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中的金玉意象
李白诗中的金玉意象
李白诗中的金玉意象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金和玉是中国古典诗词中诗人常用来表达美好愿望,寄寓人世理想的语词。
盛唐诗人李白对金玉意象更是情有独钟,金玉意象探析不仅可以解读李白诗歌的独特韵味,更可以从“金玉”意象的解读探求李白的思想渊源。
李白诗歌有很多凸显诗人生命意识和文化特质,再现独特人格意识和卓越生命体验的明朗意象,其中,“金、玉”意象特受诗人青睐,据统计,在《李太白全集》中,“金”和“玉”字分别出现了三百多次,如:金窗夹绣户,珠箔悬琼钩。
——《登锦城散花楼》银剑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乌栖曲》可以说,“金、玉”意象是诗人的宠儿,建构了李白诗歌审美领域的多重空间。
金,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象金在土中形。
”(《说文解字》)“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尔雅?释地》);玉,乃象形字,本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说文解字》) “金、玉”象征着富贵、纯洁、高贵以及高尚之品格。
笔者以为,李白对“金、玉”意象如此情有独钟,与盛唐发达的金玉文化,李白的殷实的家庭背景,道教、老庄思想及魏晋风度的熏陶以及作者的生活理想密切关联。
一、盛唐发达的金玉文化杜甫《忆昔》诗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安史之乱”以前的盛唐国富民丰,商业发达,拥有世界上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与遥遥领先的科技水平,日趋繁荣的“丝绸之路”更彰显着大国盛世之气象,培育了盛唐空前繁盛的金玉文化。
金玉器皿成为盛唐皇室贵族甚至普通民众不可或缺的生活物品,“唐代贵族权要,多喜豪宴,需要数量极大的各种饮食器皿,迷信使用金银食器有延年益寿的功效,特别是宴会使用器皿讲究用金银来制作。
”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处之“玉”即是盛唐时期名满天下的新疆和田玉,“玉”在唐朝不仅大量生产,更随“丝绸之路”远销异邦。
趣味语文丨李白诗歌中的“玉”
趣味语文丨李白诗歌中的“玉”编辑说提起诗仙李白,很多人都能随口说出其作品,有意思的是,在其众多诗歌中,“玉”这一意象反复出现,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等。
李白为何对“玉”意象情有独钟,这其中蕴含了怎样的情感内涵?云南大学附属中学呈贡校区濮文豪对此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一起来看——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现存诗歌近千首。
据统计,其作品中用到“玉”意象(除去篇中重复使用的)共257次,主要涉及日常生活用具、人物形象、乐器、马、剑、酒、地名、房屋建筑、月亮9大方面,这与玉本身所具有的美好寓意、诗人所崇尚的道教文化等相关。
如此用“玉”,让诗歌的文化意味和诗人的仙风道骨跃然纸上,对其进行深刻解析,可进一步了解李白其人,品一道玉文化饕餮大餐。
玉意象的广泛运用据笔者统计,在《李太白全集》30卷诗歌中,平均每卷使用“玉”8.5次;使用次数最多的是《明堂赋》,多达7次。
玉意象在李白诗歌中广泛运用,与玉本身所包含的美好寓意分不开。
玉,《说文解字》说:“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洁之方也。
象三玉之连。
丨,其贯也。
凡玉之属皆从玉。
……阳冰曰:'三画正均,如贯玉也。
’”玉意象的使用涉及李白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关于日常生活用品的玉意象,在其诗歌中一共使用41次。
其中使用4次的有玉辇、玉箸,使用3次的有玉盘、玉镜、玉床,使用2次的有玉带、玉碗、玉棺、玉帐、玉钗,使用1次的有玉銮、玉座、玉笈、玉窗、玉几、玉杖、玉帛、玉舃、玉簟、玉佩、玉尺、玉糁等。
这些玉器几乎囊括了人的吃、穿、用、行。
在李白的眼里,生活用具全部需要用玉制成:捧的是玉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倚的是玉床,“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冰峥嵘”;乘的是玉辇,“仗出金宫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行”;用的是玉镜,“回作玉镜潭,澄明洗心魂”。
论李白诗中的金玉意象
论李白诗中的金玉意象【摘要】李白在诗歌中多用金玉意象,这体现了诗人对自我的深层思考,对现实的尖锐质询,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除此之外,还多用来写人、写景、描绘思乡之情和衬托战争严酷。
李白把金玉意象运用得炉火纯青,也为他的诗作增添异彩。
【关键词】李白;金玉意象;自我;现实;历史李白在其作品中,经常运用丰富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生动的比喻、纵横飞动的文字、充沛的气势,形成独特的雄奇、奔放、飘逸的风格。
而金玉意象在其诗歌中更是常为体现,现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谈李白诗中的金玉意象:一、李白诗中的金玉意象体现了诗人对自我的深层思考李白从蜀中读书和任侠时期,到仗剑去国追求功业,再到玄宗征召供奉翰林,然后离开长安漫游,最后爆发安史之乱报国蒙冤,每个时段都有大量作品反映他当时状态,其中用金玉意象抒发感情的也大有所在。
