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第16课《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海上日出》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海上日出》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f95d06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f.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海上日出》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为《海上日出》2. 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海上日出》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归纳诗歌《海上日出》的基本意思;3.掌握诗歌《海上日出》中的词语和表达方式;4.增强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能力。
3.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海上日出》的意境;2.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及表达方式。
4. 教学难点1.综合诗歌内容进行情感表达和理解;2.在诗歌《海上日出》中领悟作者的意图。
5. 教学准备1.课文《海上日出》的复印件;2.录音机。
二、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放一段关于海上日出的美丽图画,并播放一段自然海浪声音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2. 学习任务1.学生默读诗歌《海上日出》,感受诗歌的意境;2.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3.整理诗歌的关键词语;4.老师分层次讲解诗歌内容;5.小组合作朗读诗歌;6.听录音,模仿配音。
3. 拓展老师提问:诗歌《海上日出》中作者对海上日出的情感表达如何?4. 总结老师归纳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三、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海上日出》的理解不够深入,尤其是对于作者的情感表达理解比较肤浅。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提问学生并引导他们通过讨论和思考来深度理解诗歌的意蕴,同时在教学中利用更多的互动形式,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希望通过持续的反思和改进,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美、品味美、创造美。
以上是《海上日出》的教案及教学反思,谢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海上日出》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海上日出》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ed43c3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d.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海上日出》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色的文章,通过描述海上日出的美景,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美好。
课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同时,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也很多,有利于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自然景色的文章也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一些比较生僻的词语和句子,学生可能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课文中有一些生字词,学生可能不太熟悉,需要进行重点学习。
2.理解课文内容:课文中描述了海上日出的美景,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形成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中的美景。
2.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的图片和重点内容。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海上日出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中描绘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如:“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这句话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太阳上升的艰难情景,展现了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的教案(精选6篇)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的教案(精选6篇)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0a21a0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8.png)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的教案(精选6篇)教案及反思部编版四班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的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细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预备可以更好地依据具体状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四班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的教案(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部编版四班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的教案1目的要求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体会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同学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肯定的挨次并适当绽开想象的观看方法。
3、学会本科生自信词,运用图文对比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用“扩大”、“辨别”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培育观看力量,图文对比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学难点培育观看力量,图文对比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具学具自制幻灯片磁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年月日)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住在海边,大部分同学都看过日出,水来说说日出的景象是怎样的?指名说说。
二、指导看图:1、投影图片1和图片2说说图商会了怎样的景象2、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课文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1、讲读第一段①指名读课文思索:“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日出?②指名回答2、讲读第2—3自然段①微机出示图片(一)说说图意挨次:(天空—太阳—海面)②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③争论解答:日出前天空有什么变化?重点理解词语:相接范围目不转睛太阳是怎样升起的?说说过程理解词语:一纵一纵一刹那夺目演示日出的过程欣赏壮丽的景象④指导朗读句子(日出过程的句子)体会用词的精确3、讲读4—5自然段①微机出示图片(二)指导观看云—太阳②指名读4—5自然段理解词语:辨别绚烂重围光亮概括段意指导读句子“他的光线给黑云镶了一道黑边……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红色。
