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教案: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15304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d.png)
苏珊:会上有人解释为什么我的设备总在最不可能的时候发生故障这个问题吗? 约翰:对不起,苏珊,没有。我猜想可能是运气不好吧。 汤姆:会议有没有告诉你为什么我们按常规高效工作,却在最近所有投标中失败了 原因? 约翰:汤姆,你可能不期望得到这种答案,但是,这儿有一个简单原因可解释我们 些投标为什么会失败。 汤姆:让我想想,我们丧失投标是因为我们面临着更多的竞争。 约翰:是的,竞争是不可忽略的原因,但是,汤姆,我们还得找找自身的原因。 汤姆:那是什么呢?我不知道其他人,但是我的营销人员已是发疯似地为公司积极 生意了。 苏珊:等一等,汤姆,我们生产部门的员工在废品率、及时运送等方面已经作出了 大的努力了。 约翰:各位请安静。我认为各位都不用对投标失败负责。汤姆,当你和我们的客户 谈时,知道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与我们的竞争对手做生意吗?是我们的产品质量有问题, 还是我们及时送货有问题? 汤姆:不,他们对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没有任何疑问,我们的顾客乐意承认我们在本 业中属最好的。 苏珊:当然是这样。
(资料来源:Edward Blocher,Betty Wong,and Christopher McKittrick, “ Making Bottom-Up ABC Work at Reichhold, Inc.,”Strategic Finance, April 2002,pp.51-55.)
第一节 在作业成本法下如何处理成本
这种由作业成本研究而获取的新信息同样还有助于融洽公司与其顾客的 关系。对设计作业与工程作业的成本进行详细的分类剖析可帮助顾客做出抉 择,顾客可根据该分析结果要求取消那种成本超过收益的作业。
(资料来源: Robert S. Kaplan and Robin Cooper,Cost &Effect: Using Integrated Cost Systems to Drive Profitability and Performance(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pp.219-222.)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5c83008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7b.png)
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
总结词
作业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分析生产过程 中的增值和非增值作业,优化生产流程 。
VS
详细描述
作业成本法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作业 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识别出增值作业和非 增值作业。企业可以针对非增值作业进行 改进或消除,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 效率。同时,作业成本法还可以用于生产 能力的规划和利用,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 。
03
04
05
强调作业和资源消耗的 关系,通过作业将资源 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 中。
提供了更准确的成本信 息,帮助企业识别增值 和非增值作业,优化资 源配置。
支持企业战略决策,通 过提供多维度成本信息, 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定价、 市场定位等决策。
作业成本法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作业成本法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为了解决传统成 本会计方法在间接成本分配上的不合理问题。
02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步骤
明确作业和作业中心
总结词
明确作业和作业中心是作业成本法的第一步,需要识别和定义主要作业和作业中心,为后续的成本分配和计算提 供基础。
详细描述
在实施作业成本法时,首先需要确定企业的主要作业和作业中心。作业是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进行 的一系列活动的集合,而作业中心则是这些作业的集合体。明确作业和作业中心有助于将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合 理分类,并为后续的成本分配和计算提供基础。
优势Leabharlann 010203
04
提高成本核算准确性
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准确地分配 间接费用,从而更准确地计算 产品成本。
促进决策科学化
作业成本法提供的详细成本信 息能够帮助企业做出更科学、 更合理的决策。
提升成本控制能力
成本管理会计教案 作业成本法
![成本管理会计教案 作业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1884dd4d55270722192ef7d9.png)
•产品和服务成本扭曲
ABC的实施经验表明成本转移现象非常明显
% :每单位扭曲= (标准–ABC)/标准
1,000%
ABC
to
少计算的成本
(隐含损失)
0%
0%
to
多计算的成本 (隐含收益)
传统成本法
50–200%
归类的产品或服务
高产量,少品种的产品或服务
低产量,多品种的产品或服务
$4
$2
$0
ABC下揭示出来的没有被认识到的利润
$1.8 利润
产品,服务或者顾客 (按盈利能力大小排序)
HP某工厂产品成本扭曲状况
扭曲程度 产品种类 扭曲程度 产品种类
数量 %
数量 %
低估>100%
1 1.8 高估>5-20% 9 15.8
低估>50-100% 5 8.8 高估或低估<5% 13 22.8
(3)制定错误的削减成本战略 反而因此导致产品成本的
急剧增加等等。
•传统成本法下成本扭曲对利润的影响
盈利能力轮廓图就像一个企业健康的心电图。结合销售和ABC成 本该图表明最有盈利性的75%的产品盈利了800万美元,但是其中 有600万在传统成本法下没有体现出来。
累计利润 (百万) $8
净收入减 $6 ABC成本
大、小规格变压器出厂前的耐压、耐温试验费用………
对单件设计生产的产品、特殊销售的产品,按传统的成本核 算方法将上述费用列为期间费用,将大大低估该类产品成本。
