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除尘灰气力输送

合集下载

烧结厂除尘灰气力输送方式探讨

烧结厂除尘灰气力输送方式探讨

现代冶金Modern Metallurgy第47卷第4期2019年8月Vol. 47 No. 4Aug. 2019烧结厂除尘灰气力输送方式探讨王晓川(大簊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112#摘要:结合烧结厂除尘器的一般配置,就如何采用浓相输送除尘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除尘灰;浓相;气力输送;发送器中图分类号:TF321. 9$ TF547引言现代钢铁冶炼过程中,炼铁的原料都需要经过 烧结或球团的过程,使其有足够大的强度和块度,再送入高炉冶炼。

烧结厂作为目前钢厂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之一,其产生的粉尘具有量大、产尘点多、治理 困难等特点%以1台75 <2的烧结机为例,产生的 废气量达3.9X105 m 3/h,沉降下来的的粉尘约1. 5t/h 。

以某钢铁450 !烧结厂为例,厂内设主电除尘 器、机尾除尘器、整粒除尘器、配料除尘器各1台,为满足环保要求,用气力输灰技术进行有组织高效的 统一输送,减少输送过程中的二次扬尘,已成为目前 烧结厂的一个必然趋势。

1输送机理结合烧结除尘灰的特点,采用浓相输送。

其特 点如下:(1) 浓相发送器输送出力大,输送效率高,输送 浓度高,管道流速低。

(2) 压力低,能耗少,管道损耗小,设备故障少,系统运行比其他输送方式更加安全可靠。

(3) 系统可以根据距离远近,选择合适的输送浓 度和耗气量,以达到最佳输送状态。

(4) 自动化程度高,反映灵敏,运行状况呈动态 显示、故障报警和处理功能齐全,设有远程操作及手动操作功能,操作管理灵活方便、可靠。

在目前整套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属于最佳设计方案。

2发送器工作原理发送器的工作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如图1所I 进料 II 流化III 输送IV 吹扫图1发送器的工作过程2#进料阶段打开进料阀,物料自由落入发送器内,当发送器 内上升物料触及料位计后料位计发出料满信号,进料阀自动关闭。

同时在控制系统中还设置了时间监 控程序以确保料位计失灵后或者灰斗内无灰时的长收稿日期:2019-04-01作者简介:王晓川(1986-),女,工程师% E-mail : wangxiaochuan@mountop. com.cn26现代冶金第47卷时间等待,仍能顺利完成进料。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气体输灰系统问题及处理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气体输灰系统问题及处理
图 1 气体 输 灰 工 艺 流 程 图
位等故障。 严重影响了高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的正
常运行
气体输灰系统特点 : 气体输送是全封闭型管道
2 气体 输 灰 系统简 介
气体输灰 系统主要 包括 氮气 输送管 道 、 仓泵 、 输
输送系统 ; 布置灵活 ; 无二次污染 ; 高效节能 ; 便于物 料输送和回收; 气力输送系统 以强大的优势 , 将取代 传 统 的各 种机 械输 送 ; 算机 控制 , 计 自动化程度高 。
【 关键词 】高炉煤气 ; 除尘 ; 气体输灰 【 中图分类号】X 5 77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 】10 — 7 42 1)2 0 2 — 2 0 6 6 6 (0 0 — 0 4 0 0
P o lm sa d Dip s lM eh d o s n u r b e n s o a t o fDu tP e ma i n e a c y tm tc Co v y n eS se o a tFu n c sb y De u tn r c s fBl s r a e Ga y Dr d si g P o e s
LI W e - ua N i q n,DI NG o,ZHANG —g n Ha Ru a g
(e ̄ o e l tL iuI n& Sel o Ld, aw , hn og 2 1 0, hn) H o P w r a , aw o Pn r t . t Liu S a dn 71 4 C ia eC , .
【 bt c】 T e r l s nt ut nu accneac s m o ba rae a b A s at h o e e s pem t ovyne yt f l tunc s y r pbm i hd i s e sf g

例析高炉干法除尘卸灰系统改造

例析高炉干法除尘卸灰系统改造

例析高炉干法除尘卸灰系统改造1 现状目前宁波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2号高炉煤气净化采用干法除尘工艺,输灰系统采用氮气压力输灰。

各个干法除尘箱体的除尘灰通过氮气气力输送至2个灰仓储存,灰仓存满时将除尘灰卸车外运。

目前干法除尘灰外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罐车运输,能达到密封输送的目的,但是费用较高;另一种是敞车运输,增设加湿机,将除尘干灰加湿后外运,宁钢2号高炉干法除尘系统原设计灰仓中的除尘灰外运是通过吸排罐车运输,输送过程中无扬尘。