”体会“镶、透、染”等词好在那里?4、讲读第6自然段齐读课文“奇观”指什么?这宏大的奇观指什么?看到这壮丽的景形象,心情怎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朗读课文四、作业:1练习背诵课文2识记生字部编版四班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的教案2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准确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16《海上日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6《海上日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fadee7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6e.png)
16《海上日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教学设计【教材简介】《海上日出》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记叙了作者坐船在海上观看日出的情景,语言质朴而准确、生动而形象,是描写日出的经典散文。
作者依次描写天气晴好、白云漂浮和黑云蔽日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海上日出惊喜,表达了对这一自然奇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五单元为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
整个单元以“一定的顺序"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和习作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好处,初步掌握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海上日出》作为单元的首篇精读课文,通过关注海上日出的景象变化,体会作者是如何按一定顺序把日出这一动态过程写清楚的。
【设计思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组织和呈现语文课程内容,依据本单元的内容特点及要求,它归属于“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任务群。
第二学段“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包括三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其中一个是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和人类美好情感。
具体表述为:“阅读描绘大自然、表现人类美好情感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用文学语言表自己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这一学习内容旨在感受文学之美、表达独特感受促进精神成长。
本单元的课程内容都是典型的文学作品,每一篇文章都能体现作家独特的观察视角,让独特的美景奇观呈现在读者眼前。
从习作语文要素的角度来看,《海上日出》按照早晨太阳的变化顺序来写。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照游览的前后顺序写的。
两篇习作例文承接了精读课文的语文要素,以批注的方式对过渡语、路线图、方位变化、观察视角等习作要点进行了渗透。
四篇文章分别以“我"的视角记叙游览过程,抓住令“我”印象深刻的景物,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让人身临其境,值得学生模仿。
结合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确定本单元的大情境和大任务为:赏自然画卷,当最佳导游,设置了如下单元任务:一、入画卷赏美景;二、游景点绘路线;三、写美景当导游。
《海上日出》的教案(精选5篇)
![《海上日出》的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54c22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9.png)
《海上日出》的教案《海上日出》的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海上日出》的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上日出》的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海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体会日出时的伟大奇观。
2.通过了解作者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学习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3.理清文章脉络,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5.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目不转睛”“灿烂”造句。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通过了解作者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学习按照事物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作者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学习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边落下,似乎是很平常的事,我们好像都没有去特意地注意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刹那间的景象,对不对?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早期的优秀散文《海上日出》,领略日出时的壮观景象。
(板书:1海上日出)(二)检查预习。
(1)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填写生字表格,认清生字的音序、音节、部首、再查几画、结构、组词和字义。
(3)或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4)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1.填写生字表格2.读准字音,辨别字形。
课文中有几个词语是儿化音节,要注意它们的读法。
比如:“慢慢儿”,第一个“慢”仍读man,第二个“慢”和“儿”要连在一起读,读音是“m—er”(念“2”的第一声)。
“使劲儿”的“劲儿”连在一起读“j—i—nr”。
“一会儿”的“会儿”连在一起读“h—u—@r”。
以上儿化音都不要把“儿”单分出来。
“一刹那间”的“刹”,读“cha”,声母是“ch”。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海上日出》优质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海上日出》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7659b1fab069dc50220166.png)
16海上日出教案设计设计说明“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
其意义是:阅读课上师生的基本语文实践活动形式是“对话”,而这一过程中,学生、文本、教师是参与对话的三方。
《海上日出》是著名作家巴金的名作,主要写了作者观看海上日出的情景和经过,描写贴切、朴实。
生动形象的拟人手法,简洁明快的笔墨,色彩鲜明的描绘,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壮丽的画卷。
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将学生带入作者所描绘的环境中,感受作者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指导学生学习文本的表达形式,积累精妙的语言,运用语言。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搜集海上日出的录像。
学生准备:1.准备词语卡片。
