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借景抒情的四种形式ppt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二轮复习古典诗歌专题:古典诗歌表达技巧——抒情方式课件23张
![高考语文复习二轮复习古典诗歌专题:古典诗歌表达技巧——抒情方式课件23张](https://img.taocdn.com/s3/m/6afec7c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4b.png)
题干中有 “抒情”“表达方式”字样。
1. 明手法。正确指出所用表达方式。 2. 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 3. 析效果。分析表达效果。
典例精讲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太湖恬亭 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①,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①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自己的感受,引用前人的语句或事迹来表现出来。
间接抒情 以景结情
以景作结,既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又是诗歌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 它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和抱负。即诗歌在议论或抒
情的基础上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句写景,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 象,体味诗的意境,从而产生“此时无情胜有情”的艺术效果,往往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 蓄、耐人咀嚼。
间接抒情 以景结情
以景结情的三重效果
① 景中蕴情,渲染气氛
用来渲染气氛的景物特征明显,比如落日、寒鸦、风雨、夜月等景物常常出现在表现哀怨、悲愤、怅惘的情感作品 的结尾。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
江心秋月白。”这写出了琵琶女精彩的演奏让诗人和在场的所有人都陶醉其中,对音乐产生共鸣,诗人的心弦跟着
英姿,饱含着诗人的赞美,同时也表现出诗人渴望疆场杀敌、期盼建功立业的情怀。
还有的诗作通过结尾的景来表现人物的情趣和精神风貌。韦应物在《休日访人不遇》中以“门对寒流雪满山”
描写之景作结,不仅写出了友人的高雅与超然,更表达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③ 以具体景,抒抽象情
中国古典诗歌借景抒情的四种形式 PPT优秀课件
![中国古典诗歌借景抒情的四种形式 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420e1cc0975f46527d3e1d3.png)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诗中写了哪些景?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抓 住景的特点鉴赏。
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写了“残灯”、“幢 幢影”、“暗风吹雨”、“寒窗”,景物阴沉昏暗,而此 时诗人遭贬,又身患重病,忽闻挚友也蒙怨被贬,极度震 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齐涌心头,心境悲凉。(“窗” 前冠一“寒”字,从触觉上给人以主观感受。)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提问:此诗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满蹊花、流连戏蝶、自在娇莺。 提问:“流连”、“自在”两词在文中有何好处? 明确:不仅是戏蝶、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 出它给人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情态) 提问: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愉悦、欣喜。
借景抒情 :
诗人通过描写景物来表 达思想、抒发感情的抒情 方式叫借景抒情,也叫融 情于景。
景与情的关系
• 一切景语皆情语。 • 情有乐哀,景也有乐景哀景。 • 所谓乐景,指容易使一般人赏心悦目的 景物,如:和风丽日,啼莺舞蝶等; • 所谓哀景,是指容易使一般人情绪感伤 的景物,如:残阳凄风,颓垣落叶等。 • 景与情或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
古诗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PPT课件
![古诗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43ec3d763231126edb11c6.png)
虚实结合
想象为虚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昌龄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虚实结合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2005全国卷2)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007重庆卷)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7、夸张
(2005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 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虚: ①不得进门的遗憾;
景中有情 ②怦然心动的愉悦; ③满园春色的想象;
景中有理 ④“美好的东西总是关锁不住的”的哲思。 景中有人 ⑤其园主人隐士乎?
