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澳门人口、族群与阶层分析

合集下载

明清时期广东回族来源及分布

明清时期广东回族来源及分布

56 7




2 7卷
西江流入广东, 首先就在肇庆人籍落居”6 广州 [ 。《 1 1
傅氏族谱》 始祖来历考证序) “ ( 载:始祖云峰公, 浙 江金华府溥宁县人, 因入粤经营, 到遂购居于羊城大 新街焉”《 ;广州陈氏族谱》 立族谱原序一) “ ( 曰:始 祖荣华公, 乃江南阳州府江都县人也, 清康熙三十五 年, 因商入粤, 遂购居于羊城小北十九洞, 至乾隆年 间, 由三世四房浩然公迁居南胜里西约” 。来粤掌
族人来粤的主要方式。如现存广州市的壕畔寺, 始 建于明成化年间( 公元 16 45年) ……为外地入穗驻防 的回族穆斯林兵士集资所建。接着, 南胜寺( 始建于 明成化年间公元 1 5 18 4 一 47年)东营寺( 6 、 始建于明 成化四年公元 1 8 相继修建。从清真寺的修建, 4 年) 6
即 可说明当时 者回 来粤 族将士应该不在少数「 0 1 4 1
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 、 分布最广、 经济文化较为 发达的少数民族。它的族源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 来华贸易和贡使的阿拉伯人。由于广东地处我国南 部边睡, 古以来海外贸易就很发达。至唐宋时期, 自 以大食为首的阿拉伯地区成为唐宋对外贸易的三大 伙伴之一, 大批大食和波斯商人来粤经商贸易, 并长
12 来粤经商、 . 宦游、 掌教的回族人士 少量来粤经商、 宦游、 掌教的回族人士是明清时 期广东回族的又一主要来源, 但人数远远赶不上前 两部分。经商者中以商贩和手工匠为主, 他们 “ 经
④ 宪宗实录: 10 卷 4
人数恐不少于六七千人〔 。明宪宗成化年间, 1 2 1 两广
瑶族发生暴乱, 也大批征调达军征伐。“ 成化初, 巡 抚韩襄不毅公征剿广西诸蛮洞断藤峡八寨及广东

澳门风土人情

澳门风土人情

澳门的婚俗在澳门的居民中,华人占97%,外籍人士占3%。

华人中除了土生土长的当地居民外,来自内地各地区的居民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而在外籍人士中,除葡萄牙人外,还有许多其他外籍人士。

这种复杂的人口构成使澳门的婚俗呈现多样化。

早些年,澳门的华人不论贫富,新郎要在结婚前夕举行“上头”仪式。

在迎亲那天,男方家一般要按照择定的良辰准时起轿,到女方家去迎接新娘。

新娘当天身穿鲜艳的中国传统婚服,等待迎亲花轿的到来。

花轿返抵男家后,只有当新郎踢了轿门以后,花轿才能打开。

接着新郎用折扇在新娘头上敲一下,表示新娘人门后要“听话”。

澳门从前是个渔村,渔民的婚礼仪式一般在船上举行,大摆宴席,连吃好几天。

有的人家还请道士作福,在船头烧金银纸衣,祈求海神保佑,出海能够满载而归。

渔家娶亲时,不用大花轿,新郎用小船去迎接新娘,新娘也不用戴凤冠穿霞帔。

“伴娘”要撑起雨伞让新娘从自家的船上“过”到新郎家的船上。

新娘不能穿鞋,只能穿补袜子,以免把男家“踩低”。

新娘“过船”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长辈叩跪奉茶。

随着社会的发展,澳门人的婚礼也发生了极大变化。

汽车代替了花轿,渔船也不多见了,礼仪尽量从简。

当然,由于有些人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澳门还不时能够见到古老的婚嫁习俗。

目前,西式的教堂婚礼在澳门华人中相当流行,这种基督教徒的结婚仪式与欧美的婚礼相比毫无二致。

有些华人则“中西合璧”,先举行一次传统的中国婚礼,再上教堂举行西式婚礼。

土生葡萄牙人有的也举行两种婚礼,但顺序和华人相反,他们先举行一次西式婚礼,再举行传统的中国婚礼,早晨先在教堂举行西式婚礼,随后,乘花车到凼仔岛和路环岛兜风,新郎把新娘送回娘家。

吃过午饭后,新娘将白色婚纱脱下,换上中式的红色礼服。

新郎则自己回家吃顿便饭,然后穿着中式服装到新娘家“接亲”。

接下来就是拜天地,拜女方祖先等一大套仪式,礼毕,再乘车去酒楼举行婚宴。

澳门婚俗多姿多彩,体现了澳门丰富的文化。

宗教文化与信仰由于澳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所以澳门文化是有深厚传统内涵的中华文化和以葡萄牙文化为特质的西方文化共存的并行文化,是一种以中华文化为主、兼容葡萄牙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色彩的共融文化。

第八章 港澳政治体制(二)

第八章  港澳政治体制(二)

第八章 港澳政治体制(二) 港澳政治体制(
澳门的司级机关和司署都是直属总督的组织单位,在 它们的下而还设有厅、处、组或科等下属单位。在形式上, 总督、政务司、司、厅、处等澳门政府机关相当于“ 总督、政务司、司、厅、处等澳门政府机关相当于“中央 行政”,负责管理整个澳门的事务; 行政”,负责管理整个澳门的事务;而澳门巾政厅和海岛巾 政厅则相当于“地方行政”,它只能管理自己所辖ix域内 政厅则相当于“地方行政”,它只能管理自己所辖ix域内 的事务。 澳门旱期没有专门的立法机构。1974年 澳门旱期没有专门的立法机构。1974年4月,葡萄才 民主革命胜利后,澳门在1976年通过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立 民主革命胜利后,澳门在1976年通过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立 法会。以后,立法会每4年选举一次。前4 法会。以后,立法会每4年选举一次。前4届立法会都是由 17名议员组成。其中12名由选举产生,5名由总督委任。 17名议员组成。其中12名由选举产生,5 1990年后,议员增加为23名,16名由选举产生,7 1990年后,议员增加为23名,16名由选举产生,7名由总督 委任。
第八章 港澳政治体制(二) 港澳政治体制(
澳门检察院是1992年由澳门检查官公署改组而成的, 澳门检察院是1992年由澳门检查官公署改组而成的, 由1名助理总检察长,3名检察长,8名检察官组成,主要任 名助理总检察长,3名检察长,8 务是代表澳门地区进行刑事诉讼。检察院下设立契立署、 物业登记局和民事登记局等机构。 澳门在1990年 澳门在1990年9月成立了反贪污高级专员公署,通称 反贪公署,任务是依法打击公共机构的贪污和行政违法行 为。公署有专员1人,由总督任命。专员可任命2 为。公署有专员1人,由总督任命。专员可任命2名助理专 员协助上作。由于澳门法院、检察院和立法会都不主张反 贪公署的权力过大,日前它只有预审权,有关的刑事诉讼 仍然要交给澳门法院和检察院进行。在金钱万能、贪污盛 行的澳门,反贪公署的权力显得不足。有人讥讽反贪公署 是一只“没有牙齿的) 港澳政治体制(