但是部分干法除尘干灰接触空气有自燃性,曾经有吸排罐车在卸灰过程中发生自燃,罐车被烧毁。

后来改为将干法除尘系统灰仓中的除尘灰通过中压氮气压力输送至重力除尘下部的螺旋清灰加湿机,经螺旋清灰加湿机卸至自卸车后出厂销售,但是由于法除尘灰自身特点,卸灰过程中扬尘较大,2 改造必要性目前干法除尘系统2个灰仓中的除尘灰通过输灰管道氮气气力输送至重力除尘下部的螺旋清灰加湿机,卸灰过程中因用于气力输送的氮气会经过螺旋清灰加湿机,直接从螺旋清灰加湿机的出口泄出,带出大量除尘灰颗粒,扬尘较大,对现场环境影响较大,不能满足国家环保要求;且氮气直接从卸灰口泄出,对现场及周边操作人员的安全也存在一定隐患。

另外,干法除尘系统卸灰管道接至重力除尘卸灰系统,由于卸灰系统工艺结构不合理,在卸灰过程中,干法除尘灰经常卸不下来,并且卸灰时间长,对干法除尘系统和重力除尘系统的卸灰时间安排也有影响,两个系统不能同时卸灰,鉴于以上情况,对宁波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2号高炉干法卸灰系统进行改造是十分必要的。

3 改造方案根据高炉干法除尘系统的结构特点,卸灰改造可在停产状态下和不停产状态下进行。

由于目前宁钢生产节奏紧张,高炉生产压力较大,集中卸灰改造不能影响高炉生产,因此,只能在不停产的状态下进行改造,对干法除尘卸灰系统进行改造,主要在干法除尘区域内进行施工。

两个灰仓分批改造,先改造一个灰仓,另一个灰仓的功能暂时保留;等第一个灰仓改造好后再切换对接,改造另一个灰仓。

韶钢高炉煤气除尘浓相气力输灰系统设计与运行

韶钢高炉煤气除尘浓相气力输灰系统设计与运行

韶钢高炉煤气除尘浓相气力输灰系统设计与运行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韶钢8号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浓相气力输灰系统的设计结构、特点、使用效果。

自该系统投运以来,运行情况良好,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浓相气力输灰运行煤气除尘1 前言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韶钢”)在高炉煤气除尘除尘领域是最早使用干法布袋除尘技术的单位之一,从300 m3小高炉煤气除尘发展到2500 m3的大高炉煤气除尘,输灰方式一直采用机械输灰方式,该输灰方式由于受其设备自身性能和工艺流程的制约,二次扬尘问题严重,为此,在韶钢拟定建设3200 m3高炉之际,在布袋除尘输灰方式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最终在新建的3200 m3高炉(8号)布袋除尘系统上利用浓相输灰技术设计一套全新的气力输灰系统,以彻底解决机械输卸灰方式存在的问题。

2 钢铁行业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系统输灰现状输灰系统在钢铁行业中是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系统较薄弱的环节,除尘系统输灰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机械输灰,工艺流程为:布袋箱体灰斗→上球阀→中间仓→下球阀(给料机)→螺旋输送机(或埋刮板输送机)一灰罐(斗式提升机运灰至高位灰仓)→汽车外运。

