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
文献主题标引规则
辽宁地区图书馆联合编目主题标引规则一、前言(一)本规则依据《文献主题词标引规则》(GB3860/T-1995)制定,适用于中文图书使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Web2.1版》进行主题标引。
(二)著录格式按照《中文书目数据制作》(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国家图书馆中文采编部编)中“6—主题分析块”有关主题标引的CNMARC格式著录。
二、主题分析(一)主题类型分析1.单主题与多主题主题类型按文献所论述主题数量多少,分为单主题与多主题。
单主题文献只研究一个事物或问题,以一个主题概念表达文献主题。
多主题文献同时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事物或问题,以各个主题为单位分别进行主题分析和标引。
2.单元主题、复合主题和联结主题主题类型按文献主题概念所包含主题因素多少,分为单元主题与复合主题。
单元主题是文献主题由一个主题因素构成的主题类型,以一个主题词表达文献主题。
复合主题是由两个或多个主题因素结合构成的主题类型,以两个或两个以上主题词通过组配表达文献主题。
联结主题是同时涉及两个主题对象之间联系的主题类型,常见关系类型有:应用关系、比较关系、影响关系、因果关系、相互关系。
应用关系主题,以被应用的主题为主体因素;如词表中有“XX应用”专指词,选用专指词标引。
比较关系主题,以相互比较的重点主题为主体因素。
影响关系主题,以产生影响的主题为主体因素。
因果关系主题,以表示原因的主题为主体因素。
相互关系主题,以其中的重点主题为主体因素。
(二)主题结构分析构成主题的主题因素有:主体因素(研究对象、材料、方法、过程、条件等)、通用因素、空间因素、时间因素、文献类型因素。
主题因素的引用次序是:主体因素—通用因素—空间因素—时间因素—文献类型因素。
三、主题标引选词原则(一)标引词形标引词必须使用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其书写形式与词表中的词形一致。
(二)标引词的选定次序1.首先选用词表中与文献主题概念相对应的专指词。
2.词表中没有专指词,选用含义最接近、最相关的主题词组配标引。
文献标引工作
⽂献标引⼯作A.1.⽂献标引语⾔的定义----⽂献标引语⾔是专为标引⽂献与检索⽂献的需要⽽创制的⼀种⼈⼯语⾔。
它是⽤经过规范化处理的词汇或代码,描述⽂献的内容特征以及某些外表特征概念,并揭⽰概念之间的相关性的⼀种概念标识系统。
A.2.⽂献标引语⾔的作⽤:第⼀层次是保证标引⽤语和检索⽤语的⼀致性,第⼆层次是在较⼤程度上保证检索效率。
A.3.标引语⾔的基本功能:1.能够对⽂献的信息内容及其某些外部特征进⾏标引。
2.能够对相同或相关的⽂献主题予以集中或揭⽰其相关性。
3.能够将⼤量⽂献系统化.组织化。
4.能够⽅便标引⽤语与检索⽤语的相符性⽐较。
A.4.⽂献标引语⾔的类型:第⼀,依构成原理,标引语⾔可分为分类语⾔.主题语⾔.代码语⾔。
其中分类语⾔按基本原理的差别分为体系分类法.组配分类法.体系-组配法或组配-体系分类法。
主题语⾔亦称主题法按基本原理差别分为标题法.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
第⼆,依标识组合时间的先后,可将标引语⾔分为先组式语⾔.后组式语⾔.先组散组式语⾔。
第三,依学科专业范围可以将标引语⾔分为综合性语⾔.多科性语⾔和专业性语⾔。
第四,依适⽤范围的⼤⼩可以将标引语⾔分为通⽤语⾔和专⽤语⾔。
第五,依所⽤⾃然语⾔语种数量,可将标引语⾔分为单语种语⾔.双语种语⾔和多语种语⾔。
A.5.⽂献标引语⾔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分⾯组配化.分类法主题法⼀体化.计算机化.标准化以及标引语⾔与⾃然语⾔结合化。
第⼀,分⾯组配化。
主要表现为1.在标引语⾔理论中肯定了分⾯组配⽅法的地位。
2.分类法和主题词表朝分⾯组配⽅向不断改造。
3.应⽤分⾯组配原理编制的新型分类法和主题词表越来越多。
第⼆,分类法与主题法⼀体化。
第三,计算机化。
具体表现在1计算机⽤于辅助编制.管理分类表和叙词表。
2研制出了电⼦版的分类法和叙词表。
3.⾃动分类和⾃动标引。
第四,标准化。
1.遵循⼀定的标准与规范编制分类表和主题词表。
2.使⽤统⼀的或兼容的分类表和主题词表。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GB/T 7714-2015)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标准,用于对文献进行分类和编码。
该分类法是中国特有的文献分类体系,旨在为各类文献提供统一的分类标准,便于信息组织、检索和利用。
本文将对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该分类法。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分类原则、分类结构、分类编码和分类标引规则。
首先,分类原则是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的基础,它包括学科特性原则、内部一致性原则、外部一致性原则等。
这些原则为文献分类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使得分类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其次,分类结构是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的核心内容,它由大类、中类、小类和基本类四个层次构成。
各个层次之间通过数字编码进行标识,形成了一个层次清晰、结构严谨的分类体系。
这种分类结构不仅便于文献的整理和存储,也有利于文献信息的检索和利用。
再次,分类编码是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采用了一种特定的编码体系,用以表示文献所属的类别和层次。
