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史论文
教学论文:语文教育发展史
现时条件下贫困山区的课改——读《礼记〃学记》有感《礼记〃学记》“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可见,教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情,也是一个民族能否振兴的关键因素。
目前,教育几经改革,尤其中学新课程标准已颁布实施,中国教育兴盛指日可待。
但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还很落后,存在许多问题,尤其面临课改,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就会影响中国教育改革进程。
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新一轮课改,如狂风暴雨,又像一弯细流,正日益席卷与浸润着基础教育的方方面面。
尤其是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头上有高考指挥棒“压迫”着你,周围有许多超越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吸引着你,两头都放不下。
就好像走在了三岔路口,不知道走哪一条道路,才能两全其美:既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又能与学生共享三年语文课堂的快乐。
即使课改的评价标准相继出台,而且有些地区已展开了实践教学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这只是局部地区的“课改”,并不能代表全国每一所中学都在这样进行着,尤其的像我们这些经济落后观念陈旧的地方,其教育发展严重滞后,谈到更新教育理念,谈到新课程改革,那也只是每周例会时领导与教师学习的“红头文件”而已。
上至主管教育的县长,下至每一所学校的教务主任甚至学生家长,都认为你怎样改,高考时,一定要出成绩的,不出成绩的改革,那是失败的。
教师们诚惶诚恐,按新课程标准来进行教学吧,一是要经历一个传统与现代教育理念的转变过程,教学方式还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二是高中时间紧、课程繁多,不同于初中、小学的语文了,学生基础打不好,要在高考中语文成绩来个升华,那是很难的;三是资源有限,落后地区往往教育投资不足,学生无法像城里的孩子那样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甚至在的学校的学生除了课本以外,一本课外书也没读过。
第四个因素就是万一高考考砸了,那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总之无论怎样“课改”,让学生提高分数才是根本,让学校在高考中再创辉煌才是根本。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论文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论文摘要:展望未来,新的文化正在形成,新的理念正在渗透,语文教育必将迎接严峻的挑战,吐故纳新,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多方面的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国语文教育历史悠长,是中华文明世代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远古时期,祭祀和占卜是萌芽状态的教育形式,当时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主要教育门类,也是当时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汉代崇尚儒术,“把语文教学看成是经学的附庸,重视识字写字,重视教师讲解,重视记诵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作品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这开启了我国语文教育文选型教材的先河;隋唐五代时期,特别是唐代,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诗歌独占鳌头;宋元时期,语文教育思想也随着“理学”(“新”儒学)产生和发展进行了一些演变;明清时代,语文教育从思想到形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必须借鉴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经验和了解其弊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代语文服务。
一、教材的使用我国古代语文教育使用的教材包括识字教材、阅读教材和写作教材。
识字教材有集中识字教材,如《史籀篇》、《仓颉篇》、《急就篇》。
集中识字完成后,儿童们就可以阅读了。
阅读阶段的权威教材是“四书”、“五经”,但内容艰深的“四书”、“五经”既不适于巩固识字,也不适于初步的阅读。
因此,古人尝试用韵语知识读物作为集中识字和阅读经史之间的过渡教材。
当学生正式进入到阅读阶段,使用的阅读教材有两类,即经书类和古文选类。
至于写作方面的教材,有为写诗而编的属对教材,如《对类》、《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也有为应试而编的八股文教材,如《钦定四书文》。
从这些不难看出,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所使用的教材庞杂而且丰富,古代的集中识字教材大多是韵语类读物,这类教材便于记诵,并且内容包含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和儿童修身方面的诫语。
相对于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使用的成套的语文教材,大量的白话文,只有少量便于记诵的古代诗歌而言,古代语文教育使用的教材因其本身的特点,不仅让学生可以在一两年时间内识记两千多个常用汉字,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掌握很多文化知识,明白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
语文教育史
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史,就像是一条长河,缓缓流淌在岁月的大地之上,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学子的心田。
咱们中国的语文教育啊,那可是源远流长。
从古代说起吧,那时候的教育可以说就是围绕着儒家经典展开的。
孩子们从小就摇头晃脑地背诵《论语》《孟子》这些经典著作。
这就好比是给小树苗浇上最纯正的文化养分,让它们在文化的沃土里扎根。
在私塾里,先生拿着戒尺,那可不是为了吓唬孩子,而是一种严格的督促,就像园丁拿着剪刀修剪枝叶,为的是让这棵知识的小树长得更挺拔。
那时候的语文教育,注重的是诵读和记忆,孩子们通过不断地诵读经典,把那些充满智慧的话语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这难道不是一种很扎实的教育方式吗?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先把根基打得稳稳的。
再往后,到了近代,西方文化开始涌入。
语文教育就像是一个原本封闭的花园突然打开了一扇新的门。
白话文运动兴起了,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变革。
以前都是文言文,现在要推广白话文,这就好比是从穿长袍马褂一下子变成了穿轻便的现代服装。
大家开始用更通俗易懂的文字来表达思想。
学校里的语文教育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经典古籍,各种新的文学作品开始走进课堂。
小说、诗歌,这些充满新思想的文字像是一阵清新的风,吹进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
那时候的教育者们也在摸索,怎么让语文教育既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吸收新的思想和理念呢?这就像厨师在做菜,要把传统的食材和新的调料搭配好,做出一道既美味又有营养的大餐。
新中国成立以后啊,语文教育更是有了全新的面貌。
