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

合集下载

2012届鉴赏诗歌的行文结构

2012届鉴赏诗歌的行文结构

• (2006安徽卷) 柳梢青 送卢梅坡 刘过 安徽卷) 柳梢青•送卢梅坡 安徽卷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 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 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 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 吹奏《梅花落》。 吹奏《 注 ①泛菊:饮菊花酒。 吹梅:吹奏 梅花落》 •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 ⑴“聚散匆匆 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 聚散匆匆” 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
4、首尾照应
首尾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 首尾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 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在一些诗歌中, 更加突出主题,起到良好的表达效果。 在一些诗歌中, 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对照的方式, 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对照的方式,来抒发 自己或他人情感, 自己或他人情感,如:
• (2011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浙江) 浙江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 题 •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蝶恋花 出塞 清 纳兰性德 •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 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 深山夕照深秋雨。 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 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分) 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 【答案】“今古河山无定据”,起句即言自己的 答案】 今古河山无定据 今古河山无定据” 感受,抒发江山多更迭的兴亡之感,总领全词, 感受,抒发江山多更迭的兴亡之感,总领全词, 点明主旨,并奠定悲慨的感情基调。 点明主旨,并奠定悲慨的感情基调。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

另外,在写景抒情诗中, 我们也可以说,诗歌中的写景 是为抒情作铺垫。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前四句是写洞庭湖、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岳阳楼景观的名句, 写出了磅礴的气势,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壮阔的境界,为人 们称道。
“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浩浩湖水触发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景
欲欲济济无无舟舟楫楫,,端端居居耻耻圣圣明明。。 坐坐观观垂垂钓钓者者,,徒徒有有羡羡鱼鱼情情。。

后四句表露想
注:“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 入仕,希望张 人接引赏识。“垂钓者”比喻当朝执政的人, 丞相引荐之意。
这里指张九龄。 “羡鱼情”喻从政的心愿。
12.卒章显志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直接 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 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难》尾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 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专题
之篇章结构(结构技巧)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有关结构的典型术语。 2.掌握诗篇结构类问题的答题模式。
.
感遇十二首(其二)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1]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2]
【注释】: [1]林栖者:指隐士。
[2]美人:喻指理想中的同道者.
抑扬可分两种:1.欲扬先抑法; 2.欲抑先扬法。
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

古诗鉴赏之篇章结构

古诗鉴赏之篇章结构
“欲济无舟楫”意即想要渡江河却没有船和桨, 欲济无舟楫”意即想要渡江河却没有船和桨, 暗指想要出仕当官却没有人引荐。 暗指想要出仕当官却没有人引荐。诗人写洞庭湖 水正是为了引出“欲济无舟楫” 水正是为了引出“欲济无舟楫”,从而委婉的表 白自己的心事,希望得到赏识和录用。 白自己的心事,希望得到赏识和录用。所以前四 句的写景是为后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句的写景是为后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 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 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 照应了诗题中的 了诗题中的“ 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 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诗经·蒹葭》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 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 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 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古典诗词的篇章结构精编版

古典诗词的篇章结构精编版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①咸阳:秦汉两代的故都。②许浑:晚唐诗人。
(1)首句“一上高楼万里愁”在整首诗中起什么作用?
一个“愁”字统领全诗,奠定了全文的感 情基调(术语),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 讲“愁”,下面则交代因何而愁(内容)。
点绛唇 途中逢管倅 赵彦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 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 处,回首斜阳暮。
注:①管倅是作者好友(倅,称州郡副贰之官,如通判)②何遽 (jù):为什么那么快。③《阳关》句:别离之曲。
(1)本词以“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做结尾, 有何妙处?
答:以景结情,寓情于景(术语),营造了一 个凄苦惆怅的意境(内容),引起读者无穷无 尽的想象(作用)。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 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 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 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 天狼。
答案:上片以描述为主,主要描写了一 幅热烈、豪壮的出猎场面;下片重在抒情, 尤其后三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 天狼”抒发了自己杀敌报国的愿望。上片的 记叙为下片的抒情做了充分地铺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 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 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 (1)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承上启下。上句写云去山昏,游人散后,郊