这种编码体系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能够确保文献分类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最后,分类标引规则是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的补充内容,它为文献的标引和检索提供了具体的操作规范。
通过分类标引规则,用户可以根据文献的编码快速准确地进行检索,提高了文献信息的利用效率。
总的来说,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是一项科学、规范、实用的文献分类工具,它为各类文献的整理、存储、检索和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信息化时代,文献分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
因此,我们应当更加重视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的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重要的分类工具。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一分类工具,为信息组织和利用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和机构能够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这一标准,促进文献分类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6)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6)7.4 标引分类号──是用《中国档案分类法》中的类号来表达档案主题性质的标引过程,也就是将判定的类别赋予分类标识。
给予分类号,应根据文件、案卷内容的属性、主题多寡、起草意图、利用对象、检索需求等特点,采用恰当的方式和方法,准确、一致、适度地标引出来。
遇有难以分类的新事物、新主题的档案材料,分类表上无确切类目可归时,各档案馆、室可增设新类目予以分类标引,同时上报《中档法》编委会确认。
今后若遇到同类主题的文件、案卷亦照此办理,确保一致性。
7.5 审校──审校是分类标引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确保标引质量的最后关口。
审校内容包括检查验证档案的内容是否得到全面的分析,主题概念是否准确、恰当、辨类是否准确,同类档案是否归类一致,标引的类号是否充分、完整、准确,书写是否正确无误。
审校程序分为自校、互校和总校。
7.5.1 自校──标引审校的第一环节。
标引人员通过对自己标引结果的校对,遇有主题分析不准,归档不当,前后不一致,符号舛误,应及时予以纠正。
7.5.2 互校──标引审校的第二环节。
标引人员通过对标引结果的相互校对,纠正因个人理解不同引起的错误,保持彼此之间标引的一致性。
7.5.3 总校──标引审校的最重要环节。
在自校、互校后,必须选派熟悉业务、通晓目录工作的人员担任总校。
通过总校进一步消除档案主题分析与标引过程中的误差,保证标引工作的整体优化。
同时可以对标引工作中所遇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统筹考虑合理的解决方案。
8 档案分类标引质量管理8.1 衡量标引工作质量的因素──主要指标引的客观性、专指性、全面性、一致性与适当的标引深度。
影响标引工作质量的因素是:标引工作的组织管理、标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中国档案分类法》本身的质量。
8.2 制定分类标引的规章制度──各单位可制定标引工作细则。
它是在档案分类标引规则的基础上,结合本馆、室的档案实际和利用者检索习惯而制定的工作条例。
具体内容包括:分类标引的程序和具体组织规程;《中国档案分类法》简表、行业表、复分表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集中归类与分散归类、交替类目的采用、标引的深度,以及标引责任制等等。
文献分类标引著录规则
文献分类标引著录规则
文献分类标引著录规则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收集资料:收集所有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书籍、报告等。
2. 确定分类标准:根据文献的主题和内容,确定合适的分类标准。
分类标准可以是学科领域、主题词、关键词等。
3. 标引文献:根据确定的分类标准,对每篇文献进行标引。
标引的内容包括文献的主题、内容、作者、出版时间等。
标引应该准确、客观、完整。
4. 分类整理:将标引后的文献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分类整理。
分类整理应该清晰、有条理,便于后续的检索和使用。
5. 著录规则:根据文献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著录规则。
著录规则包括文献的题名、作者、出版时间、出版社、页码等信息,应该详细、完整、准确。
6. 建立数据库:将整理好的文献数据录入数据库中,便于后续的检索和使用。
数据库应该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7. 质量控制:对著录的文献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如果发现错误或遗漏,应及时进行修正或补充。
8. 更新维护:定期更新和维护数据库,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同时,根据需要对分类标准和著录规则进行调整和优化。
以上是文献分类标引著录规则的一般步骤,具体操作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三章+++文献信息分类
