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讲义09封建史学的终结——清代前期史学

合集下载

中国史学史课件备课讲稿

中国史学史课件备课讲稿

❖史学史著作琳琅满目





学名金毓黻著著白寿彝 主编 六卷本❖史学史研究的新趋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①对中国传统史学理论、 史学思想进行自觉研究 ②20世纪史学成为研究热点 ③中西史学比较研究
二、中国史学史研究的任务和范围
所谓中国史学史,就是中国史学发生、 发展的历史。中国史学史是研究中国史学 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 对中国史学的起源、发展至形成为一门科 学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予以探讨和总结。
❖体例上,奠定了中国古代史学著作的 典范;
❖史观上,奠定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 史学与政治密切结合的史学正统思想;
❖史学成就虽大,但史著成果不多,史 学从属于经学。
3、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国 史学的发展、成熟时期
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特点:
❖(1)私家修史成风 ❖(2)史书成果丰富,门类众多 ❖(3)专职史官、政府修史机构出现 ❖(4)史学渐自独立
❖4、唐代设立史馆修国史,史馆的馆臣 由史官或他官兼任,但史官基本上沿 袭记录类(起居注史官)和编纂类(史馆 史官)两大系统。
四、史籍撰自史官的原因
❖1、设置史官以记载历史大事的任务长 期由政府负责,这对史籍撰自史官有 组织上的保证
❖2、史籍撰自史官与古代国家图书秘籍 的收藏、保管制度有关
五、史馆设立的原因
的成就 ❖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更深入 ❖新史学体裁的出现 ❖史家辈出、史书数量空前 ❖修史机构完备,分工更为明细
史学继续发展的特点: ❖编年体史书兴盛 ❖典志体史书编撰影响深远 ❖通史地位突出 ❖历史文献学的研究深入 ❖史学思想异彩纷呈
5、明清时期——中国史学的嬗变 史学嬗变的三个阶段:

【史学与传统文化十讲】 第九讲 会通与断代

【史学与传统文化十讲】 第九讲 会通与断代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给中国人打开了一 个全新的世界,其作用不亚于哥伦布 发现“新大陆”。在东北的朝鲜,设 置郡县。这些活动,为司马迁写《史 记》提供了开阔的视野。“惟我汉继 五帝末流,接三代统业”。
顺应这种“海内一统”局面,司马谈、 司马迁父子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决心 通古今之变,对此前中国文明史进行 整合。《史记》用一种综合体,完整 地勾勒了中国早期发展史脉络。通过 《史记》的整合,汉以前零乱的、驳 杂的中国文化,得以完整的、一以贯
《史记》以后,中国社会的历史如 何写,有三条道路: 一是续编史记; 二是断代为书; 三是重纂通史。
司马迁之后,首先出现的是“续史 记”作品。从褚少孙开始,不少学人 包括班固父亲班彪,都投入到了续写 工作中。其中,班彪的《史记后传》 质量最高。
但续写有续写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无法统一风格。每个史家的观点不同 治史风格有异。一定要后人屈从前人, 则委屈了后人,否则,又有不伦不类 之嫌。尤其是像司马迁《史记》这种 “不与圣人同,是非颇谬于经” 的史 书,要一个正统封建知识分子去仿
论孔氏之《春秋》,罕能精古今之清 浊,究汉德之所由” ,这是班固很不 满意的。 班固一生中,最大的理想就是歌颂 汉朝的丰功伟绩。他曾作《典引篇》, 称颂汉高祖和汉光武帝两位开国皇帝 的功劳,认为中国历史非尧不
兴,非汉不弘。在这种“汉绍尧运,以 建帝业”史观支配下,班固毅然断汉 为书,成《汉书》。《史记》将西汉 “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 《汉书》断代为书,突出了汉朝的位 置,适合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由于 中国历史的特点,班固以后,断代史 十分
严格意义上的通史和断代史是从 《史记》和《汉书》开始的。
司马迁的《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著作。它上起三皇五帝,下迄汉 武帝,前后近三千年历史。这是一部 真正意义上的“通古今之变”的早期 中国通史著作。《史记》是汉武帝时 代“拓地”的产物。汉武帝时代,是 中国的一个全盛时代,号称“拓地几 两万余里”。

第七章 清代前期史学——中国封建史学的总结与嬗变

第七章 清代前期史学——中国封建史学的总结与嬗变


《清实录》是清代官修史书的最重要成就。这 部编年体的系列史书,详尽的记载了有清一代 的重大史事和朝章国故,其所据资料包括上谕、 硃批奏折、起居注和其他原始档案等重要文献, 反映了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 外交等方面的面貌,也记录了清王朝由兴而亡 的历史过程,从中亦可窥见中国封建社会末世 的种种景象和道光以后社会矛盾的新变化,有 很高的史料价值,并具有其他文献不能替代的 重要价值。



5、清代的官方修史格局

到雍正朝时,清廷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官方修史 格局。
这主要表现于本朝当代史的纂修,由起居注、 实录、圣训、国史、方略、会典、功臣传等几 大系列史书,组成了官修当代史的整体布局, 囊括了编年、纪传、纪事本末、典制史、人物 传记等各种体裁体例,门类齐全,并且都可以 做到接续性或持续性的纂修,成为整个官方史 学活动中始终保持的纂修内容,奠定了清代官 修史的稳固基础。



