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普查审核报告

合集下载

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报告

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报告

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报告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报告一、背景介绍夷陵区作为一个重要的水利建设区域,准确清楚水利普查对象数据对于水利规划、资源调度和灾害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我们对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数据进行了清查和审核工作。

二、数据清查情况2.1 数据来源本次数据清查主要依据夷陵区水利部门提供的水利普查对象数据,同时结合相关水利信息系统进行核对。

2.2 数据清查内容我们对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数据进行了以下内容的清查:2.2.1 对象基本信息清查:核对普查对象的名称、编号、地质、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2.2.2 用地使用情况清查:查清普查对象的土地使用权、面积、用途等情况。

2.2.3 水利设施清查:核对普查对象的水闸、堤防、水库、水井等水利设施的建设情况和使用状况。

2.2.4 防洪历史数据清查:整理普查对象的防洪历史数据,包括洪水水位、洪水位限制、历史洪水等级等信息。

2.2.5 生态环境清查:了解普查对象周边的生态环境状况,包括植被分布、水质状况等。

2.2.6 风险评估清查:评估普查对象的自然灾害风险情况,包括地质灾害、泥石流等。

2.3 数据清查结果经过数据清查,我们确认了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具体数据清查结果如下:(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清查结果)三、数据审核情况3.1 审核方法我们采用对比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水利普查对象数据进行审核。

3.2 审核内容我们对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数据进行了以下内容的审核:3.2.1 数据一致性审核:对比核对夷陵区水利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与普查对象数据是否一致。

3.2.2 完整性审核:核对普查对象数据是否完整,是否遗漏重要信息。

3.2.3 内部逻辑审核:审核普查对象数据中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

3.3 审核结果经过数据审核,我们确认了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具体审核结果如下:(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审核结果)四、附件1、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数据清查表2、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数据审核汇总表五、法律名词及注释(请根据实际情况添加相关法律名词及注释)六、结束语在本次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工作中,我们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夷陵区水利规划和资源调度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镇平县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普查数据审核报告

镇平县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普查数据审核报告

镇坪县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普查数据审核报告镇坪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一二年五月目录1 地区基本情况....................................................... -2 -1.1 行政区划基本情况 ............................................. - 2 -1.2 经济概况 ..................................................... - 2 -1.3 水利改革发展情况 ............................................. - 2 -2 普查成果情况....................................................... -3 -2.1 清查数据成果 ................................................. - 3 -2.2 普查数据成果 ................................................. - 4 -2.2.1 普查填表单位数量........................................ - 4 -2.2.2 从业人员数量............................................ - 4 -2.2.3 信息化情况.............................................. - 5 -2.2.4财务状况................................................ - 5 -3 审核工作情况....................................................... - 6 -3.1成立审核小组.................................................. - 6 -3.2数据准备情况.................................................. - 6 -3.3审核过程及普查表数据审核分析.................................. - 6 -4 普查数据分析....................................................... - 6 -4.1 数据填报完整性分析 ........................................... - 6 -4.2 数据填报一致性分析 ........................................... - 6 -4.3 对象全面性分析 ............................................... - 7 -4.3.1 水利行政机关全面性分析.................................. - 7 -4.3.2 水利事业单位全面性分析.................................. - 7 -4.3.3 水利企业全面性分析...................................... - 7 -4.3.4 水利社会团体全面性分析.................................. - 7 -4.3.5 乡镇水利管理单位全面性分析.............................. - 7 -4.4 数据填报合理性分析 ........................................... - 7 -4.4.1 普查表单表数据填报合理性分析............................ - 7 -4.4.2 普查表汇总数据填报合理性分析............................ - 8 -4.4.2.1与2011年或2010年基础资料的对比分析 .............. - 8 -4.4.2.2 地区间数据对比分析................................ - 8 -4.5 数据填报准确性分析 ........................................... - 8 -4.6 问题与说明 ................................................... - 8 -4.6.1 问题.................................................... - 8 -4.6.2 说明.................................................... - 8 -1 地区基本情况镇坪,位于陕西省东南部(陕西的最南端),大巴山北麓。

安陆市水利普查水利工程基本情况审核报告

安陆市水利普查水利工程基本情况审核报告

安陆市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数据审核报告安陆市第一次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一二年五月目录1 基本情况 (1)1.1 自然条件 (1)1.2 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1)2 主要普查成果 (3)2.1 水利工程普查成果 (3)2.2 水库工程普查成果 (3)2.3 水电站工程普查成果 (5)2.4 水闸工程普查成果 (6)2.5 泵站工程普查成果 (7)2.6 堤防工程普查成果 (8)2.7 塘坝和窖池工程普查成果 (9)3 审核工作开展情况 (10)3.1 准备情况 (10)3.2 审核过程 (10)4 普查表数据审核分析 (12)4.1 普查表数据采集情况 (12)4.2 普查表数据审核分析 (12)5 汇总数据审核分析 (14)5.1 水库工程 (14)5.2 水电站工程 (16)5.3 水闸工程 (18)5.4 泵站工程 (20)5.5 堤防工程 (22)5.6 塘坝和窖池工程 (24)6 跨专业数据审核分析 (27)6.1 与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关联性 (27)6.2 与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关联性 (27)6.3 与灌区专项普查关联性 (27)7 问题与说明 (30)7.1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方法 (30)7.2 说明 (30)附表1 安陆市大型水库工程名录对比表附表2、安陆市大型水电站工程名录对比表附表3、安陆市大型水闸工程名录对比表附表4 安陆市大型泵站工程名录对比表附表5 安陆市2级及以上堤防工程名录对比表1 基本情况1.1 自然条件安陆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东经113°10′~113°57′,北纬31°04′~31°29′之间。

