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之题画诗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备考之题画诗鉴赏+课件26张
(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
题李世南画扇①
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 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蔡肇②
答:①水潺潺声水②秋风瑟瑟寺庙传来钟声。
秋风瑟瑟细吹林。 这样写的好处是: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
①动静结合,声响反衬环境的幽静,变得有 声有色;②诗人通过想象(虚写),拓展了
鉴赏策略
题画诗最重要的在于诗与画的结合,一些诗是从画面本 身入手,着重写画的精妙和灵韵,鉴赏这些诗首先要将 原画还原,然后说出这首诗运用的手法,最后再写出作 者的思想感情。
鉴赏关键: ①还原画面:描绘画面,体会意境,概括特点。 ②手法:联想想象、化静为动,虚实结合(亦真亦幻)、正侧 面结合(环境烘托、观者感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③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对画作的喜爱、对高超画技的赞叹、借 画言志抒情等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
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 (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 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
秋风瑟瑟细吹林。 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逢人抱瓮③知村近, 隔坞④闻钟觉寺深。
(1)请简单描绘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 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 (3分)
梁间燕雀休惊怕,亦未抟空上九天。 此抨击现实中人的不辨真伪。
D.“抟空”即盘旋于高空,“抟空九天”让读者想起
赞画之神妙。鹰生漠北,故云幽朔。 庄子的“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贪愁有二义,贪其能飞,又愁其飞 2.侧面表现姜楚公所画之鹰生动逼真是本诗一大特点,请结
去。后之画师,不是无心学,但不
合诗句进行分析(6分) 明确: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专练之题画诗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题画诗一、题画诗概念:题画诗就是指题在画作上的诗歌或吟咏画作的诗歌,题画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朵奇葩,题画诗把有形的的画和含蓄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互相弥补、互相延伸、互相丰富,达到“诗画一体”的艺术境界。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为视觉的艺术,诗为语言的艺术,二者结合使诗画意境更加深远。
诗因画而流传,画因诗而永存。
二、题画诗的共同特点大致有三种:(一)化静为动所谓化静为动就是运用联想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即使没见过画的人也能想象得到画面的图景,甚至是如果去掉诗歌的题目会让读者觉得这不是一首题画而是一首写景诗。
(二)变无为有由于受画幅的限制,画面不可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所画对象的内容,所以绘画的很多内容需要我们面对画面,展开想象,想象出画面应有而没有的景物。
而题画诗恰好弥补了绘画的这一不足,题画诗不仅写画面上有的景物,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
例如苏东坡《惠崇春江晚景》“芦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有画面实景,又有想象之景。
(三)借题发挥诗歌就是来抒发思想情感的,当然,题画诗也不例外。
不否认有个别题画诗的作者悟透了画作的意蕴,用诗歌来表达画作的思想情感。
大部分的题画诗还是作者借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借题发挥。
抒发自己的感情,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或是宣泄内心的不满。
借画咏志,使画面更具生命力。
例如明人徐渭自题《墨葡萄》:“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人买,闲抛闲掷野藤中。
”自己题自己的画作,当然,诗意与画意浑然一体。
作者把自己一生的怀才不遇,人生的不平、郁勃之气,通过笔墨宣泄出来。
读完此诗,再看画作,那点点撒落的,不知是墨还是泪。
例如元诗人王冕自题《墨梅》诗:“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人借诗表达了自身淡泊名利、一身正气的思想。
三、专题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完整版)高考古诗鉴赏之题画诗(2019年秋)
描绘感觉 赞赏画技
围绕绘画的特点和给人感受作答。一般要答出逼真、生 动形象,引人联想,给人怎样的感受等等。
肆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 (其一) 黄庭坚
1、这首诗写得亦真亦幻,以幻显真,具有 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参考】首句点明画的作者与画的内容,笔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箠③,御此老觳觫④。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
②野次:郊野。③箠:鞭子。④觳 觫(húsù):恐惧害怕得发抖状。 这里以动词作名词,代指牛。
特点二
化静为动,生动形象 运用联想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 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即使没见过画的 人也能想象得到画面的图景,甚至是如果去掉诗 歌的题目会让读者觉得这不是一首题画而是一首 写景诗。
(1)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 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 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