第二,对所修史书定有期限,如果逾期不竣,有 时要受到一定的处分。 不过,清廷对修史所立限期,往往极不现实,于 是只好又屡次施恩展限。这样一来,立限就全为 空话,造成清廷按限期督察修书进度的制度不能 圆满施行,对逾期之书的纂修官也就不能有较严 厉的处分。 第三,有负责督察的机构。 乾隆九年,清高宗发出谕旨,批评各馆修书“怠 忽成习”,开始对修书工作定期督察,由名为 “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的机构执行,有条不紊 地配合了皇帝对官方史学的控制和干预。

第四阶段:自雍正元年至乾隆四年,完成阶段。 总裁官张廷玉在王鸿绪史稿的基础上,删定、 润色、订正,至雍正十三年(1735)定稿。当 时乾隆已经继位,命继续润色、订正,于乾隆 四年刊刻成书。题为张廷玉等撰。


【中国史学史】第五章 封建史学的衰落4.17

【中国史学史】第五章 封建史学的衰落4.17

(三)赵翼与《廿二史札记》
• 王树民 点校 • 中华书局
《廿二史札记·小引》
• 闲居无事,翻书度日。而资性粗钝, 不能研究经学,惟历代史书,事显 而义浅,便于流览,爰取为日课, 有所得辄札记别纸,积久遂多。
第三节 章学诚的史学理论
• 一、章学诚生平 • 二、章学诚的史学理论
• (一)六经皆史论 • (二)论历史编纂学 • (三)论方志
《日知录集释》
• (清)黄汝成集释,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06 年版。
《日知录校注》
陈垣校注,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日知录》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 其所能,可谓好学619-1692), 字而农,号姜斋,湖南 衡阳人。因晚年隐居于 衡水西岸石船山,学者 称船山先生。
‚撰述‛和‚记注‛
• 古人一事必具数家之学。著述与比类 两家,其大要也。班氏撰《汉书》,为一 家著述矣;刘歆、贾护之《汉记》,其比 类也。司马光撰《通鉴》,为一家著述矣; 二刘、范氏之《长编》,其比类也。 ——《文史通义·外篇三》
(二)论历史编纂学
• 史德论 • 把史籍区分为“撰述”和“记注” • 推崇通史
史德论
• 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 也。 • 能具史识者,必知史德;德者何?谓著书 者之心术也。 • 盖欲为良史者,当慎辨于天人之际,尽其 天而不益以人也。尽其天而不益以人,虽 未能至,苟允知之,亦足以称著书者之心 术矣。而文史之儒,竞言才、学、识,而 不知辨心术,以议史德,乌乎可哉! ——《文史通义·内篇·史德》
乾嘉考据的内容
• 1、对古籍的校注、辨伪和辑佚 • 2、对旧史的补作、改写和考证
(一)王鸣盛与《十七史商榷》
• 黄曙辉 点校 •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5年

高三历史通史体例复习讲义:清朝中前期

高三历史通史体例复习讲义:清朝中前期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讲义【清朝中前期】【目录】第三章,1500-1800年整体世界开始形成八、中国清朝⒈政治。

①议政王大臣会议。

②南书房。

③军机处。

⑤康熙帝*。

⒉经济。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商业。

⒊外交。

①闭关锁国。

②十三行。

③反侵略斗争*。

④西学东渐*。

⒋文化。

①文化总结*。

②文学。

③艺术。

④思想控制*。

⑤中国古代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原因。

说明:1】编写源自《高三历史复习通史体例详细纲目》一文精神,略有修改。

2】材料主要来自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三套教材,少量来自络。

3】融合必修和选修,选修内容前面使用“*”标注,BC层次学生根据自己能力选用。

4】要点式讲述,不作详尽阐述,只有补充内容才稍微详细一点儿。

【内容】八、中国清朝清朝源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为清,1644年顺治帝迁都北京建立全国统治,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进行制度建设,出现康乾盛世,但是,满洲作为少数民族统治中国,心态卑暗,专制独裁较明朝有过之而无不及,达到顶峰,极大阻碍了向近代社会转型,乾隆中期开始衰落,最终导致鸦片战争等连续战败。

一般以1840年将清朝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前属于古代范畴,以后称晚清,属于近代范畴。

清朝一直延续到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

本部分只讲到1840年之前。

⒈政治。

①议政王大臣会议。

1】产生。

出现于1636。

当时满族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之际﹐尚存奴隶主贵族军事民主习俗。

后金军国大事都由贝勒等人共议裁决,诸贝勒是努尔哈赤的子侄等宗室贵族。

2】评价。

中国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预处理国政的制度。

在清王朝统一全国过程中﹐议政王大臣会议对重大决策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家的逐渐统一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象征着贵族政治权力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必然与皇权产生矛盾。

3】废除。

雍正设立军机处﹐作为赞襄皇帝决策的机构﹐使权力日益集中于皇帝。

议政王大臣会议虽然继续存在﹐但所议之政只限于一般军务﹑皇帝出巡﹑旗务﹑少数民族事务及重大刑审案件等具体事务﹐无关乎军国大事。

《中国史学史》讲义

《中国史学史》讲义

《中国史学史》讲义《中国史学史》导论中国史学史是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至今已经历了80多年的历程。