对进行生产工艺改进的公司,理应把设计和工艺资源消耗分 配到受益的产品和产品线上,但是在传统成本法下,这些费用 往往被转移到很少进行开发努力的老产品线上,造成新产品的 成本被低估,老产品的成本被高估。
管理会计教案第九章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教案第九章作业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b0092c07a1c7aa00b42acb3a.png)
4、计算某产品分配到的成本 =作业成本驱动率×该产品消耗的作
业动因的数量
精品
直接人工小时/件 机器工时/件 生产轮换次数 调整时间/轮 调整时间总额 产量 种类
蓝色 黑色
0.02 0.02
0.1 0.1
70 65
4
2.4
280 156
50000 40000
1
1
红色 紫色 总计
海南大学会计系
13648665247 S02201018@
第九章 作业成本法
作业消耗资源 产品消耗作业
精品
• 案例分析
•
大众公司是生产圆珠笔的公司,以前曾
以低成本生产蓝色圆珠笔和黑色圆珠笔,其
销售毛利率曾超过20%,几年前,公司引进了
新产品红色圆珠笔,这种产品要求与其它产
品相同的基本技术,但价格却比蓝色圆珠笔
精品
资源成本 分配成本
作业 分配成本
直接追溯,资源动因 第一阶段:作业成本库 作业动因
产品
第二阶段:分配后的成本
作业成本计算:精品两阶段成本分配
第一阶段
• 1、作业的确认
• 1)什么是作业
——作业是采取的行动或执行的工作。 通常每项作业均描述为一个行为动词加一个 宾语。
• 2)作业一经确认,便列示在作业清单 上,如下表:
精品
作业清单
1、定购材料
2、验收材料
3、检验产品
4、进行新一批的生产准备
5、收集工程数据
6、转移材料
7、焊接元件
8、包装产品
9、运送产品
10、提供空间
11、提供电力
精品
• 2、将消耗的资源分配到准认的作业中 去,形成作业成本。 ——直接追溯或资源动因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培训讲义PPT课件(20张)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培训讲义PPT课件(20张)](https://img.taocdn.com/s3/m/5a5b137efad6195f302ba615.png)
管理会计 作业成 本法培 训讲义( PPT20 页)
(三)作业成本法(ABC)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简称ABC)是指以作业 为计算产品成本的中间桥梁,通过作业动因来确认和计量各 作业中心的成本,并以作业动因为基础来分配间接费用和辅 助资源(行政和服务部门提供的资源)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体 现的是一种精细化和多元化的成本计算和管理的思想。
管理会计 作业成 本法培 训讲义( PPT20 页)
管理会计 作业成 本法培 训讲义( PPT20 页)
(二)资源(Resources)
资源是指在执行业务工作中所 发生的成本费用来源。包括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生产维持成本、间接制造 费用、以及生产过程以外的成本。通 常可在企业会计明细账中清楚见到各 种项目。可分为货币资源、材料资源、 人力资源、动力资源及厂房设备资源 等。
2.批别水平作业
生产每批产品而从事的作业,这 作业的成本与产品批数成比例变动,当 生产批数愈多时,机器准备成本就愈多, 但与产量多少无关。
3.产品水平作业
为支持各种产品的生产而从事的作 业。这种作业的成本与单位数和批数无 关,但与生产产品的品种成比例变动。
4.维持水平作业
为维持工厂生产而从事的作业,这种 作业的成本,为全部生产产品的共同成 本。
管理会计 作业成 本法培 训讲义( PPT20 页)
管理会计 作业成 本法培 训讲义( PPT20 页)
3.资源动因与作业动因的区别和联系 从前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资源动因连接着资源和作业,而作 业动因连接着作业和产品。把资源分配到作业的动因是资源动因;
管理会计 作业成 本法培 训讲义( PPT20 页)
传统管理会计中,常采用变 动成本法,即按成本习性划分为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且建立 模型y=a+ bx。而这种成本的划分 和模型的相关性,是立足于短期 内经营、业务量也无显著变化的 假设上的。时代的发展,需要一 种解决传统信息失真问题、打破 y= a+ bx 模型的成本计算理论, 而作业成本法就是满足这一需要 的理论。
第十章 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PPT课件)
![第十章 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7fe9ee7b84ae45c3a358c74.png)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概述
一、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
(三)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生,企业 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并推动着企业市场管理的实 践运动。比较典型的如适时制、战略成本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供应链管理等方法。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概述
二、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内容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四)作业中心
由于作业的数量繁多,有时高达数百种,所以需要一个有意 义的方式来组织各项作业,最常见的组织方式就是把各项作业 归类到不同的作业中心。作业中心相对于传统的部门来说,涵 盖的范围更广,可以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内容
四、实施作业成本法的目标
(四)实现企业成本的全过程管理。
作业成本法把企业看成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贯穿于企业生产 经营的全过程, 通过追踪所有资源费用到作业,然后再到流程、产 品、分销渠道或客户等成本对象,提供全口径、多维度的更加准确 的成本信息,通过对成本信息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可以实现对成本 的全过程管理。
