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合集下载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6篇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6篇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6篇【篇一】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1、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医疗保健相关感染有何不同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在早期,医院获得性感染和医院感染这两个术语一直被使用,由于医疗保健和医疗保健流行病学的服务和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因此医院感染定义也在扩大。

美国CDC将患者因其他状况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获得的感染,或医务人员在医疗环境中履行职责时获得的感染定义为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AI)。

2、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与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3、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的是什么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感染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4、医院感染根据病原体来源是怎么分类的分两类,即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5、你知道内源性感染是怎么一回事吗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体内和体表,多数为在人体定植、寄生的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感染力,当它们与人体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就成为条件致病菌,造成各种内源性感染。

如细菌的移位、宿主的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下降、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等。

6、你知道什么是外源性感染吗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病人以外的环境和人员,如由其他病人、工作人员、物品以及医院环境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感染。

7、医院感染发生的三个环节,你不能不知道医院感染是由病原微生物经过一定的传播途经,进入易感宿主体内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又称感染链,只有当三个环节都存在时,才能构成医院感染8、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哪些(1)患严重影响或损伤机体免疫机能疾病的病人,如各种造血系统疾病、淋巴组织及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各种肿瘤、糖尿病、肝硬化等。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



方 法
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 顶中部
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 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 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
鼻夹
医用外科口罩
标准的外科口罩分3层:外层有阻水层,可防 止飞沫进入口罩里面;中层则有过滤层,可阻 隔90%不小于5μm的颗粒;近口鼻的内层用于 吸湿。
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六、多重耐药菌监测与防控
❖近一个世纪以来,抗菌药物在人类战胜各种感 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日益突 出的多重耐药菌问题已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 了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阻断多重耐药菌传播,已引起医学界、政府与 社会的广泛关注。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多重耐药(MDR):指对通常敏感的常用的 3类或3类以上 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广泛耐药(XDR): 除 1—2类 抗菌药(主要指多粘
❖暴露发生当事人汇报科主任或护士长,同 时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如何上报?
❖在院感科指导下完成相关检查和预防用 药,填写锐器伤或职业暴露登记表。复 杂情况及暴露源为HIV阳性的院感科召 集专家讨论制定监测和用药方案
我院锐器伤处理流程小结
❖1、用皂液和流动水清洗伤口;2、尽可能挤出损伤处 的血; 3、碘伏消毒伤口;4、报告护士长或科主任 、医院感染管理科;5、在感染管理科指导下完成相关 检查和预防用药,蓝蜻蜓系统填写锐器伤登记表;6、 院感科及相关领导签字办理费用报销
❖ 大小便容器
❖ 呼吸机控制面板/旋钮
❖ 生命监测仪面板/旋钮
❖ 血压计袖带 ❖ 听诊器
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
❖ 电脑键盘、鼠标 ❖ 电话
是高度危险的!
何时解除隔离?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一、医院感染概述1. 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又称为院内感染或医疗相关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诊疗、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2. 医院感染的分类(1)根据感染途径分类:1) 内源性感染:指患者自身携带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如肠道菌群失调、真菌感染等。

2) 外源性感染:指患者从外部环境获得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如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

(2)根据感染病原体分类:1) 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2) 病毒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

3) 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

4) 寄生虫感染:如疟原虫、阿米巴原虫等。

3. 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1)患者因素:1) 免疫功能低下:如老年人、婴幼儿、孕妇、慢性病患者等。

2) 严重疾病:如肿瘤、血液病、肝硬化等。

3) 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增加耐药菌感染风险。

(2)医疗行为因素:1) 侵入性操作:如留置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等。

2) 手术操作:如手术切口感染、器官移植等。

3)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如滥用、过量使用等。

(3)医院环境因素:1) 空气污染:如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空气质量不良。

2) 水源污染:如医院供水系统、储水设备等。

3) 设备污染:如呼吸机、监护仪等设备未及时清洁、消毒。

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1.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政策、措施和操作规范。

(2)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加强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领导。

(3)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 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1)加强手卫生知识培训:使医护人员充分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

