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的主体观对马克思的影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12 - 02 - 28 作者简介: 冉光芬,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副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 来自百度文库8CZX027) 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18
概念没有本质的区别。 对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的“主体”概念,康德极为不满。因为这种囿于外在强制的主体没有体现主体本身
综上所述,主体概念在西方哲学思想史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近代哲学树立了主体与 人互为脚注的稳定观念,但同时也遗留下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主体和客体、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对立 和隔膜。如何弥合这种疏离和隔膜,是继康德以后包括黑格尔在内的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孜孜以求其解的核 心问题。
二、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思想 在实践哲学中,康德力图以道德律令而不是外在他律来解决主体实践行为的规定和根据问题,从而突出 作为理性存在者的人的至尊地位。但康德道德哲学的实践主体是孤立的原子式的个人,在主体之间以及主 体与他生活于其中的共同体之间,缺乏强有力的联系纽带和团结力量。主体内在道德法则的实施缺乏现实 性基础,这种单纯形式的立法原则,不能告诉人们在具体的生活处境中究竟该怎样做才是有德的。费希特和 谢林都意识到主体的这种境遇无法真正解决人在这个世界上所面临的窘境。费希特提出了“绝对自我”的 概念,希望以此来解决这个难题。但是谢林对“绝对自我”提出了质疑,因为在费希特的体系中,作为对象的 “非我”是由“绝对自我”这一主体来设定的。对象和客体只是主体的材料,缺乏自在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为 此,谢林尝试用“同一哲学”来代替“绝对自我”,即希望在对等权利下实现主体与客体的和解并最终达到浑 然一体。这种同一不是经过系统的概念推理和逻辑论证,或者事物自身发展的漫长过程,而是主客体之间没 有任何征兆和依据就达到了无差别、无矛盾的同一。谢林的这种哲学浪漫主义给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印象, 他的同一哲学让人觉得不是在解决当代问题,而是表现为对现实的逃避和浓厚的复古情怀。黑格尔的主体 观正是在批判费希特、谢林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黑格尔敏锐地意识到,割裂主体与客体或者强调主体对客体之绝对统治地位的做法,并不能真正树立人 的权威。但是弥合主客体之间的裂痕却不能靠浪漫派所倡导的直觉和顿悟,因为直观和顿悟无视概念的运 动和逻辑的发展,拒绝理会矛盾和差别。在黑格尔看来,忽略差别和矛盾就是“蔑视规定和确切”。正如黑 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中讽刺浪漫派时所说的那样: “考察任何一个有规定的东西在绝对里是什么的 时候,不外乎是说: 此刻我们虽然把它当做一个东西来谈论,而在绝对里,在 A = A 里,则根本没有这类东西, 在那里一切都是一。”①黑格尔认为,这种观点纯粹是无概念的思维方式,凭直觉和顿悟所得到的东西,只不 过是一些梦而已。回避矛盾,不能忍受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过程这一道路的辽远,就是急躁、冒进和粗疏的表 现,是知识空虚的一种幼稚行为。 为了弥合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与分歧,黑格尔提出了“实体即主体”的观点。黑格尔指出,实体的一 切运动变化,不是在实体之外进行的,其动因也不是来源于实体的外部。实体的活动“事实上就是实体自己 的行动,实体因此表明它自己本质上就是主体”。② 对同一与过程的同时强调,这是对费希特与谢林的双重 批判的结果。 将实体理解为主体,这是黑格尔的一大创举。实体概念早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就得到了关注和研究。亚 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分有说,为此他区分了作为具体事物的“第一实体”和作为类事物基本属性 的“第二实体”。在近现代哲学的视野中,实体也只是作为不动的、客观性的、对象性的存在,黑格尔就批判 斯宾诺莎的实体“没有内在的发展线索”。③ 实体原本是不动的,但是黑格尔赋予了实体以自在自为的能动