五、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一)二者的联系 两种计算方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两种计算方法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计算方法相同。 作业成本核算方法将责任成本与传统成本结合,作业成本实质 是一种动态的责任成本,原因在于它与工艺过程和生产组织形式 紧密结合。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内容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五)成本库
成本库是通过资源动因对资源进行归集所形成的,也可以称 之为同质资源的集合。在生产运营中,一种作业可能消耗不只一 种资源而是几种不同的资源,不同的成本库就是将消耗的资源按 照作业的不同归集而成。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一类教资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一类教资](https://img.taocdn.com/s3/m/a7df20a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1d.png)
7
(二)资源(Resources)
资源是指在执行业务工作中所 发生的成本费用来源。包括直接人工、 直接材料、生产维持成本、间接制造 费用、以及生产过程以外的成本。通 常可在企业会计明细账中清楚见到各 种项目。可分为货币资源、材料资源、 人力资源、动力资源及厂房设备资源 等。
与某项作业直接相关的资源应直 接计入该作业,如果一项资源用于多 种作业,应根据资源动因将其分配计 入各项作业中去。苍松课资
9
3.资源动因与作业动因的区别和联系 从前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资源动因连接着资源和作业,而作 业动因连接着作业和产品。把资源分配到作业的动因是资源动因;
苍松课资
10
任务一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思 想是在资源和成本计算对 象之间插入了作业,对成 本使用多元化分配标准, 更加准确。
苍松课资
(三)作业中心与作业成本库
作业中心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能实现某 种特定功能的作业组成的集合。通常一个作业中 心就是生产流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可以设置 若干不同的作业中心,其设立方式与成本责任单 位相似。但作业中心与成本责任单位的不同之处 在于:作业中心的设立是以同质作业为原则,是 相同的成本动因引起的作业集合。
苍松课资
14
(三)对作业链的成本管理
1.尽量消除不增值作业 2.改变产品工艺设计 3.合并被划分过细的相关作业 4.作业分解 5.改善作业流程
苍松课资
1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条件
作业成本法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管理工具,但其实施需要某些条件。如果 希望通过作业成本法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那么企业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2.批别水平作业
生产每批产品而从事的作业,这种 作业的成本与产品批数成比例变动,当 生产批数愈多时,机器准备成本就愈多, 但与产量多少无关。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 ——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 ——作业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27ae2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8.png)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作业成本法1.概述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成本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相关联,以便更好地理解成本的构成并进行成本控制。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就是对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说明和指导。
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是基于以下几个基本原理的:1)成本驱动:作业成本法强调成本的驱动因素是生产活动,而非期间或产品。
2)成本积累:作业成本法要求将成本与作业或活动相关联,进行逐步累积。
3)成本分配:作业成本法通过成本分配,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作业或活动中,以便更好地衡量各项活动的成本。
3.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的主要内容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对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说明,提出了作业成本法适用的范围和条件。
2)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方法:详细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方法,包括成本驱动、成本积累和成本分配的具体实施步骤。
3)作业成本法与其他管理会计方法的比较:对作业成本法与其他管理会计方法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4.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的意义和作用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对于实施作业成本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指导企业正确使用作业成本法: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明确了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步骤,可以指导企业正确使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管理和控制。
