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11

合集下载

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怎样自救才有效

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怎样自救才有效

22预防与治疗·心脑血管病□上海市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谭红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发生在心房里的折返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是院前急救中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

PSVT往往突然发作,发作时心率多在150~250次/分钟,患者表现为心慌、胸闷、焦虑不安、头晕,严重者可有晕厥、心绞痛甚至休克,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终止。

那该采取哪些方法呢?在血压和心功能良好的情况下,可通过迷走神经刺激方法终止PSVT发作。

其原理是:迷走神经支配心脏窦房结、房室结,兴奋迷走神经可减慢窦房结的自律性,减慢房室传导,使心率减慢。

目前临床上常用以下5种方法刺激迷走神经:刺激咽部 可用手指/勺子刺激咽部腭垂,诱导恶心,兴奋迷走神经,使心动过速终止或心跳频率减慢。

这种方法可操作性比较强,相对安全。

按压颈动脉窦 颈动脉窦(在气管正中部旁开2~3厘米位置,也就是脖子两侧颈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内含压力感受器,能够将压力信号传递给大脑,然后大脑会发出信号兴奋迷走神经,使心率减慢。

具体操作方法:患者仰卧到平面上(不要枕头),先按压右侧颈动脉窦5~10秒,然后按压左侧颈动脉窦5~10秒。

禁忌双侧同时按压,否则容易出现血压骤降、心跳停止、脑缺血症状。

窦房结功能不好的患者不要使用这个方法,容易导致心脏停搏。

压迫眼球 这是一种很简易的方法,不需要任何设备辅助,只需要用指尖压迫眼球。

其原理是:眼球在受压时,会引起迷走神经过度兴奋,使心率变慢,这被称为眼心反射。

不过既往有青光眼或高度近视史者,不要使用这个方法,以免过度的压迫使视网膜脱落。

瓦氏动作 这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不需要任何设备辅助,只需要患者深吸气后屏气,一段时间后再用力呼气10~15秒,循环往复几次就可以终止PSVT。

瓦氏动作也叫闭口呼气动作,先深吸气紧闭声门,再用力做呼气动作,呼气时对抗紧闭的会厌,通过增加胸内压来影响血液循环和自主神经功能状态,进而终止室上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健康教育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健康教育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心电图等检查。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长期管理
已确诊患者应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以控制症 状。
遵循医嘱和定期检查是管理此疾病的关键。
如何预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 速?
如何预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量咖啡因 和酒精摄入。
均衡的饮食和规律的锻炼有助于改善心脏健 康。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风险人群
有心脏病史、心脏结构异常、或其他心律失 常患者更易受到影响。
年轻人和运动员也可能因过度运动而出现此 症状。
谁会受到影响?
年龄因素
虽然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生,但中老年 人发生率较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健康状况可能下降, 增加发作风险。
谁会受到影响? 生活方式的影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健康教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4. 如何预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5. 如何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什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什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定义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心律失常,表现为 心率突然加快,通常超过100次/分钟。
如何预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压力管理
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管理压力,减少心律 失常的触发因素。
良好的心理状态能显著降低发作频率。
如何预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定期体检
通过定期的心脏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 题。
早期干预有助于防止疾病发展。
如何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 速?
如何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药物治疗
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缺乏锻炼等, 均可能增加发作风险。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培训课件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培训课件

