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性质

合集下载

自然资源学

自然资源学

水资源 气候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自然 资源系列 海洋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动物资源 微生物资源
金属矿资源、非金属矿资源 能源资源 海洋植物资源、海洋动物资源、海洋浮 游生物资源
海水资源(或海水化学资源)
海洋气候资源 海洋矿产资源 海底资源
(摘自«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 )
深海海底矿产资源、滨海砂矿资源 海洋能源资源
整体性 各种自然资源相互联系形 成一个整体 地域性 多用性 社会性 密度、数量、质 量上不均衡
大部分自然资源具有 多种功能和用途
自然资源通过人类的 加工成为物质财富
河流具有供水、发电、 灌溉、航运、旅游
树木经过加工成为家具 充分利用 石油通过加工形成各种燃料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一、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全球性自然资源的短缺目前总体上只是一个警告。 但是,具体到某个国家某种资源则可能已经是现实。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表 几种矿物的元素资源基础及其期望寿命
矿物
资源基础 /t① 2.0×1018 1.5×1015 84×109
0%
2%
5%
10%
实际年均消耗增 长率 /1947~1974, %
铝 铜 金
166×109 216×106 62.8×106
1 107 772 709
468 332 307

可更新资源的本质特征
有似乎独立于人类活动的可更新资源,有利用不超过其繁 殖或再生能力时可无限更新的可更新资源,二者有差别。
资源基础及其子集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二、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最大资源潜力——在其他条件都很理想的情况下的 理论潜力。 持续潜力——流动性资源有时间分配问题,在考虑 到留给后代同等利用机会的情况下的潜力。 环境潜力——利用资源时必然向环境排放废物,在 考虑到环境对废物的吸收能力的情况下的潜力。 承载潜力——在同时考虑后代和环境问题的情况下 的潜力。

(word完整版)第3章 自然资源和资源稀缺的性质

(word完整版)第3章 自然资源和资源稀缺的性质

第三章自然资源和资源稀缺的性质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类型一、自然资源的概念1、定义: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与欲望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

或可认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来自自然界的初始投入。

2、自然资源概念内涵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

任何自然物之成为自然资源,必须有两个基本前提: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开发利用能力。

自然物是否被看作自然资源,常常取决于信仰、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

自然资源的范畴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具体对象和范围又往往是同一客体。

——自然资源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还涉及到文化、伦理和价值观。

2、几个重要的自然资源类型概念-—恒定性资源——不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第二节自然资源的性质一、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1.稀缺性:数量上不足;未来人均资源消耗水平将会提高;大部分为不可更新资源;空间分布上不平衡绝对稀缺:总需求>总供给相对稀缺:总供给能满足总需求,但分布不均造成的局部稀缺绝对稀缺和相对稀缺都将导致:资源危机!2、整体性●自然资源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的;●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3、地域性●自然资源的形成服从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工艺条件具地域性4、多用性5、动态性●资源概念、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演变●不可更新资源不断被消耗、被勘探;可更新资源有日、季节、多年变化●构成“人类-资源生态系统”在不断运动和变化●增值性;报酬递减化6、社会性:附加的人类劳动二、自然资源的性质(以人类利用为标准)1.资源价值的相对意义●自然资源的价值与知识的增加、技术的改善、人类需求的变化和文化的发展而随之变动。

2.储存性资源(不可更新资源)的性质:最终可利用的数量存在一定的极限●一类是“使用后就消耗掉的”:全部化石燃料●另一类是可循环使用的:循环使用将耗费大量的化石燃料3、流动性资源的性质:当使用不超过其繁殖或再生能力时可无限更新●恒定性资源、临界性资源(可能被掠夺到灭绝的程度)第三节资源稀缺的本质一、全球性资源稀缺本质矿产资源:探明量大于消费量不存在稀缺。