2)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作业成本法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理解成本构成,优化生产过程,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3)促进企业持续改进: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持续改进。
5.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的实施建议为了更好地实施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可以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作业成本法的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加强对作业成本法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作业成本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及案例分析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及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54137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1.png)
50
30
30
生产协 价 值ຫໍສະໝຸດ 调厂部其它批
38 28 0 0 0 0 0
+ 1 将资源耗费归集到资源账户
+ 2 汇集资源到资源账户,用资源动因分配到 各个作业户、
+ 3 利用成本动因将作业成本汇集到各个批别 产品的成本账户
五步骤:
+ 1 确定作为成本对象的工作批次;
+ 2 确定该工作批次的直接成本项目;
50000 18000 295000
表10—7 主要参数及专属费用表
作业 参数 或费用
定 生产 采购 剪裁 缝纫 平整 生产 厂部 编外 合计
单 规划
协调
人员定编
46
3
2
10
8
7 82
耗电度数
400 1000 100 1000 2500 3000 500 1500
001号未完
200 800
工状态
0% 0%
利润 -1.15 -0.93 -7.6 -9.68
+ 作业成本法下计算盈利情况
+ 1、确认资源消耗。各项间接资源消耗为工资42800元,装卸费40000元、 保管费100000元,招待费87000,合计269800元。
+ 2、划分作业中心。粮食流通企业业务流程,一般划分为订单处理、购销 作业、调运作业、仓储作业、结算作业。
成本管理会计教案作业成本法
![成本管理会计教案作业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dc5519b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f.png)
成本管理会计教案作业成本法一、教学目标1.理解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方法和流程;3.了解作业成本法在实际运用中的局限性和应用范围。
二、教学内容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和特点2.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方法和流程3.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和应用范围三、教学过程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和特点(20分钟)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针对生产过程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方法。
其特点如下:-精确核算:作业成本法可以将成本按照不同的作业进行精确核算,从而准确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并进行成本控制与衡量。
-适用性强: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且产品种类繁多的企业,能够通过作业的划分和成本的追踪,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
-数据采集的依赖:作业成本法需要大量的数据采集,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等,因此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较高。
2.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方法和流程(40分钟)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作业的划分:根据产品特点和生产过程的要求,将产品划分为不同的作业,作业可以是同一种产品的不同规格,也可以是不同产品的不同工序。
-成本的追踪:根据作业的划分,追踪和记录每个作业所涉及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等成本。
-成本的分配:根据成本追踪的结果,将各项成本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如按照作业的成本比例或者作业的资源使用量等。
-成本的计算:根据成本的追踪和分配结果,计算每个作业的总成本,并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成本的控制:通过对作业成本的核算,可以及时了解成本的实际情况,以便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
3.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和应用范围(20分钟)作业成本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数据采集的难度:作业成本法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较高,因此在数据采集方面较为繁琐。
-工作量大:作业成本法需要针对每个作业进行分析和核算,工作量较大。
-不适用于批量生产:作业成本法更适用于装配式生产或者项目制生产,对于批量生产的企业不太适用。
第四章-作业成本法PPT课件
![第四章-作业成本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d8783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03.png)
.
