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经营(全文)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是为了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清洁、优美的城市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制定的城建环保条例。
1992年5月20日国务院第104次常务会议通过,1992年6月28日国务院令第101号发布,于1992年8月1日实施。
现行版本根据2017年3月1日国务院令第676号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
[1]中文名颁布单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颁布文号颁布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01号1992年6月28日实施日期当前版本1992年8月1日2017年3月1日修订版目录.1法规历程.2法规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市市容管理.▪第三章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第四章罚则.▪第五章附则法规历程1992年5月20日国务院第104次常务会议通过,1992年6月28日国务院令第101号发布。
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7年3月1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修改为: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的市区内,禁止饲养鸡、鸭、鹅、兔、羊、猪等家畜家禽;因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特殊需要饲养的除外。
删去第三十五条中的“未经批准擅自”。
[1]法规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清洁、优美的城市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内,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区负责、专业人员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范本

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和提升本市的市容环境和环境卫生水平,确保市民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意见》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是指对城市道路、公共场所、居民区域、工业区域、农村地区等进行整治,保持和改善城市市容环境和环境卫生的行为,包括城市道路的清洁、绿化、美化、通道畅通等方面的管理。
第三条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二)注重科学规划,保持合理布局。
(三)强化责任,形成合力。
(四)依法管理,加强执法监督。
第二章城市道路的管理第四条城市道路的管理应该包括道路的清洁、绿化、美化和通道的畅通。
第五条城市道路的清洁工作应当定期进行,保持道路表面的干净整洁,清除垃圾、泥土、积水等杂物。
第六条城市道路的绿化工作应当按照绿化规划进行,保持路沿绿化带的绿化健康、整洁、美观。
第七条城市道路的美化工作应当注重道路边墙、废墟、广告牌等的修缮、装饰,增加道路景观的美感和观赏性。
第八条城市道路的通道应当保持畅通,不得堵塞,保障市民的交通出行。
第三章公共场所的管理第九条公共场所的管理应当包括公园、广场、体育场馆、文化设施等的清洁、整治和保养。
第十条公共场所的清洁工作应当保持场所整洁无垃圾,保证市民的环境卫生。
第十一条公共场所的整治工作应当定期进行,保养和修缮设施,维持公共场所的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公共场所的保养工作应当做到定期检查设施设备,及时修理和更换有损设备。
第四章居民区域的管理第十三条居民区域的管理应当包括小区、住宅楼、农村村庄等的清洁、保养和环境卫生。
第十四条居民区域的清洁工作应当由居民共同参与,保持小区道路和公共区域干净整洁。
第十五条居民区域的保养工作应当做到定期检查公共设施设备,及时修理和更换有损设备。
第十六条居民区域的环境卫生工作应当加强垃圾分类收集,设置合理的垃圾桶,并定期进行垃圾清运和清理。
20XX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全文.doc

2017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全文《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新条例明确了禁止占用城市道路开展棋牌等娱乐活动。
新条例还对城市家具管理予以了明确规范,要求对附着于城市道路的书报亭、信息亭、路灯杆、路名牌等设施进行统一规划、有序设置、日常维护,同时,保持设施的干净整洁、牢固安全。
2017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全文成人发〔2017〕7号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已于2016年10月27日由成都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修订通过,2017年3月29日经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17年4月7日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09年6月10日成都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2009年7月22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根据2012年6月29日成都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2012年9月21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的《关于修改〈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2016年10月27日成都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修订,2017年3月29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第三章市容管理第一节建(构)筑物容貌管理第二节城市道路容貌管理第三节标语和宣传品设置管理第四节景观照明管理第四章环境卫生管理第一节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管理第二节生活垃圾管理第三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第五章市容和环境卫生作业及服务管理第六章监督管理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宜居的生活、工作环境,保障城乡居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重庆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全文

