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案件的基本特点

合集下载

论毒品犯罪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论毒品犯罪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论毒品犯罪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内容摘要]:毒品犯罪是一种特殊的刑事犯罪,具有隐蔽性、组织性、国际性、暴力性、秘密性等特征。

这些特征使得查缉毒品犯罪组织和犯人具有一定的难度。

针对毒品犯罪的原因、特征,文章探讨了毒品犯罪的侦查对策。

关键词:毒品犯罪;秘密性;侦查难度及对策在我国,毒品犯罪是指违反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法规,非法走私、贩卖、运输、制造、使用毒品以及与非法走私、贩卖、运输、制造、使用毒品直接相关的破坏国家禁毒活动的行为。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毒品犯罪都采取坚决的措施,且积极参与国际禁毒活动。

涉毒犯罪严重引起防治成本增加,毒品犯罪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祸患。

笔者深入调查分析自己所在城市毒品犯罪现状、特点及原因,预测其未来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有效防治毒品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一、毒品犯罪的原因分析1、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是逐步成为毒品集散地的重要原因。

笔者家乡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交通极为便利,这给毒品犯罪提供了滋长的温床。

2、贫困是毒品违法犯罪的助推剂。

贫困并不是吸毒、贩毒泛滥的一个充分条件,但却是一个必要条件,"穷则思变"仍是吸贩毒人员走上犯罪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

3、不良文化的影响是青少年参与吸贩毒品的诱因。

亚文化因有别于主流文化而得名,多流行于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阶级和阶层中,特别容易在社会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低下的"下层阶级社会"的青少年中形成。

据调查,吸毒、贩毒人员中流传你看哪个穷人吸得起"等观念。

这种特殊的价值取向、生活目标和行为规则直接影响个人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和身份认同。

所谓人以群分,据调查,90%的青少年吸食的第一口毒品来自他最好的朋友,此后不能自拔。

4、法律惩罚不力。

众所周知,人的自我保护本能会驱使大多数犯罪的人千方百计地逃避惩罚,因此,打击犯罪的力度必须达到相当的程度,才能将犯罪揭露出来并予以惩罚,从而发挥举一反三的示范效应,维护社会的秩序;但是,目前由于多方原因致使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不够。

当前毒品走私犯罪案件的特点难点及侦查对策初探

当前毒品走私犯罪案件的特点难点及侦查对策初探

众所周知,毒品是人类的公敌。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近年来更是不断受到国际和国内毒潮的冲击,毒品犯罪形势较为严峻。

虽然经过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加强了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亦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是由于毒品犯罪手法的不断翻新,案情复杂多变,以及有关部门在执法实践中尚存在一些难点、疑点,给有关部门开展打击毒品犯罪工作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笔者尝试从缉私警察侦办毒品走私犯罪案件的角度,对当前毒品走私犯罪案件的特点,以及预审工作的相关对策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一、近期广东毒品案件概况及特点分析(一)广东毒品走私形势依然严峻。

据统计,2004年,广东海关共立案侦办走私毒品案件45起,抓获涉案人员75人,查获毒品约577千克。

其中走私进境案件24起,走私出境案件21起。

案发地相对集中,主要是广州、深圳和拱北关区。

今年以来在广东海关继续保持反走私高压态势下,查获的毒品走私案件数量增长较快,1-7月共立案侦办走私毒品犯罪案件45起,抓获涉案人员67人,查获各类毒品合计万公斤,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4%和%,走私毒品情况依然严峻。

(二)广东毒品走私主要特点分析。

1. 涉案毒品品种齐全,案发地相对集中且以进境为主。

在今年以来查获的涉案毒品中,海洛因、大麻、MDMA、可卡因、美沙酮、氯氨酮、咪达唑仑、咖啡因、吗啡、蓝精灵等均有查获,走私品种齐全,且案发地较为集中,主要是广州关区的新白云机场、深圳关区的罗湖口岸和拱北关区的行监处旅检现场。

其中广州关区6起,查获走私毒品约千克;深圳关区19起,约千克;拱北关区5起,约千克。

在1-4月查获的30起案件中,走私进境案件20起,查获毒品约千克,分别占立案数和查获数的%和%。

2. 走私渠道主要发生在海关旅检行邮渠道,走私方式主要是行李和人身藏匿。

今年1-5月,广东海关旅检行邮移送案件27起,占立案数的90%,显示海关行邮渠道依然是走私毒品的高发区。

走私方式主要是通过行李夹层藏匿、咖啡袋藏匿、茶叶袋藏匿、在挖空的书籍内藏匿、人身藏匿以及人体藏匿等方式实施。

试论当前毒品犯罪案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试论当前毒品犯罪案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试论当前毒品犯罪案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本文以华阴市人民检察院近四年来受理的公安机关提请批捕的毒品犯罪案件为例,分析了毒品犯罪案件的特点与成因,并提出了检察机关办理毒品犯罪案件的三大机制建设对策:建立涉毒案件综合办理机制;建立涉毒案件综合档案和信息综合管理分析机制;对毒品案件实行公检法等业务部门协调配合机制。

标签:华阴市;毒品犯罪;成因;对策当前毒品犯罪是社会危害性最为严重的犯罪之一。

它不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损害,而且往往引发抢劫、盗窃、诈骗、杀人等其他严重刑事犯罪,给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构成巨大威胁。

本文以华阴市人民检察院近四年以来受理的公安机关提请批捕的毒品犯罪案件为例,对当前毒品犯罪案件的特点、成因及其进行分析归纳,并结合自身工作提出了检察机关办理毒品犯罪案件的三大机制建设。

一、当前毒品犯罪案件的特点2011年至2014年,华阴市人民检察院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毒品犯罪案件共计35件46人,批捕35件46人,法院分别作出有罪判决,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至六年不等。

这些涉毒案件犯罪罪名相对集中,主要是贩卖、运输毒品罪。

且贩毒上线90%左右在逃,不法分子在高额利益的诱惑驱动下,置国家法律和禁毒高压政策于不顾,铤而走险,不惜以身试法,导致毒品犯罪案件及犯罪人数始终在高位运行,且有逐年大幅增长的趋势。

可以说,华阴市禁毒斗争形势十分严峻、任务艰巨。

具体呈现以下特点:1、毒品犯罪区域相对集中随着农村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毒品犯罪活动集中在华阴市五方乡大城、杨城村及桃下等农村居住区。

作案地点,多集中在出租房和市内一些中低档的宾馆。

犯罪分子利用此类地区人员成份复杂,人员流动量大,公安机关及社区治安力量相对薄弱,管理不完善,伺机作案。

通过对2011年至今的毒品犯罪案件统计,在这类地区发生的案件占总案件的80%以上。

2、潼关等周边县已成为本地毒品的主要流入地自2011年以来,华阴市院受理的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中,大多数毒品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均是从潼关等相邻县购入毒品。