第一章:自然资源性质

第一章:自然资源性质
外推必须假设:过去发现率和生产率将仍起作用。
【特尔菲法】专家来预测法,取他们估计范围的平均值。
5、理论资源
【理论资源】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的地质条件,但 迄今尚未勘察或极少勘察的地区可能会发现的矿藏。
理论资源的估计方法:是根据已勘察地区过去的发现模式 外推。这种方法假设尚未勘察的地区将会像那些条件类似 的已开发地区一样,具有资源潜力并将带来利润收益。 很多专家指出,这种可能性极小。因为已经被开采的 都是规模较大、地质条件较有利、通达性也较好的构 造;当开发推进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较差的 地区时,是不大可能实现预期的资源潜力和利润收益 的。
承载力特征:1)不可能建立简单、唯一、绝对的承载能力值; 2)计算值取决于管理目标、资源利用途径,生活标准; 3)科技水平与投入。
区别以下几种不同承载力的概念:
【生存承载能力】: 【最适承载能力】: 【容限承载能力】:
【生存承载能力】有足够的食物保证生存,但不能保证所有个体 的茁壮成长,以及保证种群的最优增长,而且当周围环境稍有 变动就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经济储量和不经济储量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很大程度上 受制于政治和市场力量。技术革新对于经济可行性的变化 起着关键作用。
探明储量与条件储量之间的分界: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 都不一样。
4、远景资源
【远景资源】指目前仅作了少量勘察和试探性开发的地区, 资源藏量尚未查明,但可望将来有大的发现。
远景资源估计常用方法:是根据过去生产的增长率和探明 储量的增长率外推,或根据过去每钻进单位深度的发现率 外推。
1、最大资源潜力 2、持续能力 3、吸收能力 4、承载能力
1、最大资源潜力
【最大资源潜力】指在其他条件很理想的情况下,流动性自 然资源能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理论潜力。

第二章 资源与环境

第二章 资源与环境

第2章资源与环境2.1自然资源2.1.1自然资源及其属性1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狭义的自然资源只是指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自然物。

广义的自然资源则要延伸到这些自然物所赖以生存、演化的生态环境。

最有代表性的广义解释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72年提出的:“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

2自然资源的属性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通常称为自然资源,可分为有形自然资源(如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等)和无形的自然资源(如光资源、热资源等)。

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

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国土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气候气象、水资源等。

2.1.2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分类1自然资源的特点资源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物质成为资源,所以物质资源化和资源潜力的发挥是无限的。

但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和认识水平下,有效性和稀缺性是资源的本质属性。

一般自然资源都一些共同的特征:①可用性即资源必须是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

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能够产生效益或者价值。

如地下埋藏的石油,是当今工业社会的主要能源和某些化学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

②有限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即使是太阳能,照射到地球的有效辐射也是有限的,人类对其利用的程度更是有限的。

如空气,在地球上绝大多数地方,是一种可以任意取用的物质。

但在特殊的场所、特殊的时间,空气也会成为非常有限资源,如潜水员使用的压缩空气、宇宙飞船的密封舱中,空气就是一种非常重要而完全有可能耗尽的资源。

③多宜性即自然资源一般都可用于多种途径,如土地可用于农业、林业、牧业,也可以用于工业、交通和建筑等。

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可以被人类用于满足需求的各种物质和能源。

这些物质和能源可以是天然的或经过一定的加工和利用,但必须是能够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和能源。

自然资源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自然资源包括地球上的所有自然要素和人类的各种活动。

这些自然要素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矿物等,同时也包括海洋、森林、草原、湖泊、河流等复杂的生态系统。

此外,自然资源还包括人类的各种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如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

狭义的自然资源则是指自然界中可直接用于人类生产和消费的物质和能源。

这些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等。

这些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方式:1.按照资源的再生性分类: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不断更新或再生的资源,如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而不可再生资源则是不能再生的资源,如矿产资源、石油等。

2.按照资源的利用方式分类:自然资源可以分为能源资源和非能源资源两大类。

能源资源是指可以转化为能源的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能源资源则是指不能直接转化为能源的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3.按照资源的地理位置分类:自然资源可以分为陆地资源、海洋资源和空间资源三大类。

陆地资源是指地球陆地表面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海洋资源则是指海洋中的自然资源,如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等;空间资源则是指宇宙空间中的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4.按照资源的经济价值分类: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商品资源和非商品资源两大类。

商品资源是指具有市场价值的资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等;非商品资源则是指没有市场价值或价值较小的资源,如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