第三章文献信息分类第一节文献分类和文献分类法一、文献分类的概念二、文献分类的作用三、文献分类法一、文献分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献分类,应该指一切知识载体的分类狭义的文献分类是指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包括书籍及其它文献资料)的分类。
文献分类:是以文献分类法为工具,根据文献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与其他显著属性,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与揭示文献的一种方法。
文献分类概念的含义1、文献分类的根据是文献的学科内容属性与其他显著特征。
2、文献分类的工具是文献分类法。
3、文献分类的主要目的是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分门别类地组织与揭示文献。
4、文献分类的对象是图书馆与各种文献信息机构所收集与使用的古今中外各种文献。
二、文献分类的作用1、组织分类排架:藏书的排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分类排架效果比较理想。
2、建立分类检索系统:分类检索系统是我国图书馆常用的一种检索工具,它是按照文献分类法组织起来的。
建立分类检索系统便于人们按类检索、查找文献。
分类排架的优点1、能够使图书馆工作人员按类熟悉馆藏文献,便于向读者宣传、推荐文献;2、提高了开架借阅的质量;3、可以按类进行文献流通统计,了解读者的借阅情况与阅读倾向,为藏书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4、分类号反映了文献资料所属学科内容,使内容相同的书集中在一起,相近的书联系在一起,把不同的书区别开来,便于人们按学科系统来利用藏书;三、文献分类法的概念1、文献分类法是指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并结合文献的特点,对概括文献情报内容特征及某些外表特征的概念或术语,进行逻辑划分和系统排列而形成的类目一览表。
2、分类法一般包括类目表和分类规则,它是类分文献、编制分类检索工具的工具。
第二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概述一、《中图法》的基本序列二、《中图法》的框架结构三、《中图法》中类目的排列四、《中图法》中类目的关系五、类目注释六、《中图法》的标记符号七、《中图法》的编号制度一、《中图法》的基本序列基本序列也称基本部类或部类,是分类法编制中为建立知识分类体系,对知识门类所进行的最概括、最本质的划分与排列,是确立基本大类的基础。
精选图书馆文献分类细则
精选图书馆文献分类细则一、本馆使用的分类法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为依据,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和文献收藏具体情况确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使用本>》,具体类分文献时以<使用本>为标准。
二、分类人员要全面、细致地学习和了解分类的基本理论和分类法;对各学科馆藏图书的实际情况有一定了解;对我院专业设置情况要比较清楚;具有一定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懂得文献分类规则,做到正确地使用分类法,归类准确,并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每种文献的作用。
三、分类工作一定要严格按分类工作程序进行,包括查重、确定分类号、著者号、校对等项工作。
四、分类工作一般原则1.文献分类根据所使用的分类法和本馆制定的使用细则执行。
2.文献分类要充分考虑我院专业设置情况、读者使用情况、流通管理情况和分类历史情况等,使文献归类准确,前后一致,便于读者使用和流通管理,以发挥文献的最大效用。
五、文献分类步骤1.查重。
文献分类前一定要查重,如果是复本、多卷书、版本及书名相同、内容相近等情况,应依以前分类号为准,保持前后一致。
如果以前号码错误,可以另取正确的号码,同时改编原有文献。
2.鉴别文献内容。
对于新文献,要分析鉴别文献的内容。
对每种文献,首先要分析鉴别其内容主题,了解著者的目的,使用对象和出版形式,并注意下列问题:(1)文献研究的对象属于哪一个学科门类?(2)是单主题还是多主题,各主题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著作的形式是什么,如,专著、丛书、多卷书、手册等等?(4)写作目的和使用对象是什么,如:科普、文艺欣赏、专业学习等等?3.分析鉴别文献的途径:根据文献的实际情况,可以按下列顺序逐步深入了解文献的内容,最后再确定分类号。
(1)阅览书名页和版权页,包括书名、题上页、题下页、著者、出版项等,分类时主要根据文献内容,在内容相近时应考虑书名相同归类一致,书名相似而从不同学科研究同一主题时,应按学科各入其类。
(2)如果文献中有在版编目数据,可以参考其分类号和主题词。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
4.1档案分类标引的依据是以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职能分工为基础,结合档案记述和反映的事物属性关系,并兼顾档案的其他特征。分类标引时,应对档案文件进行周密的主题分析,把握所论述的对象,准确地给予分类标识。
4.2档案分类标引应依据《中国档案分类法》及其使用指南。
4.3档案分类标引时,要正确地理解类目涵义和范围,避免脱离类目之间的联系和类目注释的限定片面地理解类目涵义。
3.15案卷 由互有联系的若干文件组成并放入卷夹、卷皮或档案袋内的,装订或不装订的档案保管单位。
3.16文件 是为处理各种事务而按着规范的形式直接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
3.17卷内目录 案卷内登录文件题名及其它特征并固定文件排列次序的表格,通常排列在卷内文件之前。
3.18卷内备考表:卷内文件状况的记录,通常排列在卷内文件之后。
