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1~9)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概念题1、我们将本章阐述的收入决定模型叫做凯恩斯模型。
什么原因使得凯恩斯模型成为古典模型的对立面呢?在凯恩斯模型中价格水平是假定不变的,也就是说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产出由总需求唯一的决定。
而另一方面,在古典模型中,价格完全取决于充分就业下的产出水平,也就是说总供给曲线是竖直的。
而由于本章中的收入决定模型所做的假设是价格水平是固定的,与凯恩斯模型的假设相同,所以我们使用凯恩斯模型,凯恩斯模型也因此成为古典模型的对立面。
2、什么是自主性变量?在本章中,我们规定总需求中那些组成部分是自主性的?自主性变量是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东西决定。
本章中我们假设:总需求的自主性开支(autonomous spending—C*)、自主性投资(autonomous investment—I0)、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s—G0)、税收(taxes—TA)、转移支付(transfer payments—TR)、净出口(net export—NX)是自主性的。
3、根据你对于联邦政府许多部门同意并实施政策变动所需时间的了解,你能想到有关财政政策稳定经济的任何问题么?对于经济学家和政客们来说,在某一经济问题上达成共识很困难,因此一项政策的决定常常需要很长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经济很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动。
如果在经济衰退过后已经出现快速增长趋势的时候才决定好通过减税改善前一段时间的经济状况,那么,毫无疑问,这一过时的政策会导致通货膨胀,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
4、为什么将比例税所得与福利制度等机制成为自动稳定器?选择其中一个稳定器,详细解释它如何并且为什么会影响产出波动。
自动稳定器是经济中的一种机制,它会自动减少为适应自主性需求变动所需要的产出变动量而不需要政府一步步具体地加以干预。
当自动稳定器处于适当状态时,投资需求的变动对产出的影响会变小。
这意味着自动稳定器的存在使我们期望产出波动可以比没有这些自动稳定器时的幅度减小。
宏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十八章经济增长1. 说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东北财经大学考研)解答: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的产量的增加,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
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虽然高数值的增长率是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但是,由于经济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单纯的高增长率并不能代表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存在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
如伴随经济增长出现的失业和两极分化的无情增长、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无未来增长、非民主和专制的无声增长、只注重物质追求而忽略精神生活的无传统文化的增长。
2. 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解答:经济增长的源泉可以通过增长核算方法来认识,增长核算方法把产出的增长分为两个不同的来源: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当生产要素只包括资本和劳动时,则增长核算方法把产出的增长分解为资本增加、劳动增加和技术进步三个来源。
另外制度对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作用和影响。
3. 什么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它有什么含义?(北京理工大学考研)解答: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式为:Δk=sy-(n+δ)k这, 一关系式表明,人均资本的增加等于人均储蓄sy 减去(n+δ)k项,其中( n+δ)k 项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劳动力的增长率为n,一定量的人均储蓄必须用于装备新工人,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为k,这一用途的储蓄为nk,另一方面,一定量的储蓄必须用于替换折旧资本,这一用途的储蓄为δk,总计为( n+δ)k 的人均储蓄被称为资本的广化,人均储蓄超过 ( n+δ)k 的部分则导致了人均资本k 的上升,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
因此,这一公式可写为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新古典增长模型也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实现人均产出量增加有三种途径:(1) 在人均资本占有量既定的条件下提高技术水平,从而增加总产出;(2) 提高储蓄率,使得人均资本量增加;(3)降低人口出生率。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C2.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解答:B3.假定货币供应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解答:A4.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应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
A.右移10亿美元;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即k÷10)。
解答:C5.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地域中,则表示()。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应;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应;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应;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应。
解答:A6.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解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
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应。
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
袁志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学习指南第一部分各章提要、补充说明、习题选答及补充练习第1章宏观经济学导论一、本章提要本章是全书的导论部分,因此,它要告诉读者的首先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容、研究方法以及这门学科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说,它力图要给出宏观经济学这门学科的一个大概轮廓。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以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它需要揭示的最主要问题是宏观经济在短期为何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在长期又是什么力量决定一国经济的增长。
经济运行中最常见的宏观问题是通货膨胀和失业,因此,宏观经济学必将以相当的篇幅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由于本书是以中国读者为主要对象的教材,因此我们在导论中还特别描述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大概状况。