澳门客家源流及其族群认同

澳门客家源流及其族群认同
山拔起 , 莓 连 蜷 日莲 花 山 , 从 山而 名 日莲 花 跗 径
茎, 山下有 天妃庙 , 北麓有 马蛟石 , 稍南为 望厦村 , 过村 折 而西 南 , 山形缭 而 曲 , 一 东西 五六 里 , 北 南 半之 , 南北二 湾 , 有 可以泊船 。或 日南 环二湾 规圆 如镜 , 日濠镜 , 称 澳焉 ; 则青 洲 山 、 山 、 故 是 北 前 澳
作者简介 : 袁理 (9 3 , , 18 一) 男 湖北荆州人 ,09级博士研究生 , 2o 主要从事人类学研究 。

1 42 ・
二 、 门客家 的形 成 澳
志》 三《 卷 氏族 志 》 计 , 清 一 代 , 统 有 自惠 州 、 应 嘉 州及 福建 等地 迁人 香 山县的 客家 氏族 有 l 8族 , 其
山, 盈盈 隔一水 , 山浸其 中 , 兹 厥壤 殂厥 木 樱蟥 妩

澳门古称濠镜澳 , 自古就是 中国的领土。早 在 春秋 战 国 时期 , 属百 越 海 屿之 地 。秦始 皇 统一
中 国后 , 门正式纳 入 中国版 图 , 南海郡 的番 禺 澳 属
荟 蔚石气 , 凝青 与波光相 上下 。 ”
研究 都具 有重要 意义 。 澳 门的历史概 况

县 。到晋朝咸 和六 年 ( 3 ) 随香 山属 东官 郡地 。 31 ,
隋开 皇十年 (9 ) 香 山 由东 官郡 改属 宝安 县地 。 50 , 南 宋绍兴 二十二 年置 香 山县 , 门属香 山县 , 澳 明
清 建置如 旧 。
关 键 词 : 门客 家 ; 力 贸 易 ; 民 族 群认 同 澳 苦 移
中图分类号 :9 0 C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4 2 (00 o -l2 1 9 2 2 1 ) 304 J

香港、珠海、澳门族群组成调查

香港、珠海、澳门族群组成调查

香港、珠海、澳门族群调查珠三角一带居民汉族为主。

少部分少数民族通过调动、招工、经商等不同渠道进入珠三角,但都没有也不可能形成大的单一少数民族的聚居点。

其分布整体上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众多少数民族与汉族混合分散居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混合分散居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他、他中有你和彼此依存、互相关联的局面。

一、香港香港的华人人口主要由 5 个族群构成, 即广东人、福建人(主要来自闽南) 、潮州人、客家人和上海人。

5个族群中除南粤的广东人外,另外四大族群均是在香港占多数、影响力最大的客属族群。

各族群各有特色,像潮汕人团结,客家人节俭,福建人冒险,上海人海派等。

他们在香港的发展中,一方面融入了主流社会,一方面保留了其身独特的习俗,譬如在节日风俗、婚宴嫁娶、饮食文化都有各具特色,也令香港的更多姿多彩。

二、珠海广东人、香港人、澳门人都是珠海市最重要的族群。

珠海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城币,属于少数民族散居城市,少数民族人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的不断增加,但都没有形成大规模聚集的格局。

三、澳门澳门城市所具的特点赋予它,尤其是其人口构成方面以极大的特性。

事实上,16世纪下半叶在澳门定居的葡萄牙人就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复杂的人口群。

正如葡萄牙、中国和朝鲜历史学家所指出的,这个人口群还包括整个亚洲南部海洋地区的各个民族——马来人、日本人、印度人、帝汶人、甚至非洲人。

由此,形成了澳门的葡萄牙天主教社会。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澳门逐渐形成了一个族群:澳门土生葡萄牙人(广东话称为土生),其文化以葡萄牙为主导,同时具有当地特点。

由此产生了社会学家所称的土生文化,包括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衣着方式,独特的烹调和本身的机构。

澳门土生这个词在人种方面的狭义历史含义来源于以下的特点:生活在土生社会圈子以外的中国人不被认为是澳门这个天主教小城的成员。

因此,直到今天仍可经常听到中国人用广东话说他们住在澳门街。

澳门中国人虽然生活在这里,但与中国其它地方的中国人无实质区别,而澳门土生葡人则与中国其它地方的中国人有两方面性质的不同:他们是葡萄牙国王的臣民,是天主教徒。

族群互动背景下的明清澳门建筑文化特色

族群互动背景下的明清澳门建筑文化特色

族群互动背景下的明清澳门建筑文化特色作者:胡超文来源:《民族学刊》2023年第10期[摘要] 族群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后,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界就对其进行了持续的理论探讨,并积极开展中国族群研究的“本土化”实践,其中,族群关系对建筑文化生成与变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澳门城市发展史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碰撞融合的色彩,是研究族群互动的经典场域。

本文通过族群互动理论的视角,在简要回顾澳门历史发展过程、梳理明清澳门族群构成与互动形式的基础上,分四个时期深入剖析了1557年至1849年澳门建筑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历史进程,指出族群之间或和谐或矛盾的关系都会在建筑文化上体现出来,建筑文化表达的是族群互动的结果;建筑发展过程与族群生存、生产及精神等需求紧密相关;建筑是物质财富的重要体现,澳门建筑发展既与中葡两类族群的职业属性及整体经济地位有关,也与各自族群的营造传统相连;建筑文化决不仅是温文尔雅、自然和谐地形成的,更多的是在矛盾、磨合、对抗中形成的;政权稳定及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大是族群互动的基石与依靠,明清澳门建筑发展过程更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包容性。

