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阅读及背诵默写(2022年)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3单元古诗文言文名篇佳句背诵默写(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3单元古诗文言文名篇佳句背诵默写(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d523254431b90d6d85c701.png)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3单元古诗文言文名篇佳句背诵默写(一)古诗文言文默写1.(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游鱼的数量和形神姿态,也从侧面生动传神地写出潭水的澄澈透明。
(6)《小石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游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写小石潭西南方溪水曲折而又时隐时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凸显出小石潭环境清冷使人内心忧伤凄凉的特点。
2.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微君之故,______________?(《诗经·式微》)②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
(《诗经·子衿》)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④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______________,宛在水中央。
(《诗经·蒹葭》)⑤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后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下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人教版八下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2eaf0719e8b8f67d1cb991.png)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部)一《桃花源记》陶渊明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3.本文中表明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 /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_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5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
6.桃花源人“遂与外人间隔”的原因:。
一7.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其原句是:。
—8、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 a.。
b.9、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
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3.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7.后遂无问津者。
8、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二、《小石潭记》柳宗元1.《小石潭记》中运用形象的比喻,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2.写游鱼静态的句子:。
写游鱼动态的句子:3.《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语句是—4.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5.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6.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 .怡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三、《关雎》1、起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02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默写和易错汉字整理
![202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默写和易错汉字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4592f2d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d.png)
202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默写和易错汉字整理202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和易错汉字整理1. 古诗文默写1.1 古诗文默写列表以下是202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内容的列表:1. 《静夜思》 - 李白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3. 《望庐山瀑布》 - 杨万里4. 《登黄鹤楼》 - 崔颢5. 《白日依山尽》 - 王之涣请同学们根据课本上的要求默写以上古诗文内容。
1.2 提示和建议- 在默写古诗文之前,先通读一遍诗文,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 按照正确的字序和诗句顺序默写,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 对生词和生僻字进行多次书写和记忆,以加深印象,避免易错字的出现。
- 多练默写,通过不断的反复训练,提高准确性和熟练度。
2. 易错汉字整理2.1 易错汉字列表以下是一些在默写古诗文时易错的汉字的整理列表:1. 应 - yīng2. 君 - jūn3. 不 - bù4. 如 - rú5. 纷 - fēn以上汉字在默写古诗文时易于写错,同学们需要特别注意它们的正确写法和发音。
2.2 提示和建议- 多次书写易错汉字,加深印象。
- 通过读句子来记住易错汉字的正确写法,将其与上下文联系起来。
- 使用课本、字典等工具查阅和确认汉字的正确写法和发音。
- 多做练题,巩固易错汉字的掌握。
以上是关于2023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和易错汉字整理的内容。
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默写练习,提高自己的汉字书写和古诗文理解能力。
[精]人教八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文默写
![[精]人教八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文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1f6d7fb73169a4517723a3cb.png)
人教八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文默写桃花源记(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桃花源记》中从穿着的角度表现桃花源与世隔绝的句子是: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6)《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表明来桃花源居住原因的句子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桃花源记》中,通过选取两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来传达桃花源中人们生活安乐自在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源中其他人热情款待渔人的句子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小石潭记(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形,明灭可见。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小石潭记》中描写石潭周围树木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6)《小石潭记》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悲凉凄怆的心绪。
核舟记(1)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3)《核舟记》中揭示核舟主题的句子:盖大苏泛赤壁云。
(4)《核舟记》中说明核舟大小的句子是: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5)《核舟记》中赞美王叔远高超技艺的句子:技亦灵怪矣哉!(6)《核舟记》中刻画苏东坡外貌特征的句子是: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7)《核舟记》中刻画佛印外貌特征的句子是: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关雎(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关雎》中采用“兴”的手法,以雎鸠相互应和的叫声起兴,渲染和谐悠扬气氛的诗句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3)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关雎》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蒹葭(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原文默写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原文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17db255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3.png)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原文默写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原文默写姓名班级1.式微,式微,胡不归。
式微,式微,XXX归。
2.纵我不往。
XXX,悠悠我。
纵我不往,XXX不来。
在城兮。
3.XXX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儿女共沾巾。
4.八月湖水平,XXX混太清。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5.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XXX。
万此都寂。
但XXX。
6.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万里征。
挥手自兹去。
7.时见幽人独往来。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8.驿外断桥边。
已是黄昏独自愁。
一任群芳妒。
只有香如故。
9.在河之洲。
左右之。
窈窕淑女。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整齐荇菜,摆布之。
窈窕淑女。
整齐荇菜,摆布之。
窈窕淑女。
10.在水一方。
道阻。
蒹葭,白露。
所谓伊人,在水。
溯洄从之,道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蒹葭,白露。
所谓伊人,在水。
溯洄从之,道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11.呜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2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夜来城外一尺雪。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13.忽逢桃花林。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畅。
鸡犬相闻。
