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88个易错易误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判断题易混易错
文化生活判断题(后附答案)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说明文化因区域、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2.文化现象的实质是精神现象,归结于社会实践。
3.文化不仅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等静态的形式,还包括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等动态过程。
4.文化随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5.兔年新春,暮星和月,半人座流星雨上演新年天空,昭示着文化的独特之意。
6.文化决定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状况,并推动政治经济的发展。
7.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产生经济效益。
8.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决定。
9.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10.文化就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
11.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12.处在较高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13.文化程度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1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15.原生态的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16.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17.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决定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目标的确定和行动的选择。
18.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19.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0.东北人喜欢以酒会友,体现了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1.“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参观历史文物都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认识文化的传承”体现了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物质载体之中。
22.知识的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
23.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24.文化是文人创造的。
25.经济实力增强,意味着文化也必然先进。
26.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27.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8.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无形的强制的。
29.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可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增强城市文化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单选题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
【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小结】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纯自然现象不属于文化;后天形成,并不是天生;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经过实践,能够转变为物质力量,不可以够直接转变为物质力量。
2.文化有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注意“相对”不行缺乏,因为文化固然由必定的经济所决定,可是两者的发展其实不完整同步,有时先于有时落伍。
3.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要素,而非决定要素,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是经济力和科技力。
4.文化对人的影响,拥有耳濡目染和深远长久的特点,此中耳濡目染重申的是在某种特定的文化环境或文化活动中,不知不觉、油但是生,有种润物细无声之感,是影响的过程;而深远长久重申的是时间上的连续,不中断,如乡音难改。
5.文化对人活社会的作用拥有两重性。
因为文化从性质上讲,有先进和落伍之分,相应起到的作用有阻挡和促使之分,因此,不可以纯真的说文化促令人的发展或文化促使经济、社会的发展。
6.优异文化因其独有的感染力和感化力,令人深受震惊、力量倍增。
7.优异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令人的全面发展。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形象的理解为丰富人的脑筋;增强精神力量,是给人做事情以动力,常有词语如“激励、激励、力量倍增”等;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全面提升,并且不一样期间,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不一样。
8.文化影响人生,而非决定人生。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9.划分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庆贺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显现,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以名录的方式确定。
10.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其实不是仅为一个民族所独享,而是共享。
11.尊敬文化多样性,第一要尊敬自己民族的文化,其实不是认可和保护全部文化,例如落伍文化和腐败文化。
12.注意划分文化流传的门路和手段。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_知识点总结
高三政治——文化与生活知识点总结1、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的作用?(1)原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表现: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性质双重性: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4、为什么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突出?(1)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5、我们应如何增强文化竞争力?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6、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1)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2)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7、优秀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是什么?(1)优秀文化能丰富精神世界(2)优秀文化能增强精神力量(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那,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9、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是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10、为什么说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最新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文化生活》最新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1、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提醒: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后天努力培养的。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提醒:不是永久不变,而是深远持久的影响。
)3、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提醒: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但是文化又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4、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
(提醒:经济决定文化,但是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和派生物。
)5、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提醒: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6、优秀的文化创造时代的未来,决定时代的走向。
(提醒:优秀文化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7、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提醒: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也可能相同。
)8、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提醒: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9、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提醒: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优秀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落后文化阻碍经济发展)10、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提醒: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11、“浅阅读”在文化上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提醒:不管是“浅阅读”还是深阅读,都可能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12、优秀的文化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
(提醒:优秀文化反映时代的潮流但不能决定时代的走向)1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提醒: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只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才能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高级中学政治必修三易错知识点总结.doc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错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三易错知识点(一)1、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先进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举办世博会,进行文化交流有利于加深各国人民相互了解,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世界文化的差异不可能消除。
)3、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4、和而不同指的是我国文化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和而不同即包容性含义中的求同存异,而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是兼收并蓄。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原则的。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6、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从哲学看是整体和部分关系。
(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从哲学看应为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7、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旧的传媒方式在逐步被淘汰。
(大众传媒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的主要手段,但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8、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是指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高中政治必修三易错知识点(二)1、泰山日出是一种文化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成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泰山日出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文化现象。
)2、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与经济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
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明素质不会随着经济发展自然自然的提高,提高文化程度必须自觉加强文化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
必修三文化生活历年备考易错易误知识点归纳文档
必修三文化生活历年备考易错易误知识点概括1.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纠错: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而不是源自物质载体,因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故错误。
2.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纠错:文化的性质不一样,其作用也不一样。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落伍的、腐败的文化会阻挡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故错误。
3.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纠错: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不可以将文化的反作用看作基础性的、决定性的,故错误。
4.每一个人所拥有的文化修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觉形成的。
纠错:文化修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觉形成的,而是经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经过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渐培养出来的,故错误。
5.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纠错: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其实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一直与经济的发展完整同步,文化有其自己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不可以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隶属品。
6.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纠错: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7.必定的文化决定必定的经济、政治。
纠错:必定的文化由必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8.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要素。
