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阅读の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张庆宗
论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
如果教师能够和学生建立一种友好合作的关系, 将有助于
学 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
因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人们一般会参
加 自己有兴趣的活动并且会 自愿地 、 热情地参 与 自己选 择 的该项活动 。
三
外语学 习动机激发策略在教学中的运用
14 6
维普资讯
() 1努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 兴趣是成功 的一半” 。大量研究表 明学习兴趣
特殊 的; 可以是长远的 , 也可以是短期 的。一般的或长远的
学习目 标显得笼统而抽象, 争取好成绩” 而特殊的或 如“ 等,
短期的学习 目标是明确 而具体 的, 在本次单词默写 中取 如“
般或长远 目 标更为有 效。同时学 习 目 的确立需要根据学 标
生 的英语水平逐步提 高。不能仅仅满足于校方规定的考试
语学 习动机的途径。动机 既受到学 生 自身因素 的影 响 , 同 时也受到由老师控制的外部环境 的影 响 1学习者的态度 在一 定程 度上 , ) 态度决 定动 机。很 显然 , 学习者得益于积 极的态 度而 消极 的态度 会导致 动机
6奖励和惩罚 奖励和惩罚是控制学生学 习动机的常 )
进行外语 学习动机研究可 以帮助我们理解外语学习的 心理过程 、 因素及个体差异 , 社会 其更重要 的意义是探索激
3成就需要 )
成功 或成就需 要是人 相对稳定 的特质 ,
发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途径与策略。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
实践 以及相关的动机理论 , 出几条动机激发策略 , 提 以期对 外语 教学效率的提高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二
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学与教的心理学智慧学与教的心理学 教师、教学与教育心理
2. 教师帮助:在成绩较差的学生完成功 课时,教师应该何时给与帮助?
3. 跳级:学校应鼓励特别聪明的学生 跳级或者提前进入大学吗?
• 个人风格:耐心、幽默、灵活、激情
1. 专家型教师的特点:
• 拥有专业化的知识(内容知识,教学法 知识,更多的知识储备)
• 富有创造力和洞察力 • 较高的工作效率(技能熟练、计划、监
督和评价) • 有班级管理的策略 • 了解学生,了解自己(优点、缺点)
真是教师造成的差异吗?
• 教师在学生生活中起重要作用。 • 优秀的教师能够鼓励全部学生在
学业上有出色表现,成绩较差的 学生首先从优秀的教学中获益。
优秀的教学是......?
• 科学还是艺术? • 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 • 一般的理论的应用还是针对具体情
境的创造? • 好教师是乐于释疑还是善于发问? • 是主讲人还是引导者?
讨论 2
• 你认为优秀的学习者是怎样的? 有哪些特点?
3. Santrock, J. 2005. Educational Psychology.世界图 书出版社。
4. 吴庆麟,2009年,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 张庆宗,2011年,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外语 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 赵希斌,1912年,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 学习的10个困惑,华东师大出版社。
• 哪些方面是专家型教师掌握,而新手型 教师没掌握的?总结优秀教师的共同特 点。
将你们组的讨论笔记交给助教老师,在 纸条的左上角写上以下信息: 1. 专业 2. 学号 3. 姓名 4. 日期
优秀教师
• 职业奉献:爱岗敬业、努力勤奋、准备充分、热 爱学生
自我效能感与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与对自主学习的影响作者:王婷婷来源:《东方教育》2017年第08期摘要:自主學习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也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难点。
笔者研究了自我效能感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及其增强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希望对外语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我效能感1.引言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
(王蔷,2015)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学习者本身的角度出发,选取自我效能感为探究目标,探讨了自我效能感对自学习的影响。
当然,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很多,这也是笔者今后要研究的方向。
2.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最早出自于班杜拉。
他认为在“知识与行为之间,还存在一个调节因素:个体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即自我效能感(汪伟,李星,2015)。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张庆宗,2004)3.自主学习的概念自主学习的概念和理论出现于 20 世纪 70 年代,加德纳和米勒的《外语自主学习》一书很好的弥补了语言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Gardner,Miller,2002)张庆宗将学习理论归结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对于自主学习的概念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
国外主要有:Holle 认为自主学习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Dickinson认为自主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态度,又是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Littlewood却认为自主学习主要是学习者独立做出选择的愿望和能力。
(李雪莲,2006)国内学者戚宏波认为自主学习与现在流行的学习着自主实质上是同一回事,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胡杰辉将自主学习能力代表性理论概括为责任行动说和学习控制说。
(尹华东,2014)4.自我效能感对自主学习的影响自我效能感是源自个体内心的一种情感。
英语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英语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文本文是参考文献写作指导,简单的介绍了英语毕业论文的一些参考文献格式范文。
文章类型:英语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一英语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一1. Brown, H. (2006). Reading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eijing: World Press2. Ellis, R. (2000).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3. Horwitz, E.K.&Cope J. (1986).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TheModernLanguage Journal, 70(2):125-1324. Horwitz ,E .K. (1986).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ForeignLanguage Anxiety Scale. TESOL Quarterly, 20(2):559ForeignLanguage Anxiety Scale. TESOL Quarterly, 20(2):559——562.5. Krashen, S.D. (1985).The Input Hypothesis.London: Longman6. Maslow, A.H.(1970).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ed.).New York: Harper and Row7. Piaget, J. (1926). The Language and Thought of the Chil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8. Rodgers, C.R. (1969). Freedom to Learn: A View of What Education MightBecome.Ohio:Merrill9. Vygotsky, L.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MentalProcesse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0. 陈青岩,(2013),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新探究.南昌教育学院学报(3):85-8611. 陈巧薇, (2010), 国内英语学习焦虑研究10年综述.赤峰学院学报(8):152-15412. 陈琦、刘儒德, (2007), 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3. 