地处桐柏山、大洪山余脉的丘陵与江汉平原北部交汇地带。

东西长61公里,南北宽46公里,版图呈蝴蝶状,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倾斜;北部为丘陵岗地层岚秀出,南部为河谷平原,平畴沃野;东部丘陵起伏,西部岩壑幽深。

涢水纵贯市境,漳水自境西而南绕,全市山川环峙,水陆流通。

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报告

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报告

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报告
1
2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水利普查办公室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
对象清查数据审核报告
6月8日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登记工作, 严格按照《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及《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的要求, 以质量为中心, 精心组织, 周密安排, 经过全市普查工作人员的辛苦努力, 在对象清查登记、台账建设、数据录入等各项工作, 达到了上级规定的具体要求, 较好地完成水利普查清查登记阶段的任务, 现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报告如下
一、清查数据审核工作开展情况
数据审核是水利普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关系到水利普查成败的关键。

水利普查数据审核必须贯穿于清查全过程。

在清查阶段, 还要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 依法进行清查, 才能确保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真实可靠。

1、编制质量控制实施方案, 制定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市水普办分别以靖水普办[ ]10号文和靖水普办[ ]12号文印发了《*******第一次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实施方案》和《*******第一次水利普查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明确了水利普查清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 是在市水利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 水利普查
3。

睢宁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数据审核报告

睢宁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数据审核报告

**县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数据审核报告**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一二年五月目录** 基本情况 (1)** 主要普查成果....................................... ** ** 审核工作开展情况................................... ** **.** 基础数据准备. (6)**.** 审核过程 (6)**.** 普查数据来源 (6)**.** 普查数据质量 (6)**.** 问题的处理 (7)** 普查成果综合分析 (7)**.** 河湖取水口 (7)**.** 地表水水源地 (8)**.** 河流治理保护情况 (12)**.** 湖泊治理保护情况 (13)**.** 入河湖排污口 (13)** 存在问题与建议 (15)** 基本情况(**)自然地理情况a、**县地处江苏省西北部,徐州市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0′,北纬****°**0′-****°**0′,东接**县,北邻**、**市,西南分别同安徽省**县、**接壤,全县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平方公里,占****.**%;丘陵**平方公里,占**.**%;水域约为****.**平方公里,占**.**%。

**县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北向东南徐缓倾斜,境内除西北部、西部、西南部有零星分布的低山丘陵外,其余均为黄泛冲积平原,高程从****.0-****.**米,高差****.**米。

废黄河沿线、西北地区包括**等镇约****.**万亩土地为高亢地区。

全县境内土壤类型大部分系公元********—********年黄河泛滥冲击物形成的潮土类土壤,分属于黄潮土和盐潮土亚类。

黄潮土包括飞泡沙土、沙土、两合土、淤土四个土属,土体松散,无结构,漏水漏肥,土壤中植物营养成份含量少。

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数据审核报告(水闸、泵站)

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数据审核报告(水闸、泵站)

安康市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数据审核报告安康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一二年五月2 主要普查成果2.1 水利工程普查成果分地市列表展示水库、水电站、水闸、泵站、引调水、堤防和塘坝及窖池工程的数量等主要普查成果。

(数据来源H200-1-1、H200-1-2)表2.1-1 安康市级普查区水利工程主要普查成果2.4 水闸工程普查成果规模以上水闸工程共9座(含橡胶坝工程5处),其中分洪闸1座,排(退)水闸2座,引水闸1座,橡胶坝5座。

4座水闸工程(不含橡胶坝)的过闸总流量为80.2m3/s,其中分洪闸流量为34.8m3/s,排(退)水闸流量37.4m3/s,引(进)水闸8m3/s。

引水闸总引水能力3351.34万m3。

表2.4-1 安康市级普查区水闸工程主要普查成果表2.4-2 安康市级普查区水闸工程分规模主要普查成果2.5 泵站工程普查成果规模以上泵站工程共20座,其中小(1)型8座,小(2)型12座。

总装机流量11.1662m3/s,装机功率4092KW,水泵数量共42台。

表2.5-1 安康市级普查区泵站工程主要普查成果2、分地市列表展示不同规模的泵站工程数量和主要普查成果。

(数据来源H204-1-2、H204-1-3、H204-1-4)表2.5-2 安康市级普查区水闸工程分规模主要普查成果3、审核工作开展情况3.1 准备情况6为做好我市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审核工作,我市普查办成立了由多人参加的普查数据审核小组,7人员涉及普查办工作人员,各业务科室水利专业人员,水利统计人员和数据分析人员参与数据审核工作,并邀请了水利系统内外相关专业领域专家参与审核。

3.2 审核过程首先,我们水利工程专项组对普查数据进行业内审核,根据局有关科室和档案室对全市水利工程设施掌握的情况,我们有关专业人员对水利工程专业普查对象分别进行数量审核、数据完整性审核、重点指标审核,分析表内、表间普查数据的合理性、逻辑性、关联性是否合理。

水利普查审核报告

水利普查审核报告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数据审核报告一、普查数据审核工作开展情况1、数据审核的内容地下水专项调查,主要对全旗七个镇的地下取水井,其中9267眼规模以上机电井机电井;17099眼规模以下机电井;2处规模以上水源地,审核规模以上机电井基本信息是否准确,用水量是否合理,数据是否准确。

2、数据审核的方法和依据1.规模以上机电井普查表(P801)(1)对普查区内P801表中数值型指标进行排序,对排序靠前和靠后的数据进行核实。

(2)乡村实际供水人口审核是否小于或等于本村总人口,(3)控制灌溉面积是否大于等于实际灌溉面积(4)2011年耗电量(耗油量、开泵时数)审核是否与当地的用水实际情况相符合及普查区内各规模以上机电井的2011年耗电量(耗油量、开泵时数)间是否协调。

