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子的心得体会5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孟子的心得体会5篇

读孟子的心得体会1

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所以才会大胆提出〝民为贵,社稷其次,君为轻〞的理念,以彰显民心的重要性,他在政治上推行〝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有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从这里

也足以看出孟子对于平民百姓的热爱之心.

孟子继承了孔子,并提出了〝忧患〞的概念,他认为人的生命之所在,事业之兴败,国家之存亡,都与是否具有忧患意识相关联.忧国忧民之心也便是责任意识与

承担意识的重托.〝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其意为:

君主若把百姓的忧乐当作是自己的忧乐,这样百姓也会把君主的忧乐当作是自己

的忧乐.这也是孟子对于君主寄以希望,可以仁政为国,爱民如子.《孟子》一共七篇,主要的两个方面内容,一为孟子与君主讨论政治,另为孟子与儒家其他门人.弟子相互交流行事为人知道.《孟子》的文笔犀利,富有说服力,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战国各诸侯国所走的霸道路线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欢迎,这也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真实写照.

〝以意逆志〞便是孟子在《万章·上》中所提出对于诗理解的方法.〝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评论诗的人,既不能根据诗的个

别字眼就断章取义,曲解诗句,也不能有辞句的表面意思曲解诗句的真实含义,而

因根据作品的全篇立意,来探索作者的所思所想.〝知人论世〞也便是评论他人作品的原则.对于孟子,我们并不能以三言两语概括全部,因为他的思想,使我们根本无法理解透彻的,他的精神和气魄,犹如拨开云雾的万丈光芒,哪怕他存在的时代

已经距离我们_23年了,但我们局限于世的视野和眼识,亦能感受到他散发出的耀

眼光芒.

读孟子的心得体会2

国学的智慧,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国学的智慧,体现于伟大的.悠久的中国传统,浓缩于古圣先贤贡献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凝结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禅宗等思想文化形态,并渗透在中国人的全部生活中.换一个通

俗的说法,国学的智慧,就是中国的智慧,就是中国人琢磨出来的活法.

今年10月24日和25日两天有幸参加了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美国(波士顿)美中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赵士林在厦门大学给我们讲授

的《孟子与中国文化精神》,受益匪浅,感受颇多.赵士林教授学识渊博,尤其对国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理解,他的课生动幽默.深入浅出.逻辑严谨.听了赵士林教授的国学讲课,让我们寻回了我们温暖可靠的精神家园.由此,有如下体会和

收获:

(一)正人正己,以德服人.中国文化历来强调〝以德服人〞.

德育是治的教育中第一位在儒家政的,做人是第一位的,而文化知识还是第二位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正人先正己〞的思想,指出〝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其身正天下归之.〞

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心服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正己〞的标准是仁义道德,假如自己不能按仁义道德

行事,就会威信扫地,更不用说教育别人了.他说:〝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

其昏昏使人昭昭.〞由此认为〝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

勉励人们要以身作则.孟子著名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理论,〝推己及人〞,首先自己做起,然后推及自己的夫人.兄弟,再到整个家族和国家.说到底,这一方面合与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达立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另一方面也

合于《大学》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进修阶梯.一旦做到了这

一点,〝天下可运于掌〞还有什麽不能统一的呢?儒学非常重视人的自我反省功夫,所以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在儒家看来只有经常衡量,才能认识自己,改善自

己.管理的实质其实不是管别人,而是管自己;管自己实际上是管心,只有修己,才能安人;人心正了,人心齐了,企业就管好了.所以,从银行整体来讲经常进行道德教育不可或缺,让大家做到以德为先注重品德修养.从个人来讲,就要努力做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从大局.整体利益出发,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读孟子的心得体会3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现在的我囿于自身的阅历和知识自然难以三言两语简单概括.短短的选修课堂中掌握的知识,很难让我说完全理解一代圣贤的思想内涵,但毕竟给了我管中窥豹的启发,通过课程的学习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使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他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不像《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像《道德经》玄妙牵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循循善诱,循序渐进.

孟子周游列国,倡仁义之说,道性善之论,正人心,息邪说,以〝舍我其谁〞的胸襟和气概怒斥以权利为核心的现实功利主义,力主改变诸侯割据的局面.孟子的哲学思想实际上遭遇了〝生不逢时〞的悲剧,他始终盼望在统一的僵土之上,安民抚民,建庠教民,然而这种伟大的理想在当时不合实际也没有办法实现.

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大概是比较早也比较成熟的对〝君臣〞关系,和对统治哲学的表达了.《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在当下也具有非常的借鉴意义.而在孟子眼中〝圣人〞只不过是〝人伦之至也〞,这也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概括.《孟子》一书不同于《论语》语录体的体裁,而是通过一些系统的文章和行动全方位的向我们展示了孟子的思想,而其思想整体上概括起来就是〝仁政〞.

《孟子》中名篇倍出.比如在《梁惠王上下》中,孟子表达:王道和仁政是立国的根本.为政者应该施行王道,反对霸道,实行仁政,反对暴政.仁义的准则应该是为政者处理国家政事的根本立脚点.仁义的思想应该贯彻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这句话说的是,如果在经济上能使大家安居乐业,社会自然就安定,政权自然就巩固了.而在思想上,要树立起〝不忍人之心〞,要树立起仁爱的观念.在关心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