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案(湘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地理ⅲ湘教版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地理ⅲ湘教版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地理ⅲ湘教版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材分析这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节的内容,此节的内容是从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来继续深化同学们对于本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理解与运用,从知识的深浅度来说,属于中高等程度。

矿产资源是工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德国鲁尔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事例。

通过本节对德国鲁尔区经济的繁荣到衰落再到的新的崛起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将所学理论知识用来来指导实践,促进工业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条件和工业部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明确工业生产也应因地制宜。

2.掌握传统的鲁尔工业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了解它的衰落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分析图文资料,结合地图分析矿产资源与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2、通过联系实际,了解当地传统工业发展状况,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应有哪些改善措施。

3、设置问题,课堂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适应世界发展潮流。

2.中国已经“入世”,我们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我国传统工业今后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3、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明白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甚至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是处于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相对于高一来说,高中二年级同学们的抽象思维水平已经进入“理论型”发展的成熟期,思维能力进一步完善,但辩证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学生的整体概括性不是很强,知识的储备和认知水平均有限,且所学知识还只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对学生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发展全局进行思考,将所学知识具体运用到实际去。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案》高中地理湘教课标版必修三教案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案》高中地理湘教课标版必修三教案

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鲁尔区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

2.联系科技、能源、工业发展史,理解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指出鲁尔区煤炭分布与铁矿石的来源,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不同时期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学生的资源与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情分析在必修2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本方法和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知识都离不开具体的实例,而本节课刚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巩固和应用已学知识的很好机会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煤炭资源在不同时期对鲁尔区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全部过程【导入新课】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那工业发展的初期,被誉为工业的“粮食”的是什么?(矿产资源)可见矿产资源对早期工业生产的影响很大。

世界上很多国家早期的工业区就是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象这样的工业区大家能说出哪些呢?(中国东北部,德国鲁尔区,美国东北部,英国中部)【讲授新课】【讲解】从图例上看,这些工业区形成于什么时候?(第一、二次技术革命时期)我们把该时期形成的工业区称为传统工业,又常称为“夕阳工业”,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工业区长期发展单一的重工业而最终走向了衰落,但其中有些工业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再次实现了腾飞,作为传统工业区代表的德国鲁尔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示例,这也是正走向衰落的辽中南值得借鉴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鲁尔区的新发展,并反思辽中南今后的发展方向。

【板书】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一、德国及鲁尔区的位置【提问】据图说出德国和鲁尔区的位置?德国交通位置——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北欧通往中欧、南欧的捷径。

湘教版三教案-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湘教版三教案-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传统工业区”的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运用案例,分析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针对不利影响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二、教材分析教材以案例分析的方法论述了传统工业区的主要特点、区位优势和发展方向。

教材条理清晰,明确了各国传统工业区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后,从工业区设立的各种区位优势入手,特别是交通条件、资源条件,重点分析了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和综合整治的措施。

通过对鲁尔区的区位优势探讨,及衰落因素分析,来论证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基本原理,从而使学生了解传统工业在世界各地发展的一般情况。

通过完成“比较德国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区位条件的异同”这个活动,学生完成实现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三、学情分析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生产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农业、交通、商业和国防的现代化,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

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传统工业已有一定的了解、认识。

这种了解、认识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发展及影响要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来解决。

进入高中阶段后,通过过去半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逻辑推理的能力。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来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认识传统工业区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历程,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了解其综合整治措施。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分析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认识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衰落原因及整治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念,正确看待传统工业的衰退和改造问题。

提高学生关注祖国经济发展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的主要原因及整治措施。

难点:能够结合案例分析某个传统工业区。

六、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课件的作用,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有效性。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2-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2-湘教版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一、[教学目标]1、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分析理解鲁尔区经济辉煌和衰退的原因。

2、探索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思考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3、理解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对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相协调的信心和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对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了学习,在必修二也已对鲁尔区作过简单的介绍,因此,学生对德国鲁尔区并不陌生,重点主要是将区位分析的方法运用到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中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及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教学难点:传统工业区可持续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五、[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回顾工业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各有什么?【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回答。