诗歌的篇章结构

诗歌的篇章结构
古代诗词鉴赏 篇章结构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五十二分。
考纲分析
一、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考查 二、对诗歌行文线索的考查 三、对关键句子结构作用的考查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五十二分。
诗歌的篇章结构 1.物与情的关系:先景后情、先情后景、
以景结情 2.结构特点:重章叠句、伏笔铺垫、比兴、
统领全诗、照应、承上启下、抑扬等。 3.如何体现主旨: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等。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 如何消夜永!
●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 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a.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的。1分
b.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 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 去、夜寂静时。 2分。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五十二分。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 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 如何消夜永!
●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 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五十二分。
【 2011年高考全国卷 】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 深无雁影。
古代诗歌鉴赏 ——篇章结构 诗词的结构又称章法。分 “起”“承”“转”“合”四部分。 起:即起句,用一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 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 往下说。 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引起 波澜。 合:则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 的作用。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五十二分。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一点 五十二分。
总结 一、首句的结构作用:
1、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以下对什么的描写 2、为下文对什么的描写作铺垫 3、渲染某种气氛,烘托某种心情,为诗歌奠定某种基调。 4、如果首句设问,那么就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二、中间句(转承句)的结构作用:

鉴赏诗歌篇章结构

鉴赏诗歌篇章结构

练7.铺垫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前四句是写 洞庭湖、岳 阳楼景观的 名句,写出 了磅礴的气 势,壮阔的 境界,为人 们称道。
简析:
“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浩浩湖水 触发出来的。或者说,诗人写洞庭湖水正是 为了引出“欲济无舟楫”,从而委婉的表 白自己的心事,希望得到赏识和录用。
古典诗词表达技巧鉴赏
篇章结构
诗歌的篇章结构
1、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2、重章叠句、伏笔铺垫、照应、抑扬。
3、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
一、景情关系
1、先景后情
诗歌多先写景造境,而后再在此基础上抒怀。
村行 宋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景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情
对比
8.卒章显志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直接 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 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难》尾句 “ 长 风破 浪 会有 时 ,直 挂 云帆 济沧 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 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 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 情呢?
高高秋月照长城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
答案: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 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 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 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 无限的想像空间。

2019诗歌鉴赏之(构思技巧)篇章结构(1)

2019诗歌鉴赏之(构思技巧)篇章结构(1)

2、结构特点(起-承-转-合)
重章叠句、伏笔铺垫、比兴、统领全诗、
照应、承上启下、抑扬等。
3、如何体现主旨:
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等。
景(物)情(主旨)的关系
1、先景后情:诗歌多先写景造境,而后再在此基础
上抒怀。
村行
宋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景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情
1、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
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
2、铺垫: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 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题柳亭送别图 明 徐渭
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
诗歌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 而后释法情感,破势而出。
诗歌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诗人摄取“妃子笑”入 诗,而要揭露唐玄宗杨贵妃的腐化生活。
诗句在诗歌中的作用
一、首句或首联的作用:
1、总括全诗,领起下文; 2、点名时令、地点交代心情 ; 3、为下文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做铺垫、埋下铺垫; 4、奠定情感基调 ;
5、暗合照应题目,切入主题 ;
6、渲染某种气氛,营造某种意境,借景抒情,烘托任务情绪 形象(写景诗句); 7、如首句设问,则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
4、
木兰花· 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
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
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
(1)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篇章结构_2

诗歌鉴赏篇章结构_2
注:“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 人接引赏识。“垂钓者”比喻当朝执政的人, 这里指张九龄。 “羡鱼情”喻从政的心愿。
景 情
后四句表露想 入仕,希望张 丞相引荐之意。
9.以小见大
在表现大题材时,诗人不是叙 述描写大事件、大场面,而是着 眼于小事情、小景象,通过“小 事”“小物”“小景”来反映大 境界、大主题,这种手法叫做以 小见大。
1.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回答(1)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 名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注:①咸阳:秦汉两代的故都。②许浑:晚唐诗人。
(1)首句"一上高楼万里愁"在整首诗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一个“愁”字统领全诗,奠定了 全文的感情基调(术语),与下文构成 因果关系,开头讲“愁”,下面则交代 因何而愁(内容)。
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 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 愁”。 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 在反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 上形成鲜明对比。
铺垫: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 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 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诗 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 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 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 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 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 (1)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篇章结构题型整理语文