刍议毒品犯罪的特点及其侦查对策

刍议毒品犯罪的特点及其侦查对策

索, 主动寻找战机, 打击毒品犯罪。同时使用特殊的侦查手段来对付现代的毒品犯罪, 建立相应的情报机构 , 形成完善的毒
品情报处理的科学机制, 以及时了解犯罪动向, 掌握侦查工作的主动权。 关键 词 毒 品犯 罪 侦 查对策 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 : 98 D 1
毒品犯罪的特点
文献标 识码 : A
部 分 , 强化 以下 几个 方 面 的 内容 : 应 ( ) 分 运 用秘 密侦 查 手 段取 证 一 充
海洛因为主的鸦片类毒品仍是世界毒品消 费的主体 , 因此毒品种植、 ( 金三角、 银三角和金新月) 也都是跨国地 区。 一个 国家查获毒品犯罪 案件 , 往往牵涉好几个 国家和地区。我 国处在东南亚金三角的北面, 门, 进入国际市场。据联合国统计 , 全球 目前至少有 2亿多人遭受毒 品侵害, 10 有 0 万人从事国际贩毒活动, 大宗毒品贩运活动基本上操 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贩毒集 团手中 。 针对境外毒枭藏身幕后, 遥控 指挥 向我贩毒的情况, 公安部锁定一批境外毒枭和重要毒贩, 搜集和 固定贩毒证据 , 发出A级通缉令悬赏抓捕, 部署云南等地开展打击境 外毒枭的专项行动。 同时积极加强与缅甸、 老挝、 泰国、 菲律宾等 国家 的缉毒执法合作, 开展联合抓捕行动。2 0 0 6年, 先后抓获了陈伟华、 文坤全、 陈强、 肖云春 、 邵春天等 3 7名长期盘踞境外 的大毒枭和重要 亚的麦德林集团和卡利集团、 意大利和美国的黑手党、 墨西哥 , 日本、
世界上凡大批量的贩毒活动 , 几乎均系职业性的犯罪集团所为。 月云南省破获我国最大武装贩毒案, 缴获枪支 3 支, 6 火箭筒 6 手 支、 3 子弹 18 发、 5 6 发报机两台, 缴获毒品海洛因 2 6 公斤, 2. 8 从我国 已破获的毒品犯罪案件看 , 团化、 集 职业化趋势非常明显。犯 榴弹 3 枚、

浅谈贩卖毒品案件证据的审查与运用

浅谈贩卖毒品案件证据的审查与运用

一、贩卖毒品案件中的证据特点(一)犯罪手段狡猾、行为诡秘、收集证据困难,证据种类单薄。

在这类案件中,除了购买毒品者外很少有其他证人证言。

获取的书证种类单一,通讯资料往往是比较重要的间接证据。

且在司法实践中,很少有当事人主动举报的情况。

(二)犯罪嫌疑人多持抗拒心理,拒供、翻供情况多(三)获取物证难贩卖毒品案件的物证包括毒品、毒资、作案工具等。

作为载体的毒品,是贩毒案件的核心,是定罪量刑的主要依据,但因其性质的特殊性,在司法实践中很难取证。

贩毒人员通常采用零星贩卖的方式,即使当场缴获,数量一般也很少,不能反映其全部的罪行,在公安人员当场抓获毒品交易时,一些贩毒人员甚至还会当场弃置或销毁毒品。

且毒品又是直接损耗的消费品,一旦落入吸毒者手中,很快就会被吸食或注射,导致这一物证的缺失。

(四)诱惑侦查多,往往“特情”的证言证据成为定案的直接证据。

在实践中,我院原则上要求公安机关对特情引诱时要求进行录音录像。

二、贩卖毒品案件的证据审查审查判断证据,是指承办人对已经收集到的各种证据材料,进行分析研究,辨别真伪,确定各个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的大小,并对整个案件事实作出合乎实际的结论。

(一)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审查犯罪嫌疑人是最了解案件情况也是可能受到刑罚处罚的人,所以其口供常常具有很大的虚假性。

其自以为贩毒案件流动性大,涉及的人也多,侦查机关不易查到真凭实据。

所以,我们在审查犯罪嫌疑人口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初次口供审查判断。

在犯罪嫌疑人被抓获的初期,由于惊魂未定,做贼心虚,初次同公安人员接触时形成的材料,一般具有较高的真实性,通常情况下,贩毒案件犯罪嫌疑人在这一时间多数容易说出真实情况。

对这些口供的审查,应注意审查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是在什么情况下作出的,有无诱、逼、套、指供的情况,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完整性,可信性和真实性的程度如何,内容有无矛盾;对于违反法律程序取得的供词不具有合法性,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2、翻供的审查判断。

论毒品犯罪案件与一般刑事案件的区别

论毒品犯罪案件与一般刑事案件的区别

论毒品犯罪案件与一般刑事案件的区别人类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文明,在追求光明的生活中,人类在用勤劳的双手谱写着生命的幸福。

但是,前进的路上,难免有路障——毒品。

从它出现的那一天起,就没有给人类带来过任何益处,相反地,它对人类的害处却骇人听闻。

如今,毒品犯罪与艾滋病、恐怖活动并称为世界三大公害,困扰着整个人类。

它不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损害,而且往往诱发抢劫、盗窃等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并且对社会的经济增长、和谐稳定和文化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如何防范和打击毒品犯罪,因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毒品犯罪案件概述要学习毒品犯罪案件首先必须对毒品有所了解。

(一)毒品的概念及种类1)毒品的概念: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特征:一般来说,毒品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征:1、依赖性。

是由于长期反复服用毒品使之与机体互相作用引起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表现为一种强迫性的或定期的使用该药物的行为。

2、耐受性。

是机体对毒品反应的一种适应状态的结果,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3、危害性。

毒品的依赖性导致毒品滥用及由此引起的毒品违法犯罪所产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损害吸毒者个人身心健康,而且危及家庭、社会治安、国家经济、政局稳定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违法性。

这是毒品的法律属性,我国的《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精神药品和麻醉药品管理办法》以及国际公约等法律法规都对毒品犯罪做出了规定及处罚。

3)毒品的种类:按毒品来源可以分为:1、天然毒品。

指自然界植物体中含有的具有明显生理活性的毒品,如鸦片、吗啡、大麻可卡因等;2合成毒品。

指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制造出来的毒品,如安非他命类、度冷丁、氯胺酮、摇头丸等。

按药理学的分类原则可以分为:1、麻醉药品。

指连续使用后产生身体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包括鸦片类、可卡因类、大麻类及合成麻醉品类。

网络涉毒案件特点及防控对策

网络涉毒案件特点及防控对策

大数据警务与网络安:Big-ikta |{〇><;<1Policing and Network S网络涉毒案件特点及防控对策周军(河南警察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摘要:网络涉毒行为具有隐蔽性、流动性强等特点,给公安机关对网络涉毒案件的侦查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也给社会的预防教育工作造成巨大压力。