总之,自然资源的概念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涉及到地球上的各种自然要素和人类的各种活动。

自然资源专业知识

自然资源专业知识

自然资源专业知识
自然资源专业知识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是指由自然界生成的、可供人类利用的物质资源、能源资源、生态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包括地质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森林资源、珍稀物种资源和微生物等。

二、自然资源分类
1、物质资源
物质资源是指自然界中的原资源,它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人类活动提供了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它必须由人类通过矿物开采、植物采集、动物捕捉等方式转化形成有价值的产品,如:矿产资源(如煤、油、天然气、铁矿等)、森林资源(如木材、草类等)、水资源(如淡水、海水里的矿物、鱼类等)等。

2、能源资源
能源资源是指可以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的能量,如煤、石油、天然气、地热能等。

它们是我们举办各种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重要基础,因为它们满足了人类日常所需要的能量。

3、生态资源
生态资源是指与自然环境有关的资源,如活态土壤、湿地、海洋资源、空气资源、气候资源等,这些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在维护资源环境、平衡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4、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是指有机的自然产物,它们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其中,植物资源可以提供食物、药物和纤维等;动物资源可以提供动力、食物和皮毛等;微生物资源可以提供肥料、酶以及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重要用途。

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的概念:是指具有社会有效性和相对稀缺性的自然物质或自然环境的总称。

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

可分为三类,一是不可更新资源,如各种金属和非金洲矿物、化石燃料等,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二是可更新资源,指生物、水、土地资源等,能在较短时间内再生产出来或循环再现;三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如风力、太阳能等,被利用后不会导致贮存量减少。

自然保护的中心任务就是保护、增殖(指可更新资源)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提高资
源的再生和继续利用的能力,求得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自然资源,亦称天然资源,是指在其原始状态下就有价值的货物。

一般来说假如获取这个货物的主要工程是收集和纯化,而不是生产的话,那么这个货物是一种自然资源。

采矿、采油、渔业和林业因此一般被看作获取自然资源的工业,而农业则不是。

自然资源是成为货物的自然财富。

自然资源就是自然界赋予或前人留下的,可直接或间接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有形之物与无形之物。

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整个自然界都是自然资源,它包括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野生生物、各种矿物和能源等。

自然资源是动态的,能够为人类
提供生存、发展和享受的物质与空间。

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需要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

2-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性质

2-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性质

二元多级分类--哈格特分类系统
二元多级分类--固有属性分类法
自然资源
耗竭性资源
表1-1自然资源的分类表
可更新性(再生) 资源
非耗竭性资源
不可更新性 (不可再生)资源
恒定性资源
亚恒定性资源 易误用及污染资源
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
水资源 作物资源 牧场及饲料资源 野生动物资源 渔业资源 遗传资源 矿产资源 化石燃料资源
粗制石器、钻木取火 精制石器、刀耕火种
燧石、树木、鱼、兽、果 栽培植物、驯化动物
青铜器时代
青铜斧、犁、冶铜技术、轮轴机 铜、锡矿石、耕地、木材、水
械、灌溉技术、木结构建筑

农业社会
铁器时代
铁斧、犁、刀、冶铁技术、齿轮 铁、铅、金、银、汞、石料、
传动机械、石结构建筑、水磨
水力
中世纪
风车、航海
风能、海洋水产
2 探明储量
指已经查明并在当前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 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藏量。
要预测资源寿命,需假设
地质勘探不再有新的发现; 生产目标、产品价格、技术等方面不变
只反映当前消费水平和企业在勘探上的政策
影响其大小的因素 生产者利润要求和勘探政策:因国家、经济类型、企业 类型而不同 技术、知识和工艺水平; 需求水平, 取决于人口、收入水平、消费习惯、政府政 策,以及可替代资源的相对价格; 开采成本, 取决于采藏条件和区位,更取决于生产要素 (劳动、投资、基础设施)费用和政府税收政策。 资源产品价格, 取决于需求与供给关系,也受生产者价 格政策和政府干预影响。 替代品的可得性与价格, 包括某些资源循环利用的费用 上述因素具有空间变异性,探明储量在各区域不同
因为对未来估计无章可循,远景资源预测不一定可靠