[关键词] 族群互动;建筑文化;澳门中图分类号:C9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4-9391(2023)10-0120-10基金项目: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岭南建筑学派经典作品的空间特征量化研究(2019ZB1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胡超文(1980-),男,汉族,湖北天门人,中国文化大学建筑及都市设计学系博士候选人,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建筑历史与理论。

吴良镛先生曾指出:“如果说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在通史、断代史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开创性的工作,相应地,在地域文化研究方面则相对不足,甚至有经缺纬”。

[1] 当前的建筑研究正需要深入到具体地域的历史内核,剖析建筑文化的生成与变迁,梳理并总结出建筑演化的规律,并找寻到指导当前建筑遗产保护和建筑创作的理论支点尤为重要。

澳门城市介绍PPT

澳门城市介绍PPT

四 民俗文化
澳门妈祖信俗
澳门妈祖信俗,流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之一。妈祖文化植根澳门数百年,在澳门影响深远。澳门妈祖信俗的香火从未间断,完整地 保留了妈祖信仰的传统。每年农历除夕和妈祖诞,香火更盛,四方香客云集,一派祥和。澳 门位处珠江口西岸,数百年前是一个渔港,明朝时称“阿妈港”。葡萄牙人于十六世纪登陆 澳门的地方就在妈阁庙旁,葡文“Macau”(澳门)也和妈祖信俗相关。
二 特色景点
大炮台
大炮台在当地又叫中央炮台或者大三巴炮台,是 澳门的主要历史名胜古迹之一,始建于1616年, 本来属于教会所有,为了防止海盗入侵,后来转 变为军事设施区域。炮台周围的建筑还有澳门博 物馆及大三巴牌坊等等著名旅游景点,所以大家 来到此地一定要花上一天时间将周围及此地的景 区一个个参观过去,漏下哪一个都觉得十分可惜。
旅游 胜地
高也世世澳 的是界界门 地世四旅, 区界大游是 之人赌休国 一口城闲际 。密之中自
度一心由 最,、港

第一章 历史故事
一 历史故事
妈阁庙与澳门得名
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 萄牙人通过贿赂广东地方官吏,获准在澳门码头 停靠船舶进行贸易;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 葡萄牙人进入并开始聚居澳门。而妈阁庙是澳门 的原址,相传葡萄牙人初来澳门时,正是以妈阁 庙所在的一带作为落脚点的,故而澳门的葡文名 “Macau”在葡萄牙语中意为“妈阁庙”。
三 当地美食
澳门姜糖
澳门姜糖则是一道具有浓郁澳门特色的甜品。这种姜糖采用了新鲜的姜和砂糖制作而成,外 层酥脆内层软糯,带有姜的辣味,有助于消食和暖胃,尤其在寒冷的冬季尤为受欢迎。
三 当地美食
老婆饼

澳门历史资料大全

澳门历史资料大全

澳门历史资料大全澳门由秦朝起成为中国领土,从明朝1557年开始被葡萄牙人租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资料,供大家参阅。

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朝政府签订了有效期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至1928年期满失效)后,澳门成为葡萄牙殖民地,也是欧洲国家在东亚的第一块领地。

澳门古称濠镜澳,与香山县的历史关系极其密切。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香山已属百粤海屿之地。

约前3世纪(即秦始皇一统中国之时),澳门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属南海郡番禺县地。

420年(晋朝元熙二年),澳门属新会郡封乐县地。

590年(隋朝开皇十年),废新会郡改属宝安县地,757年(唐朝至德二年),废宝安县,改为东莞县辖。

自南宋开始,澳门属广东省香山县。

据史料记载,宋末名将张世杰与军队曾在此一带驻扎;早期在澳门定居的人在此形成小村落,倚靠捕鱼与务农种植为生。

自古就是中国神圣的领土的澳门自被葡萄牙非法侵占以来,澳葡政府时期的澳门盾徽葡萄牙人在澳门一直拥有特权或特殊地位,这使普遍居民大小程度的不满;从1849年8月29日沈志亮刺杀总督亚马留伊始,直至1966年12月3日因文化大革命和氹仔学校事件而触发的“一二·三”事件,均显示了民间对于葡萄牙人在澳门的特权一直深感不满。

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革命成功,新政府实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认澳门是被葡萄牙非法侵略的,是当前葡国管治下的一个中国领土,澳门的主权属于中国。

1986年,中葡两国政府于开始为澳门问题展开合共四轮谈判。

1987年4月13日,两国在北京签订《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两个附件。

联合声明说,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中国承诺向澳门实行一国两制,保障澳门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权利。

1993年3月31日,全国人大于北京通过《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9年12月20日零时,在中葡两国元首见证下,第127任澳门总督韦奇立和第1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于澳门新口岸交接仪式会场场内交接澳门政权。

澳门简介资料

澳门简介资料

澳门社会文化多元融合
• 澳门居民包括葡萄牙人、华人、葡裔华人等多种族群 • 澳门社会文化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
澳门教育现状及特点
澳门教育水平较高,普及基础教育
• 澳门实行12年免费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 • 澳门高等教育水平较高,拥有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 等知名学府
澳门教育特点
• 澳门教育注重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 与合作 • 澳门教育注重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澳门社会文化发展与教育展望
澳门社会文化发展与教育展望
• 澳门社会文化将继续保持多元化、融合的特点 • 澳门教育将继续加强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培养
澳门社会文化发展与教育展望的挑战
• 澳门如何在保持独特文化特色的同时,加强与世界各国 的交流与合作 • 澳门如何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保持基础教育的普及 和质量
03 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 平均气温约20摄氏度 -年降水量约2000毫米
澳门自然环境特色
土地面积狭小,约32.9平方公里
• 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 土地利用率高,城市紧凑
自然资源匮乏,主要依靠进口
• 水资源短缺,依赖珠海供水 • 食品、建材等物资主要依赖进口
生态环境优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
澳门经济现状概述
澳门经济以博 彩业为主,旅 游业、会展业、 文化产业等多
元发展
01
• 博彩业占澳门GDP的约 50% • 旅游业、会展业、文化产业 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澳门经济高度 依赖博彩业, 面临发展瓶颈
02
• 博彩业发展空间有限,难以 持续高速增长 • 澳门经济多元化发展面临诸 多挑战
澳门产业结构分析
澳门政治与法律特点及意义