(5)推算取水量所用参数审核单位耗电量的取水量是否与水泵“单位耗电量的额定取水量”(水泵额定流量/额定功率)相近,重点核实若相差超过50%。

普查区内同一型号(额定流量、额定功率等)水泵的参数间是否协调。

(6)2011年取水量审核,根据乡村生活人均年取水量、田地亩均年取水量的标准,重点审核年均取水量与乡村生活人均年取水量(10~100 m3)、水田亩均年取水量(250~2000 m3)、菜田亩均年取水量(50~1000 m3)、水浇地亩均年取水量(50~800 m3)不协调的对象。

计算2011年取水量与年许可取水量的比值,重点核实比值小于0.5或大于1.5的记录。

2.规模以下机电井及人力井普查表(P802)根据2011年规模以下及人力井审核标准及方法,审核同一村级普查表与清查表中规模以下灌溉机电井、规模以下供水机电井、人力井的井数是否相同,针对不相符的数据,进行分析原因并修正;对普查区内普查中数值型指标进行排序,核实了排序靠前和靠后的数据。

重点审核规模以下供水机电井实际供水人口、人力井实际供水人口是否小于或等于本村总人口;通过“农业灌溉亩均年取水量”、“人均年取水量”分析,审核2011年规模以下灌溉机电井、供水机电井取水量的合理性。

关于上报水利普查三类名录的复核确认情况的报告

关于上报水利普查三类名录的复核确认情况的报告

关于上报XXX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普查正式填报、台账建设名录复核确认情况的报告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总体方案》和国普办《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正式普查表填报工作的通知》(国水普办[2012]1号)要求,县级普查机构应在2月底前完成本级普查对象清查名录、普查对象正式填报名录、取用水台账建设名录(“三类名录”)的复核确认工作。

25号以来,我办即全力投入这一项工作。

现将成果汇报如下:一、复核确认工作开展情况水利普查对象的清查、普查、台账名录是普查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不错的关键,我办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力争“三类名录”无遗漏、无错误,能顺利上报。

复核确认工作主要分以下几步:1、各专业组自审由各专业组负责人牵头,通过先人审、再机审的方式,将自己专业组的清查、普查、台账名录复核一遍。

此项工作主要是复核清查表与普查表之间的对应性是否一致以及台账名录的准确性等,由于之前在普查的各个阶段对清查对象数据、台账名录、普查对象数据均有过审核,这一工作未发现重大错误或遗漏。

2、各专业组间互审各专业组之间可能存在关联项,如水利工程专项与地下水取水井专项的取水井数量及供水人口是否一致,河湖开发治理专项与水利工程专项之间的堤防长度是否一致等内容。

通过数据处理上报管理系统内的表间审核功能审核发现,各专业组表间确实存在一些小疏漏,比如各个专业组对小数点的处理方式不同可能会造成关联项数据的不一致,对于存在歧义较大的地方,各负责人通过翻教材、请教专家或者咨询省市普查办领导,力争做到各专业组关联项内容一致无误。

3、专家联审经过各专业组组内、组间的复核确认工作之后,由我普查办主任主持,各专业组工作人员共同与会,我办及时召开了普查小组会议。

会上,各专业组各自汇总了现阶段我县的水利普查成果,并听取相关技术负责人的意见以及建议;之后将各专业组存在的需要探讨的问题一一提出,由我办技术负责人把关,予以解决。

目前我普查办本对级普查对象清查名录、普查对象正式填报名录、取用水台账建设名录的复核确认工作已全面完成。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灌区专项普查数据审核报告山西省中阳县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灌区专项普查数据审核报告山西省中阳县

中阳县灌区专项普查数据审核报告中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一二年五月审定:孙启祥编写:杜雪宇目录1基本情况 (4)2 主要普查成果 (7)2.1 灌溉面积普查成果 (7)2.2 灌区普查成果 (8)3 审核工作开展情况 (10)3.1基础资料准备 (10)3.2审核过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普查数据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灌溉面积汇总审核分析 (12)4.1 数据采集方法 (13)4.2总量指标对比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单位指标对比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与基础资料对比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灌区汇总审核分析 (19)5.1 总量指标对比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单位指标对比分析 (19)5.3 与基础资料对比分析 (21)6 跨专业数据审核分析 (21)6.1 与水利工程关联性审核分析 (21)6.2与地下水取水井专项关联性审核分析 (21)6.3与行业能力专项关联性审核分析 (22)7 问题与说明 (22)7.1灌溉面积普查中的问题与说明 (22)7.2灌区普查中的问题与说明 (22)附表1省级普查区设计灌溉面积5万亩以上灌区管理单位情况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2省级普查区跨县灌区归并名录表(灌区普查归并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基本情况1.1自然条件中阳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中段西侧,其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0°50′—110°29′,北纬37°03′—37°29′之间,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47公里,总土地面积1433.0平方公里,东界孝义、汾阳,南连交口、石楼,西邻柳林,北靠离石。

1、威信县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数据审核报告(不含农村供水)

1、威信县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数据审核报告(不含农村供水)

威信且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数据审核报告威信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一二年五月审定:王正勇审核:王涛编写:宗大翔王棋目录1 基本情况 (3)2 主要普查成果 (9)2.1 水利工程普查成果 (9)2.2 水库工程普查成果 (10)2.3 水电站工程普查成果 (11)2.4 堤防工程普查成果 (13)3 审核工作开展情况 (14)3.1 准备情况 (14)3.2 审核过程 (15)4 普查表数据审核分析 (15)4.1 普查表数据采集情况 (15)4.2 普查表数据审核分析 (16)5 汇总数据审核分析 (16)5.1 水库工程 (18)5.2 水电站工程 (19)5.3 堤防工程 (20)6 跨专业数据审核分析 (20)6.1 与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关联性 (21)7 问题与说明 (22)7.1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方法 (22)7.2 说明 (22)1 基本情况⑴.地形地貌威信县扎西河威信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处,其地理位置东经104°41′15″—105°18′45″,北纬27°42′30-28°07′30″。