2.查找作者巴金的相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培养爱美的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引题: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暮江吟》吗?(生背诵)2.诗中描写的是太阳落山时,江面上的迷人景象。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流传了千年。
而当代著名作家巴金,更是妙笔生花,描绘出一幅壮丽、盛大的海上日出图。
你们想看看这美丽的景象吗?让我们先了解作者巴金。
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巴金的相关资料,谁愿意来介绍介绍。
3.都说文如其人,一个人的文字,可以品出其心性和胸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设计意图:谈话引入新课,用脍炙人口的古诗情境引入,用旧知唤起学生参与学习新知的兴趣,更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恰当地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二、听读课文,想象画面1.播放录像,要求:请同学们睁大眼睛,边看录像边听老师读课文,跟着巴金爷爷的文字走进那奇妙的景观。
2.交流:在听老师读课文的过程中,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哪些画面?3.请把刚刚脑海中浮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4.你描述的画面与巴金爷爷描写的画面比,谁的更生动、更有特色呢?(生答:巴金爷爷的。
16《海上日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16《海上日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3e4275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0.png)
1.预习环节中,部分学生的预习效果不够理想,需要加强对预习进度的监控和指导。
2.课堂活动中,个别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反思改进措施(三)改进措施
1.为了提高预习效果,我将在下一节课中加强对预习进度的监控,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同时,设计更具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预习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海上日出》这一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海上日出》这一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海上日出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学习《海上日出》这篇课文,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同时,通过写作和绘画等方式,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海上日出景色的感受和想象。
4.文化传承与理解:本节课通过学习《海上日出》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理解课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学生能够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课文《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课文《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07591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40.png)
课文《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6教学要求1、了解海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体会日出奇观的伟大;重点学习第二、三部分,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练习给课文段落加小标题。
3、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重点难点1、通过了解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学习按照事物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练习给课文段落加小标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景激情,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看过日出的景象吗?2、导入:很多人都喜欢看日出。
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
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跟随巴金爷爷一起去领略这奇迹般的“海上日出”。
板书课题。
出示课件1:课文朗读3、谈观后感受。
那巴金爷爷笔下的“海上日出”又是怎样的`呢?二、初读课文,理清层次课件2出示阅读要求1、通读全文后,问:巴金爷爷是如何赞美海上日出的?2、理解句子:课件3“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成陈述句。
谁能把题目与结尾结合起来说一句话?3、快速浏览,思考:课文哪几段写日出?写了日出的几种情况?随答板书:晴天有云三、学习晴天部分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作者怎么知道太阳要升起来了?出示课件4、5、6指导学生字“霞”2、默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画出有关语句。
3、指名有序地说太阳升起过程。
课件7出示句子4、读喜欢的句子,说原因,理解重、难点句子。
随答板书5、齐读第三自然段。
6、看课件8,复述日出过程。
四、学习有云部分1、默读四、五自然段。
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写的日出情形有什么不同。
2、合作学习,找出描写有薄云和有厚云时阳光特点的词、句。
3、汇报学习情况。
理解重点词、句。
4、你感受到什么呢?5、指导朗读。
五、整体感悟为什么说是“伟大的奇观”六、积累作业摘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海上日出晴天负着努力跳出薄云直射灿烂有云伟大的奇观厚云透过镶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课文《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优秀9篇】
![课文《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68c31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8.png)
课文《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课文《海上日出》优秀教学设计【优秀9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16《海上日出》人教部编版 (3)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16《海上日出》人教部编版 (3)](https://img.taocdn.com/s3/m/bf52275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c.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16《海上日出》人教部编版 (3)一、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课文《海上日出》,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的内容。
3.能够感受课文中描述的美丽景色。
4.能够运用所学汉字和词语进行描述和表达。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
2.进行情感交流,感受课文意境。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意境的表达。
2.运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表达和描述。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课教案、课件、图片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呈现一些关于海洋和日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于课文主题的讨论,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和热情。