《重庆市市容环境卫⽣管理条例》全⽂ 为了加强市容环境卫⽣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明的城市环境,制定了《重庆市市容环境卫⽣管理条例》,下⾯是条例的详细内容。
《重庆市市容环境卫⽣管理条例》 (2005年3⽉25⽇重庆市第⼆届⼈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第16次会议通过;2010年7⽉23⽇重庆市第三届⼈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第18会议修正),2010年7⽉30⽇重庆市⼈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10]第22号公布⾃公布之⽇起施⾏的《重庆市⼈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章总则 第⼀条 为加强市容环境卫⽣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明的城市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条 本条例适⽤于本市主城区的城市建成区和主城区以外的区县(⾃治县)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建成区。
第三条 市容环境卫⽣管理⼯作实⾏统⼀领导、分级管理和公众参与、社会监督以及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民政府及其市容环境卫⽣和⼴播电视、新闻出版、教育、⽂化、卫⽣、园林等部门,应当加强市容环境卫⽣宣传教育⼯作,不断提⾼公民的市容环境卫⽣意识。
第五条 市市容环境卫⽣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市容环境卫⽣管理⼯作,环境卫⽣⽇常管理⼯作由其所属的市环境卫⽣管理机构负责。
区县(⾃治县)市容环境卫⽣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的市容环境卫⽣管理⼯作。
街道办事处、镇⼈民政府按照职责分⼯负责辖区内的市容环境卫⽣管理⼯作。
与市容环境卫⽣管理⼯作相关的⾏政机关,应按照各⾃职责,协同实施本条例。
第六条 各级⼈民政府应当将市容环境卫⽣事业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善市容环境卫⽣设施设备,提供市容环境卫⽣公共服务,按照市容环境卫⽣管理⼯作任务核定所需事业经费。
市市容环境卫⽣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市容环境卫⽣事业发展需要,组织编制市容环境卫⽣事业发展规划,报市⼈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 市、区县(⾃治县)市容环境卫⽣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容环境卫⽣管理⼯作需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环境卫⽣设施、户外⼴告、洗车场等专业规划,制定市容环境卫⽣标准,报同级⼈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广西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广西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一个城市发展状况、管理水平、文明程度、市民素质的直观反映。
下文是广西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欢迎阅读!广西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自治区城市内,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按照行政建制设立的镇(含乡)政府所在地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四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制度。
第五条市容和环境卫生作业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文明作业。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尊重市容和环境卫生作业人员的劳动,不得妨碍、阻挠市容和环境卫生作业人员履行职责。
第六条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并公布市容和环境卫生举报信箱和投诉电话,及时查处影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并为举报人和投诉人保密。
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公益宣传。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整治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二章城市市容管理第八条城市的建筑物、构筑物、公共设施、环境卫生、公共场所、园林绿化、广告标志应当符合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
设区的市、风景旅游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严于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
第九条城市各有关主管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加强对沿街市政公用、供电、通信、防空、交通、消防等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使其保持完好和整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十条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街道的临街建筑物、构筑物或者设施,应当按照城市容貌标准,定期粉刷、油饰和清洗;顶部、阳台、平台、外走廊及窗外不得堆放、吊挂有碍市容的物品,不得擅自设置遮雨(阳)棚;设置安全的,安全不得超出墙体。
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全文」