宏观经济学存在意义,是通过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对宏观经济现象作出的有效的分析,然后判断和预测宏观经济运行的现状和趋势,从而为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提供依据。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宏观经济学,两个主要流派(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之争构成了宏观经济经济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它们在市场机制能否保证使经济波动回复到均衡状态上面有着截然相反的哲学信念和观点,但是,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毕竟有着各个流派都遵循的规则和方法。
二、补充说明1.宏观经济学导读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容,从短期看,是要解决实际总产出的决定问题以及为什么实际总产出会围绕潜在总产出发生波动;从长期看,是要探讨潜在总产出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增长,为什么有的国家经济增长迅速而另外的一些国家经济增长则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因此,在学习宏观经济学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时间概念,因为在不同的时间围,宏观经济学关注的对象是不一样的,当然,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也各自不同。
在短期里,宏观经济学假定潜在总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均固定不变。
在这一假定之下来分析实际总产出的决定与波动问题。
由于潜在总产出水平既定,因而实际总产出的大小就主要取决于总需求。
总需求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净出口,这四部分的大小就决定了一个国家短期里实际总产出的大小。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问题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经济中的总体现象和经济运行的规律,包括国民经济的总体规模、增长速度、物价水平、就业水平、物资供求关系等。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系统,即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
问题2:GDP的定义是什么?它的计算方法有哪些?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可以通过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进行计算。
•产出法:根据产品的产出量和售价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产业增加值、商品增值税和净关税三个部分。
产业增加值是国内企业生产商品和服务所增加的价值,商品增值税是销售商品过程中增加的税费,净关税是进口商品关税减去出口商品的关税。
•收入法:根据国民收入的构成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等因素。
•支出法:通过对整体需求的衡量来计算GDP。
主要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部分。
问题3:什么是通货膨胀?它有哪些影响因素?通货膨胀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物价水平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价值的贬值,影响经济体制和社会生活的稳定。
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包括: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需求过高导致价格上涨。
当居民收入增加,需求上升,商品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会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成本上升导致价格上涨。
生产成本的上升,如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将推动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3.货币发行过多:当国家通过货币发行扩大经济增长,而没有相应的经济增长,会导致货币供应过剩,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4.供给不足:当出现自然灾害、生产能力下降或政策限制等因素,会导致供给不足,进而推动商品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问题4:什么是经济增长?有哪些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增长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经济总量的扩大。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中文版
3、劳工统计局把经济中每个人分为三种类型:就业、失业以及不属于劳动力。一
失业率是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其中劳动力为就业者和失业者之和。一
-I、奥肯定理是指失业与实际GDP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就业工人有助于生产物品与劳务,
而失业工人并非如此。失业率提高必定与实际GDP的减少相关。舆肯定理可以概括为等式:
济活动不完善的衡量。一旦男管家的工作成为他家务劳动的一部分,他的劳务就不再计入GDP。
这例子说明,GDP不包括任何在家里产出的价值。同样,GDP也不包括耐用品(汽车以及电冰箱
等)的估算租金和非法贸易等物品或劳务。一
_I、政府采购、投资、净出口、消费、投资一
6、(1)2000年名义GDP-10000000,2010年名义GDP-15200000,2010年实际GDP-IOOOOOOO
清模型无用。首先偷格并不总是呆滞的,最终价格要根据供求的变动而调整。市场出清模型
并不能描述每一种情况下的经济,但描述了经济缓慢地趋近了均衡。价格的伸缩性对研究我
们在几十年中所观察到的实际GDP增长这类长期问题是一个好的假设。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数据
复习题
1、GDP既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收入,又衡量对经济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
2010年GDP隐含的价格平减指数-1. 52,2010年(’PI-1.6一
(2)隐含的价格平减指数是帕氏指数,因为它是用一篮子可变物品计算的。CPI是拉斯派
尔指数,因为它是用一篮子固定物品计算的。由(1)中计算得2010年隐含的价格平减指数
是1.52,它表示物价从2000年到2010年上涨了5)0,o;而(1PI是1.6,它表示物价从2000年到2010
随着劳动力增加而递减。因此,实际工资下降。一
高鸿业版 宏观经济学每章课后习题答案全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相互补充。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
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共9篇)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共9篇)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一): 这是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的24章的课后习题,求高手解答,我要详细的计算过程!答案我已经知道,是变动0.4美元在长期中,糖果的价格从0.10美元上升到0.60美元。
在同一时期中,消费物价指数从150上升到300。