2. 学习课文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学生互相讨论,师生共同解读课文。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共同探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 游戏活动设计语文知识竞赛,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词语、句子描述海上日出景象,这样巩固课文理解并提高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文本和运用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之处,针对不足之处进行个别辅导,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
七、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海上日出的实地模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日出的美丽景象,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八、课后思考1.你在课文《海上日出》中有何收获?2.你认为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在课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以上就是本节课《海上日出》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海上日出》教案优秀6篇
![《海上日出》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7128a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9a.png)
《海上日出》教案优秀6篇《海上日出》教案篇一读文作画评画学文——《海上日出》第3自然段教学新探《海上日出》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
课文第三自然段共有五句话,具体描述了“无云时日出”这一动态景观,是课文的重点。
教学时,如若逐句讲解,原本蔚为壮观的日出景象会变得支离破碎,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难以调动。
那么,如何去突破这一难点呢?一、读文作画,感知语言。
读文作画,就是先让学生读通这个段落,从整体感知上这一段的语言,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五人小组,一个小组读一个句子,并根据所读的句子内容作画。
读文作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还原的过程,即由文字符号还原成图画的过程。
通过这一还原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再造事物的形象和课文的意境,从而比较深入地感知课文的语言。
二、评画学文,品味语言。
看似简单的读文作画,一经评议,却会发现学生由于读书不仔细,所作的画有许多欠妥之处。
评议图画这一环节不可马虎,因为这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极好时机。
评画的实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咬文嚼字”,从而品味其规范的语言,领悟语言形式是怎样被用来贴切地表情达意的。
如第3自然段第一句话是这样的:“果然,过了一会儿,那时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一生这样画:其他学生进行了如下评议:生:这时的太阳,课文中是说“小半边脸“,你画成了“大半边脸”,太阳应该还要小一点儿。
生:这时的太阳,课文中说“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所以应该把太阳的光芒去掉。
生:太阳是“红得很”,应该用深红的水彩笔画,不能加黄颜色。
否则此刻的太阳就变成“光亮”的了。
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简单的一幅图,学生却读得如此仔细,评得如此认真。
这样的学习无疑会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他们认真读书的习惯。
在评议中,他们自然也就领悟了语言,品味了语言。
三、赏画诵文,积累语言。
在这一环节,我们的教学重点是借助图画这一中介帮助学生背诵课文,从而积累规范的语言。
《海上日出》优秀教案优秀3篇
![《海上日出》优秀教案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e8f4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41.png)
《海上日出》优秀教案优秀3篇课文《海上日出》教学设计篇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联系全文正确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学习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训练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像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感受的全过程,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四)美育渗透点让学生感受的壮观之美,让学生学会欣赏美的自然现象。
二、学法引导仔细观察图画,再朗读课文,想一想,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象分别是怎样的,在书中画出来,读一读有什么感受,和同学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了解晴朗天气里日出的全过程,体会其壮观之美。
(二)难点凭借语言文字想像的动态过程。
(三)解决办法课文重点的突破应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把每句话读懂,体会太阳升起时的特点,同时通过图文对照,并利用不同形式的诵读体会的壮观之美,课文难点一是利用动态图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想像基础,二是利用覆盖投影片加深理解。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录像带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教师引导点拨、交待学习方法,总结学习情况。
2.学生自学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导入: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丽的。
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巴金,去领略的壮丽景象。
2.谁看过?是什么样的?当时心情怎样?(联系学生生活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便于理解课文内容)(二)整体感知1.说说图1、图2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学生简单描绘)2.文中哪些段落写了太阳升起的景象?指名读课文。
注意正音:一纵一纵()一刹()那镶()(三)目标完成过程及重点难点学习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文章里作者向我们交待了什么?(时间——天还没有大亮。
地点——在海上。
环境——周围很静。
事件——看日出。
“常常”说明“我”多次观察日出。
)2.小结第一自然段,写出了作者在海上看日出的时间及周围环境,点出下面是作者多次观察日出的所得。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海上日出》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海上日出》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22f4a4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d2.png)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海上日出》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本节课是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节课,内容为《海上日出》。
•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
•教学时间:一堂课,45分钟。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海上日出》的主要内容。