二是稀相气力输灰,工艺流程为:除尘箱体灰斗→dn300球阀→dn300钟阀→dn80气电动球阀→气力输送管→集灰仓→汽车外运。

以上两种输灰方式虽作了很多努力,仍存在较多不尽人意之处。

机械输灰现场粉尘泄露严重、机械部件磨损大、检修和维护量大、煤气容易泄漏、自动化水平低;气力输灰管堵塞、吹穿,阀门磨损严重,维修频繁,灰气比低,气量消耗大。

3浓相气力输灰技术气力输灰技术应用很广,输送物的物料特性相差悬殊,不同的物料必须有不同特性的输送装置来适应,故气力输送装置的品种十分繁多、复杂。

按气、灰质量比主要分为稀相气力输送(气灰比≤1:10)、中相气力输送(气灰比1:10~1:20)、浓相动压输送气灰比≥1: 20)三大类。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气体输灰系统的优化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气体输灰系统的优化
塞、 进 出料 阀损坏 严重 , 成为 困扰 干法 除尘正 常顺 行 的一个难 题 。 由于高 炉荒煤 气温 度 、 环 境温 度等 造成
输 灰系统 故障 的原 因我们 都无 法掌 控 ,只 能积极 从
气 体 输 灰采 用 4 0 0 k P a的氮 气作 为动 力气 源 , 在实 际使用 时需 进行 减压 ,而压 力 的高低 对输灰设
2 0 1 3 年第 5 期 总第 1 5 9期
冶 金 动 力
M高炉煤气干法除尘气体输灰系统的优化
秦 军 强
( 莱 芜 钢 铁股 份 有 限公 司 能 源 动力 厂 , 山东 莱 芜 2 7 1 1 0 4 )
自身人手 , 在气体输灰系统的工艺、 设备等方面进行 各种 调整 和试验改进 ,一 定程 度上 减少 了输 灰 系统
的故 障率 。
备会带来不同的影 响, 为此 , 我们对氮气输灰压力从 1 9 0 — 2 6 0 k P a 之间不断摸索试验 , 找 出最佳输灰压
力 。根 据表 1中所 列 , 输 灰 压力 在 2 1 0~2 2 0 k P a 时
2 工艺参数和操作 的调整
2 . 1 根据 高炉 荒 煤气 温 度 和 环 境 温 度 的变 化 来调
整输灰 间隔 时间
仓泵输灰最彻底 ,同时对出料阀及输灰管路的磨损 也 最小 , 为此确 定输 灰氮 气压 力为 2 2 0 k P a 。同时将 输灰管路后期助吹压力进行提高 , 将原来 的助吹压 力由2 0 0 k P a 提高到 4 0 0 k P a ,提高 除 尘灰 的流 动
g a s a s h c o n v e y i ng s y s t e m o f b l a s t f u r na c e g a s d r y d us t i n g .Th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me a s ur e s a n d me t h o d s a r e a d o p t e d. I t g i v e s a r e f e r e n c e t o b e t t e r a p pl i c a t i o n o f g a s a s h c o n v e y i n g o f d y r

高炉除尘灰气力输送

高炉除尘灰气力输送

气力输送在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灰输送中的应用1、前言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灰主要成分为Tfe,FeO,SiO₂,Al2O3,MgO等。

布袋除尘器集灰斗的灰温度高度160℃,粒度在200~300目的占60%以上。

1000m³容积下的高炉,灰的比重0.18-0.9t/m³,含铁量10%~30%;1000 m³容积以上的高炉,灰比重0.9~1.5t/ m³,含铁量30%~40%。

传统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灰的输送一般采用机械输灰工艺,即采用刮板输送机后加湿外运,或刮板输送机、斗提机进入集灰仓后加湿外运。

机械输灰工艺有诸多缺点,一是流程长,环节多,机械故障率高,设备常出现转不动、卡死现象,影响正常生产;二是设备密封性能差,飞灰较多,操作环境差;三是设备多,占地面积大,能耗及运行费用高;四是无法实现灰的长距离输送。

除尘灰采用气力输送,可解决机械输灰上述缺点。

2、气力输送应用气力输送系统是以压缩气力输送介质和动力,将集灰斗内的干灰输送到指定地点的一种输送装置。

根据输送系统压力的不同,气力输送系统分为负压式和正压式两大类。

负压式系统是靠系统内的负压将气体和灰一起吸入管道内,物料的整个输送过程是在低于大气压力下进行的。

正压式系统则是用高于大气压力的压缩气来推动物料进行输送的。

以1000 m³高炉为例,简要介绍气力输送在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灰输送中的应用。

布袋除尘器箱体按12个计算,两排布置,每排6个,灰比重0.9t/m³,最大灰量约40t/d.鉴于高炉煤气干法除尘灰的物料特性,采用正压流态化气力输送工艺。

正压流态化气力输送是一种浓相气力输送系统,主要由输送泵系统、控制系统、灰仓系统、气源系统、管路系统五个子系统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压缩气通过进气组件,渗透到输送泵内部与除尘灰混合,并使除尘灰流态化,从而具备流体性质,经密封式管道将灰从甲地输送到乙地。

2.1输送泵直接输送布袋除尘器下不需设中间灰斗,每个除尘器箱体下直接配置1台输送泵(输送泵容积不需太大,小于1 m³即可),每排6个输送泵形成1个输送单元,共两个输送单元,两个支管汇入母管进入目标灰仓。

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及气力输灰系统设计

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及气力输灰系统设计

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及气力输灰系统设计(2011-12-05 23:23:12)新建炼铁厂高炉煤气现在普遍采用布袋干法除尘工艺,除尘灰也采用气力输送。

从目前整个系统运行情况看,布袋除尘及粉尘输送在除尘及输送效率、节水、节电、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表现出了湿式除尘及机械输灰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经过多年的研究及实践,我们不断改进高炉煤气干法除尘及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现以1080m³高炉煤气干法除尘系统为例,叙述设计方案。

一、设计参数序号名称性能指标1高炉容积~1080 m32炉顶煤气压力~0.25MPa最大:27.0×103 Nm3/h3煤气流量正常:25.0×103 Nm3/h正常:150~250℃(不能低于80℃)4煤气温度瞬间:~300℃(时间不长于半小时)5半净煤气含尘量正常:5~6g/Nm36净煤气含尘量≤5 mg/Nm3二、净化系统高炉煤气经重力除尘器一次粗除尘后,最后进入布袋除尘器精除尘,净化后的煤气经煤气主管、调压阀组(或TRT)调节稳压后,送往厂区净煤气总管。