澳门的社会结构与族群关系_邵宗海

澳门的社会结构与族群关系_邵宗海

富代港澳研究
S七 ud i es on Ho n . K on 口 a nd . ac ao
第4 辑
的感情 "族群与民族最大的不 同在于族群不是一个经济统一体 , 也不是一个有合法权利 的政治体 " ¹ 此外 , 台湾学者施正锋则认 为族群 (e th n i c g o u r P ) 是政 治学或社会学用 语 , 指国家内部一群群的共同体 , 客观上具有 (或想象的) 共同血缘 ! 语言 ! 宗教文
女 留在 澳 门 , 他们最终 将会 归人 土生 葡人 的社会 范 畴 " 2 . 在澳 门出生的 华人居 民 这个 归类 下 的居 民, 实际 上 是 很 早 时期 , 从 广 东 移 居 到澳 门 ( 当 时还 是 渔 村 ) 的
华人 , 以及他们的后裔 "经过了澳葡 当局的管辖 , 他们深受殖民地政府的统治 , 心理上 虽 是被 统 治 的心态 , 但 因为与 当地 渊源较 深 , 又会 对后来 从 内地前来 澳 门避难 维生 的移 民有所 区隔; 澳门回归中国之后 , 面对一批更新的移民到来 , 感受上又觉得与他们有所 不同"
牙 国籍 "澳 门的原住 民或葡 籍华 人 约 占一 半 人 口, 回归 之后 , 在 北 京强 调 / 澳 人治 澳 0 的政 治光 环下 , 这个 族群将 是澳 门社 会 的 中坚 "
520 0 1 人 口普 查结 果 6 .d s e C#g o v. m o / g e tA i t c hm e a n 口
/ 人们是不是以族群分类方式来思考 自己与他人 的差异 0; 同时 , 族群作为一种分类想
象是相当近代的发明 , 若要走 向集体行动 , 还必须靠着族群的政治运动 , 处在冲突与竞 争 的社 会 脉络 之下 , 进 行 /差 异 0 的社会 建构 "

对澳门城市更新的感悟

对澳门城市更新的感悟

对澳门城市更新的感悟19世纪以前,澳门一直在中国与欧洲各国民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世纪以来,这座独特融合中西四百年历史文化的城市,因为赌权开放后十多年的经济极速腾飞,成为国际旅游休闲之都、国际赌城。

澳门作为国内唯一合法赌博之地,已成为博彩收入七倍于拉斯维加斯的赌博圣地。

这座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60万的小城,由于博彩收入大幅飙升,人均财富已于2002年超过瑞士,跃居世界第二。

城市更新发展的同时,澳门融会中外古今的旧人文建筑的保育活化还是做的不错的,也正是这些大量有着历史沉淀的建筑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旧区中尤其是以北区为首,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族群碰撞与融合,有着独特的历史记忆,然而五十年过去了,拥挤着大量人潮的北区等旧区已经开始“疲态早现”,老旧的建筑、混乱的供电供水系统、脏乱的卫生状况早已经不符合居民生活的需要,高龄长者没有电梯协助,由于该区位置毗邻珠海,租金相对低廉,成为不少内地租住地区,当中涉及群租的情况,加剧了整栋设施的耗损,过去曾出现因用电量负荷过大发生火警;瘾君子娼妓不时在该区流连,带来治安方面的隐患。

虽然澳门城市更新问题超过了10年,从民间到政府都不断提出“城市更新”的概念,希望能够给居住在澳门各大旧区的民众一个新的居住环境,在打造国际宜居休闲旅游城市之际,能够让原住民感受到这个时代不一样的“宜居”体验,但是,目前大多数土地仍处于诉讼阶段。

澳门旧区非常不适合现在人们居住的需求,城市更新势在必行,这是澳门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的需要。

澳门特区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良好机遇,根据国家所需、澳门所长,积极参与国家现代化建设。

澳门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首先要提升自身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增强整体竞争力,以中西文化交汇之地,推进不同文明交融互鉴;其次要加大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力度,重点是积极推动以会展经济为先的会展、绿色金融、文化创意、中医药等产业发展,发展丰富产业的内涵,提升应对外部变化和冲击的经济实力;再次要着重加强设立土地储备,加快并完善澳门特区城市更新立法,提高政策的系统性和配套性,发挥特区政府的统筹指导作用,学习台湾香港等地,推动“以财税激励”的政策。

澳门社会的阶层结构探微

澳门社会的阶层结构探微

第36卷第6期2016年11月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Yol. 36 No. 6Nov. 2016澳门社会的阶层结构探微刘祖云\徐欢2(1.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研究中心暨港澳与内地合作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广州510275;2.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75)摘要:从不同时点和不同角度探讨澳门社会的阶层结构。

从澳门阶层结构的“源”来看,明清相关史料反映出 纯种葡人群体、土生葡人群体和华人群体是葡治以来澳门阶层结构的基本构成;从澳门阶层结构的“流”来看,回归前夕的一项主观社会分层调查显示:虽然出现五个阶层,但其阶层结构三大构成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从 澳门阶层结构的“变”来看,基于社会治理格局从“葡人治澳”到“澳人治澳”的重大变化以及对回归以来澳门居民占 有状况、收入状况及教育状况的分析发现,澳门居民的收入差距并未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缩小,澳门居民的收入水平 并不完全与其受教育程度成正比。

关键词:澳门;社会阶层;阶层结构;葡人群体中图分类号:D 013文献标识码:A澳门,不仅意味着一种微型经济,而且也意味着 一个微型社会。

或许因其“微型”,对澳门的学术研 究也非常微弱。

相对澳门历史研究和经济研究来说,澳门社会研究更是微乎其微。

即便是《博彩社会学概 论》等一些以社会学为名的研究,实际上大部分还是 历史或经济方面的分析和探讨[1]。

为了弥补这一不 足,本文根据有关历史资料和现实数据,试图对澳门 回归前后的阶层结构进行探讨。

一、澳门阶层结构之“源”:基于明清史料的分析从葡萄牙人取得澳门居住权到澳门回归的数百 年中,无论是有关澳门阶层结构的史料记载,还是回 归之前有关澳门阶层结构的实证研究,都非常之少。

