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育儿柳佳讲座:只有爱自己 才能爱孩子
养育孩子,亦是一场自我修行
养育孩子,亦是一场自我修行作者:孔祥福来源:《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学生版上半月》2021年第04期家长都希望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希望他们健康成长。
说起孩子,每个父母都有聊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和爱,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带给我们数不清的欢乐。
他们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家长是孩子成长的见证者,孩子一天天长大,周围的环境也慢慢地发生变化,渐渐地,我明白了教育的最好方式——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先做什么样的父母。
古往今来,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比言传身教更有作用的是以身作则。
以前我认为找一所好学校、找位好老师就可以让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后来通过与老师沟通、交流,我才意识到家长更要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只有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培养孩子的最佳效果。
孩子是我们的镜子,也是我们的影子,他们最大的可能就是复制现在的我们。
倘若我们的家庭氛围是沉迷玩手机、看电视,那么孩子迷恋游戏一点都不奇怪;倘若我们周末宅在家里,不读书也不运动,什么都不做,那么我们的孩子以后也将成为好吃懒做的人;倘若我们很早就失去对新事物学习的热情,得过且过,却将孩子的生活用奥数、钢琴、绘画等填满,那么孩子大抵也难有所成。
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孩子们对我们趋之若鹜的辅导班并不是很感兴趣,相反我们的言谈举止和点滴习惯,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如何度过自己的一天,都会深深地映射在他们心里。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指引者是我们家长自己,好的家长是孩子的“摆渡人”,我们只有自己变得更好,才能托举他们到更高、更远的地方,他们才能更好地在未知的世界里快乐地翱翔。
养育孩子,亦是一场自我修行。
在和孩子一起的世界里,让我们一起携手,寻找、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坚信,今天我们播种一缕阳光,明天我们必将收获万丈光芒。
心愿墙我希望爸爸能多抽出时间来陪我,给我讲故事,在我不理解问题的时候少发脾气,平时有空帮助妈妈干点家务活。
幸福教育,积极生活
幸福教育,积极生活发布时间:2021-03-31T15:06:50.49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6期作者:李梅[导读] “人类积极心理学”是激发人类天性中的积极心理来增进我们幸福感与自我实现感的学科。
李梅(四川省广元市利州中学,四川广元628000)关键词:积极心理;个人成长;爱情婚姻;成长教育摘要: “人类积极心理学”是激发人类天性中的积极心理来增进我们幸福感与自我实现感的学科。
让我们要学会用共情能力与利他心理来提升情商,站在更高的维度来指导当下的行为,获得更和谐的人际关系,更乐观地看待世界,从更高维度去思考问题,用心去拥抱明天,情绪就会变得更积极;让我们从整个人生旅程出发,在“个人成长”“爱情婚姻”“亲子养育”这些重要的人生阶段,了解了如何才能获得幸福,也会感受到更多幸福。
正文: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无数人与人、人与物构成的网中,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与这张网密不可分。
从出生开始,我们拥有父母的陪伴、家庭的温暖,逐渐开始认识一些小伙伴,开始上学读书,进入了一个集体。
通过十多年的学习,我们进入社会,开始逐步独立生活。
我们为事业打拼,寻觅爱情,结婚生子,为人父母,在教育子女的同时,养护年迈的父母。
孩子逐渐长大,走向独立,我们也开始衰老,最终与世界告别。
一、那么如何从小培养积极心态?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教育家斯宾塞曾在书中说过:成人的心理有一部分是孩子心理的演变,另一部分则是来自生活的体验。
个人成长阶段,是我们培养积极心理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如果能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仅能让我们更好面对认识自己和世界,还能让我们未来的人生道路走得更顺畅。
那么,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如何培养积极心态呢?(一)要培养自己的共情和利他心理。
共情,意味着我们能学会从对方角度出发,去感受他的喜悦和痛苦;而利他,则是在共情的基础上,做一些对他人有利的事情。
人生来就有自我防卫心理,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是我们祖先遗传下来的本能。
家长要对孩子保持“温柔与坚定并存”的教育态度
家长要对孩子保持“温柔与坚定并存”的教育态度作者:吴英来源:《幸福家庭》2021年第14期亲子关系的和谐程度会影响一个家庭的氛围,这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的家长秉持“严是爱,宽是害”的理念,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过分干预;也有家长奉行“爱的教育”,对孩子一味宽容甚至纵容。
这两者都是不可取的。
在教育孩子时,家长需要保持“温柔与坚定并存”的态度,既坚定地表明自己的原则,又表现出一种温柔的态度,保持温柔与坚定。
美国管理学大师盖尔布雷斯在教育儿女方面极有成就。
以他与女儿相处时的一件事为例,他的女儿莉儿在八岁那年为了买一双旱冰鞋,以投标四毛七分钱的价格,获得了油漆后院里一条又长又高栅栏的任务。
盖尔布雷斯告诉她如果开了头,就要干到底。
莉儿每天放学回来都刷油漆,手起了泡,有几天夜里累得睡不着。
盖尔布雷斯担心了,也有好几夜睡不着,但他要莉儿按合同干下去。
最后莉儿完成了这个任务,她含着眼泪找爸爸兑现奖励。
盖尔布雷斯数出了钱,安慰女儿并让她去看看枕头下面已经买好的旱冰鞋。
虽然对女儿的怜惜与心疼也折磨得自己睡不着觉,但盖尔布雷斯坚持要女儿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当女儿含着眼泪拿到自己努力后的报酬时,收获的是坚持到底的毅力及对责任的担当。
盖尔布雷斯悄悄给女儿买旱冰鞋,表达的是赞赏与默默的守望。
家长温柔而坚定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孩子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和信念。
“温柔”指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需求,“坚定”指家长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温柔与坚定并存”指家长既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与尊重,又对孩子表明自己的立场。
温柔是对态度的要求,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要对孩子的负面情绪予以体谅,对他的自我意愿表示尊重,对他表现出来的潜力默默支持。