除尘灰由压缩氮气输送送至大灰仓,并经仓顶除尘器过滤后,通过放散管放空(氮气)。

布袋除尘器的工作压力为0.2MPa,工作温度在80~260℃之间。

除尘器进口总管根据流量变化逐段缩径,出口总管根据流量变化逐段扩径(半净煤气流速控制在>15m/s)。

滤袋过滤方式采用普遍的外滤式,滤袋内衬有笼形骨架,以防被气流压扁,滤袋口上方相应设置喷吹管。

在过滤状态时,半净煤气进口蝶阀及净煤气出口蝶阀均打开,随煤气气流的流过,布袋外壁上积灰逐渐增多,布置在各箱体布袋上方的喷吹管实施周期性的动态脉冲氮气反吹,将沉积在滤袋外表面的灰膜吹落,使其落入下部灰斗中。

在某一箱体进行反吹时,也可以将这一箱体出口蝶阀关闭,进行离线清灰。

反吹方式采用脉冲氮气反吹,可在线反吹,也可离线反吹,也可实现定时或定压差反吹操作制度,清除布袋外壁的积灰。

武钢新-烧除尘灰的气力输送

武钢新-烧除尘灰的气力输送
飞扬对环境 的二 次污染 。
少, 能充分利用空间 , 输送管道 布置 具有很大 的适
应性和灵活性 。
() 3 维护简单方便 , 维修 费用低 。
1 2 2 气 力 输 送 系统 组 成 . .
气力输送 系统 图主 要 由气 源 、 送设 备 、 输 管
() 2 把分散 布置的 电除尘 器的除尘灰 集 中输 送到 同 一灰库 , 送线 路 可灵 活布置 , 输 占地 面积
路、 灰寿和控制 5个部分组成 ( 1 。 图 )
配料部分
图 1 气力 输 送 系统 图
() 1 气源 。输送流量及气源压强经计算 , 烧结
机机头为 1 . 3 mi, 1 6m / n 机尾为 3 / n 配料 5m3mi, 为 1 . 5m / n 整粒 为 1 . 3mi , 气 品 1 1 。 mi, 2 1m / n 压 质要求需经过干燥过滤处理 , 压强 04 . a . ~O 7MP 。
过气力输送装 置送至集 中粉尘仓 中统一加湿处理 后返 回工艺 系统 回收利用 。烧结 机投产初期机头
电除尘器 除尘 灰含水量较大 , 宜用气力输送 , 不 另
设计 了一套粉尘 汽车外运系统作 为旁 路 。
集的除尘灰都 是通过汽车外运 或是直接通过皮带
运输回到工艺 系统重新参与配 料 。在新一烧改造 中, 除尘 系统含有 机头 、 机尾 、 整粒 、 料除尘四个 配
作者简介: 汤静芳( 94 ) 女 , 1 7 一 , 湖南益阳人 , 环保工程师
维普资讯

2 ・ 6
武 钢 说 明 .
1 2 1 气 力输送 系统 特点 . .
() 1 除尘灰 在密 闭的管道 中输送 , 减少了粉 尘

转炉干法除尘灰气力输送方法研究

转炉干法除尘灰气力输送方法研究

转炉干法除尘灰气力输送方法研究1. 引言福建三钢二炼钢120吨转炉烟气净化回收采用LT干法除尘技术,由于该技术具有:①除尘净化效率高:回收煤气含尘量小于10mg/m3,排放废气含尘量小于15mg/m3;②除尘用水少:无污泥二次污染;③能源消耗少:系统阻损小电耗低;④资源利用率高:煤气回收热值高,回收粉尘可直接回收利用;⑤系统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因此,被越来越多的转炉钢厂采用。

LT法转炉干法除尘系统工艺设施主要由烟气冷却系统、烟气净化系统、烟气回收系统、水处理系统组成。

烟气冷却系统由活动烟罩、罩裙和汽化冷却烟道等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捕集、冷却烟气,回收烟气显热。

烟气净化系统由蒸发冷却器、电除尘器、粗粉尘输送系统、细粉尘输送系统、ID 主引风机和放散烟囱等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对烟气进行再冷却、对烟气进行净化、将收集下的粉尘输送至粗细灰收集仓中待汽车外送。

烟气回收系统由切换站和煤气冷却器等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回收烟气潜热,将合格煤气降温后送入煤气柜。

水处理系统由水泵和冷却塔等组成。

其主要功能是为蒸发冷却器和煤气冷却器供水。

LT干法除尘技术主要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图1 LT干法除尘烟气净化工艺流程图2. 出灰系统的技术缺陷LT干法除尘技术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其出灰系统却存在技术缺陷。

如图2,图2 原设计出灰系统采用机械输送的LT干法除尘系统工艺原理图从烟气净化系统蒸发冷却器中除下的粗灰由链式输灰机收集至粗灰收集仓中,通过工业加湿机加湿后用汽车运送到烧结厂作为烧结原料;从静电除尘器中除下的细灰通过细灰链式输灰机和斗式提升机运送至细灰收集仓中,也是通过工业加湿机加湿后用汽车运送到烧结厂作为烧结原料。