陈琦、刘儒德、张建伟, (2001), 教育心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4. 车文博, (2003), 人本主义心理学.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5. 郭永玉、王伟, (2007), 心理学导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学导引.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6. 贾冠杰, (2006), 二语习得论.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7. 贾冠杰,(2010),英语教学基础理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18. 刘文娟, (2010), 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及其对策.济南职业学院学报(4):104-10619. 廖晓燕,桑龙扬, (2010),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焦虑降低的对策.九江学院学报(1):113-11520. 闵芬, (2008), A Case Study of Correlation between English Learners’ Anxiety andTheir Oral Performance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1. 王寅,(2007), 认知语言学. 上海: 上海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林尘译, (2011), 自我与本我。
第二语言学习歧义容忍度研究
2012年第2期总第112期No.2. 2012Sum 112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第二语言学习歧义容忍度研究王友鸿 张素敏(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24)摘 要: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研究了歧义容忍度,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框架及测试模式。
通过回顾和评述第二语言学习歧义容忍度这一领域主要的研究成果,指出其在理论上缺乏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界定,在研究方法和手段具体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缺乏采取有效手段对歧义容忍度进行有效干预的研究,以期对英语教学与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歧义容忍度;第二语言学习;系统的全面的界定;干预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2)02-0324-02收稿日期:2012-01-17作者简介:王友鸿(1970-),女,河北保定人,讲师,从事英语语言与教学方向的研究。
张素敏(1971-),女,河北新乐人,副教授,从事英语语言与教学方向的研究。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重点课题)(201102038)。
一、歧义容忍度的界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歧义容忍度进行了界定。
美国心理学家Frenkel-branswik认为歧义容忍度“是个体或群体在面对一系列不熟悉的、复杂的、或不一致的线索时,对模棱两可的信息进行知觉加工的方式”。
Budner认为不同的歧义容忍度反映了个体不同的倾向,它影响到个体所有的认知和情感运行方式和思想、态度体系。
他通过分析歧义产生的原因,把模糊情景分为三类:1.没有提供已知线索的全新的、陌生的情景;2.出现了许多错综线索的复杂情景;3.很难进行整理分类并摸索出头绪的难以解决的情景。
Birckbichler和Omaggio从歧义容忍度的影响因素着手研究指出,个体的歧义容忍度是因任务而异的,即:个体在面临不同的任务情景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容忍度。
Ely从语言学习课堂反映出发,把歧义容忍看作是一种情感/性情学习风格。
自考11500外语教学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自考11500外语教学心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选择题1.翻译法以心理学上的机械主义为理论基础。
2.直接法以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3.帕默是直接法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4.自觉对比法是在巴普洛夫学说基础上建立的。
基础是以别里亚耶夫的外语教学心理学为理论。
5.别里亚耶夫所著《外语教学心理学概论》主张从自觉学习外语→直觉掌握外语。
6.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7.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控制思维过程的三条联想规律:接近率、相似率、对比率。
8.在交际活动中有三个主要因素:1.说话者2.听话者3.信息系统9.知识的特点是可以理解和记忆。
10.技能的特点是可以模仿和练习。
11.三种掌握外语言语技能:领会式掌握、复用式掌握和活用式掌握。
12.早在1861年,布罗卡就发现左脑额下回和言语表达有关,是词的运动表象中枢。
13.言语实践是形成语感的决定因素。
先天素质和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语感的形成。
14.言语产生过程主要包含计划和执行这两个步骤。
15.通常既按记忆内容可划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等多种.16.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阶段,人的一切记忆都从识记开始。
识记按其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经过主观努力,还可以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17.根据识记材料之有无意义或学习者是否了解其意义,识记还可区分为意理识记和机械识记。
18.在识别言语的语音过程中,实际上存在着非常短暂的三个阶段,这就是听觉阶段,语音阶段和音位阶段。
19.有三种表征,称为记忆代码,可用以在长时记忆中储存信息。
这便是语言的(言语的)、表象的和运动的代码,其中最重要的代码是语言。
20.情节记忆记录个人的某些经验和情节。
语义记忆则储存概念和规则。
21.短时记忆倾向于保持逐词内容,而长时记忆则倾向于保持意义。
22.恢复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即一种是再认,另一种是重现。
23.句子有两类特征,即逐字逐句表征(表层形式)和命题表征(意义)。
外语学习焦虑的产生与克服
外语学习焦虑的产生与克服摘要:外语学习焦虑是学习者在外语学习或外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焦虑心理。
这种焦虑心理在很多学习者身上都有体现。
而这种焦虑心理往往对学习者的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为帮助学习者克服焦虑心理,本文针对产生外语学习焦虑心理的不同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提高外语学习效果和外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外语学习;学习焦虑;焦虑克服1.外语学习焦虑焦虑是人在面对某一特定情形或某一时间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心理素质。
外语学习焦虑则是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或在使用外语进行交流时产生的恐惧感或不安定心理状态。
这种恐惧或不安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是并非所有的学习者都能顺利客服外语学习焦虑。
一旦这种焦虑形成一种心理素质,就会对外语学习者产生严重的影响。
2.外语学习焦虑产生的因素导致外语学习的焦虑有很多原因,young(1991)总结了六种原因:(1)学习者与他人之间的比较学习者在与他人之间进行比较时,可以产生自我正评价,形成正竞争意识,这将促进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动力。
然而,如果学习者在与他人进行比较时产生了自我负评价,形成负竞争意识,这种竞争意识将导致学习者产生焦虑心理。
(2)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看法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不同看法可能导致学习者产生焦虑心理。
有的学习者可能认为学习一门外语应当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有的学习者可能认为学好一门外语应当是记住更多的词汇或能够了解更多的语法,有的学习者则可能认为外语的学习需要一定的天赋,而并非只靠努力就能完成的。
这些想法在学习者学习了一段时间外语后,如若发现外语的学习实际情况与自我想象的并非一样的时候,可能产生焦虑心理。
(3)教师对语言教学的看法外语教师的语言教学观可能导致学习者产生焦虑。
不同的教师对外语教学拥有不同的教学观。
比如有的教师可能认为外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授外语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处于主导地位,学习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听并且按照教师的要求做。
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情况调查与分析
2 研究工具 .
