直以来,我国鼓励东部工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政策见效不明显。

读我国部分地区净产业转移(转入量-转出量)和净碳排放转移图,回答1、2题。

1.制约我国东部工业向西部转移的因素有( )①东部的产业集群效应②东部的交通条件③西部的劳动力价格④西部的资源状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产业转移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沿海以低污染产业转出为主B.中部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入为主C.京津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D.西北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出为主【解析】1选A,2选C。

第1题,西部的劳动力价格和资源状况会促进我国东部工业向西部转移;而东部的产业集群效应和交通条件会制约我国东部工业向西部转移。

第2题,从图中净产业转移和净碳排放转移看,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产业以转出为主,京津地区和西北地区产业以转入为主。

东部沿海以高污染产业转出为主;中部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出为主;京津地区以低污染产业转入为主;西北地区以高污染产业转入为主。

铝土矿是几内亚最重要的矿产资源,也是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约2.5吨铝土矿生产1吨氧化铝,氧化铝可直接通过电解法冶炼金属铝。

读几内亚所在区域图,回答3、4题。

3.若几内亚想保持电解法冶炼金属铝工厂一年内的稳定生产,可以( )A.大力建设水电站B.配套建设火电站C.加强交通建设D.大力开发铝土矿4.大力发展铝土矿深加工,对几内亚的积极影响是( )A.减少了铝土矿出口的收入B.生态破坏和污染更加严重C.扩大就业和增加外汇收入D.氧化铝国际市场风险增加【解析】3选B,4选C。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习试卷(52份) 通用31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习试卷(52份) 通用31

第一部分专题六第1讲(2016·山东青岛3月模拟)甲、乙为人口超10亿的国家,下图示意两国2015年人口年龄结构。

据此完成1~3题。

1.造成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差异最大的原因是(D)A.战争B.自然灾害C.经济发展水平D.国家政策2.缓解甲国人口问题的对策(C)A.控制人口增长B.人口迁移C.提升国民素质D.奖励生育3.推测乙国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A)A.具有成本优势B.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上升C.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增加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解析:由题意知,甲为中国,乙为印度。

在此基础上分析本组题,很易得出正确答案。

(2016·浙江台州中学模拟)下图是1950年~2050年中国死亡率、出生率、劳动人口比例、老年人口抚养比变化曲线和印度劳动人口比例变化曲线图。

据图完成4~5题。

4.下列组合正确的一组是(B)A.甲—死亡率乙—出生率丙—印度劳动人口比例丁—中国劳动人口比例B.甲—出生率乙—死亡率丙—印度劳动人口比例丁—中国劳动人口比例C.甲—出生率乙—死亡率丙—中国劳动人口比例丁—印度劳动人口比例D.甲—印度劳动人口比例乙—出生率丙—死亡率丁—中国劳动人口比例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20~2025年B.印度劳动力拐点比中国推迟约25年,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C.中国劳动力优势在2013年开始逐渐下降,养老压力迅速增大D.中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人口历史上一直正增长解析:第4题,我国现在人口模式属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以后也会维持在低自然增长率水平。

所以甲、乙是出生率和死亡率,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所以甲是出生率,乙是死亡率,A、D错;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目前儿童抚养比低,印度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儿童比重大,所以目前中国的劳动人口比例较印度高,丙是印度劳动人口比例,丁是中国劳动人口比例,所以B对,C错。

第5题,读图,约2025~2030年间,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总量是最多年份,A错;印度劳动力拐点比中国推迟约25年,但不一定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B错;根据图中曲线,中国劳动力优势在2013年开始逐渐下降,养老压力迅速增大,C对;中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人口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负增长,D错。

【高中地理】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试题(87份) 通用26

【高中地理】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试题(87份) 通用26

(3)湖泊盐度高,盐场面积大,资源丰富;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铁路等对外交通便利。

(4)有利。

理由:增加收入;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等。

(三点即可)。

[或不利。

理由:资源不充分利用,污染环境;加剧淡水资源供需矛盾;破坏湿地环境等。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西走廊位于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之间,南以祁连山和阿尔金山为界,北至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起乌鞘岭,西迄甘肃与新疆交界。

大部分地区海拔为1000~2500 m。

河西走廊曾经是富饶的丝绸之路黄金段。

河西走廊还是个“聚宝盆”,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油气储量也很丰富。

下图为河西走廊示意图。

(1)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解释河西走廊中内流河的形成过程。

(2)分析河西走廊成为我国古丝绸之路黄金段的原因。

(3)试评价河西走廊油气资源开发的条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流河的形成过程、河西走廊成为我国古丝绸之路黄金段的原因、河西走廊油气资源开发的条件。

第(1)问,河西走廊地区内流河的形成过程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主要从蒸发、河流补给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2)问,主要从地形、气候、聚落等方面分析。

第(3)问,有利条件主要从油气资源储量、土地资源、基础设施、政策等方面分析,不利条件主要从生态环境、水资源、地形等方面分析。

答案:(1)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该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该地区河流补给类型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且河流中下游流经沙漠地区,渗漏多,在流动过程中水量不断减小直至消失在西北内陆地区,从而形成内流河。

(2)河西走廊南北两侧均为山地,而该处地势较为平坦;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而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山麓水资源较为丰富;河西走廊是人口聚居地,交通需求量大。

(3)有利条件:油气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西气东输由此经过,油气开采设施完善;有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资金充足。

【高考专递】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微专题突破练 十 Word版含解析

【高考专递】2017届高三地理二轮(新课标)专题复习:微专题突破练 十 Word版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微专题突破练十能源、资源的分布与开发1.资源问题产生原因与应对措施的分析思路:(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问题。

(2)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开源”和“节流”。

①“开源”:②“节流”的具体举措: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等。

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有利影响的答题思路:2015年10月21日,以中广核为首的中国核电企业与法国电力公司(EDF)签署协议,将在甲国欣克利角共同建造核电站,预计总装机320万千瓦。

据此完成1、2题。

1.中国核电企业在甲国投资建设核电机组的主要目的是 ( ) A.满足我国需求 B.拓展国际市场 C.提高技术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2.甲国积极筹建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不是因为 ( ) A.核电能源清洁 B.减排压力较大 C.甲国技术先进D.能源供给压力【解析】1选B,2选C 。

第1题,结合经纬度可以判断甲国是英国,距我国遥远,因此开发核电不是为了满足我国需求;我国核电企业在英国投资建设核电机组,其主要目的是使我国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目前我国核电技术较为先进,提高技术不是主要目的;我国企业国外投资发展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增加当地就业。