自然因素----土地、水源。

社会因素----市场、政策、科技、交通等。

【转折】:鲁尔区也是一个最典型的传统工业区之一,但经过调整,基本上完成转型,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探索】:区域(能源或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思路:1、区域发展的地理环境条件:包括区位条件,能源资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地理环境状况。

2、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3、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本节以鲁尔区为例分析区域能源与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板书】第四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板书】一、鲁尔区发展的区位条件与辉煌历史德国鲁尔区是德国也是世界最大最重要的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面积仅占全国面积的1.3%。

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70万,占全国人口的9%。

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板书】(一)鲁尔区作为传统工业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并总结1、丰富的煤炭资源:P58图2-24,储量大,开采条件好(埋藏不是很深,甚至可发露天开采)。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6-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6-湘教版

课题: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自主预习案【学习目标】1、了解煤炭资源对鲁尔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2.理解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理解国外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知识梳理】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1.鲁尔区的位置:德国。

2.矿产资源:丰富的资源。

3.工业部门:以、钢铁和机械制造等为核心。

4.工业城市:埃森、多特蒙德等。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1.20世纪50年代后,的竞争→煤业危机→危机。

2. 工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障碍。

3.煤炭储量下降→量下降→煤矿和企业大量关闭。

4.技术的发展→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的减少。

5.钢铁生产向转移→钢铁产量下降→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衰落。

三.鲁尔区的新发展1.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使、钢铁企业数量大幅度减少,每个企业的生产规模却扩大了,也大幅度提高。

2.利用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和的巨大优势,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建立了化工、汽车、以及环境保护等大型企业。

新兴服务产业也竞相发展起来。

【预习自测】一、选择题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

德国的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

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缺乏的条件是 ( )A水资源 B铁矿石 C交通 D煤炭资源2.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广阔的市场 B政府的支持 C便捷的交通 D、劳动力3.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 )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C.增加科技投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4.关于鲁尔区为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而采取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消耗B.缩减钢铁、煤炭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工业企业5.有关鲁尔区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迁人和新建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为主B.煤、铁企业规模普遍减小C.经济繁荣,环境美化D.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解决合作探究案课时21探究点:1、鲁尔区的区位条件是什么?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有哪些?3、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有哪些?4、借鉴德国鲁尔区的发展过程,你认为我们该如何综合整治东北老工业基地?合作探究案(二)课时22探究点图1是1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

地理必修3湘教版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地理必修3湘教版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材分析这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节的内容,此节的内容是从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来继续深化同学们对于本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理解与运用,从知识的深浅度来说,属于中高等程度。

矿产资源是工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德国鲁尔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事例。

通过本节对德国鲁尔区经济的繁荣到衰落再到的新的崛起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将所学理论知识用来来指导实践,促进工业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条件和工业部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明确工业生产也应因地制宜。

2.掌握传统的鲁尔工业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了解它的衰落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分析图文资料,结合地图分析矿产资源与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2.通过联系实际,了解当地传统工业发展状况,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应有哪些改善措施。

3.设置问题,课堂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适应世界发展潮流。

2.中国已经“入世”,我们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我国传统工业今后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3、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明白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甚至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是处于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相对于高一来说,高中二年级同学们的抽象思维水平已经进入“理论型”发展的成熟期,思维能力进一步完善,但辩证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学生的整体概括性不是很强,知识的储备和认知水平均有限,且所学知识还只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对学生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发展全局进行思考,将所学知识具体运用到实际去。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案 1内容湘教版必修三第二章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课程标准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材分析1、必修三的内容落脚点在于区域开发与治理,因为资源的减少而出现经济衰退的区域在我国有很多,所以如何振兴老工业基地是我国以后经济建设当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2、德国鲁尔区的治理是世界上成功的典型案例,所以本课选择鲁尔区做案例,有利于学生理解国家振兴东北的政策和措施。