为防控互联网涉毒行为,应全面了解网络涉毒案件的特点,深入分 析侦查难点及产生原因,为应对复杂的案件形式打下坚实基础。

从预防和控制两方面着手,加强网络监管净 化网络环境;构建宣传教育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教据库的作用;完善侦查手段,加强跨领域协作,从途径上、 根源上多重防控,斩断毒品在网络蔓延的可能3 关键词:网络涉毒;案件特点;防控对策Features of Online Drug-related Cases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Zhou Jun(Henan Police College, Zhengzhou 450046, China )Abstract : The online drug-related acts which are featured by concealed, mobile and other properties have broughtgreat challenges to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investigation of such cases and caused great pressure on the preventionand education work of society.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control online drug—related acts, we must fully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nline drug—related cases, m ake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ies in investigation and the causes,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dealing with complex cases. I t i s imperative to s t art from the aspect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strengthening the network supervision and purifying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build a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platform for giving f u l 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Internet database, improve investigative methods, strengthen cross-field cooperation, make continuous amendment and improvement, adopt multipl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in terms of pathways and the source for eliminating the possibility of drugs' spreading through the Internet.Keywords : online drug-related cases; features of the c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中图分类号:D 66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8752 ( 2021) 〇2_01〇4-〇8]DO I : 10.13310/j .cnki .g z j y .2021.02.014互联网在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升级了涉毒 活动的手段,网络与毒品犯罪的迅速融合,导致 网络涉毒案件的激增,毒品的社会危害性也大大 增强,使公安机关压力倍增。

第四讲 我国毒品犯罪的现实特点

第四讲 我国毒品犯罪的现实特点

第四讲我国毒品犯罪的现实特点自20世纪80年代中叶起,由于受国际毒潮的侵袭、渗透和国内毒情的福射、互动以及社会、经济、地理、人文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我国各地区的毒品犯罪活动迅速蔓延、愈显严重。

《中国的禁毒》白皮书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国际毒潮不断侵袭中国,过境贩毒引发的毒品犯罪活动死灰复燃,吸毒人员持续上升,毒品案件不断增多,危害日益严重,禁毒形势严峻。

”《中国禁毒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全年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7.7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1万人,缴获海洛因5.8吨,鸦片1.3吨,冰毒6.6吨,氯胺酮5.3吨,摇头丸106.2万粒,大麻8.7吨。

同时,各级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了制毒物品犯罪案件137起,缴获易制毒化学品及非列管物质649.1吨。

而2010年我国全年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8.85万,同比上升13.6%,抓获犯罪嫌疑人10.09万人,同比上升9.9%,缴获海洛因5.3吨,鸦片1吨,冰毒9.9吨,氯胺酮4.9吨,大麻3.2吨,查获易制毒化学品869吨,整顿、取缔涉毒娱乐场所3800多家,抓获境内外毒枭和重要毒贩40多名。

同时,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网上易制毒化学品销售信息的管理,打掉网上贩毒团伙46个。

可见,我国的毒品犯罪已经到了愈演愈烈的地步,从近年来毒品犯罪的发展态势看,我国毒品犯罪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毒品犯罪总量居高不下,近年增速放缓根据国家禁毒委员会、公安部发布的各年度《中国禁毒报告》公布的官方数据,近二十年来,我国司法机关破获的毒品犯罪案件数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

但是,相对于1991-2000年间我国毒品违法犯罪所呈现的急剧增长的趋势,近十年来,我国毒品犯罪总量在保持高位运行的同时,也出现了小幅波动和增速放缓,譬如,在2003年至2005年期间,我国毒品犯罪总量逐年递减,从2005年起毒品犯罪持续上升的趋势再度出现,但增幅远远小于上世纪90年代。

二、大要案频发,个案毒品缴获量及涉毒人数不断增加2008年9月23日至24日的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案件工作座谈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军指出,“从司法实践来看,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类犯罪均有大要案出现,涉案毒品数量越来越大,例如,张洪安走私毒品案,涉案海洛因近200多斤;韩永万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涉案海洛因达775公斤,刘招华制造、贩卖毒品案涉案‘冰毒’达16吨之多,是近年来审理的毒品数量最大的案件之一。

论毒品犯罪案件的特征及侦办对策

论毒品犯罪案件的特征及侦办对策
困难等特点。毒品犯罪案件的侦查需要 注意选择恰 当的时机 , 正确使用技术侦查和诱 惑侦查手段 , 并加强
视 听 资料 的运 用。
关键词 : 毒品犯罪; 侦办对策; 犯罪研究
中图分 类号 : D 9 1 8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9 — 3 1 9 2 ( 2 0 1 6 ) 0 5 — 0 0 3 2 — 0 3
密的组织结构 , 参与人员众多 , 分工 明确 。
二 是 跨 区 域 犯 罪 明 显 。跨 区域 性 在 毒 品犯 罪 案件 中表 现 明显 : 一是跨境犯罪 , 即我 国公 民单 独
或联合境外毒 品犯罪人员实施跨境 的走私 、 运输 、 贩卖毒 品等犯罪活动 ; 另外一种为跨 区域 犯罪 , 是

是 团伙性犯罪 。团伙犯罪是毒 品犯罪案件
最往 往组 成 犯 罪 团伙 乃 至犯 罪 集 团 , 内部 形 成严
提供的线索而言 , 一方面线索准确程度无 法确定 ,
另一方面 , 嫌 疑人 对 抓 捕 活 动 会 极 力 反 抗 , 甚 至 动 用 凶器 实 施暴 力 对抗 。除此 之 外 , 倘若 抓 获 时机 不 恰 当, 也 会 影 响犯 罪 证 据 的收 集 。例 如 , 在 毒 品交 接 过程 中尚未 完 成交 易 即未 遂 , 或 者 正在 交 易但 毒
毒 品犯 罪人 员 在 我 国境 内实 施从 甲地 通 过运 输 、 贩 卖 等 到 乙地 的犯 罪 活动 。后 种 犯 罪 多 呈 现 出 由沿
收稿 日期 : 2 0 1 6 — 0 7 — 0 4
品被销毁( 如利用厕所马桶冲掉毒品) 、 交易后毒 品 被吸食等这些意外情况 , 都可能影响案件最终的定
的身份 、 绰号 、 化名 , 为了完成毒品交易 , 也多用隐 语、 暗语 。这种具有隐蔽性 的作案手段 和趋于智能

关于我县禁 毒工作基本情况特点及意见建议

关于我县禁 毒工作基本情况特点及意见建议

关于我县禁毒工作基本情况特点及意见建议《关于我县禁毒工作基本情况特点及意见建议》毒品是社会的毒瘤,不仅危害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破坏家庭的幸福,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近年来,我县在禁毒工作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以下是对我县禁毒工作基本情况、特点的分析,以及相关的意见建议。