33
预激综合征心电图
预激综合征右侧显性旁路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4
利用隐匿性房室旁路的房室折返 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5
利用隐匿性房室旁路的房室折返
性心动过速
此类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 AVRT)也是阵发性室上 性心动过速的一个较常见的类型。这类患者存 在房室旁路(见预激综合征),该旁路仅允许室 房逆向传导而不具有房室前传功能,故心电图 无预激波形,被称为“隐匿性”旁路。本型心 动过速与预激综合征患者常见的房室折返性心 动过速(经房室结前向传导,房室旁路逆向传 导,称正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具有相同 的心电图特征。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3
假设另一个房性早搏,其配对间期为300ms ,虽然可使心房除极产生P’波, 但在经房室结下传心室过程中,因慢径路、快径路都还没过上一次窦性 激动下传时产生的不应期,所以造成房性早搏未下传!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4
假设有一房性早搏其配对间期为380ms 房早下传至房室结双径时,会出现什么 情况?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6
A.窦性心律时冲动沿β路径前传至心室,PR间期正常。冲动同时 循α路径前传,但遭遇不应期未能抵达希氏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7
B、房性性期前收缩受阻于β路径,由α路径缓慢传导至心室,PR 间期延长。由于传导缓慢,β路径有足够时间恢复兴奋性,冲动 经β路径逆向传导返回心房,完成单次折返,产生一个心房回波;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1
假设有一提前间期(配对间期)为500ms的房性 早博抢夺窦房结的领导权,房早下传至房室结 双径时,此时慢径路、快径路都过了上一次窦 性激动下传心室过程中造成的不应期,因此该 房早照样沿快径路下传,P’-R间期正常。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护理查房课件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护理查房课件
定期随访,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长期效果的跟踪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
护理效果如何评估? 反馈机制
建立患者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患者感受及护理需 求。
反馈机制为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谢谢观看
PSVT的发作与心脏的电信号传导异常有关,通常 是由心房或心室上方的电活动引起的。
什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应激、咖啡因摄入、药物影响、心 脏疾病等。
了解病因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什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悸、胸闷、头晕或乏力。
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及时识别可有 效减少并发症风险。
需对合并症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综合护理计 划。
何时给予护理?
何时给予护理?
急性发作期
在PSVT急性发作时,需立即进行心电监护,评估 心率及症状。
急性期的护理措施可以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
何时给予护理?
稳定期
在患者稳定后,需进行定期随访与教育,防止复 发。
定期随访有助于监测患者的心脏健康状态。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护理查房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给予护理? 4. 如何进行护理? 5. 护理效果如何评估?
什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ຫໍສະໝຸດ 什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定义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常见的心 律失常,表现为心率突然加快,通常超过100次/ 分钟。
何时给予护理?
术后护理
对于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需密切观察心律变化 。
术后护理应考虑到患者的术后恢复及心理支持。

阵发性室上速课件

阵发性室上速课件
2.将常用物品放在患者床头,方便患者取用。协助 患者进餐等。
3.把呼叫器放在患者伸手可得的地方,及时了解患 者需要。
10
3.焦虑 与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对治疗及手术缺乏信心有关 护理措施: 1.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病区环境,护理人员应态度 和蔼,各项操作要熟练,取得患者的信任,减轻其恐惧心理。
2.耐心听取病人主诉,必要时予以心理疏导,缓解 其焦 虑情绪。 3.向患者介绍相同疾病恢复好的患者情况,增强其信心,配合治 疗。 4.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及预后,讲解射频消融 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焦虑。 5.由于患者年纪尚小,要向家属介绍本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措施 等,取得其家庭支持,也可减轻患者焦虑。
3
体格检查
T:36.9℃ P:64次/分 R:17次/ 分 BP:115/70mmHg 神志清, 精神可, 发育正常, 体型正常, 营养 良好, 步入病房, 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 无黄染、淤点、淤斑, 无肝掌、蜘蛛痣, 浅 表淋巴结未扪及, 头颅无畸形, 双侧瞳孔等 大等圆, 对光反射灵敏, 耳廓无畸形, 外耳道 未见异常分泌物, 鼻外形正常, 鼻中隔无偏 曲, 唇不绀, 伸舌居中, 咽不红, 扁桃体不肿 大。颈软, 气管居中, 甲状腺不肿大。胸廓 对称, 两肺呼吸运动对称, 两侧语音震颤等 强无明显增减, 双肺叩诊清音, 听双肺呼吸 4
家 族 史: 否认家族性传染病及遗传病史。
7
护理诊断
1.舒适的改变: 心慌 与心输出量的减少有关 2.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与医源性制动有关 3.焦虑 与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对治疗及手术缺乏信心有关 4 .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及射频消融术相关的知识 5.潜在并发症: 出血 6.潜在并发症: 感染
8
1.舒适的改变: 心慌 与心输出量的减少有关 护理措施: 1.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如半卧位,告知患者卧床 休息的重要性。

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上性心动过速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邹建刚如何定义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分类有哪些?诊疗流程是怎样的?如何理解预激综合征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如何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一、概述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

主要包括阵发性室上速、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和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速是一种阵发性快速而规则的异位心律。

其特点是突然发作突然停止。

发作时,病人感觉心跳得非常快,好像要跳出来似的,很难受。

发作时心率每分钟150次~250次,持续数秒、数分钟或数小时,数日。

有时当医生赶到,病人已终止发作了。

心慌可能是唯一的表现,但如果有冠心病或其他心脏病史,就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的改变。