例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在《行路难》中用“金樽”和“玉盘”表现筵席丰盛,反衬现实遭遇的痛苦;《将进酒》也多次运用金玉意象,如“金樽”、“千金散尽”、“钟鼓馔玉”、“千金裘”,表达了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的感慨。
《襄阳歌》中,“千金骏马换少妾,笑坐雕鞍歌《落梅》”写自己在襄阳痛饮及醉中情态,“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体现了作者感慨往事如烟,人生短促,功业不能长存的思想。
在“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紫绶来相趋”(《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中,以“金章紫绶”代指朝廷大官,写自己得到君王赏识,朝廷大官都奉承自己的现实境遇,表达希望做一番事业报答明君,然后与杨山人携手隐居的美好愿望。
二、李白诗中的金玉意象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尖锐质询盛唐时代也有弊政,李白对此做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李白一生坎坷,在政治上不得志,但正是因为这样的人生遭遇,作者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社会生活。
例如,“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古风》其二十四),“多黄金”、“开甲宅”就直击社会现实,充分体现了李白初入长安,目睹宦官穷奢极侈、斗鸡之徒气焰嚣张的愤怒,直言封建统治着不辨善恶的丑陋现实。
李白诗歌中频繁使用“金”意象的渊源
李白诗歌中频繁使用“金”意象的渊源李白的诗歌中频繁使用了“金”这一独特意象,反映了李白在入仕前后不同的心理特征。
本文着重从这一点出发,来探讨李白诗歌中频繁使用“金”意象的渊源。
通过对具体文本的分析研究,我发现李白的对于功名富贵的态度在入仕前后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当然,这背后的渊源有主客观两个方面。
而在其中,李白的主观价值标准和审美尺度的变化又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由自信而绝望,“金”意象也由富丽堂皇而灰暗失色,它作为一面镜子照出了个人与时代的悲剧。
粗略的统计了一下,却得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全唐诗》中所收录的25卷李白诗歌中,竟然出现了331个“金”字。
且不论这些个“金”字到底归不归意象范畴,单是这个统计数字足以见处李白诗歌的华丽。
再细致统计下去就会发现,在所有这331个“金”字中,作为独立意象出现的又占了大多数。
而“金”字在李白诗歌中作为独立意象首先是指贵金属的黄金,如“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鞍马如飞龙,黄金络马头。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一笑双白璧,再歌千黄金。
”(卷161_1《古风》)①等等。
可以说,“金”意象已经为我们开启了理解李白诗歌的一扇门。
盛唐时期的杰出诗人李白才华横溢、不同凡响,他就像一颗灿烂的明星永远闪耀。
他的创作不仅是唐代诗歌的高峰,也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高峰。
他的作品像一部壮丽的史诗,不仅深刻反映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而且是整个封建社会精神微妙的缩影。
他的诗歌是我国文艺宝库里一串最美的明珠,永远放射着奇异的光彩。
而这种奇异的光彩正是由他诗歌中的“金”意象表现出来的。
我们知道,李白一生怀抱远大理想,经历极为丰富,而又才气横溢、热情奔放,为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歌。
可惜大部分散失了,流传下来的只有九百九十多首。
这些诗歌充分反映了伟大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对人民疾苦的同情,特别是充分反映了他自己的理想。
李白向往举贤授能、天下为公的社会,他立下的志愿是“解世纷”、“济沧海”、“安黎元”,他心目中崇敬的英雄是诸葛亮、荆轲那样以自己的才智和勇武排难解纷、大济苍生的人物。
李白的诗中惯用的意象
嘿,你知道吗,李白的诗那可真是太绝啦!就像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一样耀眼!他在诗中惯用的意象,那简直就是他独特的魔法符号。
比如说月亮,哇塞,那在李白的笔下,月亮可不是简单的月亮,那是能寄托他千般情思的神奇存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想想,他一个人喝酒都能把月亮拉过来一起,这是多么奇妙的想象呀!这就好像你一个人在房间里,突然把台灯当成了好朋友,跟它聊天倾诉一样。
李白的诗中啊,这些意象就像是一个个小精灵,跳跃在字里行间,让你读着读着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他能把平常的东西变得那么不平常,把普通的情感变得那么浓烈。这就是李白的魅力呀,难道你不觉得吗?
李白用他独特的意象,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无比美妙的诗歌世界。他的诗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我们内心深处对美好、对自由、对豪情的向往。我们读他的诗,就仿佛能和他一起遨游在那个诗意的天地里,感受他的喜怒哀乐,感受他的豪情壮志。这就是李白的诗,永远那么独特,永远那么让人着迷。
还有酒!李白对酒那可是真爱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酒在他那里就是欢乐的催化剂,是情绪的放大器。就如同你心情超好的时候,来一杯甜甜的果汁,那感觉,爽歪歪呀!
