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风险分析及建议
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操作规范及风险防范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规范自身交易结算行为,不得操纵价格或制造虚假价格,或通 过其他行为误导市场。
7
3、与交易角色相关的规定(主体资 格与行为要求)
做市商: 新发关键期限国债做市有关事宜的公告:做市商应当对1年、3
8
9
交易监测:监测职责
• 日常监测与报告 • 交易中心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对全国银行间债券市
场的债券交易进行日常监测与管理,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处理, 并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
• 违规交易调查 • 市场参与者对同业拆借中心、中央结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的日常
监测与管理工作应当予以配合,并按要求提供书面材料。
账户之间不得进行债券交易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流通审核规则》:债券交易流
通期间,发行人不得以自己发行的债券为标的资产进行债券交 易。
6
2、禁止性规定(续)
风险限额类规定举例: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买断式回购业务管理规定》:进行
买断式回购,任何一家市场参与者单只券种的待返售债券余额 应小于该只债券流通量的20%,任何一家市场参与者待返售债 券总余额应小于其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托管的自 营债券总量的200%。
➢同 业 拆 借 管 理 部关于全国银行间债券 券借贷业务暂行规定
资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有
人民银行 办法
市场准入备案工作有关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 关事宜的通知
➢2011年人民银 事宜的公告
券远期交易管理规定
➢2011 年 人 民 银 行 6 号 公
行3号公告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保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 告(新发关键期限国债做
公司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风险管理办法
**公司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风险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交易业务风险的管理,规范公司投资交易业务,有效控制业务风险,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进入要求以及**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等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投资交易业务的风险管理目的是:通过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体系、风险控制机制及风险监测平台,及时发现、评估、规避、处理债券投资管理业务运作中的各类风险,确保债券投资管理业务合规开展,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
第三条风险管理原则全面管理原则:投资交易业务的风险管理工作覆盖与之相关各级部门和人员,渗透到该项业务的决策、执行、控制、监督、评估、反馈等各个环节。
责权落实原则:投资交易业务风险管理责任落实到相应部门,各管理部门在职权范围内分别负责各类风险的监控、控制和报告。
相互制衡原则:科学设计投资交易业务的组织体系和经营管理流程,部门和岗位设置权责分明,前、中、后台相关部门、相关岗位之间相互制衡、相互监督,不相容职务应当分离。
第二章风险管理基本要求第一节基本要求第四条公司从全面、统一管理风险的角度出发,对投资交易业务制定统一的风险控制指标。
投资交易业务的风险控制应贯穿于整个业务流程。
公司各相关总部应依据职责,做好相应的风险控制工作。
第五条公司开展投资交易业务,应制订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内部操作流程,建立全面量化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采用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动态风险监控系统,对投资交易业务的风险进行识别、计量和预警与控制。
第六条公司开展投资交易业务,实行两级风险控制。
**部门对投资交易业务风险实施一级监控,**部门对相关业务风控指标实施独立再监控。
第二节风险分类第七条根据风险的来源和性质,公司投资交易业务面临的风险可以分为四类: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及操作风险。
第八条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经济政策变化、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以及国际经济因素的变化给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可能带来的意外损失。
银行间债券市场
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的金融市场,在中国的债券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是一个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中介,在其中进行债券发行和交易的市场。
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丰富金融产品,支持实体经济,提高金融市场效率。
本文将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定义、特点、作用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定义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指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进行债券发行和交易的市场。
在这个市场中,发行的债券种类繁多,包括国债、政策性金融债、企业债、金融债、短期融资券等多种类型。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市场,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风险偏好在此进行债券发行和交易,市场主体之间直接进行交易而无需通过中介机构。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特点银行间债券市场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多样性: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可以发行和交易的债券种类繁多,涵盖了不同期限、不同发行主体、不同风险等级的债券,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2.灵活性: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相对灵活,市场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自由选择交易对手和交易方式,从而更好地管理风险和实现投资目标。