篇章结构题型整理语文

篇章结构题型整理语文
篇章结构是语文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以下是相关知识点的整理:
•诗歌鉴赏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文艺表现方法和篇章结构:赋、比、兴;铺陈描写、用典、象征联想、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抑扬变化、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在解答篇章结构题型时,需要注意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和布局谋篇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

常见的篇章结构有以下几种:
•总分结构:先总述后分述,或先分述后总述,也有总分总结构。

•并列结构:文章各部分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是平行关系。

•递进结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或作者的认识发展顺序来写,层层递进。

•对照结构:把两种事物或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显示事物的本质和不同。

这些篇章结构可以帮助作者组织文章,使文章更加清晰、连贯、有条理。

同时,这些结构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诗歌鉴赏之结构

诗歌鉴赏之结构

2、照应: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 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 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 前边得先有个交待。这样,文章前后才能贯串,使 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 (1) 照应的作用。照应能使作品结构显得紧 凑、严谨。 (2) 照应的种类。① 首尾照应。开头与结 尾的照应。② 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 应。 ③ 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 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对 照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
2、先情后景(缘情写景)
下笔即写情,对诗歌而言,有点类似开门见山。如李煜的 《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 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的小小沙洲。这时候, 面对着茫茫暮色,旧愁未了,新愁又涌上心头。望着无边 无际的旷野,那天,好像比树还低沉;由于江水清清白白, 那月亮,使人更加感到亲切近人。 【赏析】此诗则是先情后景,后两句衬托前句,表现了诗人 飘泊他乡的孤独感和异客之愁。
再如: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赏析】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 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 此“不尽”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 情(术语).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 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 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 想感情(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作 用)。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 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 天山,身老沧州! 【析】 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 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苍州”与 “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 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结构技巧篇章结构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结构技巧篇章结构课件

学习交流PPT
12
2、层层铺垫
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情节的准备或 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
这是明朝徐渭《题柳亭送别图》一诗,诗作 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后破势而出。
学习交流PPT
13
另外,在写景抒情诗中,我们也可以说, 诗歌中的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
卒章显志、开门见山、以小见大、对比等。
学习交流PPT
4
一、景情顺序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先景后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高高秋月照长城。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 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愁”字统领全诗,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讲”愁“,下文
交代因何而愁。
学习交流PPT
9
3、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 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言尽而 意犹未尽。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
2、寻找诗词中的标志性语言
如在以时空为序的诗词中要注意寻找
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句子;写景抒情或
托物言志的诗词中要注意末尾卒章显志的
抒情议论句。
学习交流PPT
3
诗歌的结构技巧
1、景(事、物)与情(主旨)的关系(顺序): ①先景后情(大多如此)②先情后景③以景 结情。 2、结构特点:

古代诗歌鉴赏篇章结构概述

古代诗歌鉴赏篇章结构概述

祝你 成功!
引起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1分)(作用)。
5.
感遇十二首(其二)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1]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2]
【注释】: [1]林栖者:指隐士。
[2]美人:喻指理想中的同道者。
(1)诗篇在开头以
的艺术手法抒发了情
感,并且卒章显志。“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的寓意是什么?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 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
(1)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 析。
答案: (1)承上启下的作用。(术语)(2分) 上句写云去山昏,游人散后,郊外一片空寂,为 上阕白天赛龙舟、踏青的热闹场面作结;下句写 笙歌已歇,喧嚣一天的池院显得分外清静,为下 文写静谧优美的夜景作了铺垫。(分析)(2分)
忍唱《阳关》句!
6.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
鸣处,回首斜阳暮。
7. 注:管倅是作者好友(倅,称州郡副贰之官, 如通判)(1)何遽(jù):为什么那么快。 (2)《阳关》句:别离之曲。
8. (1)本词以“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做结尾, 有何妙处?
答: 以景结情,寓情于景(2分)(术语),
营造了一个凄苦惆怅的意境(1分)(分析),