威信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北缘的过渡地带,有山无坝,山高坡陡,属典型的土石山区,地貌自北向南逐步升高(南高北低),山脉呈西东走向,横贯中部,仿鱼脊状,即中高,逐渐向北向南倾斜。

县境内多为海拔在1200米左右的中、低山。

全县平均海拔1131米,相对高差1422米。

县城所在地扎西镇海拔为1175米。

威信县境内主要河流有赤水河、南广河和白水江。

威信县地形地貌变化多端,河流由高向低下切剧烈、,地形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北部、东南部及西部的一些区域都是峡谷,谷底几乎全部被河床所占,横剖面多呈“V”字形,谷底狭窄,岸壁陡直。

如扎西河中下游均有“两合岩之称”的地段。

而一些松软岩层区,则侵蚀加剧,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一些不对称的侵蚀型河流阶地,这些地带,河谷开阔,呈“︺”字形,如大山坝、院子坝等都属侵蚀型河流阶地。

1、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数据审核报告编写提纲(不含农村供水)

1、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数据审核报告编写提纲(不含农村供水)

1、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数据审核报告编写提纲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数据审核报告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一二年月目录1 基本情况 (1)2 主要普查成果 (1)2.1 水利工程普查成果 (1)2.2 水库工程普查成果 (1)2.3 水电站工程普查成果 (2)2.4 水闸工程普查成果 (3)2.5 泵站工程普查成果 (4)2.6 引调水工程普查成果 (4)2.7 堤防工程普查成果 (5)2.8 塘坝和窖池工程普查成果 (6)3 审核工作开展情况 (6)3.1 准备情况 (6)3.2 审核过程 (6)4 普查表数据审核分析 (6)4.1 普查表数据采集情况 (6)4.2 普查表数据审核分析 (7)5 汇总数据审核分析 (7)5.1 水库工程 (7)5.2 水电站工程 (9)5.3水闸工程 (12)5.4 泵站工程 (13)5.5 引调水工程 (16)5.6 堤防工程 (16)5.7 塘坝和窖池工程 (18)6 跨专业数据审核分析 (20)6.1 与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关联性 (21)6.2 与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关联性 (21)6.3 与灌区专项普查关联性 (21)7 问题与说明 (22)7.1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方法 (22)7.2 说明 (22)附表1 省级普查区大型水库工程名录对比表 (23)附表2 省级普查区大型水电站工程名录对比表 (23)附表3 省级普查区大型水闸工程名录对比表 (24)附表4 省级普查区大型泵站工程名录对比表 (24)附表5 省级普查区2级及以上堤防工程名录对比表 (25)1 基本情况简述区域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及水资源概况、水系概况等基本情况。

简述区域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包括行政区划、区域面积、地区经济水平以及总人口(农业人口、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农村常住人口)等基本情况。

2 主要普查成果2.1 水利工程普查成果分地市列表展示水库、水电站、水闸、泵站、引调水、堤防和塘坝及窖池工程的数量等主要普查成果。

第一次水利普查清查数据审核报告

第一次水利普查清查数据审核报告

第一次水利普查清查数据审核报告__区第一次水利普查清查数据审核报告一、审核工作开展情况(一)依据为做好__区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审核工作,我区数据审核的依据主要是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上报和验收管理办法》、《浙江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方案》、《浙江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清查数据验收规定》、《__市第一次水利普查清查数据验收规定》的有关要求进行。

(二)数据审核内容我区数据审核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无引调水工程)对我区清查的数据进行全面审核对我区内的水库、水电站、水闸、泵站、堤防、农村供水工程、塘坝、居民生活用水户名录、灌区名录、工业企业、建筑业三产、河湖取水口、治理河段保护、入河湖排污口等的有关名称、数据等进行审核。

(三)数据审核方法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我区数据审核工作于五月底全面开展在数据审核前期我区完成的主要工作有:(1)组建审核工作组。

工作组由区普查办工作人员、区水利局有关人员组成。

(2)拟定审核工作初步方案。

对审核的组织实施、人员组成及职责分工、时间安排等作出具体安排。

在具体数据审核上数据审核主要由我区普查办人员进行同时区水利局有关人员对我区在数据审核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

我区数据审核注重在排重、排漏、排错方面对我区的清查数据的全面性、完整性、准确性及清查表填报和数据格式的规范性等逐一排查同时对数据的合理性、逻辑关系等进行核实。

二、数据审核的总体情况(一)漏报情况在我区数据审核过程中发现在台账数据中除部分塘坝(3浙江省__市__县清查对象汇总表行政区划水利工程经济社会用水河湖开发治理行业能力灌区地下水取水井水库工程水电站工程水闸工程泵站工程引调水工程堤防工程农村供水工程塘坝及窖 (池) 工程居民生活用水户调查对象灌区调查对象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调查对象公共供水企业调查对象工业企业调查对象建筑业与第三产业调查对象河湖取水口地表水水源地治理保护河流(河段)治理保护湖泊入河湖排污口单位灌区规模以上机电井规模以下机电井、人力井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 Q201 Q202 Q203 Q204 Q205 Q206 Q207 Q208 Q301 Q302 Q303 Q304 Q305 Q306 Q401 Q402 Q403 Q404 Q405 Q601 Q701 Q801 Q802 Q80310 1 0 3 0 20 0 3 100 4 20 4 176 68 161 4 0 0 328 10 10 0 163 00 0 1 0 0 0 5 0 34 00 0 6 3 0 0 2 0 637 00 0 31 13 0 0 2 1 154 00 0 14 21 1 1 2 0 239 00 0 1 1 0 0 4 0 26 03 04 3 3 2 1 0 43 02 0 8 0 1 1 2 03 02 1 11 16 1 0 2 0 11 012 0 29 0 0 8 1 0 311 00 0 0 0 0 0 0 0 0 00 0 0 0 0 0 0 0 0 029 2 105 60 6 15 31 1 1621 0 三、数据审核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置情况(一)发现的问题 1、水库工程部分水库所在河流没有填写;普查员、指导员、联系方式没有填写。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台前县灌区专项普查数据审核报告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台前县灌区专项普查数据审核报告