本研究所使用 的测量工具有两个 : () 1 学习策略问卷 。采用 O f d设计 的英语学 习策 略 xr o 问卷 , 所有 问题都 被译成 中文 。 () 2 英语 专业四级成绩 。采用 被试 当年 5月份 参加 的 全国英语专业 四级笔试成绩。 3 数据 收集 与统 计方法 . 策略问卷 和专 业 四级 成绩 的 数据 输 入 电 脑 后 , 用 运
系, 与记 忆策略存在 负相关关 系。
关键 词 : 学习策略 ; 英语 专业 ; 元认 知策略 ; 记忆策略
中图分类号 :6 0 G4
引 言
文献标识码 : A
二 、 果 与讨 论 结
自2 0世纪 7 0年代 以来 , 语教学 专家们开 始关注学 外 习者 的个体差异 , 外语学 习策略研究成 为其 中的一 个重要 课题 。外语学 习是一种 特殊技能 的学 习, 外语 学 习策略指
性大学的英语专业本科 二年级 学生 15名 , 3 收回有效 问卷 12份 , 3 回收率达到 9 %。 8
从表 1可以看 出 , 英语 专业 本科二 年级 的学生对 于英 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总体上 比较均衡 , 生使用元 认知策 略 学
的频 率 最 高 , 用 社 会 策 略 的 频 率 最 低 。 表 明他 们 在 经 过 使
第1 0期
胡 雪飞 , 张庆 宗
英语 专 业学 生学 习策略 情况调 查与 分析
l1 6
用, 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其他策略来规划学 习 目标 、 监
控 学 习 过 程 、 节 学 习 步 骤 和 评 价 学 习结 果 。 调
流学 习的感受 , 在使用英 语时 , 能够鼓励 自己 , 降低焦虑感 ,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参考书目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阅读文献一、教育学、心理学、教师研究、外语教学理论著作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修订本>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张庆宗著,《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田延明、王淑杰编著《心理认知理论与外语教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陈新仁,《全球化语境下的外语教学与民族认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江新,《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帕克·帕尔默[美]著,吴国珍、余巍等译,《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2007年10月第五次印刷。
徐碧美[港]著,陈静、李忠如译,《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Kathleen M. Bailey,Andy Curtis,David Nunan. Purs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Self as Source(追求专业化发展——以自己为资源),董奇译丛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孙德金著,《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教师培训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
孙德坤,教师认知研究与教师发展. 北京:世界汉语教学,2008(3).李红印,情商:汉语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基于学生和教师反馈的分析(未刊)李红印,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的四个方面,《国际汉语教育》2010年第??陈绂,对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反思. 北京:语言文字应用(增刊),2006(1)丁安琪,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北京:国际汉语教育,2009(2).汲传波,刘芳芳,教师的教师:国际汉语教师教育者研究. 北京:国际汉语教育,2009(3). 李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目标与教学理念探讨. 北京:语言文字应用,2009(3)刘芳芳,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学技能训练模式探索. 北京:国际汉语教育,2009(1)***************************************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专业课阅读の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张庆宗
第一部分:外语学习心理学1、学习和语言学习2、认知发展和语言发展3、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第一章:学习和语言学习第一节:学习的定义和分类一、学习的定义: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行为主义);认知结构的改变(认知学派);自我概念的变化(人本主义)。
-----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张庆宗)。
二、学习的特征:1、由经验引起;2、变化持久;3、变化与本能、疲劳、药物等无关;4、动物也有学习能力。
三、学习的分类1、Gagne的分类:(按照学习的结果分类)智慧技能的学习: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又称过程知识,解决怎么做。
定向与学习者的外部环境言语信息的学习;学生掌握的是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
根据一定教学目标给予有意义的知识。
是信息的学习和有意义的学习结合在一起。
认知策略的学习;学习者用来指导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能力。
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
动作技能的学习;显著特点是只有经过长期练习才能变得精确和连贯。
态度的学习:长期性。
2、Bloom的分类(学习结果)认知: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估-组织-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动作技能3、Ausubel的分类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学习进行的方式)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第二节: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联结主义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1、联结主义理论(Thorndike):关键词:试误学习过程Trial-and-error learning;迷箱实验;三条学习定律,即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式练习律:刺激-反应联结得到的练习越多联结越强,通过奖励效果律:是否是满意的结果2、经典条件反射理论(Pavlov)举例:无条件刺激(肉)---无条件反应(口水)-----中性刺激(铃声)----无条件刺激(铃声)---无条件反应(口水)基本内容:一个原来时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向结合,而是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
专业课阅读の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张庆宗
第一部分:外语学习心理学1、学习与语言学习2、认知发展与语言发展3、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第一章:学习与语言学习第一节:学习的定义与分类一、学习的定义: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行为主义);认知结构的改变(认知学派);自我概念的变化(人本主义)。