(2)配备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如流动水洗手池、速干手消毒剂等。

(3)定期开展手卫生监测:了解手卫生依从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医院感染控制培训:六篇关键知识点

医院感染控制培训:六篇关键知识点

医院感染控制培训:六篇关键知识点
1. 感染控制的重要性
- 感染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患者和医务人
员的健康至关重要。

- 了解感染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2. 感染传播途径
- 了解感染传播的途径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 感染传播途径包括直接传播(如密切接触)、空气传播(如
气溶胶传播)、飞沫传播(如咳嗽喷嚏)以及间接传播(如接触污
染物)。

3. 感染控制策略
- 采取适当的感染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 感染控制策略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与消毒、医疗器械的正
确使用与灭菌、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等。

4. 感染监测与报告
- 感染监测与报告是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传播。

- 包括监测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类型和感染病原体等,并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

5.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 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 了解抗生素的适应症、用药原则和禁忌症,并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使用抗生素。

6. 感染控制培训与教育
- 定期进行感染控制培训与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

- 培训内容包括感染控制的基本原理、感染控制策略和操作规范等。

以上是医院感染控制培训的六篇关键知识点,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感谢阅读本文档。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通用15篇)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通用15篇)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通用15篇)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计划吧。

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篇1随着卫生科技事业的高速发展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我院情况将重新制订我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考核办法,具体如下:一、培训目的1、加强感染控制知识的学习,促进感染制度的落实。

2、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不断提高我院医疗护理质量。

二、培训对象:医师、护士、医技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的专职人员。

三、培训内容1、共同学习内容:消毒管理办法、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医院废物管理、锐器伤及其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预防。

2、医师学习内容:医院感染概论、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侵入性操作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常识和医院感染的预防。

3、护士学习内容:医院感染管理概念、消毒灭菌隔离知识、消毒剂的合理使用及浓度监测、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感染的监测、侵入性操作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医院感染管理、常见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4、医技人员学习内容: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与控制消毒剂的合理应用、侵入性操作相关性医院感染的预防、临床微生物学知识和抗感染药物的管理与合理应用。

5、行政管理人员学习内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其理解的.进展。

本院医院感染管理要点和相关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

6、后勤人员学习内容:消毒灭菌隔离基本知识、消毒剂的选用和洗手知识、各部门包括污水处理、医疗废物暂存处、洗衣房工作人员应分别掌握《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

7、感染管理部门学习内容:医院感染管理的新进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管理办法》和国家相关标准与法规、医院感染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防措施、本院各科室部门医院感染的特点、管理要点及控制措施消毒学基本原理与消毒灭菌新进展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流行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完整版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完整版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

教材为《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我们将重点学习第四章“医院感染的发生与传播”。

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的定义、分类、发生原因、传播途径、预防控制措施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和传播途径。

2. 学会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医院感染的定义、分类、发生原因、传播途径、预防控制措施。

难点: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预防控制方法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医院感染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医院感染的思考。

2. 知识讲解:讲解医院感染的定义、分类、发生原因、传播途径、预防控制措施。

3. 例题讲解:分析医院感染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医院感染的知识。

4. 随堂练习:设置一些有关医院感染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6. 预防控制方法学习:教授学生如何运用预防控制方法,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医院感染的定义、分类、发生原因、传播途径、预防控制措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医院感染的定义和分类。

(2)请列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方法。

(3)请结合教材,分析一个医院感染的案例。

2. 答案:(1)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发生的一切感染。

医院感染的分类: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医院内感染,即在医院发生的一切感染;另一类是医院获得性感染,即患者在医院期间获得的感染。

(2)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方法:①严格消毒灭菌;②加强手卫生;③合理使用抗生素;④实行无菌操作;⑤加强患者宣传教育;⑥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3)案例分析:患者,男,50岁,因发热、咳嗽入院治疗。