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三十分。
中国林区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三十分。
3、问题及危害
因乱砍滥伐,林木蓄积量减少,森林覆盖率下降, 珍贵树种减少,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被破坏。特别 是世界上的热带雨林正在遭到掠夺式采伐。
危害
水土流失、水旱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 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三十分。
淡水资源短缺: 1、衡量一多个年国平家均和径地流区量水资源的多少 的指标_______________ 供2淡、与水淡需资水的源资不短源平缺衡短地问缺区题的分实布:质世__界__主__要__分__布__
在中东与非洲。我国主要是分布在华北 与西北地区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二点 三十分。
南方地区: ---- 水质型缺水
大量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 污水排放,水污染日益严重:
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水资源减 少。
北方地区: ---- 资源型缺水 水资源短缺,河流断流、地面
下沉、湖泊干涸、土壤盐碱化 西北内陆地区: — 水资源无序利用
上游引水过多,植被破坏。引起河流下游生态环境问题:
绿洲萎缩、湖泊消失、荒漠化加剧。
(2)应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依据各地区 的自然件,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例如:①南
方丘陵、山区宜大力发展林业;②北方半干旱、干旱草原区宜退 耕还牧,发展畜牧业;③一些河流中上游及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 宜发展林业,较大的坡耕地宜退耕还林等。
(3)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建设与保护。例如:①严格依法 办事;②“开源”与“节流”并举;(开源:可垦荒地辟 为耕地;节流:严格控制工业、交通、城镇建设和生活用 地)③加强人工林建设,制止过渡放牧, 滥砍滥伐;④ 建设防护林(三北防护林等)等。

自然资源的名词解释

自然资源的名词解释

自然资源的名词解释
自然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能够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包括阳光、大气、水、土地、所有矿物质以及所有植被和动物生命等。

这些资源在原始状态下就有价值,经过人类发现后,可以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程,变成有用途的或能给人以舒适感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具体来说,自然资源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分类,如土地、水、生物、能量和矿物等。

有些资源是可再生资源,而许多采掘业严重依赖只能提取一次的不可再生资源。

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稀缺和短缺,资源开采也成为侵犯人权和环境破坏的主要来源。

因此,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其他国际发展议程经常关注创造更可持续的资源开采。

一些学者和研究人员专注于创造经济模型,例如循环经济,以减少对资源开采的依赖,更多地关注再利用、回收和可再生资源可以进行可持续管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自然资源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自然资源学原理(4)

自然资源学原理(4)

6、社会性
——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开 发能力 ——自然资源稀缺与开发导致的生态影响约束着社会经 济的发展 ——自然资源的冲突和争夺冲击着社会
二、自然资源的本质特征
1、资源价值随人类需要和能力的发展而变化
——自然资源的价值响应于知识的增加、技术的改善、 人类需求的变化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高度的动态性
R lim = 0 m→∞ m
2、整体性
——自然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 体系统。 ——对于某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因资源的整体 特性,会对其它资源、环境形成影响。
3、地域性
——自然资源的形成服从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其空 间分布是不均衡的。 ——自然资源的地域性,导致了资源稀缺特性的丰富化, 由此也派生出竞争性特征。
3、自然资源的进一步细分
——气候分类、生物分类、土地分类、矿产分类等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一、不可更新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1、资源基础
——即指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 ——计算方法:元素丰度(g/t)×地壳总质量(24 g/t 24 ×1018t) ——仅表明资源理论上的最终极限,不能在实际上用 来预测未来资源的可得性。
2、持续能力
——是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 的最大能力,即不损害其充分更新的利用能力。 ——可更新资源的利用应控制在持续能力以内,它意 味着须抑制当前的消费,意味着保护一种可更新资源很 可能要付出代价。
3、吸收能力
——即环境媒介吸收废物而又不导致环境退化的能力 ——环境的吸收能力因环境本身和人类作用而发生改变 ——把废物排放量控制在环境媒介吸收能力限度内,这 是社会经济发展应遵循的普遍原则
——是已查明的储量,在当前的价格水平上,以现有 采掘技术和生产技术来开采是不经济的。