3、通过案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4、通过本节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学情分析1、已有知识储备——在必修模块2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本方法和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知识都离不开具体的实例,而本节课刚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巩固和应用已学知识的很好机会。

2、兴趣和动机:振兴东北是目前我国国家采取的一项重大建设措施,所以是我国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

因此通过一组关于东北经济过去和现在数据的对比产生强烈反差,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考的欲望。

3、可能存在问题:学生对初中德国地理知识没有熟练掌握;学生读图、分析地图的能力较差;一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目标设计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三维目标的相关要求和“内容标准”的要求,学生对本课的学习目标可设计为:1、知识与技能:围绕“德国鲁尔区”这一主题收集、处理、运用地图和数据资料,分析德国鲁尔区发展的条件;在合作学习中讨论得出治理德国鲁尔区的措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读图能力,从而学会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通过讨论比较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运用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4-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4-湘教版
5。鲁尔区的经验对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启示?
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
1.根据教材资料和图片观察自主回答问题。
2.个别疑难可以师生互动完成。
重点培养学生从资料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简单读图能力




读图2-29和2-30,比较分析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末鲁尔区工业布局的变化。
(2)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重点:1、煤炭资源在不同时期对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2、鲁尔区的新发展,
难点: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实破方法:多媒体展示;重在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讨论过程中得到方法··和获取结论。




知识与技能
方法与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煤炭资源对德国鲁尔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通过问答法,给予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情趣。




阅读课本58页—60页回答下列问题:
1。鲁尔区利用其区位优势发展了哪些工业部门,它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请你描述鲁尔区产业结构的特征,并对其进行评价。
3。请你阅读教材59页相关内容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4。请你结合教材60-61页相关内容,归纳总结鲁尔区为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采取了哪些综合治理措施?
课题
2.5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双层次问题导学法




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本节教材按照“课标”的要求,选用了鲁尔区这个外国案例,旨在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本节教材由三部分组成,其一是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其二是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第三是鲁尔区的新发展。引言部分,简单介绍了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鲁尔区的基本概况。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5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doc

高中地理第二章第5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学案湘教版必修.doc

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1.了解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形成的工业部门和工业城市。

2.理解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和振兴的措施,掌握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原则和方法。

(重点)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阅读教材P58~P59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鲁尔区的位置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畔。

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上半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鲁尔区的发展与繁荣跟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分不开。

2.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储量2 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约220亿吨,占全国储量的90%。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发展的基础条件。

3.主要工业部门和主要工业城市19世纪上半叶,鲁尔区开始大规模煤炭开采和钢铁生产,并逐渐发展成为采煤、钢铁、化学和制造等为核心的世界著名重工业区。

区内的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都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城市。

4.钢铁工业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属于“移铁就煤型”工业,即依靠当地丰富的煤炭和进口的铁矿发展起来的。

铁矿来源,一是通过陆上交通就近从法国洛林铁矿区进口,二是通过水上交通从瑞典、俄罗斯等邻近国家获得。

正误判断:(1)德国鲁尔区与辽中南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铁矿资源丰富,廉价劳动力多。

( )(2)大庆建设成为大型石油工业基地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铁路交通便利和科技力量雄厚。

( )(3)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水资源。

( )【提示】(1)×鲁尔区当地缺乏铁矿,两者共同区位优势是煤炭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2)×大庆建设成为大型石油工业基地的首要社会经济条件是国内市场庞大。