再看看那高山大河,“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壮观的景象在他笔下变得如此生动。这就好像你站在大峡谷边上,被那宏伟的气势所震撼,内心充满了敬畏和惊叹。
李白的诗歌意象与色彩运用分析
李白的诗歌意象与色彩运用分析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浪漫主义的风格和独特的意象与色彩运用而闻名于世。
在我的研究中,我对李白的诗歌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从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和特点。
首先,李白的诗歌意象丰富多样,常常以自然景物为主题。
他善于通过描绘山水、花草、鸟兽等自然元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静夜思》中,他运用了明亮的月光、寂静的夜晚和清新的秋风来烘托出思乡之情。
这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的意象运用,使他的诗歌充满了生动的色彩和美感。
其次,李白的诗歌中常常出现一些象征性的意象,用以表达他对人生、爱情、自由等主题的思考和追求。
例如,在《将进酒》中,他借用了酒这一象征物,表达了对自由、豪情和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这种象征意象的运用,使他的诗歌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哲理性。
此外,李白的诗歌中还常常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色彩描写,以增强诗歌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他善于用鲜明的色彩来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
例如,在《望庐山瀑布》中,他用“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这样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看到了远处山脚下的白云和红枫,感受到了秋日的美丽和宁静。
这种色彩描写的运用,使他的诗歌更加生动鲜活,给人以美的享受。
此外,李白的诗歌中还常常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对比和衬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将进酒》中,他通过对自己和身边官员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和豪情的追求。
这种对比和反衬的手法,使他的诗歌更加生动有趣,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和思考。
综上所述,李白的诗歌意象与色彩运用是他诗歌艺术中的重要特点。
他善于借助自然景物、象征意象、丰富多彩的色彩描写以及对比和反衬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特点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
通过对李白的诗歌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的诗歌艺术,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丰富我们自己的文学创作。
李白诗歌的意象
李白诗歌的意象李白诗歌的意象李白的诗歌是唐代诗歌的典范,在他的诗歌中不仅意象丰富,而且寓意深远。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不朽的奇葩,而唐代诗人李白则是中国最富盛名的诗人之一。
李白素有“诗仙”之名,他的诗歌飘逸潇洒,极具浪漫主义的创作色彩。
可以说,内敛而平静的意境是李白诗歌创作风格的一项重要特点。
在研究李白诗歌意象特征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注重李白诗歌浪漫、激越、奔放的特点,还应该研究李白诗歌意象中的含蓄之美,应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李白诗歌。
从总体上看,李白的创作变化多端,他打破了传统诗歌创作的固有格式,达到了丰富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诗歌创作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祖国山河和美丽大自然的赞美,其风格兼顾俊逸清新和雄伟壮阔。
除此之外,李白的诗歌还常常使用想象、拟人、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搭配李白惯用的意象,往往能够描绘出诗歌里独特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李白的诗歌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同时代的绝大多数诗人,对后世文学的创作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无论是韩愈、李贺还是苏轼、陆游无一不对李白的诗歌创作交口称赞。
一、诗歌意象及其作用(一)什么是意象意象是诗歌中描绘的具体形象,是融入了作者思想情感的物象,创造意象并借助意象抒发思想感情是诗歌创作的一种重要方法。
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对于意象与意境都是十分重视的。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象即是意境。
当然,我们现在认为,在诗歌当中两者还是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的,尤其是在现代诗歌中。
现代诗歌的创作通常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这些出现在诗歌中的形象也就是意象。
诗人对于意象的使用往往能够有效地烘托出诗歌的意境,表现出诗人的主观意识与情感。
由此可见,对于诗歌而言,意象其实处于诗歌中美学的范畴,诗人通过意象的塑造让读者与自己产生共鸣,甚至通过意象来表达出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而以此来丰富诗歌的内涵。
由此可见,我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需要找到诗歌中所描绘出来的意象,并充分把握其表现出来的特征,才能体会诗人蕴含在其中的独特思想情感,更好地进入诗人所描绘的独特精神世界。
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李白诗歌的意象特点和语言风格
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李白诗歌的意象特点和语言风格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豪放的气息。
他的作品中常常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让读者陶醉其中,感受到诗歌的美妙。
以李白的代表作《将进酒》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其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等。
这些意象丰富了诗歌的形象,使其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李白的意象多来自于自然界和人文环境,他常常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汲取灵感,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意象。