29
二、作业成本法的目标*
1.区分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消除不增值作业 并最小化增值作业成本 2.引入效率与效果,使低增值作业向高增值作业 转换,衔接增值活动,改善产出 3.发现造成问题的原因并加以改正 4.根除由于不合理假设与错误的成本分配造成的 价格扭曲
.
2
导入案例—定价失误在哪里?
反常现象归纳--B产品产量高,但价格似 乎定得偏高,面临下行压力和巨大的市场 竞争压力;C产品价格已经很高了,但似 乎仍有提升空间
.
3
导入案例—定价失误在哪里?
寻求原因—公司按照产量分配间接生产成本 ,高估了产量高但制造工艺相对简单的B产品 的成本,却大大低估了产量低但制作工艺相对 复杂的C产品的成本,也即制造费用(间接生 产成本)在B、C产品之间未得到合理分配
第四章 作业成本法
.
1
导入案例—定价失误在哪里?
问题提出--甲公司产销A、B、C三种产品, 其中B产品产量最高,一直是CEO期待的利润 的主要来源。令CEO纳闷的是:竞争对手B类 产品的价格总是低于本公司的B产品价格,按 理说由于刚刚引进了一套程控制造系统,B产 品的生产效率相对较高。另一方面,虽然C产 品价格一再提高,但客户依然络绎不绝,C产 品成为公司获利的主要来源。
经济后果—基于错误成本信息的价格决策失 误
.
4
本章内容体系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概述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基本理论 第三节 作业成本法计算及应用
.
5
本章重点问题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背景 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念 成本动因的种类 作业管理与传统成本控制的区别
.
6
第一节 作业成本法的定义及背景P60
《作业成本法》PPT课件
![《作业成本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0980e36edb6f1afe001f29.png)
(1)成本信息应有助于相对准确地确定 期末存货的价值,从而有助于提供企业的 财务状况;
(2) 成本信息应有助于相对准确地确 定已销商品成本,从而有助于核定企业的 期间损益;
(3)在企业按照不同需求层次组织多品 种产品生产时,成本信息应有助于确定某 些特殊用户订货产品的价格;
(4)成本信息应有助于考核企业的业绩, 衡量企业在各个制造环节的耗费并进一步 为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依据。
现有两个因素正影响公司的获利: 一是行业竞争加剧,收费降低; 二是市场规模扩大,预计居民户上升 50%,商业户上升10%。
目前公司正在满负荷运转,想要增 加利润,需有良策对应。
有何良策?
44
良策一 通过投资,扩大规模,增加利润
投资成功的关键是?