个中来往种作。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4.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日光下澈,XXX上。
似与游者相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5.北冥有鱼。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不知其几千里也。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XXX。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
”野马也,灰尘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
其视下也,亦如果则已矣。
16.XXX。
XXX。
是故。
知缺乏。
知困。
故曰。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17.大道之行也。
故,不独子其子,使。
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用藏于己。
不用为己。
是故。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默写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1a1c5b1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6e.png)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默写古诗词默写作为初中八年级语文教学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古诗词默写,是八年级语文考试的必考点和重点。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古诗词默写,欢迎大家阅读!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古诗词默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⑴诗中表达新事物终就能代替旧事物的哲理句:,。
⑵表现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常人所用的“借酒消愁”形成对比的句子是:,。
⑶颔联句是(含典故句):,。
⑷诗中,包含诗人无限心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5)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6)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赤壁》杜牧⑴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
《过零丁洋》文天祥⑴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⑵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句是:,。
⑶表现诗人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
(4)概括地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5)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⑴写由月光转为思绪的过渡排比句是:,,。
⑵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⑶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句是:,。
⑷“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5)《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愿望的句子是:,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写出词人内心矛盾的句子是:,《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⑴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是:,。
⑵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主旨句):,。
⑶《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写出其险要,并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⑷以动写静的句子是:,。
《赠从弟》⑴《赠从弟》中描写风狂的反复句是:,。
主旨句:,。
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
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
⑶《登幽州台歌》中指生不逢时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doc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全).doc](https://img.taocdn.com/s3/m/8f18f9e0763231126fdb11ba.png)
2015—2016八年级(下)期末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25课《诗词曲五首》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屮,表现作者坎坷遭遇,饱含无限辛酸愤懑之悄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屮,借用典故来抒写诗人对I口友的怀念以及因人事沧桑而产牛的牛疏、惆怅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被认为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因而常被用来比喻腐朽势力必然衰败,新生力量不可战胜,或喻新事物必将取代1口事物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O4.杜牧《赤壁》一诗中借史爭来慨叹白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形象概括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诗句是:___________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中写出抗元失败后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以死明志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水调歌头》一词中表现作者对人间现实生活的热爱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9.《水调歌头》一词中既蕴含自然常理和宵学意味,乂表达作者豁达胸襟的句子是:10.《水调歌头》一词屮通过写切月,表达作者对远方亲人和对自己的美好祝愿句子是:11.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中,从视觉和听觉巧出潼关形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O12.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屮,点明全曲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0课《诗五首》13.《饮酒》中极写诗人悠然白得的归隐生活的写菊名句是: __________ , __________14.《饮酒》中表达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人境,而闲静无忧的原因的诗句是:15.我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陶渊明在《饮酒》中有一句诗与其意相近,这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路难》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对从政期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2022八下语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21doc
![2022八下语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21doc](https://img.taocdn.com/s3/m/c5f9a02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f.png)
2022八下语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21doc `1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理解性默写1、《赤壁》杜牧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过零丁洋》文天祥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表现诗人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4、《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主旨句):wr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写出其险要,并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5、《饮酒》陶渊明陶渊明的与菊相关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入境无“喧嚣”之感的一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行路难》李白诗中最能表现他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执着追求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却又表现出他面对困难消极避世的思想。
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杜甫虽身处漏雨茅屋,知心忧天下寒士,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唤。
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写到“雪”字的四句诗是:①胡天八月即飞雪;②纷纷暮雪下辕门;③去时雪满天山路;④雪上空留马行处。
最新部编人教版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最新部编人教版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dc43dd3919e8b8f67d1cb99d.png)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姓名________________《关雎》1、起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诗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关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关雎》中的男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联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蒹葭》1、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古诗文默写分类整理(含发散型默写)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古诗文默写分类整理(含发散型默写)部编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4ee108b4daa58da0114a91.png)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古诗文默写分类整理(含发散型默写)一、直接默写型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2.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4.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刘子骥)寻病终,未果。
