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借景抒情的四种形式ppt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二轮复习古典诗歌专题:古典诗歌表达技巧——抒情方式课件23张

高考语文复习二轮复习古典诗歌专题:古典诗歌表达技巧——抒情方式课件23张

题干中有 “抒情”“表达方式”字样。
1. 明手法。正确指出所用表达方式。 2. 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 3. 析效果。分析表达效果。
典例精讲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太湖恬亭 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①,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①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自己的感受,引用前人的语句或事迹来表现出来。
间接抒情 以景结情
以景作结,既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又是诗歌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 它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和抱负。即诗歌在议论或抒
情的基础上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句写景,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 象,体味诗的意境,从而产生“此时无情胜有情”的艺术效果,往往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 蓄、耐人咀嚼。
间接抒情 以景结情
以景结情的三重效果
① 景中蕴情,渲染气氛
用来渲染气氛的景物特征明显,比如落日、寒鸦、风雨、夜月等景物常常出现在表现哀怨、悲愤、怅惘的情感作品 的结尾。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
江心秋月白。”这写出了琵琶女精彩的演奏让诗人和在场的所有人都陶醉其中,对音乐产生共鸣,诗人的心弦跟着
英姿,饱含着诗人的赞美,同时也表现出诗人渴望疆场杀敌、期盼建功立业的情怀。
还有的诗作通过结尾的景来表现人物的情趣和精神风貌。韦应物在《休日访人不遇》中以“门对寒流雪满山”
描写之景作结,不仅写出了友人的高雅与超然,更表达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③ 以具体景,抒抽象情

中国古典诗歌借景抒情的四种形式 PPT优秀课件

中国古典诗歌借景抒情的四种形式 PPT优秀课件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诗中写了哪些景?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抓 住景的特点鉴赏。
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写了“残灯”、“幢 幢影”、“暗风吹雨”、“寒窗”,景物阴沉昏暗,而此 时诗人遭贬,又身患重病,忽闻挚友也蒙怨被贬,极度震 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齐涌心头,心境悲凉。(“窗” 前冠一“寒”字,从触觉上给人以主观感受。)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提问:此诗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满蹊花、流连戏蝶、自在娇莺。 提问:“流连”、“自在”两词在文中有何好处? 明确:不仅是戏蝶、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 出它给人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情态) 提问: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愉悦、欣喜。
借景抒情 :
诗人通过描写景物来表 达思想、抒发感情的抒情 方式叫借景抒情,也叫融 情于景。
景与情的关系
• 一切景语皆情语。 • 情有乐哀,景也有乐景哀景。 • 所谓乐景,指容易使一般人赏心悦目的 景物,如:和风丽日,啼莺舞蝶等; • 所谓哀景,是指容易使一般人情绪感伤 的景物,如:残阳凄风,颓垣落叶等。 • 景与情或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

古诗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PPT课件

古诗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PPT课件

虚实结合
想象为虚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昌龄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虚实结合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2005全国卷2)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007重庆卷)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7、夸张
(2005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 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虚: ①不得进门的遗憾;
景中有情 ②怦然心动的愉悦; ③满园春色的想象;
景中有理 ④“美好的东西总是关锁不住的”的哲思。 景中有人 ⑤其园主人隐士乎?
(2006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借景抒情表达技巧 ppt课件

借景抒情表达技巧  ppt课件

车如水、马如龙、花月春风的故国繁华 ——亡国破家长恨如水的残酷现实
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
ppt课件
12
借景抒情(由景生情): 景与情的内在关系
乐景
哀景
乐情
哀情
ppt课件
13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 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 哀、乐。”
ppt课件
14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这首诗是如何抒发感情的?
• (思路)意象 + 意境 + 气氛 + 情感 • 步骤:
(意象) 营造…… 渲染…… 表达(表现)……
ppt课件
22
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 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答案】①诗的前两句选取了夜晚、秋
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等意象,
②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
景③表现了他们刚毅果敢的性格和蔑视
敌人的豪迈气概。 ppt课件
23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月陂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 借景抒情
ppt课件
1
抒情手法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2.借——物—抒—情— 3.借叙事抒情
ppt课件

鉴赏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及其作用PPT课件

鉴赏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及其作用PPT课件
第20页/共35页
描摹画
指出 手法

评价效 果
诗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2分)此诗描绘
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
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
不动。(3分)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
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情
(二)、间接抒情 【典例回放】: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 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作者在诗歌里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情的手法。(2分)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 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3分)。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 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情感表达含蓄,耐人寻味。(2分)。