下面仅根据一项极具代表性的资料进行分析,或许能 够为我们了解澳门阶层结构的来龙去脉和基本轮廓 提供帮助。

澳门的调查报告【精选】

澳门的调查报告【精选】

澳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珠江三角州,距离香港约四十公里,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总面积共29.2平方公里。

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澳门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一:澳门的调查报告澳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珠江三角州,距离香港约四十公里,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总面积共29.2平方公里。

十六世纪,葡萄牙人与日本人先后来华,他们都是利用澳门作为同中国通商的门户。

初来时,在妈阁庙处登陆,葡人因此称澳门为“马交”(MACAU),日人则称之为“阿妈港”。

1840年鸦片战争后,葡乘清政府战败之机,向清朝提出领土要求,未果,便武装进犯。

1849年葡军袭击澳门海关行台,捣毁香山县丞衙门,驱逐清朝官兵,拒交地租,占领澳门半岛,1851年侵占口仔岛,1864年再占路环岛,逐步占领了整个澳门!1887年,葡萄牙与中国清政府在北京签订不平等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迫使清政府允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但该条约涉及的勘界问题经多次会谈一直无法达成协议。

928年,当《中葡和好通商条约》第四次期满时,中国国民党政府曾照会葡萄牙政府,声明中止该条约,并与葡萄牙政府签订了新的《中葡友好通商条约》。

新条约没有提及澳门问题,葡萄牙占领澳门的现状没有得到任何改变。

1999年 20日零时在澳门新口岸交接仪式会场(已清拆,现分别改建为“文化中心广场”及“澳门回归贺礼陈列馆”),由中、葡两国元首见证与澳门第127任总督韦奇立和任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交接澳门政权,翌日早上澳门群众欢迎驻澳门解放军之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澳门现在已经超过拉斯维加斯升格为世界第一赌城,因为靠博彩和旅游业,澳门人均收入3万多美元,人均收入亚洲第一,澳门现在是富裕地区了。

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澳门人民的勤奋努力下,明天的澳门会更好。

篇二:澳门历史调查报告一、调查时间:年 8日二、调查目的:进一步增加自己对澳门的了解。

中国澳门简介介绍

中国澳门简介介绍
04
CHAPTER
澳门的旅游观光
作为澳门的核心区域,澳门半岛拥有众多著名景点,如大三巴牌坊、妈阁庙、澳门旧城区街道等,充满浓厚的葡萄牙风情。
澳门半岛
这两个离岛也是澳门的重要旅游区域,拥有美丽的海滩、豪华酒店和赌场,以及众多娱乐设施。
氹仔岛和路环岛
作为澳门的标志性建筑,澳门旅游塔提供观光、餐饮和娱乐等多种功能,是游客俯瞰全城的绝佳地点。
博彩娱乐枢纽
澳门将借助其开放的经济政策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促进大湾区内的服务贸易发展,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服务贸易平台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澳门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特别是在旅游、文化、金融等领域。
发展机遇
澳门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人才竞争的挑战,需要吸引和培养更多具备专业技能和国际视野的人才,以支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传统节日
社会福利
澳门政府重视社会福利事业,实行高福利政策。居民享有医疗、养老、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政府还提供廉租房、低收入家庭补助等福利措施。
教育体系
澳门实行15年义务教育制度,包括9年义务教育和6年高中阶段教育。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等高等院校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吸引了众多海外留学生。政府还重视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澳门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美食和娱乐设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为澳门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良好形象。
文化交流桥梁
02
澳门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汇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搭建起桥梁,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发展。
经济合作平台
03
澳门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参与国际会展、经贸洽谈等活动,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为全球经济繁荣作出贡献。

香港与澳门资料

香港与澳门资料

香港全称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

它由位于珠江口、南中国海上的香港岛,与中国大陆连接的九龙半岛和新界地区,以及附近的235个小岛组成。

东北部东平洲以北海域及北部深圳河对岸就是广东省的深圳市;水域以南就是广东省珠海市的万山群岛。

香港曾一直都是中国领土,但相继于1842年至1898年间被清朝政府分批割让及租借予英国,至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根据中英两国签订的《中英联合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承诺执行“一国两制”政策;回归后50年之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体制将不会在香港实施,香港享受除外交和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

人口:1840年之前,香港只是一个人口仅5000人的小渔村,时至今日,香港的人口超过660万,每年访问香港的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

1997年回归后有自己的香港区旗和香港区徽。

名称由来:香港,意为“清香的海港”,大概与很早以前在岛上制造檀香和香烛所散发出的香气有关。

民族:华人占97%,大部分是广东籍;外籍占3%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语言:英语、粤语及普通话誉称:东方之珠、动感之都、购物天堂区花:紫荆花历史概览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给英国。

1896年英国强迫清政府再订条约,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岛屿,租期9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占领。

1945年日本投降,又被英国重新占领。

1984年中英签署关於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实行“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回归后的香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主条目: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过渡期在1997年6月30日结束,香港正式结束英国的殖民管治,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董建华为首任行政长官。

然而,就在3个月后,东南亚及日、韩、台货币受外来冲击。

香港亦不能幸免于难,地产产值大幅下跌、失业率由2%升至6%、经济增长率亦由正变负、恒生指数由1997年8月所创的16820点历史新高,下跌至翌年8月的6700点、银行同业拆息由被狙击前的数厘升至数十厘,当中隔夜利率更于1997年10月23日高见300厘。

四百多年来澳门人口的增长

四百多年来澳门人口的增长

作者: 陈栋康
作者机构: 广州外贸学院
出版物刊名: 人口与经济
页码: 42-43页
主题词: 澳门人口;南海;公元;林则徐;贸易;移泊;中国内地;中山;海隅;元明时期
摘要: <正> 澳门位于南海北岸,我国大陆海岸的南沿,是珠江三角洲南端伸入南海的一个小半岛。