坚定是对原则的坚持,在坚持的过程中,家长能获得孩子的配合,这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在亲子关系中,家长和孩子的需求并不总是一致的。
当双方的需求出现矛盾,当家长遇到孩子向自己讨价还价,甚至是发起挑战的时候,家长要保持理智,对孩子采取“温柔与坚定并存”的态度。
【性格培养】妈妈的爱与关注有利于宝宝更加的自信
【性格培养】妈妈的爱与关注有利于宝宝更加的自信前言:当孩子还没有长大时,父母就是其依靠,是宝宝们心灵的寄托,只有得到了父母的关爱及其尊重,才能使宝宝变得更加的自信与快乐,因为每个宝宝都希望父母的眼中只有自己,所以有时对于宝宝平时的一些反常情绪,妈妈就要多加的考虑是不是因不小宝宝爱到冷落了吗?拥抱,拥抱每天最快乐的时光就是躺在妈妈温暖的怀里吃奶或者玩耍,可是这种美妙的享受却真是太少了,因为她好像总有做不完的事。
喂我吃饱喝饱,再陪我玩一会儿,她就该忙活了,我只能一个人拿着摇铃玩,东摇摇,西晃晃,妈妈怎么还不来啊,于是我就挥舞着小手哭起来。
哭泣仍然是最有效的方法。
果然,他打电话给母亲:“宝贝,怎么了?你不是刚吃了牛奶吗?你想小便吗?”然后她抱着我撒尿。
她好久没听到那声音了。
“哦,别哭,小便?”她把我放下,给了我另一个玩具玩。
但当她转身离开时,我“哇”一声,阀门又打开了。
母亲转过身来,摸了摸我的额头,没有发烧。
她摸了摸我的身体,没有出汗。
她有点头晕:“这个小家伙不吃牛奶,不睡觉,不尿尿,也不生病。
他怎么能哭个不停?”然而,她一把我抱在怀里,我的哭声就神奇地消失了。
看着妈妈脸上困惑的表情,我很高兴:哈哈,这仍然是妈妈最舒服的拥抱!看我,看我哇,我把所有的泰迪熊、洋娃娃、橡皮鸭和毛绒鸡都扔到沙发上了。
看着的母亲喊道:“哦,宝贝,又下雨了!”我又兴奋地笑了。
她弯下腰去捡,我一个接一个地把它扔了下去。
这是我最近发明的投掷游戏。
无论我母亲把我放在哪里,一切都成了我的武器。
不管我妈妈去哪里,我一扔东西就可以听到她从远处传来的“啊啊”的声音。
太有趣了。
所以我把它扔得更重。
她必须跟着我来清理战场。
当然,我不是什么东西都能扔的,自从我把漂亮的玻璃杯子摔烂之后,桌子上全换上了塑料杯子,沙发上全都是毛绒玩具,床上都是我的棉尿布,这样才能保证我的游戏没有破坏性和杀伤力啊!被注意可以让宝宝获得自尊,宝贝幼儿自尊需求的最初表现是对成年人的爱、关注和关注的渴望。
教孩子“爱自己”是最高级的家庭教育
教孩子“爱自己”是最高级的家庭教育英国政治家哈利法克斯曾说:“一个懂得恰如其分地热爱自己的人,一定能恰如其分地做好其他一切事情。
但是我们在教育孩子时,经常是教孩子去爱父母、亲人,而很少教孩子如何爱自己。
甚至有的家长更不知道如何让孩子学会爱自己。
那爱自己的内容包括哪些呢?我们接着往下看!1、教孩子珍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珍惜身体和生命是个大概念,但可以落实到具体的生活细节中,比如引导孩子照顾好自己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少家长会表示这些道理自己跟孩子讲了,但是都不管用。
那么这里就需要家长们调整下自己的表达方式,切忌用讲道理的方式去进行,而是从关心孩子本身,从生活实例出手,让孩子感知到没有做到这些,具体的身体变化。
经验是最好的教育!2、教会孩子重视自己的感受首先教孩子识别感受,比如生气、伤心、难过、委屈……同时也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哭闹,会习惯性地制止,“别哭”是他们经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孩子拿奖状后非常开心,不少家长最先想到让孩子不要太骄傲了……家长们习惯性压抑孩子的感受,渐渐地孩子也不会去表达了~3、教会孩子接纳真实的自己告诉孩子:每个人在这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为了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而烦恼。
这里也想要跟家长们说的是,家长也要学着接受自己的真实的孩子。
家长们习惯将孩子与他人做比,认为自己孩子相比别人这不好,那不好,也是会打击孩子自尊与自信心!不盲目与其他孩子做对比,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独有的优势与特点。
孩子和家长都要善于返现呀!4、发自内心认同和欣赏孩子不管外界如何看待,父母要始终认同和欣赏孩子,才能让他们更加自信洒脱。
恰当鼓励孩子,激活孩子内心,促进其自我肯定,从内在散发出强大的力量。
这样孩子才会更加乐观,积极向上!。
培养自我爱的力量爱自己爱他人爱人生
培养自我爱的力量爱自己爱他人爱人生培养自我爱的力量——爱自己、爱他人、爱人生爱是人类最纯粹、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它能够给予我们力量,使我们更加坚强和积极。
当我们培养了自我爱的力量,我们不仅仅能够更好地爱自己,还能够积极地去爱他人和人生。
在这个关于培养自我爱的力量的文章中,我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一、爱自己:关怀自己的身心健康首先,要培养自我爱的力量,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身体是我们灵魂的器官,只有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我们可以通过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足够的休息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学会积极应对压力,寻找舒缓心情的方法,比如读书、听音乐或与朋友交流。
只有关怀自己的身心健康,我们才能更好地爱自己。
二、爱他人:关怀他人的需求除了爱自己,我们还需要培养爱他人的力量。
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我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息息相关。
要培养爱他人的力量,我们可以从关怀他人的需求开始。
关怀他人,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过度干涉或是依赖他人,而是指我们要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意见,并在可能的范围内提供帮助。
无论是与家人、朋友还是同事,我们都应该懂得关怀他人的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温暖和支持。
三、爱人生:珍惜当下,追寻梦想除了爱自己和他人,我们还需要培养爱人生的力量。
人生就像一段旅程,我们要学会珍惜每一刻的经历和感受,包括成功和失败、快乐和悲伤。
要培养爱人生的力量,我们应该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以设定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它们。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和挫折,把它们看作是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爱人生,就是要懂得在每个阶段都珍惜当下,对待生活的每一个选择都抱有感激和热情。
总结起来,培养自我爱的力量需要我们从爱自己、爱他人和爱人生三个方面入手。
爱自己,关怀身心健康,保持积极态度;爱他人,关怀他人需求,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爱人生,珍惜当下,追逐梦想。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关爱每一个孩子,是我们作为家长、教育者以及社会大家庭的职责和使命。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
我们需要用心去观察、了解每一个孩子,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关注他们的成长,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要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我们要摒弃一切偏见和刻板印象,不因外在条件而歧视某些孩子。