纠错: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要素,但不是决定性要素。
9.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式各种的文化现象。
纠错: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0.关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力所不及的。
纠错: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常常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11.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纠错:文化只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而不可以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12.文化对人必定不会有深远长久的影响。
纠错:文化对人的影响拥有深远长久的特点。
固然不可以说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会对人产生深远长久的影响,但也不可以所以否认文化对人拥有深远长久的影响。
13.踊跃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品的重要门路。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 课件
8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3、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4、爱国主义是抽象的。 5、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始终是一致的。 6、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7、民族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提示: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6.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提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 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6
7.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消除文化差异。 (提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中外文
面发展。 7、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
2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文化多样性等同于文化多元化。 3、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进
步的根本动力。 4、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志,是民族生存
7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没有区别。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汉字和史书典籍。 3、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4、中华文化呈现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
色彩就不同。 5、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在交流中全盘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 6、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7、中华文化的力量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
4
第五课 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于创作者的灵感。 2、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3、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4、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5、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6、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关键是继承传统文化。 7、文化创新的主体是文化工作者。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常见易混易错知识点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
21
数字媒介阅读比图书阅读重要
不同传播手段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对象,不能简单、笼统地说哪种手段重要,
22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主要途径。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注意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
23
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9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式各样的文化现象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0
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11
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文化只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而不能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32
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文化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
33
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精品2020年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重难点知识总结(最新教材版)
精品2020年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重难点知识总结(最新教材版)《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体味文化(1)文化万花筒。
(2)文化是什么。
①文化是相对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文化的特点: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实践的产物。
B人的文化素养都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3)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与经济发展不完全同步。
(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B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C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B反对文化渗透、文化霸权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要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一、感受文化影响(1)文化影响面面观。
2020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doc
2020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文化生活易错知识点判断一、文化与生活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属于文化现象。
(注意:错。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一种文化)2、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注意:错。
经济是基础,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
(注意:错。
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4、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注意:错。
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5、有文化就意味着文化程度高。
(注意:错。
文化不等于文化教育程度。
)6、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注意:错。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7、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8、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意:错。
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起到重大的阻碍的作用。
)9、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注意:错。
是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10、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1、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注意:错。
先进的、健康的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完整word)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体味文化:①文化形式各种各样。
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2、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③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参加实践及学习获得的。
④文化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4、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5、文化与经济、政治1)相互影响。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要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精品
中学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学问点总结中学政治文化生活学问点一一、体会文化1、文化的表现(1)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回顾历史,文化无时不在;环顾身边,文化无处不在。
(2)文化具有特殊性: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生活。
★2、文化的内涵(1)从本质上看: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从范围上看: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文化的特点(如何理解把握文化?)(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有人所创建的为人所特有的,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文化是一种素养。
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殊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学问文化教化而逐步培育出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建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4)文化离不开物质。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4、文化的形式(1)精神产品(静态):文化具有特别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道德、教化、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2)精神活动(动态):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5、文化的社会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气,能够在人们相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气,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相互区分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事域,它们的定义不同(略)(2)相互影响①经济、政治确定文化。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在高中政治必修三的学习过程中,文化生活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文化生活的理解在于,通过了解与学习文化的方方面面,扩大自己的眼界,提升审美能力,增强文化自信,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本文将对高中政治必修三的文化生活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文化生活概述在政治学科中,文化生活的概述包括了文化的内涵、文化的特性和文化生活的意义等。
首先,文化是人类社会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价值信仰、习俗习惯、技能技术等的综合体。
其次,文化具有多样性、继承性、创造性、传承性等特性。
最后,文化生活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升个人修养、推动社会进步。
二、文化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
文化生活通过培养美感与审美能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弘扬传统文化等方式,促使人的全面发展。
例如,通过学习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趣;参与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人的体质等。
三、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传承下来的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包括道德规范、精神追求、美学标准、生活方式等方面。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心。
四、现代文化与文化生活现代文化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而成的,对于文化生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现代文化的特点包括大众性、多元性、国际性和科技性等。
现代文化与文化生活的关系体现在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文化产品的消费方式等方面,例如网络媒体的普及、电影电视作品的流行等。
五、全球化与文化冲突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
全球化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文化差异导致了一些文化冲突的发生。
例如,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的冲突等。
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护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加强文化交流与融合,显得尤为重要。
六、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兴起并发展壮大。
高中政治易错点必修三2020整理总结
高中政治易错点必修三2020整理总结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念。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中政治易错点必修三2020整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易错点必修三2020整理1我们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没有区别。
( × )点拨:源远流长是从时间上来讲的,要从纵向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博大精深是从内涵丰富的角度来讲的,要从横向来理解,强调的是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在于汉字和史书典籍。