教育开始面向大众,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
教材的编写也更加系统全面。
从拼音的学习开始,就像是给孩子们一把打开语文大门的钥匙。
然后是字词的积累,句子的构建,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地把语文知识的大厦搭建起来。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篇好的文章,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学生内心的角落。
老师在课堂上讲解课文,就像导游带领游客参观一个个充满智慧的景点,让学生们领略到文字背后的美丽风景。
有关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语文教育教学论文有关语文教育教学论文汉语文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单从可供考证的殷商甲骨文算起,就已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
下面小编收集了有关语文教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篇一:语文教育教学论文一、突出人文性的特点,重视“文学教育”的功能从时代发展的需求看,当今世界日益激烈的竞争,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单纯的科学技术竞争,更是人文素质、人文精神、人文眼光的更深层面的竞争。
底子薄,文学素养差,又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中职学生们要成为高技能人才,还要注重素质的培养,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内化为人格、旗帜、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通过教育教会学生们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怎么做事、怎么生存、怎么与他人合作共事,引导他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追求人的完美,发展人性、完善人格、陶冶情操。
二、突出实用性的特点,推进语文教育为生活与工作服务面对中职学生们的就业需求,语文教育内容应强调学以致用,重点考虑学生们怎样很快适应毕业后投入工作的需要,这应是中职语文教育的核心部分。
中职语文教育要同社会和市场需求对接。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要思考职校生应该具有怎样的语文素质才能适合市场的需要。
这时的语文教育内容把重点放在学生们练习与实践各种实际工作所需的应用文,比如广告、新闻报道、设计说明、讨论记录、笔记及各种报告等。
不要重复纸上谈兵的故事,要重在应用,走出课堂,组织活动,参加实践,动手练笔。
职教语文教育要与社会、信息沟通对接。
现代社会已经是信息化的社会,高科技已经在平时工作与生活中处处应用,学生们要很轻松地适应这样的社会需求,学会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与利用信息,这样才能适应如今职场的工作需求。
当然,现代化的生活、生产方式都需要学生们通过现代化的通信工具通话、交流信息,有了这些能力学生们才能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语文教育研究论文
语文教育研究论文“语文”一词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熟悉,但真正探究语文和语文的深层含义却又显得那么陌生。
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语文教育的论文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语文教育研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语文教育研究论文篇一《浅析语文教育》[摘要] “语文”一词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熟悉,但真正探究语文和语文的深层含义却又显得那么陌生,针对这一问题,我对语文和语文教育概念做了解读,阐述语文教育的发展历史,语文教育的本质探究以及语文教育方法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语文;语文教育“语文”一词对我们每位开说想必都十分熟悉,从幼儿园开始直至学习生涯结束,“语文”都与我们相伴左右。
如今,作为一名语文教育的研究生,真正开始对“语文”做研究工作突然觉得陌生起来似的。
凭我才疏学浅不能对“语文”甚至是“语文教育做一番细细研究,只好将老师上课笔记和图书馆各类相关资料、书刊略微研读后才有一下文章。
一、概念解析张志公曾说:“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
新中国成立后,“语文”无论作为课程名称还是教材名称,其基本思想都可以明确表述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一般而言,语文是语言文字的简约式统称,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
哲学认为语文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口头或书面信息的文字言词的物质存在形式,语文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发情怀以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
“教育”一次追溯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业”。
《说文解字》的解释如下:“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我们这里讲的教育大凡是教育的狭义涵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人的活动。
语文教育史论文
语文教育史论文从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我们的先辈教育家们都非常重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语文教育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语文教育史论文篇一《纵观中国语文教育史,粗谈语文教学最终目的》摘要:从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我们的先辈教育家们都非常重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我们当今语文教学目的的设定,也不能离开语文的这两个基本属性。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关键词:中国语文教育史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目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本着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我们最终要将语文教学的终点推向何方?即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你不曾深思过这一问题,那么你的教学过程也只能是一叶浮萍,无根也就无归属感。
为了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这艘航船最终有停靠的港湾,语文教师必须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
纵观中国语文教育史,或许我们能从前辈的摸索探究中得到启发。
中国历来是一个崇文重教的国家,语文教育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们大致可以把中国语文的教育史分成两大块: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和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是中国语文教育的初级阶段,它可以宏观地分为七个时间段:远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汉、六朝、隋唐、宋元以及明清。