每个孩子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不论是贫富、男女、身体残障还是智力发育迟缓,我们都应该给予他们同等的爱和关怀,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到他们是被重视和尊重的。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意味着要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意愿和情绪,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和空间,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
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学校里,我们都应该倾听孩子的心声,关心他们的需要。
只有真正了解孩子,我们才能给予他们最贴心的关怀。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我们需要给予他们适当的关注和照顾。
孩子们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关心,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需要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潜能和自信心。
在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我们都应该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兴趣爱好等,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还意味着我们要为他们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成长环境。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关爱、理解和支持,营造一个可以表达、交流和嬉戏的环境。
在学校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关怀,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的心理和品质。
在社会中,我们应该营造一个包容和普惠的环境,为孩子们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健康的生活条件。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每个孩子都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应该得到我们的热爱和关怀。
只有用心关爱,我们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走向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共同努力,关爱每一个孩子,为他们的幸福和成长贡献力量。
培养幼儿园小班生活技能探索:爱自己,爱生活
培养幼儿园小班生活技能探索:爱自己,爱生活培养幼儿园小班生活技能探索:爱自己,爱生活一、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其中,爱自己、爱生活更是关乎孩子终身受益的重要素质。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在幼儿园小班中培养幼儿爱自己、爱生活的态度。
二、培养爱自己的能力1. 身心保健: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社会的第一步,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日常饮食、睡眠、个人卫生等。
从小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习惯,让他们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
2. 自尊自信:教师需要给予幼儿充分的关爱和肯定,让他们建立健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让他们懂得欣赏自己的特点和价值。
3. 情绪管理:幼儿阶段是情绪起伏较大的时期,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对其成长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情绪引导等方式,帮助幼儿学会关爱自己、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正确的表达和应对。
三、培养爱生活的态度1. 探索自然:幼儿是天生的探险家,教师可以带领他们走出教室,去自然界中探索、观察、感受。
通过亲身经历,让幼儿热爱大自然,懂得珍惜自然资源。
2. 劳动体验:在平日的生活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简单的劳动体验,如整理玩具、扫地等,让他们懂得劳动的价值,培养爱生活的态度。
3. 美育教育:音乐、美术、手工等艺术活动可以引发幼儿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从而让他们懂得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并学会去创造美好。
四、总结在幼儿园小班中,培养孩子爱自己、爱生活的态度,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将伴随他们一生,影响他们的情感、智力和社会发展。
我们要认识到其重要性,重视并努力去培养。
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幼儿们一定会在爱自己、爱生活的态度下茁壮成长。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培养幼儿的爱自己、爱生活的态度,我深有体会。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是非常敏感的,他们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和人影响。
爱孩子,从懂自己开始讲座
爱孩子,从懂自己开始讲座以爱孩子,从懂自己开始孩子的成长是每个家庭的重中之重,父母们总是希望能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和关爱。
而要真正爱护孩子,从懂自己开始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明白自身的情感需求和个人成长,以便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父母应该懂得自己的情感需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需求,而这些需求往往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
父母们应该回顾自己的童年经历,思考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情感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如果父母在童年时期遭受了缺乏关爱或者其他不良的情感体验,那么这些情感需求可能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得不到满足。
因此,父母应该通过自我觉察和反思,找到自己的情感需求,并尽可能地满足这些需求,以便能够给予孩子更好的关爱。
父母应该关注个人成长。