3.流动性:由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参与机构相对集中,市场规模较大,交易活跃,因此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投资者可以比较容易地买卖债券。
4.规范性: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相对规范,市场参与主体普遍受到监管机构的监管,交易活动受到一定的规则和法律法规的约束,保障了市场的正常运行。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作用银行间债券市场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以下几个主要作用:1.融资功能:银行间债券市场为各类债务人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促进了社会资金的有效配置。
2.风险管理:银行间债券市场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标的,有助于投资者分散风险,提高投资组合的抗风险能力。
3.价格发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活动为债券价格的形成提供了参考,有助于市场参与者对债券市场的运行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判断。
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业务
2023-11-05CATALOGUE目录•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概述•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业务类型•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业务流程•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的风险及控制措施•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的发展趋势与挑战•案例分析01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概述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是指金融机构之间通过协议进行的一类债券交易,旨在满足金融机构的投融资需求和流动性管理。
交易双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以约定的价格和数量进行债券交易。
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的定义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的特点交易对手方以金融机构为主,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
交易方式灵活,可采用询价、竞价、协议等方式进行交易。
交易品种丰富,包括国债、企业债、金融债等各类债券品种。
市场规模巨大,是全球最大的债券市场之一。
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的重要性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是金融机构进行投融资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金融机构可以调整资产和负债结构,满足监管要求和经营目标。
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的规模和活跃度直接影响着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市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
02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业务类型定义现券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约定的价格和时间交付债券的交易方式。
特点现券交易具有成交速度快、交易量大的特点,同时也能提供较好的流动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金融机构之间进行大规模的债券买卖,同时也适用于企业进行小规模的债券交易。
010302特点回购交易可以提供较好的流动性,同时也可以作为金融机构进行短期融资的手段。
适用范围适用于金融机构之间进行大规模的债券买卖,同时也适用于企业进行小规模的债券交易。
定义回购交易是指债券持有人在卖出债券后,在约定的时间内以约定的价格买回同一债券的交易方式。
定义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在期货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的方式达成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以约定价格交割一定数量的标准化债券的协议。
特点期货交易具有高杠杆效应、交易成本低、流动性强的特点。
我国债券市场现状及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债券市场现状及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企业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使用债券和股票进行融资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获取资金的重要方式。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其规模仍远远小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与国内的股票市场相比,发展也相对滞后。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证券市场,它必然存在着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如下:1 、债券发行人和持有人身份的局限导致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规模太小。
我国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对企业债券的发行人和持有人都做了限制。
对于发行人的限制,1994 年的《公司法》和2005 年的《证券法》都规定,股份有限公司3000 万元净资产、有限责任公司6000 万元净资产是申请发债的基本条件,发债数额可达到净资产的40% 。
从表面上看,应该很多企业符合发债的条件,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王国刚(2007 )认为,按照企业债券发行审批的内控指标,每只企业债券的发债数额大多不低于10 亿元,且发债资金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所需资金的比重不高于20% 。
如此一来,除非大型国有企业,否则是无法达到发债的条件的,可发债的企业只能集中于少数大型国有企业。