李白的语言风格也有其独特之处,他的诗歌常常采用豪放的语言,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
这些语言风格表现出了李白豁达、潇洒的性格和情感,生动地表现出了他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总之,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意象和语言魅力,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艺术遗产。
- 1 -。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
李白是唐代诗歌的巨匠之一,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深受后世诗人的喜爱。
在李白的诗歌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的意象丰富、意境深远,以及对自然和民间生活的热爱。
李白的诗歌艺术魅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意象丰富。
李白的诗歌中充满了各种想象力丰富的意象,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云想衣裳花想容”等等。
这些意象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使人们产生共鸣,体验到诗歌的美感和力量。
二、意境深远。
李白的诗歌往往能够跳出当时的时空限制,超越个人的局限,营造出宏大的意境。
比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黄金台上啼白衣,玉容寂寞泪阑干”等等,这些诗句所展现的意境深邃、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三、热爱自然、民间生活。
李白的诗歌中往往能够看到对自然和民间生活的热爱和热情,这种热情在他的诗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比如“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等,这些诗句所描写的自然和民间生活的场景,让人们感受到这些美好的事物所带来的温馨和感动。
四、浪漫主义情怀。
李白的诗歌中往往能够看到浪漫主义情怀的体现,这种情怀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中。
比如“将欲死别时,不得已而情不舍”、“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涛”等等,这些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深邃、多彩,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感动。
总之,李白的诗歌艺术魅力在于他独特的诗歌风格,浓郁的个性
特征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以及对自然和民间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这些元素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美感和感染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篇章。
李白诗歌中的金玉意象
论李白诗歌中的金玉意象诗歌中的意象生命意识和文化特质的重要载体,李白诗歌中的金玉意象的多处使用唐朝的社会现实以及李白的个人性格有着密切关系富贵明丽,边塞建功的积极意义高洁不群,淡视财富嘲讽权贵,抑郁愤慨的失意之情满眼富贵的落寞色。
朱光潜先生曾指出“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
……诗必有所本,本为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
自然与艺术媾合,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1。
关于意象,古今文人论者多有精彩评论,胡应麟曾言:“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明〃胡应麟《诗薮》)“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见出诗人的风格”2 。
意象不独是诗歌写作的焦点,同时也是诗歌艺术的灵魂所在。
诗仙李白的诗歌创作中,同样留下了众多形象鲜明、内蕴丰厚的意象。
在李白的笔下,意象是生命意识和文化特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其独特人格意识、卓绝生命体验的再现,焕发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蕴和复杂的人文精神积淀。
本文将联系唐朝的社会现实以及李白的个人性格浅析李白诗歌中的金玉意象表达的多重意义。
青少年时期的生存环境往往会影响着这个人的一生。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青年是的李白所处的唐朝有着怎样的一个社会现状。
玄宗前期是唐朝最鼎盛的时期,史称开元之治。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很大的发展,社会财富迅速增长,城市繁荣,交通发达,国力强盛,文化的发展也到了高峰,同时,唐代突破力以往的取士制度,以科举取士为主,兼具其他方式。
这使得中小地主家的子弟也有可能登上仕途,从而光宗耀祖,因此这个阶层的人普遍都有一种昂扬的精神状态和积极入市的态度,都想“觅封侯”,这个时期的人们都充满了希望,李白的青年时期就处于这样一种充满希望的大环境中。
同时,李白本身出生于一个殷实的商贾之家,在物质上比较富足。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李白的诗歌大都充满了浪漫、明丽的色调。
金玉意象的使用就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然,金玉意象的使用并不仅仅表达富足之气,也有嘲讽权贵等多种意义。
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李白诗歌的意象特点和语言风格
试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李白诗歌的意象特点和语言风格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其诗歌以意象瑰丽、语言华丽著称。
本文试以李白的具体作品为例,分析其意象特点和语言风格。
首先,李白的意象丰富多彩,以山水、鸟兽、花草、人物等自然和人文景物为主要意象。
例如《将进酒》中的“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描绘了骑马的壮烈形象,富有视觉感官;《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则是运用了壮丽的瀑布形象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李白的意象不仅形象明确,而且寓意深刻,往往与诗歌主题紧密相连。
其次,李白的语言风格独具特色,以豪放奔放、雄浑壮美为主要特点。
他的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借助叠句、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意境更加深刻。
例如《夜泊牛渚怀古》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用星月喻为历史沧桑,表达了作者怀旧之情;《早发白帝城》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则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将自然景观与诗人的内心情感有机融合在一起。