作为父母,不仅仅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幸福,也是为了自己的成长和幸福。
父母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便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
他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教育培训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育儿经验。
同时,父母们也应该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便能够给予孩子更好的榜样和引导。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需求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需求,父母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父母们可以通过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此外,父母还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和责任感,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关爱。
爱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营养,父母们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理解和支持。
他们可以通过陪伴孩子、与孩子共同参与各种活动、与孩子分享快乐和困难等方式来表达爱。
同时,父母还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和称赞,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要爱孩子,从懂自己开始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们应该懂得自己的情感需求并满足这些需求,关注个人成长,理解孩子的需求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以及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关爱。
爱自己,是终身要学的课程
爱自己,是终身要学的课程为什么要爱自己?因为你很重要,你就是你能拥有的全部。
你存在,才会感到整个世界存在。
你看得到阳光,才会感到整个世界看得到阳光。
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过度宠爱自己,不是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自省、自律,通过不断学习,修行和矫正自己的行为和心智,成长为自己心中喜欢的样子,像一株亭亭而立的美好莲花,不忧亦不惧。
著名的英国才子王尔德曾经说过:“爱自己是一场终生恋情的开始。
”国际芳香疗法治疗师学会大中华区首席代表金韵蓉老师,写过一本书叫做《先斟满自己的杯子》,她在书中说:“不要再等待别人来斟满自己的杯子,也不要一味地无私奉献。
如果我们能先将自己面前的杯子斟满,心满意足地快乐了,自然就能将满溢的福杯分享给周围的人,也能快乐地接受别人的给与。
”为什么要爱自己?因为你很重要,你就是你能拥有的全部。
你存在,才会感到整个世界存在。
你看得到阳光,才会感到整个世界看得到阳光。
你失去平衡,才会感觉整个世界失去平衡。
你消失,世界也随之消失了。
你就是自己的一切,所以你很重要。
诺艾尔·科沃德说:“我对这个世界相对而言无足轻重:另一方面,我对我自己却是举足轻重。
我唯一必须一起工作、一起玩乐、一起受苦和一起享受的人就是我自己。
我谨慎以对的不是他人的眼光,而是我自己的眼光。
”只有我们自己才能终身与我们作伴,自己对我们而言很重要,所以我们更要爱自己,爱自己对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想要终身被他人爱既是不易的事情,也需要难得的好运,这并不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就能获得的,但是终身爱自己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努力实现的。
女人要和自己谈一场终身的恋爱。
只有爱自己,你才能使得自己获得快乐;也只有爱自己,你才能让我们身边的人快乐。
爱自己,不是人人天生就会的,而是终身要学的课程。
台湾麻辣主持人小S写了一本书《小S之怀孕日记》,里面有一篇文发表在某一本心理杂志上叫做《悦己才能悦人》,里面讲了她新婚不久,为了取悦老公,在厨房做咖喱饭给老公吃的小故事。
优秀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优秀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我是xx小学五年级x班xxx的父亲。
xx自四年级插班到巷头小学就读以来,每个学期都获得“十佳学生”的称号。
儿子在学校成绩好,又是班长,很受同学的喜爱和老师的夸奖。
我作为家长,打心底感到欣慰。
我和大多数家长一样,都是普普通通的,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感染或教育孩子。
我的教育方法虽然不能算是最科学,但我注重从小培养孩子,正确引导、鼓励,培养孩子做人、做事、成材、成长。
我觉得这正是家庭教育最需要的。
下面谈谈我教育子女的几点心得体会吧。
一、重视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想使孩子有好的品质,就必须从小好好培养。
当孩子还在幼儿园时,我就注意到这一点。
譬如,要求他把大的水果拿给小朋友,自己吃最小的;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等。
上小学后,我又教育他要关心、帮助他人,不要事事处处总考虑自己的利益等。
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的私心慢慢地少了。
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从小就慢慢养成的。
我经常给子女讲道理,激励子女要积极上进,努力学习。
教育子女要按时完成作业,多阅读课外知识。
习惯养成了,我几乎不用操心孩子的作业情况。
甚至是寒暑假期间,金丰也自觉地每天做一阵子作业才出去玩耍。
二、重视和孩子的沟通。
无论生意多忙,我都会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问他作业完成没有,问他老师讲课能不能听明白,问他作业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鼓励他遇到不懂的要多问。
虽然是简单的几句问话,但是却让孩子知道你是关心他的学习的,从而让他不敢有所放松;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期望,从而让他有上进的动力。
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
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
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培养自信。
要通过细心的观察,倾心的交谈,悉心的照顾,耐心的帮助,了解孩子成长的烦恼、心灵的需求。
要多跟孩子说说悄悄话,做孩子的心理医生,激发孩子上进的愿望。
此外,我还重视教授孩子与人相处的方法。
与同学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三、重视激励机制的使用。
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家人
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家人尊敬的虚受老师好!爱红老师好!亲爱的家人们,大家早上好!我是广州小宸妈,指导老师是志同老师广东欣妈。