第2题,该核电站是由中国和法国合作建设的,与英国核电技术无关。

核电属于清洁能源,英国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且使用煤炭、石油,导致减排压力也较大。

下图为环渤海地区风能资源与有效风能密度(W/m2)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影响图中风能资源分布的最主要条件是( )A.距海远近B.洋流流向C.纬度高低D.地形起伏4.甲区域有效风能密度较乙区域大,但风电场较少,其原因是( )A.水能资源丰富B.地势起伏较大C.土地价格更高D.市场需求量少【解析】3选A,4选C。

第3题,读图结合图例可知,图中风能丰富区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东侧,紧邻黄海;较丰富区分布在环渤海地区;越靠近内陆,风能资源越贫乏,因此影响风能资源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距海远近。

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五含解析

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五含解析

非选择题标准练 ( 五 )满分 48 分,实战模拟,15 分钟拿下高考主观题满分!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 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中国的第一大淡水湖。

跟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药和化肥的大批施用以及城镇排污量和人口的增添,大批的营养物质流入湖泊。

鄱阳湖的堆积环境及水动力条件的变化对各形态磷在堆积物中的累积与散布拥有必定的影响。

一般而言,堆积物颗粒越细,其对磷的吸附能力越强,磷的含量越高。

以下图为鄱阳湖堆积物采样点散布表示图。

资料二鄱阳湖沙山地域土地沙化属于南方沙漠化的一种典型种类,是在湖滨沙质阶地(因为地壳上涨,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的基础上形成的。

沙山主要散布在鄱阳湖的中段和北段,都昌县较为集中。

鄱阳湖地区的沙化是风蚀与水蚀二者交互的产物。

(1) 剖析鄱阳湖对长江流域的影响及每年7~ 8 月湖区湖陆风明显的原由。

(2) 据鄱阳湖堆积物采样点采样剖析,S1、 S2、S5 处的磷含量较低,S3、 S4 处较高, S6 处最高。

试剖析原因。

(3)剖析鄱阳湖沙山地域土地沙化的原由。

分析:此题主要考察湖陆风明显的原由、湖泊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沙山地域土地沙化的原由等。

第(1) 问,湖泊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从对水文、天气、生物多样性等的影响方面来剖析;湖陆风明显的原由主要从湖陆间的热力性质差别方面往返答。

第(2) 问,资猜中“鄱阳湖的堆积环境及水动力条件” 提示自然方面的原因重视于剖析河口处与湖中水动力条件的差别;联合资猜中提示的“ 湖滨沙质阶地”“ 都昌县较为集中” 等信息可判断S6 处堆积物颗粒较细;人为原由则主要为S6 处污染物浓度大。

第(3) 问,联合“鄱阳湖地域的沙化是风蚀与水蚀二者交互的产物” ,从雨季时流水侵害作用强,使沙层裸露,供给了沙源,旱季时风力富强,供给了动力,以及植被损坏加剧了沙化等方面剖析。

答案: (1)影响:调理长江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调蓄洪水,减小旱涝灾祸的影响;修养水源;调理天气;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持生态均衡。

(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非选择题专题练习 (全书完整版)

(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非选择题专题练习 (全书完整版)