由于出灰系统存在如下缺点:①设备故障率高:采用的链式输灰机和斗式提升机,因链板与输灰机筒体底板之间为干磨擦,经常因链板和链轮卡死转不动而被迫停产;②输灰通道堵灰:斗式提升机提斗、斗式提升机到灰仓间的下灰管及灰仓出口的工业加湿机经常结灰堵死;③出灰扬尘大:灰仓出口的工业加湿机也经常出现故障,加湿程度很难控制,不是太湿就是太干,太湿就堵灰,太干就漫天扬尘;汽车运输至烧结卸灰的过程中也存在严重的扬尘,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④汽车运输增加厂区道路的负担。

气力输送在除尘系统的应用

气力输送在除尘系统的应用

二、 原 设 备存在 问题 分析
1 . 设 计 缺 陷 。原 设 计 思 路 是 通过 皮 带 机将 除 尘灰 随着 上 料 的 同时 直 接 送 往 高 炉 , 但这 是违反 高炉炼铁 工艺 的. 对 于 除 尘 灰 需 要 通 过 与 其 他 原 料 以 一 定 的 比 例 混 合 后 才 能 再 利 用, 不能通过皮带 机直接排灰 。 所 以 需 要 通 过 其 他 方 式 进 行 排 灰 和 再 利 用 2 . 放 灰 效 率偏 低 在 除 尘 器 刮 板 机 对应 的皮 带开 启 的情 况下才能放灰 , 由于 原 刮 板 机 效 率 低 , 放灰速度慢 . 并 受 到 皮 带流程 的限制 . 经 常 出现 皮 带 已 经 停 了 但 是 灰 没 放 完 . 影 响 除 尘 器 的 正 常 放 灰 3 . 二 次 扬 尘 。 由于 刮板 机 密 封 不 好 . 在 放 灰 过 程 中出 现 溢 出现 象 , 造成 二次扬尘 , 影响环境 ; 刮板机卸灰 , 是 过 皮 带 转 运 到料 条 内 。 在 转 运 和 堆 料 过 程 中 造成 扬 尘 . 影 响 料 场 空 气质量。 4 . 时 间 限制 。有 十 一 台除 尘 器 是 通 过管 道 直 接 往 皮 带 上 放灰 , 五 台是 通 过 刮 板 机 转 运 到 皮 带 上 放 灰 的 . 为 了防止 出 现皮带上 堆灰现象 . 当皮带未 开启时不 准放灰 . 这 就 大 大 限 制 了 放 灰 时 间 上 的 灵 活性
否 开 启 的 限 制 .经 过 改 造 后 只 要 除 尘 器 上 显 示 灰 仓 需 要 放 灰. 随 时都 能 联 系 吸 尘 车进 行 放 灰 的, 所 以我 们 要 对 除 尘 灰 进 行 再 利 用 . 原 来 由于 用 刮 板 机 和 未 封 闭 的管 道 进 行 放 灰 , 造成在转 运的过程 中扬尘 . 并 且 有 定的漏料 , 排到料 条后大风扬尘 . 使 得 除 尘 灰 不 能 全 部 再 次利用 , 改 造 后 通 过 吸 尘 车 直 接 打 到 圆盘 灰 仓 内 . 以 一 定 的 比 例 直接 掺进 混匀 料 . 利 用 率 可 以说 是 达 到 百 分之 百 。

济钢4^#3200m^3高炉气力输灰系统优化

济钢4^#3200m^3高炉气力输灰系统优化

2 . 2 管 道堵塞
1 前

粉 尘 颗 粒 从 发 送 罐 的 出料 阀 出来 后 , 容 易堵 塞, 检修 不便 , 易 造成 二 次扬 尘 。发 送 罐输 送 气 体
压 力在 0 . 6 M P a , 下方 的硫化部分 初始没 有设置硫 化
济 钢 3 2 0 0 i n 高 炉槽 下 除尘 系统 粉尘 收集后
是 造成管道堵 塞 的原 因。 2 . 3 管道磨 损
济钢 3 2 0 0 1 T I 高炉槽 下 除尘工 艺 主要 分 为粉尘 的收集 、 集 中、 发送 、 管路输 送 、 粉尘 的储 存等 , 其 中 粉尘 的发送 和管 路输 送是 气体 输送 的关 键 , 工艺 流
程如 图 1 所示 。
2 . 4 发送器磨 损
槽 下 除尘 共 2 8 个布 袋箱 体 , 每 个箱 体下 对 应 1 个 小 的发送 罐 , 布袋 箱收集 的粉尘通 过 上方气 体 的 反 吹落 至下 方 的灰仓 , 通 过 阀 门控 制落 至下方 的发 送 罐 。每个 发送 罐依 次发 送 至集 中仓 , 当集 中仓 灰 满时 , 通过 集 中仓下 方 的集 中发送 罐对 外输 送 。整 个 除尘 输送 系统 由气 源 、 发送 器 、 输 送 管道 、 控制 阀 组、 尾气 处理 、 P L C控制 系统 等组 成 , 全 部发送 通 过
发 送 罐 的改 造 分 为增 设 硫 化 板 与 内部 发 送 管
刘世文等
济钢 4 3 2 0 0 m 高炉气力输灰系统优化
发 送罐 出料 口处 经 常 磨 漏 , 致 使灰 尘 泄 漏 , 影 响输送 。主要是 由于 管道 连接 在发送 罐罐 壁 , 气体
与粉尘颗粒在出口处旋转 , 致使罐壁磨损 。可以通 过延长内部发送管道 , 缩短气体与粉尘颗粒的旋转