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中国史学也是如此。

所谓中国史学史,就是中国史学发生、发展的历史。

中国史学史是研究中国史学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为更好地学习中国史学史,我们得先了解和弄清一些史学史的相关问题。

一、史学史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二、中国史学史的性质和任务;三、中国史学史的分期和特点;四、学习和研究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节史学史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一、史、历史(一)史学习、研究和讲述中国史学史,处处会碰到一个“史”字,而不同时期“史”之含义并不一样。

“史”之含义最早是官名,是广泛意义的官名,许多文武官都称史。

后来成为专门掌管历史的人的专用名,即史官。

专门掌管历史的史官在甲骨文中就有,称为“尹”、“史”、“作册”、“卿史”、“御史”、“西史”等。

职责是记录时事、起草公文、保管文书。

史官是最早的文化人,即知识分子,他们负有读书、藏书、写书、献书之责。

我国古代史学之所以如此发达,是与我国古代史官设置之早、地位之尊、史官制度之健全分不开的。

在秦以前,“史”一般不是指书,而是指人,如“良史”是称好的史官、优秀的史官。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断赋予“史”以新的含义:史书、史事、史学等。

如:把历史记载称为史,“史之阙文”、“其文则史”。

但直到东汉以前,史都是称人和事的,而不是史书的名称。

最早史书的名称是书。

《诗》、《书》、《礼》、《乐》中的《书》(《尚书》)就是记载历史的书。

这种称法被沿袭,如《太史公书》、《汉书》、《宋书》、《唐书》,直到北宋前,绝大多数史书都称书。

此外,史书也称“纪”、“春秋”、“志”之类。

史书被称为“史”是从东汉末年刘若《小史》开始的。

其后,梁武帝编《通史》、许享写《梁史》、唐李延寿撰《南史》、《北史》。

但这时官修的著作还称书,如唐修八部“正史”中的《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晋书》等。

中国古代史 讲义 北大

中国古代史 讲义 北大

中国古代史讲义北大摘要:一、引言二、中国古代史分期简介1.原始社会2.奴隶社会3.封建社会三、封建社会的分期及特点1.春秋战国时期2.秦汉时期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4.隋唐时期5.五代十国时期6.宋元时期7.明清时期四、封建社会的主要成就1.文化方面2.科技方面3.艺术方面五、封建社会的衰落与近代史的开端六、总结正文:一、引言中国古代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原始社会。

本讲义将重点介绍我国封建社会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分析封建社会在文化、科技和艺术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探讨封建社会的衰落与近代史的开端。

二、中国古代史分期简介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人们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

这一时期的社会制度以母系氏族公社制度为主。

2.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

这一时期的社会制度以父系氏族公社制度为主,同时出现了最早的城邦国家和奴隶制度。

3.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这一时期的社会制度以封建君主制为主,历经多个朝代,直至清朝灭亡。

三、封建社会的分期及特点1.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期,诸侯割据,百家争鸣。

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科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应运而生。

2.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阶段,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统一。

这一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如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独尊儒术等。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动荡时期,战乱频繁。

这一时期虽然政治不稳定,但在文化、艺术等方面仍有一定的成就,如书法、绘画等。

4.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稳重,经济繁荣。

这一时期在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科举制度、大运河、唐诗等。

5.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阶段,国家分裂,战乱不断。

中国史学史讲义剖析

中国史学史讲义剖析

前言“中国史学史”概说(1学时)一、中国史学史的内容(一)历史、史学和历史记录“历史”和“史学”“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和社会史。

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它是史学研究的对象。

”“史学,亦称‘历史学’。

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

研究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史”字出现。

《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

中,正也。

”清人及近人皆以“史”字原意为掌文献记载的官职:清人江永《周礼疑义举要》:“凡官署簿书谓之中,故诸官言‘治中’、‘受中’、小司寇断庶民讼狱之中,皆谓簿书,犹今案卷也。

”清人吴大澂《说文古籀补》:“史,记事者也,像手执简形。

”“史”之官:“掌官书以赞治”或“起文书草”(《周礼》卷三)。

“(古代典籍)无论怎样重要,只能说是历史的记录,是研究历史必要的材料,不能说他们就是历史。

这些卷帙、册案、图表、典籍,全是这活的历史一部分的缩影,而不是这活的历史的本体。

”:李守常《史学要论》,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1980年重印本历史的本体:人类过去生活的实在过程。

历史的认识:历史学家根据过去的各种文字写下来的历史。

“有书为证很重要,通常我们总是借助历史文献来了解过去的,但是,后现代历史学的洞见在于指出,我们常常把连接我们与‘过去’之间的‘历史叙述’给忽略了,仿佛我们可以直接穿透历史叙述与‘过去’发生关系,因而‘历史叙述’仿佛是一面透明无碍的玻璃,常常被忽略不计,人们经常直接陈述历史,仿佛那是一个不言而喻的‘过去’。

”——葛兆光《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史学:史学是通过利用史料来研究和描述人类历史的学科。

它包括人们占有史料、认识历史以及历史研究、历史编纂的理论和实践。

史学的发展基本上是与历史的发展相一致。

一方面,史学随着历史的发展、并在促进历史的发展中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它又因对历史需要有个认识上和技术上的准备过程,往往表现出滞后于历史发展的现象,甚至不如哲学和政治学那样跟得上历史的脚步。