(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非选择题专题练习汇总目录非选择题标准练(一)满分46分,实战模拟,25分钟拿到高考主观题高分!1.(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艾比湖位于天山北坡,曾经是一个淡水湖,现在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 20世纪50年代流入艾比湖的大小河流有23条;但随着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导致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大片湖区干涸. 下图为艾比湖地理位置示意图.(1)分析艾比湖湖水由淡变咸的原因. (6分)(2)推测艾比湖湖面最大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6分)(3)分析艾比湖大片湖区干涸带来的影响. (8分)(4)请你就艾比湖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4分)【解析】第(1)题,艾比湖地处天山北坡,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终年少雨,夏季蒸发旺盛,导致湖水盐分不断累积;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使入湖水量大大减少,导致对湖水的稀释作用减弱等. 第(2)题,艾比湖湖面最大就是补给水量最大时. 艾比湖地处内陆,主要补给方式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因此湖面最大的季节是夏季. 第(3)题,由图可知干涸湖区位于湖泊的西北方向,处于冬季风的上风向,且冬季湖泊水位低,湖底裸露面积增加,大风夹杂盐尘,影响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态环境. 湖区干涸,水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坏;蒸发量减少,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气候更加干燥;渔业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第(4)题,艾比湖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短缺.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从调整农业结构,减少种植业的规模、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艾比湖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少雨,蒸发旺盛,导致湖水盐分不断累积(2分);气候变化,使该地区气候趋向暖干化,蒸发量加大(2分);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使入湖水量大大减少,导致对湖水的稀释作用减弱等(2分).(2)夏季(2分). 艾比湖主要补给方式是高山冰雪融水,其汛期出现在夏季(4分).(3)湖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坏(2分);蒸发量减少,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2分);渔业资源减少,鸟类栖息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湖底裸露面积不断增加,盐渍化和沙化加重,影响北疆地区的生态环境(2分).(4)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2分);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分).2.(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巴西能源消费结构中水电比重接近80%,水电的生产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而消费则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需要远距离特高压输电. 巴西第二大水电站——美丽山水电站位于亚马孙雨林腹地欣古河上,该流域内的十多个土著印第安部落靠打鱼、狩猎为生,密集的河网是他们的生存之本.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是世界上唯一具备投资、建设、运营特高压输电工程能力的公司. 2014年7月,中巴两国签署了《巴西美丽山特高压一期输电项目合作协议》. 2015年7月又中标美丽山特高压二期输电项目,该项目计划2020年正式投入运行. 图1是巴西部分地理要素简图,图2是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图.(1)说明巴西东南沿海成为能源消费中心的原因. (6分)(2)对于美丽山水电站大坝的修建,曾有专家持反对意见. 请说明其反对的理由. (6分)(3)分别说明美丽山特高压输电项目合作对中巴两国的积极影响. (10分)【解析】第(1)题,由图1可知东南部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发达,图2可知东南沿海人口稠密,城市集中,因而能源需求量大. 第(2)题,水电站大坝的修建需要考虑施工难度、淹没地区的人口安置、生态环境的影响、消费市场是否广阔以及距离水电站的远近,是否存在技术支持等.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特高压输电项目合作为巴西提供相关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使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走出国门,扩大市场,增加收入.答案:(1)东南沿海人口稠密,城市集中(2分);东南部矿产资源丰富,工矿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4分).(2)淹没大面积热带雨林,破坏生态环境(2分);远离市场,输电距离长,成本高(本国特高压输电技术不成熟)(2分);影响原住部落的生存环境,原住居民需搬迁等(2分).(3)对中国:推动中国输电技术在海外的推广和应用;带动国产电力装备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推动优势电力装备企业到海外投资设厂,扩大国际市场. (每点2分,任答两点)对巴西: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保障国家能源安全(2分);带动电力、装备制造、建设施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分);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2分).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非选择题标准练(二)满分46分,实战模拟,25分钟拿到高考主观题高分!1.(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吉布提国土面积约为2.3万平方千米,人口91万,东非大裂谷横贯国土中部. 吉布提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自然资源匮乏,工农业基础薄弱,95%以上的农产品和工业品依靠进口,经济主要依靠港口业务和铁路收入.我国从2008年开始在索马里海域为6 000多艘中外船只护航. 为更好地提供远洋海军护航编队的后勤保障,我国从2015年2月开始在吉布提建设第一个海外基地.(1)分析吉布提港成为优良港口的自然条件. (10分)(2)说明我国在吉布提建设海外基地的区位原因. (6分)(3)简述铁路建设对提升吉布提港口地位的积极作用. (6分)【解析】第(1)题,优良港口需要的是港阔水深背风避浪. 东非大裂谷横贯吉布提国土中部,东非大裂谷断裂下陷,形成辽阔、水深的港湾,便于船舶的航行与停泊;港湾深入大陆,风力较小,港口波浪较小. 第(2)题,我国在索马里海域为中外船只护航,吉布提距索马里近,可以提供稳定的后勤保障;吉布提位于亚丁湾进入红海的世界重要的航线上,地理位置重要;经济落后,港口基地建设成本低,投入少. 第(3)题,港口的兴衰取决于经济腹地的范围. 铁路建设利于港口腹地的扩大;增加邻国物资进出口中转,提升港口的吞吐量,提升港口业务在本国的经济地位.答案:(1)地处东非大裂谷地带,断裂下陷(3分),形成辽阔、水深的塔朱拉湾(3分);塔朱拉湾深入大陆,风力较小(2分),港口波浪较小(2分).(2)距索马里近(2分);位于亚丁湾进入红海的世界重要的航线上(2分);经济落后,港口基地建设成本低(2分).(3)吉布提国土面积小,经济落后,港口腹地小,铁路利于港口腹地的扩大(2分);该国经济落后,铁路建设利于邻国物资进出口中转,提升港口的吞吐量,成为东部非洲最大的港口(2分);提升港口业务、铁路在本国的经济地位(2分).2.(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淘宝村”是指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以上、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 000万元以上的村庄. 2013年前,山东省曹县丁楼村曾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贫困村,为生计大量农民进城打工. 直到他们在偶然之间接触到了“淘宝”,发现了一个为学校、影楼、戏班等提供演出服装的商机,逐步从给别人做衣服到自己生产、自己销售,形成了“淘宝网店+演出服饰加工销售”的经济模式,并遍地开花. 目前,全县32个村成为全国知名的“淘宝村”,形成了一个演出服饰产业集群.(1)分析2013年以前丁楼村工业区位的不利条件. (4分)(2)分析目前丁楼村发展演出服饰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6分)(3)指出丁楼村从“贫困村”到“淘宝村”变化的地理过程,并说明其判断依据. (6分)(4)随着演出服饰生产规模化、产品升级、品牌建设,生产工厂留村还是进城,丁楼村村民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你是赞成留村还是进城?请阐述理由. (8分)【解析】第(1)题,由图知2013年前丁楼村离主要交通线较远,交通运输不便;远离消费市场. 第(2)题,发展演出服饰产业需要广阔的市场、便利的交通、较低的运输费用和劳动力成本. 第(3)题,从“贫困村”到“淘宝村”变化的地理过程为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 根据城市化的概念进行判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 第(4)题,开放性题目,表明观点,阐述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进城从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分析;留村从成本、优惠政策等方面分析.答案:(1)远离市场(2分);运输不便(2分).(2)接近市场(2分);劳动力成本低(2分);土地成本低(2分);物流成本较低(2分). (每点2分,答对其中3点,则可满6分)(3)地理过程:城市化、工业化过程(3分).判断依据:①产业:从农业向工业转变(1分);②人口:从农民向工人转变(1分);③土地:从农业用地向城镇用地转变(1分).(4)进城:从以成本低廉转向以品牌等较高附加值的服装产业转型,有利于吸纳人才(2分);有利于提升信息的通达度(2分);有利于提升品牌,产品升级、换代(2分);有利于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2分).留村:在扩大规模生产中,继续发挥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3分),如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物流成本较低;发挥产业集群的生产协作、基础设施等优势(3分);继续享受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扶持的优惠政策(2分),如用水、用电、税收等.(注:若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能超过8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非选择题标准练(三)满分46分,实战模拟,25分钟拿到高考主观题高分!1.(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人们借助无线网络技术,就可以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 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下图是物联网重点企业的城市分布图(圆圈大小表示物联网企业数量多少).(1)指出我国物联网重点企业的分布特点. (6分)(2)分析“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企业集中的原因. (8分)(3)阐述大力发展物联网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 (8分)【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物联网重点企业分布不均衡,东部多西部少,东部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第(2)题,由材料可知物联网是新兴产业,借助无线网络技术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联网企业需要先进的技术、大量的人才,发达的信息通讯,广阔的市场. 第(3)题,由材料分析,物联网的作用体现在产业结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答案:(1)分布极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区(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 西北部(东北、西南)的省区数量较少. (6分)(2)该地区位置优越,经济发达(资金雄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科技人才丰富,创新能力强);传统产业需要改造升级,市场需求量大;互联网与信息通讯发达. (8分)(3)利于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提高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使企业生产管理更加科学,降低生产成本;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提高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 (8分)2.