3.2《中国档案分类法》(以下简称《中档法》) 用于对档案进行分类标引的工具。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分类表》、《清代档案分类表》、《民国档案分类表》以及《主体,是一种文献分类体系的具体体现。《中国档案分类法》的主表是以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职能分工为基础组成的逐级展开的逻辑系统。
5.1.4.2专业档案馆(室)、部门档案馆(室)、企业事业单位档案馆(室),在使用《中国档案分类法》进行分类标引时,本专业的档案可使用行业分类表进行分类标引。
3.8分类号 类目的简明编码、标记符号,可固定全部类目的先后次序和明确一个类目在分类体系中的特定位置以便于标引、排列和进行检索、组织馆藏。
3.9类目注释 对类目的说明,用于明确类目的内容范围,指出类目之间的关系,规定需要使用的特殊分类方法。
3.10档案主题 文件或案卷中用以表达档案记述和反映的事物内容的总称,即档案的中心内容。一份文件或一个案卷可以有一个以上的主题。
信息组织复习-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体系结构●宏观结构(编制说明、基本大类表、简表、详表、复分表、索引、使用手册)●微观结构(类号、类名、类级、注释、参照)基本部类与基本大类●五个基本部类1.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2.哲学3.社会科学4.自然科学5.综合性图书●22个基本大类复分表●通用复分表(对主表类目起复分作用,不单独使用,一般均列在主表之后,8个)1.总论复分表(将所用的复分号(连同"-")加在主表分类号码后)2.世界地区表3.中国地区表4.世界时代表5.中国时代表6.世界种族与民族表7.中国民族表8.通用时间、地点复分表●专类复分表(供类目细分时组配使用,列于相应的大类之下)仿分(一种以统一的方式处理共性子目的方法,有类似专类复分表的作用)《中图法》的标记符号与标记制度●标记符号:✓基本符号:字母、数字✓辅助符号:“.”、“/”、“[]”、“-”、“()”、“=”、““””、“〈〉”、“∶”、“{}”等“.”间隔符号用于类号的数字部分的间隔,从左到右每三位数字之后加一圆点例:I247.5,K837.125.6“/”起止符号在主表或复分表中用于表示概括一组相连类号的起止区间,或在注释中表示类目仿分的类号区间或参见类目的范围例:K3/7,K815注释“[]”交替符号用以标记交替类目,表示该类目为选择使用的类目例:[B835]“-”总论复分号凡主表类目使用总论复分表复分组号时,须将“-”与总论复分表中的类号一起加在主类号后,例:《物理学词典》O4-61但是也有个别类目借用总论复分号的形式进行配号,例:O4-0“()”国家、地区区分号当某类目需要依地区、国家区分,但类目无注释规定可依地区表复分时,可将“世界地区表”或“中国地区表”中的有关类号用()括起,加在主类号之后例:《日本的智能机器人技术》TP242.6(313)“=”时代区分号当某类目需要依时代区分,但类目无注释规定可依时代表复分时,则可将“国际时代表”或“中国时代表”中的有关类号加在主类号之后,中间用“=”联结例:《宋代的瓷器研究》K876.3=44““””民族区分号如某类目需要依民族细分,但类目无注释依“世界种族与民族表”或“中国民族表”复分时,则可将种族或民族号码置于“”中,加在主类号之后例:《中国彝族竹编制品》TS959.2“214”“〈〉”通用时间、地点区分号若某类目需按通用时间、地点复分,则将“通用时间、地点区分表”的有关类号置于“〈〉”内,加在主类号之后例:《春季饮食养生》R247.1<111>“∶”组配符号用于联结两个相关的主类号,合成一个组配类号,《中图法》要求按有关注释的规定使用“:”例:根据TP399的注释使用“:”“+”联合符号“+”之后的一段号码是对类分图书的类目进一步细分,整个类号用以类分资料;该辅助符号只出现在分类表中,不出现在标引中例:Q983的下位类“{}”停用符号置于{}内的类号是前一版本中用于标引的分类号,现已停用例如:{D018}消灭阶级剥削(停用;4版改入D011阶级的产生与消亡)●标记制度:层累标记制、顺序标记制●标记技术:八分法、双位制、借号法、预留空号法、对应编号法、字母标记法《中图法》的复分表与组号技术(通用复分表专类复分表类目仿分)通用复分表●总论复分表将各学科门类的共性区分内容编列入此,实际上为通用主题和通用文献类型复分表,收入各种通用性主题类型和文献类型,除主表、专类复分表或仿分中已列出了同样的类目外,原则上主表的各级类目都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复分号由“-”加数字组成(《图书馆学辞典》G25-61 )总论复分表的使用要点:1)主表中任何一级类目均可使用,复分时直接将复分号(连同“-”)加在主类号后例:《文献分类指南》G254.11-622)主表中某些类目具有该表的内容,或已列有专类者,不再使用本表复分。
第十一章-文献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与方法
◆ 对于研究一事物或主题的多方面的文献,归入到类 表中能够概括这些方面的类目,若没有共同上位类的, 则依重点归类或在有关类中同时反映。
《轿车使用、保养、维修400问》,标引为U469.11 涉及使用、保养与维修等多个主题。
在标引时,一般分入结果方面的主题所属的类目。
《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按结果主题归类,标引为: R596.1(一个原因,多个结果);没入Q343.2(YS)
back
21
● 论述两个主题相互比较的文献,一般按著者重点论 述的或所赞同的主题归类,必要时为另一个主题作互见;
如果是多个主题之间的比较,若在分类法中有包含这 些主题的类组成的概括性类目,则归入该类目中。例如:
back
23
◆ 多卷书的分类标引方法 ◆ 丛书的分类标引方法
back
24
● 多卷书的含义 多卷书是一种分卷、辑、册逐次或一次出版的文献,通
常有总书名,各卷、册自成一个单位,有的有分卷书名, 全书内容连贯,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 多卷书均应集中分类,依据全书的整体内容所属学 科归类,如果分卷内容相对独立,并有分卷题名的,应 进行分析分类。例如:
◆ 当主体因素(事物)所在类目不再细分时,有关该 事物各主题因素(各个方面)的文献归入该事物类下。
15
back