而对于持有人,《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不得将所吸收的储蓄存款用于购买企业债券”;《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也对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进行了明确的限制。
银行和保险公司,中国资本市场上拥有最大资金的机构投资者,由于法律的限制,在企业债券面前无所适从,极大地削弱了企业债券的潜在需求。
而在美国,保险基金和银行资金都是企业债券的重要投资人。
因此,法律法规的限制,使得企业债券在供需两个方面都受到了抑制。
2 、企业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当前,我国企业债券交易平台有两个,一个是银行间债券交易市场,一个是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市场。
在我国企业债券只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流通转让,但是证交所的上市规定又非常严格,且限制条款很多,绝大多数企业债券无法流通和转让。
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业务报告
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业务报告引言1.1研究背景银行间债券市场是中国国内市场最大最活跃、影响力最广的债券市场之一,其市场规模和交易量不断扩大,并得到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其中,做市业务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市场参与者和监管机构的重视和关注,成为市场流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支撑。
因此,研究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业务的情况和发展趋势,对于了解市场的运作机制,提高市场的效率和稳定性,保障投资者和做市商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指中央银行提供综合性结算服务,全国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外资银行、金融公司和保险公司等机构在此交易、结算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以及企业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的市场。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一个区别于证券交易所的债券市场,其惯常进行的债券交易称为大宗交易。
目前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已达到60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债券市场的比重在不断增加。
银行间债券市场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建立以来,银行间债券市场已经成长为中国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债券市场之一。
其对于推进金融市场中“价格发现”、“市场化定价”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此外,银行间债券市场对于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建立金融市场多层次体系、促进国际化、防范系统性风险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形势下,银行间债券市场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其中,银行间市场存在市场准入门槛高、投资者交易成本高、市场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市场的发展。
此外,市场内部风险和监管风险也不容忽视。
针对这些问题,当前正在积极推进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包括降低投资者门槛、推出更多市场创新试点等措施,以推进市场成为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公众。
1.2问题阐述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业务中,做市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是,目前该领域对于做市商的定义、职责、义务和权利认识不够统一,且发展方式和策略也存在一定分歧。
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 意见建议
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意见建议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意见建议一、引言银行间债券市场是中国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债券交易场所之一,其柜台业务在债券市场的运作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就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便进一步促进市场深度和广度的扩展,提高交易效率和市场参与者的体验。
二、全面评估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1. 深度柜台业务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具有深度的意义。
借助柜台业务,投资者可以直接与中央交易对手进行交易,享受更高的流动性和更低的交易成本。
柜台业务还提供了定制化的交易服务,满足了投资者个性化的需求。
然而,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柜台业务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柜台业务的操作流程繁琐,需要多次确认和授权,阻碍了交易的高效进行。
其次是柜台业务的报价机制和撮合机制存在一定的不透明性,限制了市场参与者的信息获取和交易决策。
2. 广度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中,柜台业务的广度也是至关重要的。
柜台业务涉及的债券种类和交易对象应该更加多样化,以满足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
不同类型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都应该可以参与到柜台业务中,使市场更具包容性和广泛性。
3. 价值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应该创造价值,为市场参与者提供高效、便捷和安全的交易环境。
通过柜台业务,投资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并获得更好的交易体验。
柜台业务还应该注重风险管理,确保市场的稳定和投资者的资金安全。
三、建议1. 简化操作流程为提高柜台业务的效率和便捷性,可以简化操作流程,减少冗余环节。
可以引入电子化操作和授权机制,提高交易的速度和稳定性。
可以优化柜台业务的报价和撮合机制,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信息对称性。
2. 扩大债券种类和交易对象为丰富柜台业务的广度,银行间债券市场可以扩大可交易的债券种类和交易对象。
应该引入更多品种的债券,如企业债、可转债等,提供更多的交易选择。