澳门本来是荒僻海隅,为珠江口外鱼舟飘泊之所,周围通连浩瀚的南海,是个优良的渔港。

澳门早期人口很少,只是随着经济的开发,人口才逐步增加,而且大多是从外面移入的。

据历史资料的记载,明朝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全澳门人口约5000人,其中葡人900人。

到清朝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澳门人口也只是5000多人,所增无几,不过,葡人增加到3400人,华人却减少了。

这个记载虽不大准确,却反映出当时澳门人口的粗略变动趋势。

澳门人口的来源,大部份系由中国内地迁徙而来。

开埠初,间有广东中山县居民来此采石。

据考,元明时期,中国内地已有不少人移民澳门。

每年夏季西南风起,葡人乘风而至,移泊此间,进行贸易,十分热闹。

明清时期澳门土生葡人女性服饰特征探析

明清时期澳门土生葡人女性服饰特征探析

明清时期澳门⼟⽣葡⼈⼥性服饰特征探析
明清时期澳门⼟⽣葡⼈⼥性服饰特征探析
孙淑燕(⼴东⼯业⼤学 510000)
【摘要】摘要:伴随葡萄⽛和欧亚各国的脚步不断迈向澳门,澳门从⼀个对外经贸交流的商埠转变为中外交流的平台。

以男性为主的数代葡萄⽛⼈在澳门的定居⽣活中,逐渐形成有别于葡⼈的新葡亚裔族群,即被称为“澳门⼟⽣葡⼈”的族群。

许多⼟⽣葡⼈同时担当着西⽅⽂化的传播者和中华⽂化的接受者,⽽服饰⽂化是体现她们思想的重要媒介,其独特的服饰⽂化是澳门这座⼩岛的⼀道另类风景。

⽂章主要以澳门⼟⽣族群的社会背景和⼟⽣葡⼈⼥性的社会习俗为论点作铺垫,进⽽客观地对明清时期⼟⽣葡⼈⼥性服饰⽂化和特征做全⾯深⼊的论述。

【期刊名称】⼤众⽂艺
【年(卷),期】2015(000)021
【总页数】1
【关键词】明清时期;⼟⽣葡⼈;⼥性;服饰;独特
⼀、明清时期澳门⼟⽣葡⼈⾎缘背景分析
随着东西⽅贸易的⽇趋活跃,澳门⽂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来⾃各国的商业⽂化以及宗教⽂化的影响,⼈⼝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重构、递进的特性。

在开埠之前,澳门仅为⼀个渔村,国家政治⽂化和岭南地⽅⽂化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开埠以后,葡萄⽛商⼈、传教⼠在这⽚⼟地上从商或传播基督宗教⽂化,渐渐和亚洲各地或者澳门本⼟⼈群结为伴侣,继⽽衍⽣出了⼀种新的欧亚群体—⼟⽣葡⼈。

⼟⽣葡⼈指的是⽗系祖先来⾃于葡萄⽛,母系来⾃亚洲各地并在澳门出⽣成长的欧亚混⾎⼉群体。

他们从外形看有可能是多国混⾎⼉,但他们认同并接。

澳门原来的历史资料

澳门原来的历史资料

澳门原来的历史资料澳门以前是个小渔村,她的本名为濠镜或濠镜澳,因为当时泊口可称为“澳”。

澳门及其附近盛产蚝(即牡蛎),蚝壳内壁光亮如镜,澳门因此被称为蚝镜。

后人把这个名称改为较文雅的“濠镜”。

清乾隆年间出版的《澳门纪略》中说:“濠镜之名,着于《明史》。

东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湾,可以泊船。

或曰南北二湾,规圆如镜,故曰濠镜。

”从这个名称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镜、镜海等一连串澳门的别名。

下面由店铺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澳门原来的历史资料澳门的名字源于渔民非常敬仰的一位中国女神──天后,她又名娘妈。

据说,一艘渔船在天气晴朗、风平浪静的日子里航行,突遇狂风雷暴,渔民处于危难。

危急关头,一位少女站了出来,下令风暴停止。

风竟然止住了,大海也恢复了平静,渔船平安地到达了海镜港。

上岸后,少女朝妈阁山走去,忽然一轮光环照耀,少女化做一缕青烟。

后来,人们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庙宇供奉这位娘妈。

十六世纪中叶,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时,询问居民当地的名称,居民误以为指庙宇,答称“妈阁”。

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译成“MACAU”,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

在后来的四百多年时间里,东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产,使澳门成为一个独特的城市。

澳门自1999年回归后,澳门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在“一国两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门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而澳门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特色会予以保留并得以延续。

澳门的面积很小,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也是亚洲人均收入比较高的地区。

澳门是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几百年来,一直是中西文化融和共存的地方。

----------------------------------------------------概述/澳门历史澳门原来的历史资料世界三大赌城:中国澳门,美国拉斯维加斯,摩纳哥蒙特卡洛(门的卡罗)并称为世界三大赌城。

澳门(Macau),与香港相距三十八海里(七十公里),与广州相距一百四十五公里,原属广东香山县,1553年被葡萄牙人强占,历经400年后,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现为我国特别行政区之一。

澳门有多少人口

澳门有多少人口

澳门有多少人口澳门的人口在2000年有131万人,2014年只有137万人,而澳门人口增长率也由2000年的2.21%跌至2014年的0.07%。

在2010年,澳门的人口增长速度降至了0.52%在澳门,男性占人口比重为62.5%,女性为55.8%。

年龄在16岁以下的青少年数量最多。

从2000年到2013年之间,澳葡政府对当地青少年人数的增长贡献最高,有55%;其次是外来人口与青年人口比例,分别为36%与23%。

一、人口结构澳门的总人口有137万人,其中:居民为744,956人,包括:澳门特区居民总数中,有743,936人(包括永久居留者)是本地居民;236,545户是外地移民户;澳门特区居民中,超过100万户居住在“澳门人”小区,超过150万人居住在“非澳门人”小区。

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澳门所有年龄层的比例均在70%以上。

二、居民生活水平澳门居民的生活水平在过去10年里不断上升,澳门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从2000年到2013年,澳门居民平均收入为44,830澳门元,而人均住房面积则由1999年的3.33平方米扩大至2013年的6.28平方米;人口增长速度也由2000年的8.6%提高至2014年的12.3%。