多数情况下,房室旁道的存在,或房室结功能上的传导性和不应性的差异是其发生的基础。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最常见且种类最多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在国人最常见为预激综合征,房室结双通道占30%,其它包括冠心病、原发性心肌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洋地黄中毒等。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常伴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二尖瓣脱垂、艾勃斯坦畸形心脏手术以及Q-T间期延长综合征。

诱因包括运动过度、疲劳、情绪激动、妊娠、饮酒或吸烟过多等。

室上速症状多样性,可以无症状;最常见症状是心悸,同时可伴随呼吸困难、胸痛、头晕、晕厥。

(一)、流行病学发生率是2.29/1000,平均发病年龄是在57岁(范围的是婴儿至90岁),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大多数患者心脏结构正常,部份患者伴随心血管疾病。

(二)、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分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分类,按临床特征分类有阵发性、持续性、非持续性、永久性、无休止性、慢性和复发性;按发生机制分类有自律性、折返性、触发活动,慢/快、快/慢、顺向性和逆向性;按心电图表现分类有窄QRS波和宽QRS波;按起源部位分类有窦性、房性、房室结/交界性。

(三)、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年龄、性别分布根据1991年至2003年的一项研究表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占56%,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占27%,房性心动过速占17%。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9
F.胺碘酮:5MG/KG 20-30MIN内IV,后600800MG/24H维持,此种药一般20分以上 起作用。AMI 二十四小时内禁用西地兰。 硫氮卓酮,氟卡胺,乙吗噻嗪等均可试 用。
G.同步电复律,一般用50WS开始(出现心绞痛、 心衰、低血压时)。
H.射频消融术,安全、有效、可治愈,目前可优 先考虑。
收缩期血压随心搏变化。 • 严重者可转为室颤而致病人死亡。
56
短阵VT:
时间短于30秒,能自行终止,可无症 状。
连续性室速:
时间长于30秒,需药物或电复 律。常伴 有明显旳血液动力学 障碍。 症状:低血压、少尿、晕厥、气短及心 绞痛等。 体征:心律略不齐,第一、二心音分裂。
57
心电图:
(1)3个或以上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 (2)心室率100-250次/min,心律规
4
临床体现
• 症状
本病好发于中、青年健康心脏者,故虽然心 率快,病人尚能耐受,数年发作呈良性经过; 少数因心室率过快而发生晕厥。
心悸、焦急不安、心跳有力或跳之欲出旳感 觉。
还可能体现为出汗、四肢皮肤湿冷、紫绀、 呼吸困难,甚至意识丧失或晕厥。
• 体检时心尖区第一心音强度恒定,心律绝对规则。心率不久,可达150~250bpm。
电图或发作PSVT被发觉,以男性居多。
28
解剖生理学基础
• 旁路束是指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存在旳,和正常传导系统不同旳肌性通道。其一端 插入传导组织内,另一端和心肌纤维束相连。
• 类型: • 房室旁路Kent) 连接心房与心室,可位于房室环旳任何部位。 • 房希氏束(James) 连接房室结和希氏束旳肌束。 • 结室纤维(Mahain) 连接希氏束和心室或房室结和心室。 • 分支室纤维。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护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护理
心理辅导有助于患者建立应对机制,增强自 我管理能力。
评估护理效果
评估护理效果
如何监测症状变化?
定期评估患者的症状变化,记录心率和心电图的 变化情况。
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评估护理效果
如何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调查问卷或与患者沟通,评估其生活质量和 心理健康状态。
生活质量的改善是护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如果出现频繁的心悸、胸痛或晕厥,应立即寻求 医疗帮助。
尽早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预后。
评估患者的病情
评估患者的病情
如何进行病历收集?
收集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频率、持 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药物使用史及家族史 对评估病情至关重要。
评估患者的病情 如何进行体格检查?
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心电图,观察有无 心脏杂音或其他异常表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护 理
演讲人:
目录
1. 了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基本知识 2. 评估患者的病情 3. 制定护理计划 4. 提供心理支持 5. 评估护理效果
了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 基本知识
了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心律失常,表现为
制定护理计划
如何进行药物管理?
确保患者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并监测药物 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必要时与医生沟通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
制定护理计划
如动过速的知 识,教授应对策略。
健康教育应包括避免诱发因素,如过度疲劳与刺 激性饮食。
提供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支持
如何识别患者的心理需求?
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在疾病管理中的 心理感受和焦虑。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护理业务学习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护理业务学习