◆ 并列关系主题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 从属关系主题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 应用关系主题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 影响关系主题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 因果关系主题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 比较关系主题文献的分类标引方法
G612 教学理论、教学法----学前教育 G622 教学理论、教学法----初等教育 G632 教学理论、教学法----中等教育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高等教育 G652 教学理论、教学法----师范教育 G712 教学理论、教学法----职业技术教育 根据其上下位类限定关系来理解其类目的涵义。
《信息组织》复习(简版)
索引是以文献或文献集合中包括的信息内容为其揭示单元的工具,包括期刊索引、书后索引等。
情报检索语言
情报检索语言:是一种由表达信息资源主题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词汇及规则组成的人工语言系统,国内亦称情报检索语言。检索语言由词汇和语法两部分组成。词汇是检索语言的主体,是各种词表,包括分类表或标题表、叙词表等;语法,则是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的规则系统,它们规定词汇集的使用方法
(重点)2.主题标引和分类标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主题标引和分类标引的相同点:1.揭示的对象相同。2.依据的数据来源相同。3.操作程序相同。4.基本处理方法相同。
主题标引和分类标引的不同点:1.主题分析的角度不同。2.转换途径不同。3.标识不同。4.揭示的特点不同。
3.主题标引的基本方式:整体标引、全面标引、对口标引、综合标引、分类标引。
检全率、检准率
检全率,指通过检索系统检出的与某一检索提问相关的文献数与检索系统中与该提问相关文献总数之比。
检准率,指系统实施检索时检出的与某一检索提问相关的信息资源数与检出
6、述,亦称信息资源描述,是指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对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形式特征、物质形态等进行分析、选择、记录的活动。
7、元数据:元数据即描述数据的数据,对数据及信息资源的描述性信息
分类索书号:又称分类排架号,是表示一文献在分类收藏中位置的号码。
2.分类标引的基本要求:准确、充分、一致、适用。
4.分类标引工作的程序,以及在这些分类步骤中应注意的问题。
分类标引工作的程序:查重—主题分析—归类—给号—审核。
查重:检查是否为已标引,避免重复。依据:书名目录进行。联机情况下,使用联机目录工具。
文本检索:不标引,直接用计算机,通过自然语言,对信息资源进行检索的方式。
文献分类基础知识
文献分类基础知识第八讲)文献分类基础知识1 文献分类的意义1.1 文献分类的含义类是指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个别事物的集合,表明某些个别事物共有的一种概念。
分类是指以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其他显著特征作为根据,把各种事物集合成类的过程。
文献分类就是以文献分类法为工具,根据文献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与其他显著属性特征,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与揭示文献的一种方法。
1.2 文献分类的作用文献分类的主要目的:一是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组织文献;二是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揭示文献。
1.2.1便于组织分类排架。
任何一个图书情报机构对收集的图书资料必然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组织,使每一本书都有一个明确的排列位置。
图书资料的排列方法有多种,每种排列方法各有利弊,但比较起来,分类排列方法较为理想。
其优点是:①能使藏书体现学科的系统性,使内容相同的书集中在一起,使内容相近的书联系在一起,内容不同的书区别开来,便于人们按学科系统来利用藏书。
②图书情报人员能够按类熟悉藏书、研究藏书,便于向读者宣传、推荐与提供有关的图书资料。
③有利于提高开架借阅的质量。
④便于按类统计图书借阅情况,了解与分析读者的借阅要求与阅读倾向,能为藏书建设提供一定的可靠数据。
1.2.2 便于建立分类检索系统。
文献分类按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揭示文献,这主要体现在建立分类检索系统(手工分类目录与计算机分类检索系统)上。
分类检索系统是我国图书馆、文献信息部门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种检索工具,它是按照文献分类法的类目体系组织起来的,由于类目体系一方面体现着每一门学科的系统性,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因此,这种类目体系反映在分类检索系统上,便于人们从学科知识系统,按类检索、查找文献,达到鸟瞰全貌、触类旁通的效果。
要建立分类检索系统,其前提必须是要先对文献进行分类。
2 文献分类的基本原理2.1 文献分类法之基本类型:2.1.1 体系分类法:体系分类法是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依据概念的划分与概括原理,把概括文献内容与事物的各种类目组成一个层层隶属、详细列举的等级结构体系的一种文献分类法,亦称列举式分类法、枚举式分类法。
文献分类标引原则
谢谢!