春 夏
清氛源远
韵致流长
天 地




, 走 过 四

, 人 生 百



皆是Biblioteka 成诗文古代诗歌鉴赏 篇章结构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有关结构 的典型术语。
2.掌握诗篇结构类问 题的答题模式。

古代诗歌鉴赏篇章结构

古代诗歌鉴赏篇章结构

答案:(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动静结合点出居庸关的 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出征士卒的怀 土恋乡)作了铺垫(术语).“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 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主旨).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 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 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 (1)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江阔天低,无处认青帘”在词中有什么作用?
①江水辽阔,天幕低垂,江天相接、白茫茫一片大 雪,无法辨认酒店的所在。 ②这一句营造了寒冷的 氛围,诗人欲借酒消愁酒家却无觅处,衬托了作者 的凄冷无助与孤独寂寞。③在这样的环境与处境下 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故人,用“雪”和“酒”引出下 阕对故人的思念与赞识。
(2011天津卷)骤雨
课前积累:
令行禁止: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 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满目疮痍: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民无信不立。
失信就是失败。
——孔子
——左拉
下列各句中,成内部认购以及预售 房私下转让,但是,个别开发商仍然我行我素,暗 中违规操作,这是令行禁止的。
3、
点绛唇 途中逢管倅 赵彦端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 《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 首斜阳暮。 注:管倅是作者好友(倅,称州郡副贰之官,如通判) (1)何遽(jù):为什么那么快。 (2)《阳关》句:别离之曲。 (1)本词以“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做结尾,有何妙处?

古代诗歌鉴赏
篇章结构
教学目标: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5、铺垫
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 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wǎ得n 行人住?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1)诗诗的的前前两两句句,,有有版版本作本“作将“军将此去军必此 去封 欢必侯 哪, 一封士种侯卒?,何请士心简肯 要卒逗 说何留 明心” 理肯, 由与 。逗本留诗”相,比你与更本喜 诗(相2比)“你马更后喜桃欢花马哪前一雪种”?一句请在简艺要术说表明现 理上由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 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分析概括)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仰慕和思念 之情。(点明情感)
课堂演练1
(08四川卷)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 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 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
其中心是景(事、物)情(或主旨)的关系
按景情 的顺序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先景(事)后情(大多如此) 先情后景 以景结情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1、先景后情

篇章结构——精选推荐

篇章结构——精选推荐

篇章结构古诗词鉴赏表现⼿法之篇章结构(⼀)考点解读:古诗词的结构是体现诗歌形式之美、反映社会内容、表现诗⼈感情的重要⼿段。

赏析其结构形式要整体分析诗的结构特点,体会诗⼈这样写的意图和对诗表情达意所起到的作⽤。

设题⾓度:1、这⾸词(诗)开篇(结尾)有何特⾊?2、说说这⾸诗的构思脉络.3、这⾸诗可分为⼏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4、这⾸诗是以什么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5、这⾸诗的写景顺序有何不同?6、XX句与XX句在结构上有着怎样的联系?7、XX句在全词中的作⽤?结构技巧:1.先景后情、以景结情2.重章叠句、铺垫、照应、过渡、对⽐、层层深⼊、抑扬3.开篇点题、卒章显志、以⼩见⼤。

技法分解:⼀、古诗词形象与情感的关系:按照景与情的先后顺序:先景后情以景结情1、先景后情诗歌多先写景造境,⽽后再在此基础上抒怀。

村⾏宋王禹偁马穿⼭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语⽴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荞麦花开⽩雪⾹。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诗中⾸先细致地描写了秋天的景⾊,尾联陡转,以“惆怅”引出诗⼈的思乡之情。