中国史学史讲义

中国史学史讲义

中国史学史讲义先秦史学一、传说、官书和史诗1、传说口耳相传史学的源头传说包含两大类:1)战胜自然灾害和在生产中取得成功的传说治水(禹、女娲)干旱(羿)耕稼(弃,也称为稷或后稷,成了农神)2)氏族由来和氏族、部落间原始战争的传说夏、商、周三个王朝的始祖禹:从鲧腹中生契:简狄吞了燕子的蛋,生了契弃:姜源践巨人迹怀孕所生原始战争(黄帝与蚩尤之战)传说与史学的关系2、官书1)卜辞和金文,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官文书。

卜辞和金文同史学产生的关系2)《尚书》历史鉴戒《酒诰》“罔(无)敢湎于酒”、“荒腆于酒”“人无于水监(鉴),当于民监”3、史诗,指《诗经》中的《大雅》史诗与史学的关系二、国史和《春秋》1、国史《左传》“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国语》“习于春秋”、“教之春秋”《墨子·明鬼下》“周之春秋”、“燕之春秋”、“齐之春秋”《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国史的特点及与史学的关系2、《春秋》三、私人历史撰述的发展1、《左传》和《国语》1)《左传》2)《国语》3)《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三传、《春秋外传》2、《竹书纪年》、《世本》和《战国策》1)《竹书纪年》《晋书·武帝纪》载:咸宁五年(279年)冬十月,“汲郡人不准掘魏襄王冢,得竹简小篆古书十余万言,藏于秘府。

”束皙、荀勖、和峤、杜预2)《世本》帝系、本纪、世家、传、谱、氏姓、居、作雷学淇、茆泮林两种辑本3)《战国策》4)《战国纵横家书》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3、多种撰述《山海经》、《尧典》和《禹贡》、《仪礼》和《周官礼》四、先秦诸子历史观1、损益史观孔子《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复古史观老子《老子·十四章》“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09第九章 《中国史学史》 马工程

09第九章 《中国史学史》 马工程

第一节 史学观念的转变与西方史学的引入
二、各种西方史学观念的引入
• 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进入了一个空 前开放、活跃的时期,中国史学又迎来了一个引进、 学习西方史学的高潮。
• “五四”时期西方史学输入途径是多样的。 • 被输入的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无论日本的还是欧美
的,在中国都产生了影响。 • 新史学中的唯物史观,同客观主义、实证主义一样,
• 民国时期,“五族共和”成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边疆危机则使人们认识到建设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 必要性。
• 政府机构的调查,如内政部发放《现有土司调查表》 《现有盟旗及其他特殊组织调查表》《西南边民调查 表》进行调查,对川、康、滇、黔四省当时所存土司 进行调查。
• 占主导地位的是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进行的调查。
第二节 新历史考证学的成就
四、陈垣、陈寅恪的史学成就
• 陈垣:“古教四考”“宗教三书” • 陈垣在目录学、年代学、史讳学、史源学和校勘学等方面均有
开创性成就。 • 陈寅恪痛惜中国学术的落后状况,认为这是关系到“吾民族精
神上生死一大事者”。 • 研究历史、评价古人及其著述,陈寅恪强调“了解之同情”。 • 陈寅恪自谓“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当为中国中古史时期。
三、胡适、傅斯年的史学方法论
• 胡适: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 从胡适的“整理国故”的思路出发,他在哲学、文学、史
学诸领域均有涉猎。 •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是对中国近代学术产生
影响最大、开史学新风气的著作之一。 • 胡适一生不断地宣传倡导“科学方法”。 • 胡适所提倡的 “整理国故”“科学方法”等号召,在当时
第三节 史学变革中的多种趋向
一、梁启超后期的史学建树

目录 (《中国史学史》PPT课件)

目录  (《中国史学史》PPT课件)

第二章 秦汉时期史学
第一节 大一统政治局面与秦汉史学 第二节 奠定史学宏大规模的《史记》 第三节 刘向、刘歆的历史文献学成就 第四节 第一部反映大一统历史局面的朝代
史《汉书》 第五节 汉代史学的其他成就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
第一节 发展
第二节 第三节
历史形势的变化促进史学的多途
第六章 辽夏金三朝和元时期史学
第一节 辽夏金三朝的史学 第二节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元代史学 第三节 马端临《文献通考》对《通志》的拓展 第四节 丰富的少数民族史学
第七章 明至清中期史学
第一节 明代史学的发展 第二节 晚明史学的特点 第三节 明清之际史学家的历史批判精神 第四节 清代前期史学的繁盛与嬗变 第五节 章学诚与《文史通义》 第六节 中国古代史学优良传统及其局限
绪论
一、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范围和任务 二、中国历史进程和中国史学的发展 三、学习中国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 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习和研究中国
史学史
第一章 先秦时期史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远古传说、历史意识与历史记载 从学在官府到私人著史 战国时期的多种历史撰述 先秦诸子的历史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建设新成就 第三节 历史撰述的主要成果 第四节 当前中国史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多种朝代史撰述的出现 地方史、家传、谱牒及其他
第四章 隋唐时期史学
第一节 史官的设立和官修正史的成就 第二节 刘知幾与《史通》 第三节 典制体史书《通典》的旨趣及其史
学价值 第四节 历史撰述的多方面成就
第五章 五代两宋时期史学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与史家的历史思考 第二节 撰述前朝史与修史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第三节 编年体史书的代表性著作《资治通鉴》 第四节 纪传体史书的“会通”之作《通志》 第五节 两宋史学的其他成就