经分析PPC公司认为:通过投资扩大规 模有两个不确定因素:一是增加的市场规 模中本公司所占有的份额,二是增加的产能 是否能达到保本点的要求。因而:
相对于传统的生产方式而言,适时制的 生产方式要更多地组织、协调产品的生产 工作,并为此发生资源耗费,增加企业间 接费用;同时也要求企业内部不同工序和 环节紧密相扣、适时相接。
这一切都要求成本管理深入到作业层 次,把企业生产工序和环节视为对最终产 品提供服务的作用,把企业看成是为最终 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
因此管理当局认为应提高成本信 息的决策有用性,釆用作业成本计算 法。
首先,管理局为开单部确定了四 个作业:
作业
帐户开单 单据审核 帐户查询 通信
成本动因
行数 帐户 数 人工小时数 发信数量
成本动因必须按两个标准选择: 1、成本动因与资源消耗及(或)支持
业务的发生之间必须具有合理的因果关系。 2、有关成本动因的数据必须是可获得
管理会计第04章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第04章作业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b0aed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7.png)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基本原理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耗用资源,产品耗用作业,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 业导致成本发生。
资源
资源动因
作业
作业动因 成本对象
成本库/作业中心
该模型中,作业成本法是一个二阶段分配过程:
资源向作业分配。作业消耗资源,根据资源动因将 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
作业向成本对象分配。成本对象消耗作业,根据作 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
本章知识归纳:
本章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概念、特征和成本计算程序。通过实例比较 了作业成本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
(1)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简称ABC)从根本上来 说是一种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根据作业对资源耗费的 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 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与服务。与传统的按照生产工时、定额工时、机 器工时、直接人工费等比例分配间接成本的方法相比,采用作业成本法 无疑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成本信息。
3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和应用与新制造环境下的成本构 成内容的变化密切相关,特别是制造费用的变化。
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
1.缩小制造费用的分配范围—由全厂统一分配改为若 干个成本库分别进行。
2.增加分配标准—由单一标准改为按成本动因的多标 准分配。
二、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
高科技技术的出现 科学技术的发展把生产的自动化进入一个更高级阶段,为 生产经营管理进行革命性的变革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 作业动因是各项作业被企业最终产品消耗的方式和
原因,是将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中的 标准。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作业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1ef65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6.png)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304号——作业成本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为原则,按照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追溯或分配至各项作业,计算出作业成本,然后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或分配至各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的成本管理方法。
资源费用,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开展经济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源耗费。
资源费用既包括房屋及建筑物、设备、材料、商品等有形资源的耗费,也包括信息、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各种无形资源的耗费,还包括人力资源耗费以及其他各种税费支出等。
作业,是指企业基于特定目的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是连接资源和成本对象的桥梁。
一项作业既可以是一项非常具体的任务或活动,也可以泛指一类任务或活动。
按消耗对象不同,作业可分为主要作业和次要作业。
主要作业是被产品、服务或客户等最终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
次要作业是被原材料、主要作业等介于中间地位的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
成本对象,是指企业追溯或分配资源费用、计算成本的对象物。
成本对象可以是工艺、流程、零部件、产品、服务、分销渠道、客户、作业、作业链等需要计量和分配成本的项目。
成本动因,是指诱导成本发生的原因,是成本对象与其直接关联的作业和最终关联的资源之间的中介。
按其在资源流动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成本动因可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第二条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目标包括:(一)通过追踪所有资源费用到作业,然后再到流程、产品、分销渠道或客户等成本对象,提供全口径、多维度的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二)通过作业认定、成本动因分析以及对作业效率、质量和时间的计量,更真实地揭示资源、作业和成本之间的联动关系,为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作业、流程和作业链(或价值链)的持续优化提供依据;(三)通过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及其分析,为企业更有效地开展规划、决策、控制、评价等各种管理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条作业成本法一般适用于具备以下特征的企业:作业类型较多且作业链较长;同一生产线生产多种产品;企业规模较大且管理层对产品成本准确性要求较高;产品、客户和生产过程多样化程度较高;间接或辅助资源费用所占比重较大等。
蒙大管理会计学讲义11作业成本法
![蒙大管理会计学讲义11作业成本法](https://img.taocdn.com/s3/m/4eb9397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b.png)