远古至西周是语文教育的酝酿与萌芽期。
这一时期产生了原始的文字,所谓的“仓颉造字说”。
文字的产生必然会促进教育的诞生,但最初的教育也只不过是家庭式的。
随着学校的出现,于是教育也就变得规范化了。
语文教学也就此有了专门的教授场所。
那一时期的学校教学内容主要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语文教育论文范文3000字(汇总8篇)
语文教育论文范文3000字(汇总8篇)一、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品德教育的结合存在的问题1、忽略了语文教学内容中德育教学的多样性小学语文教材中,品德教育的内容上多方面的,有反映祖国地大物博的,有表现传统优秀道德品质的;也有表现伟大民族精神风貌的,这些不同内容构成了不同的德育教育的整体。
但现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从单一方面的,没有根据不同的教材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忽略了语文教学内容中德育教学的多样性。
2、忽略了语文教学中品德教学的拓展性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课堂上仅仅利用教材内容进行教育是不够的,这样它的实效性是有限的。
更为重要的是延伸好教材内容,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的品德教育才是最为深刻有效的。
但现在语文教学中大多数只是在课堂上的教导,而没有在课外实践中延伸教材内容,从而使语文教学中的品德教育没有拓展性。
3、忽略了语文教学中学生品德教育的不同的心理面貌二、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品德教育的结合的途径1、把品德教育融入到语文语言文字的教学中要在语文教学中与学生的品德教育结合起来,首先要从语文教学的字、词、句方面入手,在教学的初级阶段,教育的对象往往是年龄段更小的学生,他们还不一定能理解整篇文章的思想,常常是通过这些字词中感受到文章的主题思想。
例如教学《_的扁担》,读到“_扁担,不准再拿”这几个字时,引导学生体会当时在扁担上刻这几个字时的情绪,学生通过实际模仿,逐渐体会到_同甘共苦的精神和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
通过与语言文字的训练相结合,可以有效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品质。
2、把品德教育与学生的思想感受相结合作为一门有着浓厚人文气息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喜欢让学生进入到自己创设的一种教学情境中去教学,特别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这种方法尤为重要。
只有让小学生的思想感情充分的融入到教学之中教学,让他们的思想感受同课文里的主人公心里活动感受一样,才使他们从内心里得到德育教育。
中国语文教育史论文n
继承与创新————对语文教材中“选文”的重新思考、认识[摘要]在语文教材编写上,编写者一直追求阅读、写作、语文知识三者如何最好地组织结构在一起。
西德一套八十年代中学语文教材对这三者的组合作出了改进,实际上,我国三十年代的语文教材也有过这方面的努力尝试,如孙良工编的《国文教科书》。
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语文教材编写仍脱离不了一些困扰,继承传统没有做到很好地继承,创新又包含着陈旧,实际是因为对语文教材问题的思考路向有误导致太多无谓的争论探讨。
在新时代,编写何种类型的语文教材,即综合型的或分科型的?怎样将阅读、写作、语文知识三者更好地组织结构起来?这些问题的解决首先是要认识清楚“选文”在不同层面上的意义与作用。
[关键词]教材选文阅读、写作与知识课程内容层面教材内容层面一最近看到了一本介绍国外某些国家二十世纪近二十年来的语文教学资料。
其中介绍了一套西德中学八十年代的语文教科书。
西德的语文课叫“德语”,在中等教育阶段,它同其他国家一样,是一门主课,安排的课时比较多。
这一套教材产生的背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同欧洲的其他国家一样,当时在西德同样存在母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
传统的德语教学比较偏重文学的阅读和欣赏,甚至按文学史的系统讲授作家和作品。
由于这种文学熏陶的办法忽视了听说读写的训练,所以影响了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另外,语法教学也因为过分繁琐而出现了费时多,收效差的问题。
一九七0年后,西德的语文教育界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从那以后,西德语文教学领域开始发生了一些令人鼓舞的变化:在阅读教学中,文学课文不再占据统治地位,而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加强了科技说明文与生活应用文的地位;被忽视了的国语日益为大家所重视;写作教学也能够从实际出发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一些反映语文教学中的新思想、新观点的教材纷纷出现。
这套教材是弗兰茨·海贝尔教授主编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和说写训练,让学生提高德语书面语和口语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顾黄初的语文教育论文
顾黄初的语文教育论文一、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二、对语文教材的研究与建设顾先生研究语文教育史的同时即对近现代以来的一些语文教育专著和教材进行过比较系统地研究:如对王森然的《中学国文教学概要》、阮真的《中学国文教学法》、夏丏尊、叶圣陶的《国文百八课》、孙起孟等的《写作进修读本》、陕甘宁边区的《中等国文》等进行过研究,这为他研究语文教材打下深厚的基础。
早在80年代初,他提出了在全国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教材的多样化,试行分编本教材,这一主张后来被官方采纳。
顾黄初从1985年起连续担任过三届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并曾担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
这一时期他开始自觉研究教材的教育思想、体例特点、编制原则等理论问题。
1989年,他在自己参与主编的《语文教学论》中执笔写了“教材论”一编三章;1993年又与他人合作完成《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一书,在语文教材编制理论的研究的方面跨出新的一步。
顾先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语文教材观,他认为编制语文教科书的首要工作是确定教学目标。
在对语文教材的性质的认识方面,顾先生发展了叶圣陶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国文课本是‘凭借’”的观点。
他从语文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角度出发,认为语文教材是具备智德启迪、语文历练、语言积累、知识扩展的集教学、教育和发展功能于一身的“特殊凭借物”,是传递和接受人类精神财富的特殊凭借物,认为语文教材要适合“语文训练”和“精神训练”两方面的训练。
他认为语文教材编制的两大关键是:依据汉语文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和社会需要对语文知识优化选择;把优化选择出来的知识进行合理列序。
顾先生还对教科书的内容要素的设计(如范文的选择与加工、作业的设计、导学材料等助读系统的设计等)和教科书的使用等方面做了专门的研究。