(1)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 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 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秋风瑟瑟细吹林。 答:“水潺潺”声音的描写,“秋风瑟瑟”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 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 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 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 吟断不相关。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 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答案】“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 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 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 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 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训练:题画类诗歌鉴赏(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训练:题画类诗歌鉴赏(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画像(节选)【宋】王安石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①。
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
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
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
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②。
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飕。
【注】①不见收,不被朝廷重用。
②伊周,商伊尹和西周周公旦。
两人都是历史上的名臣。
酬孝甫见赠【唐】元稹杜甫天材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
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诗借“青衫”指出杜甫官职低微,杜甫官职低微还要被他人呵斥,可见其处境困难。
B.“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两句写出了处于动荡年代的杜甫困顿的生活。
C.王诗的最后两句巧妙地化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D.元诗写杜甫为人率直,说话直截了当;善于学习古人的智慧,不违背圣贤的准则做事。
2.两首诗歌都以杜甫为题材,却从不同侧面表现出对杜甫的仰慕之情,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鹰①杜甫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②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③。
绦镟④光堪摘,轩楹⑤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①这首题画诗是杜甫青年时期所作。
②(sǒng):挺立。
③愁胡:发愁神态的胡人,胡人眼色深碧。
④绦镟(xuàn):绦,丝绳,用来系鹰;镟,鹰绳另一端系的金属环。
⑤轩楹:悬挂画鹰的堂前窗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霜起”写画鹰的周身环境,肃杀之气扑面而来,画鹰的气势得到烘托。
B.颔联描写画鹰生动形象,“身”“侧目”写其神态,“思狡兔”写其心理。
C.颈联写绳环被摘下,画鹰凌空振翅,再现了画鹰栩栩如生、气势非凡的形象。
D.“何当”表明期望,“凡鸟”指平庸之鸟,“击”体现了作者对“凡鸟”的态度。
2.本诗句句写画鹰,但托物言志,“怀抱俱见”,请简要分析。
高考语文复习《题(咏)画抒诗》
突出特点
标题 标题中往往含有题、丹青、画家名号、画作名称等字眼。
根据画作内容而定,属于诗画互补的审美意象。
①山水画题画诗中所绘之景。 意象
②人物画题画诗中所画之人。
③花鸟画题画诗所状之物。
①抒发作者对意象画面意境的咏叹。
④借画表心志、抒感慨。
选项
突出特点
①化静为动。运用联想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
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
②变无为有。题画诗不仅写画面上有的景物,而且写画面上没
有的景物。 技法
③借题发挥。大部分的题画诗是作者借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
想情感,抒发自己的感情,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
④虚实结合。诗人善于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将诗情与画意融
为一体,创造出优美深邃的意境。
链接 教材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墨梅》(王冕)
高考语文复习《题(咏)画抒诗》
高考语文
题(咏)画抒怀诗 题画诗,是指画家本人或鉴赏者根据绘画的内容有感所作之诗,即赏画者对 绘画题材、内容、思想的评定,是对作品格调的艺术总结。狭义的题画诗 就是把诗题在画面上,是绘画章法的一部分;广义的题画诗,是品评画作之 诗(咏画诗)和题于画面之诗的统称。
选项
高三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之题画诗
简单赏析: 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
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 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许道宁,北宋画家。 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约公元970年-1052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多写林木、野水、秋江 、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 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有《秋江渔 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 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 的画作里。故C错误。
题许道宁画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 有什么样的评价?