的绝对自足性,主体的构成和确认依赖于对象的被给予,无法真正凸显其应有的至尊地位。深受怀疑论影响 的康德意识到,如果相信理性可以洞穿所有阴霾和乌云,直达真理的蓝天,那么,这种没有经过审视其应用范 围和界限的过度僭越就会导致理性爬得越高摔得越重的结果,这种独断的理性无法为形而上学奠定基础。 为了重建形而上学,康德坚信,在确立和肯定理性的至尊权威以前,我们必须要审查理性能够有所作为的范 围和界限,这是建立新形而上学大厦之前必要的清理工作。为此,康德区分了现象界和物自体的二元世界。 人类理性能够参与和发挥作用的只能是现象界,至于代表本体的物自体是什么样子,理性必须要适时止步。 僭越这一界限的结果只会导致二律背反。
[关键词] 主体; 主体观; 去主体化 [中图分类号]B0 -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 4145[2012]04 - 0018 - 04
一、黑格尔以前主体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主体”( Subject) 这一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传统中由来已久。Subject 是用来翻译拉丁文“subjectum”的, 这个词原意是“在前面的东西”、“作为基础的东西”。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主体”意指一切性质、变化或状 况的载体,实际上是“基础”或“实体”的意思。这表明亚里士多德的“主体”并不是专门指人,而是指与“属 性”或者“偶性”相对的存在,是“属性”和“偶性”的载体和依托,是作为具有宾词的主词而存在的。因此,这 里的“主体”可以指人,也可以泛指一切实存性的东西。 随着以古希腊文明为源头的西方文明的演进,“主体”的含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艺复兴、宗教改 革、罗马法复兴以来,人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更是鼓励人们得出了 这样一个结论: 人具有独一无二的至尊地位。并且为这种论断找到了理由: 人之所以超越于万物之上,就在 于人有理性。在那个宗教信仰遭遇严重危机的时代,人的理性成为取代上帝的最高存在。这种对人类理性 的乐观主义精神,反过来支撑并推动了科学更进一步的发展。在那个时代,所有人都相信: 人类理性之光可 以洞穿所有的阴霾和乌云; 对于人类理性而言,世界只有尚未被认识的对象,而没有不能被人类理性所认识 的领域和对象。因此,在哲学层面上,“主体”的含义就成了“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客体则是为人 所认识或将为人所认识的对象和世界。于是,“主体”与“人的理性”形成了互为注脚的一对语词。具体说 来,近现代以来,哲学领域的主体概念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历程: 笛卡尔开启了近代主体哲学的先河。在现代性的语境中,“主体”成为专属于人且重在强调人的主观能 动属性的哲学范畴。“主体”就是指自我、灵魂或心灵。“我”作为主体和存在,具有广延性和思维性。笛卡 尔的“我思故我在”就蕴含着这样一个内在逻辑: 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是“我在怀疑”这一事实的存在却不能 够被质疑,故作为怀疑之承载者的“我”实实在在存在着并且是不能对其进行质疑的。主体这一概念就体现 了自我、心灵、灵魂之于“我”这一实体的意义和价值。继笛卡尔之后,莱布尼茨用“单子”的概念重新解释了 “主体”或者“自我”的问题,他希望克服笛卡尔“思维和广延”这两个实体的分裂状态,实现二者的统一。但 他除增加了单子这一主体的 内 在 动 力 和 取 消 了 其 广 延 的 规 定 性 外,没 有 说 出 比 德 谟 克 利 特 和 伊 壁 鸠 鲁 的 “原子”更多的东西。莱布尼茨的单子是一个没有窗户的实体,相互之间没有影响,只能按照上帝所规定的 “预定和谐”的秩序和目的进行固有的活动。这种“单子”同笛卡尔心物二元论意义上的“主体”或者“自我”
2012 年第 4 期 总第 200 期
山东社会科学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No. 4 General No. 200
黑格尔的主体观对马克思的影响
冉光芬