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家人。
》今天,我把我日志里的这篇文章拿出来给大家分享,把我们家的事当成反面教材分享,真诚希望能够让家人们引以为戒,千万不要像我去世的夫君一样,让生命留下永久的遗憾,带着深深的不甘离开人世。
如果我们家的反面教材,能够帮到哪怕只有一个还在以各种借口催残自己身体的人,我也算积了一份功德了。
大家家里如果还有人是这样的,请一定要把我的事情告诉给他听。
我的夫君于七个月前因脑癌去世了,留下我们和小宸,孤儿寡母的相依为命。
所幸小宸爷爷奶奶依然一如即往的对我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留在广州照顾小宸。
现在小宸就快要放假了,爷爷奶奶早早的就定好了快放假时候的车票,准备孩子一放假就带他回内蒙。
于是有些事情一定要在他们回内蒙以前就必须办好。
虽然这个事情谁也不愿意提,但事情一定要有人去办。
上周当我终于办妥了一切手续,取出夫君的公积金遗产以后,他的福地就可以完全购买下来了(以前只出了个定金,因为一直钱不够,所以尾款没交)。
按之前大家商量的结果是老公太年轻就去世,是不能入老家祖地的,如果要入祖地必须等他父母都百年以后才可以进,所以要不就是新买块单独的墓,要不就是把他的骨灰一直在殡遗馆寄存几十年。
所谓入土为安,我们当然不能让他几十年都没个安定。
所以商量一下决定在广州购买福地,他喜欢广州,我和孩子也在这边,所以就由我做主定了块福地,只是一直不够钱交尾款。
小宸的爷爷奶奶过来帮我办好了遗产继承取款手续,非常烦琐不过总算是弄好了。
我也想赶在他们回老家以前带老人去看一看,总是要知道他们的儿子葬在一个什么地方的。
福地的位置挺远的,开车两个小时到了地方己经中午了,吃过饭稍稍休息了一下,就往福地去了。
一进福地的大门,一片绿意,顿感置身于世外桃源,路边的一排石像显示着这里的庄严肃穆。
一大片天然湖泊环绕在矮山下。
妈妈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二孩时代,疗愈所有父母的教养焦虑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妈妈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二孩时代,疗愈所有父母的教养焦虑》的读书笔记,暂无 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阅读感受
在阅读《妈妈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二孩时代,疗愈所有父母的教养焦 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书中的理念所触动。这本书以一种独特的视角, 为我们描绘了如何在二孩时代克服教养焦虑,同时也提醒我们,只有当母亲能找 到自我,做好自我,才能给孩子带来最好的影响。
这本书的观点之一是,“妈妈的自我认同和孩子的自我成长是相互关联的。” 这是作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她强调了母亲的情绪状态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 重要的。当妈妈们能找到自己的内心,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对孩子的教育有着 积极的推动作用。书中的这一观点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行为,我开始更加重视 自己的情绪管理,这对我的育儿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二孩时代,家庭教育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然而,《妈妈做自己,孩子 就能做自己:二孩时代,疗愈所有父母的教养焦虑》这本书给父母们提供了宝贵 的建议和指导。通过学会接受自己的情绪、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保持平衡以 及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母亲可以成为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支持者和引导者。 这些方法和建议也适用于其他家庭成员,帮助整个家庭建立和谐、健康的氛围。
本书的第二章到第四章主要探讨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角色定位。这部 分深入讨论了父母的焦虑、期待、情感纠结以及如何以更健康的方式进行教养。 作者提倡父母要更多地自我,以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为先,从而为孩子树立一个积 极、独立的榜样。
第五章到第七章主要探讨了孩子如何看待自我,以及父母如何帮助孩子建立 健康的自我认同。作者强调,父母应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愿,同时鼓励他们积极 探索世界,充分体验生活的多元性。
让爱油然而生任育人不由自主
让爱油然而生任育人不由自主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和个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众多的育儿观念和教育方式中,让爱油然而生任育人不由自主,既是家长最基本的情感需求,也是孩子成长最根本的准则。
爱是最重要的情感需求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开始了与孩子的长期亲密关系,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爱是生命的必需品。
孩子通过皮肤、嘴巴、声音等感官反馈和交流,感受到对方的冷暖、温度、声音等信息,并同时把自己的信息传递给对方。
父母的爱不仅满足孩子感情需求,还能够增强孩子身体免疫力和智力成长。
一项研究表明,对于有充分父母关爱的婴儿来说,他们的身体和生理指标都表现更好,智力发展更为迅速。
在长期育儿过程中,父母的爱能够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情绪管理能力、社交互动能力和认知发展能力,这都是良好的育儿成果。
激发孩子内心积极能量父母对孩子的育儿有着不同的方法和风格。
然而,让爱油然而生,是最能够感化孩子内心的一种育儿方式。
父母从内心深处释放出真正的爱和关心,孩子便能够更容易的接受和感受到家长的真诚。
父母的爱能够激发孩子的积极能量,使其展示出自信、乐观和自尊的内在特质。
好的家长从内而外,取得了孩子的信任、认可和支持,激励孩子展现出他们的标志性特质。
这样的家长教育方式是可持续的,带来的成果也是可以持久的。
经视频互动,互赠感悟随着进入到数字时代,家长可以采取更多样化的育儿方式,如视频互动、亲子游戏等方式,而无需局限于儒家式的严肃、命令式的传统教育方式。
视频互动是现代家庭育儿的居家新方式,不仅带给孩子更多外在的资讯和视觉角度,也可带给家长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在这个互动视频的时代里,家长可以通过常态化视频对话、亲子游戏、家庭阅读等方式,营造出彼此间的互动性和共情性,创造出一种温馨、和谐和互动的育儿环境,才能真正让爱油然而生,家庭教育更温馨,助力孩子茁壮成长。
因此,让爱油然而生,是家庭教育必备的高级技巧和良好的家庭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育儿的过程中,父母的爱将成为孩子的安身之所,是孩子成长的滋养和源泉。
家庭中的家庭成员自我关爱关注自身需求的重要性
家庭中的家庭成员自我关爱关注自身需求的重要性在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关注是构建温馨和谐家庭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有时候我们往往忽视了关注和照顾自身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家庭成员自我关爱和关注自身需求的重要性,并指出在家庭中实现平衡的方法。