中国史学史讲义04封建史学的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史学精选全文完整版

中国史学史讲义04封建史学的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史学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四章封建史学的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史学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史学的发展一、封建史学发展的表现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史学彻底摆脱“附经立说”的束缚,在学术领域形成一个独立、完整、多样化学科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封建史学得到了初步的巩固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官私修史成风、史籍数量宏富、史著类型多样、史学地位提高。

当时各个政权的统治者面对频繁的政权更迭、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迫切需要借鉴前代王朝兴旺盛衰的经验教训,也迫切需要宣扬本政权开国创业的功德,因而在建国之后几乎都设置史官,组织人力编修前代史和本朝国史。

官修史书外,私人修史也蔚然成风。

他们或总结前代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或针砭事时弊,以为讽谏;或借修史建立名誉,求名当世,传名后世;或为避免遭无故贬斥杀戮,退而著史,寄托情趣。

当时史书的作者几乎遍及地主阶级的各个阶层和各个文化部门。

魏晋以前的史书数量不多,不过200部左右。

而《隋书.经籍志》著录的官私史书多达874部,16558卷,除极少数是东汉、隋朝的史家所撰外,绝大部分产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

如以纪传、编年为体的后汉史有29家、三国史有19家、晋史有18家、十六国史有31家、南朝史有39家、北朝史有18家。

这一时期史书数量之多,卷帙之繁,是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不能比拟的。

“二十四史”中,就有五部成书于这一时期。

这一时期史书类型日趋繁杂,有许多史书类型是前所未有的。

纪传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编年体则蓬勃发展,作为直接为纪传体和编年体准备材料的起居注,发展成为一大门类。

杂传是借人物反映一定时期历史内容的一种史书类型,分为13类。

所记各类人物,有合传,有分传;有一时的,有一地的;有男的,有女的;有传记,又有序赞、题记、行状。

杂传保留了为史官不及备载和不以为载的“风俗之旧,耆老所传,遗言逸行”(欧阳修《崇文总目叙释.传记类》),有助于历史研究的扩大和深入。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史注作品,有的史家以注史而出名,其名声甚至超过了原作者。

五十年来中国史学史分期研究述评

五十年来中国史学史分期研究述评

五十年来xxxx分期研究述评研究与撰述史学史,分期问题无法回避。

近五十年来(1950——2000年),有关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成果甚丰,分歧很大。

综览各家观点,评判得失利弊,对推进21世纪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一、xxxx分期问题研究的两次xx五十年来,关于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曾经有过两次高潮。

第一次是20世纪60年代中前期,第二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

1961年,教育部召开文科教材会议,史学史被列入教材计划。

以此为契机,史学科的建设引起史学界关注。

北京、上海、广州、济南、武汉、西安等地高校、史学会及研究机构先后召开了多次学术座谈会,就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内容,研究的目的、意义等问题进行研讨,其中关于中国史学史的分期,是讨论的热点之一。

老一代史学家白寿彝、齐思和、刘节、贺昌群、陈千钧、方壮猷、王毓铨、尹达、孙毓棠、何兹全、郑天挺、郑鹤声、胡厚宣、侯外庐、柴德赓、韩儒林、周谷城、耿淡如、周予同、吴泽、余兆梓、李平心、田汝康、郭圣铭等都发表了对中国史学史基本问题的看法,对中国史学史的阶段性分期以及分期的标准,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当时的讨论有不少分歧,但多数人已注意到中国史学史的分期要反映出史学史自身的发展过程,既不能与中国历史的分期相差太远,又不能将对历史的分期照搬到史学史的分期中,“大家同意基本上跟整个中国社会阶段的发展相照应,但社会变化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一般总要晚些”(《关于史学史的讨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62年第1期)。

白寿彝、齐思和、刘节、贺昌群、陈千钧等人还进行了具体划分,试图将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的研究引入深入。

可惜不久“文革”爆发,这次有关史学史的讨论被迫中断,分期问题也就被搁置起来,再也没人提起。

20世纪80年代,随着历史学科的再度兴盛,史学史研究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一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著作先后问世,60年代没有解决的中国史学史分期问题,再一次被提出讨论。

中国史学史讲义05封建史学的成熟——隋唐五代史学

中国史学史讲义05封建史学的成熟——隋唐五代史学

第五章封建史学的成熟——隋唐五代史学隋唐时期,史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的基础上,进入了封建史学的成熟时期,这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是私人修史受到了限制,皇家加强了对修史的控制,并设立了专门的修史机构——史馆,完善了相应的史官制度,管修实数成绩斐然。

第二,是史学在思想文化领域中逐步摆脱了经学的羁绊而卓然自立的地位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这反映在文献整理和科举考试方面尤为突出。

第三,是出现了对史学进行总结的专书,史学批评趋于成熟,标志着史学的发展进入了更加自觉的阶段。

第四,是在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长期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典志体实数这一新的表现形式,表明制度史的撰述受到了史学家的重视,从而丰富了史学的内涵,扩大了历史撰述的领域。

第五,是通史撰述出现了复兴的趋势和历史笔记开始发展起来。

史学发展中这些新的内容,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这个时期的历史特点和史学特点,反映出历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和史家自觉意识的增强,对后来的史学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一节、唐初史馆的确立和官修史书的成就一、唐朝史馆的设立1、隋禁私修国史和唐初设立史馆隋唐时期,统治集团的历史意识进一步增强,这在历史撰述和历史思想上都有明显表示。