-----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与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张庆宗)。
二、学习的特征:1、由经验引起;2、变化持久;3、变化与本能、疲劳、药物等无关;4、动物也有学习能力。
三、学习的分类1、Gagne的分类:(按照学习的结果分类)智慧技能的学习: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又称过程知识,解决怎么做。
定向与学习者的外部环境言语信息的学习;学生掌握的就是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
根据一定教学目标给予有意义的知识。
就是信息的学习与有意义的学习结合在一起。
认知策略的学习;学习者用来指导自己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的能力。
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
动作技能的学习;显著特点就是只有经过长期练习才能变得精确与连贯。
态度的学习:长期性。
2、Bloom的分类(学习结果)认知: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估-组织-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动作技能3、Ausubel的分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学习进行的方式)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第二节: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联结主义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1、联结主义理论(Thorndike):关键词:试误学习过程Trial-and-error learning; 迷箱实验;三条学习定律,即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式练习律:刺激-反应联结得到的练习越多联结越强,通过奖励效果律:就是否就是满意的结果2、经典条件反射理论(Pavlov)举例:无条件刺激(肉)---无条件反应(口水)-----中性刺激(铃声)----无条件刺激(铃声)---无条件反应(口水)基本内容:一个原来时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向结合,而就是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歧义容忍度研究
文化论坛一.引言众所周知,在听﹑说﹑读﹑写四项英语基本技能中,写作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它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激发他们的高级思维活动从而促进语言习得过程。
虽然写作在学习和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想要掌握良好的写作技能却有一定的难度。
大多数学生的写作缺乏原始创新性,在思维和语篇结构上具有相似性。
很多的学生除非老师要求他们写作的时候才去完成一篇作文,其他的时候基本不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
他们认为写作是在浪费时间。
还有一些学生,当尽力去完成一篇作文的时候,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写是什么,不知道该如何写。
母语和英语的差异性常使学习者处于不确定状态。
这种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就是二语习得过程中的歧义。
歧义容忍度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同歧义容忍度的学生在遇到不会表达的情况时会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因此写出的作文也有一定的差异。
二语习得领域许多的理论家和语言学家都认为适度的歧义容忍度能促进语言学习的成功。
随着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的不断发展,语言学家开始重视认知方式对外语学习的作用。
歧义容忍度作为认识方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愈来愈受到重视。
语言学家从认知﹑学生情感以及学习风格等方面深入调查研究了歧义容忍度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先前的研究虽然已经探讨过写作中的情感因素,但是很少有人对歧义容忍度这一因素做出过考察,此研究可以对先前的研究做出补充作用。
从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来说,中国的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一直不容乐观,因此,寻找一条能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必要的。
对歧义容忍度的研究可以为英语教师找到一种更有效地的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方式提供更多的灵感和想法。
二.歧义容忍度与英语写作1. 英语写作英语写作是一项复杂的﹑循环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说它复杂在于写作的胜任经常被认为是最困难的语言技能。
很少有人能够自发的去写作,还有人在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进行正规的写作而感到紧张和不舒服。
专升本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初探
专升本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初探摘要:随着高等院校不断扩大本科招生,专升本的招生数量逐年上升。
由于专升本学生在入学前后遵循不同的教学大纲,在语言学习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衔接问题,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专升本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提出了专升本分层分级教学模式的设想。
关键词:专升本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教学模式设想一、引言专科起点本科(简称专升本)教育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广大专科毕业生迫切要求继续深造的需要,国家教委在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中设置的。
自1999年高等院校扩大本科招生以来,它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使高职学校优秀毕业生顺利进入本科阶段学习,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层次人才开辟了道路。
二、专升本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现状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制不统一,专业和课程设置各不相同,各高职院校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格,在客观上造成了专科和本科在学制衔接上的不统一,特别是在课程设置衔接上的不统一。
因此,专升本学生的学业连贯性和系统性与本科生相比差异较大,他们中有的已工作几年,有的却刚刚迈出专科或高职校园(金睿明,王涛,2007),从年龄上看18-25岁不等。
此外,专升本生源也不相同:有的是普通高中毕业生,有的是中专、技校毕业生;有的来自于同一地区同一城市,有的从全国各地招生。