首先,家庭成员自我关爱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只有给予自己足够的关注和照顾,我们才能够保持内心的平衡和健康。
在家庭中,我们扮演着多个角色,如父母、子女、配偶等,这些角色的扮演常常使我们忽略了对自己的关怀。
然而,若我们始终处于自我忽视的状态,长期累积下来会导致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从而影响到家庭的和谐。
因此,关注自身需求,并给予自己适当的爱和关怀,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必要条件。
其次,自我关爱能够提高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对整个家庭的氛围和谐程度有着决定性作用。
当我们能够照顾和满足自己的需求时,我们的情绪会更加稳定和积极向上,进而影响到家庭的氛围与情感互动。
一个快乐的个体能够带给家庭成员更多正面的情绪和能量,从而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和睦和融洽。
因此,关注自身需求并实现自我关爱有助于提升家庭成员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最后,实现自我关爱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和支持。
在家庭中,每个人都应该尊重、理解和支持其他家庭成员关注和照顾自身需求的行为。
我们可以共同制定家庭成员的个人发展计划,为每个人创造出合适的时间和空间来照顾自己。
同时,我们也可以相互倾听和分享自己的需求,以找到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的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全家人的支持和配合至关重要,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家庭成员的个人成长与家庭和谐的统一。
综上所述,家庭成员自我关爱和关注自身需求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关注自己的需求,我们能够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幸福感和满意度,同时也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因此,在家庭中,我们应该鼓励并支持家庭成员关注和照顾自身需求,以构建一个健康、幸福和和谐的家庭氛围。
一个孩子的信心与力量源泉从来都来自于自己的父母
一个孩子的信心与力量源泉从来都来自于自己的父母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导师和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会深刻地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一个孩子的信心与力量源泉从来都来自于自己的父母。
父母的支持和教导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勇气和坚韧的品格,让他们在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时能够从容应对,勇往直前。
父母的爱是孩子信心与力量的源泉。
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无条件的爱。
父母的关爱和支持会给予孩子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梦想。
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成就,父母都会用心的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认可和肯定。
这种父母的爱能够塑造孩子强大的内心,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信心与力量的根基。
父母的行为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
父母以身作则,把积极的态度和行为传递给孩子,让他们学会坚定、努力、诚实、包容和谦逊。
父母不仅要对孩子要求严格,还要做他们的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如何去做一个勇敢、负责任和独立的人。
当孩子看到父母在面对困难时坚定不移地克服,或者在取得成就时不骄不躁,他们会不自觉地被激励,学会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言传身教的行为会成为孩子信心与力量的根基。
父母的支持和鼓励是孩子信心与力量的滋养剂。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这时,父母的支持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要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的苦恼和困难,给予真诚的关心和支持。
当孩子感到失落和迷茫的时候,父母的一句鼓励和一份支持就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前行。
父母的支持和鼓励能够给孩子带来力量,让他们坚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父母的培养和教导是孩子信心与力量的关键。
父母要教导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建立正确认知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和承担责任。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坚韧不屈的品格,让他们在面对逆境和挑战时能够坚定不移地前行。
先做好自己 再做妈妈 心理学文章
先做好自己,再做妈妈:心理学视角下的母职与自我成长一、引言在成为母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更要关注自己的内心成长和需求。
这篇文章将探讨在心理学视角下,如何先做好自己,再成为一位优秀的母亲。
二、自我成长的重要性1.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性格、价值观、需求和兴趣,有助于更好地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2. 情绪管理: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有助于更好地应对育儿过程中的挑战。
3. 自我关爱: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助于更好地为孩子提供支持和陪伴。
三、成为优秀母亲的关键要素1.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通过积极的沟通、倾听和理解,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支持。
2. 给予孩子适当的关注和引导: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给予孩子适当的关注和引导,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独立性。
3.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如诚实、善良、勇敢等。
四、如何在心理学视角下实现自我成长和成为优秀母亲1. 寻求专业帮助:寻求心理咨询、育儿培训等专业的帮助,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育儿能力。
