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腔内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主动脉疾病现代治疗进展

主动脉疾病现代治疗进展

覆盖,可提供约15—20咖的裸露支架,在释放的过程中,移植
物可利用裸露支架固定于肾动脉开口部位或肾动脉开口以上 的腹主动脉,而不会阻断肾动脉的血流,从而使近端瘤颈长度 的指征有所放宽。 目前,已经有关于AAA治疗效果的多项临床试验结果。 包括DREAM、EVAR—l、EVAR一2等。DREAM实验共纳入
脉与人工血管两分支行端端吻合。截瘫是T从A手术灾难性
的并发症,深低温、分段停循环技术有利于减少截瘫的发生,肋 间动脉重建也认为是减少截瘫发生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尚有争 议‘121。 二、腔内及杂交技术修复TAAA 虽然TAAA的手术方式不断改进,手术死亡率及并发症发 生率已明显降低,但对于高龄及一般情况差的患者仍有较高的 死亡率,因此,有学者开始致力于采用腔内及部分腔内的方法 来治疗TAAA。杂交技术是一期先行内脏动脉重建,然后二期 行覆膜支架的腔内修复。到目前为止,仅有4组病例数>10的 采用杂交技术治疗TAAA的报道,且都不是前瞻性研究。Re. sch等H列报道13例,死亡率为23%,Zhou等¨刮报道18例,死 亡率为3%,Chiesa等¨副报道13例,死亡率为23%,Black 等¨卅报道29例,死亡率为13%。上述大多数患者都是无法耐 受传统手术治疗者,有部分患者在做完一期旁路手术治疗,等 待二期腔内治疗时因瘤体破裂死亡。因此,目前多数学者认为 杂交技术只适用于无法行传统手术及完全腔内技术治疗的患 者。 完全腔内技术治疗TAAA是今后治疗的方向。2001年, Chuter等【l引制作了一种带有分支的覆膜支架,解决了内脏动脉 供血的问题。对’rAAA患者进行了完全的腔内治疗。此后,陆 续有完全腔内技术治疗’rAAA的报道,较传统开放手术有创伤 小、ICU时间短以及较少的肺部并发症等,但仍有截瘫的风险。 美国克利夫兰血管中心报道采用完全腔内技术治疗TAAA

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初步经验

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初步经验

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初步经验张涛;王峰;纪东华;李城【摘要】目的总结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PEVAR)中应用ProGlide血管缝合器的经验,探讨PEVAR术适应证及禁忌证,评估该技术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采用PEVAR术治疗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腹主动脉瘤26例,主动脉夹层10例,胸主动脉瘤2例.观察PEVAR术中应用ProGlide血管缝合器治疗手术技术成功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部患者经PEVAR术治疗即刻技术成功率为100% (38/38).术中共缝合64处股动脉入路穿刺点,其中缝合24~25 F血管鞘7例次,20~22 F血管鞘19例次,18 F以下血管鞘38例次.血管缝合器一次成功率为78% (50/64),二次成功率为100%(14/14).无缝合失败及入路动脉闭塞,无围手术期相关严重并发症,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 PEVAR术中ProGlide缝合器使用安全有效,增强手术医师经验并严格掌握适应证,有助于降低缝合器缝合失败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6(025)008【总页数】4页(P664-667)【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经皮穿刺封堵;腔内修复【作者】张涛;王峰;纪东华;李城【作者单位】116011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116011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116011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116011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治疗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5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主动脉夹层及腹主动脉瘤等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具有微创特点,但术中仍需要解剖显露股总动脉作为支架入路。

随着多种血管缝合装置普及应用,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PEVAR)技术渐趋成熟[1]。

由于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国内外已广泛应用血管缝合装置缝合主动脉支架输送器创口,还可在局部麻醉下对高危患者实施PEVAR术,进一步降低创伤及相关并发症。

凶险万分的主动脉夹层

凶险万分的主动脉夹层

凶险万分的主动脉夹层作者:景在平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5年第05期主动脉夹层是一种高度凶险的疾病,罹患该病的患者生命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

即使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谈到这个病也会胆颤心惊。

因此,有必要让大家对主动脉夹层有些了解。

五十多岁的李先生在睡梦中突然感到一阵剧烈胸痛,疼得全身冒冷汗,不停地呻吟,甚至在床上打滚。

家人立即将他送到急诊。

经过检查,医生怀疑是主动脉夹层,立即急诊做CTA 检查,果然证实了医生的预测。

紧急手术后,李先生终于转危为安。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呢?主动脉壁是由三层结构组成的。

由内至外分别是内膜、中膜和外膜。

正常情况下,这三层膜紧密贴合在一起,彼此之间没有分离。

但长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导致动脉血管硬化,会损伤血管内膜;在血压过高、外伤或者自身病变时,高速、高压的血流就会从动脉内膜破损处冲入中间层,像一把刀将血管膜分离,这就是夹层。

夹层可以沿着主动脉走势一直向下撕裂,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

在医学上,夹层在分离的中层内形成一个新的管腔,称为“假腔”。

原先的主动脉管壁为夹层的“真腔”。

医学上比较准确的定义是: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因主动脉壁弹力纤维变性、主动脉扩张和内膜撕裂形成双层管腔的疾病。