(2006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借景抒情表达技巧 ppt课件
![借景抒情表达技巧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8f925f5727a5e9846a6121.png)
车如水、马如龙、花月春风的故国繁华 ——亡国破家长恨如水的残酷现实
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
ppt课件
12
借景抒情(由景生情): 景与情的内在关系
乐景
哀景
乐情
哀情
ppt课件
13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 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 哀、乐。”
ppt课件
14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 (思路)意象 + 意境 + 气氛 + 情感 • 步骤:
(意象) 营造…… 渲染…… 表达(表现)……
ppt课件
22
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 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答案】①诗的前两句选取了夜晚、秋
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意象,
②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
景③表现了他们刚毅果敢的性格和蔑视
敌人的豪迈气概。 ppt课件
23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月陂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 借景抒情
ppt课件
1
抒情手法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2.借——物—抒—情— 3.借叙事抒情
ppt课件
鉴赏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及其作用PPT课件
![鉴赏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及其作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863e5369dc5022abea005a.png)
第20页/共35页
描摹画
指出 手法
面
评价效 果
诗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2分)此诗描绘
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
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
不动。(3分)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
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情
(二)、间接抒情 【典例回放】: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 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作者在诗歌里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情的手法。(2分)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 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3分)。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 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情感表达含蓄,耐人寻味。(2分)。
表
第29页/共35页
某诗(或某句)运用了
手法,描绘
了
景象(刻画了
形象或描述了
事情)表达
了
情感(表现了
心境或体现了
表达效果。
追求)达到了
第30页/共35页
端居(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③雨中寥落月中愁,运用 了互文的手法。
1、借景抒情
指作者带着强烈的 山房春事
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 景物,通过景物来抒 情。它的特点是“景 生情,情寓景”,情 景交融,浑然一体。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描摹画
指出 手法
面
评价效 果
诗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2分)此诗描绘
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
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
不动。(3分)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
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情
(二)、间接抒情 【典例回放】: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 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作者在诗歌里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情的手法。(2分)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 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3分)。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 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情感表达含蓄,耐人寻味。(2分)。
表
第29页/共35页
某诗(或某句)运用了
手法,描绘
了
景象(刻画了
形象或描述了
事情)表达
了
情感(表现了
心境或体现了
表达效果。
追求)达到了
第30页/共35页
端居(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③雨中寥落月中愁,运用 了互文的手法。
1、借景抒情
指作者带着强烈的 山房春事
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 景物,通过景物来抒 情。它的特点是“景 生情,情寓景”,情 景交融,浑然一体。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高考专题复习:古典诗歌题材分类 课件(共64张PPT).ppt
![高考专题复习:古典诗歌题材分类 课件(共64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277d93d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b.png)
C.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 于中原的风光
一些从表面上看起来是闺怨、赠别的诗,因与边 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把它看作边塞诗词 的衍生品。
杂诗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即使是 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 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忧国忧民之感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思 游子逐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
想 怀才不遇之寂寞 报国无门之激愤
情 建功立业之豪迈 自由悠闲之恬淡
感
秀美山河之热爱 归耕隐居之乐
亲情友情之真挚 黑暗官场之苦
离别思念之绪
贬官谪居之恨
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
一、概念:
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 论,抒发自己的感慨 。所谓
“即事”诗,一般来说没有什么严格的 界定。是将“写景”、“咏物”、“边 塞”、“怀古”这几类诗词除外的其他 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乡、 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笼而 统之称为“即事感怀诗”。
What——写的是什么事?
这类诗作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对于引发诗人感慨的 事,我们首先要了解。
古典诗歌分类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山水田园诗
(写景抒情类)
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 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 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 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 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 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 联往往对仗工整。
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一些从表面上看起来是闺怨、赠别的诗,因与边 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把它看作边塞诗词 的衍生品。
杂诗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即使是 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 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忧国忧民之感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思 游子逐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
想 怀才不遇之寂寞 报国无门之激愤
情 建功立业之豪迈 自由悠闲之恬淡
感
秀美山河之热爱 归耕隐居之乐
亲情友情之真挚 黑暗官场之苦
离别思念之绪
贬官谪居之恨
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
一、概念:
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 论,抒发自己的感慨 。所谓
“即事”诗,一般来说没有什么严格的 界定。是将“写景”、“咏物”、“边 塞”、“怀古”这几类诗词除外的其他 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乡、 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笼而 统之称为“即事感怀诗”。
What——写的是什么事?
这类诗作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对于引发诗人感慨的 事,我们首先要了解。
古典诗歌分类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山水田园诗
(写景抒情类)
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 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 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 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 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 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 联往往对仗工整。
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借景抒情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借景抒情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2b856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3c.png)
• 二、(202X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 •秋 兴 陆 游
•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 【注】①迮:狭窄。 •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 • .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 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 2.以乐景写乐情
•
绝句(其一) 杜甫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结束奔走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成都浣花溪草
堂之时。全诗以乐景写乐情,阳光普照,山青水碧;春风和煦,百
花初放,芳草如茵;泥融土湿,飞燕衔泥;日丽沙暖,鸳鸯静睡。
诗人在工笔细描的明媚春光中,显露了对繁华昌盛自然美景的爱好,
反应了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逸欢悦情怀。
• 3.以乐景写哀情
•
绝句(其二) 杜甫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这是一首以乐景写哀情的思乡诗。
• 第一二句描写了一幅令人目迷神夺的色彩灿烂美景。漫江碧波荡 漾,白翎水鸟掠翅江面;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红艳无比鲜花,简
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而诗人面对如此美景却只慨叹岁月匆匆, 归期遥遥。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
•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
野老 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诗词鉴赏之借景抒情 (共1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诗词鉴赏之借景抒情 (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ed1c07c48d7c1c708a145ca.png)
(三)表达技巧
• 提问方式 1.本诗用了怎样的表现 手法? 2.有什么表达效果? 3.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 的? 答题步骤 1.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 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怎样用 的这种手法? 3.分析此手法传达出诗 人怎样的感情?