铁路交通、科技力量是重要影响因素,不是首要因素。

大庆最初只是一个小村子,并没有便利的交通、雄厚的科技力量。

(3)√鲁尔区天然河道和人工河道众多,有充足的水源;山西省不但降水少,而且降水集中,水资源严重不足。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3.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难点:如何合理分配团队任务,确保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讨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矿产资源开发的过程和影响,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相关知识。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矿产资源的概念、种类及分布特点,了解矿产资源在我国及全球的重要性。
2.理解矿产资源合理开发的意义,了解德国鲁尔区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的成功经验。
3.学会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矿产资源分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难点
1.重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德国鲁尔区的成功经验。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点:指导学生掌握GIS操作技巧,运用GIS解决实际问题。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4.设计实践活动,如模拟规划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方案,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强化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3.请同学们运用GIS软件,分析我国某矿产资源开发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其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形成书面报告。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学设计-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学设计【上课题目】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学课时】45分钟【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五节【课型】综合课【新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设计理念】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抓住“指导学生学法,重视学习过程”进行的,为了把学生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先把复杂的任务加以分解,层层引入,各个击破,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本,采用探究法、启发法和读图分析法。

在总结规律、探究问题过程中,展示学习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不将结果简单地抛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老师的精心组织和步步启发引导下去思考、对比、判断并得出结论,然后老师简评,总结。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内容是以世界著名鲁尔工业区的发展为例,分析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资源开发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具有普遍性的难题,在很多国家相继出现。

世界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而鲁尔区在这个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令世界瞩目的。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对于面临同样挑战的传统工业区是非常具有现实价值的。

【学情分析】大部分高二学生在接受了必修一与必修二学习后,对于区域分析以及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的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为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鲁尔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

(2)联系工业、能源、科技发展史,理解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指出鲁尔区煤炭分布与铁矿石的来源,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高中地理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1教案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1教案 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1教案湘教版必修3------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一.学习目标掌握传统的鲁尔工业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了解它的衰落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二.活动方案第一课时创设情境传统工业区,如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等,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这些工业区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工业区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7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衰落,有些工业区后来经过长期的改造历程后,现在又成为一颗备受众人关注的新星。

下面我们以德国的传统工业区——鲁尔区为例,加以详细分析。

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参看相关地图分布内容,了解鲁尔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以及当时如何形成世界上有名的工业地域。

鲁尔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它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区内煤藏丰富,水陆交通运输便利,工厂林立,城市栉比、人口稠密,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煤炭、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工业,电力、石油提炼、电子、军火等工业亦占重要地位,是以采煤、钢铁、机器制造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是德国和西欧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工业区。

鲁尔区的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战后又在原联邦德国经济恢复和经济起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

下面,我们结合刚才的图形,重点分析鲁尔区的发展,有哪几方面的优势区位条件。

[活动1]:根据表格中已有的内容,归纳鲁尔区的发展,有哪几方面的优势区位条件。

鲁尔区既是生产中心,又是消费中心。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以鲁尔区为核心,方圆100千米内,是德国最大的消费核心,鲁尔区生产的70%以上的煤炭和钢铁在此加工、消费。

刺激生产的规模和技术革新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等相关工业部门较有利,事实也正如此。

湘教版必修3 地理: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教案

湘教版必修3 地理: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教案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并识记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2.过程与能力目标:学会利用学案自主分析鲁尔资源工业区的优势与不足,并如何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加以整治,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树立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理念【教学重点】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和整治措施,【教学难点】发展中国家如何借鉴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实现传统工业区的经济腾飞。

【教学过程】(一)材料导入,激发兴趣要想整堂课抓住学生,从一开始就应该使学生对这节课产生兴趣。

因此导课时我引用了2009年温家宝总理视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则材料,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材料中的哪些信息与本节课内容相关联。

果不其然,学生的视觉、思维都运作起来,并且很自然的想知道传统的重工业基地为什么都会经历兴起、衰落、振兴这样的一个过程,从而很自然的就把这节课的主题引出来了。

(二)情景设入本节课中我一共给学生设计了三个情境。

一是以学案为情境,注重学案的导学助教作用。

二是以地图为情境,注重学生读图、解图、构建心里地图,做到心中有图能力的培养。

例如:我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鲁尔区的优秀教案中得到启发,把鲁尔区的衰落概括为剩、下、一、击。

三是视频情境。

通过视频辅助,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鲁尔区在发展过程中采取哪些措施振兴从而取得巨大成就。