2. 保持积极心态: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育儿过程中的挑战和困难,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成为一位优秀的母亲。
3. 与孩子共同成长:与孩子一起成长,关注孩子的需求和兴趣,与孩子共同学习、探索和成长。
五、结语在成为母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更要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成长。
只有先做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成为一位优秀的母亲。
通过心理学视角的引导,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成长和成为优秀母亲的目标。
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爱,是教育孩子的基调
爱,是教育孩子的基调发表时间:2019-11-27T14:03:38.95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作者:董梅景[导读]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情感是沟通的桥梁,是开启孩子内心世界的阀门。
家长只有与孩子建立起浓厚的情感,孩子有话才愿意和你说,有困难愿意请你帮,有苦闷会主动与你倾诉。
以爱做基调,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你讲的道理孩子愿意听,你指出的缺点孩子愿意改,你的帮助孩子乐于接受。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教育局,黑龙江萝北 154200)摘要: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情感是沟通的桥梁,是开启孩子内心世界的阀门。
家长只有与孩子建立起浓厚的情感,孩子有话才愿意和你说,有困难愿意请你帮,有苦闷会主动与你倾诉。
以爱做基调,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你讲的道理孩子愿意听,你指出的缺点孩子愿意改,你的帮助孩子乐于接受。
关键词:家长教育;亲子关系;初探一、与孩子保持朋友般的亲子关系征集家庭教育故事时,一个简短小故事打动了我:这位父亲有时间的时候,都是陪上小学的儿子走着去上学,路上爷俩可以聊天,或者孩子给他背背课文,他认为这样比开车送他效果好,把孩子送到学校,自己再去上班。
一天早上,送儿子上学路过一个装潢商店,门上写着“出售倒骑驴。
儿子大声的念着,说:爸爸,怎么没看到门口拴着驴,还出售倒骑驴。
爸爸对儿子说:“倒骑驴是像自行车式的运货工具,就是前面两个轮子的后面一个轮子的车,不是驴”。
儿子还是不很理解,爸爸耐心地说等看到了,告诉你什么是‘倒骑驴’。
现在的孩子认识的旧事物越来越少,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最原始的东西可能离我们的生活会远去,但是它带给人类的进步是功不可没的。
这位家长,与孩子相处得像朋友一样,在陪伴孩子上学的路上,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努力的去讲曾经的东西,但不强迫,孩子和爸爸的心灵有沟通,这样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尊重他,有利于以后自主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妈妈都是爱孩子的,这种爱是与生俱来的,因为爱孩子,常常为孩子付出很多很多,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殊不知,一味地牺牲不是爱,一旦妈妈掉进了自我牺牲的陷阱,那么,妈妈和孩子都将掉进不幸的泥淖。
本期特别策划将探讨牺牲不是爱,唯有爱自己才能爱孩子。
第一部分:主旨:牺牲不是爱有一位妈妈,她曾是某家公司的白领,颇受上司重用。
有了孩子以后,她辞职回家,一心一意地照顾孩子。
可是,从她脸上看不到做妈妈的幸福和享受,只有焦虑、疲倦、忧郁……她抱怨道:“我每天光是照看孩子,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每到夜晚,便感觉浑身酸痛,孩子一到半夜就哭闹不已,我根本睡不好觉。
老公总是很晚才回来,婆婆又住在乡下,根本没人帮忙。
每次把孩子哄睡后,我都会偷偷掉眼泪。
我真的害怕这样下去我会疯掉……可孩子一点也不理解我,总是和我作对,甚至觉得我不爱他,我这样的牺牲究竟值得吗?为什么会这样?做妈妈真的要为了孩子牺牲掉一切吗?”有着相同感受和类似经历的妈妈很多。
她们觉得自己牺牲了事业,为孩子付出了很多,这就是在爱孩子。
其实不然,她并不懂如何爱孩子,也不懂得自我牺牲不是爱,所以她就无法正确地去爱——既无法正确爱自己,也无法正确爱孩子。
牺牲不是爱的原因之一:自我牺牲是对爱的错误理解,会使爱物化爱不是一个东西,一个物体,甚至不是一个名词,爱是是表达情感的动作。
根本没有爱这种东西,只有爱的动作。
爱是一种过程,没有一个可以成为爱的终点,只有旅程、生活中的发展计划,人在其中可以发现自己和他人在相爱的关系中。
爱是互动的一种性质,是某种内心的感受。
可是,妈妈的自我牺牲常常将爱当成商品,用来交换或买卖,或是拿来勒索、控制。
爱被视为某种数量有限的东西,这样的妈妈并不懂得爱的真义,不免会将爱物化(或者说“物质化”),认为人只能付出这么多爱,所以必须当精明的投资者,以确保付出能有回报。
牺牲不是爱的原因之二:自我牺牲会让妈妈失去自我,是另外一种意义的自私妈妈的自我牺牲实质上是被引导或多或少地否定自己——一切为别人而做,很少甚至一点也不为自己去做——这类妈妈也没有学会认识自己和满足自己真正的需求。
例如,很多为家庭做出牺牲的母亲,她们都期待着外界的爱和承认。
这样的妈妈,不懂得爱自己,也无法去正确爱孩子。
因此,当孩子拒绝她的帮助时,她几乎不能忍受。
有一位妈妈只因为她精心做好了饭菜,孩子却不好好吃,所以气得把饭碗摔了。
可她的孩子不过才2岁大呢!还有个上幼儿园的孩子,不慎把玩具掉到地上,屁股就被妈妈打肿了。
这类人为了得到爱或承认,做得很多。
但她们的做法不是出于自己的内心,而是被她要求得到外界认可的强烈愿望所操纵着。
她们通过把自己和家庭尽量地等同起来,来扩展她的自我,“我要好成绩”,“我要成功”,“我要做个好妈妈”等等。
她们的自我价值感很低,而妈妈的这种自我牺牲实质上让妈妈丧失了对自我的认知,是另外一种意义的自私。
牺牲不是爱的原因之三:自我牺牲会让妈妈产生某种道德优越感,引起孩子的内疚很多妈妈以自我牺牲为美德,追求的是某种道德的优越感。
孩子不听话时妈妈就会说:“你看我怎样怎样,还不都是为了你,你怎么能这样?”这就涉及心理学中一种有趣的现象,就是(“我的牺牲都是为了你,所以你一定是错的”),妈妈如果总觉得自己占理,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孩子就总会觉得自己是错的。
自我牺牲型、管教孩子时,更多强调的是,孩子这样做不正确,不符合道德,辜负了自己的一片苦心,自己怎样难受,都是因为孩子。
于是孩子觉得自己错了。
长此以往,孩子也形成了一种过分追求道德完美的性格。
核@苗苗妈(398828271)13:12:13牺牲不是爱的原因之四:自我牺牲会导致孩子形成强迫性人格自我牺牲的妈妈们,很容易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允许孩子不按自己的意愿成长。
她们会觉得,她们为了孩子牺牲了自己,所以,孩子就一定要去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
如果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就会对孩子责罚;如果听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或其他方面不如别的孩子,就好像自己的人生也全完了似的,感到羞耻和生气;假使孩子稍微有一点儿差错,马上就勃然大怒地想:“我的孩子怎么能这样呢!”妈妈如果总觉得孩子错了,孩子就会拼命避免犯错误,处处谨小慎微,害怕失败,务求做得没有错误、绝对完美,以迎合妈妈的要求。