例
晚春
韩愈
问: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 何妙处?(表现手法)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飞雪。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 景二端。”请从景与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本诗写诗人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又 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是一句一景,且每个画 面均有特色。但是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 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 景都显出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 凉、孤寂之情。
课堂练习
答案:整句运用拟人的手 玉楼春 法,赋予…… 宋祁 ,绿杨如烟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 笼罩,虽是清晨,寒意却 东城渐觉风光好,皱波 杏枝头春意闹。” 纹迎客棹。绿杨烟外 轻,红杏在枝头闹春光。 历来成为千古名句, 晓寒轻,红杏枝头春 尤其是“闹”字, 一个闹字,生动传神的写 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 王国维说着一“闹” 出了杏花的茂盛,整句描 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写了生机盎然的初春美景, 字而境界全出。请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 分析鉴赏。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向花间留晚照。 之情。
答 “都”,表示普遍性,新年了都没有花木发出芳香,表达 了对春来的过晚,花开过迟的遗憾和抱怨之情。惊”,到 了二月才第一次惊喜见到草芽,表达了诗人在久盼的春色 终于来临后的新奇惊喜之情。“嫌”“穿”运用拟人写春 雪,赋予雪以人的情感,也在嫌春色来的晚,也穿过庭树 当作飞花,要给人带来春的气息,为诗增添了浪漫气息, 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白雪飘飞图,渲染了一种热闹和欣喜 之情。
高考中国古代诗歌常见抒情方式课件.ppt
![高考中国古代诗歌常见抒情方式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44ad53819e8b8f67d1cb9a5.png)
一、直接抒情
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 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就是直接抒情, 也叫直抒胸臆
二、间接抒情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 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 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 彼,叙事则因事抒情,写景则借景 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 史抒怀。
1、因事抒情:
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 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叙事中,寓含着作者急于回家与亲 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2、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 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寄寓 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 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
型主 要 类
乐景写乐情 哀景抒哀情 乐景衬哀情 哀景写乐情
乐景哀情
古人这样说它的作用: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倍增其哀乐”
3、托物言志
借助具体外物来表 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4、咏史抒怀
借写历史故事表达自己的思想。
Hale Waihona Puke 情方式口诀抒情方式有两种, 直接间接要记清。 托物借人言心志, 即物感怀抒豪情。 怀古伤今影现实, 触借融景为情生。
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 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就是直接抒情, 也叫直抒胸臆
二、间接抒情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 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 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 彼,叙事则因事抒情,写景则借景 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 史抒怀。
1、因事抒情:
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 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叙事中,寓含着作者急于回家与亲 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2、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 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寄寓 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 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
型主 要 类
乐景写乐情 哀景抒哀情 乐景衬哀情 哀景写乐情
乐景哀情
古人这样说它的作用: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倍增其哀乐”
3、托物言志
借助具体外物来表 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4、咏史抒怀
借写历史故事表达自己的思想。
Hale Waihona Puke 情方式口诀抒情方式有两种, 直接间接要记清。 托物借人言心志, 即物感怀抒豪情。 怀古伤今影现实, 触借融景为情生。
诗歌的抒情手段课堂PPT
![诗歌的抒情手段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93ca84b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e.png)
直抒胸臆
❖寄夫 夫戍边关妾在关, 西风吹妾妾忧夫 。 一行书信千行泪, 寒到君边衣到无?