这就为后面进一步讲解发展中国家如何借鉴鲁尔区的成功经验为己所用实现经济的腾飞的知识迁移打下伏笔。

这样的情境设计,学生能够开动脑筋,积极地进行思考,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完善课堂教学。

(三)知识的梳理第一步: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时我明确提示学生得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去分析,因此一开始我就让学生看鲁尔区轮廓图,并自习书本结合学案指导学生观察鲁尔区的位置、水源、煤炭、铁矿、交通及市场等信息,学生讨论后很容易就得出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三教学案第二章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含答案

高中地理湘教版三教学案第二章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含答案

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1.鲁尔区位置:德国西部,莱茵河从本区西部穿过。

2.发展条件错误!3.工业部门:以采煤、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等为核心.4.工业城市: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温馨提示]鲁尔区的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煤炭、钢铁工业是其主导产业,生产结构相对比较单一。

各工业部门与资源基础之间联系密切,具体如下图所示:三、鲁尔区的新发展1.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1)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煤炭、钢铁工业;减少企业数量,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

(2)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2.采取平衡策略,调整工业布局。

(1)新企业安排在核心地区的边缘地带。

(2)钢铁工业布局到莱茵河沿岸港口周边地区。

3.治理环境污染,成为一个新的绿色鲁尔。

[思考启迪] 为了改善环境,鲁尔区采取了哪些措施治理环境污染?提示:(1)改造河流,在鲁尔河上建立了完整的供水系统、污水净化系统,除了解决水污染外,还具有蓄水拦洪、发电、旅游等作用;(2)全区的烟囱自动报警系统全部建成,各企业都建立了回收有害气体和灰尘的装置,使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3)还特别重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管理;(4)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教材P59活动]鲁尔区没有铁矿,但钢铁工业发达的原因:鲁尔区有多条运河和天然河流,形成航道交织的水运网,加上纵横交织的公路网络和输油、输气管道,共同组成了一个综合而又完整的运输系统。

极为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为本区发展“移铁就煤型”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钢铁工业所需的铁矿石可从瑞典、法国等邻近国家获得。

[教材P59~60活动]1.燃煤与酸雨形成的关系:目前人们一般把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危害人类的酸雨主要是燃烧煤炭等引起的。

人类活动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不断向大气中排放硫和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和氧化氮。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5-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5-湘教版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版本】湘教版【模块】必修三【课题】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型】互动探究课【课时】一课时【设计理念】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现代教学不再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主动来获取;教学目的不单是为了让学生获得表面上的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作为教师应该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因此,在本节课实施的过程中着重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将课堂的主要时间交还给学生,始终将学生放在主要地位,教师只是作为引导和点播者而存在。

让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一方面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明确鲁尔区发展成为重工业基地的条件2.了解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掌握鲁尔区在治理改革中所采取的措施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能总结归纳出鲁尔区发展的优越条件和衰落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办法。

锻炼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归纳总结的方法。

2.在最后的学以致用中,学习培养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学会如何将学过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例子中去。

学会真正吸收知识的方法——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鲁尔区的新发展,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面对困难、大胆尝试、团结合作的精神。

树立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目标分析论证】准确性分析:本节是必修三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第五节,和前几节一样,都是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这里着重研究的是矿产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材内容又三部分组成,其一是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其二是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其三是鲁尔区的新发展。

三部分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逻辑明显,而且每一部分都有活动题相配套。

因此本节内容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十分适合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性学习。

所以本节课在设计上应该以老师引导学生归自己分析,最后再总结归纳、查漏补缺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条件和工业部门。

2.掌握传统的鲁尔工业区优越的区位条件,了解它的衰落原因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能力目标1.读图分析矿产资源与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明确工业生产也应因地制宜。

2.联系实际,了解当地传统工业发展状况,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状况,应有哪些改善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德育目标1.通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适应世界发展潮流。

2.中国已经“入世”,我们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我国传统工业今后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教学重点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教学难点传统工业区改造过程中观念的转变。