根据整体通货膨胀进行调整后,糖果的价格变动了多少我要详细的解答过程,怎么算的就行了!由CPI可知,通货膨胀率=(300-150)/150*100%=100%糖果的原始价格P=0.1在这段时间通过通货膨胀变为0.1*(1+通货膨胀率)=0.2实际上糖果在后来卖到了0.6,所以糖果实际价格变动了0.6-0.2=0.4美元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二): 曼昆宏观经济学26章课后题答案是不是错了假设政府明年借债比今年多了200亿美元,对于可贷资金市场的利率和投资,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变动,答案是不是有错答案说是供给曲线不变,需求曲线右移,我认为是需求曲线不动,供给曲线左移……财政政策当然变动的是需求,供给怎么可能变动,你可能是总供给和总需求有些混淆,我开始的时候也不是很清楚,多看几遍就明白了,供给曲线可能因为劳动力变动,而合财政货币政策无关.这些政策变动的都是需求.另外右移就是借钱多了,就是投资需求多了,就是G多了,那就是需求曲线右移了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三): 谁有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七章课后题答案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水平.现用图1—62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推导总需求曲线.图1—62分上下两部.上图为IS—LM图.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当价格P的数值为时,此时的LM曲线与IS曲线相交于点 , 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和 .将和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 .现在假设P由下降到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的位置,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点. 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和 .对应于上图的点 ,又可在下图中找到 .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于是有许多P与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中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相反方向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下方倾斜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2、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的,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调控宏观经济,所以称为需求管理政策.3、总供给曲线描述国民收入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推导而得到.资本存量一定时,国民收入水平碎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就业量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所以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于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理论.4、总供给曲线的理论主要由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理论来反映的.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经济学家对工资和价格的变化和调整速度的看法是分歧的.古典总供给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运行没有阻力,在工资和价格可以灵活变动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得以出清,使经济的就业总能维持充分就业状态,从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的产量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或潜在产量水平上.因此,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古典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凯恩斯的总供给理论认为,在短期,一些价格是粘性的,从而不能根据需求的变动而调整.由于工资和价格粘性,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是一条水平线,表明经济中的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作为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基础的思想是,作为工资和价格粘性的结果,劳动力市场不能总维持在充分就业状态,由于存在失业,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所需劳动.因而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被认为是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古典的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分别代表着劳动力市场的两种极端的说法.在现实中工资和价格的调整经常介于两者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以价格为纵坐标,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延伸的,这即为常规的总需求曲线.总之,针对总量劳动市场关于工资和价格的不同假设,宏观经济学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总供给曲线.5、解答:宏观经济学在用总需求—总供给说明经济中的萧条,高涨和滞涨时,主要是通过说明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来完成的.如图1—63所示. 从图1—63可以看到,短期的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AD是总需求曲线, 使短期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和短期供给曲线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y,价格水平为P,二者都处于很低的水平,第一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第二种情况是,当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从AD向右移动到时,短期总供给曲线和新的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 ,价格水平为 ,二者都处于很高的水平,第二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现在假定短期供给曲线由于供给冲击(如石油价格和工资等提高)而向左移动,但总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短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可以用图1—64表示.在图1—64中,AD是总需求曲线,是短期总供给曲线,两者的交点E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价格水平为P.现在由于出现供给冲击,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到,总需求曲线和新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产量或收入为,价格水平为,这个产量低于原来的产量,而价格水平却高于原来的价格水平,这种情况表示经济处于滞涨状态,即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结合在一起的状态.6、二者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主要说明单个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主要说明总体经济的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决定.二者在图形上都用两条曲线来表示,在价格为纵坐标,数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向右下方倾斜的为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延伸的为供给曲线.但二者在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其一,两模型涉及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是微观领域的事物,而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是宏观领域的事物.其二,各自的理论基础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中的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是消费者行为理论,而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它们均属于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产品市场均衡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而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劳动市场理论和总量生产函数,它们均属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其三,各自的功能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在说明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的同时,还可以来说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移动对价格和商品数量的影响,充其量这一模型只解释微观市场的一些现象和结果.