入院时体温38.5℃,咳嗽剧烈。

入院后给予抗生素治疗,病情有所好转。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范文七篇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范文七篇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范文七篇院感知识培训内容篇1 主讲人:XXX课目:医院感染基础知识目的:通过学习了解,使我们对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有所了解,为以后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一、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二、感染源三、传播途径四、医院感染的控制五、标准预防六、医疗废物七、职业暴露一、什么是医院内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一)哪几种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标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枣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二)医院感染的危害有那些?对患者来说可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在原发病的基础上发生另外的感染导致健康损害、躯体痛苦甚至残疾或死亡,同时医疗费用增加;对医院来说也会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医院形象的损害、发生医疗纠众等使医院的社会效益降低;同时包括住院时间延长导致的医院床位周转率下降、对医务人员造成思想上的负担和压力、医护人员工作量特别是无效劳动增加等。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机制。

医院感染的发生主要有三个要素,即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我们也称它们为医院感染的感染链。

当三者同时存在,并有互相联系的机会,就会引起医院感染。

二、感染源(一)外源性感染病人在医院内从他人(病人或工作人员)外获得的感染也叫做交叉感染,如普通儿科误收麻疹、水痘,就可引起麻疹、水痘在病房传播引起其他小孩感染。

(二)内源性感染感染源来自病人自身也可称为自身感染。

在医院感染出现以前,病人本身已是病原体的携带者,当病人抵抗力下降,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则易引起感染。

(三)环境储源感染源来自污染的环境,如手术室或产房的环境或空气中存在较多的化脓菌,接受手术的病人、分娩的产妇及婴儿可能会受到感染而发病就属此类。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广义地讲,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门急诊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等,这些人在医院的区域里获得感染性疾病均可以称为医院感染,但由于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在医院的时间短暂,获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常难以确定感染是否来自医院,故实际上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

2、标准预防又称为双向预防,是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

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不论是否有明显血液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黏膜接触。

以预防疾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预防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无菌操作:用于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组织或其它无菌范围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

如外科手术需防止细菌进入伤口。

在各种生物实验中,为了防止微生物地生长和繁殖影响实验的进行,也要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

4、飞沫传播:飞沫传播,即空气飞沫传播,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

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一般情况下,飞沫传播只有与传染源近距离接触才可能实现,而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是相对安全的,距离2米以上是绝对安全的。

因为,没有外部条件(如风力)的帮助,飞沫喷射到两米以外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医疗废物的分类为:()、()、()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

2、开启的各种溶酶超过()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3、无菌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 ()cm的柜内,过期物品应()灭菌。

4、新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不得低于()u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uw/cm2。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ppt课件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ppt课件
﹙排除污染、定植及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5、新生儿在医院内由于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4
医院感染的概念
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情况
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 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急性发作﹙但入院 时处于稳定期的慢性气道疾患患者在入院后继发急 性感染者属医院感染﹚ 4、新生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出生48小时内发 病),如单纯性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揉搓5—6次
• 手卫生监测标准值:卫生手消毒 监测的细
菌菌落总数≤10cfu/cm2
• 外科手消毒 监测的细菌菌六 职业暴露
• 1:概念: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
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有可能损害健康 或危及生命的一种情况,称之为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 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 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 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而医务人员职业 暴露,又分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 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 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
8
多重耐药菌概念
常见的多重耐药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 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 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 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 杆菌等。多重耐药的主要机制是外排膜泵基因突变,其 次是外膜渗透性的改变和产生超广谱酶。
13
医疗废物管理