第11章作业成本法学习目标1、理解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框架及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2、掌握作业成本法的内容与实质3、掌握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及方法11.1作业成本法概述作业成本计算法也称作ABC法(Activity—Based Costing),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不断投入生产领域,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许多企业的生产环境发生了彻底改变。
西方国家开始研究和应用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科学信息系统,贯穿于作业管理的始终。
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把产品成本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项。
其中,制造费用是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能直接归属于产品的间接费用,它的分配是与直接生产过程相关,通常以业务量为基础进行分配。
这种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适合于传统的生产环境,而在现代制造业中,环境的变化使间接制造费用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首先,高新技术和计算机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使间接制造费用的比重极大增加。
20世纪70年代前,间接费用仅为直接人工成本的50%~60%,而今天,大多数公司的间接费用为直接人工成本的400%~500%,以往直接人工成本占产品成本的40%~50%,而今天不到10%;其次,市场化要求个性化产品,不同产品要求的工艺过程不同,工艺技术流程复杂,作业链交错,采用同一的分配基础无法反映不同作业成本与不同产品的关系,必须改为按多种基础来分配各相关间接费用。
同时,单一的分配间接制造费用的方法忽视了发生间接费用的多种原因;再次,间接制造费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间接制造费用中有一些发生在制造过程之外,如组织订单费用。
以上种种表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制造环境的变化、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成为新的生产技术环境对成本计算方法改革的迫切要求。
在现代制造业中,企业对成本信息的需求更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1)成本信息应有助于相对准确地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从而有助于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2)成本信息应有助于相对准确地确定已销商品成本,从而有助于核定企业的期间损益;(3)在企业按照不同需求层次组织多品种产品生产时,成本信息应有助于确定某些特殊用户订货产品的价格;(4)成本信息应有助于考核的业绩,衡量企业在各个制造环节的耗费并进一步为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3.4作业成本法
讲课节数
2
授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级
授课时间
第六次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作业成本管理的概念与核心.
能力目标:掌握作业成本管理系统中成本函数的确定;掌握作业成本管理系统中的
本量利分析模型。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管理
难点:作业、作业成本库、成本动因相关概念
4.板书设计:
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
5.其他阅读文献
m、课堂小结
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1.作业成本计算η基本要素和作业的分类
I基本核算原理
厂作业成本管理的梃念
作业成本管理基砒3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
√作业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函数的确定
广本量利分析模型
作业成本管理中的Y
本量利分析模型和决策相关信息I作业成本管理系筑与决策相关佶息
I「作业成本管理实施成功的经验分析
作业成本管理系统在我国的应用3作业成本管理在我国应用、发展的基本对第IE确选择试点,逐步推广
IV、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第二节作业成本管理基础
一、作业成本管理的概念
二、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
三、作业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函数的确定
第三节作业成本管理中的本量利分析模型和决策相关信息
一、作业成本管理中的本量利分析模型
二、作业成本管理系统与决策相关信息
第四节作业成本管理系统在我国的应用
一、作业成本管理实施成功的经验分析
二、作业成本管理在我国应用、发展的基本对策
三、正确选择试点,逐步推广
1.教学方法应用:
首先从介绍作业成本的产生和发展着手,说明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以吸引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并重视,有利于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2.课堂师生互动:
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去查找有关作业成本法的相关资料,以便课堂上能产生师生互动。
3.图示图表:
参见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组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教学手段
PPT、微课、云平台、软件
作业布置
课后小结
教学过程
I.组织教学
注视全班,清点人数,集中学生注意力。
II.讲授新课
第一步导入新课
首先从介绍作业成本的产生和发展着手,说明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管理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以吸引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并重视,有利于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第二步:讲授新课
第一节作业成本计算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对间接制造费用的
分配,以便正确计算各产品成本。
二、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要素和作业的分类
(一)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要素
(二)按照作业动因可以把作业分为三类
三、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核算原理
将成本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归集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