这样的孩子,都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好孩子,乖孩子,懂事的孩子,但是他们会背负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这些孩子甚至还会也发展出自我牺牲、受虐的人格特点,他们的心理症状和强迫症状在象征意义上也是在使自己牺牲和受虐,以报答他们自我牺牲的父母。
牺牲不是爱的原因之五:自我牺牲会导致家庭关系失衡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一个家庭,当亲子关系(父子、父女、母子、母女)的紧密度超过夫妻关系时,整个家庭一定失衡。
如果用三角形来表现家庭关系的话,夫妻关系应该是三角形底部的那条横线,它影响着整个三角形的稳定。
很多妈妈不懂得这一点,在生活中,她们信奉“孩子第一”的原则,为了孩子宁可牺牲一切,往往忽略夫妻关系的建设而让家庭关系僵化、紧张。
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形容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
其实,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环境,最好的人际关系产生于大家都拥有独立的自我,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意志来选择关系的时候。
妈妈要做的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帮助孩子获得独立,而不是用自我牺牲控制孩子。
心理学家韦恩·戴尔在《幸福的利己主义者》一书中这样写道:“有一个事实非常重要。
那就是如果妈妈认为子女比自己还重要,这样的妈妈就会成为完全没有帮助的妈妈。
因为那样等于是教育子女:别人比自己重要,自己只要待在家里就行了,不用去发挥自己的能力。
”抵达爱的花园:只有爱自己,才能爱孩子(一级标题)两千年前耶稣就曾经意味深长地说过:“像爱自己一样爱你周围的人。
”人们通过倾听自己,感受自己,放弃对自己的控制,从而表达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多地认识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会自己内在的重要性。
此时,爱才是流动的。
而率先爱自己,珍惜自己,心疼自己、了解自己,敞开自己的妈妈,才能真正去爱孩子,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核@苗苗妈(398828271)13:14:23正确认识自己,了解爱是快乐的(二级标题)心中有爱的人会乐于看见别人的快乐,妈妈会被子女眼中闪现的光芒感动,因为这表示孩子与生命连接,妈妈会觉得快乐、安心、满足。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别人并不是快乐的来源。
在爱的状态,虽然快乐是由对方的存在激发的,但双方都要为自己的快乐负责。
许多人坚信自己的快乐来自别人,只有自己被爱时,才觉得快乐。
他们感觉不到自己快乐的能力,却要别人负责。
这种依赖环境的人容易用讨好的方式控制别人,以避免自己被别人拒绝,结果失去内在的力量和自主性。
这不是爱。
在爱中的人会各自成长,因成长而伟大;如果自我缩小了,就表示丧失了爱。
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快乐。
许多人心中怀着儿时被爱的渴望,可是,更深刻的快乐是能爱别人,感受到爱的辽阔和喜悦。
勇敢地接纳自己,提高自我价值感(二级标题)当妈妈勇敢地敞开自己,抱着好奇去了解自己时,才能有机会接纳自己和孩子。
在接纳的爱中,妈妈可以走出僵持在指责、内疚和轻视的状态,跳脱对错的限制,接受自己和别人的想法、感受和态度。
在接纳的过程中,妈妈就会对任何转变都持有一份好奇和愿意面对,就能克服自恨,使自我价值感得以成长。
就不会再因为孩子达不到妈妈的期望而产生怨恨、愤怒,甚至是沮丧、忧郁。
完全接纳自己的妈妈,具有高度自我价值感,她能在紧要关头看清重要的主题:如实看见自己是什么人。
他们容易感到脆弱,但不会逃避痛苦的感受,能为自己的感受负责,也不会责备他人。
努力改变自己,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二级标题)养育孩子会对妈妈提出很多要求,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所要求的事项也会不断地变化。
为了顺应孩子的成长,做妈妈也应该不断地做出相应的变化与自我进步。
自爱的妈妈接纳了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能与自己建立有效的联系,对孩子的需求就会始终保持觉察,将真相与错觉区别开来。
这时,妈妈将了解什么是真爱,原来爱可以这样的纯粹,自己爱的是孩子本身,而不是别的什么。
在真爱中没有牺牲和负担,真爱中也没有“应该”,这种有觉知的爱,不是为了别人而牺牲,委屈自己的需要而去爱,而是为了自己所爱而去爱。
抽文:在真爱中没有牺牲和负担,真爱中也没有“应该”,这种有觉知的爱,不是为了别人而牺牲,委屈自己的需要而去爱,而是为了自己所爱而去爱。
参考文献:1,尼娜·拉里什-海德尔:《自爱的艺术》2,许宜铭:《拥舞生命》3,申宜真:《不必牺牲自己也可以教出幸福的孩子》4,麦基卓、黄焕祥:《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核@苗苗妈(398828271)13:17:27这几本书推荐大家读读第二部分:剖析:只有爱自己才能爱孩子保留自我才能给孩子更好的爱孩子出生后,很多妈妈出于对孩子的爱,都会牺牲很多,不过,她们的牺牲往往不得人心,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她们在牺牲中迷失了自我。
林怡讲了一个妈妈的故事。
琳琳降生后,妈妈辞去了高薪的工作,在家照顾琳琳。
最初,琳琳妈乐在其中。
但是好景不长,琳琳妈觉得丈夫不像以前那么关注自己了,回家就是上网。
琳琳妈偶尔发点牢骚,丈夫就会很不耐烦地来上一句:“行了,行了,别光知道埋怨了。
我这还累着呢!”更令琳琳妈不舒服的是,公公婆婆言语间也开始透露着些许不满情绪,似乎觉得琳琳妈已经配不上他们那优秀的儿子了。
而3岁的琳琳总是怯生生,凡事都不肯自己主动去做,对妈妈特别依赖。
琳琳妈没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为这个家做出牺牲,最终招来的竟是这样的结局。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局,林怡认为是是因为这些专职妈妈生活的重心在孩子,与社会接触的面变得越来越狭窄,这些自然会影响到他们的自我成长,产生跟社会脱节的感觉,降低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当妈妈自我价值感比较低的时候,她会不由自主地担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心理上变得比较弱势,这会让她的魅力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到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妈妈失去自我,给孩子的是变质的爱一个没有自我的人,通常是一个心理能量比较匮乏的人。
而爱本质上传递的是一种心理能量。
这就好比他只拥有一杯水,却想给对方一桶水一样,如果他真的给出去了,他就必然处于一种负债的状态。
而负债的滋味无疑是很不好受的。
一个以牺牲者身份出现的妈妈必定同时也是一个心理能量负债者,她会下意识地寻求心理支持。
把心思更多的放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了她们寻求支持最常见的方式。
如果孩子变相地成为妈妈心理依赖的对象,成了妈妈的另一个自我,林怡说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她主要总结了三点核@苗苗妈(398828271)13:19:47其一,成为妈妈的另一个自我,扭曲孩子的本性当孩子成为妈妈的另一个自我的时候,为了满足妈妈的心理需求,他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使其过早地成为一个懂事的“小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