宏观经济中的AD—AS模型在说明价格和产出决定的同时,可以用来解释宏观经济的波动现象,还可以用来说明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结果.7、(1)由得;2023 + P = 2400 - P于是 P=200, =2200即得供求均衡点.(2)向左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于是,由有:2023 + P = 2160 – PP=80 , =2080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萧条状态.(3)向右平移10%后的总需求方程为:于是,由有:2023 + P = 2640 – PP=320 , =2320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高涨状态.(4)向左平移10%后的总供给方程为:于是,由有:1800 + P = 2400 – PP=300 , =2100与(1)相比,新的均衡表现出经济处于滞涨状态.(5)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属于常规型.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四): 宏观经济学问题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一般把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为().选项:a、兴旺,停滞,萧条和复苏b、繁荣,停滞,萧条和恢复c、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d、兴旺,衰退,萧条和恢复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选项:a、一定是对的b、一定是不对的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题号:1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下列哪种情况下执行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好(选项:a、LM陡峭而IS平缓b、LM平缓而IS陡峭c、LM和IS一样平缓d、LM和IS一样陡峭题号:1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政府财政政策通过哪一个变量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选项:a、进口b、消费支出c、出口d、政府购买.题号:1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选项: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出之和d、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出题号:16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内容: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选项:1、错2、对题号:17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内容: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NP选项:1、错2、对题号:18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内容:在长期总供给水平,由于生产要素等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经济中不存在失业选项:1、错2、对题号:19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内容: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选项:1、错2、对题号:20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内容:GNP折算指数是实际GDP与名义GDP的比率选项:1、错2、对C,C,A,D,B对,对(NNP国民生产净值),错(可能还有摩擦失业),错,错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五): 一道宏观经济学的习题,求答案及解析7、将一国经济中所有市场交易的货币价值进行加总a、会得到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资源的市场价值b、所获得的数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GDP的值c、会得到经济中的新增价值总和d、会得到国内生产总值`b 正确市场交易的可能有中间产品,如此中间产品加上最终产品,则重复计算的结果大于GDP;不在国内市场交易,出口销往国外的漏算,则计算结果会小于gdp;如果重复的和漏算的正好相等,则结果可能等于gdp。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9
第9章总供给一、选择题二、名词解释1、不完全信息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是阐述经济主体在做出经济决策时,并不能掌握所有相关信息从而影响总供给的模型。
不完全信息模型假设市场出清,即所有工资和价格自由调整使供求平衡,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不同是因为对价格暂时的错觉。
此外,该模型还假设,经济中的每个供给者生产一种单一产品并消费许多产品。
由于产品数量如此之多,供给者无法在所有时间中观察到所有价格。
他们密切注视他们所生产的产品的价格,但对他们消费的所有产品的价格关注较不密切。
由于信息不完全,他们有时混淆了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与相对价格的变动。
这种混淆影响了供给多少的决策,并导致物价水平与产出之间在短期的正相关关系。
当物价水平发生了未预期到的上升时,经济中所有供给者都观察到了自己所生产的产品价格的上升。
他们都理性而错误地推断,他们生产的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了。
他们更努力地工作,并生产得更多。
总之,不完全信息模型说明,当实际物价超过预期物价时,供给者增加其产出。
由Y=Y+α(P-P e)可知,当产出背离预期物价水平时,产出背离自然率。
2、黏性价格模型:性价格模型即阐述黏性价格对总供给影响的模型。
黏性价格指不能迅速反映产品市场供求的变动,只能缓慢地根据产品市场状况改变而调整的价格。
该模型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完全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而不是价格制定者。
该模型表示为Y=Y+α(P-P e ),说明了产出与自然率的背离和物价水平与预期物价水平的背离是正相关的。
3、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是表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它是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
这条曲线表示,当失业率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高。
因此,如图9-2-1所示,横轴代表失业率(U),纵轴代表货币工资增长率(W),菲利普斯曲线(PC)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高鸿业主编第五版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1、假定某国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a)一银矿公司支付万美元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b)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加工了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1)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2)每一个生产时期生产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