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地区差异使他们的英语入学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在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语言技能上有不小的差距。
有的学生刚有英语基础,有的学生却已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甚至更高;有的学生英语读、写方面较强,有的学生英语却张不开口。
从整体来说,他们的英语水平偏低。
不过专升本学生由于有以往的教育经历,他们在思想上比较成熟,更加切合实际;在学习上态度认真、主动性强。
由于专升本学生在入学前后按照不同的教学大纲,在语言学习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衔接困境,他们既要跟上新开课程的教学进度,又要弥补自身的不足,往往两头难以兼顾,如果继续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就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专升本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实践初探
《 新西部 》2 0 1 3 .2 0期
— - — — 1 8 5 - ・ — —
文化视阈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教 学 改 革
诗 里所描 写 的英雄 奥德赛 曾率领十 二勇 士远 征 , 结果 只有他 这 吉人 那 么学 生对文 化背景 知识 的理解和 掌 握将 更加 得心应 手 。 天相 的第 十三 勇士 生还 。因 此 , 在 英语 教学 中如 果教 师将这 些 背景 四、 结 论 知识 结合 词语 讲 授给学 生 , 那 么学 生对 “ 十 三 ”的理 解便 再也不 是 综上 所述 , 通过 对 当前 大学 英语 教学 中文 化素 质教 育现 状 的分 不 吉利 的象征 这 个意 思了 。另一 方面 也使 课堂 教学 变得 生动 起来 , 析, 以及 对造 成 大学 英语 教 学 中文 化 导入 缺失 原 因 的分 析 , 可 以看 加 深学 生对词语 的印 象 , 从而 更利 于记忆 。 出大学 英语 教学 既 要重视 语 言能 力的教 学 , 更要 注重 文化 知识 的导 2 、 在 阅读 分析 文章 中进 行文化 导入 入 。在 大 学 英语 教学 中 , 教 师要 注 重 提高 自身 业务 素 质 , 改 变教 学 在正 常的 教学 中 , 大学英 语教 师可 将教 材课 文中 涉 及到的 知识 方法 , 正 确引 导 学生 对 待 中西 方文 化 差异 的 影响 , 从 而 全面 提高 文 点 与文 化结 合起 来 , 并 从东 西方 文化 对 比的角 度来 就一些 具有 文化 化素质 的培 养 。也 为大学 英语 教学改 革奠 定一定 的基础 。
应突 出特 色, 突破在 学生水 平、 选用教 材等方面存在的瓶颈 , 注重 于实训相 结合 , 全 面提 高教 学效果 。 【 关键词 】 高职 ; 国际 贸易实务 ; 双语教 学; 教 学实践
基于情境的高三英语词汇复习探究--以一堂词汇复习公开课为例
基于情境的高三英语词汇复习探究--以一堂词汇复习公开课为例励玲【摘要】高中英语词汇量大,学生遗忘率高,且课堂复习低效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难题。
笔者根据情境教学理论,尝试突破词汇教学困境。
本文就一堂高三词汇复习公开课为例,分析了情境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名称】《英语教师》【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4页(P115-118)【关键词】高三词汇复习;情境教学;实例分析【作者】励玲【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姜山中学【正文语种】中文近些年,阅读、语法、词汇等教学与情境结合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及一线教师的关注,而情境与高三词汇教学结合并不多见。
传统的高三词汇复习模式一直未有太大的变化,依旧采用机械的以单元为单位的背诵、默写并加以适当的习题操练。
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上,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和自主性,因此课堂气氛单调,死气沉沉(张庆宗2010)。
并且,这种没有语境作为辅助性记忆的提示,使得语言学习在学习者头脑中只会形成短时记忆,容易遗忘(赖朝晖2013)。
国外的诸多教育家及心理学流派都将“情境”作为其研究的核心或一个概念。
威尔逊(Brent G.Wilson)和迈尔斯(Karen Madsen Myers)对情境有过这样的描述:思维和学习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
所有的思维、学习和认知都是处在特定的情境脉络中的;不存在非情境化的学习(David H Joanssen 2002)。
在国内诸多研究中,鲁子问、康淑敏从“情境的设计”“支架的提供”“意义构建”和“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情境教学法的教学原理。
结合他们的观点,笔者以一堂公开课教学为例,提出了基于情境的高三词汇复习的实践应用。
(一)教学目标及构思本校C老师在高三调研中借班上课,教学目标为复习《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中以“a”开头的高考高频词汇。
构建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的认知心理语言学模式——《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评介
2 0 1 3年 1 月
湖北 大学学报 ( 哲 学社会科学版 )
影 响。 社 会 文 化 差 异 在 不 同 程 度 上影 响着 外语 学 习 的 过 程 和 结 果
第 四章讨论外语 教学的心理 过程 , 主要探讨教 师心理 、 教师认知 、 外语课 堂教学 的分组 和管理 。 研 究高校外语 教师 的 教 师心理对于全面提升高 校外语 教师的综合水平和能 力 , 提高教学 质量有着更加重要意义 。 第 五章 介绍外语教师 的专业发 展 , 外语教 师不能仅仅停 留于课堂 教学 , 还要考虑个人 专业发展 。 教师专 业发展有 三种 取向: 理 性取 向 、 反思取 向和生态取 向 。 外语 教师 的专 业发展 , 除 了个 人的努力外 , 还需要 依赖于 师资培养 。 外语 教师 的成
的一部 。 该 书作 者张庆宗教授是 2 0世纪 9 0年代的归 国博士 、 全国外 语专业 教学指导 委员 会委员 , 长期致 力于心理语 言学
和外语 教育等领域 的研究 , 并取得 了丰硕成果 。 本 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外语 专业高年级本 科生 、 研究生 以及外语教师培 训 的教材 或参 考书 , 要求读者具备一定 的语 言学和心理学基础 知识 才能较好地领会其 中的理论观 点 , 具有 很强 的指导 意义 , 属 于“ 阳春 白雪 式” 研究 。 该理论 系列 目前共两部 , 另一部是北京外 国语 大学文秋芳教授 的《 二语 习得重点 问题研究 》 。
念) 和社会 文化困素 ( 如语言态 度 、 文化适应 、 社会距 离 、 心理距离 ) 。 与第一语言 相 比, 学习者 的个体 差异 对外语学 习的影
21湖北大学学科英语考研考试情况独家解析
21湖北大学学科英语考研考试情况独家解析2020年考研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冲刺备考阶段,很多准备2021年学科英语考研的同学,现在却一点头绪也没有,不知道怎样选择合适的院校。
择校要考虑很多方面,例如说自身的基础、未来职业发展的区域、院校往年的招生情况、参考书目、复试比例等等,因此,择校一定要谨慎。
下面优加考研小编就给大家讲讲湖北大学学科英语考研的考试情况,看看它是否是你心中的理想院校。
一、院校介绍湖北大学(Hubei University)简称湖大(HUBU),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试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中国旅游名校T10联盟成员,教育部和英国大使馆批准设立的湖北省唯一的雅思(IELTS)考试考点单位。
总之,湖北大学是湖北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而且湖北大学的学科英语是不排斥跨考的,非英语专业的同学也可以报考湖北大学。