炼铁厂工艺技术操作规程汇编高炉煤气布袋除尘操作规程

炼铁厂工艺技术操作规程汇编高炉煤气布袋除尘操作规程

高炉煤气布袋除尘工艺操作规程1.工艺流程1.1.概述从高炉炉顶出来的煤气,经重力除尘器除尘后的半净煤气含尘量≤10g/Nm3,进入10个布袋除尘器,经滤袋过滤后,净煤气含尘量≤5mg/Nm3,,除尘灰落入灰仓经钟式卸灰阀、卸灰球阀,经气力输灰管道,进入大灰仓(输灰介质进行净化后回收或排放),除尘灰再次经卸灰球阀、叶轮给料机、加湿机加湿后运走,净化后的煤气经减压阀组或TRT进入煤气总管。

1.2.工艺流程简图2.技术参数2.1、除尘器技术参数2.1.1、处理风量(煤气发生量) 350000-385000Nm3/h2.1.2、半净煤气含尘量≤10g/m32.1.3、净煤气含尘量≤5mg/m32.1.4、除尘器筒体数量 10个2.1.5、除尘器总过滤面积 11315m22.1.6、除尘器筒体直径 5200mm,双排布置2.1.7、滤袋规格φ130×7000mm2.1.8、滤袋总数量 3960条2.1.9、滤袋材质 P84复合滤料2.1.10、正常使用温度 80~250℃瞬间~300℃2.1.11、过滤速度<0.4m/min(工况)2.2、输灰及大灰仓技术参数2.2.1输灰技术参数2.2.1.1、输灰方式:气力输送2.2.1.2、输送介质:N2或净煤气2.2.1.3、工作压力:可调0.1----0.2Mpa2.2.2大灰仓技术参数2.2.2.1、数量:2个2.2.2.2、滤袋规格:Φ130×2000mm2.2.2.3、滤袋数量:120/240个2.2.2.4、滤袋介质:P84复合滤料2.2.2.5、过滤面积:147/294㎡2.2.2.6、贮灰量:75/150㎡3.过滤反吹清灰系统操作3.1、箱体投运前检查检查各人孔密封严密性,各放散阀是否关闭、箱体内部杂物是否清理净、滤袋安装合乎要求、确认各设备系统正常。

3.2、箱体投运操作箱体投运前必须进行氮气置换,其操作顺序如下:3.2.1打开箱体放散阀。

焦化除尘灰的气力输送与利用

焦化除尘灰的气力输送与利用

i dca i et nw r it d cd tekytc nclsu a tde . h rd c o rci o e z ol n ci ee nr u e ,h e h ia i e ss i T epou t npat es w d e j o o e s w u d i c h
t e i uv r e nhai net t batun c,p r o nha i a erpa e,S a i l wt p lei da t c ei ce i o ls fra e at f trc ecnb lcd Ot t vy h z r t j dn a t e h
t a n itn e n n p l t n d l e a e l e n u t ei e d , tra a e t k n h t o g d sa c o - o l i ei r w sr a i d i p e ma i d l r mo e ma e i c l b a e l u o vy z n c vy l l a dd s h r e n on s t ep o e sw sa tmai al o t l d Du t s a emie u n i - n i a g di ma yp i t, h r c s a uo t l y c n r l . s oc nb x d q a t a c n c o e l a t
Ab t a t h r c p e f w, e t r , u n n f n u t e ie y o u t ol ce o c k — k n sr c :T e p i i l , o f a u e r n i go e ma i d l r f s c l t d f m o e ma i g n l p c v d e r p o u t n a e l s u t o lc e r m o e ma i g p o u t n w ih i s d f r ls r a e p le - r d c i sw l a s c l td f o d e o c k - k n r d ci h c u e a t u n c u v r o s o b f