台前县灌区专项普查数据审核报告台前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0一二年七月目录1 基本情况 (4)2 主要普查成果 (6)2.1 灌溉面积普查成果 (6)2.2 灌区普查成果 (7)3 审核工作开展情况 (10)3.1 基础资料准备 (10)3.2 审核过程 (10)3.3 普查数据质量 (12)4 灌溉面积汇总审核分析 (13)4.1 数据采集方法 (13)4.2 总量指标对比分析 (13)4.3 单位指标对比分析............... 1错误!未定义书签。

4.4基础资料对比分析 (15)5 灌区汇总审核分析 (18)5.1 总量指标对比分析 (18)5.2 单位指标对比分析 (18)5.3 与基础资料对比分析............. 1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跨专业数据审核分析 (22)6.1 与水利工程关联性审核分析 (22)6.2 与地下水取水井专项关联性审核分析 (22)6.3 与行业能力专项关联性审核分析 (22)7 问题与说明 (23)7.1 灌溉面积普查中的问题与说明 (23)7.2 灌区普查中的问题与说明 (23)附表1省级普查区设计灌溉面积5万亩以上灌区管理单位情况表.. 24 附表2省级普查区跨县灌区归并名录表(灌区普查归并表) (25)1、基本情况(1)地理位臵台前县位于豫东北平原,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处,黄河、金堤河汇流的三角地带,地处北纬35°56′-36°06′和东经115°39′-116°06′之间,北部以北金堤为界与山东省阳谷县相邻,东部和山东省东平县、南部和山东省郓城县、梁山县隔黄河相望,西邻我省范县。

(2)地形地貌特征由于受黄河泛滥冲积所致,全县地形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自然倾斜,坡降一般为五千分之一至九千分之一,海拔高度一般在40-50米之间。

由于黄河、金堤河从境内横贯全境的独特地形,使全县土地多为黄河滩地和背河洼地。

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报告

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报告

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报告根据宜昌市第一次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汇总、审核、上报的通知》和转发《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上报和验收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夷陵区水利普查办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工作,通过清查登记、审核、对比、查缺补漏、数据处理等工作流程,已初步完成对象清查数据审核,现汇报如下:一、清查数据审核工作开展情况一是精心组织,整体推进全省水利普查对象清查工作。

我区水利普查办领导十分重视对象清查、数据录入工作,成立了水利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工作组。

在清查底册编制工作中,区普查办参考我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成果和水利部门、统计部门、城建部门、农业部门有关资料整理出初步清查对象,然后根据乡镇水利服务中心和工商、税务部门资料对清查对象进行增减,按照清查分区编制各类清查对象的基础名录,作为清查工作的基础。

在划分普查区时,我们主要是按普查专业对基础名录进行确定,各普查专业又通过乡镇获取清查数据。

对于河流湖泊、堤防等线状清查对象,以乡镇为单元,不再划分普查区,由乡镇普查员清查填表;对于水闸、泵站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水利部门掌握的点状水利工程的清查由乡镇普查员负责清查填报;对于取水口、入河排污口按河流流域水系划分普查区,按水利部下发的工作底图中河流边界划分普查区;对于农村供水工程、公共供水企业、工业企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单位等点状清查对象,以乡镇为普查区,以行政村为清查单元,由乡镇组织逐村清查;灌区清查分乡镇对应的各乡镇清查,交回区普查办核实和填表上报。

对于大老岭林场,按“在地原则”划在邓村乡普查小区,由邓村乡负责清查;对于三峡坝区,由区普查办联系相关部门负责协调并清查填表。

为做好清查工作,区普查办召开乡镇指导员参加的清查阶段工作会议,按照清查分乡镇部署具体工作,由区普查办各专业的业务组长对清查中的注意事项和填表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对所提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并印发了清查阶段工作任务及普查表填报说明。

水利普查行业能力普查数据审核分析报告

水利普查行业能力普查数据审核分析报告
普查填表对象数量
初步验收成果(个)
最终成果(个)
初步验收成果(个)
最终成果(个)
* *县
14
14
14
14
2.2
2.2.1
列表描述本行政区内普查填表单位数量情况:
表4 * *县普查对象填表情况统计表
行政区划名称
普查名录单位数
填表单位数
行政机关
事业单位
企业
社团
乡镇水利管理单位
应填
已填
应填
已填
应填
已填
应填
(六)有利于协调统一水管理法规与技术标准。过去不同部门法规和政策不协调,经常带来负面影响,如供水、排水方面的违法案件,城建执法要管、水利执法也要管,容易形成重复执法,而对水污染方面的违法案件,执法力度则明显偏软。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确定后,有针对性地逐步建立健全地方性水务管理法规,加强水务综合执法能力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了涉水事务的依法管理和规范管理水平。
4.3.2
我县水利事业单位在规定普查时点范围内普查对象总共有6个,其中水务局局内直属事业单位2个、县中型水库管理局2个、县小(一)型水库建设管理所2个。水利行政机关与水利事业单位的比例为1比6,经过查阅我县统计局、档案局和质监局相关资料,确认落实我县水利事业单位就着6个,调查对象对到不重不漏。
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我县将抓住当前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以健全服务组织、明确基本职能、理顺管理体制为重点,协调组织、人事、编制、财政等相关部门,认真制订方案,明确部门责任和任务分工,解决建设经费、运行管理经费和人员编制等问题。
积极推行乡镇水利所(站)实行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将乡镇水利所(站)定性为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人员设置与物资调拨全部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员和业务经费全部纳入县级财政负担。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要充分听取所服务区域乡镇党委、政府的意见,根据各地水利工作业务开展情况,日常水利工作也可由乡镇政府安排。乡镇水利所(站)的机构设置应有利于县级水利部门业务指导工作的落实,有利于乡镇基层水利所公益性职能的有效履行。