(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 在西方哲学史上,主体概念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近现代哲学 即奠基于主客二分这一逻辑预设。为了消除主客二分导致的主客对立,黑格尔提出了“实体 即主体”的观念。但是黑格尔的“主体”与近现代主体性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有很大的差别。 从一定意义上讲,黑格尔的主体概念具有去主体化的倾向。这一倾向也影响到马克思主体思 想的建构。
18
概念没有本质的区别。 对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的“主体”概念,康德极为不满。因为这种囿于外在强制的主体没有体现主体本身
综上所述,主体概念在西方哲学思想史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近代哲学树立了主体与 人互为脚注的稳定观念,但同时也遗留下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主体和客体、精神和物质之间的对立 和隔膜。如何弥合这种疏离和隔膜,是继康德以后包括黑格尔在内的德国古典哲学家们孜孜以求其解的核 心问题。
二、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思想 在实践哲学中,康德力图以道德律令而不是外在他律来解决主体实践行为的规定和根据问题,从而突出 作为理性存在者的人的至尊地位。但康德道德哲学的实践主体是孤立的原子式的个人,在主体之间以及主 体与他生活于其中的共同体之间,缺乏强有力的联系纽带和团结力量。主体内在道德法则的实施缺乏现实 性基础,这种单纯形式的立法原则,不能告诉人们在具体的生活处境中究竟该怎样做才是有德的。费希特和 谢林都意识到主体的这种境遇无法真正解决人在这个世界上所面临的窘境。费希特提出了“绝对自我”的 概念,希望以此来解决这个难题。但是谢林对“绝对自我”提出了质疑,因为在费希特的体系中,作为对象的 “非我”是由“绝对自我”这一主体来设定的。对象和客体只是主体的材料,缺乏自在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为 此,谢林尝试用“同一哲学”来代替“绝对自我”,即希望在对等权利下实现主体与客体的和解并最终达到浑 然一体。这种同一不是经过系统的概念推理和逻辑论证,或者事物自身发展的漫长过程,而是主客体之间没 有任何征兆和依据就达到了无差别、无矛盾的同一。谢林的这种哲学浪漫主义给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印象, 他的同一哲学让人觉得不是在解决当代问题,而是表现为对现实的逃避和浓厚的复古情怀。黑格尔的主体 观正是在批判费希特、谢林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黑格尔敏锐地意识到,割裂主体与客体或者强调主体对客体之绝对统治地位的做法,并不能真正树立人 的权威。但是弥合主客体之间的裂痕却不能靠浪漫派所倡导的直觉和顿悟,因为直观和顿悟无视概念的运 动和逻辑的发展,拒绝理会矛盾和差别。在黑格尔看来,忽略差别和矛盾就是“蔑视规定和确切”。正如黑 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中讽刺浪漫派时所说的那样: “考察任何一个有规定的东西在绝对里是什么的 时候,不外乎是说: 此刻我们虽然把它当做一个东西来谈论,而在绝对里,在 A = A 里,则根本没有这类东西, 在那里一切都是一。”①黑格尔认为,这种观点纯粹是无概念的思维方式,凭直觉和顿悟所得到的东西,只不 过是一些梦而已。回避矛盾,不能忍受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过程这一道路的辽远,就是急躁、冒进和粗疏的表 现,是知识空虚的一种幼稚行为。 为了弥合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与分歧,黑格尔提出了“实体即主体”的观点。黑格尔指出,实体的一 切运动变化,不是在实体之外进行的,其动因也不是来源于实体的外部。实体的活动“事实上就是实体自己 的行动,实体因此表明它自己本质上就是主体”。② 对同一与过程的同时强调,这是对费希特与谢林的双重 批判的结果。 将实体理解为主体,这是黑格尔的一大创举。实体概念早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就得到了关注和研究。亚 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分有说,为此他区分了作为具体事物的“第一实体”和作为类事物基本属性 的“第二实体”。在近现代哲学的视野中,实体也只是作为不动的、客观性的、对象性的存在,黑格尔就批判 斯宾诺莎的实体“没有内在的发展线索”。③ 实体原本是不动的,但是黑格尔赋予了实体以自在自为的能动