–能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诗句。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感悟能力。
3. 教学内容1.课文朗读。
2.生字词解释。
3.诗句理解。
4.课文内容讨论。
4.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简短的引言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对自然风光的向往和向心感。
2.课文朗读:–学生分段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呼应课文的语调和节奏。
3.生字词解释:–学生看课文内容中的生字词,教师解释并帮助学生理解。
4.诗句理解:–学生体会课文中的诗句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诗意。
5.课文内容讨论:–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6.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二、教学反思1. 教学亮点•通过生字词解释和诗句理解,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欣赏感悟大自然的美好,增强情感体验。
2. 教学不足•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互动,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
•需要更多关联生活实际,增加课文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性。
3. 教学改进建议•设计更多互动环节,例如小组合作讨论等,激发学生思维。
•增加生活情境引导,让学生更深入体会课文内容的实际意义。
以上即为本节课《海上日出》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启发和帮助。
《海上日出》教案优秀13篇
![《海上日出》教案优秀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e20e3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8.png)
《海上日出》教案优秀13篇《海上日出》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整体感知课文。
2、精研课文,体会作者在中的情感的奔放,想象的奇幻,词采的华灿以及作者诗化灵动的文辞。
3、理解、体验作者于字里行间浸透的一种给人以新的、生机的神秘的美的享受。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会的精彩词句,比较刘白羽的《泰山日出》。
2、难点:所浸透的诗化的灵动的美。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日出的景观是壮美的,许多人会赞美它,描绘它,形容它,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却不知道该怎样下笔,心头一片茫然。
徐志摩的这篇散文只选取泰山日出的一个短暂场面,却在它的妙笔生花下,整个日出景象被描绘得绚烂多彩,变幻无穷,使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2、课前预习(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3、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饱饫(ù)无餍(àn )醒豁(hu)厚毳(cuì)雾霭(ǎi)溟濛(íng)飒飒(sà)祈祷(qídǎ)层累(lěi)蜿蜒(语文教案-《海上日出》篇二之五佚名一、教学要求: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辨析光彩、光芒,会用目不转睛、果然、终于、不仅……连……也……等词语造句。
3、理解作者运用哪些词语、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生动地描述出来。
4、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并能仿照课文写法写一篇描写日出或日落时晕色的短文。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第二、第三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两段写作者在一般情况下观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况下(多云)观察到日出的不同情况。
难点:课文第5自然段是课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读1~3句,抓住然而、后来这些词语,理解太阳的动态和云片色彩变化,想象当时天空的美景。
然后着重理解这一节的最后一句,这时候,不仅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海上日出教案优秀9篇
![海上日出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8491d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1.png)
海上日出教案优秀9篇《海上日出》教案设计篇一之三佚名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
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4.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学习准备1、课前自己有可能观察日出景象,观察要求:(1)从日出之前到太阳完全升起来,天空和太阳有什么变化;(2)太阳升起前后周围的景物有什么不同;2、收集有关巴金的生平、文章等相关资料;3、收集有关描写日出的诗或文;三、学时安排两学时。
第一课时有感情地朗读、品评1——3自然段课文;第二课时诵读4——6自然段,质疑及交流收集的资料。
四、学习过程第一学时1、同座相互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2、听两组(4人)读课文,评价读的情况,穿插正音(注意生字“范、刹、镶”的读音);3、反复诵读第一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能讲的讲,不能讲的可以读。
体会出“观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次数”;以“机帆船的机器声”衬托“周围很静”;能熟知日出的整个过程及不同天气情况下的日出景象,得益于作者“常常”不懈的观察);4、诵读、品评二、三自然段,体会出:(1)作者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先写出了日出前天空的变化。
从天空是一片浅蓝到出现红霞,这一变化非常迅速,只在一“转眼间”;“红霞”给蓝色的天空、大海抹上了一层瑰丽的色彩;“从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既体现了海上日出的特色,又将这幅壮观的画面无限延伸,让人感到视野开阔、心旷神怡。
“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这一句可以通过想象画面来感受:红霞慢慢布满了蓝色的天空;渐渐焕发出光彩;天空的霞光映在海水中,海天相接,绚丽壮观。
(2)能熟知日出的整个过程及不同景象,既得益于作者不懈的观察,又与其观察的认真专注分不开,文中体现为“目不转睛”。
(3)可结合两幅插图理解领会重点的句子: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海上日出》教案6篇
![《海上日出》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f3b3c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0.png)
《海上日出》教案6篇《海上日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文中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构建“海上日出”美景3、通过学习、理解文中“伟大”、“奇观”的涵义,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1、学生能感悟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感悟海上日出的动静相宜的描写2、体会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和拟人手法的运用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随文入精境、以境促读,以情怡景。