一、基本情况1、打击毒品犯罪成果显著公安机关加大了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破获了多起涉毒案件,抓获了一批涉毒犯罪分子,有效遏制了毒品的供应。

2、禁毒宣传教育不断加强通过多种渠道,如学校、社区、媒体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禁毒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了群众的禁毒意识。

3、戒毒康复工作有序推进建立了戒毒康复机构,为吸毒人员提供戒毒治疗和康复服务,帮助他们戒除毒瘾,重新回归社会。

二、特点1、涉毒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部分青少年由于好奇心强、辨别能力弱,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而沾染毒品。

2、新型毒品不断涌现除了传统的毒品,一些新型毒品如冰毒、摇头丸等在我县也有出现,其伪装性更强,更难被发现和识别。

3、毒品交易方式更加隐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毒品交易逐渐向网络平台转移,增加了打击的难度。

三、意见建议1、加强青少年禁毒教育(1)学校要将禁毒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定期开展禁毒专题讲座和活动。

(2)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强化禁毒执法力度(1)公安机关要进一步加大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情报收集和分析,提高破案率。

(2)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形成打击合力,共同打击跨区域毒品犯罪。

3、创新禁毒宣传方式(1)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发布禁毒知识和案例,提高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开展禁毒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宣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4、加强对新型毒品的监管(1)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严格控制其生产、销售和使用。

(2)加强对娱乐场所、物流快递等重点行业的监管,防止新型毒品的流通和扩散。

云南边境地区毒品犯罪特点及对策研究

云南边境地区毒品犯罪特点及对策研究

云南边境地区毒品犯罪特点及对策研究云南边境地区毒品犯罪严重,是我国最主要的毒品犯罪地区,该地区毒品犯罪极其隐蔽,农民毒品犯罪居高不下,大宗化、武装化等贩毒不断增加,因此,从这些特点入手,对该地区的毒品犯罪问题采取加强农村禁毒、加强“双边”“多变”国际合作、替代性种植等方法遏制云南边境地区的毒品犯罪。

标签:云南边境地区;毒品犯罪;特点;对策1 云南边境地区毒品犯罪特点1.1 毒品犯罪严重云南省从1982年-1989年,全省共查破毒品案件20845起,查获犯罪分子33294人,收缴了大量的鸦片和海洛因;1990年,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3000多人,缴获鸦片876公斤,海洛因1280公斤。

到2006年,仅1月-11月云南省公安破获毒品案件995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976名,缴获各类毒品9.6吨,其中,海洛因占全国同期总数的80.1%,鸦片占91.!%,冰毒占75.8%,缴获总量比以往同期缴获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上升。

1.2 农民毒品犯罪居高不下在云南边境地区毒品犯罪人员复杂,有各种各种职业的人员参与,有农民、工人、个体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等,但是,农民毒品犯罪一直是云南边境地区毒品犯罪对象的主力军,在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和犯罪人中农民占据了绝对的人数。

从近几年看,农民在毒品犯罪中的人数不但没有回落,甚至还有上升的趋势。

保山市,2002年农民毒品犯罪573人,占当年保山市毒品犯罪总人数的91%,2003年857人,占90.2%,2004年1241人,占91%。

临沧市,2000年农民毒品犯罪688人,占当年该市毒品犯罪总人数的76.6%,2003年农民毒品犯罪1286人,占85.4%,2004年1786人,占86.4%,2006年70.1%;2000年-2006年临沧市抓获毒品贩子10608人,其中农民8569人占总人数的80.77%。

1.3 以贩养吸的情况严重以贩养吸是毒品犯罪中一中普遍现象,吸毒上瘾后,需要持续购买毒品,毒品的价格相当高,不但穷人无法购买毒品的经济能力,即使是一般的有钱人也无法长期有钱购买那天价般的毒品,唯一的也是他们最容易选择的就是以贩养吸。

毒品案件的特点

毒品案件的特点

毒品犯罪难以禁绝的原因1、隐蔽性强,毒品犯罪的侦查困难较多。

审结的大部分案件以零星贩卖为主,通常是买卖双方单线联系,交易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时间短,不易发现,而且毒品犯罪的证据易于消失和毁灭,破案率比较低,影响了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和震慑。

2、高额利润和日益增多的吸毒人员形成了巨大的毒品市场。

毒品犯罪大多是出于牟利,高额利润的刺激使毒品犯罪居高不下。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因吸毒需要大量资金,为获取毒品,往往不计后果,靠贩卖毒品以贩养吸。

3、吸毒人员强制戒毒和自愿戒毒后的帮教制度不健全,复吸率较高。

吸毒虽不致犯罪,但其吸毒必然引发毒品犯罪。

吸毒人员在戒毒后回归社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得不到及时帮教,戒毒后思想空虚,无所事事,又重新走上吸毒道路,从而引起恶性循环。

4、禁毒和打击毒品犯罪尚未形成全民参与的工作态势。

单纯依靠政府和司法机关力量尚不足以彻底有效打击毒品犯罪和禁绝毒品。

实践中,贩卖毒品、吸食毒品的地点往往在居民小区、旅社旅馆等地,如果基层工作薄弱,极难被发现。

毒品案件的特点:1.涉案罪名相对集中。

2007年以来,审查起诉的涉毒案件罪名大多集中在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和容留他人吸毒这两项罪名上,占毒品犯罪总数的94.5%。

2.罪犯大多为无业人员和青壮年农民,且农民所占比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007年至2011年6月,沭阳县毒品犯罪中无业人员、农民所占的比重分别为毒品犯罪嫌疑人的36.5%、46.2%。

3.犯罪年龄段集中在中青年,且女性犯罪增加幅度较大。

2007年以来,20至40岁的中青年人员实施的毒品犯罪占毒品类犯罪的94.5%。

妇女贩毒、容留吸毒至今在共同犯罪中仍处于从犯地位,以主犯出现的案件尚无一例,但是人数逐年增加。

从近几年审查起诉的情况看,女性犯罪嫌疑人占毒品犯罪人数的18.3%。

4.毒品种类多样化。

从近年来查获的涉毒案件来看,毒品涉及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k粉、摇头丸、杜冷丁等致幻剂类新型毒品。

零包贩毒案件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零包贩毒案件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零包贩毒案件特点及其防治对策零包贩毒案件特点及其防治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毒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毒品的危害性不断加大,人民群众对毒品问题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强。

而在中国,零包贩毒案件已成为毒品治理的重要议题。

零包贩毒的特点和其防治对策,成为每一个良好社会需要关注的话题。

一、零包贩毒案件的特点零包贩毒是最为常见的毒品犯罪方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所涉及的数量较小,往往指的是数十克或数百克的毒品,故称为“零包”。