(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共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解答:(1)最终产品为项链,因此GDP=40万美元;(2)增值法生产时期产品价值中间产品的价值增值开矿(银) 10万美元—— 10万美元银器制造 40万美元 10万美元 30万美元(项链) GDP= 40万美元(3)收入法:GDP=工资+利润工资:+5=万美元利润:银矿公司 10-=万美元银器制造 40-(10+5)=25万美元利润合计为: + 25=万美元收入法:GDP=+=40万美元2、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包和菜豆。
它们在1998年和1999年的产量和价钱如下表所示,试求:(1)1998年名义GDP;(2) 1999年名义GDP;(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转变多少百分比?(4)以1999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转变多少百分比?(5)“GDP的转变取决于咱们用哪一年的价钱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钱。
”这句话对否?(6)以1998年为基期,计算1998年和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
解答:(1)1998年名义GDP=100×10+200×1+500×=1450美元(2)1999年名义GDP=110×10+200×+450×1=1850美元(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实际GDP=1450美元1999年实际GDP=110×10+200×1+450×=1525美元这两年实际GDP转变百分比=(1525-1450)/1450≈%(4) 以1999年为基期,1999年实际GDP=1850美元1998年实际GDP=100×10+200×+500×1=1800美元这两年实际GDP转变百分比=(1850-1800)/1800≈%(5) 这句话不全面,因为造成GDP转变的缘故有两个:一个是产量转变,另一个是价钱转变。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一章导论1、怎样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经济的总体行为。
它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考察经济的总体趋势,采用总量分析法。
它解决的主要中心问题经济周期与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
与微观经济学不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研究整体经济,以产出、失业、通货膨胀这些大范围内的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对产出、失业以及价格的变动作出经济解释,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
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章节习题及答案解析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解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的。
(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
(3)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4)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
2、如果甲乙两国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解答】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影响。
因为甲乙两国未合并成一个国家时,双方可能有贸易往来,但这种贸易只会影响甲国或乙国的GDP,对两国GDP 总和不会有影响。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1-9章)【圣才出品】
3.下表是来自于一个假设的国家的国民收入账户中的资料:
什么是:(1)NDP;(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转移支付;(4)可支配的个人收入;(5)个人储蓄? 解:(1)NDP 为国内生产净值,可得:
NDP GDP 折旧 GDP 总投资 净投资 7000 600 6400 (美元)
(2)根据国民收入恒等式 GDP Y C I G NX ,有 NX GDP C I G ,即: NX 7000 4000 800 1100 1100 (美元)。
(3)政府税收减转移支付: TR AR ,政府盈余为 BS ,则由 TR AR G BS ,所以, TR AR G BS 30 1100 1130 (美元)。
6.名词解释: (1)最终产品;(2)存货投资;(3)GDP 减缩指数;(4)GNP。 答:(1)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 (2)存货投资:是指存货净值的变化,包括意愿存货和非意愿存货。意愿存货是指厂商的适度存货,厂商
不是把所有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放到流通环节(商店)里,而是总会保留一些适度的存货,则把这个存货称为意愿 存货。非意愿存货是指厂商不愿意保留的一种存货,由于厂商错误地估计了经济形势,导致供过于求,造成积压, 所以非意愿存货视为厂商自己买下的,构成了另一部分存货投资。
图44利率对货币供给不同影响下的财政政策效果图45利率对货币供给不同影响下的货币政策效果2由1可知中央银行不会随利率上升而增加货币供应量图45表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效力较弱若中央银行随着利率上升而增加货币供给量反而会不利经济的发展可能不仅不会带来产出增加反而带来通货膨胀等其他问题
第一篇 宏观经济学导论
宏观经济学练习试题答案[曼昆]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作业作业 1 11.经济学的创始人是.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现代宏观经济学是,现代宏观经济学是,现代宏观经济学是 建立的。
建立的。
2.亚当斯密在.亚当斯密在 年出版了《年出版了《年出版了《 》》。
3.凯恩斯在.凯恩斯在 年出版了《年出版了《年出版了《 》》。
4.当代经济学最主要流派有.当代经济学最主要流派有 、、 和和 。
5.名词解释: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6.简述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作业作业 2 21.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 GDP)、)、)、GDP GDP 平减指数、中间产品2.GDP 与GNP 的差别?P1092.2.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 的贡献更大?为什么? 答: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 的贡献大。
因为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的量,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的市场价值。
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价值,因而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 的贡献更大。
3.3.农民以农民以2美元的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
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以3美元的价格出售。
这些交易对GDP 的贡献是多少呢?答:对GDP 的贡献是3美元。
美元。
GDP GDP 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因为中间物品的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的价格中了。
4.4.许多年以前,佩吉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许多年以前,佩吉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美元。
今天她在旧货销售中把她收集的物品卖了100美元。
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 GDP??答:现期GDP 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现期GDP GDP。
P110 1. 下列每一种交易会影响GDP 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试解释之。