自然资源了解并珍惜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了解并珍惜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了解并珍惜自然资源自然界的资源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自然资源的得失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而目前面临的自然环境问题,表明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自然资源的问题,努力去保存和利用好自然资源。

1.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种类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自然条件下,使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客观要素。

它包括自然物质资源(石油、天然气、铁矿、耐火材料、水、土壤等)、自然能源资源(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能等)和自然生物资源(各种植物和动物)等。

2. 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问题自然资源是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没有自然资源,就没有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富裕。

同时正在面临自然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等问题。

人类的日益增多的能源、原材料和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导致了对森林、大气、水源等自然资源过度开采,这对环境造成了惨重的破坏。

3. 珍视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怎样珍视和利用好自然资源,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建立环保意识:正确看待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地位,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2)节约能源:珍惜并合理使用能源,可以通过购买高效节能的家电和采用节能措施等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3)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参与环保活动,或者通过使用环保的产品、推广环保技术、参与环保志愿者等,为环保事业尽一份力。

(4)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寻找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开发环保型产品或技术,推广技术的扩散,实现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4. 结语自然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倍加珍视和利用好它们。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从自己身边做起,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共同呵护我们的身边环境,让更多人投身于环保之中,为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如何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性质

如何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性质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性质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随着我们生活环境的恶化以及自然资源的短缺,人们开始认识和关注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一个庞大的集合名词, 它所涉及的内涵较广。

由于学科特点和研究目的不同, 各学科研究自然资源的侧重点和方向也不同对自然资源的科学定义及其内涵也不近相同。

目前, 对自然资源的研究有三大方向, 即地理学方向、经济学方向和生态学方向。

地理学者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可以被人类所利用, 并能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地理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产物;经济学者认为人在其自然环境中发现的各种成分, 只要能以任何方式为人类提供福利的都属于自然资源;生物学者则认为自然资源是对于人类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

可以看出,虽然不同领域学者对自然资源的侧重点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被人类所用或为人类服务。

下面从各个学科角度来认识自然资源的定义的发展。

首先看地理学者下的定义。

1. 较早给自然资源下较完备定义的是地理学家金梅曼(Zim-mermann,1951), 他在《世界资源与产业》一书中指出,无论是整个环境还是其某些部分,只要它们能(或被认为能) 满足人类的需要,就是自然资源.他的“自然资源”是一个主观的、相对的、从功能上看的概念。

2. 萨乌式金认为: 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可以用作动力生产、食物和工业原料。

3. 伊萨德认为, 自然资源是人类用来满足自身需求和改善自身的净福利的自然条件和原料。

4.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些学者认为: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利用或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利用来作为生产、生活的物质、能量的来源,或是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研究条件下,为了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而被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

”这个概念相比之前对自然资源的定义来讲,更为详细,也更全面。

5.我国著名地理学家牛文元给自然资源下了如下定义:人在自然介质中可以认识的、可以萃取的、可以利用的一切要素及其组合体,包含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只要它们在生命建造、生命维系、生命延续中不可缺少,只要它们在社会系统中能带来合理的福祉、愉悦和文明,即称之为自然资源。

大学自然资源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自然资源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自然资源学原理》复习要点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一、名词解释1、资源基础:矿产资源的潜在最大数量。

2、探明储量:是指已经查明,并已知在当前的需求、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的储藏量。

3、条件储量:指已查明的藏量,但在当前价格水平上,以现有的采掘技术和生产技术开采是不经济的.4、远景资源:是目前仅做了少量勘察和试探性开发而尚未查明的储量,但可望将来有大的发现。

5、理论资源:指那些被认为具有充分有利的地质条件,但迄今尚未勘察或极少勘察的地区可能会发现的矿藏。

6、最终可采资源:是探明储量、条件储量、远景资源和理论资源的总和。

7、最大资源潜力:是指在其他条件都很理想的情况下,流动性自然资源能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理论潜力.8、持续能力:是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既不损害其充分更新的能力。

9、承载能力:是指一定范围内的生境(或土地)可持续供养的最大种群(或人口)数量.10、吸收能力:即媒介吸收废物而又不导致环境退化的能力。

二、简答题1、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含义参考答案:(1)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