教学过程:一、注重情景设置,培植审美心境1、同学们见过海上日出的情景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道去海边观看太阳从海面升起的样子,愿意吗?(板书课题:海上日出,齐读课题)2、学生读课文,看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3、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二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其余学生在下面听写。
4、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为什么早起?四周清静说明什么?二、随文入境,品词析句(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读第二自然段后注意观察老师出示的画面,思考:天是什么颜色?转眼间又有什么变化?接着又有什么变化?我这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2、引导理解:指明学生用书中句子回答问题,“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从这个句子中你想到了什么?谁能读一读这个句子,要把这种感悟读出来(指明读、评读、齐读)(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读第三段,注意思考:“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接下来看见什么?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后来的变化又怎么样?2、分组讨论:指明学生回答问题:生甲:“果然”一词说明了太阳要从天边升起的想法是正确的,我终于看见海上日出的真实情景了;生乙:接下来海边露出了红而无光的小半边脸儿;生丙:我想:在太阳升起的过程中,太阳就向背着很沉重的东西似的慢慢地努力上升,生丁:后来,太阳终于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发痛,旁边的云片也有了光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761d3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6.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教案第1篇】教学思考:《海上日出》是第五单元第一课。
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所有的教学设计都应围绕习作目标展开。
单元要素“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
精读课文学习作方法,“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从课文中学到的习作方法;“初试身手”让学生尝试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表达练习;“习作例文”提供范例继续体会写法;单元习作是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实践。
《海上日出》按照早晨太阳变化的顺序描绘了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语言质朴而准确,生动而形象。
作者依次描写晴朗天气的日出,天边有云情况下的日出,表达了对这一自然奇观的喜爱之情。
结合单元要素,教学重点应该是学习作者按“景物变化的顺序”写作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板书“日出”:读这个词,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2、欣赏海上日出图:作家巴金很喜欢海上日出的奇观,还写了一篇文章《海上日出》,齐读课题。
出示资料,了解作者。
3、在辽阔的大海上看太阳,从天边慢慢升起,会是怎样的景象?又有怎样的心情?让我们一起走进巴金的《海上日出》,欣赏日出美景,体会作者感情。
二、初读明顺序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不理解的新词和同座交流,尝试用多种方法理解。
2、再次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的?画出相关词句。
3、交流,齐读词语,发现: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与太阳的变化有关。
板书:景物(太阳)变化的顺序。
齐读。
三、再读知内容1、出示三幅图“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2、指名读“日出前”语段。
标红“扩大、范围”。
找反义词理解“扩大”,口头造句理解“范围”。
田字格中书写“扩、范”3、指名读“日出时”的语段。
注意“重荷”。
“看图理解“重荷”——过重的负荷。
“荷”多音字组词。
4、指名读“日出后”语句。
“刹那间”:注意“刹”的读音,多音字组词,文中找近义词(转眼间),扩展:眨眼间、一瞬间。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16《海上日出》人教部编版 (4)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16《海上日出》人教部编版 (4)](https://img.taocdn.com/s3/m/fadb1a2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d.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16《海上日出》人教部编版 (4)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诗歌《海上日出》的意境和感情,感受大自然中的美好景色。
2.能够正确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海上日出的场景,展开想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海上日出》诗歌的意境和感情。
难点:正确把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领会其中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
2.诗歌《海上日出》的印刷教材。
3.预先准备的海上日出图片或诗歌朗读音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海上日出的图片展示或播放朗读录音,引导学生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学习诗歌(15分钟)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海上日出》,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并指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让学生熟悉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海上日出的场景,展开联想和想象。
可以让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诗歌。
4. 课堂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讨论的内容,并讲解各自小组的理解和想法。
其他同学可以进行点评和交流。
5. 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海上日出》中的情感和形象描写,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层次的体会和理解。
五、课堂延伸1.让学生自行创作一首描述海上日出的诗歌,展示他们对诗歌情感的表达和理解。
2.邀请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诗歌分享,一起欣赏朗读并讨论诗歌中的意境和感情。
六、作业布置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海上日出》的理解和感受,要求探讨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海上日出》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意蕴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想象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表达能力。
《16海上日出》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16海上日出》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及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4a6898f9e31433238689354.png)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海上日出》是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