2、毒品销售渠道通常比较隐秘,多数是通过网络或社交媒体进行联系和交易。

3、常涉及逃避监管、抵抗侦查等犯罪行为,其社会危害性在不断加强。

这些特点使得零包贩毒案件的打击、预防和控制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防治零包贩毒的对策1、建立全方位监控通过建立国家监控中心,实时监控网络交易和社交媒体交流等,加强比对和分析,提高发现零包贩毒的能力。

2、加强社会治理通过建立更完善的社区软件及治安体系,完善网站风险评估体系,加强警示和宣传,提醒人们警惕在网上聚会的人和信息准确度,形成大众监督,协调各项合力,预防毒品流入社区。

3、加强合作各个因素的合作,是防治零包贩毒案件的关键之一。

各级政府、公安部门与民间组织、志愿者等应加强协作,共同打击毒品犯罪,保障公民安全。

4、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针对零包贩毒案件,应出台更加严格、更加咬紧的法律法规,并加强对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使其真正能够形成威慑力。

三、尚未完善的防治体系目前,我国在对零包贩毒案件的预防和控制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技术手段尚不完善,网络安全意识不够普及,这使得打击毒品犯罪难以全面实现;其次,公众对毒品的认知不够,缺乏对毒品危害性的了解和警惕,给了各种毒品犯罪可乘之机;此外,也缺乏以实际行动参与防治行动的志愿者,人们往往光是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却不会去为此做出贡献,但不完善的体系,在缺乏参与下只能形同虚设。

同时,相关机构在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令人担忧的,存在办案不当,无法回溯证据等行为,这为零包贩毒案件的打击和公众安全带来了隐患。

毒品案件办理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毒品案件办理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毒品案件办理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者:殷超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9年第01期目前,通过公、检、法三机关的共同努力,在打击毒品犯罪,遏制毒品蔓延上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影响到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

一、毒品犯罪案件的特点与普通刑事案件相比,毒品案件最突出的特点是侦查起点不同,一般案件通常通过对现场的勘察获取线索,而毒品案件的侦查的起点一般始于情报、线索的获取。

这一特点决定了毒品案件的侦破方法及措施手段与普通刑事案件不同,与此同时,毒品犯罪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证据收集的现实性和及时性其一,贩毒案件没有具体的被害人和典型的犯罪现场。

毒品犯罪案件现场一般很难留下犯罪痕迹,侦查人员很难通过对现场的勘查提取到与犯罪有关的物品、痕迹等进而查出犯罪嫌疑人。

其二,贩毒行为具有高度隐秘性。

毒品交易预谋时间长,交易时间却极短,在一般的少量毒品交易中,双方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确定交易的数量、金额,交易的时间、地点等,之后按照约定进行交接[1]。

整个实际交易过程用时很短,大多都是单向联系交易、现金支付,给侦查取证带来极大的难度。

(二)证据的相对单一性、易灭失性毒品犯罪案件的证据主要是围绕毒品来展开的,毒品体积小、易携带,并且属于易消耗品,一旦被丢弃、吸食,就难以查获。

此外,对于查货的用于包装毒品的塑料袋、进行称重的电子秤等物证上遗留的毒贩指纹、痕迹等,若中间过程中出现保管不善,或者接触、流转的人次数较多,则很容易丧失比对、鉴定价值。

因而定罪通常依靠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证人证言等言辞证据以及其他书证等,证据较为单一。

(三)犯罪分子供述的不稳定性在未当场查获毒品的贩毒案件实践中,侦查机关通常根據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予以查证事实,但在犯罪嫌疑人被羁押于看守所后受到其他犯罪嫌疑人的“再教育”的影响,或者受到介入辩护人的影响,其心态发生变化即会推翻之前的有罪供述,对全案或部分犯罪事实予无罪或罪轻的辩解,导致很多依靠犯罪嫌疑人口供定罪的毒品案件,如果不能及时调取其他客观性证据予以佐证,则会导致全案或部分事实难以认定。

论毒品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及对策

论毒品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及对策

毒品犯罪与艾滋病、恐怖活动并称为世界三大公害,困扰着整个人类。

它不仅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损害,而且往往诱发抢劫、盗窃等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并且对社会的经济增长、和谐稳定和文化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禁毒严打斗争,加大了打击力度,毒品违法犯罪的上升势头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由于诸多现实因素的作用,毒品违法犯罪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需要进一步加以重视和治理。

本文结合钦北区法院审判工作的实际,对毒品犯罪案件作一点探索性的思考。

一、当前毒品犯罪案件的基本特点根据近年来钦北区审理的毒品犯罪案件分析,毒品犯罪案件具有以下的基本特点:1、犯罪毒品品种单一。

起诉的毒品案件涉及的毒品都是海洛因,毒品品种单一。

2、涉案人员多来自社会底层,文化素质不高,且以中青年居多。

3、贩毒案件多以吸毒人员以贩养吸,“零包”贩卖居多。

4、联络、接头方式多元化。

现阶段毒品犯罪中,犯罪分子大多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联系交易。

在使用通讯工具时部分毒品犯罪骨干成员均有两部以上移动电话,并且使用移动、联通、电信IC卡等多个、多种卡号,不定期更换,交替使用。

在通话内容上用语隐蔽,使用行话、黑话。

5、毒品犯罪团伙化。

从毒品货源到吸食购买,经过多个层次之间的周转,在长期进行的毒品犯罪活动中,多数犯罪分子都是以贩养吸,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团伙和固定贩、吸毒人员构成的消费网络。

从毒品团伙情况看,每个团伙少则2人,多则4人以上,其内部人员相对固定,分工明确,既有专门负责联系毒品货源和送货者,又有专门负责分送、收缴、回笼毒资的成员。

6、交易场所多样。

毒品犯罪分子为逃避打击,采取灵活多样的交易方式,选择各种交易场所。

有的选择交通道路两侧,有的选择出租房,有的选择歌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有的选择在家中等。

7、涉毒犯罪占一定比例。

毒品和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毒品除了引起毒品犯罪本身外,还常常引起其他社会犯罪的不断发生和增加。

在毒品犯罪增长的同时,与其相关的犯罪如盗窃、抢劫等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毒品犯罪案件办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毒品犯罪案件办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毒品犯罪案件办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毒品犯罪案件呈现高发势头,毒品犯罪已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犯罪类型。

X年1月份至X 年12月份,我院共办理涉毒犯罪案件17件26人,其中X年4件6人,X年6件9人,X年7件11人。

笔者就我院近三年办理的毒品犯罪案件进行总结分析,针对办理此类案件存在的问题及证据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一、毒品犯罪案件特点一是犯罪主体以青、中年男性为主。

X年以来,在我院办理的17件26人涉毒案件中,犯罪主体以男性为主,男性共16人,占94.1%;其中18至35周岁为14人,占82.3%,35至50周岁为3人,占17.7%。

青年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涉毒犯罪增多,且对毒品的危害盲目无知,有的出于一时的好奇心染上毒瘾后,为获取毒资贩卖毒品或相互约请容留他人吸毒,而走上犯罪道路。