应该开放柜台业务给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促进市场的多样化。
金融机构债券投资交易风险分析及建议
Financial Market金融市场作者简介:吴月才,男,中国人民银行九台支行。
金融机构债券投资交易风险分析及建议吴月才(中国人民银行九台支行,吉林九台 130500)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债券市场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以金融机构为交易主体的银行间市场秉持市场化的思路,已经发展成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融资平台。
截止2018年7月末,银行间市场债券托管量合计为72万亿,其中:中债托管量为53.8万亿,上清所托管量为18.2万亿。
现就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风险等方面加以分析。
关键词: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分析建议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3109(2018)11-0028-03一、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特点(一)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货币基金、保险公司、理财产品SPV、银行代理的丙类户(企业)等均是市场的参与主体按照投资者账户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类为商业银行;乙类一般为信用社、基金、保险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丙类户则大部分为非金融机构法人,不允许直接参与债券交易,须通过甲类户账户进行债券代理结算,该类机构多为注册门槛较低的投资公司,主要利用人脉渠道和灵活性优势,广泛参与一级市场分销、二级市场代持、过券、远期买断式回购和现券等交易。
(二)市场参与主体可以通过一级市场承销发行和二级市场交易获利,从机构的投资风格来看可分为投资配置型和利差交易型两大类其中,投资配置性机构主要为商业银行,通过自营投资账户买入债券持有到期获得长线稳定票息,投资目的是资产配置,商业银行的交易账户债券投资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是辅助履行做市商职责并参与市场交易获取利差,此外商业银行代客理财部门的投资往往具有投资配置和交易账户双重性质。
市场利差交易机构主要是基金、券商和保险等机构,主要通过低买高卖交易赚取利差,是活跃市场增强流动性的重要力量。
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价格异常的基本情况和政策建议
在意的。这就容易造成息差交易价格的随意性,如果价格偏离市价,容易干
扰正常的市场交易价格。
2. 资金融出方为防范市场波动情况下面临的价格风险和违约风险,往往
要求首期的现券交易价格低于当时的市价,实现类似于回购交易中的质押折
扣作用,并且一旦滚动续做还可能进一步拉大交易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距。
3.尽管代投、分销在上市日交易,价格不存在随意定价可能,但由于发
对倒又可细分为当期对倒和远期对倒:当期对倒的两笔交易其 交割日应相同,如果交割日不同,比如一笔交割日为T+0、一笔交 割日为T+1,则是息差交易;远期对倒意味着当期只发生了一笔价 格异常的交易,而冲回交易则由双方约定在未来反向实现,具有一 定的信用风险。
7
3.机构进行债券帐户调整
机构的债券帐户可分为自营帐户和理财帐户,自营帐户又分交 易类帐户、可供出售类帐户、持有到期类帐户和应收帐款类帐户, 理财帐户下则可下挂不同的理财产品子帐户。按照新会计准则,不 同帐户的会计处理方法不一样,并且明确规定债券归属账户分类在 初始确认时确定,一旦确定则不得随意变更。
出于调整投资策略或者调节利润等目的,机构可能将持有的债 券在不同帐户之间进行转移,但由于受到不可直接调整分类的限制, 只能通过其他机构以一买一卖的现券交易形式实现内部帐户的调整。 在此过程中,交易价格更多体现的是其历史成本,如果债券价格在 其持有期间发生了较大变化,则会导致交易价格偏离市场水平,也 会导致交易量的虚增。
行日与上市日存在时间间隔,债券市场价格易产生较大波动,并且由于成交
价格为中标价格减去承销手续费,也会低于市场价格。
6
2.为了虚增交易量而对倒交易
交易量排名公布、做市商准入和考核、国债承销团考核以及未 来的主承销商做市考核等机制都使市场机构重视现券买卖的交易量 排名,通过对倒虚增交易量方便快捷。由于对倒是一只债券的一买 一卖、且价格相等,因此价格高低具有随意性而不影响债券成本, 也就容易造成异常价格。
金融机构债券投资交易风险分析及建议探讨
金融机构债券投资交易风险分析及建议探讨摘要:金融债券投资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改善信用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也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由于目前我国对利率还没有完全放开、银行贷款融资制度尚不完善等原因限制了其在市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制约了金融机构投资者进行更多种类和数量资产管理产品交易。
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债券投资交易市场的现状,并且重点研究分析了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以及通货膨胀带来的这些潜在影响,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深入阐述,对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债券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金融债券;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一、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资产保值增值越来越重视,证券市场的发展进程与方向以及其风险防范问题都有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并且导致投资者们对于证券交易产生很大压力。
然而由于我国资本结构不平衡、银行监管不力等原因正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的巨大冲击。
因此如何对金融机构债券进行交易风险分析是一个亟待解决且刻不容缓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国内外债券投资交易所面临各种风险及其对策分析,并结合国际经验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运行。
二、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概述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是指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发行或承购协议在一定期限内向非特定对象购买金融资产。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交易会使资金价格产生波动风险;同时也会增加违约成本以及流动性风险等问题,出现时对于投资者造成不利后果等情况发生概率可能性问题。
三、金融机构债券投资的现状金融机构债券是一种重要的投资工具,由于其自身存在着一些不足,对整个金融业来说都有一定程度上影响。