2、以景结情《从军⾏》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秋⽉照长城。

诗⼈轻轻宕开⼀笔,以景结情。

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个⽉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照,景象壮阔⽽悲凉,更加深了诗⼈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限的想像空间。

《⼭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念将归。

况属⾼风晚,⼭⼭黄叶飞。

最后两句写⼭上望见实景,映衬⼀⼆句之情,以景寓情,⽤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的悲苦。

这种以景结情的⼿法余味⽆穷,耐⼈寻味。

⼆、古诗词的结构特点前句(联)后句(联)的关系:重章叠句、铺垫、照应、层层深⼊、对⽐、抑扬1、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种表现⼿法。

《丑奴⼉·书博⼭道中壁》⾟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山中》
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 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 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这种以景结 情的手法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古典诗词表达技巧鉴赏
篇章结构
关于结构(构思)
结构(构思),说白了,就是作 者围绕主旨,写了什么?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前后内容之间有何联系?
古代诗歌讲究起承转合,一首诗句 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分析诗的结 构思路,从大的方面说,必须把握诗句 间的关系,是先写景后抒情,还是先叙 事后抒情;从小的方面说,针对某句的 总起、过渡、铺垫、照应等。
小结:
1.这是诗歌结构题最直接的一种考法,和现 代文阅读的划分层次,概括大意相似。
2.常见提问方式 ①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 ②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③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3.答题要点:①分层概括诗句的内容。②揭 示诗句之间的联系。③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 什么思想感情。
例1(11年江苏卷)
春日怀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3.解题指导:熟悉诗歌起承转合的结构特 点,了解每一部分的特点及作用,尤其是首 尾句。
诗歌的篇章结构
1、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 2、重章叠句、伏笔铺垫、照应、抑扬。 3、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对比。
起承转合
(一)抓住“起”句。作用有两点:
1、统帅(总起)全篇;奠定基调;点明题旨。 2、借景烘托某种情绪,渲染某种气氛。
(二)“承”句的作用:
⑴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缝合传递的作用; ⑵为下文铺垫和蓄势,以使“体物写志”更有根基。
(三)“转”是指结构上的跌宕和作者思路 上的转换(由事及理、由景及情、由物及人)。
(四)定格“合”句。
所谓“合”就是指诗词的收束句。是 作者情感和诗歌主旨所在。或直笔明接, 即直接抒情、言志、阐理;或曲笔收束。 所谓曲笔就是用折射、暗喻、借景(意象) 等方法表现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或诗歌的主 旨。
参考答案: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 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分析概括)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仰慕和思念 之情。(点明情感)
课堂演练1
(08四川卷)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 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 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
------王昌龄《从军行》
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 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 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 情呢?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
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 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 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 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 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 像空间。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结尾直抒胸臆
春日怀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起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承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转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合
古诗词形象与情感的关系
其中心是景(事、物)情(或主旨)的关系
按景情 的顺序
先景(事)后情(大多如此) 先情后景 以景结情
1、先景后情
诗歌多先写景造境,而后再在此基础上抒怀。
尾联陡转,以
村行 宋 王禹偁
“惆怅”引出
思乡归隐之意。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情
山 居 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先情后景
下笔即写情,对诗歌而言,有点类似开门见山。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 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 如龙,花月正春风。”
3、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 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 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 胜有情”,言尽而意犹未尽。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 简要分析。
答案: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写向往归隐的原因。由 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 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 “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⑤宦海浮沉的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
②以“羁绪”领起全篇,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小结:
1.此类结构题从小角度设题,针对某些句 子(如首尾句)发问,往往隐含在表达技巧 的考查中,须特别注意。
2.提问方式:某句诗在写法上有何特点或 作用?
课堂演练2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
请说说这首诗构思上的巧妙之处。
参考:这首诗构思上运用了对比法。 (指出巧 妙处)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 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 成对比,结构明晰。(分析)诗歌借画眉鸟表达 了作者对禁锢思想、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对言 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点明情感主旨)
例2(08年浙江卷)
日暮倚杖水边①(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⑵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 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