医院感控知识培训

医院感控知识培训

一、医院感染相关知识1.什么是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2.那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3.什么是医源性的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4.什么是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5.什么是感染链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感染人群;6.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7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8当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医院感染暴发时如何处置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同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9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部门有哪些重症监护病房ICU手术室、新生儿室、血液净化室、内镜诊疗中心室、消毒供应中心、治疗室等均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口腔科、产房、母婴室10.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有那些各种手术、注射、插管、内镜诊疗操作、无菌操作、手卫生、消毒药械的管理、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灭菌物品的管理、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管理以及医疗废物的管理等均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环节;二、手卫生相关知识1.什么是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2.什么是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3.什么是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4医务人员洗手方法是什么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2取适量洗手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5什么是外科手消毒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6.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1先洗手,后消毒;2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7.外科洗手方法与要求有哪些1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2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擦;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3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4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三、消毒与隔离相关知识1.什么是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的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4.普通病区的隔离要求有哪些1隔离病室应在病区的末端;2感染性疾病患者与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宜分室安置;3如受条件限制,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0.8m;(4)病情较重的患者宜单人间安置;5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3床;双排不应超过六床;5.空气、飞沫、接触隔离标识分别为什么颜色•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四、消毒与灭菌相关知识1.什么是清洗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2.什么是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3.什么是终末消毒感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4.什么是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的一切微生物的处理;五、个人防护相关知识1.如何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1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毒,遇污染时及时更换;2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3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2.佩戴手套时应注意哪些事项1诊疗护理不同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2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照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3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4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3.哪些情况不应穿隔离衣1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2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的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3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4.哪些情况下应穿防护服1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2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5.哪些情况下穿鞋套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从缓冲间进入负压病室时应穿鞋套;6.哪些情况下穿防水围裙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质喷溅、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时,应穿防水围裙;7.医务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是什么1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2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3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8.医务人员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是什么1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防护面罩—脱隔离服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2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3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4离开清洁区:,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六、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1.什么是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2.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哪些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析杆菌等;。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6篇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6篇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6篇(最新)1000字作为医疗卫生机构,院感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需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为提高全体医务工作者的院感防控意识和知识水平,以下为大家整理了院感知识培训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院感基本知识院感是指医疗卫生机构中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医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是指在医院及相关医疗机构中影响患者的医疗过程、医护人员及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以及消耗医疗资源的感染病的集合体。

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既是医疗卫生质量及安全监护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控制和降低医疗卫生质量和安全风险的重要目标。

要防控院内感染,除了关注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和操作工作,还需要医务工作者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

二、手卫生知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医疗保健机构中超过50%的医务工作者不遵守手卫生正确操作程序,这引起了人们关注。

医疗机构中瞒报手术并发症的情况多有发生,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有手卫生不当行为的手术室。

手卫生是医务工作者预防医院感染的基础。

要保持手的洁净并使其不能成为感染源,医务工作者必须了解正确的手卫生操作方法,如何选用和操作消毒剂,如何检查操作流程,并知道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手卫生。

三、医疗设备的清洗与消毒医疗设备的清洗与消毒是防控院内感染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如果设备没有得到清洗和消毒,表面可能携带着病原体,是传播院内感染的潜在危险源。

医务工作者应该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使用医疗设备并且遵循设备清洁与消毒的正确操作程序。

此外,使用过的医疗设备应妥善清洗和消毒,以便可在下一次使用之前摆放好。

四、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疗卫生机构要对负责环境管理的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比如:清洁消毒操作流程,物品消毒浓度的选择和掌握,通风设备的使用方法和保养,垃圾分开、分类、集中处理的方法等等。

这样才能确保环境的清洁卫生,减少环境对院内感染的贡献。

五、使用抗生素的管理抗生素是医疗保健中的重要治疗工具,但是滥用抗生素会对患者、医护人员以及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院感知识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院感知识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环氧乙烷灭菌过程安全防范措施
环境安全
确保灭菌环境通风良好,避免环氧乙烷气体浓度过高导致中毒;在 灭菌过程中,严禁明火和静电等火源。
操作安全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环氧乙烷的性质和操作规程;在操 作过程中,应佩戴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环氧乙烷气体和液体。
废弃物处理
对于废弃的环氧乙烷包装物和残留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避 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六步洗手法操作流程演示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 搓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交换进行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 换进行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 转揉搓,交换进行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 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手套佩戴时机和更换频率要求
01泄物、伤口敷料等时应当戴
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等方式,杀灭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前需进行手部清洁和消毒,确保手术过程的无菌 操作。
加强对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
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度和无菌状态,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ICU患者护理中感染控制方法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对ICU病房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保 持病房环境的清洁度。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因感染部位和病原体不同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局部红肿 热痛、功能障碍等。
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判 断。
预防措施与控制策略
预防措施
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
控制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针灸康复科
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1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指免疫机能低下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

即病人在发生医院感染之前已是病原携带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
时引起自身感染。

2、外源性感染:指由环境或他人处于(病人、带菌者、工作人员、探视者、陪护者)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