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高中语文三年级 古代诗歌鉴赏之题画诗
赏析题画诗 1、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2、学会鉴赏题画诗
2019年全国卷一:阅读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诗歌翻译: 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万里江 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 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题画》诗鉴赏
《题画》诗鉴赏唐朝诗人李唐的古诗作品《题画》,其诗全文如下: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
【注释】①烟村:指烟雾缭绕的村落②时人: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③燕脂:即胭脂。
一种红色的颜料。
燕,一木作“胭”。
后亦泛指红色【翻译】云烟袅绕的村庄和雨水滂沱的河滩,山村时隐时现,滩水湍急,欣赏着画中美景很容易,谁知道画好它有多少艰滩。
早知道时人看不上这样的美景,就应该多买胭脂来画艳丽的牡。
【鉴赏】诗名为“题画”,而实际上涉及到画本身的只有第一句;其余三句,都是借题发挥,用以抒发个人的感慨和不平。
它的弦外之音,是耐人寻味的。
“云里烟村雨里滩”才七个字,就把一幅生动的画境形象地凸现出来。
画面层次分明,很有立体感;上方是云烟缭绕的山村,下方是雨水滂沱的河滩,一静一动,相互映衬。
画中的景色是朦胧的,但画面是清晰的,山村隐约可见,滩声仿佛可闻,不给人任何晦涩的感觉。
这幅画是经过艰辛的精神劳动才创造出来的。
因此下句说:“看之容易作之难。
”俗话说的好:“看人挑担不吃力,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是常人都懂的生活哲理。
但常人往往醉心声色犬马,贪图富贵荣华,缺少真正的审美能力。
对这种意境高妙的花看不上眼。
诗人写道:“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
”意思是说如果画牡丹花,施以浓色重彩,定会大受时人欢迎。
这自然是反话,这种既饱含着带泪的幽默,又喷射出愤世的怒火。
亦庄,亦谐,痛快,淋漓。
这种风格,为后世许多题画诗所效法。
作者通过对一副烟雨滩图的评论和感慨中,表达自己清高的品性,不愿意做迎合别人的事情。
作者在感叹画清高意境感叹的同时,不禁感叹世风口下,人心不古。
诗句表面上说要迎合时人,实际上却是对时人只重浮华富贵(浓色重彩的牡丹)、不识人才(眼前高妙的意境)的愤怒和讽刺,也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之叹。
李唐在山水画和人物画方面都很有造诣。
特别是他的山水画,构图精炼,用笔有力,着重创设意境。
如此诗首句”云里烟村雨里滩“,就显示了李唐在创造意境和构图方面具有高度的才能。
高考语文-03题画诗鉴赏
首先要弄清哪些是画中之景,哪些是画外之景、想象之 景。 答:诗歌展开联想想象,不仅写出画面上有的景物 (实),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虚),体现了画外 之景和画外之趣,拓展了画面内容,使画面内容丰富多 彩,便于诗人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
化静为动 生动形象
这首诗运用联想想象,化静为动,使画面上的景物、 动物、人物活动起来,使画面富有动感,更具生命 力,或生动形象,便于渲染气氛,表达情感。
区分诗中的虚实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实
春江水暖鸭先知。写 蒌蒿满地芦芽短, 虚 正是河豚欲上时。 写
特点一
化无为有,虚实结合 画面由于受画幅的限制,不可能全方位多角度的 展现所画对象的内容,所以绘画的很多内容需要 我们展开想象,想象出画面应有而没有的景物。 而题画诗恰好弥补了绘画的这一不足,题画诗不 仅写画面上有的景物,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 包大中丞括 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 , 化静为动 疑是民间疾苦声。 比喻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墨葡萄 【明】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人买,闲抛闲掷野藤中。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 (其一) 黄庭坚
1、这首诗写得亦真亦幻,以幻显真,具有 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参考】首句点明画的作者与画的内容,笔
惠崇②烟雨归雁, 致十分简约,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二、
坐我潇湘洞庭③。 三句很自然地生发出诗人由欣赏画面景致而
欲唤扁舟归去,
于不知不觉间产生的幻觉:恍恍惚惚之间,
高考诗歌鉴赏 题画诗 鉴赏(23张PPT)
实
春江水暖鸭先知。写 想 蒌蒿满地芦芽短, 虚 象 正是河豚欲上时。 写
区分诗中的虚实
牧牛图
田锡
干戈扰扰遍九州, 虚 挽粟车行似水流。 写
对
何日承平如画里, 实 比 短蓑长笛一川秋。 写
08年宁夏卷
【注】①李世南:
题李世南画扇①
北宋著名画家,擅 画山水。②蔡肇
蔡肇②
(?—1119):字 天启,丹阳(今属
同意: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淡泊名利的高洁 品行,另一方面也衬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同时还写出了诗人 对范的崇仰、敬佩与赞美。 不同意: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人不至” 更加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也突出地赞美了范成大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高考诗歌鉴赏 题画诗 鉴赏(23张PPT)