(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面左图为肯尼亚地形简图,右图为马林迪地区略图. 中国和肯尼亚联合考古队自2010年在马林迪市北11千米,距离加拉纳河河口约5千米的曼布鲁伊遗址处开始挖掘以来,出土数座冶炼炉,以及大量炉底积铁块、炉渣、坩埚和鼓风管等冶铸遗物,印证了古代文献对马林迪周边冶铁和铁器输出的记载. 但在遗址发掘过程中,当地没有发现铁矿石.(1)分析古代曼布鲁伊地区附近冶铁工业原料的来源及原料的形成过程. (8分)(2)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地形,说明加拉纳河没有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原因. (8分)(3)如果在马林迪布局钢铁企业,请分析其优势区位条件. (8分)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发现铁矿砂分布在河流的入海口两侧的海岸地带,因此河口地区和附近的海边是其主要的来源地;结合地理位置分析其形成原因是加拉纳河源头附近有铁矿资源;河水的搬运作用将铁矿砂从源头带到河口,由于河流流速变慢而沉积;海水的顶托使铁矿砂在海边富集. 第(2)题,三角洲的形成要具备大量泥沙条件和泥沙沉积的条件. 需要结合河流所在地区的气候及入海口附近的地形状况进行分析. 第(3)题,钢铁工业布局的条件可以从原料、交通、市场、水源及国家政策和劳动力来分析.答案:(1)河口及附近海边. (2分)形成过程:加拉纳河源头附近有铁矿资源;加拉纳河从源头携带的铁矿砂在河口处由于河流流速变慢而沉积;在海水的顶托作用下,铁矿砂在海边富集. (6分)(2)加拉纳河流程比较短,且流域为热带草原气候,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2分)干季河流流量非常小,从上游携带泥沙的能力弱;湿季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泥沙沉积困难;河口处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 (6分) (3)附近有铁矿砂,原料充足;为港口城市,交通便利;附近城市较多,市场广阔;该国经济不太发达,廉价劳动力资源充足;国家政策的支持等. (8分,4点即可)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非选择题标准练(四)满分46分,实战模拟,25分钟拿到高考主观题高分!1.(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 洞里萨湖(见下图)位于柬埔寨西部,湖东南部有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 湖里盛产300多种淡水鱼,鱼类主要分为白鱼和黑鱼两种:黑鱼为全年适应本地环境的本地鱼,白鱼为来自河流和海洋的洄游鱼类.(1)简析洞里萨湖鱼种繁多的自然原因. (6分)(2)“缘木求鱼”一般被认为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在洞里萨湖畔的树洞里,人们有时能捉到鱼. 说明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6分) (3)从生态和谐以及流域综合治理的角度分析,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6分)(4)澜沧江水能资源丰富,在水电开发上一直争议不断. 你是否赞成澜沧江水电资源的开发?请阐明理由. (6分)【解析】第(1)题,洞里萨湖位于15°N附近,地处热带,水温适宜,适宜本地鱼类的生长;水面宽阔,有河流注入,带来丰富的饵料;由材料知有海洋洄游鱼类;湄公河通过洞里萨河与洞里萨湖相通,丰水期湄公河河水水位高,进入洞里萨湖,带来多种鱼类. 第(2)题,需要从鱼的来源和出现时间方面进行分析. 鱼类出现在湖畔的树洞,说明当时水位高,树干被淹没,人们发现时,水位较低,树干裸露,可结合气候类型具体阐述. 第(3)题,流域的综合治理从上游地区加强植被的保护与开发,上中游地区水能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下游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等进行分析;既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第(4)题,水电为清洁能源,可带来经济和环境效益,但是水电开发需要修建大坝和水库,也会带来很多问题. 开放性题目,表明观点,阐述理由,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洞里萨湖水域广阔,常年水温适宜,饵料来源丰富,适合多种鱼类的生长(2分);湄公河南北流程长,水域环境复杂,鱼种多,有湄公河鱼类进入(2分);有海洋洄游鱼类进入(2分).(2)洞里萨湖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2分);雨季时期湖水上涨,湖面扩大,树干被淹没(2分);旱季时,湖泊水位回落,树洞中未及时随水退去的鱼存留下来(2分).(3)保护植被,恢复天然林;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积极营造速生林、用材林;修建小水库,合理开发水能资源;保护原有的生态平衡. (6分;每个点2分,答出3个点即可)(4)赞成. 理由:澜沧江水能丰富,开发水电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能源短缺状况(3分);水能清洁可再生,开发水电利于能源结构调整,改善大气质量(3分).不赞成. 理由:开发水电需淹地、移民、建站,加剧人地矛盾,投入巨大(3分);工程建设破坏原始生态环境,加剧水土流失,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3分).2.(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16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中游城市群着力在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城市互动合作上下功夫.材料二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淡水湖,在地质构造上为断层凹陷湖盆. 洞庭湖陷落的幅度较大,湖盆地势较低. 两大湖盆自形成以来一直接受长江的泥沙淤积. 洞庭湖由于地理位置、水系水文状况及湖盆特点更容易受到来自长江的泥沙淤积. 目前已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为第二大淡水湖,其地位被鄱阳湖所取代. 下图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示意图.(1)2010年12月22日,沪渝沿江铁路才全线贯通.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未修建沿江主干铁路,试分析长期未建的理由. (6分)(2)从自然因素方面对比分析洞庭湖比鄱阳湖更容易受到长江泥沙淤积的原因. (6分)(3)长江中游城市群之间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10分)【解析】第(1)题,自然因素方面主要从沿江地区的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条件来分析工程难度和成本;社会经济因素主要从客运、货运量及腹地范围来分析. 第(2)题,根据材料“洞庭湖由于地理位置、水系水文状况及湖盆特点更容易受到来自长江的泥沙淤积”,从地理位置、水系水文状况、湖盆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主要从产业结构、区域合作等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等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质量等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分析.答案:(1)沿途地形、地质、气象条件复杂,多洪涝、地质灾害;工程技术难度大,投资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较长时期内社会经济不发达,客货运输需求小,长江水运已经能满足长江流域各省市当时的运输需求. (6分)(2)洞庭湖相比鄱阳湖更靠近长江上游,长江流速较快,携带的泥沙多,入湖径流含沙量大;洞庭湖相比鄱阳湖湖盆地势更低,易于泥沙进入;洞庭湖有多条水系与长江相连,入湖水量大,接纳泥沙多,鄱阳湖仅有一处入湖口,入湖水量小,湖泊接纳泥沙少. (6分)(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改造;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推进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大力发展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迁移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强规划和管理,协调城市分工合作;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答对5点,得10分)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非选择题标准练(五)满分46分,实战模拟,25分钟拿到高考主观题高分!1.(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正遭受百年来最严重的旱情. 2016年3月15日,应越南政府请求,我国云南澜沧江景洪水电站开闸放水,当日下泄水流量达到2 190立方米/秒. 澜沧江—湄公河是流经六国的国际性河流,被称为“东方的多瑙河”. 下图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图.(1)分析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百年来最严重旱情的原因. (8分)(2)分析这次旱情对湄公河下游河段自然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 (6分)(3)湄公河下游是世界著名的粮仓,简述其水稻种植业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4分)(4)国际性河流澜沧江—湄公河,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该流域的水能?(6分)【解析】第(1)题,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受百年来最严重旱情,主要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个方面来分析,同时考虑澜沧江—湄公河是国际性河流的特点,越南与中国水资源利用之间关系来分析. 第(2)题,旱情直接导致湄公河下游河段水量减少,再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进而影响到地下水、含沙量、河流堆积、水质、生物多样性和海水倒灌等方面. 第(3)题,该题较简单,关键审题,只需回答社会经济条件,从生活习惯、种植历史、劳动力、市场、交通等角度进行回答. 第(4)题,湄公河为亚洲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水能开发既需要协调上、中、下游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兼顾生态环境. 答案:(1)越南春季降水很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较大,是旱季;受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加剧了越南春季的干旱程度;越南春季农作物在生长期间需要大量水源,工业生产和居民也需要大量水源;我国云南省在湄公河的上游地区,建设水电站积蓄了一定的水量等. (8分) (2)湄公河下游河段流量减少,流速变缓和水位下降;会导致含沙量减少,湄公河三角洲面积减小;会引起海水入侵,水质变差,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变差等. (6分)(3)该地人口稠密,人民喜食米饭;劳动力充足;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等. (任答2点,得4分)(4)本着互惠原则,全流域各国积极合作,统筹兼顾,共同开发;既要开发水能,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 (6分)2.(22分)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据地质考察研究,倒淌河在13万年前流入黄河,而如今则注入青海湖.材料二野生黑枸杞因含有丰富的天然花青素而成为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的天然食品,其价格昂贵,被称为名副其实的“软黄金”,主要出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材料三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 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1)试分析倒淌河名称的由来. (6分)(2)根据黑枸杞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其生长习性. (8分)(3)简述歌谣中描述的自然环境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8分)【解析】第(1)题,倒淌河原来流入黄河,现在注入青海湖,说明是由于青海湖和黄河之间山脉的隆起使其流向发生改变. 第(2)题,柴达木盆地海拔高,且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光照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土壤含盐量高. 说明黑枸杞耐寒、喜光、耐旱、耐盐碱. 第(3)题,歌谣表达了当地昼夜温差大,自然特征的垂直变化及白天暴雨,夜间霜冻等自然地理现象. 一方面是当地地势起伏大导致的垂直差异,。