( × )点拨: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3、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 )点拨: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4、中华文化呈现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就不同。
( × )点拨: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但这不等于民族文化之间没有共性。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就是在交流中全盘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
( × )点拨:对于其他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敞开其博大的胸怀,发扬其“包容性”的特点,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同时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独立性。
6、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 × )点拨: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88个易错易误知识点归纳总结1.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纠错: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而不是源自物质载体,因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故错误。
2.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纠错:文化的性质不同,其作用也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故错误。
3.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纠错: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不能将文化的反作用看作基础性的、决定性的,故错误。
4.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纠错: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故错误。
5.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纠错: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6.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纠错: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7.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纠错: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8.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纠错: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9.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式各样的文化现象。
纠错: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10.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纠错: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11.文化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纠错:文化只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而不能支配人们的交往行为。
12.文化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纠错: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虽然不能说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但也不能因此否定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13.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纠错: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14.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纠错: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5.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纠错:文化具有影响人和塑造人生的功能,不具有决定人生的功能。
16.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
纠错: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能起决定作用。
17.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纠错: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展示,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18.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纠错: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使得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世界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19.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纠错: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不同民族文化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不会消失。
20.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纠错: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实践。
21.数字媒介阅读比图书阅读重要。
纠错:不同传播手段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对象,不能简单、笼统地说哪种手段重要,故错误。
22.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纠错: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非主要途径。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
注意区分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文化传播的手段。
23.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纠错: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故错误。
24.我们要热情欢迎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
纠错:各国既有优秀文化,又有落后文化,要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故错误。
25.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纠错: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26.传统文化就是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
纠错: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7.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纠错: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8.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纠错: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中国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9.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前提。
纠错: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但不是传承的前提,故错误。
30.承袭传统习俗,提高道德修养。
纠错:传统习俗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传统习俗的作用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传统习俗应批判继承,故错误。
31.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纠错: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故错误。
32.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纠错:文化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故错误。
33.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纠错: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34.科学技术发展决定文化的性质。
纠错:科学技术进步能极大促进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但不能决定文化的性质,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的性质。
35.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纠错: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36.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不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纠错: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既具有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又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37.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纠错: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故错误。
38.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纠错:文化创新的灵感来源于社会实践,而非作者的灵感;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故错误。
39.文化创新的渊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纠错: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故错误。
40.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纠错: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故错误。
41.文化创新,表现在为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的努力之中。
纠错: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42.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创新,关键在继承。
纠错:推动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
43.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纠错: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积极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故错误。
44.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纠错: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文化交流借鉴是文化创新的具体途径之一,故错误。
45.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纠错:地域可以影响文化,但不能决定文化,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
46.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
纠错: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故错误。
47.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和。
纠错: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中华文化不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各民族文化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故错误。
48.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
纠错: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故错误。
49.史书典籍印证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纠错: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通过史书典籍看不出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故错误。
50.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纠错: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故错误。
51.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是指中华文化能够吸收、借鉴一切外来文化。
纠错: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是指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故错误。
52.中华文化的力量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决定力量。
纠错: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而非决定力量,故错误。
53.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纠错: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并不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故错误。
54.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中。
纠错: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故错误。
55.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纠错: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故错误。
56.自强不息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纠错: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精神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故错误。
5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纠错: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外来落后、腐朽文化的影响,故错误。
5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心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纠错:“主心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主心骨”,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故错误。
59.人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源泉。
纠错:人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体要求;其源泉是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故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