综上所述,李白的诗歌意象丰富多彩,语言风格独具特色,其诗歌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 1 -。
李白诗歌中的金玉意象
李白诗歌中的金玉意象李白诗歌中的金玉意象李白在万象中选择、抛弃、提炼与自己情感和个性相吻合的意象.李白今存诗900余首,“金”“玉”二字分别出现了300余次,“金屋、金丹、、金棺、金门、玉几、玉箫、玉琴、玉璧”等在李白诗歌中构成了一组既耀眼夺目又高洁不羁的画卷。
金玉意象无疑是理解李白情感、个性、和艺术世界的重要突破口。
一、赤金白玉足显热烈的情感和高洁的品质颜色出现在作品中,不仅是色彩进入了作者的创作历程中,读者的视觉体验中,更是反映了作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是一种心情的告白与说明。
李白诗歌中赤金白玉的自觉或不自觉运用,恰恰体现了诗人热烈的情感和高洁的品质。
“金”,《说文解字》上说:“金,五色金也。
黄为之长……”而李白诗歌中凡是用金表示颜色处无一不是光彩夺目的赤黄色。
如“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騣。
”(全唐诗·李白卷《结客少年场行》)此句说的是坐骑华美,“紫燕”是马的称谓,“黄金瞳”是说马的眼睛,用黄金的颜色形容马眼睛的颜色,由此可见马的不凡。
“黄金瞳”一说更是显露了李白对金色的热爱。
又如“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全唐诗·李白卷《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二》)和“轻如松花落金粉,浓似苔锦含碧滋。
”(全唐诗·李白卷《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诗歌中的柳色和花色诗人以金色来喻之,给人以明丽的色彩冲击。
以金色喻花色、柳色,这样的比喻似乎只能出自李白的手笔,更凸显了诗人对金色的钟爱和运用金色的自然。
金色是暖色调,它的运用彰显的就是诗人李白热烈喷涌的诗歌创作风格和情感的炙热。
玉,虽颜色不一,但作者诗歌中以晶莹温润的白色为主,为多。
白色是诗人钟爱的颜色,据统计在李白诗歌中出现最多的颜色就是白色,而玉以其自身洁白的颜色特点更是在李白诗歌中频频出现。
白色寓意高洁是中国文化所认同的,对白色的偏爱普遍根植在文人的思想意识里。
诗人李白更是如此。
如“秋露白如玉,团团下庭绿。
”(全唐诗·李白卷《古风·秋露白如玉》)秋天的露水洁白如玉。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1. 李白啊,那可是诗坛的超级巨星。
他诗歌里的意象就像一把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一个个绝美的意境之门。
比如说“床前明月光”,这“明月”意象就像一位静静陪伴的老友,在那孤寂的夜晚,李白看到明月,那意境就出来了,透着一种淡淡的思乡惆怅,仿佛能看到他一个人在异乡对着明月长吁短叹。
2. 李白诗中的意象丰富得像一个琳琅满目的宝藏。
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里的“瀑布”意象,哇塞,这瀑布就像是从九天之上冲下来的银河,那意境简直宏伟到爆。
这哪是在写瀑布啊,简直就是在描绘一个神话世界,感觉李白当时看到这瀑布,内心肯定是超级震撼,那种惊叹就全在诗里了。
3. 嘿,你知道李白诗中的“酒”意象不?这“酒”啊,就像是他的亲密伙伴。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看看,一个人喝酒多孤单,可他把月亮和影子都当成酒友了。
这“酒”营造出的意境是那种孤独又洒脱的感觉,他一边喝着酒,一边跟月亮影子唠嗑,就好像在说“虽然没人陪我,可我有酒,我也能自得其乐”。
4. 李白诗里的意象像一个个鲜活的角色。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中的“大鹏”意象,这大鹏就像一个志向高远、充满力量的英雄。
那意境是多么的壮阔,李白肯定是把自己比作这大鹏了,想要一飞冲天,干一番大事业。
他心里肯定在想“我就像这大鹏,谁也拦不住我展翅高飞”。
5. 我跟你讲哦,李白诗歌中的意象常常能组合出意想不到的意境。
就像“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云”和“花”这两个意象搭配起来,给杨贵妃描绘出了一个如仙如幻的意境。
感觉李白就像是一个超级画家,用文字画出了一幅美人图,他在看到贵妃的时候,内心估计满是惊叹和赞美。
6. 李白诗中的意象可真是充满了他的个人情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里的“长风”和“帆”意象,这长风就像是一股助力,帆就是前进的希望。
这意境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李白当时肯定是在困境中,但是他坚信自己总有一天能乘风破浪,那种乐观自信就像阳光一样耀眼。
浅析李白诗中为何多用金玉意象
浅析李白诗中为何多用金玉意象作者:朱正玲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16期摘要:李白在诗歌中多用金玉意象,这主要与他的个性气质和唐代的社会风气紧密相关,除此之外,也受到庄子以自然为美、以率真为美的审美观和晋人审美情趣的影响,当然还与李白信仰道教有重要关系。
关键词:李白;金玉;个性;庄子;晋人;道教李白在诗歌中多用金玉意象,如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来表达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的个人思考,用“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来表现物价暴涨、人民生活水深火热的社会现实,用“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来表现对历史的深刻反思,用“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来表达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用“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生动地写出了庐山的秀丽和耀眼。
然而,李白为何在诗歌中多用金玉意象呢?原因是复杂的,也是多方面的,但究其大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跟李白的个性气质紧密相关李白受胡风边月的遗传因子与巴山蜀水养育的重要影响,他对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事物具有天生的敏感性,于是诗歌就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而金玉的高贵和纯粹正符合李白对美的向往。
如“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玉楼巢翡翠,珠殿锁鸳鸯”(《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二)用金玉意象不仅描绘了初春的美景,而且隐含对美女的象征。
日本松浦友久教授就指出李白有一种对“明亮光辉事物的强烈憧憬和追求”(《李白诗歌中的谢眺形象?李白诗歌的感觉基调》)。
同时,李白也是一个资质恢宏和具有高度自信的人。
“金玉”意象不仅体现了所写之物的精致美丽,而且体现出李白晶莹透澄的心灵世界和一掷千金的自信豪迈,还体现了他入仕投国的激昂心境和“谪仙人”的旷达知命。
如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提到“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就表现了李白任侠仗义的行为和性格。
又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充分体现了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高度自信和壮志豪情。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第一篇:李白诗歌中的意象李白诗歌中的意象———月1 意象,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范畴之一,是由主观与客观结合交融,即外物形象和诗人的情意相结合而形成,它是诗人根据抒情言志的需要,对种种现实生活现象进行艺术概括,从而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的审美图像。