二、历年招生情况大家应该会比较关注招生的情况,那这里我给大家详细列一下!1、招生方向及计划招生人数湖北大学学科教学(英语)招生单位是外国语学院,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2020年全日制学科教学(英语)的拟招生人数为40人(含拟招收推荐免试生人数),2020年非全日制学科教学(英语)的拟招生人数为15人,具体的招生目录如下:2、历年分数线及录取情况三、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1、考试科目1)初试科目湖北大学学科教学(英语)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初试科目都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33】教育综合;【904】英语教学法。
归因理在有效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归因理论在有效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英语教学受到各界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
影响英语学生学习有很多因素,其中归因倾向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学生学习动机、情感以及对未来成功的期望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归因倾向的影响。
因此,英语教师要善于主动发现英语不成功的学生消极归因的原因,从而能引导其进行积极正确的归因。
关键词:归因理论外语教学教师行为一、引言归因不仅解释了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而且它会对今后的学习期望、情感及学习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学生如果把考试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原因,而把失败结果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原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即使在失败的情况下也能够坚持学习。
相反,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原因,而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原因,就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动机,甚至会产生一些抵触反应。
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归因倾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积极地情感因素,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二、理论基础归因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动结果的原因知觉或判断。
对于归因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贡献者是海德、韦纳等。
心理学家海德(f. heider)在其《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中,首次引入了归因的概念。
海德认为促成人们某种行为的原因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原因,如:人格、情绪、意志、态度、能力等;而另一种是外在原因,如:外界压力、工作条件、任务难易程度、个人机遇等。
海德的理论掀起了对归因理论研究的热潮。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韦纳(weiner)对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2.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会影响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3.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韦纳提出了著名的三维度六因素模式的归因理论。
韦纳认为人们在探究个人成败的原因时,主要是考虑自身能力的高低、付出努力的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六个因素,并且将这六个因素置于三个维度中进行分析,即稳定性、内/外在性及可控性。
高三学生英语阅读训练的实验
高三学生英语阅读训练的实验 -“ ﻭ外语教学要国家教委《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和《英语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按照外语学习规律高中阶段应进行充分的阅读训练” ,“给学生们打下良好的自学与运用的基础”的方针。
阅读既能获取大量新的信息,开阔视野,增进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科学、风俗习惯,提高兴趣,又能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能力。
为此我在高三进行了阅读训练实验。
一、实验的设计ﻭ1。
实验对象 2.实验时间ﻭ高三一学年。
3.实验方法ﻭ和对照班每周都是6节课,6节课中有一节上阅读训练;对照班课内仅作阅读指导,不作专门训练,只要求课外作定时定量的阅读训练。
二、培养阅读的方法 1。
词语ﻭ词是、意义和语法特点三者统一的整体,词又是语句的基本结构单位。
随着交际、和积累信息的需要,在口语基础上产生了记录的书面语。
语言从此了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交际形式,具有音、形、义相结合构成的符号.阅读是一种书面语交际活动,是理解音、形、义相结合的书面语符号的过程.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培养阅读能力与视觉刺激有直接联系。
学生通过形与音的对应联系达到义的辨认,同时词语的认知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注重辨认一词多义、同义词、反义词、词的搭配的能力及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
而词语认知技能通常依赖于意义的上下文关系。
在阅读中还要教会学生以词语、句子和词篇作为整体来认知而不是以字母和孤立的单词作为认知的中介单位.引导学生认知篇章中使用的关键词语的方法如下:A。
关键词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去捕捉句子和语段的主要意思。
例如: ﻭ“In theSouth American rain forest abide the greatest acrobats onearth.”根据上下文可猜测“acrobats”是“猴子"的意思。
ﻭB.表示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连接词,它们有and,besides,both …and 等。
外语学习观念对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
外语学习观念对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
张庆宗
【期刊名称】《外语教学》
【年(卷),期】2008(29)2
【摘要】本文调查了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观念对外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被调查的学生较多地使用元认知策略,表明他们具有较强的元认知意识和元认知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观念方面,被调查的学生认为动机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最大;动机与元认知策略、社会策略等学习策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学生动机水平越高,使用元认知策略、社会策略的频率就越高;外语学习难度与情感策略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在外语学习中难度太大会抑制学生情感因素的有效发挥,影响情感策略的使用.