确山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灌区专项数据审核分析报告

确山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灌区专项数据审核分析报告

确山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灌区专项普查数据审核报告确山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一二年五月1基本情况(1)自然地理情况。

确山县属淮河流域汝河水系,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湿适宜。

境内山峦绵亘,岗岭起伏,沟壑纵横,由于地形地貌的影响,河流较多,境内河流多呈扇面形,辐射状。

境内由于受东南季风影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降雨集中,突发性强,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2)经济社会情况。

确山县总面积17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8.064万亩,辖13个乡镇,203个行政村,7个居民委员会,1个水库社区,总人口49.47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0385万人,农村人口44.358万人。

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80566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20957万元,第二产业356840万元,第三产业227872万元),比上年增长11.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842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27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32.67亿元,全年工业用电达到5亿度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8.95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537140万吨。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12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838.46万元,全县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3)河流水系基本情况。

北部黄溪河发源于蚁蜂、胡庙乡境内的山区,注入驿城区的汝河,境内流域面积约为162平方公里;中部臻头河发源于竹沟镇西北山涧、千年岭西麓,自西向东经竹沟、石滚河、瓦岗、任店、普会寺、留庄、刘店等七个乡镇,至刘店乡董埠口出境,为境内第一大河,境内流域面积约为1303平方公里,境内河长100公里,河道比降为1/1954,河床最宽处为200米,最窄处为50米,常年流水,有大小支流24条,这些支流中,以哑巴洞沟、孤山冲河、竹沟河、石滚河、何大庙河、邢店河、碾盘沟、胡寨西河、白河、刘寨河、南十里河较大。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数据审核分析报告范本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数据审核分析报告范本

第⼀次全国⽔利普查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数据审核分析报告范本**市(县)第⼀次全国⽔利普查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数据审核分析报告**市(县)第⼀次全国⽔利普查办公室(公章)⼆〇⼀⼆年五⽉审定:审核:编写:⼀、基本情况(1)⾃然地理情况**市(县)位于**省西南边陲。

县域周长318.6公⾥,其中国境线长96.358公⾥,东西宽71.9公⾥,南北长70.6公⾥,国⼟总⾯积2642平⽅公⾥,其中⼭区占总⾯积的98%,坝区占2%。

**地处滇西南“帚状”⼭脉中低⼭狭⾕区,地势东北⾼,西南低,境内最⾼海拔2978⽶,最低海拔510⽶,相对⾼差2468⽶。

地貌以⼭地为主,⾕坝相间其中,全县⼤致分为四种地貌类型。

⼀是侵蚀构造中⼭⼭地:⼴泛分布于1000⽶海拔以上的地区,是全县地貌主体,⾯积约为2000平⽅公⾥,占全县⾯积85%以上。

⼆是深切割狭⾕:主要分布在南捧河沿岸,怒江靠**⼀侧沿岸地区,⾕地狭窄,⾼差较⼤,从⾕底⾄⾼点,相对⾼差⼀般在1500⽶以上,其⾯积约为全县⾯积的4%左右。

三是岩溶地貌:主要分布在铜⼚、刷布⼚、南伞等地,该地貌⾯积约为全县⾯积的9%左右。

四是宽⾕盆地:有中⼩型坝⼦14个,除南伞、⽩岩坝为岩溶洪积外,其余坝⼦为断坝,⾯积占全县总⾯积的2%左右。

**市(县)主要受西南季风和印度洋暖湿⽓候的影响,加之境内丛峰起伏,海拔⾼差⼤,相对⾼差达2468⽶,因⽽形成典型的⽴体⽓候特点,县内有亚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四种⽓候类型的⽓候带,主要以南亚热带类型为主。

地表⽔较为丰富,南捧河为主要河流。

多年平均降⾬量为1614.1毫⽶,年蒸发量为1565毫⽶,相对湿度81%,属于湿润型地区。

年平均⽇照时数为1936.8⼩时,⽇照率为45%,年太阳积温6885.7℃,年均⽓温18.8℃,年均⽆霜期333天。

(2)经济社会情况**市(县)是云南省73个贫困县和25个边境县之⼀,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临沧市西部,县域国⼟⾯积2642平⽅公⾥,县辖4乡3镇71个村委会、3个社区,总⼈⼝17.58万⼈,其中农业⼈⼝15.3677万⼈,2011年度⽣产总值214885万元。

水利普查汇总审核报告

水利普查汇总审核报告

xxx县水利普查台帐建设对象名录汇总审核报告根据黔水普办[2011]27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对我县有关台帐建设的名录对象进行了认真核实,现将审核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行政区划情况xxx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乌江北源六冲河和南源三岔河上游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过度的乌蒙山区倾斜地带,地处东经104°10′28"~105°01'23",北纬26°46′12″~27°28'18″。