顾先生认为,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材应走在继承中创新、科学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道路,认为教材应追求多样化、讲究生活化、教材内容要相对稳定、教材目标要求应有适当弹性、教材编写要力求创新、教材编写队伍结构要合理、要提高教材装帧和设计的质量、教材审查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教材使用要引入市场机制,这些理论为现行语文教材尤其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和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制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范文
语文教育专业论文范文我国语文教育历史悠久,但作为学科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则仅有百余年的历史。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语文教育专业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大专语文教育论文范文一:摘要:高职语文教育教学随着高职教育目标的侧重发生转向,其正日益走向“边缘化”,成为高职教育的淘汰品。
但作为母语地位的存在,我们不应该忽视其潜在的社会意义与价值,否则我们便会失去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基。
为此,从审视、定位、升华三个方面深入地阐释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应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以期通过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塑造来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辐射力。
关键词:高职语文;创新性;审视;定位;创造随着时代发展,作为母语的语文在21世纪的素质教育进程中,其创新教育教学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极其重要的社会地位。
它已不是一种单纯的社会交际工具,也不单单是作为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工具而存在,更是当前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强劲软实力武器。
作为民族魂体现者的高职院校语文教育教学必须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把创新精神的塑造做为高职院校语文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
若忽视了其潜在的社会意义与价值,便会失去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基,成为时代发展的淘汰品,其下场将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一、审视———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现状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细化环节的重要历史发展时期,教育综合改革日新月异,作为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却让人感到担忧和焦虑,因为其正在走向“边缘化”[1]。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为了适应国情,在其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皆提出了以培养能力为主,基础理论适度,适当反映技术科学领域新发展的办学标准,这在无形之中人为地弱化了该学科的发展,令人在无奈之余为之无语。
1.人为弱化———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地位堪忧在我们今天提倡技能、崇尚技能、学习技能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我们很多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从内在心理上就直接忽视了高职语文教育教学的现实意义,认为我们的高职学生所学语文知识能够简单服务所学专业技能课程就够了,不需要学生们深入探求,因为高职学生就业不需要。
有关古代文的语文教育毕业论文(2)
有关古代文的语文教育毕业论文(2)有关古代文的语文教育毕业论文篇二《谈古代语文教育探索的继承性》摘要:培养语感、重视模仿、启发式教学、以文载道、以读促写的宝贵经验仍然值得今天的语文教育借鉴。
关键词:培养语感;教学启发;强调创新;以督促写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人们对语文教学的本质做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呢?一、重视语感培养古代的语文教育特别注重通过诵读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古人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已经做为格言流传到今天。
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讲的都是诵读对于理解和感受语言所起的重要作用。
有人认为古代的诵读就是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其实学生根本不理解,这是一种僵死的教学方法,应当全盘否定。
于是,他们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课堂上完全由教师包办代替,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听的昏昏欲睡,一篇文章学完了,学生几乎没有通读一遍课文,课堂上听不见书声琅琅,只听见教师泛泛的讲解,致使语文教学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诚然,强迫学生诵读记忆有其不合理的因素,但是李白假如没有做到“五岁观六甲,十岁观百家”,他也不可能在盛唐诗坛上独放异彩,名垂史册。
事实证明,视听两种感觉器官的相互协调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况且课堂上教师无休止的分析也未必使每个学生都听得懂,因为还有一个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问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给学生一些诵读的时间,让学生在诵读中印证教师的讲解,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学生则会自觉规范自己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不就提高了吗?二、重视模仿,强调创新大凡古代有成就的作家,多是以模仿起步。
《朱子语类》上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即久,自然纯熟”。
可贵的是,古人不但重视模仿,而且还强调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
清代学者唐彪在评论韩愈和欧阳修时说:“韩师孟,今读韩文,不见其为孟也;欧学韩,今读欧文,不觉其为韩也;若拘以模仿,如邯郸之学步,里人之效颦,所谓师其神,不见其貌,此最为文之真诀”。
语文教育相关参考论文
语文教育相关参考论文语文课程改革,应将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与现代语文课堂相融合,充分继承传统语文教育中有益的经验和可行的方法,并结合社会的发展变化,注入富于时代特征的当代语文教育理念。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语文教育相关参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语文教育相关参考论文篇一《语文教育的继承和创新》摘要:语文课程改革,应将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与现代语文课堂相融合,充分继承传统语文教育中有益的经验和可行的方法,并结合社会的发展变化,注入富于时代特征的当代语文教育理念,使语文教学不断吸收新鲜养料,在继承中创新。
