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以人为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设计 以人为本
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它包含于一切人造物品的形成过程当中。现代工业设计可分为两个层次:广义的工业设计和狭义的工业设计。广义工业设计(Generalized Industrial Design) 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从构思到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用明确的手段表示出来的系列行为。它包含了一切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生产和服务的设计过程。狭义工业设计(Narrow lndustrial Design) 单指产品设计,即针对人与自然的关联中产生的工具装备的需求所作的响应。包括为了使生存与生活得以维持与发展所需的诸如工具、器械与产品等物质性装备所进行的设计。产品设计的核心是产品对使用者的身、心具有良好的亲和性与匹配。
从工业设计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从设计的构思到最终的实施的整个过程中,都是围绕着人这个主体来进行的。在现代工业设计中,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企业运用设计的关键环节,它实现了将原料的形态改变为更有价值的形态。所谓以人为本的设计,就是要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来进行设计。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展开的。不同的人群对消费品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比如说,年轻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张扬个性和焕发蓬勃的青春活力;年壮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填补青春已逝的失落和展示成熟与自我成就感;年老的消费者则怀着一股浓浓的怀旧感和饱经沧桑的平静感购买消费品。
在现代社会中,陈列在商场橱窗中的商品琳琅满目,而且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是非常之快,另人目不暇接。如果生产出来的产品社会不需要,那么就会造成产品的滞销。从企业的角度来讲是一次失败的投资;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就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工业设计师的任务就是为企业设计出社会需要的产品,企业再将产品投放到社会中以获得利润,社会也满足了相对应的需求。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需求,也是评价一个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这就要求工业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考虑到企业、消费者、社会、技术与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利益,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效果。总而言之,产品设计,需要以人为本。
综上所述,设计的以人为本,是和人的需要密不可分的。
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要,需要成为人类
设计的原动力。需要不断产生和满足,于是不断推动设计向前
发展并影响和制约设计的内容和方式。所以说谈到以人为本,
我们可以从人的需要的角度出发,来探讨一下什么样的设计,
才算是符合以人为本的标准。
美国行为科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提示了设计人性化的实质。马斯洛将人类需要从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归属与爱情)、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需要的五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当下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上一级需要才会产生,再要求得到满足。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墨子也曾说过“衣必常暖,而后求丽,居必常安,而后求乐。”也在某种程度上阐述了人类需要满足的这种先后层次关系。
就社会绝大多数的生活水准来说,是随社会整体生产力的发展而渐次提升的。当社会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时,人们对设计物的要求是简单而实用,除
此以外别无奢求。比如在原始社会中,人类的设计作品便是用
来捕杀猎物的石棒,长矛等工具。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原始人类在制作工具的过程中不可能将它们制作的非常美观和
精巧,只要这些工具顺手,实用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原始人类对产品的需求是非常基本的,即非常强调产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而当社会经济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就会对设计物产生更高的要求——包含了除实用之外的更多心理的、精神文化的需求。欧洲18世纪工业革命之初,当隆隆的机器轰鸣声将大量机械制品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和数量源源不断推向市场时,大多数人是欢呼雀跃的,尽管那些产品都粗制滥造、丑陋不堪,因为在当时的低水平生产力条件下,有是“聊胜于无”的。二战后的40—50年代是世界经济的恢复期,经济落后,物质匮乏,工业设计便遵循简洁、实用、耐用的原则,更少花哨和虚饰。经过60—70年代的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的急剧增加,许多国家进入了丰裕社会时期,于是久压在人们心中的那份心理的、精神的欲求便“蠢蠢欲动”,再也按撩不住了。人们对设计物的要求变得更挑剔和苛刻,不仅是满足人生理的需求,而且要满足人心理的需要。设计不仅要实用,而且要适用。不仅要适用,而且要在设计中赋予更多审美的、情感的、文化的、精神的含义。
因此,我们可以在大的方向上,将人类的需要分为生理(物质)、心理(精神)两个方面。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两个大的方面来讨论一下如何做到设计的以人为本。
物质方面:
工业产品首先必须要具备某种功能,可以说,产品是功能的载体。《辞海》中功能的解释一指事物的功效、作用,一指事攻和能力.《汉书·杜钦传》〝观本行于乡党,考功能与官职〞.本文中所探讨的功能即为事物的功效、作用。功能是产品满足人们需求的特性,是产品的核心概念,通过对产品功能的不断地开拓,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的生理需要,包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产品更新,生活节奏紧张,这一切必然导致产品质量观的变化,人们不仅仅要求产品能够满足基本的需求,而是要求产品用起来更加舒服,更加顺手。这就要求工业设计师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深入的研究人体的构造,习惯,以及心理等等,在保障产品功能的前提下改进产品的外形设计以达到符合人机工程的一般原理。人机工程学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不同的作业中人、机器及环境三者间的协调。研究方法和评价手段涉及心理学、生理学、医学、人体测量学、美学和工程技术的多个领域,研究的目的则是通过各学科知识的应用,来指导工作器具、工作方式和工作环境的设计和改造,使得作业在效率、安全、健康、舒适等几个方面的特性得以提高。例如美国设计师亨利·德雷夫斯就坚持工业产品的设计首先应该考虑的是高度舒适的功能性,设计必须符合人体的基本要求即人机工程学。他在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发表了著名的《人体测量》,为设计界在人机工程学方面提供了主要的数据资料。
工业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要努力使产品适合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产品,因为人本身是一切产品形式存在的依据。在这一点上,体现的最为鲜明的莫过于航天器内部舱室的设计。2003年10月15日,让国人振奋,并让世界为之瞩目的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其内部的座舱设计无处不体现着人机工程学的原理。例如飞船座舱内按钮的设计。飞船在太空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宇航员也需要进行大量的操作。所以座舱内的开关、按钮的数量可观,所以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安排它们的位置和造型就显得非常重要甚至是性命攸关。要保证航天员被束缚在座椅上时也能够方便地够到。飞船上各种按钮和开关的尺寸都做得比地面上的大,之间的间隙也很大。为避免航天员戴着手套触摸不方便,按钮的表面也有意制作得不太光滑,以防止手套接触打滑。不同功能的按钮一般相距较远,防止出现误操作。一些重要的按钮、开关还设置了安全锁,在不应工作之时,即使误碰,它也不会起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