县城距省会贵阳300多km,距地区行署所在地96km。

全县辖27个乡镇456个行政村,9个居委会;共有人口77.4367万人,其中非农业户口 4.5996万人,农业户口72.8371万人。

有汉、彝、苗、回、布依等18个民族。

二、近几年的取水情况我县取水以地表水为主,多用于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方面。

由于我县工业化水平较低,工业用水方面取水量较少。

取水量受自然气候因素影响较大,现在自然气候,地下水的开采利用逐渐得到应用,地表水蓄积也有待进一步发展加大。

三、台账建设对象的确定过程和总体情况1、居民生活典型用水户调查名录:xxx县城市化率为18.49%,共抽取1个街道及镇区,2个居委会,4个乡镇,8个村委会,20户城镇居民户,80户农村居民户,按照用水不同程度等次进行抽取典型用水户,每社区(村)抽取10户,共抽取100户作为典型用水户调查对象。

其中有两户没有门牌号。

2、灌区调查对象名录:上级下发我县万亩以上灌区0处,我县目前正常发挥效益的灌区总数72处。

其中:规模以上灌区9处,9处全部作为调查对象。

规模以下灌区63处,确定抽样调查对象13处。

共22处作为调查对象。

3、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调查对象名录:经调查农牧局,我县无规模以上的畜禽养殖场。

4、公共供水企业调查对象名录:我县公共供水企业中,达到供水量规模或者用水人口规模的仅县城自来水公司(xxx县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1处,镇区和农村0处。

水利普查成果分册审查会报告

水利普查成果分册审查会报告

(一)水利工程
3.堤防工程
衡水市5级及以上堤防长度为770839米,其中达标长度 为320399米。1级堤防长度67029米,达标长度67029米; 2级堤防长度351175米,达标长度166913米;3级堤防 长度222157米,达标长度81994米;4级堤防长度76905 米,达标长度4400米
(二)经济社会用水
(2)单位用水指标普查成果
衡水市2011年全市人均用水量417.5立方米,万元地区 生产总值用水量196.14立方米/万元,城镇居民平均生 活用水量152.6升/日•人,其中城镇生活用水量80.3升/ 日•人,城镇公共用水量72.2升/日•人,农村居民生活 用水量48.8升/日•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7.5立方 米/万元,其中高用水工业20.10立方米/万元,一般用 水工业12.78立方米/万元,建筑业单位建筑面积用水量 0.99 立 方 米 / 平 方 米 , 第 三 产 业 从 业 人 员 平 均 用 水 量 182.3升/日•人,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213.2立方米/亩, 非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263.4立方米/亩
范围最广 涉及专业最多 数据量最大、最为详 细
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经济社会用水来自况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情况 水土保持情况 行业能力情况 灌区情况
地下水取水井情况
• 查清了各类水利工程数量、分布、规模、能力 水利工程 及效益等基本情况
• 摸清了全市城乡居民生活、农业、工业、建筑
经济社会 用水
业、第三产业以及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等经济 社会用水状况
衡水市第一次水利普查 成果分册审查会
衡水市第一次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四年六月
一、水利普查主要成果
主 要 内 容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

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报告

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报告

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报告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审核报告日期:__________一、背景在水利普查工作中,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合法性对于保证普查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审核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的合规性,特编写本报告。

二、数据审核方法与过程2.1 数据获取通过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配合,获取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包括但不限于:(1) 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名单;(2) 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如联系方式、地质等;(3) 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的水利设施情况,包括数量、类型、状况等;(4) 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如取水量、用水用途等。

2.2 数据审核方法本次数据审核主要采用以下方法:(1) 对照相关法律法规,核对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的合规性;(2) 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沟通,核实数据的准确性;(3) 对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进行逻辑性审核,确保数据的合理性和一致性。

三、数据审核结果3.1 数据准确性审核结果经过对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的审核,确认数据的准确性良好,未发现重大错误或遗漏。

3.2 数据合规性审核结果经过对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的审核,确认数据的合规性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存在违规情况。

四、数据审核意见与建议综上所述,针对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我们建议:(1) 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配合,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2) 注重对数据的质量控制,建立数据审核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数据错误。

附件:1.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一览表(附件1)2.夷陵区水利普查对象清查数据核对记录(附件2)法律名词及注释:1.水利普查:水利普查是对某一区域内的水利资源及其利用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统计,旨在了解水利资源分布情况,为合理规划和管理水利资源提供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金霍洛旗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地下水取水井专
项数据审核报告
一、普查数据审核工作开展情况
1、数据审核的内容
地下水专项调查,主要对全旗七个镇的地下取水井,其中9267眼规模以上机电井机电井;17099眼规模以下机电井;2处规模以上水源地,审核规模以上机电井基本信息是否准确,用水量是否合理,数据是否准确。

2、数据审核的方法和依据
1.规模以上机电井普查表(P801)
(1)对普查区内P801表中数值型指标进行排序,对排序靠前和靠后的数据进行核实。

(2)乡村实际供水人口审核是否小于或等于本村总人口,(3)控制灌溉面积是否大于等于实际灌溉面积
(4)2011年耗电量(耗油量、开泵时数)审核是否与当地的用水实际情况相符合及普查区内各规模以上机电井的2011年耗电
量(耗油量、开泵时数)间是否协调。

(5)推算取水量所用参数审核单位耗电量的取水量是否与水泵“单位耗电量的额定取水量”(水泵额定流量/额定功率)相近,重点核实若相差超过50%。

普查区内同一型号(额定流量、额定功率等)水泵的参数间是否协调。

(6)2011年取水量审核,根据乡村生活人均年取水量、田地亩均年取水量的标准,重点审核年均取水量与乡村生活人均年取水量(10~100 m3)、水田亩均年取水量(250~2000 m3)、菜田亩均年取水量(50~1000 m3)、水浇地亩均年取水量(50~800 m3)不协调的对象。

计算2011年取水量与年许可取水量的比值,重点核实比值小于0.5或大于1.5的记录。

2.规模以下机电井及人力井普查表(P802)
根据2011年规模以下及人力井审核标准及方法,审核同一村级普查表与清查表中规模以下灌溉机电井、规模以下供水机电井、人力井的井数是否相同,针对不相符的数据,进行分析原因并修正;对普查区内普查中数值型指标进行排序,核实了排序靠前和靠后的数据。