主动脉夹层是名副其实的危急症,其导致严重并发症致死率较高。

夹层形成后,最致命的危害是血管破裂。

假腔的外面只有一层薄薄的外膜,一旦抵不住汹涌的血流发生破裂,就如同江河决堤,病人会在数分钟内死亡。

夹层另一个重要的危害是真腔堵塞。

当假腔内的压力超过真腔,真腔就会压扁,甚至导致主动脉堵塞,影响全身血流供应,轻者致残,重者致命。

据国外的研究报告,在夹层发作的第一个24小时内,每过一个小时死亡率增加1%。

未得到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75%会在未来的2个星期内死亡。

主动脉夹层最易与心梗混淆老陈今年60岁,高血压已经好几年了,平时吃降压药,也是时高时低,不过也没有什么不舒服,就没太放在心上。

某天早上晨练之后,突然感到胸部剧烈的疼痛,连背部也是。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主动脉腔内修复联合远端限制性支架术中及远期临床效果评价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主动脉腔内修复联合远端限制性支架术中及远期临床效果评价

DOI:10.3969/j.issn.l007-5062.2021.04.011•临床论著•B型主动脉夹层的主动脉腔内修复联合远端限制性支架术中及远期临床效果评价李昊锟姜维良李宪伟陈哲[摘要]目的:研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联合远端限制性支架(RS)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中、远期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8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接受TEVAR或TEVAR+RS治疗的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共239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185例,女性54例,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54.2±10.7)岁。

TEVAR组111例,TEVAR+RBS组128例。

手术成功率100%。

TEVAR+RS组较TEVAR组支架远端新发破口(dSINE)发生率明显降低[14/111(12.6%)"s.2/128(1.6%),P=0.0007],同时主动脉假腔重构也明显优于TEVAR组。

结论:应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联合RS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dSINE发生,并且有利于主动脉夹层假腔重构,具有良好的中-长期疗效。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支架源性新发破口;限制性支架[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5062(2021)04-354-07prevention of distal stent graft-induced new entry after endovascular repair for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plus restrictive stent LI Haokun,JIANG Weiliang CHEN Zhe,LlXian-wEI Department of Vascular Surger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150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with a distal restric­tive stent(RS)in the treatment of B type aortic dissection in Medium and long-term clinical effects.Methods:The data of patients with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who received TEVAR or TEVAR+RS treatment in the VascularSurgery Department of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une2010to December2018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A total of239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including185males(185/239,77.4%)and54females(54/239,22.6%),aged from24to80years old,with an averageage of(54.2±10.7).There were111cases in the TEVAR group and128cases in the TEVAR+RBS group.Technical success rate100%.The incidence of distal induced New entry(dSINE)of TEVAR+R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TEVAR group[14/111(12.6%)vs.2/128(1.6%),P=0.0007],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false aortic cavity was also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TEVAR group.Conclusions:Theapplication of thoracic aortic endovascular repair combined with restrictive stent(RS)in the treatment of B-typeaortic dissection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reduce dSINE occurrence,but also be beneficial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the false cavity of aortic dissection,with good median-long-term efficacy.[Keywords]Aortic dissection;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Distal stent graft-induced newentry;Restrictive stentB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为凶险的致死性疾病。

超声介入引导与血管造影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效果对比

超声介入引导与血管造影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效果对比

超声介入引导与血管造影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效果对比陈云政【期刊名称】《医药与保健》【年(卷),期】2018(026)010【摘要】目的探究超声介入引导与血管造影下进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效果对比.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5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汝南县人民医院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患者56例,均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其中26例患者行全超声介入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设为超声组,其余30例患者均在C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导下进行手术,设为造影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超声组手术成功25例,成功置入支架25个,成功率96.2%,造影组手术成功30例,成功置入支架30个,成功率100.0%,两组手术成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x2=0.962,P> 0.05);超声组与造影组相比呼吸机使用时间、支架直径、支架长度及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超声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造影组,但手术费用显著低于造影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新发内瘘、支架移位、支架塌陷、脊髓损伤、心肌梗塞等并发症,超声组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l例,造影组患者发生心肌缺血1例,脑血管意外l例,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对比无显著差异(x2=0.997,P>0.05).结论超声介入引导下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降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疗效确切,相较于造影手术具有安全、廉价、便捷的优势,但对于肥胖等因素导致超声显像不清者仍难以适用,建议临床可根据患者需求进行手术方案的选择.【总页数】3页(P96-98)【作者】陈云政【作者单位】汝南县人民医院超声科,河南驻马店,463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3【相关文献】1.血管造影导丝引导下更换复尔凯胃管的效果2.血管造影引导下介入治疗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3.超声介入引导与血管造影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效果对比4.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在复杂型与非复杂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应用的效果对比5.超声介入引导下甲氨蝶呤局部注射联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进展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进展
术 的 飞速 发 展 和普 遍 运 用 .许 多 A D患 者 在 发 病 早 期 即 获得 确 诊 .因此 实 际 发病 率 比以往 的估 计
夹层裂 口的描述要求更 为准确。 因此 ,结合 国内
外 经 验 .并 根 据 夹 层 近 端 裂 口的 分 布 ,特 提 出一 套 夹 层 裂 口分 区 法 。该 法 主要 用 于从 升 主 动 脉 根 部 到髂 外 动 脉 的 9条 分 线将 主 动 脉及 髂 动 脉 分 为 8个 区 。该 分 区法 较 经 典 的分 型法 对 腔 内 隔 绝 术 具 有更 直 接 的现 实 指 导 意 义 。1 . I 类 即典 型 的 A .1 3 D。撕 脱 的 内 膜 片 将 主 动 脉分 为 真假 两 腔 .主 动 脉 内 中膜 撕 裂 通 常 起 于 中外 膜 之 间 .为 A D特 征 性 病 理 改 变 .所 形 成 的 隔膜 将 主动 脉 管 腔分 为真 假 两 个 腔 。假 腔 周 径 常 大 于 真腔 ,真 假 腔经 内膜 的破 裂 口相 交 通 。夹 层 病 变 可从 裂 口开始 向远 端 或 近 端 发 展 . 当病 变 累及 主动 脉 的分 支 时 ,可导 致 相 应并 发 症 。 132 1 类 主 动 脉 中膜 变 性 ,内膜 下 出血 并 .. 1 继 发 血 肿 。 主动 脉 内外 膜 弹 力 系 数 不 同 ,加 上 主 动 脉 中层 变 性 .易 造 成 主动 脉 壁 内滋 养 动 脉 破 裂 出血 ,并 继 发 壁 内血 肿 。影 像 学 检 查 中往 往 不 能
型 相 当于 D bkyI型 和 Ⅱ型 .Sa odB型相 当 e ae t r f n 于 D bky1 。Sa od分 型 更 为 简捷 实用 。 eae 1型 1 tn r f