新学科、新主题文献在分类表中没有明确列类时, 可先靠入其母学科、或归入其相关的上位类。
例1:《蓝牙技术原理与协议》入TN915.04 例2:《qmail实用技术指南》入TP393.098,或 TP393.09
2 不同主题类型文献分类标引原则
2.1 单主题文献分类标引原则 2.2 多主题文献分类标引原则
2.3 相关关系主题文献分类标引原则
2.3.5 比较关系主题分类原则 入著者所要说明或赞同的主题,或归入其上位类。
例1:《什么是唯物论 什么是唯心论》入唯物论B02 例2:《美国、日本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入上位类 F112.2。
2.3 相关关系主题文献分类标引原则
2.3.6 并列关系主题分类原则3.3.2 丛书
丛书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是集中分类,二是分散分类。 对于一次出齐的,或有明确的编制规划和编制目的的丛书, 一般宜集中归类,必要时再以各单册内容的学科属性作分 析分类;否则,则依各个单册内容的学科属性归类,必要 时再辅以综合分类。
例1:《民国丛书》(集中分类)入Z121.6 例2:《C程序设计》(计算机基础教育丛书)(分 散分类)入TP312C 例3:《常用工具软件的用法》(电脑快速入门丛书) (分散分类)入TP311.56
例1:《汉英词典》入H316 例2:《文艺小百科》入I-61 例3:《世界知识年鉴》入 Z5
3.2 二次文献(书目、文摘、索引)
无论综合性的,还是专科性的,一般均先集中归 入Z8有关各类,再依所属学科类号加以组配;关 于专科性的二次文献,如有必要,还可以所属学 科类号加总论复分号-7作为附加分类。 例1:《化工文摘》入Z89:TQ;TQ-7 例2:《国外博士学位论文目录》入Z88:G643.8; G643.8-7。
文献分类及文献分类法
文献信息分类第一节文献分类及文献分类法一、文献分类以文献分类法为工具,根据文献所反映的学科知识内容与其他显著属性,分门别类地、系统地组织与揭示文献的一种方法。
二、文献分类法指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并结合文献的特点,对概括文献情报内容特征及某些外表特征的概念或术语,进行逻辑划分和系统排列而形成的类目一览表。
第二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概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就我国建国以后编制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文献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第四版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其简称仍称《中图法》。
《中图法》(第五版)已于2010年9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
一、《中图法》(第五版)的修订重点及特色《中图法》的修订是一项持续性、系统性的工作,每版修订都有其重点和特色。
此次修订幅度较大,新增1631个类目,停用或直接删除约2500个类目,修改类约5200多个。
其修订特点有:1. 确定了特别处理的大类、重点修订大类和局部调整大类。
根据用户使用意见、《分类法研究与修订调研报告》以及“修订报告”对《中图法》(第四版)存在问题的分析,此次修订确定“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特别处理的大类,“F经济”、“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U交通运输”为重点修订大类,“D政治、法律”、“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TS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等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计算机技术相关类为局部调整大类。
最后的修订结果也基本体现了这些修订重点。
2. 增加复分标记、“一般性问题”的禁用标记。
对一组类目或多组类目需要复分时,以前各版次的《中图法》只有一个说明性注释来规定,而具体需要复分的类目不再一一注释说明。
第五版为增强类目复分助记性、降低复分难度,对这些类下无直接复分注释而又需复分的类目的类名后增加了相应标记,并区别8个通用附表、专类复分或仿分的标记,标记符分别对应为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①~⑧分别代表用《中图法》后附的8张不同的通用复分表复分,⑨表示专类复分或仿分。
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
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分类标引,也称为主题标引,是图书馆和情报机构中常用的一种信息组织方式。
它通过赋予文献、图书或其他资源一系列主题词或主题代码来描述它们的内容,以便于用户快速、准确地检索所需信息。
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既有一定的灵活性,又需遵循一些规范,下面将详细介绍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
第一,主题词选择需要准确。
分类标引的主题词应尽量准确地反映出待标引文献或资源的主旨。
主题词要具有概括性和代表性,即能够概括出文献的主题内容,并能代表该内容的关键特征。
主题词的选取应考虑文献的标题、摘要以及全文内容,确保主题词的准确性。
第二,主题词应具有规范性。
为了保证分类标引的一致性和用户的检索效果,主题词需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选择和应用。
图书馆和情报机构通常会依据国家或国际标准,如国际标准分类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 UDC)或国际标准图书编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ISBN),来选择和使用主题词。