[注]:人均住房面积数据来自澳门统计局[说明]:在2000年,澳葡政府统计了居民住房面积与人均生活费用的数据,该数字并非政府官方统计数值;而2004年至2013年之间居民住房面积、人均生活费用则由澳葡政府统计。

[说明]:由于人口数量变化影响了人口增长率,因此澳督每年都会公布最新人口数量以反映当地发展情况。

[说明]:2010年12月31日澳门统计局已公布其所辖各区人口总数及各年龄性别人口数目;2010年至2013年期间,澳门共有416,856人出生、105,684人死亡、172,584人在外地居住。

[说明]:澳门统计局根据澳督年度统计数据而发布统计数字时所用时间为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即该年度的最后一个季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时期澳门人口、族群与阶层分析陈文源/李琴2012-8-18 23:25:09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州)2011年3期第181~187页【专题名称】台、港、澳研究【专题号】D424【复印期号】2011年06期【英文标题】On Macao's Population, Ethnics and Classe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作者简介】陈文源(1964-),男,广西桂平人,暨南大学文学院古籍所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32;李琴(1987-),女,湖南益阳人,暨南大学文学院古籍所硕士生,广东广州510632【内容提要】澳门从一个边陲小渔村演变为国际知名的贸易城市,这一过程其实就是移民聚居的过程。

总体上,澳门族群大致可分为纯种葡人、土生人、华人三大类,由于不同族群所掌控的政治权力和生活资源不同,所以对“祖国”与“故乡”的态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最值得关注的是,生活在澳门社会底层的土生人与华人,因生计所迫,其“但得安居便死心”的移民心态最为明显,对“故乡”充满着复杂矛盾的文化心理。

【关键词】澳门/人口与族群/文化心理澳门人口与族群问题,关涉到对澳门社会形成与发展的认识,许多学者对此多有关注,大凡涉及澳门政治、经济、社会的论著,均对澳门人口与族群有所涉及,而专文论述者,如葡国学者若尔热·福尔加斯①、阿马罗②、贾渊③、莱萨④、文德泉神父⑤等,而中国学者则以李长森的《明清时期土生族群的形成与变迁》影响最深。

但他们的著作多围绕土生人进行,对澳门族群的整体研究仍有许多不解或模糊之处尚待讨论,本文对此稍作阐述,以飨方家。

一、明清时期澳门人口之概貌澳门开埠以后,澳门人口变化之状况,学者虽做了相当大的努力,挖掘大量的档案与当时人的书简史料,但至今仍然无法得出一个权威的论述。

根据李长森《明清时期澳门土生族群的形成发展与变迁》附表“澳门开埠至17世纪中叶澳门葡裔‘已婚者’统计数字”显示,[1]121-122明朝澳门人口记载较为模糊,其表现有二:一是,这些记录多出自西方文献,记载以“已婚者”为单位,但每位“已婚者”所群带之“家庭成员”数目不明,1640年英国人里察德认为土生葡人平均每户有15人,1644年卡丁神父则认为平均每户有20人,1[1]137而清朝澳门同知印光任则认为“丁口十倍之”。

二是,西方文献中所记“已婚者”数字,有些确切表明包括已入教之华人家庭,有些则表明另有相同数目本地进教者,如1624年记录已婚者有840人,时隔仅六年,于1630年,已婚者数目也是850人,几乎没有变化,但其附加说明时却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称840个“已婚者”中有“437人为葡人或者混血,其余为进教华人”[2],后者称除850个“已婚者”外,“另有同样数字的本地进教者”。

如此算来,人数翻一倍之多。

尽管这样,西方文献关于明朝澳门人口的统计数字也很少超过万人。

相较于中方文献记载,1564年庞尚鹏认为“夷众殆万人矣”[3]卷1。

吴桂芳认为“非我族类,不下万人”[4]卷343。

这与西方记录基本相似。

但1601年王临亨称“香山之夷,盘踞澳中,闻可数万”[5]卷3。

崇祯年间兵部尚书张凤翼则称“一旦有事,此数万夷人,何逞不得,此大可忧者也”[6]卷1。

如此夸张的说法,考之记录者的心态,可能是忧虑葡人将为中国南部边患,故将活跃于珠江口的华商与海盗人数合计,虚报数字,以刺激朝廷对此事的关注。

入清以后,中西文献对葡属人口计算差异不大,基本在4000-6000之间波动,但对华人人口的记载差距甚大,有三、四倍之多(参见附表)。

经对清朝澳门人口政策演变的研究,本文认为,中方所公布的数字,有严密的保甲制度为依托,应较为可信。

西方文献的记载,不言所依,令人质疑。

此说之主要依据是,在十八世纪,华人人口急骤上升,多达两三万人,这与当时中、葡关于澳门华人政策不相适应。

在清政府方面:首先,在澳门实施保甲法,并得到澳门议事会的配合。

1690年6月3日,澳门议事官员说:“香山的满清官员送来广东省官员的一道命令,说:甲长要提交居住在本市木屋、店铺和居民点内所有中国人的名单,每10人中委派一名甲长。

”为避免麻烦,议事会决定:对店铺内的中国人造表,并且葡萄牙人要从其家中将住在那里的中国人赶走[14]。

其次,清政府实施禁教政策,严控华人入澳。

1744年澳门同知印光任制定了《管理蕃舶及寄居澳门夷人规约》,规定:“凡贸易民人,悉在澳夷墙外空地搭篷市卖,毋许私入澳内,并不许携带妻室入澳。

”并对为澳门葡人提供商业与劳工服务的人员实施严格的牌照制度[15]卷上。

在澳葡政府方面:首先,配合清政府实施保甲法,遏制华人进入澳门。

先是,葡萄牙在澳门开埠之初,就不断同进入澳门定居的华人发生争执,故葡人很早就有规定,所有在澳门没有固定居所的华人,晚上都得离开城区。

不仅几座城门紧闭,而且各条街道的门也关了起来[12]71-72。

1692年2月6日,澳门议事会发布公告:“市政厅敲钟后在没有路灯的街上闲逛的任何中国人或奴隶都将被抓起来。

在1691年设立之登记簿内未登记姓名的任何在城里的中国人也将被抓起来送交满清官员。

”[14]其次,不断地颁布法令,禁止奴隶买卖。

或是出于宗教的人文关怀,或者因明清政府的压力,葡萄牙当局自1595年起,不断地颁布禁止贩卖奴隶的法令。

在1758年,葡王下令24小时内释放一切在押的华童,这一命令在当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当时澳门教区神父向葡王汇报称:“在阁下颁布禁令后……无人胆敢购买华童。