《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二、三部分,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
【作者介绍】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
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
著书颇丰,代表作品《家》《春》《秋》。
巴金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巴金晚年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馆。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名人评价:冰心:巴金是“一位最可爱可佩的作家”他的可佩之处,就是他为人的‘真诚’……”萧乾:“巴金的伟大,在于敢否定自己。
”鲁迅:“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舒乙:“他说,人活着,说的和做的要一致,这是达不到的,达不到也要这样做,这个社会才能变得光明。
”金庸:“巴金是中国伟大的作家。
”王蒙:“他是我们的一面旗帜,也是榜样。
”贾平凹:“巴老是我国当代文学巨匠,他的道德和文章,都是当代作家的一面旗帜。
”毕淑敏:“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正直、光辉,包括他提议建文革纪念馆,让整个民族反思、自省,都让我们敬佩。
我要向巴老学习,做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学习他是一种精神的星火传承。
”草婴:“巴老最热烈的感情,就是对劳动人民最真挚的爱,特别是对下层人民深深的同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海上日出》教材简析:《海上日出》记叙了作者巴金坐船在海上观看日出的情景,语言质朴而准确,生动而形象,是描写日出的经典散文。
作者依次描写晴朗天气的日出,天边有云情况下的日出,表达了对这一自然奇观的喜爱之情。
课文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点明观看日出的时间和位置,第二部分是第2至第5自然段,描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第三部分是第6自然段,直抒胸臆,运用一个反问句式,总结感受,表达了对海上日出这一壮观景象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1.认识“扩、刹”等3个生字。
读准多音字“荷”,会写“扩、范”等9个字,会写“清静、扩大”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日出时的景象。
3.了解课文按太阳变化的顺序写景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日出时的景象发生了哪些变化,体会按景物变化顺序写景的写法,并按此顺序复述海上日出的景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单元主题,引出新课。
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第五单元的学习。
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意思是用自己的双手写出美好的景色。
本单元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海上日出》和《记金华的双龙洞》,还安排了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两篇习作例文《颐和园》和《七月的天山》,习作是《游》。
(课件出示)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要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还要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
希望同学们用心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
二、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1.欣赏日出图片:同学们,你知道日出时的景色是怎样的吗?老师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课件出示日出图片)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呢?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介绍作者: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
(课件出示作者资料)2.出示课文:同学们,人民作家——巴金笔下的日出景色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跟随课文朗读,一同走进巴金爷爷的《海上日出》。
(课件出示)3.学习生字词:(课件出示)(1)读准字音:自读——跟老师读——齐读——去掉拼音读(2)学习多音字:荷:这个字大家都认识,荷花的荷,在本课中它的读音是?荷,重荷!荷在这里的意思是负担,那么重荷可以理解为沉重的负担。
请你把它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吧!刹:这个字也是一个多音字,在文中读chà,一刹那,它的另一个读音是shā,刹车。
请你跟老师读一遍。
(3)学写生字:(课件出示)这些是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这九个生字可以分为两类,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我们来区分一下?左右结构的字有扩、刹、烂、镶、仅,上下结构的字有范、努、替、紫。
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吗?“范”这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氵”在“艹”的下面。
组词:范围、示范。
“镶”这个字的意思是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在另一物体的边缘。
比如镶宝石。
文中说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这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右半部分两个“口”要写的小一点儿,口下面是三道横。
组词:镶嵌、镶牙。
“紫”这个字写的时候请注意上面的“此”要写得扁一些,下半部分注意不要多写笔画。
组词:紫色、紫菜。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四、再读课文,把握文章脉络。
1.过渡:生字词我们都掌握了,那么巴金爷爷是怎样写日出的呢?请你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2.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的2---5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景象。
师:那么这几个自然段中分别写了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象呢?请你快速浏览2-5自然段,找出答案。
提示:可以根据天气情况来区分。
引导交流:这几个自然段描写了三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第二三自然段写的是晴朗天气的日出,第四自然段描写多云天气的日出,第五自然段描写天边有黑云时的日出。
你喜欢巴金爷爷描写的日出景象吗?请你大声的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吧!(课件出示)2.学习第一自然段:下面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课件出示)引导交流:“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常常”和“早起”说明了什么? “早起”的目的是看“日出”。
“常常”说明“我”观察海上日出是一种经常性的行为,正是因为这种经常性的,细致的观察,所以巴金爷爷才能看出景物的变化,写出优美的文字。
你从第一自然段中还了解到哪些信息?是的,第一自然段点明了作者观看日出的时间和地点。
指导朗读: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吧!3.学习第六自然段:巴金爷爷观看海上日出有什么感受呢?你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吗?(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引导交流:“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个什么句子呀? 对,反问句。
请你读出反问的语气。
换成肯定的说法,应该怎么说? 这是很伟大的奇观。