这样可以确保分类标引的统一规范性,便于用户根据主题词进行检索。
第三,主题词应具有结构性。
主题词的选择应考虑其在分类标引系统中的逻辑结构和关系。
一般而言,主题词可以划分为主题和次题两个层次。
主题词应从一般到具体、从抽象到具体逐级划分,主次关系清晰。
通过良好的结构性安排,用户在检索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查找到相关主题。
第四,主题词应具有语义性和通用性。
主题词的选择应注意其语义性和通用性,即主题词要简洁、明确,并且具有普遍适用性。
避免使用过于具体或特殊的主题词,以免限制了用户的检索范围。
同时,主题词要力求使用常用的词汇,方便用户理解和使用。
第五,主题词应维护一致性和更新性。
分类标引系统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以适应新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的发展。
主题词的使用应该具有一致性,即同一主题的文献或资源应尽量使用相同的主题词。
同时,分类标引系统的维护者也应根据时代变化和新知识的出现及时更新和调整主题词。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
档案分类标引规则一、引言档案分类标引规则是指对档案文件进行分类和标引的一套规范和方法。
通过档案分类标引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实现对档案文件的有效管理、检索和利用。
本文将介绍档案分类标引规则的背景、原则、方法和应用。
二、背景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档案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管理需求。
因此,制定档案分类标引规则成为一项迫切的需求。
三、原则1.分类原则:按照档案的内容和性质进行分类,确保分类清晰、准确。
2.标引原则:采用统一的标引词汇和标引规则,提高检索效率。
3.规范原则:严格按照规则和标准操作,确保档案管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动态原则:根据实际需求不断更新和完善档案分类标引规则。
四、方法1.确定主题:根据档案内容确定主题,将档案文件进行初步分类。
2.确定分类标准:制定档案分类标引的标准和规则,明确分类的依据和方法。
3.标引档案:根据标引规则,为每个档案文件添加分类标引词汇。
4.建立索引:建立档案分类标引的索引系统,便于检索和管理档案文件。
5.定期审核:定期对档案分类标引进行审核和更新,确保档案管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应用档案分类标引规则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构和组织的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图书馆等。
通过规范的分类标引方法,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检索和利用服务。
结论档案分类标引规则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基础,对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制定和实施规范的分类标引规则,才能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希望本文对档案分类标引规则的意义和应用有所启发,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图书馆编目与标引规范
图书馆编目与标引规范图书馆编目与标引是图书馆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们对于图书馆的资源管理与服务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一同探讨图书馆编目与标引的规范,包括编目与标引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常用的编目与标引规范。
一、编目与标引的定义编目是指对馆藏图书进行分类和编号的过程,它将图书按照一定的分类规则和编码系统进行组织和管理,以方便读者查找和利用图书资源。
标引是指利用关键词、主题词等对文献内容进行描述和提取的过程,以建立文献的主题索引,为读者提供准确的检索与访问途径。
二、编目与标引的重要性1.资源管理:编目与标引可以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组织,使读者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的图书资料。
2.阅读推广:通过对文献的编目与标引,可以将同一主题的图书进行组织和推荐,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
3.检索与访问:编目与标引为读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检索和访问途径,使读者能够通过关键词、主题等方式快速找到所需的图书资源。
4.学术服务:编目与标引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通过对文献进行规范的编目与标引,使研究者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文献回溯和综述。
三、常用的编目与标引规范1.主题分类编目法:主题分类编目法是一种将图书按照主题进行分类和编目的方法。
常用的主题分类编目法包括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美国图书馆学会分类法等。
这些分类法根据图书的学科性质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并采用数字编码进行标识,以方便读者查找和利用。
2.关键词标引法:关键词标引法是通过选取文献内容中的关键词进行标引,以建立主题索引。
常用的关键词标引法包括主题词标引法和自由词标引法。