【师说】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强化练10 Word版含解析

【师说】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强化练10 Word版含解析

微专题强化练10空间定位满分48分,实战模拟,15分钟拿下高考客观题满分!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一、选择题(2016·徐闻模拟)读图,完成1~2题。

1.北回归线还穿过我国的()①广东②广西③云南④贵州A.①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解析: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

答案:B2.从台湾东部海域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台湾岛濒临的海域分别是()A.南海、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B.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南海C.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东海D.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东海解析:明确台湾岛周边海域的名称和位置,及题干要求的“逆时针方向”即可判断。

答案:B读某大陆局部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完成3~4题。

3.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解析:据纬度判断,该地区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北部为森林景观,南部为荒漠景观,说明该区域北部降水多、南部降水少,主要是因为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转变为西北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

答案:B4.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之间的沿海滩涂地区,其他纬度地区也有零星分布。

其他纬度地区有红树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降水B.地形C.洋流D.土壤解析: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分布受气候限制较大,但洋流(暖流)的作用使它的分布超出了热带、亚热带海区。

答案:C(2016·东北三省四市模拟)2015年12月,我国北京汽车集团与某国签署了汽车生产合作协议,协议显示,双方将合资在该国沿海M地设立汽车生产基地。

该项目工厂投产后,带动的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口有1万余人,其50%以上的产品将供出口,年出口额约为10亿美元。

下图示意该国及M地的位置。

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企业在该国M地投资汽车生产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该国的工业发展B.拓展国际市场C.提高生产技术水平D.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M国为南非。

【高中地理】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全套检测试题(19份) 人教课标版6

【高中地理】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全套检测试题(19份) 人教课标版6

专题九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案2 区域经济发展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广州一模)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中国农业经历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在最近的30年间被彻底改变了。

下图为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引起“南粮北运”向“北粮南运”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化B.城市化地区差异C.人口分布变化D.土地生产力差异2.影响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均耕地多B.高速铁路的建设C.全球变暖、热量条件改善D.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3.当前,制约“北粮南运”的最主要因素是()A.气候条件B.交通运输条件C.生产水平D.市场需求解析:第1题,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南方改革开放程度高,经济发展快,城市化快速发展,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大量耕地种植经济作物,导致南方粮食产量下降;而北方城市化程度较低,粮食种植面积较大。

故出现了粮食供给与运输的变化。

第2题,借鉴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知识可知,地广人稀是形成商品谷物农业基地的基础。

人均耕地多是东北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第3题,“北粮南运”说明南方有市场需求、北方有粮食供应。

当前制约“北粮南运”的关键因素是我国南北方之间的运力不足。

答案:1.B 2.A 3.B(2016·合肥二模)读2012年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区域分布图,完成4~6题。

2012年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区域分布图4.京津地区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需求减少B.水热条件变差C.高铁运输便利D.生产成本提高5.与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相比,冀北高原种植错季蔬菜的优势条件有()①夏季气候凉爽②光照资源丰富③昼夜温差大④土壤肥力高⑤水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6.京津冀地区各蔬菜生产区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A.都市型蔬菜生产区建立规模化、专业化基地B.山地丘陵蔬菜生产区打造优质生态特色基地C.山前平原蔬菜生产区建立大型出口创汇基地D.冀东南蔬菜生产区积极发展采摘、观光基地解析:第4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京津地区对蔬菜的需求量会增大,但同时用地、用工成本增加,导致当地种植面积萎缩。

(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八)资料

(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八)资料

非选择题标准练(八)满分46分,实战模拟,25分钟拿到高考主观题高分!1.(24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青藏高原气候高寒,气温一般低于地温,是我国主要的冻土分布区,冻土土层可分为活动层和多年冻土层两部分。

其中,活动层靠近地表,随着外界气温变化或冻或融;多年冻土层则常年处于冰冻状态。

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

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使冻土的体积发生膨胀和收缩,会危及铁路路基,为此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创造性地提出了低架旱桥、热棒技术、抛石路基等措施。

其中抛石路基即用碎块石填筑路基,利用其通风透气性,隔阻热空气下移,同时吸入冷量,起到保护冻土的作用。

甲图是青藏铁路分布图,乙图是抛石路基结构示意图,丙图为片石护坡景观图。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分析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于地温的原因。

(8分)(2)冻土活动层冬夏季的反复冻融,会对列车运行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请简述其过程。

(6分)(3)根据抛石路基的设计原理,判断其散热效果最显著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6分)(4)专家建议,部分东西走向的路段的路基两侧增加片石护坡,且南侧厚度要大于北侧,试分析其可能原因。

(4分)【解析】第(1)题,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太阳暖大地,使地面增温,地面辐射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