隋文帝时期,大量收集和整理典籍史料,为唐朝官修前史打下了基础。

为了加强对史学的控制,开皇十三年下诏:“人间有撰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

”(《隋书、文帝纪》)从此,任何人未经朝廷允许都不能擅自撰修国史,这一方面限制了隋朝史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唐出史馆制度的确立。

自东汉到隋朝,虽已出现了官方修史的形式或机构,但始终未能形成定制。

贞观三年,,唐太宗因武德年间萧禹等人修史未成,认为很有必要加强史馆领导,建立史馆制度,并由宰相监修,“贞观三年闰十二月,始移史馆于禁中,在门下省北,宰相监修国史。

”(《旧唐书.职官二》)从此,这种官修形式成为定制,历代相沿,直至清朝,无一例外。

2、唐初设馆修史的原因(1)、政治统一。

自汉末到隋统一前,中国长期处于军阀混战,封建割据的分裂局面,至隋唐才重新统一起来。

《中国史学史》PPT课件

《中国史学史》PPT课件
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 则吾能征之矣。 ——《论语·八佾》
《春秋》之地位
• 汪荣祖:自此以往,史实有所区分,事情有所承 续,古今相延,史学生焉。(《史传通说·春秋 第四》)
• 内藤湖南:只有把记录和传说都加以汇总的时候, 才会产生历史的自觉。很显然,这一综录大体上 要以孔子为中心。孔子因为有很多的盲人朋友, 所以他与乐官商议,整理诗歌,又整理了《尚 书》。然而他们整理《尚书》并非只来自严密的 记录,期间也采纳了传说,余认为这大体上是没 问题的。《春秋》到底是否孔子所写,这是个疑 问。但估计其正文大部分来自记录。——《中国 史通论》(上),第16页。
• 史学史研究的内容:
1、历史观 2、史学思想和史学理论 3、史学评论 4、历史编撰学 5、官方修史制度 6、史家及史学机构的史学活动
二、史学史学科的特点
• 1、紧密联系于史学、而又独立于历史学之 上。
• 2、认识体系的完整性。这使之区别于史部 目录学、史料学、史籍整理等史学辅助学 科。
三、研究中国史学史的意义
中国史学史
张笑川
绪论
• 一、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任务与内容 • 二、史学史学科的特点 • 三、研究中国史学史的意义 • 四、关于中国史学史的研究方法 • 五、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历程和展望
一、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任务与内容
• 史学史学科的定义:史学史是研究历史学发 生、发展及各时期史学活动状况的学科、它 有着清理史学遗产、阐明史学演进过程和揭 示史学发展规律的任务。(对象与任务)
之所主,本于号令,所以宣王道之正义,发话言于臣下。顾其所载,皆典、谟、训、 诰、誓、命之文。”
• 《尚书》的缺陷:《史记·三代世表》:“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

清代史学的发展

清代史学的发展
《清实录》是清代官修史书最重要 的成就。这部编年体的系列史书, 详尽地记载了清代的重大史事和朝 章国故。它反映了清代的政治、经 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面 貌,也记录了清皇朝由兴而亡的历 史过程,从中亦可窥见中国封建社 会末世的种种景象和道光以后社会 矛盾的新变化,具有其他文献所不 能替代的重要价值。
《廿二史札记》“以议论为主”,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评论史事;二是评论史学。而在史学评论方面,赵 翼善于运用比较方法,故能持论平实。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
全书100卷,所考“廿二史”,即 从“二十四史”中除去《旧五代 史》和《明史》。另外又将司马 彪《续汉书》志从《后汉书》中 单列出来,故标目上为23部史书, 实则仍为22部史书。其中对《唐 书》(即《新唐书》)、《宋 史》、《元史》用力最多。
《清文献通考》
《清通典》
《清通志》
二、历史考证的辉煌发展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全书100卷,对《史记》到 《五代史》等十七部史书进 行考证。 一是关于史书文字的考订; 二是关于历史事实的考订。
主要是考证史家所记典制、 事迹之“实”,本质是追求 史事真实。
赵翼《廿二史札记》,
全书36卷,补遗1卷,考证 《史记》到《明史》,包括 了全部的“二十四史”。 《廿二史札记》与《十七史 商榷》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札记》于考订诸史中特别 重视发挥对历史的见解,关 注于“治乱兴衰之故”。
和史 世学 界家 意的 识近 代 意 识
从史学思想和历史撰述来看,中国史学发展新 趋势的主要标志:
第一,重视鸦片战争的撰述Leabharlann 第二,重视边疆史地的考察与撰述
第三,重视外国史地的研究与撰述
六、中国近代史学的演进
梁启超(1873年~1929年), 1.“新史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封建史学的终结——清代前期史学清代前期(鸦片战争以前)的史学,是古来而辉煌的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明后期腐败的政治,以及清前期统治者一度实行文化高压政策,都深刻地影响这个时期史学的面貌。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国古代史学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思想和文献的积累,丰富而厚重;在历史进程中,他们不仅为人们所传承,也不断为人们所审视和估量。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衰老的景象,新的社会因素开始滋生和微弱地发展,从而使这一使这种审视和估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出新的趋向。