钢铁企业环境除尘灰远程气力输送系统方案探究

钢铁企业环境除尘灰远程气力输送系统方案探究

钢铁企业环境除尘灰远程气力输送系统方案探究本文描述了气力输送系统组成和用途及远程气力输灰实际应用优点。

标签:钢铁企业;除尘灰;气力输送;方案1 引言钢铁企业高炉系统环境除尘气力输送系统可分:出铁场除尘输送、矿槽除尘输送等。

出铁场除尘和矿槽除尘分别在系统内的各出灰口下设置上引式流态流态化泵(简称流态化泵),流态化泵出灰集中到系统内部的集中仓然后送往远程气力输送的中转仓,再由中转仓送往原料烧结系统;气力输送气源为压缩空气(无油无水)。

气力输送系统采用正压浓相式输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高料气比,设置防堵排堵设施,有效实现长距离输送。

管道采用耐磨管道,集中仓、中转仓、接收仓均设置小型脉冲布袋除尘器。

集中仓、中转仓设置仓壁振动器及声波清灰器,防止因物料堆积板结而出现下料困难。

2 系统介绍整个除尘输送系统由气源、流态化流态化泵、输送管道、防堵排堵管道、控制阀组、尾气处理、PLC控制系统等组成。

各部分的功能和用途如下:①气源部分:储气罐。

共两条输送管线,设置一台储气罐,用于系统用气的储存和缓冲,以免因供气管网的压力波动和供气量不足造成控制阀动作不灵敏和送料失败等故障,为防止气体倒流,特在储气罐前设置一个止回阀,储气罐的容积是根据每输送一次的用气量来确定。

②流态化流态化泵。

根据用户提供的物料物性,拟选用流态化流态化泵,流态化泵本体是能承受一定压力、温度的压力容器,其上端为气动进料阀,内部为一上引式管道,与气动出料阀及输灰管道相连,上引管下端为流化盘。

进料阀、出料阀、进气阀、二次气阀均由电磁气动换向阀控制。

流态化泵采用间歇式自动控制方式循环运行,每个输送过程可分为进料、流化加压、输送、吹扫四个阶段,由感应信号及程序控制。

流态化流态化泵上端特别设置了一台进料阀,同时,为便于检修在进灰口还要设置插板阀,正常工作时,此阀是常开的,只有在检修时才关闭。

③输送管道。

针对本物料输送系统的特点,物料成份主要为铁氧化物,硬度较高,同时由于输送距离很远,末端物流速度很高,因而对输送管道的耐磨性要求较高。

一种高炉重力除尘灰的气力输送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高炉重力除尘灰的气力输送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高炉重力除尘灰的气力输送装置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王敏,董洪旺,陈丽萍,任荣霞,刘思远
申请号:CN202020312183.1
申请日:20200313
公开号:CN212668545U
公开日:
2021030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炉重力除尘灰的气力输送装置,其包括高压气源和气力输送单元,所述气力输送单元包括缓冲罐和电动叶轮给料机,所述缓冲罐的顶部通过卸灰球阀与重力除尘器的灰仓连接并安装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通过气动放散球阀与大气连接,缓冲罐的侧部依次经流化止回阀和气动流化球阀与高压气源连接,所述电动叶轮给料机的进料口与缓冲罐底部连接,出料口通过气动吹灰球阀与高压气源连接并依次经气动排灰球阀和耐磨埋吸管接吸排罐车。

本实用新型利用高压气体和电动叶轮给料机提供的动力将高炉重力除尘器灰仓中的灰尘输送到吸排罐车,不仅输灰速度稳定,而且由于采用了全封闭式结构,卸灰过程中不会产生扬尘,从而有效避免了环境污染。

申请人:唐钢国际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建华西道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曹淑敏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力输送在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灰输送中的应用
1、前言
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灰主要成分为Tfe,FeO,SiO₂,Al2O3,MgO等。

布袋除尘器集灰斗的灰温度高度160℃,粒度在200~300目的占60%以上。

1000m³容积下的高炉,灰的比重0.18-0.9t/m³,含铁量10%~30%;1000 m³容积以上的高炉,灰比重0.9~1.5t/ m³,含铁量30%~40%。

传统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灰的输送一般采用机械输灰工艺,即采用刮板输送机后加湿外运,或刮板输送机、斗提机进入集灰仓后加湿外运。

机械输灰工艺有诸多缺点,一是流程长,环节多,机械故障率高,设备常出现转不动、卡死现象,影响正常生产;二是设备密封性能差,飞灰较多,操作环境差;三是设备多,占地面积大,能耗及运行费用高;四是无法实现灰的长距离输送。

除尘灰采用气力输送,可解决机械输灰上述缺点。

2、气力输送应用
气力输送系统是以压缩气力输送介质和动力,将集灰斗内的干灰输送到指定地点的一种输送装置。

根据输送系统压力的不同,气力输送系统分为负压式和正压式两大类。

负压式系统是靠系统内的负压将气体和灰一起吸入管道内,物料的整个输送过程是在低于大气压力下进行的。

正压式系统则是用高于大气压力的
压缩气来推动物料进行输送的。

以1000 m³高炉为例,简要介绍气力输送在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灰输送中的应用。