由于青藏高原空气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温高;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

第(2)题,冰的密度比水的小,所以冬季冻后膨胀,路基和铁轨被顶起,夏季,冻土融化,路基和铁轨降下去,如此导致弯曲变形,安全系数降低。

第(3)题,由材料“抛石路基即用碎块石填筑路基,利用其通风透气性,隔阻热空气下移,同时吸入冷量,起到保护冻土的作用”可知,冬季冻土冻结,抛石路基吸入冷量多,散热效果明显,对冻土影响小。

第(4)题,东西向的路段,南坡为阳坡,获得的热量条件好,北坡为阴坡,热量条件差,增加片石遮阴护坡,降低影响,南坡厚,遮阴效果更好,使得南北两坡路基热量一致。

【高中地理】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全套检测试题(19份) 人教课标版

【高中地理】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全套检测试题(19份) 人教课标版

专题一宇宙中的地球学案1 地球及地球自转的意义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安徽皖南八校三模)下图为阿拉斯加输油管道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题。

1.该石油管道的长度最接近()A.800千米B.1 200千米C.1 600千米D.2 200千米解析:G1与G2相隔约10个纬度,两点大致位于同一经线上,计算可得管道长度最接近1 200千米。

答案:B(2016·重庆一模)2014年6月25日,在日出前可以看到金星与月亮相依相伴,即“金星合月”现象。

读太阳系部分区域图,完成2~3题。

2.天亮前后,东方地平线上有时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晨星”,人们叫它“启明星”;而在黄昏时分,西方余晖中有时会出现一颗非常明亮的“昏星”,人们叫它“长庚星”;这两颗星其实都指金星。

图中被人们称作“启明星”的是()A.a B.b C.c D.d解析:从图中可知a、c天体都可以表示金星,但结合地球在图中的位置和自转方向可知,c处的金星出现在黎明时,为启明星,而a处的金星出现在黄昏时,为长庚星。

答案:C3.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下列有关其特殊性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质量和体积小B.与太阳的距离适中C.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D.温度条件比d行星好解析: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此地球的温度条件适宜生物生存,这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答案:B(2016·临汾二模)“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

读图完成4~5题。

4.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A.塔里木盆地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解析:“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应建在水域多、热量丰富,并且电力资源紧张的区域,四个备选项中最合适的是太湖平原。

答案:B5.“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A.降低大气温度B.提高水体温度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D.增强地面辐射解析: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会降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从而降低水面、地面和大气温度,故A正确,B、D错误。

【师说】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强化练11 Word版含解析

【师说】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强化练11 Word版含解析

微专题强化练11能源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满分48分,实战模拟,15分钟拿下高考客观题满分!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一、选择题(2016·荆州质检)下图为世界某科技公司的清洁能源开发计划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B类能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晴朗天气多B.热量丰富C.大风、阴雨天气多D.河流流量大解析:读图可知,图中B类能源主要分布在印度河中下游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和青藏高原,可以判定是太阳能,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印度河中下游热带沙漠广布,多晴朗天气。

答案:A2.该地D类能源()A.属于太阳能B.属于大规模开发的能源C.分布在板块生长边界D.属于清洁能源解析:读图可知,D类能源分布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和喜马拉雅山两侧。

这里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地热资源丰富。

地热资源属于清洁能源和新能源。

答案:D能源消费强度是指单位GDP所消耗的能量。

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均GDP与能源消费强度分布图,回答3~4题。

3.下列省区中,经济发展方式最佳的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

图中丙省区人均GDP最高,能源消费强度最低,故经济发展方式可能最佳。

答案:C4.宁夏人均GDP不高,但能源消费强度很高,其主要原因有()①经济技术水平不高②人口稀少③灌溉农业发达④重化工业比重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宁夏人均GDP不高,说明其经济技术水平不高,能源利用效率不高;重化工业能耗高,其比重高会使得能源消费强度高。

答案:D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清洁可再生,下图是风、光互补发电应用系统示意图,该系统将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中,逆变器则根据需要将电能输送给用户。

读图完成5~6题。

5.从资源条件分析,最适合运用该系统的地区是()A.塔里木盆地B.珠江三角洲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解析:青藏高原既有丰富的太阳能,又有丰富的风能。

2017年贵州高考地理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年贵州高考地理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年贵州高考地理二轮模拟试题及答案下表为四个国家农业有关指标的数据,据此达成1~3 题。

1.甲、乙、丙、丁挨次为()A中国、英国、韩国、巴西B韩国、英国、巴西、中国C英国、巴西、中国、韩国D巴西、英国、韩国、中国2. 乙国每公顷谷物产量,主要原由()A 人均耕地面积大B 天气适合发展栽种业C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D 化肥等施用许多3. 对于丁国农业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适合栽种甜菜,青稞等农作物B应在平原地域大规模发展栽种业C咖啡、大豆等农产品大批出口D雨热不一样期是发展栽种业的不利条件分值 : 12 分查察题目分析 >资料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阅读材料,达成以下小题。

2以下图是我国三省级行政区主导制造业产值比较表示图,读图回答4~7 题。

4. 对于江苏、浙江制造业构造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制造业构造相像B高新技术家产占绝对优势C产品多用于出口D以动力导向型家产为主5.三省市发展制造业主要的区位条件有 ( )① 市场需求量大② 海陆交通便利③ 矿产资源丰富④ 土壤肥饶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①流域内整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③河水主要参加陆地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整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使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均衡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7. 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根源不一样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堆积作用C开发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经过伏尔加河运西欧分值 : 16 分查察题目分析 >资料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4分,共8分。

阅读资料,达成以下小题。

3读沿某一理想大陆北纬45 度所作的剖面表示图,回答 8 ~9 题。

8.对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1 月均温③地低于②④两地B7 月均温③地低于②④两地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9.若图中 M 、N 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则该季节流行风向,正确的选项是()A②吹向① B④吹向⑤ C⑤吹向④ D④吹向②分值 : 8 分查察题目分析>资料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4分,共8分。

【高中地理】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试题(87份) 通用36

【高中地理】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试题(87份) 通用36

图表专项训练4景观图一、选择题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某地(40°30′S,64°W)拍摄到太阳位于海平面上的景观照片(如下图),照片上显示出北京时间为5时16分。