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使清代前期的史学,具有总结和嬗(SHAN)变的特点。

总结,既反映在历史思想和史学理论方面,也反映在历史文献学方面;嬗变,主要反映在历史思想领域。

在中国古代史学上,这个时期是名家辈出的时代。

清初的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乾嘉时期是章学诚、王鸣盛、赵翼、钱大昕、崔述等,以及稍晚的阮元、龚自珍,都各有年个名作,反映了这个阶段史学发展的特点。

这个阶段的史学,在官修和私撰两个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界限。

大致说来,官修史书的成就,一是关于本朝史的记载和典章制度的整理,二是关于历史文献的汇编和编纂;私人转述的水平,则更多地反映出史学发展的趋势,代表着这个阶段史学发展的水平。

第一节、官修史书的主要成就一、修撰《明史》清修《明史》,历时近百年,在《二十四史》的修撰中是罕见的。

清朝统治者于入关的第二年(1645年),以胜利者的姿态设立明史馆,着手修撰《明史》。

最后,其后的修撰中,先后有徐文元、张玉书、王宏绪相继任总裁,最后有张廷玉为总裁,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定稿。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以布衣身份主其事的万斯同。

《明史》332卷,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表13卷、列传220卷,记载了有明一代近300年史事。

《明史》的纪,写的详略得体,无繁冗之词,也避免了求之过简、犹如大事编年的弊端。

志、表、传都有不同程度的新意,从中可以窥见明代历史的一些特点。

如《历志》详载明末徐光启等采用西历改革立法的过程,以及崇祯颁发新历,明亡未成的过程。

《兵志》不独载明代兵志,还记载了火器、车船的建造和功能。

《艺文志》只著录明代“二百七十年各家著述,”不载“前代陈编”。

梁启超认为:“在《二十四史》中,除马、班、范、陈四书外,最为精善”,但《明史》讳言清兵入关前明廷与建州三卫的关系,以及清兵入关后南明的史事,在这一点上,它远不如元人修的《宋史》。

二、续“三通”和清“三通”及会典《通典》、《通志》、《文献通考》问世后,对历代影响很大,且对史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按照“三通”的体例续“三通”的著作逐渐产生和发展,并最终产生了“六通”。

《续通典》,最早在北宋年间宋白就开始续修《通典》,但因为能刊刻而失传。

现在看到的《续通典》是清乾隆三十二年命“三通”馆臣所修,乾隆四十八年修成,凡150卷。

这书上限起于唐肃宗至德元年,以接《通典》起断于天宝之末,下限迄于明末,记中唐、宋、辽、金、元、明六朝典章制度。

其体例略仿《通典》,分为九门,而子目则多所改变。

《续通志》,始撰年代与《续通典》一样,完成于乾隆五十年,凡640卷,一如,一如《通志》体例。

其纪、传部分,起于唐而终于元,下接清修《明史》,多抄撮旧史而成。

略100卷,所记起于五代而迄于名末,在分目、著录方面有详于《通志》略的地方。

《续通典》、《续通志》都是以嵇璜、刘墉等纂修,纪昀等校订而成的。

《续文献通考》,清乾隆十二年开始修撰,乾隆三十二年完成,凡250卷。

其体例大致与《文献通考》相同,只是从郊社、宗庙两门析出群祀、群庙,合计26门。

所记宋、辽、金、元、明五朝典制及有关议论,上限接《文献通考》,起于宋宁宗嘉定年间,下限迄于明末。

这书对王圻的《续文献通考》多有采用。

“清三通”,清“三通”实为续“三通”的续作。

乾隆三十二年,《续文献通考》修成,乃命撰本典制,独立成编。

乾隆五十二年,三书修成。

其记事都起于清之开国,至于乾隆五十年,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史事、典制。

《清通典》100卷,体例略同于《续通典》,亦分为食货等九门。

所记内容反映了清代典制的一些特点。

《清通志》126卷,此书只有诸略,名目与《通志》、《续通志》相同,所记内容亦可反映清代特点。

《清文献通考》300卷,体例同《续通考》。

凡26门。

所记多据实录、国史、起居注、官修诸书、文书档案、兼及省修诸志与私人文集,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因为《清文献通考》成书在前,《清通典》、《清通志》的许多记载皆由此转录。

《清朝续文献通考》,光绪末年,刘锦藻撰成,民国初年又加以补记,仿《清文献通考》体例,所记内容起于乾隆五十一年,迄于宣统三年(1911年)。

比《续文献通考》多出外交、邮传、实业、宪政四考,共30考。

全书增设子目136项,多反映了晚清政治和近代社会的内容。

其《经籍考》为《四库全书总目》之后的重要目录书,在历史文献学上有一定价值。

1935年商务印书馆以此书与“九通”合刊,称为“十通”。

清朝仿《明会典》体例编修《清会典》,亦称《大清会典》,最初始修于康熙三十二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光绪诸朝增修,因最后是光绪朝增修完成,所以通指《光绪会典》。

总计100卷,内容以官职为纲,资料来源于清朝的实录国史及内廷的有关档案文献。

是研究清朝行政组织、政治法规、和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

其所附礼、乐、冠服、舆卫、天文、舆地诸图,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三、《清实录》《清实录》是清代历朝实录的总称,他主要包含清太祖至清德宗十一朝实录。