2019版:胸主动脉腔内治疗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19版:胸主动脉腔内治疗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19版:胸主动脉腔内治疗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全文)胸主动脉腔内治疗(TEVAR)是多种胸主动脉疾病的重要治疗措施,常用于胸主动脉瘤、胸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壁内血肿、穿透性溃疡、假性动脉瘤及外伤性主动脉破裂。

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主动脉腔内治疗创伤显著降低,但是仍然存在围手术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围手术期管理仍然是整体治疗的重要环节。

随着技术的进步,主动脉腔内治疗的适应证逐渐扩展,接受治疗的疾病类型和病变的复杂程度都在增加,患者人群也往往存在更多的合并症,对围手术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共识在现有国内外相关指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临床实践经验,对围手术期常见问题进行了总结。

一、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由于搏动的血流对主动脉壁的直接影响,严密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管理是围手术期的重要工作。

血压异常是TEVAR围手术期最常见的问题,多种主动脉疾病患者合并血压的增高。

高血压不仅损伤主动脉血管内膜,也影响主动脉壁的功能,是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的重要危险因素。

国际急性主动脉夹层注册(the international registry of acute aortic dissection,IRAD)数据库中81%的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患者有高血压史,66%的TBAD患者就诊时表现为血压升高[1]。

除了基础血压升高,急性主动脉疾病带来的剧痛也造成血压难以控制。

药物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与顽固性疼痛显著增加急性TBAD的病死率(17.4%比4.0%,P=0.000 3)[2]。

围手术期低血压也时有发生。

常见的低血压原因包括主动脉夹层真腔严重受压、心包压塞、心肌缺血/坏死、主动脉瓣反流。

这些多见于A型主动脉夹层及复杂型TBAD,是尽快主动脉修复的指征。

收缩压<90 mmHg(1 mmHg=0.133 kPa)、纵隔增宽、血胸和左肩胛骨骨折提示创伤性主动脉损伤。

大动脉瘤腔内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大动脉瘤腔内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微 创 治疗 成 为可 能 。
这种 移 术室要求 同时具备开展常 规血管外科 疗 累及 髂动 脉 的腹 主动脉 瘤 。
支 架型 血 管 治疗 动 脉 瘤 已有 1 1 手术 和血 管 腔 内技 术 的设备条 件 。 大 植物采用在分叉状 人造血管近 远端附 年的 历史 。 对这 项技 术 的命 名 还仍 未 动脉瘤 的腔内治疗技术一 经出现便受 着 支 架 (V )的方 法 ,释 放 时将 移 ET
但 单 、安 全 可 靠 的 新 的 血管 病 治疗 手 合 在一 起 , 因此 也 有人 将支 架型血 管 床 经验 。 是 ,当 时应用 支架 型血管
主 段 。 是 ,血管疾 病 的治疗 效果 并 非 称 之 为 支架 - 造 血管 复 合 体 (et 但 人 s n 治疗 动 脉瘤 的范 围是 比较 局限 的 , t -
为适应 腹 主 等疾病 的治疗 曾是困扰血管 腔 内治疗 腹 主动 脉瘤 或其 他动 脉瘤腔 内。 施 脉分 叉或更 远端 的 血管 。 实 19 年 h t c 技术 的重 要课题 。 正是 由于 支架 型血 这 项 技 术 的 麻 醉条 件 可 以是 全 身 麻 动脉瘤形态结构的要求 ,9 3 C u r 管 (e t rf s n ga )的 出现 使上 述 疾病 的 醉 、 t - 1 硬膜 外麻 醉或 局部 浸润麻 醉 。 手 医师设计 了分叉 状支架 型血管用于治
统一, 检索 文献 不难发 现在 不 同的 医 到 世 界 范 围 内血 管 外 科界 的广 泛 认 植物 主干 和双侧髂 动脉支经一侧股 动 学 中心 至今 仍 在沿 用不 同的 名字 , 包 同 。近 几年 来该 技术取 得 迅猛 发展 , 脉放 入 腹主动 脉瘤 腔 内 , 然后将 对侧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进展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进展