题画诗 鉴 赏
高考诗歌鉴赏 题画诗 鉴赏(23张PPT)
概念释析:
所谓题画诗,就是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 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 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
巫山枕障 李白
巫山枕障画高丘, 白帝城边树色秋。 朝云夜入无行处, 巴水横天更不流。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 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化静为动类:
回答问题时要答:这首诗运用联想,化静为 动,使画面上的景物、动物、人物活动起来, 使画面富有动感,更具生命力,生动有趣(或生 动形象),便于渲染气氛,表达情感。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 拟人
只留清气满乾坤。 托物言志
诗歌鉴赏之题画诗
诗歌鉴赏之题画诗题画诗就是指题在画作上的诗歌或吟咏画作的诗歌,题画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朵奇葩,题画诗把有形的的画和含蓄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互相弥补、互相延伸、互相丰富,达到“诗画一体”的艺术境界。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为视觉的艺术,诗为语言的艺术,二者结合使诗画意境更加深远。
诗因画而流传,画因诗而永存。
一.诗与画的关系珠联璧合相映生辉1.重形象(塑造形象) 用语言文字用色彩线条2.重意境(营造意境) 意就是主观情志境就是客观物象二.诗与画结合的方式(一)因诗而作画——诗意画(二)因画而题诗——题画诗三.题画诗艺术表现手法举隅(一)画写物外情(区别于照相)诗传画外意(区别于解说)(二)不即不离(既不脱离画面的内容,又不拘泥于画面)虚处传神(取长补短,从画的空白处补充升华)四.题画诗艺术表现手法举隅(一)化静为动动静相生绘画是空间艺术,它是以色彩、线条为造型语言来表现生活的,因此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是静止不动的;而诗歌是时间艺术,它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运用来塑造艺术形象,因此它可以对审美对象进行动态的描写,以表现出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
化动为静、动静相生,正是题画诗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二)化实为虚虚实相映前人论诗曾有“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的说法。
所谓实,就是指具体的景致物象;所谓虚,就是指抽象的思维活动。
(三)借景抒情抒怀咏志“作诗者徒言其景,不若尽其情,此题品之津梁也。
”此语道出了题画诗创作的个中三昧:诗人只有将自己浓郁的主观情感渗透到画面所表现的客观景物中去,使其“皆着我之色彩”,才能写出情景交融的题画佳作。
(四)正侧相映睹影知竿好的题画诗往往语约义丰,写法灵活。
或起承转合,舒卷自如;或背面敷粉,正侧呼应。
构思极尽腾挪变化之致。
(五)寓理于物启人心智一个特殊具体的情境通过诗人的处理,就会变成普遍性和诗意的东西。
——歌德(六)象外传神形神兼备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一个重要核心是讲求“气韵生动”,无论是诗文还是绘画都力求表现客观物象内在的神韵,脱略形迹,象外传神。
《题画》原文及译文
《题画》原文及译文
《题画》原文及译文
这首题画诗描写溪边晚景。
28个字既写出了静态的溪水、小桥、山峰、夕阳以及拄着拐杖的老翁,又写出了溪鸟惊飞的动作和老翁低吟、溪鸟啼呜的声音,把静止无声的.画写活了。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
整理的《题画》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题画
沈周〔明代〕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译文:
拄着拐杖悠闲漫步在青山绿水之间,还未落山的太阳斜斜的挂在小桥的西边。
轻声低语却不小心惊飞了溪鸟,它们啼叫着飞入那乱云的深处。
赏析:
这首题画诗描写溪边晚景。
28个字既写出了静态的溪水、小桥、山峰、夕阳以及拄着拐杖的老翁,又写出了溪鸟惊飞的动作和老翁低吟、溪鸟啼呜的声音,把静止无声的画写活了。
作者简介: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
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
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
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
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
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题画》原文注释及赏析
《题画》原文注释及赏析
【原文】
《题画》
[宋]李唐
云里烟压雨里滩①,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人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②!