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全文」为创造整洁、优美、文明的城市环境,制定了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下面是条例的详细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的城市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设市城市市区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前款以外的城市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容环卫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以下简称市容环卫)管理工作。
区人民政府、建制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市容环卫管理的相关工作。
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容环卫管理工作的领导,把市容环卫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市容环卫行业市场化进程。
市容环卫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市容环卫事业发展需要编制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广播、电视、报刊等公众媒体,应当加强市容环卫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市容环卫意识和公共道德水平。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享受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卫的权利和爱护市容环卫设施的义务,对损害市容环卫的行为有权劝阻、制止和举报。
第二章市容环卫责任第七条市容环卫工作实行责任区。
市容环卫责任区是指单位和个人所有、使用或者管理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场所的土地使用权范围以及管理范围。
市容环卫责任人应当做好责任区内的市容环卫工作。
第八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场所的所有权人是市容环卫责任人。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最新全文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最新全文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最新全文2016-11-04浏览:分享人:田琛玲手机版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保持建筑物的整洁、美观,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街道的临街建筑物的阳台和窗外,不得堆放、吊挂有碍市容的物品。
搭建或者封闭阳台必须符合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以下是由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范文,欢迎阅读。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最新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清洁、优美的城市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内,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区负责、专业人员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行环境卫生用工制度的改革,并采取措施,逐步提高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科学知识的宣传,提高公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尊重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不得妨碍、阻挠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人员履行职务。
第七条国家鼓励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水平。
第八条对在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城市市容管理第九条城市中的建筑物和设施,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
对外开放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有条件的其他城市,可以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制定严于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建制镇可以参照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执行。
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03年12月19日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的城市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设市城市市区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前款规定以外的城市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容环卫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以下简称市容环卫)管理工作。
区人民政府、建制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市容环卫管理的相关工作。
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容环卫管理工作的领导,把市容环卫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市容环卫行业市场化进程。
市容环卫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市容环卫事业发展需要编制城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广播、电视、报刊等公众媒体,应当加强市容环卫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市容环卫意识和公共道德水平。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享受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卫的权利和爱护市容环卫设施的义务,对损害市容环卫的行为有权劝阻、制止和举报。
第二章市容环卫责任第七条市容环卫工作实行责任区制度。
市容环卫责任区是指单位和个人所有、使用或者管理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场所的土地使用权范围以及管理范围。
市容环卫责任人应当做好责任区内的市容环卫工作。
第八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场所的所有权人是市容环卫责任人。
所有权人、管理人、使用人之间约定管理责任的,从其约定。
最新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最新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清洁、优美的城市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内,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区负责、专业人员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行环境卫生用工制度的改革,并采取措施,逐步提高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科学知识的宣传,提高公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尊重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不得妨碍、阻挠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人员履行职务。
第七条国家鼓励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水平。
第八条对在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城市市容管理第九条城市中的建筑物和设施,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
对外开放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有条件的其他城市,可以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制定严于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建制镇可以参照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执行。
第十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保持建筑物的整洁、美观。
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街道的临街建筑物的阳台和窗外,不得堆放、吊挂有碍市容的物品。
搭建或者封闭阳台必须符合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在城市中设置户外广告、标语牌、画廊、橱窗等,应当内容健康、外型美观,并定期维修、油饰或者拆除。
城市管理法全文(城市管理法)

城市管理法全文(城市管理法)城市管理法全文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规范城市管理行为,保障城市公共利益,维护城市社会秩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城市管理行为。
第三条 城市管理应当坚持城市规划先行、综合治理、分类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 城市管理工作应当坚持法治原则,依法履行管理职责,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 城市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条 城市管理工作应当加强科学技术支撑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第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城市管理工作,明确管理职能,保障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八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城市管理执法主体,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健全城市管理执法体制。
第九条 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制度,规范城市管理行为,推动城市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
第十条 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协同推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机制。
第十一条 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履行义务,增强文明素质,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第十二条 城市管理部门应当依法指导和监督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居民委员会等参与城市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 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管理情况的统计分析和信息公开,提供城市管理决策、依法行政和社会服务的参考。
第二章 建设和保护城市环境第十四条 城市管理部门应当依法管理城市环境,推动城市环境建设和保护。
第十五条 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完善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和公共设施设备建设标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第十六条 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城市环境保护和修复规划,加强城市环境保护监测和评估,推动城市环境的改善。
第十七条 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城市垃圾处理和综合利用,提高垃圾处理设施和设备的建设和运营水平。
第十八条 城市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推动城市水环境的治理和修复。
2021年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标准版)

2021年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为了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清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保障居民身体健康,促进城市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和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关于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20xx年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清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保障居民身体健康,促进城市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和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市的城区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的城区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
第三条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区负责、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建设、规划、市政、房地产、工商、卫生、广播电视、园林、环境保护、公安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善市容环境卫生设施,保障市容环境卫生事业发展必要的经费,加强综合治理,促进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及其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鼓励、支持市容和环境卫生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推广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先进技术,实行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推行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提高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水平。
第七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公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教育公民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
广西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_条例_

广西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一个城市发展状况、管理水平、文明程度、市民素质的直观反映。
下文是广西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欢迎阅读!广西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自治区城市内,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按照行政建制设立的镇(含乡)政府所在地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四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制度。
第五条市容和环境卫生作业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文明作业。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尊重市容和环境卫生作业人员的劳动,不得妨碍、阻挠市容和环境卫生作业人员履行职责。
第六条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并公布市容和环境卫生举报信箱和投诉电话,及时查处影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并为举报人和投诉人保密。
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公益宣传。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整治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二章城市市容管理第八条城市的建筑物、构筑物、公共设施、环境卫生、公共场所、园林绿化、广告标志应当符合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
设区的市、风景旅游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严于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
第九条城市各有关主管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加强对沿街市政公用、供电、通信、防空、交通、消防等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使其保持完好和整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十条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街道的临街建筑物、构筑物或者设施,应当按照城市容貌标准,定期粉刷、油饰和清洗;顶部、阳台、平台、外走廊及窗外不得堆放、吊挂有碍市容的物品,不得擅自设置遮雨(阳)棚;设置安全网的,安全网不得超出墙体。
河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