关键词:语文改革继承创新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育改革正和着时代的脚步前进。
面对课改,语文课将如何变革?我们常说“破旧立新”,一个新理念的实施必然是建立在“破”的基础上,“有所破才能有所立”,但这决不意味着对旧的理念完全背弃。
今天的课程改革,虽然它在课程结构设置、目标设计等很多方面都有较大的改革,给我们耳目一新之感,但我们的教学在着力求新的同时,应将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与现代语文课堂相融合,充分继承传统语文教育中有益的经验和可行的方法,并结合社会的发展变化,注入富于时代特征的当代语文教育理念,使语文教学不断吸收新鲜养料,在继承中创新。
具体方法和途径有:一、既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不忽略语文基础和语文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贯穿《语文课程标准》的一条新的基本主线。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语文素养与健全人格的人才,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做好的工作。
而“课程标准”系统提出的三个维度教学目标中的第一个维度就是知识和能力,可见新课标依然是非常重视语文基础和语文能力的。
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
叶圣陶指出:“如果青年学生没有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现代公民生活上的缺陷,吃亏的不是个人,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
语文教育论文范文两篇
语文教育论文范文两篇语文教育论文范文两篇篇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
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三趣曲”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
一、课始“引趣”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
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
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
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
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
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
———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
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
采取“引趣”之法,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课中“持趣”古诗距离现在毕竟时代久远,兼以“文约而意丰”,课堂教学时间一长,多数初中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不由得会淡化,他们的大脑皮层会进入暂时抑制状态。
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
”此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赏图片、配音乐、想画面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的想象,维持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六篇
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六篇【篇一】【摘要】本文先界定文本略读把握主题的概念,然后简介理解的三大思维方法——理解的三大思维规律。
在此基础上参考其他一些专家的理论,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用案例的形式构建了文本略读把握主题思维规律框架。
关键词:文本略读把握主题思维规律框架建构目前学术界有意识地系统地研究文本略读把握主题思维规律的人不多,许多语文专家也没意识到自己在研究这个问题。
马正平教授对写作能力生成机制的系统研究对文本略读把握主题思维规律有所涉及。
孙绍振、钱理群等专家解读理论对文本略读把握主题思维规律也有所涉及。
我们将吸收上面这些专家的理论精华,参考其他一些专家的理论,结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文本略读把握主题思维规律框架。
文本略读把握主题,首先要把握文章各句各段的主要意思,继而理清文章思路,进而用相关的理解思维方法把握作者的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即把握文章的主旨。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理解的三大思维方法。
人们在表情达意时往往不自觉地在运用着三大理解思维方法。
这三大理解思维方法就是同一所属思维法、相似思维发、因果思维法。
人们在文本略读把握主旨时,也要用三大理解思维方法来把握作者的主要主要情感思想,我们把它们称为理解的三大思维方法。
下面我们来简单说说理解的三大思维方法。
(一)同一所属思维法有时文章字词句段的字面意思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读者从文章字词句段的字面意思直接可以看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一过程用的思维方法就是同一思维法。
有时作者的字面意思属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范围之内。
读者在一定的语境中从文章字词句段的字面意思找出它们所属的上位概念就看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一过程用的思维方法就是所属思维法。
以上两种思维方法比较简单,性质比较接近,我们把它们合称为同一所属思维法。
先来看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诗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中“怆然”字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是感情——悲伤。
读者用同一思维法直接推知要表达的是悲伤之情。
语文教育,历史不能缺位论文
语文教育,历史不能缺位论文清代著名历史学家章学诚曾经说过“文史不分家”,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史从来都是一途。
四书五经作为古代官方的正统教材其实是文史兼有,难以区分其到底为“经”还是“史”。
事实上,一直到了《四库全书》的编修,书籍才有了经、史、子、集的分类。
古代的许多大学问家都是文史兼长,我们现在炒得很热的所谓“国学”,其实只不过是文史的合称而已。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
于此可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语文的第一个特点取决于它丰富的人文内涵。
这要求教师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要认真传授语文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语文的人文性,积累学生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
《新课标》中提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做到在教学中即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感染熏陶,又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安康美好的情感和发奋向上的人生态度。