从数据中分析,青年人员涉毒案件明显增多,犯罪群体不断扩大,需引起高度重视。

二是犯罪者多是无业人员。

犯罪主体普遍文化水平低,大多是初中文化程度,有的甚至是文盲,没有正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来源。

犯罪主体本身大多参与吸毒,以贩养吸,在自己吸毒的同时约请他人,这种方式极易扩散吸毒范围,促使更多的人卷入吸毒行列,造成不稳定的社会因素。

三是毒品种类以冰毒为主,偶尔存在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冰毒化学名甲基苯丙胺,是一种人工合成化学制剂,容易制作,大多数是以自制冰壶进行吸食,极易成瘾,严重损害人体神经中枢和多种机能。

四是犯罪案件类型化。

罪名以贩卖毒品、容留他人吸毒为主。

在17起案件中,其中容留他人吸毒案件有2起,占11.7%,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案件14起,占82.3%,非法持有毒品罪1起,尚无其他类型的毒品犯罪,毒品犯罪案件类型化特点突出。

五是作案地点隐蔽、分散。

犯罪地点多以娱乐场所、旅馆、宾馆、出租屋、自己家里、轿车内等常常成为贩卖毒品场所。

通过近几年查办的涉毒案件中发现,在县城多家宾馆以及犯罪嫌疑人家里等成为涉毒犯罪常发地,因为家里更容易隐藏,不易被发现,也为公安机关侦查带来一定难度。

毒品案件侦查中的问题探析

毒品案件侦查中的问题探析

毒品案件侦查中的问题探析毒品案件侦查中的问题探析摘要:随着毒品犯罪形势的日益严竣,我国缉毒部门在侦查毒品案件时存在线索来源少、证据收集难、办案经费不足等问题。

可通过广碎情报线索来源,物建尖子信息人员,及时收集保全证据,增加对缉毒部门的投入等措施加强对毒品案件的侦查。

关键词:刑事犯罪;毒品案件;侦查毒品的泛滥不仅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损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破坏社会安定大局,同时也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

面对当前毒品多头人侵、全面渗透的严峻形势,我国缉毒部门不断总结毒品案件侦查的经验,在打击毒品犯罪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保障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但在毒品案件侦查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就毒品案件的特点、侦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毒品案件的特点毒品案件,概括地说就是指需要依法立案查处的涉毒案件,主要包括毒品犯罪案件、毒品治安行政案件和毒品一般行政案件。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毒品犯罪案件。

我国现阶段毒品犯罪的主要形式是过境贩毒和国内生产消费并存。

一方面,境外毒源地的毒品一部分假道我国运往国外,另一部分人境后流人国内消费场所;另一方面,国内易制毒化学品非法买卖、走私出境情况严重。

总体说来,毒品案件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隐蔽性强1.运输过程中的隐蔽性。

贩毒分子为了逃避公安机关打击,有的人货分离,通过铁路或空中特快专递伪装邮寄,有的雇人运毒,自己随车押运。

2.藏毒手段的隐蔽性。

为了伪装逃脱检查,有的通过随身、随车携带物品藏毒,有的利用人体藏毒,有的在汽车等物品中设计夹层藏毒,还有的利用类似物伪装藏毒。

如,一起走私安眠酮案件,毒品犯罪分子为了顺利通过海关检查,专门购买薄荷糖,用桶混装后,以薄荷糖名义报关出口走私。

3.交易过程的隐蔽性。

表现在交易时利用先进的交通、通讯工具,不断变换时间、地点,待双方谈妥价格、验过毒资后,才将毒品从另一地点取出交易。

有的毒犯甚至先将毒品藏到大型商场存包柜,待买方将毒资存到其指定帐户上,再告知其存货柜密码取货。

毒品犯罪案件的特殊性及证据运用的特点

毒品犯罪案件的特殊性及证据运用的特点

【作者简介】崔敏,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教授;王刚,公安部禁毒局处长。

2003年第4期No 142003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 π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总第104期Sum104毒品犯罪案件的特殊性及证据运用的特点崔 敏1,王 刚2(1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21公安部,北京 100741) 【摘 要】 毒品案件侦查不是在接到报案后启动的,而是从获得情报、线索开始;多数毒品案件侦查不是围绕犯罪现场进行,往往涉及广泛的区域;毒品案件侦查使用“同一认定”的少,控制下交付的多;毒品案件侦查主要依靠“策略”和“手段”。

毒品案件的证据类型较为集中;侦破毒品案件必须采取公开查缉与秘密手段相结合来获取证据;由于毒品案件获取证据更为困难,侦查人员须特别增强证据意识;当场缴获的毒品,应依据事实推定原则认定犯罪。

【关键词】 毒品犯罪;特殊性;证据运用 【中图分类号】D91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40(2003)04-0108-06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毒品犯罪在中华大地死灰复燃,其来势凶猛并迅速扩展蔓延。

尽管我们采取了四面堵截和严厉打击惩处的各种措施,但至今未能把毒品犯罪迅猛发展的势头压下去。

为了更加有效地查处和惩治毒品犯罪,我们应当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关毒品犯罪的方方面面,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本文试就毒品犯罪案件的特殊性及证据运用的特点作一些探讨。

一、毒品犯罪案件的特殊性毒品犯罪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刑事犯罪的特殊犯罪,其特殊性主要表现于以下几点:(一)毒品案件没有通常意义上的被害人,因而也没有特定的报案人普通刑事案件一般都有明确的“作案人”和“被害人”,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加害者与被害人属于矛盾对立的双方,其利害相反,泾渭分明。

普通刑事案件的立案,大多是通过被害人或知情人的报案而引起。

毒品犯罪案件呈现四个突出特点是什么

毒品犯罪案件呈现四个突出特点是什么

毒品犯罪案件呈现四个突出特点是什么⽣活中,不管是吸⾷毒品还是贩卖毒品,都是国家绝对不允许的。

并且,现在我国对于毒品的危害⼒度的宣传是很注重的。

尽管如此,⽬前我国的吸毒贩毒量还是超出了⼤家的想象,并且关于毒品犯罪还是有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这⼀点还是很严重的。

毒品犯罪案件呈现四个突出特点是什么?下⾯,店铺⼩编整理了有关法律知识,供⼤家学习参考。

毒品犯罪案件呈现四个突出特点是什么⼀是合成毒品案件所占⽐例迅速上升。

⼆是容留他⼈吸毒、⾮法持有毒品犯罪⾼发。

三是对尿毒症、艾滋病⼈等特殊群体⼈员实施毒品犯罪的治理效果较为突出。

四是毒品犯罪次⽣危害开始凸显,因吸毒诱发的犯罪案件逐渐上升。

毒品案件的罪名确定和数量认定问题刑法第三百四⼗七条规定的⾛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是选择性罪名,对同⼀宗毒品实施了两种以上犯罪⾏为并有相应确凿证据的,应当按照所实施的犯罪⾏为的性质并列确定罪名,毒品数量不重复计算,不实⾏数罪并罚。