【注释】
①烟村:指云雾烟霞缘绕的山村。
②燕脂:即胭脂。
【赏析】
李唐为北宋与南宋之际的画家,晚年画江南山水,笔力益壮,画水有盘涡动荡之势。
本诗除首句再现画面景色,余皆为议论。
三四句正话反说,实际上是与流行的俗艳风立异,对崇尚称丽的花鸟画表示鄙弃。
其实,扩而大之,这也是在标举一种超脱流俗、不以富贵荣华为尚的审美与人生境界。
高考诗歌鉴赏 题画诗 鉴赏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意思是“原
来的万里江山,如今都在一窗大小的画 14. 下列中对”这。首选诗项的中赏“析诗,人不透正过确一的扇一小项窗是远(距3离分)
A. 欣这赏首这题幅画画诗作写”景错兼误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 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 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15.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6分) 答: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味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案: 1.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 六种景物。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2.①“水潺潺”声音的描写,②“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③联 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④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 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 好处:①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起来,变得有声有色;
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
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
视觉与嗅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 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②变无为有(虚实结合)
画面由于受画幅的限制,不可能全方位 多角度的展现所画对象的内容,所以绘 画的很多内容需要我们面对画面,展开 想象,想象出画面应有而没有的景物。 而题画诗恰好弥补了绘画的这一不足, 题画诗不仅写画面上有的景物(实), 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虚)。
高考语文古诗专题复习题画诗课件41张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风霜起”写画鹰的周身环境,肃杀之 气扑面而来,画鹰的气势得到烘托。 B.颔联描写画鹰生动形象,“㧐 身”“侧目”写其神态,“思狡兔”写其 心理。 C.颈联写绳环被摘下,画鹰凌空振翅, 再现了画鹰栩栩如生、气势非凡的形象。 D.“何当”表明期望,“凡鸟”指平庸之 鸟,“击”体现了作者对“凡鸟”的态度。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霜起”写画鹰的周身环境,肃杀之气扑面而来,画鹰的气势得到烘托。 B.颔联描写画鹰生动形象,“㧐身”“侧目”写其神态,“思狡兔”写其心理。 C.颈联写绳环被摘下,画鹰凌空振翅,再现了画鹰栩栩如生、气势非凡的形象。 D.“何当”表明期望,“凡鸟”指平庸之鸟,“击”体现了作者对“凡鸟”的态 度。
③镟(xuàn):金属转轴,指鹰绳 另一端所系的金属环。④轩楹:堂 前廊柱,指悬挂画鹰的地方。⑤平
画鹰 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 作殊。
素练:作画用的白绢。风霜:指秋 冬肃杀之气。这里形容画中之鹰凶 猛如挟风霜之杀气。画作:作画, 写生。殊:特异,不同凡俗。愁胡: 胡同猢,指代猿猴,傅玄《猿猴赋》 “扬眉蹙额,若愁若嗔。” 何当: 什么时候。击凡鸟:捕捉凡庸的鸟。
衙斋卧听萧萧 姓的情怀。
竹,
后两句抒发情怀。写虽然我
疑是民间疾苦 们只是些小小的州县官吏,
声。
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
年些伯小:吾古称曹同州榜县考 取同的年人的吏为父同辈,年为,年称伯。
动着我们的感情。第四句诗 既照应了诗题,又寄予了深 厚的情感。
包一大枝中一丞括叶:总包关括, 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
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8开.元如时何先理帝解的天曹马霸名画叫的玉马花骢“,一多洗少万画家古画凡出马的 空”?曹霸是都怎与样原做貌到不同的。?请简要分析 。当(天玉5分花骢)被牵到殿中红阶下,昂首屹立宫门更 9.为了突出曹增霸添的它高的超威风画。技,诗人作了 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
高考古诗鉴赏之题画诗及其他
高考古诗鉴赏之题画诗及其他-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考古诗鉴赏之闺怨诗一、主题归纳;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2.表现对游子的思念、想望; 3.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4.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不得自由;5.表现了一种怨战、厌战的情绪;6. 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
二、写作技法: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三、鉴赏方法: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住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
四、阅读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宫词武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春闺思张仲素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4分)高考古诗鉴赏之题画诗一、题画诗特点:是题在画上或吟咏画作的诗歌。
把无声的画和有声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相映成趣。
题画诗的鉴赏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运用想象,再现画面。
题画诗的共同特点往往是将静止的画面写得活灵活现,写得画中之物如在目前,让即使没见过画的人也能想象得到画面的图景。
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二是借题发挥,抒怀咏志。
不同的绘画题材在中国画家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如梅之冷艳高雅、竹之清雅高贵、兰之坚贞高洁、菊之不畏风霜、山水之逸士优游、渔家之闲适自在等等,因此读题画诗也要注意“意象”。
二、真题训练1.(2006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宋诗,回答(1)-(2)问题题竹石牧牛(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单赏析: 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
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 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许道宁,北宋画家。 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约公元970年-1052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多写林木、野水、秋江 、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 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有《秋江渔 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
题许道宁画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C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
于简淡中见新奇。(评价诗歌)
B. 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
上大部分的篇幅。(描写画面)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这首类 所谓化静为动就是运用联想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 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即使没见过画的人也能想象得到 画面的图景,甚至是如果去掉诗歌的题目会让读者觉得这不是一 首题画而是一首写景诗。如2006年全国卷Ⅰ的诗歌鉴赏题: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 王安石对惠崇的画很是推崇,在观赏其弟王纯甫收藏的惠崇山 水画卷后,深得诗的启迪,特地写下这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作 者对惠崇艺术成就的欣赏,以及对惠崇的赞叹之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这首咏画诗中,作者对画家惠崇进行了高度评价,并流
露出对他的景仰之情。(诗人对画作的评价、感情) B.诗的第三句写出了诗人观画时的节令和环境:天气炎热,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 错误,作者表达的是万里江山浓缩在尺牍之间 的画作里。故C错误。
题许道宁画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 有什么样的评价?