谁是护理的对象
谁是护理的对象
患者群体
主要针对诊断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
包括所有年龄段的患者,尤其是已有心脏病史者 。
谁是护理的对象
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作为护理的支持者,需了解病情和护理 知识。
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并帮助患者进行日常护理。
谁是护理的对象
医疗团队
包括医生、护士和其他专科人员,需紧密协作。
此状态通常是由于心脏的电信号异常引起的,可 能导致心脏泵血效率下降。
什么是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心脏病、缺氧、药物副作用等。
了解病因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什么是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胸痛、心悸、乏力等。
症状的严重程度因患者个体差异而异。
为什么要进行护理
为什么要进行护理 保证患者安全
包括饮食、锻炼及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建议。
谢谢观看
定期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复发迹象。
如何进行护理
如何进行护理
评估
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的病 情。
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率和心律变化。
如何进行护理
干预
根据评估结果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包括药物管 理和非药物措施。
例如,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进行电复律。
如何进行护理
教育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强调日常管理和 预防措施。
跨专业团队的合作能够提高护理效果。
何时进行护理
何时进行护理 急性发作期
在患者出现心动过速的急性发作时,护理应 立即介入。
此时需监测生命体征并采取适当措施。
何时进行护理 稳定期
患者在稳定期也需要定期护理,以监测病情 变化。
包括心电监测及症状评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处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处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处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突发突止为特点,心率 150~250 次/分,节律规则,QRS 波形态多正常。

急诊遇到这类患者该如何处理?今天笔者帮大家梳理一下。

1、刺激迷走神经前提: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心功能、血压正常)。

原理:通过引起迷走神经的反射性刺激,导致乙酰胆碱释放,以减慢心率。

常用方法:Valsalva 动作、颈动脉窦按摩等。

Valsalva 动作(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作呼气动作,维持 10~30 s)是室上速紧急治疗的一线方法;改良后的Valsava 动作可大大提高复律成功率(半卧位完成Valsalva 动作,后转为仰卧位并被动抬高下肢)。

嘱患者向 10 mL 注射器内呼气,且用力足以移动活塞,可使动作标准化。

颈动脉窦按摩每次时间应限于 5 s,切忌双侧同时按摩。

2、药物治疗因腺苷起效迅速,复律成功率高。

2019 ESC 室上速指南推荐其作为药物治疗首选。

次选维拉帕米/地尔硫䓬或β 受体阻滞剂(短效)。

但根据我国药源情况,建议首选维拉帕米或普罗帕酮。

01. 腺苷用法用量:6~12 mg 快速静脉注射,20~30 s 即可起效。

禁忌:II 度或Ⅲ 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使用人工起搏器的患者除外);已知或估计有支气管狭窄或支气管痉挛的肺部疾病患者(如哮喘)。