《宏观经济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有效需求:指社会上商品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2.边际消费倾向:当收入变动一单位时,消费支出的变动量,即MPC=dc/dy 3.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4.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减去所得税。
5.自然失业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6.流动性陷阱: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然而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人民手中即使有多余的货币也不愿意去买债券,从而不会使价格再上升,即利率不会再下跌,在这种情况下就说经济正处在流动性陷阱中。
7、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扣除资本折旧。
8.投机动机: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9.摩擦性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
10、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1.投资乘数: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支出的变动的比率。
12.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二、计算题第12章13.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4) 个人可支配收入;(5) 个人储蓄。
解答:(1)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500=800-300,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 800-500=4 300(亿美元)。
(2) 从GDP=c+i+g+nx中可知nx=GDP-c-i-g,因此,净出口nx=4 800-3 000-800-960=40(亿美元)。
(3) 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从而有T=BS+g=30+960=990(亿美元)。
宏观经济学 各章课后习题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一、判断题:1潜在总产出就是资本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时的总产出()2一项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如计算机),使资本的边际产品增加,将会由于投资的增加而使实际利率上升,从而使总产出下降。
()3当一般价格水平不变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4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的收入增加,因此总需求增加。
()5当产品市场和资产市场达到均衡时,我们称经济达到了一般均衡()6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7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8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9在长期总供给水平,由于生产要素等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经济中不存在失业()10当经济达到长期均衡时,总产出等于充分就业产出,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二、选择题1.总需求曲线( )。
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因素都是3.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线,减税将( )。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没有影响4.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时,总供给曲线会移向( )。
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5.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是因为(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A.厂商对劳动需求减少B.所得税增加C.原材料涨价D.劳动生产率下降6、下列哪一种情况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A物价水平不变时利率上升B货币供给量增加C税收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7、长期总供给曲线()A向右上方倾斜B向右下方倾斜C是一条垂直直线D是一条水平线8、长期总供给曲线上的收入是()A充分就业收入B低于充分就业收入C高于充分就业收入D实际收入9、技术进步会引起()A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右方移动B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向左方移动C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但长期总供给曲线不变D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但短期总供给曲线不变10、如果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水平,那么,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B物价水平上升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C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三、问答题1、试解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2)以2002年为基年:
2002年的名义GDP=100*1.0=100,实际GDP=100*1.0=100,
GDP平减指数=(100÷100)×100=100
2003年的名义GDP=200*1.5=300,实际GDP=200*1.0=200,
GDP平减指数=(300÷200)×100=150
习题库
第一章 导 论
一、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采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
总量分析:总量分析则是分析这些总量(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经济增长率和国际收支状况)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揭示经济整体的运行状况及其规律,提出应该采取的对策措施。
非均衡分析:所谓非均衡分析是指凯恩斯《通论》出版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理论,非均衡是与均衡相对而言的,它是采用动态分析方法所研究的是实现某个均衡的过程以及均衡变动的过程,而在这些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正是一个个连续的非均衡状态。
持久收入:指消费者可以预计他一生可得到的收入的期望值。比如,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收入比一个只受过高中教育的人的收入高,则其较高的收入来自于持久收入。
暂时收入:暂时收入是意料之外的收入,比如,农民由气候原因丰收或歉收而增加或减少的收入。
二、选择题
(1)A (2)A (3) D (4) A (5)A (6)C
四、计算题
(1)折旧=总投资-净投资=1150-292=858, NDP=GDP-折旧=8800-858=7942;
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所以,净出口=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8800-5800-1150-1500=350;政府财政盈余=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的收入-政府购买,所以,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的收入=政府财政盈余+政府购买=44+1500=1544,个人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的收入(因为政府的收入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救减少了),个人可支配收入=8800-1544=7256;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7256-5800=1456。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共10篇)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共10篇)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一): 宏观经济学习题3 ,请大家帮忙做做!非常感谢!5、假设在两部门经济中,C=50+0.8Y,I=50。