但在长期的一线语文教学中,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人们普遍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性。
语文教学中重视知识教学和纯技术性操练几乎成了语文课堂的主宰。
教师忙于“填鸭”式的知识满堂灌,学生倦于知识的全盘吸收,被动学习。
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的熟练掌握,机械的应付考试成为终极的目的。
学生也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没有丝毫快乐可言。
至于培养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品位,促进学生情感人格的独立健全开展,就在常态的语文教学中成为教学过程中能省那么省的环节。
本该充满趣味的语文学习却让学生感到头疼烦恼。
长此以往,产生的不良后果是学生思想贫乏,情感冷漠,人文精神严重缺失。
笔者认为,语文教育人文性的丧失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历史知识的缺位。
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一再强调,今天学术界开展的总趋势是学科只见到界限越来越混淆起来,边缘学科和穿插学科越来越多,如果还是像以往那样进展语文教学,势必引起在学习开展中的脱节,更不能适应现在快速变化的社会。
语文教育方面的论文2000字(2)
语文教育方面的论文2000字(2)语文教育方面的论文2000字篇二《论语文教育的文化特性与情致》【摘要】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文化的过程,其自身就已经具备了文化的特性与情致。
在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是对我国文化的学习,是将语言所具有的功能性和承载性以一种具象的方式呈现出来。
语文教学即是对民族情感、精神、文化和智慧的学习,也是对它们的一种传承。
【关键词】语文教育文化特性情致引言语文教育的本质是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传递,是一种文化创造和流传的过程。
在进行语文教育时,学生最先感受到的是我国民族文化的气息与底蕴,是民族文化所形成的一种情怀、智慧。
语文教育是具有文化特性和情致的,这两者始终贯穿在语文教育中。
1.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特性语文教学并不仅仅只是汉语的教学,它更多的是对于我国文化的一种学习。
语文教学中首先是对一种语言的掌握与理解,而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语言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也直接参与了民族文化心理的构成。
所以语言的存在并不仅仅只是一种由于交流的工具或符号,其本质上更多的是一个民族的价值和意义的体现。
现代语言学家洪特宝曾说过:“每一种语言都饱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
”换言之,民族的语言就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民族精神的象征[1]。
语文教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重来不是简单的对于汉语学习教育,而是对我国民族精神、历史文化及其中所包含的民族情感、思想、智慧的学习。
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学好语文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升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就是对我国民族文化、精神和智慧的学习,是让学生在前人的智慧与文采中感受到身为华夏民族的骄傲与责任,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以达到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陶冶学生关于中华民族的情操。
语文教学与文化是有同构性的。
作为语文的基本构成―汉字,无论是形态还是使用习惯,都体现了我国古代特有的文化意蕴。
古代语文教育探究论文
古代语文教育探究论文1、古代语文教育是传“道”的教育1.文本身就是道语言是社会实践过程中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产物。
汉字,是世界上最特殊的文字,字义和字形密切相连,不可分割,基本上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词语。
许多汉字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可以说一个字就是一部历史,一个社会的缩影,一种观念的反映。
学汉字,本身就是在学认字的同时接受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也可以说是在接受一种“道”(泛指各种思想而非专指某些政治理念)。
离开了这些“道”,你就无法理解这些字。
例如,从“牧”“牢”“豢”既能了解畜牧社会的一些情况,又能理解汉代的一种官员为什么叫“州牧”,监狱为什么古人叫“牢”,收买奴才为什么叫“豢养”;从“刖(断足)”“èr@①(割耳)”“qíng@②(用刀刺脸)”“劓(割鼻)”“剐(凌迟)”等字,可以看到古代刑法之残忍;从“取(割耳报战功)”“伐(断人之颈)”“俘(按住下跪战俘的脖子)”可见战争之残酷;从“女”旁的字有不少是表示邪恶或者卑贱意义的,如“奸”“佞”“妄”“奴”“妨”“妒”“娣”“婪”“婢”“嫉”,从这里又可以看到女性在告别母系社会以后的地位和社会对女性歧视的观念。
因为汉字具有上述特点,所以古代解字的书籍都包含着不少古人之“道”,例如著名的《说文解字》。
运用词语,按照作者思想写出来的文章更是无法与“道”分离。
思想和语言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语言教育不可能不传道。
教书必然传道,读书必然学道;读《论语》就是在理解孔子的思想,看《庄子》就必然了解庄周的主张。
教师教一篇文章时可以不传自己理解之道,但是不可能不传书中之道,因为只要教师指导学生读懂了文章,也就是把书中之“道”传给了学生。
2.阐释也是传道教师在讲学时不可能不表达自己对文章的见解。
这个见解也可能合乎文章原意,也可能非常离谱,但是教师的理解不管是否合乎原文,实际上也是“道”。
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也可以说语文教育是传道教育。
尽管教师对同一文章的理解是见仁见智的,但是无论是仁还是智,都是道。
探讨语文教育论文(2)
探讨语文教育论文(2)推荐文章小学语文教育探讨论文热度:语文教育相关探讨论文热度:初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热度:初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卷热度:语文教师个人成长总结优秀文章热度:探讨语文教育论文篇二《新时期语文教育的呼唤》摘要: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弥漫着浓重的人文气息,它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
韩军作为新时期语文教育的代表,在语文教育界首次提出“人文精神”的主张,其思想和理论具有鲜明的创造性和深刻的解释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实践语文新课程改革。
韩军的人文精神教育思想,不是刻板,更不是教化,而是真实、自由、自我的。
他用实际行动,为语文教育注入了一股“人文”气息。
关键词:韩军;新语文教育;人文精神所谓“新语文教育”(简称“新语文”),是秉承“五四”新文化精神的教育,是建筑在“语言即人,即存在”的哲学观上的,以“说真实的个性”的话为价值论,以“语文立人的精神”为语文教育终极目的和本体论,以“举一反三”为语文教育的总体操作论的语文教育观。
[1]正如“五四”新文化精神所推崇的“人文”,韩军的新语文教育的核心就在于“人文精神”,在他看来“语文教育的根本,就是一种主体精神的教育,是精神经验教育;是一种人化教育,人的教育,是关涉语文学习者精神成长的教育”。