注意事项·房颤、房扑及有旁路传导的患者可能增加异常旁路的下行传导,有引起尖端扭转性室速的危险。

对QT 间期延长的患者,不管是先天性、药物引起或代谢性,应慎用腺苷。

·外源性腺苷既不在肾脏,也不在肝脏降解,故其作用不受肝或肾功能不全的影响。

02. 非二氢吡啶类 CCB维拉帕米:首剂 5 mg 静脉注射(> 2 min),10 min 后可重复1 次。

地尔硫䓬:0.25~0.35 mg/kg 静脉注射(> 3 min)。

禁忌·严重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患者;· II 和 III 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窦综合征(使用人工起搏器的患者除外);· 严重充血性心衰患者;· 有预激旁路前传的心动过速患者。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机制:激动在心房内的折返
临床和心电图特点
➢ 多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 ➢ P/波与窦P形态不同 ➢ P/R间期与心动过速频率相关, 多数RP/>P/R ➢ 可合并房室阻滞 ➢ 刺激迷走神经可减慢但不能终止心动过速 ➢ 心房心室刺激可诱发或终止心动过速
整理课件
38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AAT)
机制:心房肌自律性增高 临床和心电图特点
整理课件
3
分类
房室结参与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90%)
•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
房性心动过速 (10%)
• 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IART • 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AAT •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SART
整理课件
4
临床症状
SVT 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心悸(22%),少数人表现为 胸痛(5%)、晕厥(4%)以及心源性猝死(0.2%)等;
体表心电图无P/波 48% 体表心电图有假S波和r/波 46% 体表心电图可见假性q波2%室可呈2:1、文氏、分离关系
➢ 刺激迷走神经可减慢或终止心动过速
AVNRT无逆行P
AVNRT假S波和r /
AVNRT希氏束内2:1阻滞
的QRS波无Δ波、 Δ波双向或Δ波起始时偏离基线
整理课件
26
WPW综合征
➢ 机制: Δ波是预激心室肌的部分,探查电极与旁路 在同一侧形成负向预激波,远离旁路一侧形成正向 预激波。
➢ 方法:V1导联QRS波和Δ波定左右,右侧及左侧间隔 Ⅱ、avF Δ波定前后,左侧游离壁Ⅰ、avL Δ波定 前后
整理课件
➢ 折返的终止:
• 破坏不等式:延长折返环路中某一部位的不应期或抑制传 导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健康教育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健康教育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发作风险。
如何预防和管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医学管理
定期就医,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以控制心 率和预防发作。
听从医生建议,按时服药,避免自行停药。
如何预防和管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急救措施
在发作时,可以尝试深呼吸、喝冷水、刺激 咽喉等方法帮助缓解。
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立即就医。
为什么需要关注阵发性室上性 心动过速?
为什么需要关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健康风险
尽管PSVT通常是良性的,但频繁发作可能导致心 功能的下降,严重时可引发心衰。
因此,关注心脏健康,及时就医非常重要。
为什么需要关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心理影响
频繁的心动过速发作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 恐惧等心理问题。
如因PSVT产生焦虑或抑郁等心理问题,应咨询心 理医生。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需重视。
谢谢观看
什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发生机制
PSVT通常是由于心房或心室的电信号循环异常引 起的。
这可能涉及到心脏的结构异常或功能性问题,了 解机制有助于治疗。
谁容易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 过速?
谁容易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高风险人群
年轻人、孕妇及有家族史的人群更容易发生 PSVT。
此外,长期饮用咖啡、吸烟或服用某些药物 的人也可能增加风险。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健康教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 谁容易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 为什么需要关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4. 如何预防和管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5.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什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什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常常表现为突然发作心率增快至每分钟150-250次可能持续数秒数小时或数日心悸可能是唯一的症状但如有心脏病基础或心率超过每分钟200次可能表现无力头晕心绞痛呼吸困难或昏厥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可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低血压少尿和昏厥其诊断主要靠以下三点:
(5)有ST-T改变表现为心肌缺血的改变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主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1)窦性心动过速
一般心率很少超过150次/分且受呼吸运动及体位影响心电图可见窦性P波出现可助鉴别
(2)房扑及房颤
心电图可助鉴别
(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①连续3次以上快速的室性早搏QRS波群畸形时间≥0.12秒频率规则或略不规则②窦性P波与QRS无关呈房室分离P波频率较慢埋于QRS波群内故不易发现③有时见心室夺获和心室融合波心室夺获的QRS波群形态接近正常偶有1:1室房逆行传导QRS波群后有P`波并兼有不同程度的室房传导阻滞压迫颈动脉窦心率不变常见于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等有器质性损伤心脏病患者心电图可有室性心动过速特征性改变可助鉴别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在国人最常见为预激综合征房室结双通道占30%其它包括冠心病原发性心肌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洋地黄中毒等约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常伴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二尖瓣脱垂艾勃斯坦畸形心脏手术以及Q-T间期延长综合征诱因包括运动过度疲劳情绪激动妊娠饮酒或吸烟过多等
(4)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①持续3次以上快速而规则的心搏其P波形态异常②P-R间期>0.12s;③QRS波群形态与窦性相同④心房率每分钟160-220次⑤有时P波重叠于前一心搏的T波中而难以认出可伴有一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一、心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心悸(TCD 编码:BNX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ICD-10 编码:I47.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根据《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第33卷第1期)、《ACC/AHA/ESC 2003年室上性心律失常指南》(JACC 2003,42卷,1493-1531页)和《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治疗指南。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心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疗方案”。

心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常见证候:⑴心虚胆怯:心悸不宁,善惊易恐,稍惊即发,劳则加重。

兼次症:胸闷气短,自汗,坐卧不安,恶闻声响,少寐多梦而易惊醒。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动数,或细弦。