后遂无问津者。
6.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9.启窗而观,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0.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1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 1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关雎》) 1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 14.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 15.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 16.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子衿》)1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9.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0.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虽有嘉肴》) 2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大道之行也》)2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大道之行也》)2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5.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6.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韩愈《马说》)27.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人教版2023八年级下册基础字词和古诗词默写(含答案)
![人教版2023八年级下册基础字词和古诗词默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05299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1.png)
飕飕。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王安石的话相照应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秋天凄凉氛围的语句: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主旨句、表现诗人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作者博大胸怀、济世情怀以及他旷达胸襟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卖炭翁》唐·白居易1.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矛盾而复杂心理。
2.《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的外貌,反映他劳动艰辛的句子是: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3.《卖炭翁》表现出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反常心理的句子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4.《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卖炭路途的艰难的句子是: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5.《卖炭翁》中形象地写出了宫使狐假虎威、横行霸道、巧取豪夺的丑陋行径的句子是:手把文书中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式微》《诗经·邶风》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子衿》《诗经·郑风》1.《子衿》中“青青子衿”,“青青子佩”,两句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写出了其相思萦怀之情。
2.《子衿》中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诗人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的句子是“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理解默写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理解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9175bfbff524ccbff1218482.png)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词理解默写参考答案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心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比喻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赤壁》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过零丁洋》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写出国家命运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中乐观旷达、与亲人共勉的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表达豁达胸襟、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的是:人的“欢””合”,月的”晴””圆”。
写出词人内心矛盾的句子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5.《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中以动写静、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提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说明无论朝代兴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一句也是主旨句。
6.《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能够做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课外古诗词诵读:主旨及理解性默写+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主旨及理解性默写+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5218ec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b.png)
八下课外古诗词文学常识、主旨及理解性默写《式微》作品常识:《式微》选自《诗经·邶风》,是一首民歌。
主旨:本诗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表达了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
诗歌抓住天色将晚这一瞬间的感触,提出一连串的质问,表现了对亲人在泥水和霜露中劳作的关切,以及对“君”的行为的怨怒。
理解性默写:1.《式微》中借女子之口道出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的怨言的句子是:,?,?《子衿》作品常识:《子衿》选自《诗经·郑风》,是一首民歌。
主旨: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痴迷地等候她的意中人,那青绿的衣领、佩玉的绶带让她沉醉。
约会不遇,失落惆怅,不可遏止,表达了她渴望与意中人相见的感情,对意中人深沉的思念以及等待意中人时焦灼万分的心情。
理解性默写:1.“”,“”,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对方的衣饰给他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写出了其相思萦怀之情。
2.“,”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诗人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3.运用假设语气、让步的姿态做出强烈反问的两句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家、作品常识:王勃,唐代诗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王勃主要代表作品还有《滕王阁序》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五言律诗,是一首临别赠诗。
主旨:这首诗既是作者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也是作者自己情感的吐露,表达了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
理解性默写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送别友人时旷达胸怀和真挚友情的诗句:,。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3.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寄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最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古诗文直接默写(最全)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古诗文直接默写(最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f63b2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73.png)
最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直接默写(最全)含答案9桃花源记[ 魏晋 ] 陶渊明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渔人甚异之。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鸡犬相闻。
3.,并怡然自乐。
4.,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
5.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10小石潭记[ 唐 ] 柳宗元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闻水声,,心乐之。
2.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出,,,,。
青树翠蔓,,参差披拂。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依,,。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似与游者相乐。
4.潭西南而望,,。
其岸势,不可知其源。
5.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12《诗经》二首关雎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3.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4.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5.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蒹葭1.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2.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
3.蒹葭采采,。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