这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个更好?对,反问句更好。
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也更为鲜明。
请你大声读一读这个反问句!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这”指的是? 海上日出,海上日出是很伟大的奇观。
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作者用一个反问句式,表达了自己观看日出的感受,赞叹海上日出是很伟大的奇观。
让我们再来齐读最后一段!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4.小结:巴金爷爷写海上日出,开头先点明观看日出的时间和地点。
2-5自然段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景象。
结尾表达了观看日出的感受。
内容完整,结构紧密。
5.赏读课文:同学们,巴金爷爷是一位语言大师,这篇课文语言质朴而准确,生动而形象,是描写日出的经典之作,下面让我们跟随视频,用心赏读巴金爷爷笔下的《海上日出》吧!(课件出示海上日出视频)五、布置作业,体会日出精彩。
海上日出是很伟大的奇观,巴金爷爷是怎样用妙笔写美景,用巧手筑奇观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深入探究。
课后请你大声朗读课文。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日出,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课文描写日出的精彩之处。
板书设计:海上日出巴金开头:时间和地点2——5:海上日出的景象结尾:观看日出的感受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一起继续学习第16课《海上日出》。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作者在海上看日出并发出了海上日出是很伟大的奇观的感慨。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去感受海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作者根据天气分别描写了晴天时、多云时、天边有黑云时三种不同情况下的日出。
(课件出示三种不同情况)二、细读课文,体会晴天时海上日出的变化师:海上日出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作者写出了海上日出的哪些变化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到五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关键的词句。
待会儿我们一起来交流。
1.学生默读圈画。
2.学生交流3.教师过渡:我们一起先来交流晴天时的日出变化吧。
同学们刚才在默读的时候,一定发现了在这两个段落当中有许多表示颜色变化的词,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先在书上圈画一下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4.教师小结(结合课件):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一开始天空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
过了一会儿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的时候,颜色是红是真红。
到了最后太阳冲破云霞完全跳出海面的时候,颜色是红得非常可爱。
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
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连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5.情感朗读:大家看作者就是这样抓住颜色变化进行描写,写出了日出时美丽壮观的景象。
带着自己的理解请大家再来读一读这两段话吧,读的时候特别关注一下这些表示颜色变化的词语。
6.教师过渡:其实这两段文字作者不仅抓住了颜色变化进行描写。
你看作者还抓住了哪个方面的变化来写呢?光亮这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同学们,一开始太阳出现小半边脸的时候是没有亮光的。
后来就在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7.积累表示时间短的词语一刹那间是指时间极短。
在第二自然段当中还有一个词语表示时间极短。
同学们发现了吗?对,就是转眼间,那表示时间短的词语还有很多,请大家跟老师读一遍。
课件出示转眼间一刹那一瞬间刹那间一眨眼眨眼间。
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边读边把这些词语牢牢地记住啦!8.感情朗读就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太阳从没有亮光一下子就发出了极强的光芒。
这种变化给人的感觉实在是太壮美,太震撼了。
带着这种震撼同学们再来放声朗读这两段话吧。
9.细品太阳位置的变化,感情朗读。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再次体会到作者是按变化顺序来写景的,写出了光亮的壮美。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
在第3自然段当中作者还写到了太阳位置的变化。
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太阳先是努力上升,接着冲破了云霞,最后完全跳出了海面。
真是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呀。
请同学们想象着这种位置变化的画面,通过读再来领略一下晴天时的日出景象吧。
10.同学们刚才的学习大家非常认真,非常专心。
老师奖励大家通过一组图片来欣赏日出的美丽壮观。
课件出示。
11.近义词填空同学们刚才在读课文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样几个意思相近的词呢?请大家尝试着选词填空吧。
老师领读一遍,光彩夺目、光芒万丈、透出亮光。
师:这些词语看似意思相近,其实也有细微的差别,让我们再读一遍增强语感。
12.在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写得特别精彩。
请大家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出示句子: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
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这句话把太阳拟人化了,具体描述太阳如何上升,生动逼真。
“努力”体现出来太阳上升的缓慢,“冲破”强调出太阳上升时的艰辛,“跳出了”给人一种欣喜之感。
让人读起来有一种壮观真切的感觉,也能从中体会到太阳顽强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威力。
13.合作朗读,加深理解。
作者这样细致地描写了太阳升起的过程,同学们有没有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热爱光明的喜悦心情。
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
读出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吧。
我们一起合作读,老师读黑字的部分,同学们读红字的部分,三、细读课文,体会有云时的海上日出1.师:晴天时海上日出就是这样一番壮观的景象。
那么有云时的海上日出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继续来关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请大家默读。
同学们读完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为什么光线直射到水面上,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呢?学生交流后老师小结:原来阳光由上而下地直射到水面,水面就把光线由下而上地反射上天。
这样天光水光融为一体,水天一色,所以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2.让我们再来通过图片欣赏一下有云时的海上日出。
(出示图片)四、细读课文,体会天边有黑云时的海上日出1.师:多么壮观的景象啊!天边有黑云时的海上日出又会是怎样的景象?让我们关注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请大家小声读。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原来天边有黑云的时候,太阳先是躲在黑云的后面。
后来太阳给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再后来太阳冲出重围,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