月亮本是自然界的一个纯客观的物体,但自从人类意识到它的存在,它便成为原始神话或传说的内容之一,如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由此可见,月亮这一物象早已进入了人的审美视野,当诗人将月亮作为寄寓诗人主观感情的载体后,“月亮”这一意象便有了复杂的思想内蕴,起到了一般词语难以替代的传情达意的作用。
一、在李白的诗作中,“月亮”这一意象有什么样的精神内核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1、月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理想人格的追求。
漆黑的天幕下,月与夜互相辉映、互相衬托,这种美丽的自然景象往往勾起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皎洁的月光更使人联想到月亮的高洁,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的文思如泉涌。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一个“上”字和一个“揽”字就表达了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赠孟浩然》:“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用“醉月”意象,表现浩然不慕名利、自甘淡泊的高致,描绘其超群脱俗、风流儒雅的高人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敬慕之情。
2、月亮是孤独与失意的象征,寄托着诗人思乡和相思的深情,及仕途失意的苦闷。
月亮与故乡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人一旦离开故乡,便会感觉到一种深沉的孤独和感伤,诗人往往借望月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以缓解远离故乡的孤苦无依感。
李白在《静夜思》中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仅以月寄思乡之情,更将其阐发到对亲人、友人、家国的思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中“明月”是多情的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诗人通过它将自己的关切与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西,交给不幸的友人王昌龄。
李白诗中的“金”意象
百花园地新课程NEW CURRICULUM“Gold ”Image in Li Bai ’s PoemLi XiaohongAbstract:The Li Bai poetry is rich and colorful ,“gol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mage ,which through a study of this image can dig out李白,中国文人骚客中最独具风格的诗人;李白的诗歌,中国诗歌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李白诗歌中的意象,中国古诗意象中最能体现诗人其人其性其情的载体。
提到李白及其诗歌中的意象,多数人会立刻想到“酒”“剑”“月”等。
其实,在李白的诗歌中,还有一个常常被忽略的意象———金。
通过“金”这一意象同样可以挖掘出李白诗歌的许多特点,也能窥探出李白情志的倾向所在。
在李白诗中所选用的色彩字眼中,毫无疑问“白”字独占鳌头,位居榜眼的则是“金”字。
《李白诗全集》里所收录的25卷李白诗歌中,出现了371个“金”字,而在所有这371个“金”字中,作为独立意象出现的又占了大多数。
从“黄金”“千金”到“金棺”“金殿”“金壶”“金樽”“金鞭”“金甲”“金缸”“金窗”“金丹”“金丸”,再到“黄金药”“金剪刀”“金雀镜”“金光草”等等,使得李白的诗歌可谓是金光灿烂、富丽堂皇,“金”无处不在。
明丽爽朗是李白诗歌词语的基本色调,如此李白之诗,又怎少得了“金”这一绚丽夺目的色彩?单就一“金”于此,就足以看到李白诗的瑰丽雄奇、流光溢彩。
如:“遗我金光草,服之四体轻。
将随赤松去,对博坐蓬瀛。
”(古风五十九首中第七首)又如:“玉楼珠阁不独栖。
金窗绣户长相见。
”(《双燕离》)再如:“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
”(《前有一樽酒行二首》其一)如此“金”句,不胜枚举,使得李白本就瑰丽的诗歌更加绚烂。
李白生性潇洒豪迈、挥金如土,而金本就象征着财富、高贵,用金来彰显华贵的生活,用一掷千金来挥洒李白的豪迈狂放,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李白诗歌中自然意象的特征。
李白诗歌中的自然意象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壮美辽阔:李白的诗歌中经常出现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意象,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
舟》中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
这些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丽,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敬仰。
2. 清新自然:李白的诗歌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效果,因此他的自然意象
多选择未经人工雕琢的天然景色。
如《夜泊牛渚怀古》中的“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早发白帝城》中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等。
这些意象表现出大自然的清新自然之美,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3. 超凡脱俗:李白的诗歌中经常出现一些超脱尘世、远离喧嚣的自然意象,如《独坐敬亭
山》中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月下独酌四首·其一》中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等。
这些意象表现出诗人对于自然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超脱。
综上所述,李白诗歌中的自然意象特征主要表现为壮美辽阔、清新自然和超凡脱俗。
这些特征体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敬仰,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于诗歌艺术的独特追求和创新精神。
李白诗歌中的“金”“银”意象
李白诗歌中的“金”“银”意象李白诗歌中的“金”“银”意象大唐文明是我国、也是世界古代史上的一个高峰。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就是生活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其创作也受到了唐代发达金银文化的深深影响。
一、唐代发达的金银文化一个时代往往有一种典型的物质文化集中体现其时代特征,这种物质文化也常伴随着某种新的材质的使用和新的审美意识的形成而产生,它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结晶。
对于唐代来说,富丽精湛、中西合璧的金银器,正是大唐文化、大唐精神的一个缩影。