主题词标引法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主题词进行标引,以保证标引准确性和一致性;自由词标引法则根据文献内容自由选择关键词进行标引,强调灵活性和个性化。
3.编目与标引规则:编目与标引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以确保编目和标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常用的编目与标引规则包括《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N)》、《中国图书馆书目著录规范》等。
文献分类标引原则
入TP391.41Fra bibliotek1.7 入“其他”类原则
当一个文献的主题在分类法中找不到为它专列的 相应类号,入“其他”类优先于入上位类。
例1:《智能管理》入TP399,而不应入TP39 例2:《超验主义美学引论》入“其他”类B83-069,
例1:《集成电路手册》分入TN4-62; 例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入I512.45; 例3:《菜花能否移植》
(论述日本俳句对外国诗歌的影响)分入I106.2, 而不能入S63
1.2 专指性原则
要将文献分入恰如其分的类,而不能分入范围大 于或小于文献实际内容的类目。
例1:《电视机维修手册》,入TN949.7 《彩色电视维修手册》,入TN949.12
2.2 多主题文献分类标引原则
对各主题进行分析,依其最能体现该文献内容实质 的或在内容中起主导作用的主题归类,必要时对另 外的主题作附加分类;如果不分主次,可选择篇幅 较多者或篇幅居前者的类号作为主要分类号。
例1:《胡萝卜良种与栽培》依论述重点入 例2:《广播、电视简明技术手册》入TN94-62互见
分析分类:当一种文献,可以拆分成更小的内容 完整的单元时,对各个单元进行文献分类标引。
文献分类标引原则
1 基本原则 2 不同主题类型文献分类标引原则 3 不同编制体例文献分类标引原则 4 文献分类标引工作程序
1.1 学科属性原则
文献分类标引首先必须以其内容的学科或专业属性为主 要标准
1.4 系统性原则
文献分类标引必须体现分类法的系统性、等级性 和次第性。凡能归入某一类的文献,必带有其上 位类的属性。也就是说,凡能归入某一类的文献, 一定也能归入其上位类。
分类标引
020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news and discussion lists
基本分类规则
5.不能单凭题名、篇名归类。
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我钻进了金字塔 星云 时间简史 悲剧的诞生 历史的终结
基本分类规则
6.应注意标引的思想性。
• 对于社会科学对象的信息资源,在必要时,应 对其内容性质进行揭示。 • 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中,应注意检索系统的 导向性和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的职能。内容不健 康或损害国家主权的站点,不应进行标引。
学习分类标引的知识的意义
• 文献单位分类标引的需要;
• 了解分类标引规律,用于自
动分类研究。
分类标引的要求
准确—归类要正确、确切。 充分—指能充分揭示有检索价值的主题。 一致 — 指对同一主题内容资源的标引结果应一致。
适用 — 指标引应适合检索系统的特点和用户需求。
号码配置方法
一种,可以通过主表直接获得表达一信息资源 的完整分类号码; 另一种,须结合不同成分的号码进行组配标引:
论述一主题某一方面的信息资源,应根据该资源论述 方面的学科角度归类。
《茶树特性与栽培》 入农业类,标引为:S571.1; 《茶叶生产机械化》 入轻工业,标引为:TS272.3;
《名茶的保管与储藏》入经济类,商品学,标引为:F768.204;
《茶叶外销》入经济类,对外贸易,标引为:F752.6582; 《中国茶文化史》入中国文化史,标引为:K203; 《日本的茶道》应归入日本风俗习惯,标引为:K893.13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
文献分类标引是图书馆和信息机构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它通过对文献进行分类,帮助用户更好地组织和检索文献资源。
以下是文献分类标引的基本规则:
1. 确定文献主题:在进行文献分类标引之前,首先要确定文献的主题。
通过对文献内容的仔细阅读和分析,确定其主题类别。
这是分类标引的基础。
2. 选择适当分类:根据文献的主题,选择适当的分类体系。
常用的分类体系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
选择合适的分类体系有助于确保文献分类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遵循分类原则:在选择分类体系之后,应遵循其规定的分类原则。
分类原则是指导文献分类的准则,包括类目的划分、类目的定义、类目的使用等。
遵循分类原则有助于保证分类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4. 保持分类一致:在进行文献分类时,应保持分类的一致性。
同一主题或同一作者的文献应归入同一类目,以确保检索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5. 详细准确标引:在分类标引过程中,应详细准确地描述文献的主题、内容、特点等。
这有助于用户更好地理解文献,并能够准确地检索到所需内容。
6. 定期审查更新:文献分类应定期进行审查和更新,以
适应学术研究的进展和变化。
对于新出现的主题和领域,应及时调整分类体系,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7. 遵循相关标准:在进行文献分类标引时,应遵循相关的标准,如元数据标准、信息组织标准等。
遵循标准有助于提高文献分类的规范性和互操作性。
总之,文献分类标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标准。
通过仔细阅读和分析文献内容,选择适当的分类体系,遵循分类原则和相关标准,可以确保文献分类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