[2]一、当今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失落的现状1997年,《北京文学》第11期以“忧思中国语文教育”为题,在“世纪观察”栏目中,分别发表了邹静之《女儿的作业》、王丽《陷阱中的苦恼》、薛毅《文学教育的悲哀》等三篇文章,对语文教育的种种弊端展开了批判,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学语文学科教育的关注。
随后,全国的各大媒体开始全方位的控诉和声讨中学语文教育,并且掀起了关于语文教育问题的社会大讨论。
语文教育问题一时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和广泛参与,而关于“人文精神”教育理念的倡导则从教育的幕后走到了社会的前台。
鉴于以上事实,我认为当今语文教育人文精神失落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一是语文教育理念走入纯工具性误区,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与语文人文教育的态度;二是语文教学伪科学化严重,语文课堂失去人文色彩,人文精神培养发生偏差;三是语文教师缺乏人文精神,教学个性被程式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育史论文《纵观中国语文教育史,粗谈语文教学最终目的》摘要:从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我们的先辈教育家们都非常重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我们当今语文教学目的的设定,也不能离开语文的这两个基本属性。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关键词:中国语文教育史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教学的目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明确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本着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我们最终要将语文教学的终点推向何方?即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你不曾深思过这一问题,那么你的教学过程也只能是一叶浮萍,无根也就无归属感。
为了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这艘航船最终有停靠的港湾,语文教师必须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
纵观中国语文教育史,或许我们能从前辈的摸索探究中得到启发。
中国历来是一个崇文重教的国家,语文教育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们大致可以把中国语文的教育史分成两大块: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和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是中国语文教育的初级阶段,它可以宏观地分为七个时间段:远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汉、六朝、隋唐、宋元以及明清。
远古至西周是语文教育的酝酿与萌芽期。
这一时期产生了原始的文字,所谓的“仓颉造字说”。
文字的产生必然会促进教育的诞生,但最初的教育也只不过是家庭式的。
随着学校的出现,于是教育也就变得规范化了。
语文教学也就此有了专门的教授场所。
那一时期的学校教学内容主要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看似和语文教育的关系不大,但其中的书、礼、应该是语文教育的雏形。
书即书写,礼指道德和礼仪规范。
看来中国教育的早期就已经很重视人文教育了。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私学兴盛,出现了许多教育大家,如孔、孟、荀、墨等。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思想虽不统一但较为活跃,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教育思想著作《学记》。
书中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同学关系等。
这一时期对整个中国语文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教育也空前发达。
秦相李斯提出了“书同文”,也就是将各地的文字统一为小篆,这对语文教育的发展贡献很大,加强了各民族思想与文化的交流。
然而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成了经学的附庸,重书面语轻口语。
教学内容侧重于断句、正音、释词、作文。
出现了中国第一部专用词典《尔雅》,语文的工具性逐渐体现。
六朝时期国家分裂,然而教育并未荒废,相反各国为了立足一方,特别重视教育。
梁太子萧统组织人员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文学作品选《昭明文选》。
这一时期的语文教学已较为系统的分为书法教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读、写、说能力的培养。
南朝时“普通话教学”粗具规模,北朝时“双语教学”粗具规模,这表明了语文教育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曾经充当着民族融合剂的作用,这不就体现了今天新课标里所说的语文工具性的特点么?当时有一教育家颜推之则更有远见,他主张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应该是有关语文性质的最早认识。
隋唐五代,中国历史上又一重要时期,科举制度应时而生,从此人才的选拔有了专门的途径,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教育的规范化、系统化、相对的公平化。
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掀起了“古文运动”。
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
古文运动在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就是扭转了长期统治文坛的形式主义潮流,继承了早期散文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创新和发展,从而开创了散文写作的新局面,拨正了古代散文的发展方向。
宋代及宋以后的散文,其主流就是在唐代古文运动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
就古文运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即在于从过去的重形式,到摒弃外在的浮华转为重视内容的教授,讲究文风的淳朴,这使得语文教学更为的实在和实用。
来到宋元,官学、私学、书院同时并存,语文教学有三读: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亦有义理。
当时少数民族地区为了加强与中原的联系,学习北朝采用双语教学。
宋元时期较为有成就的语文教育家当然首推“程朱”。
明清科举制度达到高峰,八股文盛行。
任何事物一旦发展到顶点也就意味着即将走下坡路,晚清科举制度的弊端频频出现,于是让有责任心的教育家不得不思考语文教育接下来的方向。
新一轮语文教育改革开始。
中国语文教育史走进现代。
谈到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从1904年的癸卯学制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期,语文教育经历了一系列大事件,为了更为清楚地讲述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发展,下面列表说明:一九零四癸卯学制文学立世辛亥前后书局悬帜课本各自一九二零国语伊始多元并峙一九二二杜孟影响壬戌学制一九二四伟哉黎氏著作问世三零叶夏学生杂志课外尝试国文百八目标设置侧重形式国文月刊群贤毕至传授新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宣告在中国推行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实施的较为完整的近代学制,也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的学制。