教学方法1.采用图形和讲述相结合的方法,把课本中比较深层次的内容简单化,联系以前所学工业区位条件及其变化,我们应用运动的、发展的观点来重新研究。

2.联系具体事例,由彼及此,便于学生深入地了解,为以后的具体实施奠定一定的基础。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前面几节课分别学习了工业生产活动的一些基本理论,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从工业生产的投入开始,到工业地域的形成,从理论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发展状况。

从本节开始,我们利用两节课时的内容,重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工业生产状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我们以前所学理论来指导实践,促进工业的发展。

本节课,我们学习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新课教学]第五节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板书) 本节内容主要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分析了传统工业区的区位特点,衰落的主要原因和综合整治过程,我们学习时应推而广之,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传统工业基地有一正确认识,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传统工业区,如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等,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这些工业区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早期的传统工业区多数是在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上述所提及的,后来,由于生产力水平发展,超级油轮、巨型运输船舶和集装箱的出现,形成了“临海型”的工业布局区域,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意大利的塔兰托等,这些也属于传统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7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衰落,有些工业区后来经过长期的改造历程后,现在又成为一颗备受众人关注的新星。

下面我们以德国的传统工业区——鲁尔区为例,加以详细分析。

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板书)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参看相关地图分布内容,了解鲁尔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以及当时如何形成世界上有名的工业地域。

(同学们看课文时,我们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或投影仪,把鲁尔区的位置与资源分布图制作出来,课本图5.35,供同学们参考。

然后,老师再作具体分析。

)鲁尔区煤田和钢铁工业分布图鲁尔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它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的地区,区内煤藏丰富,水陆交通运输便利,工厂林立,城市栉比、人口稠密,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煤炭、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工业,电力、石油提炼、电子、军火等工业亦占重要地位,是以采煤、钢铁、机器制造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是德国和西欧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工业区。

鲁尔区的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战后又在原联邦德国经济恢复和经济起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

下面,我们结合刚才的图形,重点分析鲁尔区的发展,有哪几方面的优势区位条件。

1 .便捷的水陆交通(板书)鲁尔区位于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淡水河流之间,加上附近的支流及人工运河,河网密布,淡水资源充足,满足了其生产、生活的需求。

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联系了东欧与西欧、北欧与南欧地区,地理位置既优越也重要。

陆上交通广布,铁路网稠密,从法国巴黎通往北欧和东欧的铁路,由本区穿过。

这里的高速公路已交织成网,区内任何地点距离高速公路都不超过6千米,从德国西部通往柏林和荷兰的高速公路也由本区通过。

此外,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和四条人工运河,不仅联成一体,而且都可通航,并能直达海洋,有着方便、廉价的水运条件,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

其中,内河航运尤为重要,因为鲁尔区所需的铁矿石主要经荷兰的鹿特丹港通过内河航运运入,而工业产品的输出也主要由这条运输线承担。

方便的陆上交通,把鲁尔区与德国以及欧洲其他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2.丰富的煤炭资源(板书)鲁尔区是在鲁尔煤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采煤工业起家的工业区,随着煤炭的综合利用,发展了炼焦、电力、煤化学等工业,进而促进了钢铁、化学等工业的发展。

鲁尔煤田储量大、煤质好,煤种齐全,含硫低、发热量高,开采条件好。

3.广阔的市场(板书)鲁尔区既是生产中心,又是消费中心。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以鲁尔区为核心,方圆100千米内,是德国最大的消费核心,鲁尔区生产的70%以上的煤炭和钢铁在此加工、消费。

鲁尔区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其主导产业,是德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中型机械制造基地。

总之,德国鲁尔区有着诸多有利因素,再加上原有的基础设施、科技力量等因素,在二战后,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至70年代,德国(主要指当时的西德)的经济实力稳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鲁尔区发展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等相关工业部门较有利,事实也正如此。

但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在经历了约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经济开始衰落。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革新等原因,使鲁尔区的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深受影响,工业经济明显衰落,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鲁尔区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