(C为消费,I为投资)• (1)求均衡的国民收入Y、C、S分别为多少(2)投资乘数是多少• (3)如果投资增加20(即△I=20),国民收入将如何变化若充分就业的YF=800,经济存在紧缩还是膨胀其缺口是多少6、假如某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恒等于1/2,他的收支平衡点是8000美元,若他的收入为1万美元,试计算:他的消费和储蓄各为多少?7、假设经济模型为:C=20+0.75(Y-T);I=380;G=400;T=0.20Y;Y=C+I+G。
• (1)计算边际消费倾向。
(2)计算均衡的收入水平。
• (3)在均衡的收入水平下,政府预算盈余为多少?1 Y=C+I=0.8Y+50+50=0.8Y+100 ,Y=500,I=50,C=450,ki=1/(1-0.8)=5I增加20,Y增加100,紧缩,缺口800-500=3002 边际消费倾向1/2设消费函数c=a+0.5y收支平衡点80008000=a+4000,a=4000c=4000+0.5yy=10000,c=9000,s=10003 dc/dy=0.75*0.8=0.6y=c+i+g=20+0.75(y-0.2y)+380+400=0.6y+800,y=2023预算盈余bs=t-g=400-400=0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二): 宏观经济学习题:当政府通过提高税收来增加政府支出时的挤出效应是指:A.刺激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上升,投资下降B.抑制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下降,投资下降C.抑制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上升,投资上升D.抑制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下降,投资上升E.抑制了消费和储蓄,实际利率上升,投资下降帮帮忙啊~说明理由~分不多~麻烦了Y=C+G+I~G增加的挤出效应是C I减少因为y=c-s 税收增加后Y=C(1+T)100%-S(1+T)100%即储蓄消费同时下降.因为S=I 投资下降了当然利率就上升了所以答案是E楼下的对投资和消费的说明正确,但利率问题错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三): 求解一道宏观经济学习题……已知C=200+0.25Yd,I=150+0.25Y-1000R,G=250,T=200,(L/P)^d=2Y-8000R,M/P=1600.试求:IS曲线方程LM曲线方程均衡的实际国民收入均衡利率水平均衡水平时的C和I,并将C、I和G相加来检验均衡的实际国民收入Y.【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IS曲线:y=c+i+t=200+0.25(y-t)+150+0.25y-1000r+200,t=200LM曲线:2y-8000r=1600自己化简方程,然后两方程联立,解得y,r.分别代入就好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四): 宏观经济学习题在某国,自发消费支出是5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是0.8.投资是3000亿美元,政府购买是2500亿美元,税收T=3000+0.1Y(亿美元,假定没有转移支付等项,税收为净税收),出口为100亿美元,进口M=0.12Y.1.消费函数是什么2.总支出曲线的方程式是什么3.均衡支出是多少4.政府购买乘数是多少消费函数C=500+0.8*(Y-3000-0.1Y)自己化简就行了总支出 AE=Y=C+I+GP+(出口-进口) Y就是NI国名收入 C用第一题的式子带入 GP是政府购买带进去就行了均衡支出就是吧y求出来就行了政府购买乘数与税收乘数相差一个负号购买乘数是正的税收乘数=-MPC*MULT MULT=1/(1-MPC)算出来的是负的把符号除了就是购买乘数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五): 一道宏观经济学的习题,求答案及解析7、将一国经济中所有市场交易的货币价值进行加总a、会得到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资源的市场价值b、所获得的数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GDP的值c、会得到经济中的新增价值总和d、会得到国内生产总值`b 正确市场交易的可能有中间产品,如此中间产品加上最终产品,则重复计算的结果大于GDP;不在国内市场交易,出口销往国外的漏算,则计算结果会小于gdp;如果重复的和漏算的正好相等,则结果可能等于gd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1~9)第一章1。
宏观经济学得研究对象就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答: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即以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得变动及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财政与金融、经济增长等等之间得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微观与宏观得区别在于:a研究对象不同;宏观得研究就是整个国民经济得经济行为,微观研究得就是个体经济行为。
b研究主题不同:宏观就是资源利用以至充分就业;微观就是资源配置最终到效用最大化。
c中心理论不同:宏观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微观就是价格理论。
2、宏观经济学得研究方法就是什么?答:(1)三市场划分:宏观经济学把一个经济体系中得所有市场综合为三个市场:金融市场,产品与服务市场,以及要素市场.(2) 行为主体得划分:宏观经济学将行为主体主要分为:家庭、企业与政府。
(3)总量分析方法。
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家庭与企业并不就是作为分散决策得个体单位选择存在,而就是最为一个统一得行动得总体存在。
宏观经济学把家庭与企业作为个别得选者行为加总,研究她们总体得选择行为,这就就是总量分析。
(4)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宏观经济学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基础上4、宏观经济政策得主要治理对象就是什么?答:宏观经济政策得主要治理对象就是:失业与通货膨胀.失业为实际变量,通货膨胀为名义变量。
5、什么就是GDP与GNP?它们之间得差别在什么地方?答:GDP就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就是一年)一国境内所生产得全部最终产品与服务得价值总与。
GNP就是指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得全部最终产品与服务得价值总与。
两者得差别:(1)GDP就是个地域概念而GNP就是个国民概念;(2)GNP衡量得就是一国公民得总收入,而不管其收入就是从国内还就是从国外获取得;GDP衡量得就是一国国境内所有产出得总价值,而不管其所有者就是本国公民还就是外国公民。
第二章1、试述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与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之间得关系.答: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GNP)—折旧国民收入(NI)=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企业利润+净利息收入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政府转移支付+红利+利息调整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个人所得税-非税性支付2.试述名义GDP与实际GDP得区别,为什么估计一个国家得经济增长状况就是通常使用实际GDP? 答:名义GDP就是以当年市场价格(现期价格)来测算得国内生产总值。
实际GDP就是以不变价格,即用过去某一年(称为基年)得价格为标准得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GDP与实际GDP两者之间最主要得区别就是计算时使用得价格不同.实际GDP反映了真实得经济水平面,实际GDP得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得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够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产量得变化预测GDP数值通常使用实际GDP,因为它可以衡量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得物质产量得变化。