河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河北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前款规定以外的建制镇的城区,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容和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行业的市场化、社会化进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推行环境卫生作业用工制度的改革。
环境卫生作业企业应当与环境卫生作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依法办理社会保险,并采取措施,逐步提高环境卫生作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以及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意识,倡导文明卫生的生活风尚。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享受整洁、优美、文明、和谐城市环境的权利,有维护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爱护环境卫生设施的义务,尊重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专业作业人员的劳动,不得妨碍其履行职责。
对损害、破坏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的行为有权劝阻、制止和举报。
对在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责任划分第七条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实行责任区制度。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是指单位和个人所有、使用或者管理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场所及其一定范围的区域。
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市容环境是城市形象和整体素质的综合反映,是城市的窗口和城市吸引力的源泉。
下文是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欢迎阅读!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维护城市整洁、优美,保障市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中心城、新城、中心镇以及独立工业区、经济开发区等城市化地区。
第三条本市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主管本市市容环境卫生工作,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
区(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辖区内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负责所辖区域内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对本区域范围内的市容环境卫生工作进行协调、监督和检查,督促单位和个人履行维护市容环境卫生义务。
市和区(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以下简称城管执法部门)依法对本条例规定的市容环境卫生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本市其他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条例。
本市提倡和鼓励居民委员会组织居民制定维护市容环境卫生的公约,动员居民积极参加市容环境卫生治理活动,创建整洁、优美、文明的环境。
第五条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完善市容环境卫生设施,提供市容环境卫生公共服务,保障市容环境卫生事业建设需要的经费。
第六条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本市市容环境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组织编制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经市规划管理部门综合平衡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七条本市鼓励、支持市容环境卫生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运用先进技术,提高市容环境卫生水平。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享受良好市容和卫生环境的权利,同时负有维护市容和环境卫生的义务。
第九条市和区(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和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教育、卫生等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机场、车站、码头、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的经营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市容环境卫生的宣传教育,增强市民维护市容环境卫生的意识。
宁波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全文

宁波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全文为了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制定了宁波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下面是详细内容。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的城市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镇的建成区,建成区以外的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以及市、县(市)人民政府确定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其他区域。
第三条本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部门配合、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科学化、规范化、便民化的管理。
第四条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容和环境卫生工作的领导,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提高市容和环境卫生公共服务能力及均等化水平。
第五条市城市管理局是本市市容和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市城市管理局可以委托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县(市)区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的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职责,相关地方性法规有另行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规划、工商行政管理、卫生、环保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六条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强制等职权,除本条例有特别规定的外,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实施。
实行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区域,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强制等职权,依法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实施。
第七条市、县(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规划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编制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后公布实施。
陕西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

陕西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陕西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促进城市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市、县(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建成区和开发区、科技园区、工矿区及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
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地区的具体范围由市、县(区)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布。
第三条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区负责、专业管理、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将市容环境卫生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部门主管全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市、县(区)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市容环境卫生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的宣传,提高公民的市容环境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
全社会都应当尊重市容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劳动,为其履行职责提供便利。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在市容环境卫生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市容环境卫生规划和建设第八条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确定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的发展目标,实现市容环境卫生的科学管理,完善环境卫生设施,提高环境卫生作业服务水平。
第九条市、县(区)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国家规定的城市容貌标准和城市环境卫生标准,结合本地实际,编制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占道经营”清理行动实施方案(全文)