【总页数】4页(P43-45,55)
【作者】张庆宗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3
【相关文献】
1.影响外语学习策略选择与使用的因素 [J], 刘园园
2.学习风格对外语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运用的影响 [J], 欧美荣
3.论外语学习者因素对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和制约 [J], 康宁
4.场独立与场依赖风格对外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 [J], 郑丽萍
5.语言焦虑对外语学习策略选择的影响 [J], 张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外语学习心理学1、学习与语言学习2、认知发展与语言发展3、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第一章:学习与语言学习第一节:学习的定义与分类一、学习的定义: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行为主义);认知结构的改变(认知学派);自我概念的变化(人本主义)。
-----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与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张庆宗)。
二、学习的特征:1、由经验引起;2、变化持久;3、变化与本能、疲劳、药物等无关;4、动物也有学习能力。
三、学习的分类1、Gagne的分类:(按照学习的结果分类)智慧技能的学习: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又称过程知识,解决怎么做。
定向与学习者的外部环境言语信息的学习;学生掌握的就是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
根据一定教学目标给予有意义的知识。
就是信息的学习与有意义的学习结合在一起。
认知策略的学习;学习者用来指导自己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的能力。
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
动作技能的学习;显著特点就是只有经过长期练习才能变得精确与连贯。
态度的学习:长期性。
2、Bloom的分类(学习结果)认知: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情感: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估-组织-性格化或价值的复合动作技能3、Ausubel的分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学习进行的方式)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第二节: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联结主义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1、联结主义理论(Thorndike):关键词:试误学习过程Trial-and-error learning; 迷箱实验;三条学习定律,即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式练习律:刺激-反应联结得到的练习越多联结越强,通过奖励效果律:就是否就是满意的结果2、经典条件反射理论(Pavlov)举例:无条件刺激(肉)---无条件反应(口水)-----中性刺激(铃声)----无条件刺激(铃声)---无条件反应(口水)基本内容:一个原来时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向结合,而就是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
3、操作条件反射理论(Skinner)区分了反应性条件作用(如经典条件反射,重点在刺激,由刺激引起反应)与操作性条件作用(由操作引起反应,再强化,重点在反应)区分了两种强化类型: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4、社会学习理论(Bandura)行为主义的新发展,沿用行为主义范式,吸收认知论思想,更加注意外界刺激对个体行为与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与行为之间的交互作用。
交互决定论:行为、认知、环境互为决定因素,相互影响。
自我调节论:个体内在强化过程。
自我观察-判断-自我反应。
自我效能原理:个体在执行某一操作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二、认知学习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Bruner);有意义学习理论(Ausubel);信息加工学习理论(Gagne))有机体积极主动的形成新的完形或认知结构。
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就是您改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1、认知结构学习理论(Bruner)A.认知生长(智慧生长)与表征系统。
表征系统就是智慧生长的核心。
表征系统: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一套规则,包括动作性表征、映像性表征、符号性表征。
B、类别及其编码系统分类:根据一个类别的成员关系而非其独特性而做出反应。
编码系统:根据相关类别做出层次安结构排。
学习就就是类别与编码系统的形成或改变,也就就是认知结构的形成与改变,就是一个人将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赋予它们意义的过程。
C、发现学习实质: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人超越现象进行组合,获得新的领悟。
作用:提高智力潜力;使得外部动力向内在动机转移;学会将来作出发现的最优方法与策略;帮助信息的保持与检索。
2、有意义学习理论(Ausubel)有意义学习过程实质: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建立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A, 有意义学习的类型表征学习:学习各种符号的意义(如从狗的声音符号到狗的表象对狗的认知)概念学习:掌握同类事物共同关键特征。
命题学习:命题以句子的形式来表达。
即任务就是理解句子所表述的意义。
分为概括性命题与非概括性命题。
发现学习:非定论的方式呈现B,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同化就是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
新信息----(相互作用)----已有的相关概念。
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新旧知识意义的同化。
C,有意义学习的组织原则逐渐分化原则:一般到具体整合协调原则:主要表现在上位学习与组合学习中D, 学习中的动机因素认知驱动;自我增强驱动;附属驱动E,"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有意义学习核心思想:有意义学习必须以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为基础。
先行组织教学策略即在向学生传授新知识前,给学生呈现一个短暂的、具有概括性引导性的说明。
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Gagne)A,信息加工模型加工系统,即操作系统。