在我国目前市场中,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其一是政府债券,由国家信用组织或者其他官方发债主体所募集得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发以及社会上经济活动等等;其二是银行间协议存款合同和定期存单等票据发行工具来筹集资金的方式。
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 意见建议
【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意见建议】一、前言在当前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是作为重要一环逐渐显现出其重要性。
针对这一主题,我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希望能够为相关机构和从业者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的深度和广度评估1. 什么是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指金融机构之间进行债券买卖和融资的市场,而柜台业务是其中重要的交易方式之一。
柜台业务是指金融机构通过柜台对柜台的方式进行交易,主要包括市场报价、询价、成交和结算等环节。
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在国内金融市场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着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融通和债券交易,因此其效率和稳定性对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2. 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交易的不透明和成本高昂。
市场监管和制度建设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监管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和完善市场制度。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也给传统柜台交易方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如何促进柜台业务与金融科技的融合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3. 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的发展机遇和前景然而,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也面临着诸多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前景。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参与度提高,使得柜台业务需求更加活跃。
与此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也为柜台业务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和工具,推动了柜台业务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步伐。
三、建议和意见基于对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深度和广度的全面评估,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1. 加强市场监管和信息披露,提高市场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
2. 完善市场制度和机制,提升柜台业务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3. 推动金融科技与柜台业务深度融合,提高交易效率和服务质量。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异常交易特征分析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异常交易特征分析摘要:债券是银行等各类经济主体发行的证券,主要功能是筹集资金,并以债券形式发给投资者,并承诺支付一定的利率,到期支付利息及本金。
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状况,是一个形式多样,拥有普遍性、隐藏性、复杂性和争议的四个特点的债券交易市场。
在实际中,由于交易机制不健全,监管失职,内部监督不合理等原因,债券市场交易异常频繁发生,对市场运行和宏观调控都会带来很大的的风险。
事实上,频繁发生异常的市场交易是市场失灵、信息效率低下的客观反映,其最终的原因是市场交易机制存在缺陷。
为了有效控制异常交易的发生,必须规范投资者的行为模式,优化市场机制,提高市场的可信度和透明度,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机制。
关键词:银行;债券市场;交易特征引言债券市场是发行地方债券出售场所的总称,是金融市场的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
债券市场亦是中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一个成熟的市场体系,为我们的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投资者和集资者的统一的债券市场提供了一个低风险的投资和融资工具,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是我们的社会和社会经济的所有金融产品的回报的基准水平的一个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载体。
我们可以说,规划统一的债券市场,构成了中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基础。
一、我国银行债券市场综述(一)概述债券是发行债券的投资者、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的直接融资的债务机构承诺支付一定利率,并按照约定条件偿还本金支付利息的债权债务凭证。
债券的本质是一种债务凭证,具有法律效力。
债券买家和发行人、债券发行人、债务人、投资者(或债券持有人)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也是各类经济主体发行的证券,主要用来筹集资金,以债券投资者的身份,承诺支付利息一定的定期利率,用于信贷和债务偿还的本金的一种债务证书。
中国在这个阶段股市的繁荣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作为股份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细分化的债券市场,深化金融结构改革,发挥金融体系作用,提高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和控制力度,并推动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率改革的重要作用。
中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作者:闫双娥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12期【摘要】2012全年累计开展正回购操作32次,总共9440亿元;开展逆回购操作94次,总共60380亿元。
此举引起了人们对债券回购的关注。
债券回购市场已经成为市场参与者进行短期融资、流动性管理的主要场所,成为人民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重要平台。