“占道经营”清理行动实施方案(全文)为践行建设宜居宜业城市发展理念,按照《县城乡“七边”环境卫生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县长任组长,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大队长任副组长,各乡镇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占道经营专项清理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承担日常协调联络工作。
二、工作内容取缔城乡周边非法占道、无审批手续的修车点、洗车点、售煤点、废品回收点、沙石出售点,规范经营秩序。
严禁流动商户占道摆放,引导自觉规范经营。
三、工作分工县城市管理执法大队。
清理县城口前镇、经济开发区建成区内违规占道摊点、店外店,清理违规占道修车点、洗车点,清理废品收购站占道堆放,规范露天市场交易秩序,引导商贩有序经营。
督促并协助各乡镇做好占道经营清理工作。
各乡镇。
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负责辖区内占道经营清理整体工作,研究制定占道经营清理工作方案,成立占道经营清理工作机构,保障人力、无力和财力投入,确保占道经营清理工作有序推进、高效落实。
四、实施步骤摸清底数。
各乡镇、各部门要围绕自身工作任务,对辖区、行业领域进行全面摸底,制定工作台账,明确整改目标和完成时限,为有序推进清理工作奠定基础。
集中攻坚。
各乡镇、各部门聚焦前期调查掌握的数据,根据工作台账逐条逐项销号处理,确保清理整治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完成。
巩固提升。
各乡镇、各部门开展“回头看”,查缺补漏不断完善,及时总结清理工作成熟经验措施,逐步完善长效治理机制,确保达成既定工作目标。
检查验收。
县“七边”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乡镇、各部门清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五、措施要求加强领导,周密组织。
依托“七边”行动组织机构,各乡镇、相关部门要建立占道经营清理工作机构,层层落实工作责任,统筹协调落实清理工作任务,督导各项工作。
正面引导,形成共识。
占道经营清理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参与,全面的清理整治是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各乡镇、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占道经营清理整治行动的重要性,切实发挥主观能动性,高质量落实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环境经营一、对城市硬环境经营的思考城市硬环境主要是指城市的土地、基础设施、社会设施、旅游设施等。
过去由于只强调其公益性和福利性,使得这些设施别说是扩大再生产,就连维修也难以维持下去。
在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土地、基础设施、社会设施等本身也是一种资源,可以通过城市经营挖掘其潜力,以其经营收益支持城市建设、促进城市进展。
普遍认为,在城市的硬环境经营中,有以下三点较为重要:一是努力经营好城市的土地资源。
经营好城市硬环境的重点和关键是经营好城市的国有土地。
城市土地资源是城市最大,最具活力,最有增值潜力的资产。
随着城市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城市国有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城市政府最大的财源,也是城市政府进行城市经营的重要内容。
1、经营好城市存量土地。
当前,许多城市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转机建制,一些老企业关停并转,土地资产成为其最大财富。
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企业结构调整加快,城市国有企业土地功能调整势在必行。
因此,必须经营好城市国有土地,充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大力盘活闲置土地,为旧城改造和企业改革注入活力。
2、政府必须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
土地的重要性及其稀缺性,决定了政府对城市所有的建设用地实行集中统一治理,统一储备,统一供应。
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有计划地把土地投放市场,保证政府收益。
有计划地进行土地开发,对有升值潜力的地块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严格操纵土地供应总量,要节约土地资源,在保证规范供应土地的条件下使土地始终处于非饱和状态,实现土地价值增值,提高土地利用率。
3、通过营造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土地附加值。
一个城市的建设、治理、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水平与土地收益呈正相关。
坚持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谐统一的基础上,营造城市特色,树立城市形象,形成城市品牌,使城市土地资产不断增值。
着力打造有利于投资创业和经济运行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政府服务环境,不断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以此造商机、造人气,带动城市土地增值。
二是大力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都是以实现城市可持续进展为目标,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为目的。
城市中的许多经营性和半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可以用市场化手段进行营运。
如果将它们推向市场或通过市场优化组合,就会转化为异常活跃的生产要素。
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政府要分类指导,从三个层次上建立竞争机制:一是充分竞争。
对一些可以实行市场化的、可以自由竞争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要推向市场,向社会开放。
如出租汽车行业、瓶装液化气分销;二是有限竞争。
对那些现阶段实行市场化有一定困难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可以实行政府管制下的有限竞争,政府为保护事实上的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进行法律、行政和经济上的规范。
如供水、集中供热、公共交通企业等;三是适度竞争。
对一些承担政府职能和社会公益性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由于市场化程度低,无法市场化的,政府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组织者和经济负担者的责任,但是必须实行市场化商业操作,如公共绿地休想场所,风景园林的资源保护,未能建立收费制度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营。
三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趋利避害、开发和保护并举,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要充分开发利用、同时又要严格保护好城市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进展。
加大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植树造林力度,使经济进展、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