执行控制系统,对加工系统进行调节与控制。
预期,即动机系统。
B, 信息加工过程第一阶段:注意刺激第二阶段:刺激编码第三阶段:信息的储存于提取C,信息加工学习原理信息流就是行为基础,实质就就是探讨有机体内部信息流;人类加工信息的能量有限;记忆取决于信息的编码;回忆部分取决于提取线索。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Piaget的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Vygotsky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将基本观点)1、Piaget的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内部心理结构不断变化。
图式---心理活动框架或组织结构,对世界的知觉理解或思考方式等。
图式就是认知结构发展的起点与核心,就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同化:感受刺激,纳入原有图式,使其成为自身一部分。
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
顺应:调节内部结构以适应刺激。
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
平衡:个体认知结构通过同化顺应逐步江浦,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提高丰富与发展。
2、Vygotsky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导思想:承认社会性的客观知识存在并可被知,个体通过与社会的协商,即住可见的互动,充分利用符号语言活动等中介,主动建构自己的意义学习,获得持续发展。
A,知识来源于社会的意义构建:强调社会性的客观知识对个体主观知识建构中的中介作用。
B,学习者应在社会情境中积极的相互作用:个体先前经验各有不同,构建学习共同体,进行互动,以相互启发补充。
C,学习就是社会协商:个体通过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中介、转化以建构、发展知识来实现学习目的。
在学习条件方面强调:学习的主体作用;社会情境;学习共同体。
学习过程方面,先前经验基础上,她人协助下,社会情境中,主动建构自己的意义的学习过程。
3、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将基本观点A, 学习的含义:学习者主动的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因此,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B,学习的方法学生(主体): 主动收集信息资料分析加工,提出假设验证,联系,思考,探索,发现。
教师(帮助者,促进者); 开展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激发动机;创设情境提供线索。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马斯洛;罗杰)1、学习的实质:即理解,心理过程,个体对知觉得解释;潜能的发挥;形成:学会如何学习;综合变化2、学习动机马斯洛层次需求3、学习的原则对学习的渴望;察觉学习;自我防御;无压力学习;做中学;全身心学习;参与学习;自我评价学习4、促进学习的方法构建真实情境;丰富资源;契约;社区;同伴;分组;探究训练;程序教学;交友小组;自我评价5、建立感情型的师生关系,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真诚;接受;理解第三节:语言学习一、行为主义与语言学习教学模式:听说法、视听法、句型操练,达到刺激反应效果;反复操练就是重要手段。
影响外语学习的几个重要因素:迁移、干扰、过度概括判断。
二、认知流派与语言学习认知与语言的关系:认知发展就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发展就是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知结构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语言,语言发展受制于认知发展。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后几个月出现语言功能)、前运算阶段(自我中心语言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具有语言理解能力)、形式运算阶段(表达可能性的语言阶段)。
语言对认知的作用:语言在认知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语言发展带动认知发展。
语言具有交际功能;语言在智力形成中起指导调节作用。
认知心理学签掉有意义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操练。
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与语言学习人本主义:语言学习与情感;学会学习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主动探索发现。
会话讨论合作互动。
第四节: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与模式从认知、心理机制、文化等不同视角介绍二语学习理论与模式一、外语学习认知论1、krashen的监控理论A, 区分习得与学习:潜意识与有意识。
B, 自然顺序假说:遵循先后不变的习得顺序。
C, 监控假说:二语习得者使用的自然语言由无意识习得的知识启动,但受到有意识学习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如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的监控。
语言习得关注语言使用的流利度;语言学习在于语言的准确性。
监控作用依赖于三个先决条件:时间、注意语言形式、指导规则。
D, 语言输入假说:comprehensible input (可理解性语言);i+1(略高于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有意义的理解问不就是形式的理解。
E, 情感过滤假说:动机,自信心2、Mclaughlin的信息加工理论信息加工模式:控制加工与自动加工。
强调二语习得就是一种认知技能的学习,注重内部知识表征的加工操作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重构-引起中介语质的变化。
3、Bialystok的分析/自动模式由输入,知识,输出三部分组成。
输入:接触目标与所处的环境;知识:第二语言相关知识(目的语之外的全部知识)、显性语言知识(有关目的语的知识与表述这些知识的能力)、隐性语言知识(自发的使用的语言信息)输出:目的语理解与表达,就是语言推理与使用的结果4、中介语理论介于母语与目的与之间的过渡性语言,不断变化,向目的与靠近。
中介语建构涉及五个心理过程:语言的迁移;训练的迁移;二语习得的策略;二语焦急的策略;目的与材料的过度泛化中介语特征:渗透性,可变性,系统性石化现象5、ACT模式(adaptive character of thought)用来解释记忆、语言加工、推理陈述性知识:关于事实与事物程序性知识:如何进行某种特定的认知活动的知识由陈述性向程序性转换经过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6、变异能力模式7、认知理论8、平行分布加工模型二、外语学习内在机制--语言普片性理论Chomsky普片语法UG(原则principles,反应共性,LAD,天生的;参数parameters,通过选择设定参数,反应个性)二语习得过程实际上就是重设参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