⑵心脾两虚: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思虑劳心则甚。

兼次症:神疲乏力,眩晕健忘,面色无华,口唇色淡,纳少腹胀,大便溏薄。

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⑶肝肾阴亏:心悸失眠,眩晕耳鸣。

兼次症: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视物昏花,两目干涩,咽干口燥,筋脉拘急,肢体麻木,急躁易怒。

舌质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⑷心阳不振:心悸不安,动则尤甚,形寒肢冷。

兼次症:胸闷气短,面色晄白,自汗,畏寒喜温,或伴心痛,舌质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⑸水饮凌心:心悸眩晕,肢面浮肿,下肢为甚,甚者咳喘,不能平卧。

兼次症:胸脘痞满,纳呆食少,渴不欲饮,恶心呕吐,形寒肢冷,小便不利。

舌质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⑹血瘀气滞:心悸,心胸憋闷,心痛时作。

兼次症:两胁胀痛,善太息,形寒肢冷,面唇紫暗,爪甲青紫。

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

脉象涩,或结,或代。

⑺痰浊阻滞:心悸气短,胸闷胀满。

兼次症:食少腹胀,恶心呕吐,或伴烦躁失眠,口干口苦,纳呆,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舌苔白腻或黄腻脉象弦滑。

⑻邪毒犯心:心悸,胸闷,气短,左胸隐痛。

兼次症:发热,恶寒,咳嗽,神疲乏力,口干渴。

舌质红,少津,苔薄黄。

脉象细数,或结代。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ZYYXH/T65-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心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心悸(TCD 编码:BNX010)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ICD-10 编码:I47.1))的患者。

2.心电图检查。

(1)快而规则的QRS波群。

(2)心律规则,频率在160–250次/分之间。

(3)可见直立或倒置的异位P波,或难以辨认。

(4)部分病例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

当伴有预激发生逆传型室上速、心室内差异传导或束支阻滞时,则QRS波宽大畸形。

3. 患者同时具有其它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4.心脏超声提示心脏收缩功能不全(EF 值<45%)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3)心电图(4)胸部X 线片(5)心脏超声(6)24 小时动态心电图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心脏电生理检查、或心脏核磁、冠状动脉CTA、凝血功能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⑴心虚胆怯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药: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