重点审核规模以下供水机电井实际供水人口、人力井实际供水人口是否小于或等于本村总人口;通过“农业灌溉亩均年取水量”、“人均年取水量”分析,审核2011年规模以下灌溉机电井、供水机电井取水量的合理性。

对城镇人均年取水量应与典型城镇居民用水调查成果、乡村人均年取水量应与典型农村居民用水调查成果不协调的进行数据核实及更改。

3.规模以上地下水源地普查审核,根据2011年取水量一般应满足2011年取水量≤日取水量*365条件,核实普查区内普查表中数值型指标排序靠前和靠后的数据。

重点核实2011年取水量与设计年取水量的比值、2011年取水量与年许可取水量的比值小于0.5或大于1.5的记录。

审核规模以上水源地机电井井数、已办理取水许可
证的规模以上机电井井数、年许可取水量、2011年取水量,应与依据隶属于该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的所有规模以上机电井普查表统计的相应数据是否保持一致。

4.规模以上机电井汇总数据审核
(1)井数审核
认真审核了各普查区内汇总表中井数是否与对象名录中的井数一致性,灌溉机电井、供水机电井、机电井的数量以及配套灌溉机电井、配套供水机电井、配套机电井的数量,与以往水利统计年鉴等资料进行对比,从定义、规模标准、统计口径等方面进行了数据审核。

查看井数量的区域分布是否合理,分析山丘区、平原区井的密度间是否协调。

(2)乡村实际供水人口审核,核实了是否乡村实际供水人口小于或等于乡村总人口、小于或等于总人口及各规模以上机电井的乡村实际供水人口间的重复情况。

(3)对规模以上机电井实际灌溉面积是否小于或等于其控制灌溉面积进行了详细审核。

将规模以上机电井灌溉面积与以往水利统计年鉴等资料进行对比进行分析说明。

对规模以上机电井的控制灌溉面积间、实际灌溉面积间不得有重复。

(4)2011年取水量审核
根据以往水利统计年鉴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各普查区的乡村生活取水量,主要从人均年取水量方面进行审核,并与经济社会用水调查汇总成果相协调;对于农业灌溉取水量,主要从亩均灌溉
年取水量方面进行审核,并与经济社会用水调查汇总成果相协调。

5.规模以下机电井及人力井汇总数据审核
(1)井数审核了各普查区内汇总表中井数是否与对象名录中的井数一致,并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状况、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分析本级及下级各普查区内规模以下机电井、人力井数量的区域分布是否合理,山丘区、平原区井的密度间是否协调。

(2)实际供水人口审核中,重点查看了规模以下供水机电井实际供水人口是否小于或等于普查区总人口,人力井实际供水人口是否小于或等于普查区总人口。

(3)2011年取水量审核时,对于规模以下灌溉机电井,主要从亩均灌溉年取水量方面进行了审核,并与经济社会用水调查汇总成果相协调。

对于规模以下供水机电井、人力井,主要从人均年取水量方面进行审核,并与经济社会用水调查汇总成果相协调。

6.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汇总数据审核
结合全国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等成果复核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数量。

审核了各普查区内汇总表中水源地数量是否与对象名录中的水源地数量一致。

以及各普查区内根据规模以上机电井汇总表、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汇总表统计的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内规模以上机电井井数是否一致,对不一致的进行了复核。

7.地下水取水量审核
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审核技术中地下水取水量审核
基本规定,并与以往水利统计年鉴、水资源公报等资料进行对比,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状况、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就各普查区内的地下水取水量、取水量组成(浅层地下水取水量、深层承压水取水量)、取水结构(各行业取水量所占比重)、地下水取水量的区域分布是否合理,分析山丘区、平原区井的地下水开采模数是否协调。

二、调查数据的总体质量情况
1、调查对象漏报、错报情况
1.规模以上机电井调查对象符合名录上报要求,名录按照机电井名称、详细位置、地理坐标、成井时间、地下水埋深、井管内径及材料,配套泵型号、灌溉面积、耗电量、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基本信息等情况,通过在台帐填报过程中进行登记调查,做到了不重不漏,准确界定普查对象,未出现调查对象和数据漏报、错报情况。

2.规模以下机电井、人力井调查对象符合名录上报要求,名录一村委会为单位,对井口井管内径小于200mm灌溉机电井的井数、灌溉面积、出水量;日取水量小于20m³的供水机电井的井数,供水人口、年水量;人力井的井数、实际供水人口、年取水量基本信息等情况。

2、普查表数据漏填错填情况
我旗地下水取水井情况普查中对6项对象名额填报的基本信息和数据详实准确,均未出现数据漏填错填情况。

3、普查表数据汇总结果
地下取水专项情况调查名录3项,其中规模以上机电井9267眼,规模以下 17099 眼,规模以上水源地2处,调查对象涉及7个乡镇,138 个行政村,经审核,所填报数据与基础数据相统一,汇总数据与上报的数据相统一,名录和调查表通过了计算机软件审核,各项基础指标、基本信息、管理单位和隶属关系以及空间数据录取都符合要求,做到了调查单位、用水户与旗普查办及市普查办数据成果相一致。

三、数据审核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处置情况
地下水取水井数据审核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机电井方面:机电井电机型号与实际情况不符合、不完整。

(二)机电井坐标方面:部分机电井坐标出界,跟实际位置不相符。

对上述问题经过下乡处理,最终改正了错误,通过了普查数据的审核。

四、下一步做好普查数据上报的措施和建议
为做好第一次水利普查数据上报的准确性,主要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进一步做好普查数据审核工作,降低差错率。

(二)建议与市普查办联系,请市普查办来技术审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