二、对城市软环境经营的思考经营城市另一重要内容是对城市软环境的经营,包括人才、政策机制、城市形象、城市品牌经营等。
城市品牌的建设也十分有助于城市的自我推销和魅力的提升,这些都需要城市政府树立经营的理念,从宏观上对城市的软环境进行经营。
(一)城市文化环境的经营。
城市越有文化历史品位,就越有吸引力;城市文化的个性越强,就越有包容性。
城市经营,要按照“代表先进文化”的要求,重视城市文化的建设,努力制造一个能使经济持续进展、政治稳定有序、群众奋发向上的城市精神文化氛围。
在加强现代文化建设的同时,对城市文化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错、相互融合,使其更能体现时代精神。
要从满足RM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和体现城市现代化水平出发,根据城市功能布局和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层次市民要求,逐步完善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
要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对文化艺术团体进行扶持,鼓舞他们为繁荣城市文化做贡献。
要着力培养自己的艺术家队伍,鼓舞其创作更多、更好的反映社会变革、讴歌时代精神的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高质量、高品位的艺术精品。
(二)科技与人才环境的营造。
进展教育、重视人才、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要把人才的培养、吸引、使用以及加快科技制造和技术进步放在经营城市的优先地位。
要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通过各种层次的教育活动、各种有效的方式,促进城市居民文化和科技素养的全面提高。
要努力制造条件,大力引进和吸引各类人才到城市内创业进展,积极建立促进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作用的人才机制,留住人才并用好人才。
对高级人才特别是紧缺的人才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办理落户手续。
要加强区域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通过建立风险投资基金、资助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推进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改革地方科技治理体制、加快培育技术市场等措施,建立起有利于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运行机制,使城市经济进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
鼓舞进展民办教育,把农村教育作为进展重点,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活动,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培养和提升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政府的职能转变。
经营城市是城市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要求。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高度集权,事无巨细,大包大揽,人称“万能政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政府的治理方式和行为模式也必须随之转变。
城市政府首先要在观念上,彻底改变过去重建设,轻经营,把城市经营意识贯穿到城市治理的全过程之中。
其次在职能上,政府在经营城市中的职能是政府从市场和企业能够经营的领域逐步退出,建立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给企业松绑,企业可以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来自由发挥,从而实现现代化企业经营方式与市场接轨。
建立服务型政府,改变过的什么都管、面面俱到的办事模式,同时简化政府机构,简化行政和审批手续。
再次是在政策体制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制定宽松的政策,大力培育市场主体。
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积极探究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放手支持民营经济的进展。
要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的产业。
要采取各种措施,做大做强一批企业等等。
只有城市的产业发达了,城市的经营才能落到实处,城市也才能走向良性进展的轨道。
(四)城市形象环境的塑造。
城市形象是城市的无形资产,没有良好的品牌和形象,城市就没有吸引力。
因此,必须在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突出城市特色、提高城市知名度中,着重打造城市形象。
市场竞争还要靠品牌,城市之间的竞争同样也要靠自己的品牌。
所谓城市品牌,简单地说,就是城市形象。
通常人们把城市形象,看作是外表的东西,也就是外感的物质形象。
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
城市形象既包括外感的物质形象,又包含内在的精神形象。
物质形象,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市容市貌、交通、能源、通讯、公共设施、旅游景观等。
精神形象,也称素养形象,包括城市文化、教育水平、法制观念、居民素养、服务质量以及城市治安等。
城市形象是城市外感的物质形象和内在的精神文化形象的统一,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良好的城市形象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扩大城市的影响辐射力,而且可以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从而赢得自己在世界城市中的地位。
城市是经济社会进展和现代化文明的载体,现代化城市应当是先进生产力的聚集地和辐射源。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与城市之间必定面临资金竞争、人才竞争、市场竞争、城市地位竞争,由此“经营城市”的理念便应运而生。
所谓经营城市,就是从政府角度出发,把城市作为特别的商品,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运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促进城市功能完善,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RM群众的生活质量。
当今时代,衡量一个城市的发达程度,绝非经济增长的唯一指标,环境质量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
硬环境是吸引投资推动经济进展的前提,如果硬环境不完善不配套,经济就不能协调进展。
同样,软环境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一个文化教育落后、文化生活贫乏、市民文化素养低下的城市同样得不到投资者、旅游者的青睐。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经济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城市之间尤其是大城市之间的竞争,良好的、开放的环境是一个城市参与国际竞争的决定因素。
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级人才选择投资和居住地,重要的取决于环境。
可以说,环境是进展的基础,环境是生产力,是竞争力,是凝聚力。
营造良好的环境,是一个城市加快进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