腹主 动脉 瘤 腔 内治 疗 的进 展
周 玉 斌 综 述 吴 丹 明 审校
( 辽宁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 沈阳
1 1 0 0 1 6 )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3 2 . 2 1
文 献标 识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6 6 0 4 ( 2 0 1 3 ) 1 1— 1 0 4 3— 0 4
照 研究 。1 0 8 2例 A A A≥5 . 5 c m( 平均 6 . 5 c m) 随机 分组 , 结果 表 明 E V A R组 中短 期生 存 优势 明显 , 3 0 d 病 死 率 2组 分 别 为 1 . 7 %和 4 . 6 %, E V A R 组 输 血 少、 住 院 时间短 。长 达 8年 的 随访 结 果 显 示 : E V A R 组6 1 4例 中有 2 0 0例 因移 植物 问题 需要 再 次介 入 干 预, 因此 , E V A R 的耐 久 性 受 到 临 床 医 生 的 格 外 关 注 。2组 8年 后 的总体 死 亡率 、 动 脉瘤 相 关 死 亡率 、 生 活 质量 无 统 计 学 差 异 。 由于 E V A R 组 病 例 需 要 C T 监 视 及 再 次 介 入 的 干 预 ,因 而 花 费 较 高 。 E V A R一1 研 究显 示 E V A R组 早 期 生 存优 势 明显 , 但 是 术 后 2年 2组病 死 率 相 当 , 术 后 6年 2组 动 脉 瘤 相 关 的 死 亡 率 相 同。 为 什 么 随 着 时 间 的 推 移 , E V A R组 早期 的生存 优势 不 复存 在 ?亚 组 分析 显 示 E V A R组 心 血管病 死 率过 高可 能 为 其部 分 原 因 。 因 为 E V A R一1 研 究 开始 于 1 9 9 9年 , 8年 间有 2 5例 发 生 支 架断 裂 。移植 物 断裂反 映 当时 的腔 内治 疗器 械

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现状及进展

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现状及进展


胸 主动脉 腔 内修 复术
或全部弓上分支血管开 口。以往人们认为直接覆盖
左 锁骨下 动 脉安全可 靠 , 但 随着 临床病 例 的增 加 , 直
接 覆盖左 锁 骨下动脉 所带来 的并 发症 逐渐 引起人 们
胸 主动脉腔 内修 复术 ( t h o r a c i c e n d o v a s c u l a r a o r — t i c r e p a i r , T E V A R) 治疗 范 围包 括 主 动 脉 夹 层 、 主 动 脉穿 通性 溃疡 、 主动脉 壁 问血肿 、 胸主动 脉瘤及 假性
治疗 主动脉 夹层 , 已经 显示 出其 巨大 的优越 性 , 取得 了比较令 人 满 意 的近 中期 疗 效 。国 内熊 江 等 对 腔 内修复术 治疗 S t a n d f o r d B型 主 动脉 夹 层 的 1 3 0 4 例 患者进 行 了 Me t a分 析 , 结 果 显 示 技 术 成 功 率 达 9 9 %, 3 0 d病死 率 为 2 . 6 %, 假 腔 血 栓 化率 9 2 . 9 %。 国外 P a r k e r 等 分 析 了腔 内修复 术治疗 9 4 2例复 杂 S t a n d f o r d B型主 动脉 夹层 的结 果 , 结 果 显 示 院 内病 死 率为 9 %, 急诊 中转外 科 手 术 率 为 0 6 %, 在 随访

主 动 脉 腔 内修 复 术 专 栏 ・
( 述评 )
主 动脉 疾 病 腔 内治 疗 现状 及 进 展
黄连 军
[ 关键词 ] 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腔 内修复术 ; 介入治疗 [ 中图分类号 ] 1 1 5 4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 0 0 7 - 5 0 6 2 ( 2 0 1 3 ) 0 6 - 6 9 8 - 0 2

主动脉腔内修复技术日臻完善——301医院“主动脉腔内修复技术”高级课程新闻发布会

主动脉腔内修复技术日臻完善——301医院“主动脉腔内修复技术”高级课程新闻发布会

e d pami eiuu srs , a dc u N2tr n liaei a ce t n o ls crt l m t s n 2J n emiakn s np n ra— e e
i bt eld s nt na dnui rs t c J .It i h m Cl c e 2 e yf co nisl eia e[ ] n Bo e e a l u i n sn J e l
型血 管 成 功 进 行 了腹 主 动脉 瘤 的腔 内修 复术 ( noacl n E dvsua a一 r
3 2 OU .
复杂主动脉扩张 性疾 病技术 上 的挑战 还远 没有结 束 ,但 总体 上 ,各类器材和技术 的发 展正 日臻 完善 。 在 2 1 ” 0 0年 5月 2 7
日召开 的 “ 动脉 腔 内修复 技术 ” 高级 课程新 闻发布 会上 , 主
1 郝贤 ,王星云 ,姜德友 . 1 健脾活 血方 对 2型糖 尿病 大 鼠胰 岛素抵
抗 的影响 [ ].中医药学报 ,20 J 0 9,3 ( ) 8—1 . 7 4 :1 9
1 阮永 队,陈红梅 ,莫冰泉 ,等 .中医温 阳健脾 法与降糖药合用治 2
疗 2型糖尿病胰 岛素 抵抗 阳 虚证 [ ].广州 中医 药大 学学 报, J
1 姜淼 ,王世东 . 3 黄连人参对药治疗 2型糖尿病胰 岛素抵抗机制的
试验研究 [ ].新 中医 ,2 0 ,3 5 :8 9 . J 0 6 8( ) 9— 1
1 李莉芬 , 玉红 . 4 吴 健脾化痰活血法改善 2 型糖尿病胰 岛素抵抗的 临床观察 [ ]. J 北京中医 , 06 2 7 : 9 — 9 . 20 , 5( ) 3 5 36 1 彭丽娟 . 5 健脾祛湿化痰方对 2型糖尿病胰 岛素抵抗的影响 [ ]. J