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
确表达。
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
玩味不已。
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节选) 王安石 北宋
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 旱云六月涨林莽,移我倚然①堕洲渚。 黄芦低摧雪翳②土,凫雁静立将俦侣(chóu lǚ 解释:1.伴侣;朋辈。 2.指结为伴侣或朋友。)。 往时所历今在眼,沙平水澹西江浦。
C. 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
的辽阔万里之势。(诗人赏画)
D. 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
赏者的主观感受。(画面,诗人感受)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 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 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 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 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 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 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注】①倚然:自在超脱的样子。②翳:遮掩。
译文
▪ 古往今来,画家多得数也数不清,惠崇虽然晚出,可最使我倾 心。
▪ 六月里树林子里蒸腾起重重雾气,猛见到他的画,仿佛把我带 到了水边小洲,暑气顿清。
▪ 黄芦低垂,白色的芦花洒满了滩地,野鸭和大雁携带着伴侣, 安闲可亲。
▪ 往年所历忽然呈现在眼前,这平沙,这清水,不正是我家乡江 西的水滨?
高中语文三年级 古代诗歌鉴赏之题画诗
赏析题画诗 1、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2、学会鉴赏题画诗
2019年全国卷一:阅读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诗歌翻译: 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万里江 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 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 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
▪ ③通过观者的感受侧面烘托:观画后诗人有身临其 境之感,暑热顿消;最后两句写这幅画唤起了诗人 对昔日经历的回忆,引发了诗人的联想。
▪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 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题画诗,是指画家或鉴赏者根据绘画的内 容所感而作之诗。一言以蔽之,即赏画者 对绘画题材、内容、思想的评定,是对作 品格调的艺术总结。或即兴,或酝酿,或 自题,或他题,或题画内,或题画外。题 画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朵奇葩,是中 国画与诗歌联姻的产物,把无声的画和有 声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 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把有形的的画和 含蓄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 诗情互相弥补、互相延伸、互相丰富,达 到“诗画一体”的艺术境界。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画为视觉的艺术,诗为语言的 艺术,二者结合使诗画意境更加深远。诗 因画而流传,画因诗而永存。 题画诗的共同特点大致有三种:一、化静 为动,二、变无为有,三、借题发挥。
云气蒸腾,溽暑难消。(诗人赏画) C.这幅面作描绘了一幅颇具情趣的水边凫雁图,黄白映衬,
色彩鲜明,意境雄浑。(描述画面) D.这幅画作有很强的感染力,使人浮想联翩,引起了作者对
往日所见之景的回忆。(诗人感受) ▪15.(3分)C 译文解释了是安闲可亲。
▪小结:选择项一般从以下方面设题: ▪描述画面,诗人如何赏画,诗人评价、感受、感情
16.本诗是如何表现惠崇画技高超的?请结合诗句简 要分析。(6分)
▪ 16.①通过对惠崇的直接评价:开头两句将惠崇与 画史上其他画家相比较(对比),强调了他的突出 地位,表现了画技的高超;
▪ ②通过对惠崇画作的正面描摹:五六两句艺术地再 现了惠崇画作的特点,从色彩运用、构图技法等方 面显示出画技的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