环境感染由污染的环境(空气、水、医疗用具及其他物品造成的感染。

如手术室空气污染造成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的已型
肝炎流行等。

三、院内感染的影响
1、现代化诊疗技术和侵入性操作:如器官移植、血液透析、导尿和脑室引流等.
2、伤免疫系统的各种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放射治疗等。

3、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原发病:如糖尿病、肝硬化和肿瘤等。

4、引起正常菌群失调的大量抗生素的使用。

四、医院感染的标准预防
认定是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液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标准预防基本特点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

医院感染的有关规定
1、医务人员上班时要服装整洁,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会议室离院外出。

2、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3、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体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消毒灭菌。

耐热、耐湿物品如: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火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

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

4、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前后用流水洗手,肥皂应保持干燥。

无菌操作必须带口罩帽子。

5、无菌物品专室专柜存放。

每日检查无菌有效期,并有明显的标志。

6、凡无菌物品标明品名、有效期、签名。

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贴化学
7、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罐、持物钳等按要求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

8无菌物品提倡小包装。

9、在治疗室、换药室工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已用过和未用过的物品应有明显标记,并分开放置。

10、注射、治疗时铺无菌巾;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的无菌液体须
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能使用。

各种溶媒要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4小时不能使用。

11、换药用品一人一用一灭菌。

换药时应先处理清洁创口,再处理污染创口。

12、注射采用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含皮试)。

13、碘酒、酒精瓶保持密封,持物钳、容器每周一、四更换灭菌,并有记录。

14、处理污染器材,包括对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病人用过的器材,应
先消毒后清洗,被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等处理应“先消毒后清洗”。

15、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16、使用中湿化瓶、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暖箱湿化器、雾化器每日消毒一次。

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不超过一周。

湿化瓶每日更换无菌水。

17、体温表用后侵泡消毒、冲洗干燥保存。

18、弯盘、治疗碗、药杯、婴儿奶具等用后立即消毒。

餐具、便器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处理。

19、手术室、供应室、产房、ICU、血透室、治疗室等部门应保持室内整洁,每周大扫除一次,私人用品不得带入,清洁用具应分区使用,并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20、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21、病房应定期通风换气,必须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如遇
污染立即消毒。

治疗室、换药室每日用消毒液拖地一次,治疗桌(台)、治疗车(盘)药车每日使用前后用消毒水抹一次,病房、治疗室、办公室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扫把、抹布、拖把,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重危科室: 如手术室、产房等每天用空气消毒机照射3次,每台手术或分娩前后均要消毒;治疗、换药室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每次30分钟以上。

22、病床用湿式清扫,扫床时刷子应包已消毒的湿毛巾,一床一用一巾,病人床头柜每日用消毒抹布擦洗,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

病人离院,转科或死亡后,所有用物及床单位应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23、病房地面每日湿式清扫,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及时用消毒液拖地。

24、治疗室、办公室、配餐室、病房、厕所拖把专用,标记明显,分开清洗,悬挂晾干。

25、病人住院用品、餐具、便器固定使用。

便器每周消毒一次,并做好终末消毒。

26、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一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

严禁在病室、走廊内清点更换下来的被服。

27、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28、传染病房内污染区、半污染区、相对清洁区分区明确,传染病员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得互串病房和外出,到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探视陪伴制度,并指导其遵守隔离要求。

29、传染病员按病种分室收治隔离,并有醒目的隔离标志。

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离开污染区时,需按常规脱去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并洗手。

30、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用毕针头;立即放入锐器盒内。

31、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污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感染性敷料应及时焚烧。

32.无菌物品的准备,包布不得少于两层,体积不不得超过30、30、25,金属包的重量不得超过7千克,敷料包不得超过5千克,新棉布先洗再用,反复使用的包布和容器,应经清洗后再用,灭菌时应暴露物品的各个表面。

33.凡是湿包和有明显水的包不得做为无菌包使用,掉在地上后放在不洁之处均应视为污染,应放于离地高20—25厘米,离天花板50厘米,离墙5厘米的物架上,顺序排放,分类放置,25度以下保存10-14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