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节 功(导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机械能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的能,是学习其他各种形式能的起点,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通过本章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做功与能量转化或转移的动态关系,理解做功有快慢之分.

本章共分4节:

1.第1节“功”,让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掌握功大小的计算,让学生初步了解力对物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能量.

2..第2节“功率”,首先通过熟悉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到做功的快慢问题,再用速度的方法类比得到功率的概念,结合速度的公式、单位,讲述功率的公式和单位,再通过例题帮助学生掌握功率的计算.

3.第3节“动能和势能”,本节内容先介绍功和能的关系,然后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动能、势能的存在,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掌握动能、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说明能量如何转化,让学生通过分析,自己得出动能、势能可以相互转化的结论,并引入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机械能守恒的原理.最后还介绍了风能和水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

【教学目标】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①让学生知道功的概念、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计算公式;②通过实例结合已学的物理规律理解功率的定义,由定义得出公式,能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地计算;③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掌握动能和势能的区别和联系,了解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④理解机械能的概念,理解各种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能用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⑤了解水能、风能以及人类对它们的开发利用.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功率的物理意义;通过参与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和功率的概念,动能、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机械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

功、功率、速度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功、功率、速度的综合计算和运用;水能和风能的常见利用方式.

【课时建议】本章共有4节,建议7课时:

【课时建议】

本章共有4节,建议5课时:

第1节功……………………………1.5课时

第2节功率……………………………2.5课时

第3节动能和势能…………………………1课时

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1课时

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

1.实验探究法:积极投入到实验中,探究动能、势能的影响因素,可以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2.分析法: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处位置,分析比较物体所具有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大小,以及运动过程中能的转化.

.

第1节功

课题

功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简

单的计算.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

什么情况下力没有做功而是“劳而无功”.

2.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3.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

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

索活动.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

素,会用功的计算公式W=Fs

进行简单计算.

教具准备准备木块、木板、细绳、弹

簧测力计、小车、刻度尺、多媒

体课件等.

教学难点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以及当有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

时,各个力做功的计算.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预习

1.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力学中,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W=Fs,功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

3.当力和物体移动方向垂直时,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当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相反时,我们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

新课导入

师生活中的“功”是个多义词,功劳、立功中的“功”有贡献的意思;成功、

事半功倍中的“功”有成效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凡是人们从事了脑力和体力劳

动,都叫做“功”,那力学中的功又有什么含义呢?接下来让我们看下面的实验.

师播放视频“叉车运货”:叉车搬运货物时,把货物从地面提升到一定高度.

叉车用力托起货物,使货物在这个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置的移动.

师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叉车和货物的运动情况,思考并评价叉车工作的

成效.

备课笔记

师同学们回答正确,叉车向上的托力对货物作出了贡献,有了“成效”,这个成效体现在物体被举高了.(教师同时在黑板上写出:贡献、成效二词).对于这种情况,物理学中就说叉车托起货物的力做了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功的一些知识.

进行新课

师同学们请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可以发现哪些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

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

学生可以举很多的例子: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

(教师对正确的例子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例子引导改正)

师接下来请大家看老师这里的几个例题(用多媒体展示),请你们分析下列示

例中力是否做功了.

例题1(1)举重运动员在把杠铃举高的过程中是否对杠铃做功.举在高处停

留5秒的过程中是否做功?

(2)小球在光滑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什么力的

作用?是否做功?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

(3)起重机使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拉力对货物做功了吗?

生思考、回答、交流、讨论.

师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事例分析、总结在什么情况下力不做功(用多媒体展示).

答案:(1)举重运动员在把杠铃举高的过程中对杠铃做了功,但举在空中停

留5秒的过程中却没有做功,在空中停留的过程中因为举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没有移动距离;

(2)因为小球尽管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支持力的作用,但没有在竖直

方向上移动距离,因此在竖直方向上没有做功;而在水平方向上尽管移动了距离,

但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因此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做功.所以整个过程中都没有做功.

(3)拉力对货物没有做功.因为钢丝绳对货物的拉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而货物移动的距离是在水平方向上,二者方向不一致.

知识点2功的计算

1.功的计算公式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积极猜想并发言.

教师演示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或小车)在长木板上匀速移动,

并提醒学生观察后思考不同情况下做功的大小.

第一次:用较小的力F1拉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s1(用刻度尺可以量出);

第二次:用较大的力F2拉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s1(与第一次距离相等);

第三次:用与第二次相同大小的力F2拉动木块移动较远的距离s2.

通过三次实验比较可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

备课笔记

知识总结: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距离无力(不劳

: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

.例:

.

(2)有力无距离(劳而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例:某同学搬石

.

(3)力与距离垂直(垂

:物体受到了力的作

.

:提水桶,水桶水平移动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