主动脉夹层微创腔内治疗的进展

主动脉夹层微创腔内治疗的进展

主 动 脉 夹 层 的 微 创 腔 内 治 疗 是 腔 内 隔 绝 术 (n e— d v s ua r f e cu in, VGE) 治 疗 腹 主 动 脉 o a c lr at x l s g o E 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主 动 脉 病 变 的 腔 内 治 疗 相 比 均 相 差 甚 远 , 前 还 未 目
开 该 动脉 , 该 方 法 对 导 管 技 术 要 求 高 , 费 时 间较 但 耗
长, 目前 还 不 宜作 为 常 规 方 法 。 们 在 开 展 该 手术 之 我 初 便 考 虑 到 这 一 问题 , 手 术 中 一 直 遵 循 上 述 原 则 , 在 至今 1 O余 例 降 主 动脉 腔 内手 术 无 1例 发 生 截 瘫 。 O
疗 的 1年 病 死 率 和 并 发 症 率 大 大 低 于 传 统 开 胸 手
术 , 腔 内 治 疗 的 1年 存 活 率 和 假 腔 内 血 栓 形 成 率 而 明 显 高 于 保 守 治 疗 , 些 研 究 充 分 证 明 了 主 动 脉 夹 这 层 腔 内 治 疗 的 安 全 性 、 要 性 和 有 效 性 。 技 术 上 来 必 从 讲 , tn o d B 型 主 动 脉 夹 层 只 要 瘤 颈 长 度 大 于 S a f r
首 先 以 腔 内 隔 绝 术 治 疗 主 动 脉 夹 层 获 得 成 功 , 后 此 在 日本 、 兰 、 国 等 国 家 都 有 报 道 。 但 是 与 问 世 比 荷 德 它 仅 早 两 年 的 腹 主 动 脉 瘤 腔 内 隔 绝 术 相 比 , 技 术 该
的 发展 速 度 和 普 及 程度 均 很 缓 慢 。 究其 原 因 , 非 主 并
达 到 传 统 升 主 动 脉 置 换 手 术 的 水 平 , 此 在 临 床 应 因

腔内血管支架联合球囊扩张治疗主动脉瘤的效果比较

腔内血管支架联合球囊扩张治疗主动脉瘤的效果比较

腔内血管支架联合球囊扩张治疗主动脉瘤的效果比较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腔内介入治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主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腔内血管支架联合球囊扩张治疗成为治疗主动脉瘤的一种常见方法,其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腔内血管支架联合球囊扩张治疗主动脉瘤的效果进行比较,并探讨其优势和劣势。

腔内血管支架联合球囊扩张治疗主动脉瘤是一种介入治疗方法,它通过在主动脉瘤部位放置血管支架,再利用球囊扩张来修复和加固血管壁。

这种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并且可以在无需开刀的情况下有效地治疗主动脉瘤。

首先,腔内血管支架联合球囊扩张治疗主动脉瘤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研究表明,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修复主动脉瘤,恢复血管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减少症状和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实践中的数据显示,治疗后主动脉瘤的塌陷率明显下降,血管直径得到恢复,血流动力学改善,预防了主动脉瘤的进一步扩张和破裂。

其次,腔内血管支架联合球囊扩张治疗主动脉瘤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治疗更加安全和有效。

手术治疗需要开刀和心脏停搏等复杂步骤,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技术要求较高。

而腔内介入治疗只需要在血管内插入导管,减少了手术的创伤和并发症的风险。

研究发现,腔内治疗的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恢复时间短,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腔内血管支架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还具有适应症广泛的优势。

相比于手术治疗,腔内介入治疗不受病变形态和位置的限制,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主动脉瘤。

无论是病变在升主动脉、弯曲部位还是分叉主动脉,甚至是复杂的多发主动脉瘤,都可以通过腔内治疗得到有效管理。

这种方法在个体化治疗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为医生提供了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可能性。

与之相对应的是,腔内血管支架联合球囊扩张治疗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风险。

首先,腔内治疗需要高超的技术和经验,手术操作难度较大。

手术者需要掌握血管导管的准确定位、球囊扩张的力度和时机等关键技术,这对于医生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

真假双腔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术后远端瘤样扩张的早期结果研究

真假双腔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术后远端瘤样扩张的早期结果研究

Candy-plug“糖果夹”技术⑺。对于胸腹主动脉或腹 主动脉段的夹层远端扩张而言,内脏动脉的受累使 腔内治疗更具挑战。狭窄的真腔、发自假腔的内脏 动脉以及散在多发、口径不等的内膜破裂口等因素 使从真腔途径进行腔内治疗变得更加困难。海军军 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在实践中发现对于一些具有 特定解剖结构的夹层患者,可采用真假腔途径进行 干预,即在内脏动脉段从假腔侧隔绝破口,肾下主
【摘要】目的 评估真假腔途径治疗主动脉夹层术后远端瘤样扩张的早期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 析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10例接受真假腔干预治疗的主动脉夹层 术后远端瘤样扩张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手术平均时间(126.0±38.5)min,围术期无 死亡和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7.1±&1)个月,患者内脏分支动脉均通畅,无狭窄或闭 塞。1例患者因骼动脉支架闭塞再干预治疗,无主动脉相关死亡。干预后真腔直径在腹腔干、肠系膜上 动脉、肾动脉和腹主动脉分叉处四个测量平面均显著升高(P<0.05);未见假腔进行性扩大,假腔直径不 同程度地减少。3例患者假腔完全血栓化,1例患者胸降主动脉段假腔完全血栓化,5例患者腹主动脉 假腔完全血栓化。结论真假腔干预治疗主动脉夹层术后远端瘤样扩张的早期结果满意,提供了一种 新的治疗策略。
件如下:①腹主动脉假腔最大平均
直径小于4 cm;②假腔供血的内 脏动脉直径与该动脉同平面的内
膜破口相差小于2 mm0 患者术前评估腹腔干动脉上
方1 cm处的假腔直径,并以此选 择假腔内支架尺寸,控制放大率在
10%左右。患者全身麻醉,采用 Seidinger技术分别穿刺双侧股动 脉。导入6F猪尾导管,分别于真假 腔内造影明确远端破口大小和分