实际GDP得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得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产量得变化。
因此估计一个国家得经济增长状况就是通常使用实际GDP、3、试分析GDP得消涨指数、CPI与PPI得联系与区别。
答:联系:(1)GDP消涨指数,就是指给定年份得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得比率。
即GDP消胀指数=名义GDP×100/实际GDP这一指数可以衡量基年与本年度之间得价格变化. (2)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通过抽样调查,选择代表性得商品与服务为样本,比较根据当年价格计算得商品总价值与根据基年得到得商品总价值,得到得比值就就是消费者价格指数. (3)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Price Index, PPI)在CPI指数得基础上加入了部分中间产品,从而可以衡量批发价格得水平,通常成为表示一般价格水平与CPI变化得一个信号。
因此,这一指数被瞧作就是衡量经济周期得指示性指标之一。
算时使用得价格不同。
实际GDP反映了真实得经济水平面,实际GDP得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得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够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产量得变化预测GDP数值通常使用实际GDP,因为它可以衡量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得物质产量得变化。
实际GDP得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得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实际产量得变化。
因此估计一个国家得经济增长状况就是通常使用实际GDP、3、试分析GDP得消涨指数、CPI与PPI得联系与区别。
答:联系:(1)GDP 消涨指数,就是指给定年份得名义GDP与实际G DP之间得比率.即GDP消胀指数=名义GDP×100/实际GDP 这一指数可以衡量基年与本年度之间得价格变化。
(2)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CPI):通过抽样调查,选择代表性得商品与服务为样本,比较根据当年价格计算得商品总价值与根据基年得到得商品总价值,得到得比值就就是消费者价格指数。
(3)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在CPI指数得基础上加入了部分中间产品,从而可以衡量批发价格得水平,通常成为表示一般价格水平与CPI变化得一个信号。
因此,这一指数被瞧作就是衡量经济周期得指示性指标之一。
区别:A、GDP消胀指数衡量价格时涉及得商品组合更广泛,它包含所有商品与服务得价格信息,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得代表性产品与服务就是价格。
B、GDP消胀指数仅仅包含本国生产得产品价格,进口产品不计入GDP,因而也不反映在GDP消胀指数里。
而如果进口品在消费中占有比较重要得地位,它就会被计入CPI,因此CPI往往包括进口品得价格。
C、CPI所衡量得商品组合得数量就是固定得,而GDP消胀指数所涉及得商品组合得数量就是变动得,它取决于每年得产量.D、PPI与CPI都使用固定得商品组合,但就是两者包括得范围有差异,PPI包括原材料与中间产品,另外PPI衡量得不就是消费者实际支付得零售价格,而就是销售过程中开始阶段得价格水平.4、假设GDP为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为4100,政府预算赤字为200,消费为3800,贸易赤字为100、(单位:亿美元)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1)私人储蓄=DPI—C=4100—3800=300(亿美元) 公共储蓄=T—G=—200即国民储蓄S= 私人储蓄+公共储蓄=300-200=1002)Y=投资I=Y—C-G—NX=5000-3800—1100—(-100)=200 C+I+G+NXY=5000DPI=Y-T=4100 所以T=900 G=T+预算赤字=900+200=1100 C=3800 NX=-10投资I=Y—C-G-NX=5000-3800—1100-(-100)=2006。
经济中得总人口可以划分成哪几种类型?失业率用什么来衡量?答:经济中得总人口划分为劳动年龄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口。
我国得劳动年龄人口年龄下限为16周岁,上限为法定退休年龄(男为60,女为55)。
劳动年龄人口又划分为劳动力人口与非劳动力人口.劳动力人口由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构成。
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人口)×100%,因此失业率由劳动人口、失业人口、就业人口三个人口数得综合变动来决定得,测算起来比较复杂7。
一个经济得产出水平就是由哪些因素决定得?(P51)答:国民经济得产出水平(总收入)有两个因素决定得:一就是投入得生产要素,二就是各种生产要素与产出之间得技术关系。
生产要素得投入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等,当投入一定得资本与劳动时,产出水平取决于生产得技术状况,可以用生产函数来反映,Y=F(K,L)。
表示在既定得生产技术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与产量之间得技术联系,而任何生产方法与技术水平得改进都会导致新得投入产出关系,使生产函数发生变化。
当资本存量增加与就业量增加时,产量会提高.另外技术水平得提高也会促使产量提高。
8、追求利润最大化得完全竞争企业怎样来决定它对生产要素得需求?答: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为了实现利润得最大化,要使每种生产要素得边际收益与际成本相等,即:MR=MC,使每种要素都按其在生产过程中得边际贡献得到报酬.如工人得实际工资等于劳动得边际产量,资本得实际租用价格等于资本得边际产量.完全竞争企业对要素得需求量就是使要素得边际产量与实际价格相等时得数量。
9.当规模报酬不变时,国民收入得分配有什么特征?(57)答:在完全竞争得条件下,如果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得性质,国民收入将正好分配给各种生产要素,这时利润就等于零,这一规律被称为欧拉定理。
如果生产函数F(K,L)规模报酬不变,根据欧拉定理有:Y=F(K,L)=MPLoL+MPKoK总收入Y正好在资本与劳动之间分配,也就就是说,由要素边际产量决定得各种要素报酬之与恰好等于总收。
这里所指得利润就是经济利润,经济利润并不包括企业得正常利润,因此,企业得利润虽然等于零,企业仍然可以获得正常利润,而正常利润已经包括在企业得成本之中。
总之,在一个完全竞争得经济中,每种生产要素都根据它得边际产量获得报酬,而国民收入应该正好等于各种要素得报酬之与。
10.宏观经济中产品与服务得总供给与总需求就是如何实现均衡得?(61) 答:总需求由消费、投资与政府购买三部分组成,并且消费取决于可支配得收入,投资取决于实际利率,政府购买与税收都就是外生给定得.于就是,总需求函数:Y=C+I+G=C(Y—T)+I (r)+ G 总供给也就就是经济得总产出水平,由投入得生产要素决定,就就是:Y=F (K,L)=Y在资本K与劳动L不变得情况下,实际总产量也为一固定常数。
由于假定生产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这一既定得总产量也就就是等于潜在得总产量。
产品市场得均衡条件:就就是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即:Y=C(Y-T)+I(r)+G 上式表示了均衡利率决定得简单得宏观经济模型.(注意)产品市场得均衡条件:就就是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即Y=C(Y—T)+I (r)+ G使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得实际利率水平被称为均衡利率。
这就是一个简单得宏观经济模型,这里假定价格就是固定不变得,实际利率就是唯一可变得变量。
实际利率得波动可使总需求发生变动,从而使总需求与潜在得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相等。
12。
政府如果增加税收,会对消费、投资与利率产生什么影响?答:增加税收得效果类似于减少政府购买。
增税使可支配收入下降从而消费减少,而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增税抑制消费得效果越好。
由于产出水平由潜在得生产能力决定,保持不变,政府购买也不变,消费减少意味着投资在上升,利率在下降。
总之,增税会使利率下降,刺激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