(自然资源是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满足当前或未来需要的自然界中的空间、空间内天然存在的各种物质、物质存在形式及运动形式所含的能量以及物质运动变化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功能。

)(2)自然资源的概念包括以下含义:自然资源是自然过程所产生的天然生成物(自然资源属于天然生成物); 自然资源不是由自然而是由人来界定的(自然资源是有人来界定的);自然资源的范畴随着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范围是不断扩大);自然资源与人的文化背景、经济地位等决定(自然资源与文化背景有关); 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及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是自然环境的一个方面);自然资源不仅是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人文科学概念(是文化的函数)。

2、简述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可更新性的相对性参考答案:(1)分类:分类依据不同分类方案也不同:如根据在地球圈层的分布,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利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五大类;根据用途分为工业资源、农业资源、服务业资源;根据更新的速度分为不可更新资源与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又分为恒定性资源和临界性资源)。

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

第一章:自然资源的性质

生产潜力时用得更多.
2、持续能力
可更新资源自然潜力的利用必须考虑时间上的
公平分配,即应留给后代同等的资源利用机会。 把这种考虑结合进可更新资源潜力的估算中,就
要采用持续能力或持续产量的概念。 【持续能力】是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
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即,不损害其充分更 新的利用能力。如:渔业资源
受制于政治和市场力量。技术革新对于经济可行性的变化 起着关键作用。

探明储量与条件储量之间的分界: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 都不一样。
4、远景资源
【远景资源】指目前仅作了少量勘察和试探性开发的地区, 资源藏量尚未查明,但可望将来有大的发现。

远景资源估计常用方法:是根据过去生产的增长率和探明
储量的增长率外推,或根据过去每钻进单位深度的发现率 外推。
可更新资源的估算相对容易,已有了较为成 熟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如:太阳辐射、水量平衡、土地
等。
一、不可更新资源度量
1、资源基础:
【资源基础】指矿产资源潜在的最大数量。资源基
础是理论上的最终极限,不能实际用来预测未来资源 的可得性。

估算方法(矿物):
资源基础=元素丰度×地壳的总质量

未来自然资源的可得性估算:采用“探明储量”、
2)计算值取决于管理目标、资源利用途径,生活标准;
3)科技水平与投入。

区别以下几种不同承载力的概念:
【生存承载能力】: 【最适承载能力】:
【容限承载能力】:
【生存承载能力】有足够的食物保证生存,但不能保证所有个体 的茁壮成长,以及保证种群的最优增长,而且当周围环境稍有
变动就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土壤
蓄水层中 的水

自然资源的名词解释

自然资源的名词解释

自然资源的名词解释自然资源指的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能够为人类社会提供物质和能量的各种自然要素。

它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自然资源包括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两类。

非可再生资源是指产量极有限,难以再生或再生周期较长的资源。

例如矿产资源,如石油、煤炭、金属矿石等,都是非可再生资源。

这些资源储量有限,采集和利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性非常大。

石油是现代工业发展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但其储量有限,枯竭的速度远远快于生成的速度,所以人们需要寻找其他新型能源以替代。

煤炭也是一种重要的能源,但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加剧全球变暖问题。

因此,合理、高效地利用非可再生资源,并寻找替代能源是非常重要的。

可再生资源是指可以在人类使用和开发后自然恢复和再生的资源。

例如水、风、太阳能等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水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遭受着严重的污染和排放问题。

风和太阳能是清洁能源的代表,它们的利用对环境影响较小,且可再生性强。

在当前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下,发展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战略选择,其利用将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科学的管理和开发自然资源,不仅能满足人类物质需求,也能保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

利用自然资源需遵循“节约、集约、循环、保护”的原则,追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同时,保护自然资源也是各国的责任和义务。

国际社会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制定了保护自然资源的国际公约,加强了跨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总之,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包括了非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总结自然资源知识点

总结自然资源知识点

总结自然资源知识点一、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的供人类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

它包括了土壤、水、矿产、能源等。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活动的直接对象,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物质基础。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按其来源和形式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1.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自然地恢复并再生利用的资源。

例如:水是常见的可再生资源,它可以通过降雨、河流等方式进行补充。

植物资源也是可再生资源,通过植被的生长和更新,植物资源可以得到再生。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要合理,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不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一旦被开采和利用,就无法再生并变得非常稀缺的资源。