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的进展

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的进展

腹主动脉瘤(AAA)是一种常见的动脉扩张性疾病,患病率占主动脉瘤的63%~79%[1],一般位于肾动脉远端,常波及髂动脉,也可位于肾动脉以上,称之为胸腹主动脉瘤(T-AAA)。

AAA的治疗主要分为传统开放式手术(OP)和腔内修复手术(EVAR)。

1991年Parodi首次报道应用支架型血管腔内治疗AAA,该技术由于为相对开放式手术,具有创伤小、围术期死亡率低、并发症少等优势而迅速在临床推广应用[2]。

2006年美国共完成21725例EVAR,并超过AAA开腹手术的应用[3]。

但是并不是所有AAA都符合腔内治疗解剖标准,国外报道所有AAA中符合率为20%~50%[4],国内报道约80%的肾下动脉瘤可行EVAR[5]。

理想的行AAA腔内治疗的条件为[6]:(1)行腔内治疗后至少能保留一侧髂内动脉;(2)肠系膜下动脉不是结直肠的必需血供来源;(3)近端瘤颈长度大于15mm;(4)近端颈部血管内径小于28mm;(5)近端瘤颈成角小于60°;(6)近端颈部血管形态呈锥形时上下端相差小于4mm;(7)髂动脉支架锚定区小于20mm;(8)髂股动脉允许输送器通过。

但近年来随着覆膜支架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上标准得到不断放宽。

瘤颈由大于1.5cm改进为大于1.0cm,肾下瘤颈角也由应小于60°改为小于75°,甚至一些复杂性AAA也能得到腔内治疗,使AAA 腔内治疗术得到迅猛发展。

了解每一种覆膜支架的特点及腔内治疗技术,便于为患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1覆膜支架的特点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覆膜支架有5种,即直管型支架、分叉型支架(一体式和分体式)、单分支型支架、开窗型支架和分支型支架。

前3种较常用,而开窗型支架及单分支型支架还处于初期研究阶段,仅在一些大的研究中心进行了临床试验。

每种支架都有其适应不同类型和情形的AAA:(1)直管型支架主要用于肾动脉下及分叉上的AAA,此型支架的释放较单纯,易成功。

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疾病64例

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疾病64例

脉疾病有 广泛的适应证 ,尽管支架 系统本身可以带来内漏等并发症 ,但 风险小 ,死亡率低 。
【 关键词 】 动脉瘤 ;动脉 夹层 ;外伤 ;支架 ;腔 内隔绝术
中图分类号 :R 4 . 5 31 文献标识码 :A d i 03 6 ̄i n17 — 6 9 0 21 . 4 o: . 9 .s. 4 4 5 . 1 . 1 7 1 9 s 6 2 06

步治疗 死 亡 5 ( 78 例 占 . %)均在术后 1月 内,其 中 4 死于严重 的合 并症 ,1例死 于主 动脉瘤破 裂。生存 3年 以上者 8例 例
( 1 .%) 占 25 ,2~3年 1 2例 ( 1.%) 1 占 87 , ~2年 2 O例 ( 3 .%) 年 以 下 1 占 1 3 ,1 9例 (97 。结 论 支 架腔 内 隔绝 术 治 疗 胸 主 动 2. %)
o ea o s eepr r du dr S ud c. eut 8css 1.%1 r o s vdwi n oek 4css eeslcoe t n3 p rt n r ef me n e A g ia e R s I ae (25 e be e t ed l , ae r ef lsdwi i i w o D n s we r h a w - h
( eat etfC rih re ugr,h f l t epe Ho i lff ns nvr t Z ejag2 2 0 , hn) D p r n ado oai S rey te i ie m o t e A a dP ol s t l guU i sy h ni 1 02 C ia p ao a e i, n fb tat Oj c v oea a e f cv ns o d v sua e t rfec s nfr o i dsae. to sA t set e A src】 bet eT l tt f t ees f n o ac l s n— a xl i rc i ssMeh d r r p cv i v u eh ee i e rt g t u o o at e eo i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血管重塑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血管重塑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

•综述•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血管重塑预测因素的研究进展杨睿,熊江,郭伟,贾贺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北京100853)近年来,TEVAR被广泛用于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数项RCT及荟萃分析研究均显示出其具有明显的优势,有逐渐成为TBAD—线治疗方案的趋势〔"I。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接受TEVAR的TBAD均能达到良性转归,部分患者术后仍会出现主动脉扩张、假腔不闭合等血管重塑不良情况,导致远期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讯現因此,早期识别并控制可能预示TEVAR后血管重塑不良的因素尤为必要。

本文就此问题综述相关文献,从手术干预时机的选择、TBAD的不同亚型、支架移植物长度的控制、腹部残留裂口的影响、术后内漏的类型等角度进行探讨,最后提出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研究方法对TEVAR后血管重塑结果进行展望。

1手术干预时机选择由于复杂型TBAD早期和5年死亡率分别高达16%和40%[6-7],尽早进行TEVAR干预已在学界达成了共识叫对于非复杂型TBAD,过去的研究表明在急性期(起病14d之内)实施TEVAR的血管重塑效果优于慢性期(起病超过14(1)3"。