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板书)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从环境恶化、传统产业的衰落等几方面来了解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几个主要原因。

同学们在看完课文后,老师及时归纳、总结,并以此为例,说说我国的传统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避免的教训及应借鉴的经验。

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鲁尔区的传统工业开始衰落,其经济地位逐步下降,尤其是煤炭和钢铁工业,这也标志着鲁尔工业区的鼎盛时期已过,经济发展需作重新调整。

那么,鲁尔区从鼎盛时期走向衰落的过程,可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原因:环境恶化:1.鲁尔区矿山遍野,煤渣、矿渣、堆积成山,占用大量土地。

2.工厂烟囱林立,不断地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废气。

3.热力发电又产生大量的热污染。

4.化工厂和炼钢厂排放的污水污染了河流。

各种污染对鲁尔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为害。

莱茵河污染严重,河水的含氧量下降,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恶化,致使水中生物大量死亡。

传统产业的衰落:1.生产结构单一(板书)由上可知,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借助其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可从附近运入铁矿,依据其主要的区位条件,鲁尔区的工业自然就是以煤炭、钢铁为主,最终形成了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并高度集中了电力、机械、化工等工业生产(如课本图5.33),即鲁尔区形成了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五大传统工业部门,其中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在这样的经济结构中,如果某一工业部门生产衰落,则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的联系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板书)煤炭开采深度加大,人工成本过高,从其他国家进口原煤甚至比当地还便宜。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煤炭的需求量有所减少,鲁尔区的煤炭开采量逐年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科技的进步,冶炼钢铁所消耗的煤炭量逐渐降低,(如课本表 5.3),这样,煤炭的能源地位开始下降,直接导致煤炭的市场需求量下降,随后则影响了钢铁工业,及相关的汽车、造船等产业,最终使全区的生产产生连锁反应,生产衰落。

年份1800年1900年1985年煤 4 2 0.75铁矿石 2 1.8 1.33.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板书)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革命的每一次革新,都会促进工业生产的飞跃发展,既产生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

在鲁尔区,20世纪50年代之前是其鼎盛时期,当时工业布局已达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基本呈现“饱和状态”,如再建设新的工业部门,就会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在新的技术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出现的那些新兴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航天工业等),则不愿意到此设置厂矿基地,它们在环境及条件适宜的地方,重新布置生产,进而形成新的工业地域,削弱老工业区的经济实力。

总之,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尤其是新技术革命对传统工业的冲击,使传统工业区开始衰落,甚至使一些工业部门面临倒闭、破产的危险。

承转:以上我们了解了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面对一些客观因素的变化,我们也应以发展的、变化的特点来看待。

对于鲁尔区的发展,我们可以进行一次讨论,假如你是决策者,为了鲁尔区的继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如何来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下面请同学分组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

之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板书)面对困境,鲁尔区开始大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注重环境保护,采取一系列加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措施。

鲁尔区在综合整治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进行:1.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机构多元化(板书)(1)调整产业结构(板书)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鲁尔区有五大传统工业部门,即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其中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那么,在改造过程中,鲁尔区也从煤炭、钢铁开始,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经过整治,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的厂矿企业数量大幅度下降,每个厂矿的生产规模却大幅度提高。

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一些新的工业部门出现,如电子、汽车、石油化工等,鲁尔区利用其区位的优势条件,改善环境,消除污染,积极新建或迁入了一批新兴工业部门,且以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努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了本区经济结构的多样化。

(2)调整工业布局(板书)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原有结构必然打破,建立新的产业结构,区内原有的工业分布重新调整,以保证新结构下各产业部门的平衡发展。

例如,鲁尔区的钢铁工业所需铁矿石几乎全靠进口,为了就近获得通过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钢铁工业逐步调整,集中到西部,有的钢铁公司还通过与荷兰联营,将高炉建到荷兰海边,再把那里炼出的生铁运到鲁尔区炼钢、轧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