大唐文明是我国、也是世界古代史上的一个高峰。
唐代社会国力强盛,制度完备,内部安定,经济基础坚实。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就是生活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其创作也受到了唐代发达金银文化的深深影响。
唐代经济空前繁荣,拥有当时世界上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领先的科技水平;唐人以非凡的开放的态度,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繁荣的“丝绸之路”使大唐文化显示出一种世界性;唐代举国上下所充满的开拓进取的豪迈与自信和欣欣向荣的精神风貌,是任何一朝一代都无法比拟的。
大国盛世的气象,使唐代金银文化达到空前的繁盛。
金银物器是唐代皇室贵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理所应当,其制造深受重视,设有专门的机构,所造金银物器专供皇室享用。
同时,民间也大量制造。
但其产品仍为封建统治阶级所占有,或是由政府直接向金银产地索要。
或为地方官员买后进奉给朝廷。
唐代金银文化的发达,除了对于金银饰件和首饰等物器的要求外,更为突出的是对饮食器皿的追求。
唐代贵族权要,多喜豪宴,需用数量极大的各种饮食器皿,迷信使用金银食器有延年益寿的功效,特别是宴会使用的器皿讲究用金银来制作。
二、李白诗歌中的.“金”“银”意象李白诗歌境界清新,飘逸俊爽,真实简练而又内蕴丰厚,全面展现了盛唐诗歌乐观向上的时代精神和艺术风貌。
意象是外物形象与诗人情意结合而成的,是诗人抒情言志的需要。
而李白诗歌中对于“金”、“银”意象的完美运用,使诗人的情致与诗歌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诗歌中的金、玉意象看李白
从诗歌中的金、玉意象看李白【摘要】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诗风豪放,想象奇特。
值得注意的是,仅在《李太白文集》中,“金”、“玉”意象分别出现了300多次,这些词语使得他的诗歌错缕镂金,极为惊艳,更能够使我们能够通过“金”、“玉”意象来探讨李白在用世、愤世、遁世、道家思想等方面的认识与践行。
【关键词】李白;诗歌;“金”、“玉”意象;意象之美诗歌一向是被认为是李白一生成就的主要代名词。
李白显存的900多首诗,内容丰富多彩,其名篇多半作成于安史之乱之前,亦有一部分作于安史之乱之后。
其诗歌意蕴丰富,意象纷呈。
但总观李白的各类诗歌中,“金”、“玉意象的使用频率都相当高。
一下将从两个主要方面加以探讨,以飨读者。
一、从“金”、“玉”意象看李白的用世、愤世(一)用世金,作为一种名贵的金属,自古便为尊贵之物,也是王权、富贵的象征。
“金”以黄为上等,而在古代,也只有皇帝才能穿戴,更显其雍容华贵。
玉,中国人把它看作是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为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更是自古就琢磨于帝王宫苑,被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的所谓的“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会意字,“玉”字从“王”,从“、”。
“王”指王者,“、”字读音从“主”,意为“进驻”、“入住”。
“王”与“、”联合起来表示“进驻王者的腰部”。
(1)因此,玉作为名贵之物便可知了。
同时天子是人间万物的主宰,也就成为了一种皇权、尊贵的象征,天子用的车为“玉辇”,天子用的章为“玉玺”,玉成为了统治阶级的一个权力标志。
在李白的诗歌中也体现的十分明显。
《飞龙引二首》其二中:“造天关,闻天语,长云河车载玉女。
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方。
”《鼓吹入朝曲》中:“天子凭玉案,剑履若云行。
”《邯郸才子嫁为厮养卒妇》中:“一辞玉阶下,去若朝云没。
”都显示出了天子的权利和富贵。
而其实李白诗中多用“金”、“玉”意象,则同样可以看出他一定程度上对金堂玉马的生活的向往,对于用世的渴望。
浅论李白诗歌中的金玉意象
浅论李白诗歌中的金玉意象【摘要】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现存的900多首诗歌中,金玉意象出现较多。
而这两个意象,也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寄托了诗人对明丽诗文色彩的追求,寄托了诗人的远大政治抱负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寄托诗人极力追寻潇洒人生和被世俗所困的苦恼,以及来往亲友的深厚感情。
【关键词】李白;金玉意象;政治抱负;暗讽时政;人生态度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既经历了繁荣昌盛的盛唐气象,也经历了危机战乱的荒败景象。
他的诗歌,被烙上了时代烙印,也注入了自己独特的情感感受。
而诗文中的金玉意象当然也是如此。
所以解析金玉意象,除了要了解李白的个性品格外、精神思想外,还要结合时代背景来分析。
一、金玉本身的含义金在《说文解字》①中:“金,五色金也。
黄为之长。
久埋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在这里。
金是金属的总称,含义大于今天。
而在《现代汉语词典》②中,有如下几种解释:⑴比喻尊重、贵重:金口玉言;⑵像金子的颜色:碧眼金发。
总之,“黄金一个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象征财富。
和同样象征财富的玉相比,黄金似乎更能代表世俗生活中的财富。
所以在表达面对财富人们的表现的时候,人们常以黄金为例。
”③但为什么在中国有“黄金有价玉无价”之说呢?玉在《说文解字》中:“石之美者有五德。
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挈(洁)之方也。
”而孔子也说:“昔者君子比德于玉”(出自《礼记·聘义》)。
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今人,还是古人,对玉的尊崇,来自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所以,从上面的解释来看,金和玉的确象征着财富、高贵、纯洁。
而李白为人正是如此:清高自傲、潇洒豪迈、挥金如土,他喜欢用金来显示华贵的生活,用玉来彰显不屈的品格,将他们结合在一起,是李白对于审美、富贵和财富等愿望和诉求实现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李白诗歌中的金玉意象
诗歌中的意象生命意识和文化特质的重要载体,李白诗歌中的金玉意象的多处使用唐朝的社会现实以及李白的个人性格有着密切关系富贵明丽,边塞建功的积极意义高洁不群,淡视财富嘲讽权贵,抑郁愤慨的失意之情满眼富贵的落寞色。
朱光潜先生曾指出“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
……诗必有所本,本为自然,亦必有所创,创为艺术。
自然与艺术媾合,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立一个宇宙”1。
关于意象,古今文人论者多有精彩评论,胡应麟曾言:“古诗之妙,专求意象。
”(明〃胡应麟《诗薮》)“诗的意象带有强烈的个性特点,最能见出诗人的风格”2 。
意象不独是诗歌写作的焦点,同时也是诗歌艺术的灵魂所在。
诗仙李白的诗歌创作中,同样留下了众多形象鲜明、内蕴丰厚的意象。
在李白的笔下,意象是生命意识和文化特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其独特人格意识、卓绝生命体验的再现,焕发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蕴和复杂的人文精神积淀。
本文将联系唐朝的社会现实以及李白的个人性格浅析李白诗歌中的金玉意象表达的多重意义。
青少年时期的生存环境往往会影响着这个人的一生。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青年是的李白所处的唐朝有着怎样的一个社会现状。