加减:①时寐时醒者,加川连、肉桂、②梦中惊醒者,加生龙骨、生牡蛎。

③动则心慌气短者,加太子参、麦冬、五味子。

④恐惧不能独卧者,加炒枣仁、熟地、柏子仁、枸杞子、五味子。

⑤苔厚腻,脉滑者,加竹茹、枳壳、半夏、胆星。

⑵心脾两虚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归脾汤。

加减:①心烦,口干者,加玉竹、麦冬。

②腹胀,纳呆者,加生麦芽、生谷芽。

③心动悸,脉结代者,用炙甘草汤。

⑶肝肾阴亏治法:滋补肝肾,养心安神方药:一贯煎合酸枣仁汤加山萸肉。

加减:①口渴心烦,重用麦冬、沙参加石斛、玉竹。

②阴虚火旺,热象偏重者加黄连、山栀、淡竹叶等以清心火、宁心神。

③潮热盗汗加麻黄根、地骨皮、浮小麦、白薇。

④便秘加瓜蒌仁。

⑤善惊易怒可加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等以加强重镇安神之功。

⑥阴虚夹痰热者,加用黄连温胆汤。

⑦阴虚夹瘀热者,加丹参、丹皮、生地、赤芍等。

⑧阴虚而火不旺者,亦可用天王补心丹。

⑨口苦咽燥,热象较著,宜用朱砂安神丸。

⑷心阳不振治法:温补心阳。

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①心阳欲脱者,加服黑锡丹。

②夹有瘀血者,加丹参、赤芍、桃仁。

⑸水饮凌心治法:振奋心阳,化气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浮肿甚者加真武汤。

⑹血瘀气滞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方药:桃仁红花煎。

加减:①气滞血瘀者,加柴胡、枳壳、木香;②阴虚者加麦冬、玉竹、枸杞子、女贞子。

⑺痰浊阻滞治法:理气化痰,宁心安神。

方药:导痰汤。

加减:①纳呆腹胀,兼脾虚者,加党参、白术、谷芽、麦芽、鸡内金。

②心悸伴烦躁口苦,苔黄,脉滑数,可加茵陈、苦参、黄连、竹茹。

或用黄连温胆汤。

⑻邪毒犯心治法:清热解毒,益气养阴。

方药:银翘散或生脉散加减。

加减:①热毒甚者,加大青叶、板蓝根。

②症见纳呆,苔黄腻者,加茵陈、苦参、藿香、佩兰。

③口干渴,加生地、玄参。

2、辨证选择院内制剂:辨证运用参芪养血颗粒、参芪养血膏、参芪健脾丸等治疗。

3.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等。

4、敷贴疗法①实证:选用麝香、冰片、苦参、甘松、苏合香、血蝎、川穹、郁金、红花、乳香、没药、、玄胡等幸香走穿、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之品,共研细末,醋调药贴敷于膻中,内关、阙阴俞、心俞、神行、巨阙、等腧穴,8-12小时取下即可。

②虚证:选用附片、肉桂、人参、黄芩、细辛、补骨脂、当归、麦冬、枸杞、白术、甘松、苦参等益气温阳、滋阴养血之品,共研细末醋调敷于膻中、心俞、阙阴俞、内关、俞门、神门、巨阙、肾俞等腧穴,8-12小时取下。

5、西医治疗(1)普罗帕酮:为PSVT常用的复律药。

1mg–2mg/kg缓慢静脉推注,无效者可于20min后重复1–2次。

累计剂量不超过5mg/kg。

对有心肌炎等基础心脏病和心功能不全及传导阻滞者慎用,严重者禁用,对新生儿及小婴儿慎用。

(2)洋地黄类:首剂量用饱和量的1/2(饱和量为0.03mg–0.04mg/kg),余量分2次,1次/4–6h。

主要用于新生儿、小婴儿和有心功能不全者。

(3)三磷酸腺苷(A TP):常用剂量0.2mg–0.4mg/kg,不稀释,快速“弹丸式”推注。

有心肌炎或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者慎用。

需心电监护并备有阿托品。

(4)胺碘酮:为长效抗心律失常药物,在静脉注射治疗PSVT时,负荷量5mg/(kg·次),30–60min缓注;然后胺碘酮静脉维持5–15μg/(kg·min)。

(5)维拉帕米:为钙通道阻滞剂,对房室结折返和顺传型房室折返PSVT 显效,0.1mg–0.2mg/(kg·次),<1mg/min缓慢静脉注射。

因有明显负性心肌作用,年长儿可选用,<1岁婴儿禁用。

慢性或频繁反复发作的室上速在儿童少见,常引起心功能不全和心脏扩大,联合用药治疗此类心律失常疗效较好。

6、针灸治疗(1)体针疗法治法:调理心气,安神定悸。

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郄门、神门、厥阴俞、巨阙。

操作:毫针平补平泻法。

(2)耳穴疗法。

心,神门,内分泌等。

7、护理调摄7.1情志护理⑴对心悸发作时心慌恐惧的患者专人守护,稳定情绪,卧床休息,持续吸氧。

⑵指导患者保持乐观,情绪稳定,避免七情过激和外界不良刺激。

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以利于疾病的好转或康复。

⑶告知患者诱发因素,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积极主动加强自我保健。

7.2饮食有节: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忌过饱、过饥、戒烟酒、浓茶,宜低盐低脂饮食。

心气阳虚者忌过食生冷;心气阴虚者忌辛辣炙煿;痰浊、瘀血者忌过食肥甘;水饮凌心者宜少食盐。

7.3病情观察:心电监护,观察脉搏、心率、心律、血压及脉氧的变化,如发生血液动力学改变及时汇报医生,配合治疗。

7.4用药护理⑴严格按医嘱调节输注速度,可选用输液泵控制速度。

⑵严密观察药物反应,尤其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反应,如出现纳差、恶心、呕吐、头痛、乏力、黄绿视心律失常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予以处理。

7.5健康指导:心悸病势缠绵,应坚持长期治疗。

获效后亦应注意巩固治疗,可服人参等补气药,改善心虚症状,增强抗病能力。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胸痹、痰饮、肺胀、喘病、痹病等,对预防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7.6遵医嘱完成中医外治疗法。

(九)出院标准1.病情稳定,心悸、胸闷、气短等主要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

2.心电图或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有改善。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其它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心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心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TCD 编码:BNX010、ICD-10 编码:I47.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岁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天实际住院日: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