然而,2013年一项针对大宗病例的K-M生存曲线研究发现,夹层起病后1个月之内的生存率下降比较明显阳,这引起了学界对原有分期标准能否准确评估TBAD的质疑。

Dake等问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夹层分类系统DISSECT分类法,旨在解决传统分期方法滞后而无法有效评估TEVAR效果的痛点。

这种分类法将夹层的分期从起病时开始计算并界定为3个时期,即急性期(W14d)、亚急性期(15~ 90d)和慢性期(>90d)。

随后发表的VIRTUE(前瞻性多中心注册研究)中期结果为DISSECT分类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其结果表明亚急性期术后DOI:10.3969/j.issn.1674-7429.2021.01.0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770465)通讯作者:熊江,电子邮箱:*********************血管重塑程度与急性期相似,而在急性期进行TEVAR的风险明显高于亚急性期和慢性期⑸。

杂交手术治疗胸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护理

杂交手术治疗胸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护理
表 1 胸 主动脉扩张性患者一般资料
序号 性 别 年龄 ( ) 岁


伴发病
植 物 , 位 后 控 制性 降压 至 收缩 压 7 mH ( i 定 0m g 1ml l — Hg 0 13P ) 释放 移 植 物 ( 用 覆 膜 支架 为先 键 = .3 k a , 采 公 司生 产 ) 造影 显 示 支架 形 态 良好 、 置 准确 、 腔 , 位 假 消失 , 手术 成功 。
胸 主动 脉扩 张 性疾 病 包括 主 动 脉夹 层 及 主 动 脉 下进 行 搭桥 术 , 于局 麻 下 进 行 隔绝 术 , 搭 桥 及 隔 l例 瘤 , 一种 发 病 突 然 、 有 潜 在 灾 难 性 的疾 病 , 未 绝 术 一期 完 成 , 搭 桥术 后 5— 期 行 隔绝术 。 是 具 如 5例 7d二 能早 期 诊 断 、 时 治 疗 , 死 率 极 高 , 后 极 差 … 。 及 病 预 12 1 搭 桥 手术 .. 颈 根 部 弧形 切 口, 锁 乳 突 胸 对 这类 疾 病 的治 疗包 括 传统 的开胸 主 动脉 人 工血 管 肌 内侧显 露 两侧 颈 总 动 脉 , 侧 胸 锁 乳 突肌 内侧 显 左 置换 手术 及腔 内 隔 绝 术 , 随着 数 字 减 影 血 管 造 影 露 椎 动脉 近侧 的锁骨 下 动 脉 。取 6m 带 环 G r 而 m oe—
(S ) D A 的问世 , 9 O年代 中晚期血管外科在放射科 密 T x 工 血管 , 右 颈 总 动 脉 一人 工 血 管 侧端 吻合 ; e人 行 切配合下的一种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 、 复快 、 均 横断左颈总动脉 , 恢 平 结扎近断端 , 远断端 与人工血管侧 住院时间短的众 多优点- , 2 由于7 嘞手术死亡率 可 孔吻合 ; J _ f : 再于椎动脉近 段约 1c m处横 断 L A, s 结扎 达 1% 一 0 , 0 3 % 使不 能耐受手术 的高危夹层动脉瘤 近断端 , 远断端与人工血管端端吻合 。 患 者获 得 了 救 治 的机 会 。我 科 从 20 0 8年 5月 以来 12 2 腔 内隔绝术 根据 术前 评估选择髂动 .. 对 邻 近或 累及 主 动 脉 弓部 的胸 主 动脉 瘤 及 夹层 病 例 脉 未受 累的一 侧 , 剖 出 股 总 动 脉 或 髂 动脉 作 为 导 解 实施 杂 交手 术 6例 , 于抢 救 及 时 , 备 充 分 , 后 人 动 脉 , 5 由 准 术 用 F带 标 记 猪 尾 导 管 置 于 升 主 动 脉 , 高 用 精心护理 , 均取得满意效果 , 现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压投药泵造影 , 造影显示 弓降部主动 脉血管破 口的 位置 , 测量主动脉 夹层 ( D 最 大直径和长度 , A ) 据此 11 I床资料 本组 6例 , 5例 , 1 , . 临 男 女 例 年 选 择适 当 口径 和 长 度 的移 植 物 。将 全 身 肝 素 化 ( 肝 龄4 3—7 2岁 , 均 5 . 3岁 。患者 一般 资 料 比较 见 平 73 素 lm / g静 脉推 注 ) 经导 入 动脉 穿 刺将 超硬 导丝 gk, , 表 1 。 导 人真 腔 并直 达 升 主 动 脉 , 沿 该 超 硬 导 丝 导 人 移 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腔内治疗进展
针对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含有多种类型,有假性动脉瘤、真性动脉瘤以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

但在主动脉扩张性疾病中,腹主动脉瘤是其代表疾病之一。

随着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与腹主动脉瘤的首例成功,积极采用腔内治疗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其进展非常迅速。

标签:主动脉扩张性,腔内,治疗进展
1前言
所谓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就是指主动脉病理出现的一种扩张状态。

其中主要代表疾病类型有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两种[1]。

近年来,对于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治疗,都是采用腔内治疗,即以肾下腹主动脉区与胸降主动脉作为重要治疗区域。

在腔内技术以及器具等不断的发展,涉及多种性的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均可利用分支技术、开槽技术以及微创腔内技术等给予治疗。