对同⼀宗毒品可能实施了两种以上犯罪⾏为,但相应证据只能认定其中⼀种或者⼏种⾏为,认定其他⾏为的证据不够确实充分的,则只按照依法能够认定的⾏为的性质定罪。

如涉嫌为贩卖⽽运输毒品,认定贩卖的证据不够确实充分的,则只定运输毒品罪。

对不同宗毒品分别实施了不同种犯罪⾏为的,应对不同⾏为并列确定罪名,累计毒品数量,不实⾏数罪并罚。

对被告⼈⼀⼈⾛私、贩卖、运输、制造两种以上毒品的,不实⾏数罪并罚,量刑时可综合考虑毒品的种类、数量及危害,依法处理。

罪名不以⾏为实施的先后、毒品数量或者危害⼤⼩排列,⼀律以刑法条⽂规定的顺序表述。

如对同⼀宗毒品制造后⼜⾛私的,以⾛私、制造毒品罪定罪。

下级法院在判决中确定罪名不准确的,上级法院可以减少选择性罪名中的部分罪名或者改动罪名顺序,在不加重原判刑罚的情况下,也可以改变罪名,但不得增加罪名。

如果您或者家⼈、亲友的情况⽐较复杂,需要法律服务,店铺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法律咨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到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毒品犯罪案件的基本特点【毒品犯罪的特点】毒品犯罪案件的基本特点1、犯罪主体的职业结构、学历结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都各有特点从已生效的268件327人毒品案件中,可以看出犯罪人员职业结构仍以无业人员为主,无业人员为202人,占61.8%。

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以初中及以下文化为主,初中文化205人,小学、文盲或半文盲96人,两者占92%。

受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影响,加上一些外来人员好逸恶劳、游手好闲,更是因为贪图毒品犯罪的高额利润,外来务工人员(指具有相对固定工作的外来人员)贩毒数量急剧上升,人数达71人,占21.7%,同比上升近10个百分点。

犯罪分子呈现明显区域特点,以四川、贵州、江西、湖北为主,其中四川、贵州两地为188人,占57.5%。

浙江省内74人,占22.6%,其中瑞安本地34人,占10.4%(详见图三)。

从犯罪人员年龄结构来看,以中、青年为主,占88.17%,未成年贩毒也不少。

生效判决中,未成年犯52人,占15.9%。

从犯罪人员性别结构来看,毒品犯罪中女性犯罪已不容忽视,女性逐渐由毒品犯罪的受害者变成实施者。

生效判决中,女性19人,占6.98%,高于全部犯罪案件女性比例的3.4%。

2、毒品种类不断翻新,呈现多样化趋势,但仍以海洛因为主新型毒品隐蔽性强、携带方便、易服食,更便于小量贩售,给侦查机关的调查取证带来了困难,而且较高的科技含量对侦查机关也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

原来人们所熟知的毒品主要有鸦片、海洛因,但近年来,在法院审理的各类毒品案件中又涉及到许多其他类型的毒品,如:大麻、冰毒(甲基苯丙胺)、K粉(氯胺酮)、麻古、摇头丸、甲基苯丙暗胺、三唑仑、吗啡等应有尽有,但海洛因仍占据“大壁江山”。

图四:生效判决案件中毒品种类分析海洛因冰毒(甲基苯丙胺)K粉(氯胺酮)其他合计不满10克10克以上不满50克50克以上不满10克10克以上不满50克50克以上不满10克10克以上不满50克50克以上件人件人件人件人件人件人件人件人件人件人件人走私、制造、贩卖、运输毒品165197252822425767233579231011264322非法持有毒品11111211453、累犯特征并不明显,但“以贩养吸”现象仍比较突出与上年度相比存在较大差别,2017年生效的毒品案件中,累犯特征并不明显,约为20人,仅占6.1%,与上年同期相比约下降5个百分点。

但是,毒品犯罪“以贩养吸”的现象还较为普遍。

贩卖毒品是高风险,同时又是高利润的行为,相当大部分的吸毒者,因为吸食毒品而倾家荡产,大多又没有正当收入,为了能够源源不断地吸食毒品,很容易操起贩卖毒品的行当。

据该院刑庭法官李某介绍,以贩养吸的犯罪人员数约占毒品犯罪人员总数的20%。

4、共同犯罪比例偏高,团伙特征日益凸现,犯罪手段隐蔽化、多样化在受理的283件345人毒品案件中,共同犯罪49件121人,分别占总数的17.3%和35.1%,其中三人以上共同犯罪案件9件31人,分别占3.2%和9%。

随着社会各部门对毒品犯罪打击力度的进一步加强,毒品犯罪手段不断翻新,并趋于隐蔽化、多样性,大宗贩毒明显减少、代之以少批量、多来回的“蚂蚁搬家式”贩毒,给侦查机关的侦查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毒品犯罪的场所仍主要集中在娱乐场馆,从迪斯科舞厅、KTV慢慢向酒店、宾馆、网吧、茶室、桑拿洗浴中心等地渗透扩散。

娱乐场所参与程度深,有的场所不仅为吸食新型毒品提供专门包间、音响设备、陪酒人员等“专业”服务,还可帮助联系毒品。

此外,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网上联系和交易毒品、交易地点由人口稠密的繁华城镇向人口稀少的农村转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5、侦查手段比较单一,以诱惑侦查、立功揭露为主,成效受限毒品犯罪手段日益复杂化,但是侦查手段并没能“与时俱进”。

目前,毒品案件的侦破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诱惑侦查,又称“虚示买卖”、“特情侦破”,即侦查机关以出售或购买毒品为诱饵,暗示或诱使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待犯罪行为实施或犯罪结果发生后将其拘捕的特殊侦查手段。

瑞安法院2017年受理的毒品案件中,采用诱惑侦查使得犯罪嫌疑人归案的占50%以上。

暂不论诱惑侦查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问题,仅就实际效果而言,通过诱惑侦查抓获的犯罪分子多为“马仔”,一般是因贪图小利而受卖家指使负责给买家运送毒品、收取50-150元不等报酬的底层人员,真正的“大人物”即毒品制造者和提供者常在幕后逍遥法外。