读图完成1~2题。

1.拍摄的景观和日期最可能是()A.日出1月1日B.日落4月1日C.日落7月1日D.日出10月1日解析:照片拍摄地位于南半球,拍摄时间是北京时间5时16分。

根据该地经度,可以计算出拍摄时该地的地方时是17时,图片反映的应是日落景观。

该地17时日落,因此可以推断出该地昼长约10小时。

该地位于南半球,昼长短于夜长,南半球是冬半年。

4月1日太阳直射点离赤道较近,该地昼夜长短差别不大。

选C。

答案:C2.此时太阳位于()A.东北方B.东南方C.西北方D.西南方解析:结合上题分析,此时北半球是夏季,全球(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此时的当地时间是17时,正是日落时间,太阳位于西北方向。

选C。

答案:C崩塌是指陡峻山坡上岩块、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倾倒,多发生在大于60°的斜坡上。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地区中多发崩塌的是()A.黄河三角洲B.塔里木盆地C.华北平原D.江南丘陵解析:地势有起伏、降水较多的江南丘陵更容易出现崩塌。

选D。

答案:D4.最容易实施的减少崩塌的措施是()A.固定坡面B.改变岩性C.升高地下水位D.改变地质构造解析:改变岩性、升高地下水位和改变地质构造的难度极大,但是人为固定坡面则易于实施。

选A。

答案:A我国努力采取措施降低单位工业产值烟尘排放量,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D.有序性原则7.该“风光路灯”最适宜销往()A.海口B.成都C.呼和浩特D.济南解析:“风光路灯”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和风能,西北地区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最适宜推广“风光路灯”,四个选项中只有呼和浩特符合。

选C。

答案:C8.若在郑州安装“风光路灯”,一年中太阳能板左右摆动幅度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太阳能板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上下左右摆动到最适合吸收阳光的位置,也就是说,从太阳升起到落下,太阳光线总是直射太阳能板,夏季太阳方位变化幅度最大,因此太阳能板左右摆动的幅度最大。

【高中地理】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试题(87份) 通用17

【高中地理】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试题(87份) 通用17

选择题标准练(八)满分48分,实战模拟,15分钟拿下高考客观题满分!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2016年1月6日,中国政府征用的两架民航客机先后从海口美兰机场起飞,经过近2小时的飞行,平稳降落在南沙永暑礁新建机场,并于当日下午返回海口,试飞成功。

读图完成1~3题。

1.南沙永暑礁新建机场到海口美兰机场的距离大约是()A.600 km B.900 kmC. 1 200 km D.1 500 km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从南沙永暑礁新建机场到海口美兰机场大约跨11个纬度,两地经度相差不大,纬度相差1°的经线距离大约为111千米,故两地之间的距离大约为1 200千米。

答案:C2.试飞当日太阳直射点()A.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B.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C.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D.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解析:飞机试飞当日为1月6日,太阳直射南半球,由于过了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答案:A3.试飞当日到春节这段时间,南沙永暑礁()A.太阳从东北方升起B.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C.日落时间推迟D.正午太阳高度减小解析:2016年春节为2月8日,从飞机试飞(1月6日)到2月8日这段时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沙永暑礁太阳从东南方升起;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南沙永暑礁日出提前,日落推迟,白昼变长,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减小;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答案:C倡导低碳生活和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

下图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B.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D.⑥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会导致岩石圈物质循环受阻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①—②—③表示碳在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之间循环的过程;④环节为燃烧化石燃料释放碳,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效率可以减少碳排放,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⑤环节表示碳在水圈和大气圈中转换,⑤环节循环速度加快,可以加快碳排放的速度;⑥环节表示人类从岩石圈获取化石燃料,在人类的作用下,可以加速岩石圈物质循环。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习试卷(52份) 通用20

【高中地理】2017高考地理二轮(通用版)复习对点练习试卷(52份) 通用20

第一部分专题二第2讲(2016·贵州高三适应性考试)下图中甲图示意某天气系统近地面的一条等压线上P、Q两点的风向,乙图示意甲图中P、Q两点连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

据此完成1~2题。

1.该天气系统为(B)A.北半球气旋B.南半球气旋C.北半球反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2.乙图中能正确反映P、Q两点连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是(C)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根据一条等压线上P、Q两点的风向分别为西北风、东南风,可以推断甲天气系统为气旋或低压(气流向中心辐合),再根据气流方向可以判断地转偏向力向左,从而确定该天气系统位于南半球。

第2题,甲图中P、Q位于近地面的一条等压线上,近地面为低压,高空为高压,乙图中③符合要求。

下表为我国四个城市某月连续一周的天气预报。

回答3~4题3.此时段(C)A.锋面雨带正在自南向北移动B.寒潮的影响范围遍及四城市C.东部地区自北向南依次出现冷锋天气过程D.用于预报天气的卫星云图依靠GIS获取4.四城市的天气与相关诗句的描写最吻合的是(B)A.北京周四的天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杭州周一的天气——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C.广州周三的天气——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D.昆明周日的天气——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解析:第3题,从表格可以看出,此时段锋面雨带正在自北向南移动;东部地区自北向南依次出现冷锋天气过程;寒潮只影响到北京市;用于预报天气的卫星云图依靠RS获取,所以C正确。

第4题,北京周四的天气是冷锋过境之后,“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发生在江淮之间,昆明周日为晴天,温度高,荷花早已盛开,所以B正确。

(2016·江苏卷)2016年1月24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

下图为该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5~6题。

5.此时我国(D)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6.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A)A.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B.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C.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D.冷锋过境,降温明显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并不都是在高压脊控制;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高压控制下降水较少;三亚比昆明的等压线稀疏,所以风力也比昆明小;根据等压线的方向可以作出北京和上海的风向,两地的等压线方向差不多,所以风向基本相同。

【高中地理】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全套检测试题(19份) 人教课标版7

【高中地理】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全套检测试题(19份) 人教课标版7

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学案1 大气的热力状况与大气运动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岳阳质检)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

据图完成1~2题。

1.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A.①处为陆风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2.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D.湖陆风使城市温度下降解析:第1题,此时,风从湖面吹向陆地,②为下沉气流;④为上升气流,容易形成降水。

第2题,城市地面硬化,热岛效应增强,湖陆风增强;围湖造陆,湖泊面积缩小,湖陆风减弱;风从湖泊吹向城市,城市湿度加大,昼夜温差减小。

答案:1.D 2.C(2016·安徽百校联考)下图示意某区域2015年某月29日08时海平面气压形势。

图示天气系统正以75千米/小时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M地29日08时的风向为()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4.与29日08时相比,M地风向基本逆转的时间大致是()A.29日14时B.29日20时C.30日02时D.30日08时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闭合曲线里为一局部高压中心。

M地位于高压中心东侧,该处气压梯度力大致指向东,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右偏,则风向为西北风。