本文针对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即腹主动脉瘤通过腔内治疗进展,进行简要分析。

2腔内治疗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进展研究
2.1腹主动脉瘤疾病概述
在动脉瘤中,经常遇见的一种疾病就是腹主动脉瘤,该疾病存在相对比较傲的破裂倾向,所以直接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存质量[3]。

腹动脉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在年龄>65岁老年人中,其发病率更为显著,可达5%~7%的发病率。

自近年以来,腹主动脉瘤发病率随着超声和各种腹部影像学检查的应用发展而增高,但是当我国对于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成功完成首例之后,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进展,获得了进一步提高。

从腔内治疗肾下型腹主动脉瘤转至为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从传统的腹主动脉瘤治疗,逐渐转向先进且扭曲复杂的腹主动脉瘤治疗。

2.1.1双侧髂内动脉治疗
腹主动脉瘤是主动脉扩张性疾病中一种具有代表性、重要的病[4]。

在腔内治疗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过程中,首要治疗的是腹主动脉瘤,然而在腹主动脉瘤中,所涉及的有双侧髂内动脉。

通常情况下,腹主动脉瘤不但涉及到双侧髂总动脉,而且也涉及到双侧髂外动脉,某些患者需要将髂内动脉进行保留,且至少保留一侧,在这时候,难免会发生内漏等并发症。

以前对于髂动脉瘤内压力,均是采用主单髂和股股转流进行将其降低,并将其破裂给予有效预防,与此同时,需要确保一侧髂内动脉具有充足的血量。

伴随新技术的快速进步下,即可采用“三明治”技术,把髂外动脉与髂内动脉经过双侧股动脉路径,给予统一放置覆膜支架,腹主动脉支架远端部分重叠头端,从而实现髂内动脉的保留。

2.1.2近肾动脉瘤治疗
在主动脉扩张性疾病腔内治疗中,除了研究治疗腹主动脉瘤中的双侧髂内动脉进展之外,也需要研究腔内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的进展。

所谓近肾动脉瘤,实质指的是动脉瘤涉及的双侧肾动脉[5]。

通常下,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往往需要1.5cm以下的安全锚定距离,而近肾腹主动脉瘤具有<1.5cm的锚定距离,有时候还会干涉到一侧肾动脉,进而致成传统的腔内隔绝术难以成功,严重时肾功能会受到隔绝肾动脉而衰竭,特别在腹主动脉瘤合并孤肾中,其情况显得更为严重。

但是,在腔内技术快速发展的熏陶下,该类问题随之也得到有效的解决。

在腔内治疗近肾动脉瘤中,主要有多层裸支架技术、烟囱技术以及开窗技术等,尤其开窗技术的应用,其对于分支动脉的保留,发挥着良好的作用。

利用在前期阶段制定的支架,把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或双肾动脉等开口的部分,统一开窗于支架上,其中双肾动脉是经过妥当测量的,同时将其三维关系以及相对位置,经过利用开窗口边缘x线上的标志于手术当中进行显示,最后将近肾腹主动脉瘤进行隔绝,从而确保了分支动脉的保留。

此外,开窗技术在应用前,对于测量分支动脉的相对位置以及三维关系的要求,非常严格,目的是防止在手术中,遮盖分支动脉的发生,不仅如此,在支架上开窗口径相对比分支动脉,稍微比较大,这样就会防止分支动脉的正常血供受到影响,但是也难免会导致出现内漏。

2.1.3并发症处理
在腔内治疗主动脉扩张性疾病中的腹主动脉瘤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如内漏等,因此需要给予进行处理。

常用的处理手段有开放手术处理、球囊扩张挤压法、金属支架置入法、短段覆膜支架置入法等。

首先是球囊扩张挤压法应用处理,通过利用球囊扩张挤压,从而将动脉瘤壁紧贴于支架血管,当支架血管的弹性扩张还未达到彻底状态时,就比较适合采用该处理法。

其次是开放手术,当腔内治疗由于支架血管放置不成功,或者是在支架血管附近出现渗漏,从而无法进行正常操作的时候,即可采用手术治疗,以捆扎瘤颈作为内漏的解决方式。

最后就是金属支架或者短段覆膜支架置入法,当支架血管出现扩张不彻底、位置没有达到预计部位等情况的时候,采用金属支架或者短段覆膜支架置入法进行处理比较适合。

此外,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对于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之后的I型内漏并发症,将生物蛋白胶通过瘤腔内预留导管,并采用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其效果非常良好。

目前,采用Onyx系统,能够有效处理内漏,即经过先进的微导管技术,在瘤腔中注入特制胶,从而达到封闭内漏的目的。

3总结
总而言之,在主动脉扩张性疾病中,积极采用腔内技术治疗,具有优质的效果和无限的进展空间,尤其是在腹主动脉瘤的腔内治疗,其治疗进展更为显著。

该方法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和大力推广[6]。

参考文献
[1]陆清声,景在平.主动脉弓扩张性疾病的腔内治疗[J].外科理论与实
践.2011,2(02):56-60.
[2]景在平,陆清声.主动脉弓疾病的腔内及杂交治疗[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8(03):34-40.
[3]乔彤,刘长建,刘晨,黄佃,王炜,张明,冉峰,周敏.B型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及其中期疗效观察[J].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0,4(03):23-30.
[4]景在平,陆清声,冯家烜.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并发症[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3(04):23-45.
[5]景在平,裴轶飞,陈泉.主动脉扩张病腔内微创治疗新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2007,8(05):67-70.
[6]荆全民,韩雅玲,王效增,栾波,邓捷,王祖禄,王冬梅,王守力,金红旭,刘晓江. 46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治疗经验[J].沈阳部队医药.2007,5(04):89-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