的绝对自足性,主体的构成和确认依赖于对象的被给予,无法真正凸显其应有的至尊地位。深受怀疑论影响 的康德意识到,如果相信理性可以洞穿所有阴霾和乌云,直达真理的蓝天,那么,这种没有经过审视其应用范 围和界限的过度僭越就会导致理性爬得越高摔得越重的结果,这种独断的理性无法为形而上学奠定基础。 为了重建形而上学,康德坚信,在确立和肯定理性的至尊权威以前,我们必须要审查理性能够有所作为的范 围和界限,这是建立新形而上学大厦之前必要的清理工作。为此,康德区分了现象界和物自体的二元世界。 人类理性能够参与和发挥作用的只能是现象界,至于代表本体的物自体是什么样子,理性必须要适时止步。 僭越这一界限的结果只会导致二律背反。
[关键词] 主体; 主体观; 去主体化 [中图分类号]B0 - 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 4145[2012]04 - 0018 - 04
一、黑格尔以前主体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主体”( Subject) 这一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传统中由来已久。Subject 是用来翻译拉丁文“subjectum”的, 这个词原意是“在前面的东西”、“作为基础的东西”。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主体”意指一切性质、变化或状 况的载体,实际上是“基础”或“实体”的意思。这表明亚里士多德的“主体”并不是专门指人,而是指与“属 性”或者“偶性”相对的存在,是“属性”和“偶性”的载体和依托,是作为具有宾词的主词而存在的。因此,这 里的“主体”可以指人,也可以泛指一切实存性的东西。 随着以古希腊文明为源头的西方文明的演进,“主体”的含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艺复兴、宗教改 革、罗马法复兴以来,人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一系列成就的取得,更是鼓励人们得出了 这样一个结论: 人具有独一无二的至尊地位。并且为这种论断找到了理由: 人之所以超越于万物之上,就在 于人有理性。在那个宗教信仰遭遇严重危机的时代,人的理性成为取代上帝的最高存在。这种对人类理性 的乐观主义精神,反过来支撑并推动了科学更进一步的发展。在那个时代,所有人都相信: 人类理性之光可 以洞穿所有的阴霾和乌云; 对于人类理性而言,世界只有尚未被认识的对象,而没有不能被人类理性所认识 的领域和对象。因此,在哲学层面上,“主体”的含义就成了“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客体则是为人 所认识或将为人所认识的对象和世界。于是,“主体”与“人的理性”形成了互为注脚的一对语词。具体说 来,近现代以来,哲学领域的主体概念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历程: 笛卡尔开启了近代主体哲学的先河。在现代性的语境中,“主体”成为专属于人且重在强调人的主观能 动属性的哲学范畴。“主体”就是指自我、灵魂或心灵。“我”作为主体和存在,具有广延性和思维性。笛卡 尔的“我思故我在”就蕴含着这样一个内在逻辑: 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是“我在怀疑”这一事实的存在却不能 够被质疑,故作为怀疑之承载者的“我”实实在在存在着并且是不能对其进行质疑的。主体这一概念就体现 了自我、心灵、灵魂之于“我”这一实体的意义和价值。继笛卡尔之后,莱布尼茨用“单子”的概念重新解释了 “主体”或者“自我”的问题,他希望克服笛卡尔“思维和广延”这两个实体的分裂状态,实现二者的统一。但 他除增加了单子这一主体的 内 在 动 力 和 取 消 了 其 广 延 的 规 定 性 外,没 有 说 出 比 德 谟 克 利 特 和 伊 壁 鸠 鲁 的 “原子”更多的东西。莱布尼茨的单子是一个没有窗户的实体,相互之间没有影响,只能按照上帝所规定的 “预定和谐”的秩序和目的进行固有的活动。这种“单子”同笛卡尔心物二元论意义上的“主体”或者“自我”
2012 年第 4 期 总第 200 期
山东社会科学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No. 4 General No. 200
黑格尔的主体观对马克思的影响
冉光芬
(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 在西方哲学史上,主体概念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近现代哲学 即奠基于主客二分这一逻辑预设。为了消除主客二分导致的主客对立,黑格尔提出了“实体 即主体”的观念。但是黑格尔的“主体”与近现代主体性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有很大的差别。 从一定意义上讲,黑格尔的主体概念具有去主体化的倾向。这一倾向也影响到马克思主体思 想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