例如:石油、天然气、煤矿、金属矿产等。

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旦过度,就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应该谨慎使用并寻找可替代的资源。

三、自然资源的利用自然资源的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自然资源的利用包括了农业资源的利用、能源资源的利用、矿产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利用等。

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有不同的利用方法和技术。

农业资源的利用包括了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业的养殖。

能源资源的利用包括了煤、石油、天然气、水力能、风能、太阳能等的开发和利用。

矿产资源的利用包括了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有色金属等的开发和加工。

水资源的利用包括了饮用水、工业用水、灌溉用水等。

自然资源的利用要合理,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自然资源的保护自然资源的保护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自然资源的保护包括了森林资源的保护、水资源的保护、土地资源的保护、气候资源的保护等。

森林资源的保护包括了森林的植被保护、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水资源的保护包括了水质的保护、水源地的保护、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

土地资源的保护包括了土地的质量保护、沙漠化防治、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名词解释自然资源的特征

名词解释自然资源的特征

名词解释自然资源的特征
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的物质和能量资源,包括土壤、空气、水、植物、动物以及其他化学元素,都属于自然资源。

它们对人类生活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而自然资源的特征,则取决于它们的性质。

首先,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虽然它们可以在某一时期受到某种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再生,但是它们的总量却不会增加。

有限的自然资源使人们无法无限制的使用它们,应该从环保的角度去考虑,在合理使用的同时,保护好这些资源,避免过度开采和滥用。

其次,自然资源是无形的。

一般而言,自然资源不能看得见,也不能摸得着,但却能带来实际的效益。

例如,空气、水等有机质资源,可以帮助人们在生活中不断提升节约能源的意识。

最后,自然资源是可再生的。

虽然它们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是它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通过重新利用来获取。

例如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在一定的时期内不断重生,将无形的资源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

因此,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无形性、可再生性这3种特征。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人们也应该学会如何正确利用自然资源,以节省能源,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赢。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性质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随着我们生活环境的恶化以及自然资源的短缺,人们开始认识和关注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一个庞大的集合名词,它所涉及的内涵较广。

由于学科特点和研究目的不同,各学科研究自然资源的侧重点和方向也不同,对自然资源的科学定义及其内涵也不近相同。

目前,对自然资源的研究有三大方向,即地理学方向、经济学方向和生态学方向。

地理学者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可以被人类所利用,并能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地理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产物;经济学者认为人在其自然环境中发现的各种成分,只要能以任何方式为人类提供福利的都属于自然资源;生物学者则认为自然资源是对于人类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

可以看出,虽然不同领域学者对自然资源的侧重点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被人类所用或为人类服务。

下面从各个学科角度来认识自然资源的定义的发展。

首先看地理学者下的定义。

1.较早给自然资源下较完备定义的是地理学家金梅曼(Zim-mermann,1951),他在《世界资源与产业》一书中指出,无论是整个环境还是其某些部分,只要它们能(或被认为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就是自然资源.他的“自然资源”是一个主观的、相对的、从功能上看的概念。

2.萨乌式金认为: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可以用作动力生产、食物和工业原料。

3.伊萨德认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用来满足自身需求和改善自身的净福利的自然条件和原料。

4.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些学者认为:“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能被人类利用或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能被利用来作为生产、生活的物质、能量的来源,
或是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研究条件下,为了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
要而被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

”这个概念相比之前对自然资源的定义来讲,更为详细,也更全面。

5.我国着名地理学家牛文元给自然资源下了如下定义:人在自然介质中可以认识的、可以萃取的、可以利用的一切要素及其组合体,包含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只要它们在生命建造、生命维系、生命延续中不可缺少,只要它们在社会系统中能带来合理的福祉、愉悦和文明,即称之为自然资源。

接下来看一下国内外一些书籍表达的观点:1《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是:“被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以及生成这些成分的源泉的环境功能.前者如土地、水、大气、岩石、矿物、生物及其群集的森林、草地、矿藏、陆地、海洋等;后者如太阳能、地球物理的环境机能(气象、海洋现象、水
文地理现象),生态学的环境机能(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食物链、微生物的腐蚀分解作用等),地球化学循环机能(地热现象、化石燃料、非金属矿物的生成作用等).”该定义明确指出环境功能也是自然资源,把周围自然条件也看作是资源,从本质上反映了地理学家对自然资源的认识。