从生效判决中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共289人占88.4%,就可见一斑。

另一种是立功揭露,即其他犯罪分子落网后,为争取从宽处理,向侦查机关提供自己掌握的毒品犯罪线索,通过该方式抓获的毒品犯罪分子亦不在少数。

∙取保候审的概念 /l/xf/586101.html∙取保候审的保证人要做哪些事情/l/xf/586100.html∙猝死:灿烂生命的瞬间凋零/l/xf/586099.html∙怎样应对敲诈勒索 /l/xf/586098.html ∙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故意杀人罪的赔偿标准(2018) /l/xf/586097.html∙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的业务探讨/l/xf/586096.html∙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期限/l/xf/586095.html∙刑事自诉案件庭前实体审查质疑/l/xf/586094.html∙取保候审条件要注意哪些问题/l/xf/586093.html∙夫妻之间有没有强奸罪/l/xf/586092.html∙非法拘禁罪的认定标准(2018),哪些行为会构成非法拘禁/l/xf/586091.html∙取保候审会留案底吗/l/xf/586090.html∙诽谤罪是什么,诽谤罪判多少年,诽谤罪怎样判/l/xf/586089.html∙切创 /l/xf/586088.html∙逮捕措施适用的实证分析/l/xf/586087.html∙取保候审后应该如何监管/l/xf/586086.html∙非法拘禁罪怎样认定,非法拘禁罪怎样处罚/l/xf/586085.html∙强奸罪的立案标准(2018),犯强奸罪怎样处罚/l/xf/586084.html∙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l/xf/586083.html∙关于如何认定赌博的赌资巨大/l/xf/586082.html∙被拘留了怎么才能取保候审/l/xf/586081.html∙死刑限制概论 /l/xf/586080.html∙故意杀人罪怎么判刑,故意杀人罪的判刑标准(2018)是什么/l/xf/586079.html∙提取事故物证的注意事项/l/xf/586078.html∙犯强奸罪会不会被判死刑,有哪些犯罪会被判死刑/l/xf/586077.html∙怎样能够申请取保候审/l/xf/586076.html∙涉强奸罪被逮捕后肯定会判刑吗/l/xf/586075.html∙浅析公诉转自诉 /l/xf/586074.html∙什么是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该罪怎么判/l/xf/586073.html∙审判阶段如何正确适用取保候审/l/xf/586072.html∙实施哪些行为构成绑架罪,实施绑架行为怎么处罚/l/xf/586071.html∙组织领导传销罪判几年/l/xf/586070.html∙涉嫌非法经营取保候审申请书/l/xf/586069.html∙微量鉴定 /l/xf/586068.html∙法律规定多少人在一起算聚众斗殴/l/xf/586067.html∙取保候审后怎么办 /l/xf/586066.html ∙诽谤罪的构成要件什么,诽谤罪的量刑标准(2018) /l/xf/586065.html∙解除取保候审条件的有关问题/l/xf/586064.html∙如何正确认定绑架罪,绑架罪的量刑标准(2018)是什么/l/xf/586063.html∙赌博罪的司法解释是什么/l/xf/586062.html∙2018年1月1日施行的拐卖妇女儿童司法解释/l/xf/586061.html∙取保候审制度亟待完善/l/xf/586060.html∙浅谈取保候审条件的不足/l/xf/586059.html∙未成年人强奸未成年人会判刑吗/l/xf/586058.html∙诈骗的防骗策略 /l/xf/586057.html∙什么是诽谤罪,状告他人诽谤罪需要提供什么证据/l/xf/586056.html∙涉嫌诈骗罪取保候审申请/l/xf/586055.html∙网络诽谤罪的犯罪主体,网络诽谤罪的责任承担着/l/xf/586054.html∙组织领导传销罪辩护词/l/xf/586053.html∙对适用取保候审的调查与思考/l/xf/586052.html∙非法传销与发展经销商界限/l/xf/586051.html∙如何认定诽谤罪,诽谤罪与民事名誉侵权行为的不同/l/xf/586050.html∙绑架罪应如何认定,为勒索财物偷盗婴幼儿的构成绑架罪/l/xf/586049.html∙简析办理取保候审的程序/l/xf/586048.html∙强奸罪谅解赔偿要多少/l/xf/586047.html∙浅议如何把握法医临床鉴定的时机/l/xf/586046.html∙取保候审保证金能否退还/l/xf/586045.html∙最新侵犯著作权司法解释/l/xf/586044.html∙侮辱罪是否以“公然”为必要条件,侮辱罪如何处罚/l/xf/586043.html∙私采视听资料的证据效力/l/xf/586042.html∙保证人的义务有哪些/l/xf/586041.html∙强奸幼女会判什么罪,涉嫌强奸幼女要判多少年/l/xf/586040.html∙取保候审保证金管理应得到规范/l/xf/586039.html∙取保候审实践过程中的问题/l/xf/586038.html∙什么是贪污受贿 /l/xf/586037.html∙如何认定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罪量刑标准2018最新/l/xf/586036.html∙组织卖淫罪辩护意见/l/xf/586035.html∙丈夫强奸妻子是否构成强奸罪,强奸罪的认定标准(2018)是什么 /l/xf/586034.html∙告诉才处理程序问题研究/l/xf/586033.html∙取保候审的特别程序/l/xf/586032.html∙帮助自杀定故意杀人罪帮助犯/l/xf/586031.html∙中止审理申请书刑事优先于民事/l/xf/586030.html∙死刑的核准权有什么规定/l/xf/586029.html∙侵犯商业秘密罪哪些法律/l/xf/586028.html∙什么是拐卖妇女儿童罪,拐卖妇女儿童罪应该怎么判/l/xf/586027.html∙侵犯知识产权罪类别/l/xf/586026.html∙取保候审后要做些什么/l/xf/586025.html∙如何认定强奸罪,强奸罪如何处罚/l/xf/586024.html∙调取新证据(刑事审判)/l/xf/586023.html∙拐卖儿童罪判几年,拐卖儿童罪怎么处罚/l/xf/586022.html∙取保候审的条件 /l/xf/586021.html∙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量刑/l/xf/586020.html∙敲诈勒索未遂会如何处罚/l/xf/586019.html∙完善刑事案件证人保护制度的几点思考/l/xf/586018.html∙取保候审人必须履行的义务/l/xf/586017.html∙绑架致死怎么处罚,绑架之前杀人怎么处罚/l/xf/586016.html∙取保候审及其适用条件和程序/l/xf/586015.html∙申请取保候审的条件有哪些/l/xf/586014.html∙如何保障被告人的最后陈述权/l/xf/586013.html∙打架被行事拘留了可以取保候审吗/l/xf/586012.html∙2018交通肇事罪量刑细则/l/xf/586011.html∙侵犯知识产权罪是刑法多少条/l/xf/586010.html∙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的量刑/l/xf/586009.html∙无期徒刑的特征有哪些/l/xf/586008.html∙浅析剥夺政治权利内容的立法完善/l/xf/586007.html∙电刑犯人尸体解剖之病历探讨/l/xf/586006.html∙拐卖妇女罪如何定罪判刑/l/xf/586005.html∙非法拘禁行为与非法拘禁罪的区别,如何认定非法拘禁罪/l/xf/586004.html∙浅谈剥夺政治权利的独立适用/l/xf/586003.html英国保释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l/xf/586002.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