但是债券回购也存在着问题,本文提出了债券回购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对策。
【关键词】银行间债券回购风险一、银行间债券回购存在的问题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发行主体、投资主体不断增加,市场交易异常活跃,但债券回购仍然存在资金来源和用途复杂,交易期限延长、信用风险、法律制度缺失的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方面的问题,影响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流动性和运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回购资金来源和用途复杂,交易期限延长由于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发行主体和投资主体不断增加,债券回购资金来源变得复杂化。
一部分资金是由信贷资金迂回进入,一部分是变相吸收的存款和部分游资,这些债券回购融入的资金大部分又流入了股市和房地产等投机市场。
回购的资金被用来进行炒房和炒股,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使得不能按期购回债券。
(二)信用存在风险随着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发展的逐渐深入,市场参与者逐渐扩大,然而参与者的信用差距也随之拉大。
受利益的驱动,正、逆回购双方违反回购协议的事件屡见不鲜,引发信用风险。
信用缺失开始成为制约债券回购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
对于质押式回购交易,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正回购方由于资金使用不当造成不能按期交付或者延迟交付本金和利息形成信用风险;逆回购方往往是由于在债券回购到期日,债券的价格大幅度上涨,远远超出约定的价格,在利益的诱惑下,选择不履行回购协议。
对于买断式回购交易,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正回购方有可能到期不将资金还给逆回购方;逆回购方也有可能到期不按约定的价格和数量将债券还给正回购方。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异常交易的特征、成因及治理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异常交易的特征、成因及治理唐铭帅【摘要】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异常交易目的不一、形式多变,具有普遍性、隐蔽性、复杂性和争议性四个特征.实践中,由于交易机制不完善、监管失职、内控失察等原因,债券市场异常交易频繁发生,给市场运行乃至宏观调控带来风险隐患.实际上,异常交易频繁发生是市场失灵、信息效率低下的客观反映,其根本原因是市场交易机制存在缺陷.要有效治理异常交易,必须规范投资者行为,优化市场模式,提高市场透明度,健全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机制.【期刊名称】《中国流通经济》【年(卷),期】2012(026)003【总页数】5页(P120-124)【关键词】债券市场;异常交易;治理【作者】唐铭帅【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北京市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33一、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异常交易的形式及特征异常交易是困扰银行间债券市场已久的痼疾,买卖双方或为虚增交易规模进行对倒,或为熨平利润、逃避监管乃至输送利益,以大幅偏离公允价值的价格来成交,其手段多样,不胜枚举。
尽管相关部门连续发文进行规范治理,但总是屡禁不止。
由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对闭塞,喧宾夺主的异常交易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对此局内人心领神会,局外人不得而知。
直到有从业人员和金融机构相继违法落案,债券市场异常交易的形式、动因与监控,才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对债券市场异常交易的界定,目前公认的官方定义源自《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监测工作方案》,其中指出,债券市场异常交易是成交价格大幅偏离市场公允价值、单笔报价或交易量远高于实际需求、交易双方或多方以虚增交易量为目的的对倒交易等行为。
市场公允价值、交易实际需求、交易目的是判断交易行为是否异常的标准,但在实践中,即便是对公允价值偏离度这一可以量化的标准也难以科学界定。
1.银行间债券市场异常交易的形式按照证券监管实践进行分类,债券异常交易行为主要分为“对敲交易”和“送钱交易”两种。
债券市场分析
债券市场分析一、市场概况债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融资渠道。
本文将对当前债券市场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
1.1 市场规模根据最新数据,截至目前,我国债券市场总规模达到X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X%。
其中,政府债券占比最大,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占比较小,但增速较快。
1.2 市场结构债券市场主要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是指发行债券的市场,二级市场是指已发行的债券在交易所等场所进行买卖的市场。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以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为主。
二、债券品种分析不同类型的债券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投资风险。
本节将对常见的债券品种进行分析。
2.1 政府债券政府债券是国家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具有低风险、流动性强的特点。
常见的政府债券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和政策性金融债券等。
2.2 企业债券企业债券是由企业发行的债券,用于筹集资金。
企业债券的风险相对政府债券较高,但收益也较高。
常见的企业债券包括公司债、可转债和短期融资券等。
2.3 金融债券金融债券是由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包括银行债券、保险债券和证券公司债券等。
金融债券的风险与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密切相关。
三、市场风险分析投资债券市场存在一定的风险,本节将对债券市场的风险进行分析。
3.1 利率风险债券价格与利率呈反向关系,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下降。
因此,投资者需要关注市场利率的变动对债券投资的影响。
3.2 信用风险债券发行主体的信用状况是影响债券风险的重要因素。
投资者需要评估债券发行主体的信用风险,避免购买违约风险较高的债券。
3.3 流动性风险债券的流动性是指债券在二级市场上的买卖便利程度。
流动性较差的债券在市场波动时难以及时变现,投资者需要注意避免流动性风险。