2《辞海》一
书关于自然资源的定义是“一般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如土地资源、矿藏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这个定义强调了自然资源的天然性,还指出了空间(场所)是自然资源。

接下来是经济学者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指出:“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这些定义是突出其经
济价值.2.着名资源经济学家阿兰·兰德尔认为,自然资源是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3.学者李金昌等人主张,自然资源是在一定技术条
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4.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也明确指出:“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材材料,劳动把材料变成财富.”由此可见,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与劳动力两个基本要素.显然,经济学家在研究和定义自然资源时,侧重自然资源的经济
价值.
再最后看一下生物学者们对自然资源下的定义:着名的生态学家、国际自然保护联合委员会(IUCN)委员雷玛德(FrancoiesRamade)认为:“资源可以简单地规定为一种能量或物质的形式,它们对于有机体或种群的生态系统,在功能上有本质的意义。

特别是对于人类来说,资源是对于完成生理上的、社会经济上的以及文化上的需要所必备的能量或物质的任何一种形式。

”可见,生态学家对于自然资源的认识,十分重视自然资源的生态功能。

自然资源是一个相对概念,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先前尚不知用途的自然物质逐渐被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种类日益增多,自然资源的概念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通过对自然资源定义的回顾、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学科对于自然资源的概念的文字表述不同,但究其实质,自然资源包括实体性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具有某种功能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第二部分要介绍的就是自然资源的性质。

自然资源的性质我主要从自然资源的属性和本质特征两方面来讲述。

1.有效性: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

例如铁矿石、燃料和森林等。

如:直接消费、中间加工过程的消费、原位消费。

2.有限性与稀缺性:有限性指的是自然资源的客观存在;稀缺性指的是人类利用强度超过更新速度。

如:人类指数增长,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比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稀缺性分两种,绝对稀缺:自然资源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造成的稀缺。

相对稀缺:当自然资源的总供给尚能满足总需求,但因空间上的分布不均而造成的局部稀缺。

造成资源稀缺的主要原因有: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生活质量的提高、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经济原因、环境问题等。

3.整体性:自然资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

对于某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因资源的整体特性,会对其他资源环境形成影响。

表现在“人-自然资源”构成相互关联的大系统。

如:各种自然资源要素是相互影响的;各地区间的自然资源也是相互影响的;不可更新资源的存在总是与周围条件有关。

4.地域性:自然资源的形成总是服从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其空间分布是不均匀。

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表现为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例如:南北方的水热资源差异明显。

5.多用型:自然资源都具有多功能和多用途。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须全面权衡。

如:石油既是燃料又是化工原料。

河流具有供水、发电、灌溉、航运、旅游等多种功能。

6.动态性:自然资源加上人类社会构成“人类-资源-生态系统”,处于不断的变动中。

如:树木经过加工成为家居;石油通过加工形成各种燃料。

7.社会性和国际性:文化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开发能力。

例如:自然资源稀缺与开发导致的生态影响约束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冲突和争夺冲击着社会以及资源开发对生态的影响。

接下来讲述自然资源的本质属性。

1.资源价值的变化:资源价值随人类的需要和能力的发展而变化。

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创造了资源的价值。

自然资源的价值相应于只是的增加、知识的改善、人类需求的变化和文化的发展而呈现高度的动态性。

2.不可更新资源:1)在使用后就消耗掉的:包括全部化石燃料。

其当前的消费速度必然影响未来的可得性。

2)可循环使用: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矿物,能再使用很多次而只有少量损失。

3.可更新资源:有似乎独立于人类活动的可更新资源。

有当其使用不超过其繁殖或再生能力时可无限更新的可更新资源。

相当一部分可更新资源是临界性资源,可能被剥夺到耗竭的地步,甚至达到不可能再自然恢复,可更新依赖生物繁殖的大多数资源都属此类。

某些非临界性可更新资源会由于过度利用而暂时耗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