玄宗前期是唐朝最鼎盛的时期,史称开元之治。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很大的发展,社会财富迅速增长,城市繁荣,交通发达,国力强盛,文化的发展也到了高峰,同时,唐代突破力以往的取士制度,以科举取士为主,兼具其他方式。
这使得中小地主家的子弟也有可能登上仕途,从而光宗耀祖,因此这个阶层的人普遍都有一种昂扬的精神状态和积极入市的态度,都想“觅封侯”,这个时期
的人们都充满了希望,李白的青年时期就处于这样一种充满希望的大环境中。
同时,李白本身出生于一个殷实的商贾之家,在物质上比较富足。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李白的诗歌大都充满了浪漫、明丽的色调。
金玉意象的使用就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然,金玉意象的使用并不仅仅表达富足之气,也有嘲讽权贵等多种意义。
一、富贵明丽,边塞建功的积极意义
提到李白,我们立刻联想到的关键词就是浪漫、豪放。
他的诗歌色彩明丽,尤其是其早期作品,更是充满了一种富贵之气,当然这也与盛唐繁荣的经济状况有关系。
他做于开元八年的《登锦城楼散花楼》《江上吟》中分别提到“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金窗银钩、玉箫金管,明丽的色彩背后也透露出了盛唐的雍容富贵之气。
他在称赞别人时说:“昔亿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城桥南造酒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一年散金三十万”,这是何等大的手啊!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长安后,一时间,备受恩宠,“承恩初入银台门,著书独在金銮殿。
龙驹雕镫白玉鞍,象床绮席黄金盘”(《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这首诗作于乾元二年,此时的李白早已不复当年的风光,但当年的富贵、恩宠却是跃然纸上的。
然而,富贵并不是李白所追求的,他要的是建功立业。
虽然他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但在诗歌中却留下了他的殷切期盼“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其一》)“金鞭拂雪挥鸣鞘,半酣呼鹰出远郊”(《行行且游猎篇》)。
名贵的“玉鞍”“金鞭”所承载的正是李白渴望建功立业的积极意愿。
二、高洁不群,淡视财富
《说文解字》:“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在中国,玉是君子之佩,李白也以璞玉自比以视其高洁不群“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由来贱奇璞。
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金钱在李白的心目中也从来不在重要地位,富足时,他“徒干五诸侯。
不致百产金”(《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赐金放还后,他依然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经乱离被流放夜郎后,他仍言“徒赐五百金,弃之如浮烟”(《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对李白来说,金玉所具有的精神价值远大于它们的经济价值,有钱就“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车傍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襄阳歌》)绝不做财富的奴隶。
当他被赐金放还后,他“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梁园吟》)“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将进酒》)
三、嘲讽权贵,抑郁愤慨的失意之情
到了玄宗后期,统治集团已经聚集了巨额财富,它的腐朽性也与日俱增,各种社会矛盾逐渐激化,内忧外患不断的产生,唐王朝的黄金时代变一去不不复反了,李白的后半生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由盛转衰的时期。
对唐玄宗宠信宦官,让他们占据京郊的名园良田竟达一半以及斗鸡之风盛行的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大风尘飞扬,亭午暗阡陌,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大车扬飞尘》)这时金玉作为诗歌的意象所表现的则是对权贵奢靡生活的无情批判。
唐玄宗专宠宦官对于李白却并不重用,他虽然过着“朝天数换飞龙马,敕赐珊
瑚白玉鞭”(《玉壶吟》)的豪华显贵生活,但李白觉得皇上只是以近幸之臣相待对此,对此,李白愤懑不已,觉得自己未得到应有的重用,统治者是“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燕昭延郭隗诗
》)当天宝三年,李白被赐金放还后,他愕然、气愤但并不祈求,临走时还留下一首不发少年意气的诗:“凤饥不啄粟,所食唯琅玕,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餐”(《古风》)这个时期,李白内心充满了矛盾痛苦,一方面他非常痛恨这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另一方面,一方面又对君国、长安有着深深的眷恋。
面对“白玉栖青蝇,君臣忽行路”(《赠潥阳宋少府耳步》)的局面他心乱如麻、茫然无措,即使拼命喝酒也无济于事“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此时,金樽玉盘也难以抑制他心中的不满和愤懑。
四、满眼富贵的落寞色
黄庭坚有一句诗“满眼纷华心寂寞,长安市上酒家人。
”(《杂诗》),无独有偶,李白也有“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长句”(《江夏赠韦南陵冰》)这样的句子。
虽以奢华名贵的金玉为意象,却依然遮不住他的落寞。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长相思》),华美的栏杆同样难掩李白离开长安的无奈之情。
同李白一样寂寞的还有李白笔下的宫女,她们美丽青春却难得宠幸正如李白的才华横溢却不得赏识。
或许正也因如此,李白为他们写了很多的诗词:“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宫中行乐词八首》)“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玉阶怨》)“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长门怨》)……只是,如今的金屋、玉阶虽富丽堂皇,却遮掩不了这些宫女们的寂寞。
此时满眼的金玉富贵只称得更加落寞。
诗歌中的意象是研究首诗歌的重要表征之一,它是由主观与客观
融合而成的。
诗人通过将实体进行艺术从而创造出有文化内涵和
情感意蕴的诗歌意象。
李白诗歌中的“金…‘银”意象是李白独立个性与时代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它秉承了李白诗歌雄奇飘逸的浪漫主义特色,揭示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成为李白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古典诗歌审美领域的明珠。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M【】.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1982.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增订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