第29页/共35页
某诗(或某句)运用了
手法,描绘

景象(刻画了
形象或描述了
事情)表达

情感(表现了
心境或体现了
表达效果。
追求)达到了
第30页/共35页
端居(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③雨中寥落月中愁,运用 了互文的手法。
1、借景抒情
指作者带着强烈的 山房春事
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 景物,通过景物来抒 情。它的特点是“景 生情,情寓景”,情 景交融,浑然一体。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高考专题复习:古典诗歌题材分类 课件(共64张PPT).ppt

高考专题复习:古典诗歌题材分类 课件(共64张PPT).ppt
C.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 于中原的风光
一些从表面上看起来是闺怨、赠别的诗,因与边 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把它看作边塞诗词 的衍生品。
杂诗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即使是 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 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忧国忧民之感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思 游子逐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
想 怀才不遇之寂寞 报国无门之激愤
情 建功立业之豪迈 自由悠闲之恬淡

秀美山河之热爱 归耕隐居之乐
亲情友情之真挚 黑暗官场之苦
离别思念之绪
贬官谪居之恨
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
一、概念:
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 论,抒发自己的感慨 。所谓
“即事”诗,一般来说没有什么严格的 界定。是将“写景”、“咏物”、“边 塞”、“怀古”这几类诗词除外的其他 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乡、 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笼而 统之称为“即事感怀诗”。
What——写的是什么事?
这类诗作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对于引发诗人感慨的 事,我们首先要了解。
古典诗歌分类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山水田园诗
(写景抒情类)
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 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 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 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 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 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诗的中间两 联往往对仗工整。
分析重点:景物特征 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借景抒情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借景抒情课件

• 二、(202X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 •秋 兴 陆 游
•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 【注】①迮:狭窄。 •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 • .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 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 2.以乐景写乐情

绝句(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结束奔走流离生活后暂时定居成都浣花溪草
堂之时。全诗以乐景写乐情,阳光普照,山青水碧;春风和煦,百
花初放,芳草如茵;泥融土湿,飞燕衔泥;日丽沙暖,鸳鸯静睡。
诗人在工笔细描的明媚春光中,显露了对繁华昌盛自然美景的爱好,
反应了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逸欢悦情怀。
• 3.以乐景写哀情

绝句(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这是一首以乐景写哀情的思乡诗。
• 第一二句描写了一幅令人目迷神夺的色彩灿烂美景。漫江碧波荡 漾,白翎水鸟掠翅江面;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红艳无比鲜花,简
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而诗人面对如此美景却只慨叹岁月匆匆, 归期遥遥。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
•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老 杜甫
•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
•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诗词鉴赏之借景抒情 (共1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诗词鉴赏之借景抒情 (共14张PPT)

(三)表达技巧
• 提问方式 1.本诗用了怎样的表现 手法? 2.有什么表达效果? 3.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 的? 答题步骤 1.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 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怎样用 的这种手法? 3.分析此手法传达出诗 人怎样的感情?

晚春
韩愈
问: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 何妙处?(表现手法)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飞雪。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 景二端。”请从景与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本诗写诗人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又 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是一句一景,且每个画 面均有特色。但是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 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 景都显出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 凉、孤寂之情。
课堂练习
答案:整句运用拟人的手 玉楼春 法,赋予…… 宋祁 ,绿杨如烟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 笼罩,虽是清晨,寒意却 东城渐觉风光好,皱波 杏枝头春意闹。” 纹迎客棹。绿杨烟外 轻,红杏在枝头闹春光。 历来成为千古名句, 晓寒轻,红杏枝头春 尤其是“闹”字, 一个闹字,生动传神的写 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 王国维说着一“闹” 出了杏花的茂盛,整句描 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写了生机盎然的初春美景, 字而境界全出。请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 分析鉴赏。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向花间留晚照。 之情。
答 “都”,表示普遍性,新年了都没有花木发出芳香,表达 了对春来的过晚,花开过迟的遗憾和抱怨之情。惊”,到 了二月才第一次惊喜见到草芽,表达了诗人在久盼的春色 终于来临后的新奇惊喜之情。“嫌”“穿”运用拟人写春 雪,赋予雪以人的情感,也在嫌春色来的晚,也穿过庭树 当作飞花,要给人带来春的气息,为诗增添了浪漫气息, 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白雪飘飞图,渲染了一种热闹和欣喜 之情。

高考中国古代诗歌常见抒情方式课件.ppt

高考中国古代诗歌常见抒情方式课件.ppt
一、直接抒情
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 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就是直接抒情, 也叫直抒胸臆
二、间接抒情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 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 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 彼,叙事则因事抒情,写景则借景 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 史抒怀。
1、因事抒情:
李白《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 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叙事中,寓含着作者急于回家与亲 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2、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 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寄寓 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 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
型主 要 类
乐景写乐情 哀景抒哀情 乐景衬哀情 哀景写乐情
乐景哀情
古人这样说它的作用: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倍增其哀乐”
3、托物言志
借助具体外物来表 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4、咏史抒怀
借写历史故事表达自己的思想。
Hale Waihona Puke 情方式口诀抒情方式有两种, 直接间接要记清。 托物借人言心志, 即物感怀抒豪情。 怀古伤今影现实, 触借融景为情生。