”[16]再次,自18世纪起,澳葡政府限制华人在澳门置业。

1711年澳葡政府通过一条法律,禁止中国人在澳门拥有房产物业。

议事会发布命令,将违令租给华人的几所房子拆毁,其中几所由华人自己建造并拥有的房子,也在清政府官员的命令下被推倒[12]72。

此后于1718年、1733年、1773年均颁布了相关的法令。

1773年11月20日,澳门总督要求议事会上报将土地或房子出租给中国人的葡人名单,并要求他们约定收回的期限[14]。

在《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中,于18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了一大批华葡居民租务纠纷案件,应与澳葡政府这一政策有关。

综合考察入清以后中葡双方关于居澳华人的政策与管理状况,在中葡双方合力遏制华人入澳的情形之下,华人人口如此急骤增长,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西方文献中关于澳门华人人口虚大的原因,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将在澳门教区的受洗入教的内地华人计算在内,二是将望厦、湾仔的人口计算在内。

因为从十七世纪中叶起,葡国受殖民思潮的影响,一直在谋求对华人管治,并试图将澳门城的范围扩大至关闸、湾仔。

据龙思泰统计,1833年望厦有7000人,湾仔13090人,如将此人数加上住在澳门城内的华人,则将近30000人,与西方文献的记载相近。

二、澳门族群结构鸦片战争以前,澳门的族群状况大致分为以下四种情形。

第一、纯种葡人。

16世纪,随着葡萄牙在远东殖民事业的发展,一批又一批的葡国贵族、冒险家或奉命担任官职,或为寻宝东来。

从资料来看,居澳葡人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由葡国任命的官员,或宗教人士,大多是纯种葡人。

在澳门开埠之初,葡国王室为了保障澳门在葡国的管治之下,对澳门的管治班子均有规定,如澳门总督(兵头)必须由葡国任命,澳门法官必须具有葡国的教育背景,这些措施均保证在澳门的管治方面,由纯种的葡人负责。

1710年,若奥五世特许状规定:“议事会议员、法官及议事会官员必须是纯种世代的老基督徒葡萄牙人。

”[8]764二是东来寻宝的商业冒险家。

三是为逃避政治和宗教迫害而逃往东方的葡人,他们入居澳门,可能成为守卫澳门的士官、水手,或闲散人员,处于澳门的低层。

博卡罗在关于17世纪30年代的澳门的描述中说:“该市还有许多葡萄牙水手、舵手和船长,大多数是在葡萄牙结了婚的,其他人则是单身汉,他们在到日本、马尼拉、索洛、望加锡和科钦支那的航线上进行贸易,这些人有150人之多。

”[17]251据A. M. Martins do Vale统计,1773年,在澳纯种葡人约为127人,他们一般拥有丰厚的家资,或担任舰队军官[1]128。

1787年,旅行家德拉佩鲁斯到了澳门,据其记载,当时在澳门只有100人纯种葡人[16]。

由于这些葡人拥有丰裕的资产,或权力,他们成了澳门的上层贵族。

第二、澳门土生葡人。

在澳门开埠之前,葡商已经在远东地区从事合法或非法的贸易,大部分葡商因没有携带家眷,一般会与本地女子同居或结婚成家。

16世纪,葡文文献中“已婚者”,即是对这一群体的称谓。

澳门开埠后,这些已婚者带着家眷入居澳门,而他们的后代当时主要是与印度、马来、日本的混血儿。

至17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葡裔男子更愿意娶有品德华人女子为妻。

博克塞通过研究认为:“建于约1555-1557年的澳门城,在最初的殖民者当中是没有白种妇女的。

他们也没有与邻近的香山县的华人融合在一起,与他们同居的妇女一般是由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及印度来的,而这些妇女身份多数是奴仆。

可是过了一阵子,一群为数不少的华人开始定居于逐渐发展的港口,由于在明朝时期,中国禁止与日本的贸易往来,所以澳门很快地便形成了中日贸易中心。

因此,葡萄牙的男人便开始了与中国女人通婚,不过中国女人的角色仍以妾或契约女佣人(妹仔)居多。

”[18]1039这种不同种族结合的家庭,其后裔便组成了澳门颇有特色的土生人。

第三,华人。

澳门开埠以后,为了经商或谋生,大批华人涌入澳门,他们在澳门开埠及此后促进澳门贸易繁荣均扮演重要的角色。

首先,华人充当了葡人的参谋者。

由于葡人对中国情况不甚了解,其于中国贸易、安全维护一直仰赖华人代为筹谋。

郭尚宾曾指责部分华人“藏身于澳夷之市,画策于夷人之幕者更多焉”[19]卷1。

据阿尔维斯(S. Alves)研究发现:澳门开埠之初,葡人民选的执政官迪奥戈·佩雷拉支持了两个澳门华人团体:一是以林宏仲(Lin Hongzhong)为首的华商团体,一是由华人翻译员组成的团体。

这两个团体亦是迪奥戈·佩雷拉对中国交往的喉舌与耳目,由一位名叫托梅佩雷拉的人领导[20]。

其次,为葡人在澳门贸易提供后勤支持。

在贸易过程中,“夷无斗、无尺、无秤,则与之较轻重、挈长短”[21]。

在生活上,居澳葡人的居屋、日常所需,无不仰赖于华人。

澳门成为对外贸易泊口后,“工商牟奸利者,始渐运砖瓦木石为屋”[22]卷69。

又有文献称:“闽广亡命之徒,因之为利,遂乘以肆奸,有见夷人之粮米牲菜等物尽仰于广州,则不特官澳运济,而私澳之贩米于夷者更多焉。

有见广州之刀环、硝磺、铳弹等物尽中于夷用,则不特私买往贩,而投入为夷人制造者更多焉。

”[19]卷1此外,凡澳门百工之作,也无不仰视于华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