章程规定“文学”脱离“经学”单独设科,这在中国传统学术史上是一个空白,它的方法规范、概念语言等全部借鉴于西方。
现代意义上的“文学”通常认为是由“文学创作”领域和“文学”学科领域两部分组成。
现代文学的发生和建构,除了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外,还需要“文学”学科制度上的支持。
“文学”学科的建立宽泛了“文学”的外延,为充当知识生产途径的“文学教育”提供了可能,也为中国具有学科意义的语文教育揭开了近代教育史上的序幕。
癸卯学制中明确,中国文学承担着四项任务:一是阅读,全部读古文,但是对阅读的内容和篇数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是作文,先要求在阅读的同时,教学立意遣词的方法,并用俗话翻译文言,后学作记事文和说理文。
三是习字,前习楷书,后习行书。
四是练习官话,每周一次,以《圣谕广训》直解为标准。
至此语文教学的目的渐趋明朗。
1911年的辛亥革命后,通过了一个完整的新的学校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又称1912—1913年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体现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它基本上仍袭用日本式学制。
学制中指出小学国文科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儿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发表思想之能力,兼以启发其智德”。
中学国文科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
这一时期的文学教育在晚清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它调整了工具性指向,加重了文学性内涵,使工具性和人文性趋于平衡,为今后语言和文学的摇摆、偏向和分科教学作了铺垫。
1920年1月,教育部通令,将有关条文中的“国文”改为“国语”,诞生了言文一致的“国语”科,这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继“国文”单独设科以来的又一件具重大意义的事。
跳过几个时期,我们直接进入1923年。
这一年公布了一系列国语科课程纲要,从小学到高中,非常完备(如《新学制小学国语科课程纲要》)。
这些国语和国文课程纲要,是近代第一次较为全面而系统地阐述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教材体系、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及分阶段教学要求等,初步形成了现代语文学科的纲领性文件,为规范20年代的语文教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成为以后中央制定和修正国语、国文课程标准的蓝本。
1929年《小学国语暂行课程标准》颁布。
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语文教学目的。
既明确了国语教学的性质,又把培养学生的听、说、写(作文)、书(写字)能力并列提出。
这是自1904年癸卯学制过后,对语文教学目的的再一次明确,即培养学生的听、说、写、书能力。
这为以后的语文教学目的的设定提供了依据。
1940年《修正初级(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是1929年后的第四次修订,与1936年的修正标准大体一致。
但简化框架结构,在教材选用上,增加了文言文的比重,了解固有文化,以唤起民族意识与发扬民族精神,加入了政治因素。
历史长河滔滔流淌至今,几千年的文明所孕育的语文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是较为成熟的,但也面临着缺陷和改革的需要。
先辈们给我们留下的财富是丰厚的,同时他们也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思考:当今语文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从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我们的先辈教育家们都非常重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虽然有所偏颇,曾经一度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对人文性的关注不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当今语文教学目的的设定,不能离开语文的这两个基本属性。
六朝时期,语文教学已较为系统的分为书法教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
在癸卯学制中,指出“文学”(即“语文”)的任务是阅读、作文、习字、练习官话。
1929年《小学国语暂行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听、说、写(作文)、书(写字)能力并列提出。
1949年以后叶圣陶先生给“语文”明确下了定义:“语文”的本质涵义是语言,“语”是口头语,“文”是书面语,“语文”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
“语文”就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去养成听说读写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中的听说读写的需要。
此时的语文教学目的已经十分具体和明确了。
语文教学的目的再把它具体化也就体现在语文课程目标上,语文课程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着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方向,指引和制约着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实施,同时也是检查和评价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上确立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基本框架:“知识和能力”关注的是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现代公民所应具有的基本语文知识和能力,事实上,这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
“过程和方法”关注的是学习主体在言语实践过程中语感和文化积累、认知能力和学习策略的发展,以奠定其终身发展的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高尚的人格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发展,并在这样的一种人文熏陶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这同样也是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
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很明显是依据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制定的,它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明确了语文教学的目的,我们就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了。
我们语文教师要实现这个目标,还一定要用心去作为。
就让我们做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语文教学的春之使者吧。
参考文献: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张中原、徐林祥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1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