1
(二)借景抒情。
❖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2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3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6
(六)用典抒情
7
(三)叙事抒情
❖ 秋思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
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杂诗 ❖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4
(四)托物言志
❖ 石灰吟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5
(五)借古讽今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寄夫 夫戍边关妾在关, 西风吹妾妾忧夫 。 一行书信千行泪, 寒到君边衣到无?
1
(二)借景抒情。
❖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2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3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6
(六)用典抒情
7
(三)叙事抒情
❖ 秋思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
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杂诗 ❖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4
(四)托物言志
❖ 石灰吟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5
(五)借古讽今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景抒情 :
诗人通过描写景物来表 达思想、抒发感情的抒情 方式叫借景抒情,也叫融 情于景。
景与情的关系
• 一切景语皆情语。 • 情有乐哀,景也有乐景哀景。 • 所谓乐景,指容易使一般人赏心悦目的 景物,如:和风丽日,啼莺舞蝶等; • 所谓哀景,是指容易使一般人情绪感伤 的景物,如:残阳凄风,颓垣落叶等。 • 景与情或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 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 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 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乐景写哀情)
(二)、指出下列诗歌分别用了借景 抒情的哪种类型
1、 除夜作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以乐景写乐情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提问:诗中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寒山寺。 提问: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请抓住一两种景来具体分析 明确:幽寂凄冷。‘‘乌”加一 ‘‘啼’’字,通过绘 声,令人倍感凄凉。 提问: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写出了羁旅者孤孑清寂、愁绪满怀的情感。
以哀景写哀情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提问: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碧江、白鸟、青山、红花。(绘色) 提问:作者身在何方? 明确:作客他乡。 提问:作者此时心情如何? 明确:归心似箭,思乡殷切,春景虽美,却无 心欣赏。
以乐景写哀情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 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 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 况是蔡家亲。 提问:前四句写了什么景?有什么特点? 明确:描写了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静夜里的荒村、陋室 里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画面充满着辛 酸和悲哀。 提问:后四句写了什么? 明确:写了表弟来访见宿。 提问:表现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喜出望外。
衡阳县一中 常双红
衡阳县一中 常双红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 诗人在其诗中以第一人称“我”为 抒情主体,袒露胸怀,不假掩饰地 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的一种抒情 手法 。
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诗人借助景、 物、人、事等来委婉地表 达思想感情的抒情手法。
间接抒情:
1 2 3 4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借人抒怀 寓情于事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滿天风雨下西楼。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
思考:诗的第二句写了什么景?这些景有 何 特点?此时诗人心情怎样?
• 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 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 彩格外鲜艳,景色越美,越显出别离的难 堪。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提问:此诗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满蹊花、流连戏蝶、自在娇莺。 提问:“流连”、“自在”两词在文中有何好处? 明确:不仅是戏蝶、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 出它给人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情态) 提问: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愉悦、欣喜。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诗中写了哪些景?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抓 住景的特点鉴赏。
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写了“残灯”、“幢 幢影”、“暗风吹雨”、“寒窗”,景物阴沉昏暗,而此 时诗人遭贬,又身患重病,忽闻挚友也蒙怨被贬,极度震 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齐涌心头,心境悲凉。(“窗” 前冠一“寒”字,从触觉上给人以主观感受。)
以哀景写乐情
以乐景写乐情
类主 型要
以哀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
小结 :
以乐景写乐情,愈见其乐; 以哀景写哀情,愈见其哀;以 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 倍增其哀乐。
课堂练习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 年高考全国卷1)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 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从军行
陈羽Biblioteka 海畔风吹冻泥裂, 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 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 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 红旗直上天山雪。
提问:诗中一、二句可以看出将士面临是怎样的环境? 从“红旗直上”可知战士的精神面貌如何? 明 确 : 环 境 极 为 严 酷 -- 天 山 脚 下 寒 风 劲 吹 , 湖 边 (“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落 光, 枝梢被狂风折断。(绘形) 风雪中红旗不乱,“直上”的动态描写,显 示了从军将士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本诗用 浓重的氛围映衬从军将士的风貌。
提问: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水、云、早莺、暖树、新燕、春泥、 乱花、浅草、绿杨、白沙堤。 提问:这些景物突出春的什么特点? 明确:蓬勃生机。 提问:写景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明确:抓住了景物的动态和色彩。(莺争、燕啄、绿杨) 提问: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从诗中找出这个关键词语。 明确:表现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最爱”。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哀 景 写 哀 情
2、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