它还包括清廷入关以前所修《满洲实录》,以及清亡以后清室自修之《宣统政纪》。

合计4433卷。

《清实录》是清代官修史书的最重要成果。

这部编年体的系列史书,详尽地记录了有清一代的重大史事和朝章国故,其所据资料包括上谕、朱批奏折、起居注和其他原始档案等重要文献。

其纂修必以重臣主持实录馆,按照规定的体例进行选编,次其年月,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这部浩繁史料,反映了清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面貌,也记录了清皇朝由兴而衰的历史过程,从中亦可以窥见中国封建社会末世的种种景象和道光以后社会矛盾的新变化,具有其他文献所不能代替的重要价值。

是研究清史不可缺少的基本史料。

《东华录》是清朝国史馆蒋良骥、王先谦等人分别摘抄《清实录》编辑而成的编年体史料长编,是《清实录》的缩编。

因国史馆在东华门内,故称《东华录》包括《十一朝东华录》和朱寿朋纂辑出版的《光绪朝东华录》。

因为蒋良骥的《东华录》在乾隆朝重修清初三朝实录之前编成,王先谦的《十一朝东华录》在光绪朝修改历朝实录之前编成,朱寿朋的《光绪朝东华录》又在《德宗实录》之前,对朝臣的奏疏尽量全文抄录,为《德宗实录》所不及。

所以历朝《东华录》在史料价值方面均超过了修改后的《清实录》,成为弥补历朝《清实录》的最主要的史著。

四、《清史列传》清朝国史馆在编修实录的同时,还编修了一些其他和国史有关的史籍,《清史列传》就是其中之一。

全书共80卷,收入近3000人,其价值远在《清史稿、列传》之上。

其史料来源大致有三:一是出自李恒的《国朝耆献类征》,该书成书于清末,收录比较丰富、碑传墓志、无所不包。

二是出自原国史馆纂修的《大臣列传稿本》。

三是来自国史馆纂修的《满汉名臣传》,该书收录的多是乾、嘉以前的著名人物。

清代官修史书的另一种形式是方略的撰修。

内容多是记重大军事行动的始末,体裁一般是纪事本末体。

为修撰方略,清廷专设方略馆,以重臣为总裁,书成而馆罢,不象国史馆那样是稳定的修史机构。

其中《开国方略》32卷是较重要的撰述,此外如平定叛乱的方略《平定三逆方略》、《平定两金川方略》和镇压农民起义的方略等。

五、《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1、《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

康熙中期,清政府命进士陈梦雷纂《古今图书汇编》,后康熙命改今名,并开馆令人增修,雍正时,陈梦雷获罪,改由蒋廷锡重新校对整理,编撰成一万卷。

雍正四年(1726年)排印出版,全书约一亿字,并附大量精美插图,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部巨著。

《古今图书集成》有凡例47条,说明编撰的原则和方法,正文分6编,包括《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六个汇编,下分32典,6109部。

《古今图书集成》是现存一部规模最大、用处最广、体例最完整的类书,其文献学价值不可忽视。

(1)、文献编纂学方面的贡献。

该书在编排上吸取了以前一些类书的编纂经验,分为6109个专类,其分类之详细,超过了以前的类书《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初学记》、《册府元龟》等以前的所有类书,编排也很有条理,目录32卷,按着目录、依照时代顺序,会很快查到所要找的比较全面的资料,为人们从事学习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2)、供参考资料的这一主要目的,尽可能地搜集了广泛而又丰富的材料,所以清雍正帝在其序言中说:“是书亦海涵地负、集经史诸子之大成,前乎此者,有所未备,后有作者,又何以加焉”这部集大成类书,材料最多的有《职方典》1544卷,《艺术典》824卷,《氏族典》640卷。

(3)、独特的人物列传。

《古今图书继承》在很多部类中设有人物列传,如《名臣列传》、《名儒名贤列传》、《名流名家列传》、《著名妇女列传》以及许多其他杂传,所载多是一般史书中未被列入的人物。

向来的类书以收集各类史书和介绍史事为主,很少设立人物传记,而《古今图书集成》一改以前类书的框架而另辟有传记栏目,这样一方面使人们能从中获得有关方面的许多的珍贵史料,另一方面可以补一般史书之不足。

2、《四库全书》乾隆三十八年,设立四库全书馆,十年以后编成。

这是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一部大型丛书,它包含了我国18世纪后期以前的大部分著作。

《四库全书》共收录经、史、子、集四部书3457种,7970卷,“存目”之书6766种,93556卷,分装36000余册,近10亿万字。

书成后,先后缮写了七套,分别存在北京大内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奉天的文朔(加三点水)阁、热和的文津阁、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同时,在编纂过程中,每进一书,便由经手分校者撰述提要,并由纪昀作总的审定,删削润色,冠诸卷首,并将其最后增订,汇为一编,题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共200卷。

《四库全书》的编纂,是清朝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政策的集中表现。

乾隆经过这一措施,对全国的所有的书籍进行了一次大搜集、大审查、大删改、大销毁。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在四库馆开馆期间,被查禁销毁的书籍数字是十分惊人的,有人统计至少有10万部左右。

因此《四库全书》虽然编成,但其所化代价是无法估量的。

鲁迅说“清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但是,《四库全书》毕竟是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书籍大集结,对于古代图书的保存还是起了一定是作用,给后人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方便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