诗歌的抒情手段课堂PPT

诗歌的抒情手段课堂PPT
直抒胸臆
❖寄夫 夫戍边关妾在关, 西风吹妾妾忧夫 。 一行书信千行泪, 寒到君边衣到无?
1
(二)借景抒情。
❖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2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3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6
(六)用典抒情
7

(三)叙事抒情
❖ 秋思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
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杂诗 ❖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4
(四)托物言志
❖ 石灰吟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5
(五)借古讽今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景抒情 :
诗人通过描写景物来表 达思想、抒发感情的抒情 方式叫借景抒情,也叫融 情于景。
景与情的关系
• 一切景语皆情语。 • 情有乐哀,景也有乐景哀景。 • 所谓乐景,指容易使一般人赏心悦目的 景物,如:和风丽日,啼莺舞蝶等; • 所谓哀景,是指容易使一般人情绪感伤 的景物,如:残阳凄风,颓垣落叶等。 • 景与情或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
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 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 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 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乐景写哀情)
(二)、指出下列诗歌分别用了借景 抒情的哪种类型
1、 除夜作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以乐景写乐情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提问:诗中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寒山寺。 提问: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请抓住一两种景来具体分析 明确:幽寂凄冷。‘‘乌”加一 ‘‘啼’’字,通过绘 声,令人倍感凄凉。 提问: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写出了羁旅者孤孑清寂、愁绪满怀的情感。
以哀景写哀情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提问: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碧江、白鸟、青山、红花。(绘色) 提问:作者身在何方? 明确:作客他乡。 提问:作者此时心情如何? 明确:归心似箭,思乡殷切,春景虽美,却无 心欣赏。
以乐景写哀情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 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 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 况是蔡家亲。 提问:前四句写了什么景?有什么特点? 明确:描写了一个完整的生活画面--静夜里的荒村、陋室 里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画面充满着辛 酸和悲哀。 提问:后四句写了什么? 明确:写了表弟来访见宿。 提问:表现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喜出望外。
衡阳县一中 常双红
衡阳县一中 常双红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 诗人在其诗中以第一人称“我”为 抒情主体,袒露胸怀,不假掩饰地 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的一种抒情 手法 。
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诗人借助景、 物、人、事等来委婉地表 达思想感情的抒情手法。
间接抒情:
1 2 3 4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借人抒怀 寓情于事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滿天风雨下西楼。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
思考:诗的第二句写了什么景?这些景有 何 特点?此时诗人心情怎样?
• 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 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 彩格外鲜艳,景色越美,越显出别离的难 堪。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提问:此诗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满蹊花、流连戏蝶、自在娇莺。 提问:“流连”、“自在”两词在文中有何好处? 明确:不仅是戏蝶、娇莺姿态的客观写照,也传 出它给人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情态) 提问: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愉悦、欣喜。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诗中写了哪些景?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抓 住景的特点鉴赏。
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写了“残灯”、“幢 幢影”、“暗风吹雨”、“寒窗”,景物阴沉昏暗,而此 时诗人遭贬,又身患重病,忽闻挚友也蒙怨被贬,极度震 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齐涌心头,心境悲凉。(“窗” 前冠一“寒”字,从触觉上给人以主观感受。)
以哀景写乐情
以乐景写乐情
类主 型要
以哀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
小结 :
以乐景写乐情,愈见其乐; 以哀景写哀情,愈见其哀;以 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 倍增其哀乐。
课堂练习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 年高考全国卷1)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 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从军行
陈羽Biblioteka 海畔风吹冻泥裂, 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 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 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 红旗直上天山雪。
提问:诗中一、二句可以看出将士面临是怎样的环境? 从“红旗直上”可知战士的精神面貌如何? 明 确 : 环 境 极 为 严 酷 -- 天 山 脚 下 寒 风 劲 吹 , 湖 边 (“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落 光, 枝梢被狂风折断。(绘形) 风雪中红旗不乱,“直上”的动态描写,显 示了从军将士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本诗用 浓重的氛围映衬从军将士的风貌。
提问: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水、云、早莺、暖树、新燕、春泥、 乱花、浅草、绿杨、白沙堤。 提问:这些景物突出春的什么特点? 明确:蓬勃生机。 提问:写景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明确:抓住了景物的动态和色彩。(莺争、燕啄、绿杨) 提问: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从诗中找出这个关键词语。 明确:表现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最爱”。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哀 景 写 哀 情
2、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