第4题,图中M点西侧的高压中心和M点大致相隔10个经度,与29日08时相比,风向基本逆转时,M点应位于该高压中心的西侧对称点附近,即该高压中心东移20个经度;结合图中M地纬度可大致计算出东移20个经度的距离,再结合75千米/小时的速度,可计算出约耗时24小时。

答案:3.B 4.D5.(2016·腾冲质检)垂直风速切变指数大,则大气垂直混合程度弱,空气对流不活跃。

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三含解析

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三含解析

非选择题标准练 ( 三 )满分 48 分,实战模拟,15 分钟拿下高考主观题满分!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 1.阅读图文资料,达成以下要求。

下边图 A 中甲地所在国家特别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其东南沿海地域是世界重要的柑橘产区,橘园中橘树行间栽种草类植物。

下边图 B 为橘园中橘树与草景观图。

(1)指出图示地区炼油厂散布的特色和原由。

(2)说明甲地所在国家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原由。

(3)剖析橘园中橘树行间栽种草类植物的作用。

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工业布局、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保护等。

第(1)问,读图即可判断出炼油工业散布的特点,再联合图中信息(大海和油田 )剖析原由。

第(2) 问,由图可知,甲地所在国家为西班牙,先指出该国降水的时空散布特色,再剖析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对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影响。

第(3) 问,主要从调理天气、控制病虫害、防备水土流失和提升经济效益等方面回答。

答案: (1)散布特色:炼油厂主要散布在沿海地域和石油产地。

原由:沿海地域交通便利,运输方便;靠近石油产地,原料丰富。

(2)甲地所在国家的西北部沿海和北部为温带大海性天气,中部为温带大陆性天气,南部和东南部为地中海天气,故西北部沿海和北部较润湿,中部降水集中在夏天,南部降水集中在冬天。

跨流域调水,可缓解水资源空间散布不均带来的问题;修筑水库能够调理降水季节分派不均带来的问题。

(3)能够改良橘园小天气,提升橘园湿度,降低地表温度;有益于害虫天敌的生计,控制病虫害;保持土壤墒情,增添土壤有机质,防备水土流失;节俭劳动力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2.阅读图文资料,达成以下要求。

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东西两头每年还在以约143 米的速度延长。

崇明岛庙镇从20 世纪80 年月初开始栽种藏红花,是中国最大的藏红花栽种地。

藏红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它的原产地不是西藏。

西藏曾试种藏红花,但未成功。

藏红花喜平和、凉快,怕酷热,较耐寒,冬天不低于-10 ℃即可安全越冬(低于-10 ℃ 球茎会被冻坏 ),以肥饶的沙质土壤为好,忌积水,喜轮作,忌连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选择题标准练(十)
满分48分,实战模拟,15分钟拿下高考主观题满分!姓名: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北秭归地处长江西陵峡畔,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脐橙种植历史悠久,被称为“中国脐橙之乡”。

三峡河谷地带海拔175~550米的地方都可种植脐橙;当地气候冬暖夏凉,非常适宜脐橙的生长发育,但冻害对脐橙危害大。

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全年均有鲜橙成熟上市的格局,为了做大做强、做优做精秭归脐橙,秭归县提出“一村一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整村推进”的发展策略。

下图为湖北秭归脐橙集中产地位置示意图。

(1)指出湖北秭归脐橙集中产地冬暖的原因。

(2)从自然条件和市场两方面为该县发展“一村一品”提出合理化建议。

(3)分析不断扩大脐橙种植面积的不利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气候特征、区域农业发展的措施、区域农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1)问,主要从地形的阻挡和三峡水库水体比热容大两方面回答。

第(2)问,自然条件方面主要是考虑地形与气候对不同品种柑橘成熟时间的影响;市场方面主要是要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

第(3)问,主要从冻害对脐橙危害大、易造成水土流失、污染三峡水库水质、增加市场销售风险等方面回答。

答案:(1)北部山地阻挡部分冷空气南下;三峡水库水体比热容大,水温变化小,冬季水温不低。

(2)根据地形与气候的差异,在不同海拔种植不同季节成熟的脐橙品种,使四季都有鲜脐橙可上市,延长销售时间;根据自然条件和种植技术的差异,发展高、中、低档脐橙产品,满足不同消费市场的需求。

(3)扩大种植面积,在遭遇冻害时损失大;地形坡度大,大面积种植脐橙易造成水土流失,威胁三峡水库的安全;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污染三峡水库水源;销售压力大,增加市场销售的风险。

2.(2016·河南六市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南海诸岛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

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 ℃,极端低温15.3 ℃,年平均气温26.5 ℃。

年降雨量1 505毫米。

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

材料二甘泉岛(北纬16°30′,东经111°35′)位于中国西沙群岛永乐环礁上,在珊瑚岛西南2海里处,岛上有中国最南端的文物保护单位——“西沙甘泉岛唐宋遗址”。

甘泉岛是西沙群岛中出露最晚的岛,地势较高,四周为沙堤围绕,岛中心由澙湖干涸演化形成平地,周围珊瑚礁环绕;岛上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甘甜适宜使用,也是西沙为数不多具有淡水的岛屿。

材料三南海诸岛及甘泉岛图。

(1)南海诸岛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分析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环岛沙堤的形成过程。

(3)分析甘泉岛上井水甘甜的原因。

(4)如果有人打算到甘泉岛定居,在基础设施建设时,应考虑哪些影响因素?
解析:(1)热带季风气候成因可从温度带和季风两方面分析。

(2)注意要解释“环岛”“沙堤”成因。

环岛是由珊瑚虫遗体堆积形成的;沙堤是由泥沙堆积而成的。

(3)海岛中井水(属于地下水)为淡水,从补给上看,应该是海水补给较少、雨水补给较多,这又与材料中提及的地势较高、四周为沙堤环绕、中间为平地有关;另外,注意材料中提及“出露最晚”说明蒸发积累的盐分少。

(4)该岛远离大陆,必须要有通信设施;位于热带海洋中,房屋建设要注意防台风与海潮;海岛生态脆弱,要注意保护环境。

答案:(1)地处低纬,终年高温;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盛行东北季风,夏季受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的影响。

(2)地壳挤压抬升(隆起)使甘泉岛周围海水较浅。

珊瑚虫遗体在周围的浅海堆积成环形浅滩;海浪从深海区携带泥沙,在浅水滩上减速沉积。

(3)形成晚,因蒸发积累的盐分少;地势较高,且四周沙堤围绕,地下水受海水影响较小;中间低地接纳雨水(淡水)后下渗,成为井水主要的补给来源,井水含盐量小。

(4)完善通信联络设施,保障对外联系畅通;建筑物地基抬高,以防台风和潮汐形成的潮水淹没;控制建设规模,保持自然生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