课外古诗词1式微〔先秦〕佚名1.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2.式微,式微,胡不归?,胡为乎泥中?子衿〔先秦〕佚名1.青青子衿,。
纵我不往,?2.,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3.,在城阙兮。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王勃1.城阙辅三秦,。
与君离别意,。
2.,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 孟浩然1.八月湖水平,。
气蒸云梦泽,。
2.,端居耻圣明。
,徒有羡鱼情。
21《庄子》二则(先秦)庄子及弟子北冥有鱼1.北冥有鱼,。
2.鹏之背,;怒而飞,。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天之苍苍,??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子非鱼,?2.子非我,?3.我非子,;子固非鱼也,,!22《礼记》二则虽有嘉肴1.虽有嘉肴,弗食,;虽有至道,弗学,。
(完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背诵默写
![(完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背诵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c292dac2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7.png)
(完整)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背诵默写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背诵默写
本文档为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背诵默写的指导和内容汇总。
以下是各章节的要点概述:
第一章:《帝京篇十首》
本章主要介绍了唐代文人对帝京(长安)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通过对街景、市井生活和宫殿建筑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繁荣富饶的
都市景象。
第二章:《静夜思》
这篇短诗描述了作者在夜晚思乡时的心情。
通过对寂静夜晚的
描写以及对月亮的联想,表达了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情感。
第三章:《登鹳雀楼》
本文是王之涣创作的一首抒怀诗。
通过对登高望远的描写以及对古迹鹳雀楼的赞美,表达了作者追求卓越和牢记功绩的情感。
第四章:《望江南》
此诗是杨慎在饯别水雾之望下写的,以“望江南”为标题,表达了对南国风景的向往与思念。
第五章:《月夜忆舍弟》
本文描写了杜甫在月夜时思念已故弟弟的情景,通过对天象、家国、人事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伤痛和对亲人的思念。
第六章:《终南山》
本文通过对终南山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山水之美的向往。
第七章:《江南》
本文描写了中国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以及人们对江南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第八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本文是李白创作的一首辞别诗。
通过对黄鹤楼和广陵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哀愁和祝福。
第九章:《赋得古原草送别》
本文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送别诗。
通过对原野和草地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哀伤和祝福。
以上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背诵默写的内容概述。
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并背诵这些文学作品。
2022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9古诗文默写作业课件新人教版2022113023
![2022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复习9古诗文默写作业课件新人教版2022113023](https://img.taocdn.com/s3/m/c3bb1d2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e.png)
3.诗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怀来表达思想感情,是中国古代诗词常用的手法。 “零__落__成__泥__碾__作__尘___,__只__有__香__如__故___”(《卜算子·咏梅》)以清新的笔调描写傲然不 屈的梅花,暗喻了作者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拣“尽__寒__枝__不__肯__栖__,___寂__寞__沙__洲__冷____”
15.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的诗句是: _万__籁__此__都__寂___,__但__余__钟__磬__音__。
16.《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写山光水色、鸟语花香、清潭倒影,引起无限遐 思,让人参悟这空寂中的禅意的诗句是:_山__光__悦__鸟__性__,___潭__影__空__人__心__。
9.海内存知己,_天__涯__若__比__邻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_欲__济__无__舟__楫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其__远__而__无__所__至__极__邪__?(《北冥有鱼》) 12.是鸟也,_海__运__则__将__徙__于__南__冥__。(《北冥有鱼》) 1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教__然__后__知__困__。(《虽有嘉肴》) 14._货__恶__其__弃__于__地__也__,___不__必__藏__于__己__;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大道 之行也》) 15.其真无马邪?_其__真__不__知__马__也__!(韩愈《马说》) 16.策之不以其道,_食__之__不__能__尽__其__材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韩愈《马说》)
11.韩愈在《马说》中运用设问句表明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 _其__真_无__马__邪___?__其__真__不__知__马__也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阅读以及背诵默写1.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落英..若有光()便要.还家()便扶向.路()..缤纷()仿佛(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桃花源里的人不希望渔人告诉别人到过桃花源,但是渔人却告诉了太守。
请你分别推测桃源人和渔人的意图。
(2分)(4)作者笔下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世外桃源”,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4分)2.柳宗元《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词。
鱼可百许.头()斗折蛇.行()凄神寒.骨()以其境.过清()(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本文按游览顺序来写景,请将有关作者行踪的语句摘录在下面的横线上。
(4)文中先后出现了两个“乐”字,却又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收篇,你认为这样写矛盾吗?请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你的理解。
3.魏学洢《核舟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嘻,技亦灵怪矣哉!(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绝类.弥勒()视端容.寂()篷桅橹舵咸.具()二人对酌.于中()皆.有机能动()(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分)②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2分)(3)阅读链接材料,说一说文中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链接材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③举轴,猫则踉跄逐之。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轴:画卷。
②物色:观察。
③逮:等到。
4.《诗经》二首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关雎》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2)《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
比,即比喻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诵读这两首诗,看看哪些诗句使用了比、兴手法,并举例分析。
5.《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 )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④野马..也,尘埃也。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4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我知之濠上也A.公与之乘B.杀之以应陈涉C.何陋之有D.择其善者而从之(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②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3)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的是谁?为什么?6.《礼记》二则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故日:教学..相长也()②不独子其子.()③男有分,女有归.()④货.恶其弃于地也()⑤盗窃乱贼.而不作()(2)用现代文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这两则短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试从两篇中各举一例加以分析。
7.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是马也(这)B、食之不能尽其材(吃)C、执策而临之(马鞭)D、策之不以其道(按照)(2)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
【链接材料】上①令封德彝②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日:“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日:“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者③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资治通鉴·唐纪八》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
②封德彝(568627):名伦。
字德暴,唐代官员,官至尚书右仆射。
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
8.唐诗三首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这三首诗中有不少精彩之处,如《石壕吏》的巧妙构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及宫使形象的刻画等。
试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2)任选一首诗,发挥想象,增加一些细节,改写成一则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