布袋除尘器箱体按12个计算,两排布置,每排6个,灰比重0.9t/m³,最大灰量约40t/d.
鉴于高炉煤气干法除尘灰的物料特性,采用正压流态化气力输送工艺。

正压流态化气力输送是一种浓相气力输送系统,主要由输送泵系统、控制系统、灰仓系统、气源系统、管路系统五个子系统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压缩气通过进气组件,渗透到输送泵内部与除尘灰混合,并使除尘灰流态化,从而具备流体性质,经密封式管道将灰从甲地输送到乙地。

2.1输送泵直接输送
布袋除尘器下不需设中间灰斗,每个除尘器箱体下直接配置1台输送泵(输送泵容积不需太大,小于1 m³即可),每排6个输送泵形成1个输送单元,共两个输送单元,两个支管汇入母管进入目标灰仓。

可输送距离为200~500m。

工艺系统图见图1,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输送运行时间见表2。

min/h表1 输送泵直接输送主要技术参数
图1 输送泵直接输送系统图
1—插板阀 2—进料阀 3—输送泵 4、14—料位计 5—进气组件6—耐磨弯头 7—防堵装置 8—输灰管道 9—卸料轮 10—布袋除尘器 11—真空释放阀 12—出料阀 13—调压组件 15—压力变送器
表2 输送泵直接输送运行时间
2.2先集中后输送
如果上述输灰输送距离较远,超过500m,采用先集中后输送工艺。

即将上述目标灰仓作为中间储灰仓,先采用输送泵直接输送工艺,将除尘灰先输送至中间储灰仓,中间储灰仓下设1台输送泵(输送泵容积需稍大点,1.5 m³即可),形成另一个输送单元,输送单元接入输灰管道组成流态化气力输送系统,将中间储灰仓的灰送至目标灰仓,实现远程输送。

输送距离可达500~1000m。

工艺系统图见图2,主要技术参数见表3,输送运行时间见表4。

2.3系统运行描述
(1)系统受料:出料阀关闭、进料阀打开,除尘灰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输送泵内(输送泵根据料位和时间来
监控,当装灰时间或料位信号未到,系统处于等待
进料状态)。

该过程不耗用输送气。

(2)系统受料结束:当单元达到装料时间或料位信号已到,系统输送过程将被触发,进料阀关闭。

(3)系统输送过程:单元出料阀打开、单元进气阀打开,在输送气的作用下开始输灰。

(4)输送完毕:输灰管压力降到一定值时,关闭单元进气阀,关闭出料阀。

系统输送过程完成,进入下一
循环。

表3 先集中后输送主要技术参数
图2 先集中后输送系统图
1—方圆接大小头 2—插板阀 3—膨胀节 4—进料阀 5、6、10—球阀 7、11—逆止阀 8—输送泵 9—调节阀 12—料位计 13—出料阀 14—输送管道 15—缓冲箱 16—补气器 17—安全阀 18—减压阀 19—蝶阀 20—弯头 21—排气阀 22—补偿器 23—布袋除尘器 24—真空释放阀
表4 先集中后输送运行时间
2.4气源
输送气源采用高炉净煤气或氮气,压力≤0.3Mpa,在目标灰或中间储灰仓利用除尘器除尘后,采用高炉净煤气时煤气回收利用,采用氮气时氮气可直接排入大气。

气动设备控制用气采用压缩空气,压力≥0.4Mpa。

2.5技术关键及性能特点
正压流态化气力输送技术关键:(1)采用流态化技术,使干灰颗粒形成类流体,解决了干灰流动性差的问题;(2)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处于“静压推动+流速带动”的低速运动状态,提高了输送管带使用寿命和系统的可靠性;(3)以高灰气比解决因低速造成的输送效率低的问题。

性能特点:(1)可实现输送泵单泵或多泵运行,系统气源分布科学合理;(2)输送泵运动部件少,本体磨损不大,能承受较高的压力,可实现长距离连续输送;(3)不用愁压输送;(4)输送管上设置事故排堵阀,输灰过程顺畅无堵塞;(5)输送管管径小,采用DN100普通无缝钢管,无需衬耐磨材料;(6)运行几乎没有噪声;(7)系统简单、低耗、运行安全、环保、经济、可靠;(8)系统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灵活使用,可自动、远操、就地控制,操作运行方便。

3结束语
与机械输灰工艺相比,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灰采用气力输送,工艺高效、节能、省水、环保,便于除尘灰综合利用,且系
统稳定可靠,可完全替代机械输送工艺。

4结论
(1)循环水温升随煤气流量的增大而升高,减小而降低,应当调节根据煤气处理量的大小,调节循环水量以使
循环水温升稳定在设计值13℃。

(2)增加冷凝液槽油水比检测装置,并控制其中焦油的含量保持在40%到60%之间,适当增加下段冷凝液的喷
淋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