四、投资策略分析根据市场情况和个人风险偏好,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对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
4.1 分散投资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不同类型、不同期限和不同发行主体的债券来分散投资风险。
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无忧会计网时间:2005-12-22 17:31:00 作者:黄灿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发表评论查看评论第2卷第12期[摘要]债券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但由于我国债券市场仍存在着发展相对滞后、结构不合理、流动性差等一系列问题,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通过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才能更好地发挥债券市场的作用。
[关键词]债券市场;问题;对策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是构成资本市场的两大支柱。
而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发展明显滞后于股票市场。
充分发挥债券市场的作用,对于进一步扩大企业的投融资渠道,推动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债券市场现状我国的债券市场从上世纪80年代初发行国库券开始,有20多年历史,包括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目前基本状况是:(一)债券发行的结构从结构上看,国债占绝对高的比例,金融债其次,企业债最低。
以2002年为例,2002年度发行的债券中,国债占69%,金融债占23%,而企业债仅占8%。
这说明了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功能的局限性,对企业融资作用有限。
(二)与GDP的比例关系2001年全世界债券余额与GDP规模的比例为0.95∶1,而我国近24000亿元债券余额仅相当于当年GDP的25%,即0.25∶1。
(三)股票与企业债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是企业直接融资的两大市场。
在成熟资本市场中,债券规模往往大于股市规模,一般为股市规模的一至数倍。
其中,美国为5倍。
发达国家中企业的直接融资主要依赖债券市场而不是股票市场。
有数据显示,近30年来,发达国家企业通过股票融资的资金占整个企业资金来源的比重很低,甚至是负数。
如:德国(1970~1989年)为0.9%;日本(1970~1987年)为2.7%;英国(1970~1989年)为-8%;美国(1970~1989年)为-8.8%。
由于股票注销和回购超过新发行股票的总数,1995~1996年,美国股票的净发行额分别为-190亿美元和-216亿美元。
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介绍
2023-11-07CATALOGUE目录•银行间债券市场概述•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类型•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现状•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风险及管理•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机遇与挑战•案例分析: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实践01银行间债券市场概述•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指依托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包括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债券买卖和回购的市场。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定义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特点银行间债券市场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主体,市场规模巨大,交易量占比较大。
市场规模巨大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
交易参与者特定银行间债券市场涵盖了多种债券品种,包括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等,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选择。
交易品种丰富银行间债券市场采用多种交易方式,包括询价交易、竞价交易、协议交易等,方便投资者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交易。
交易方式灵活银行间债券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债券品种和投资渠道,有助于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收益需求。
提供投资渠道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推动了金融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稳定性。
促进金融市场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同时,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支持实体经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作用02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类型债券发行总结词银行间债券市场是银行间发行债券的主要场所,发行人通过市场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详细描述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的主体通常为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发行的债券品种包括国债、企业债、金融债等。
发行人通过市场公布债券发行信息,包括发行规模、期限、利率等,投资者根据需求进行认购。
债券交易总结词银行间债券市场是债券交易的主要场所,交易双方通过市场进行买卖交易。
详细描述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方式包括现券买卖、回购交易和衍生品交易等。
农村金融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主要情况及问题
农村金融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主要情况及问题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引言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机构逐渐成为重要的金融服务提供者。
债券远期的交易有哪些风险
债券远期的交易有哪些风险债券远期交易也会面对更为严峻的风险和挑战。
下面店铺来告诉大家,债券远期的交易有哪些风险。
债券远期的交易风险风险和收益从来都是一对孪生兄弟,追求避险和盈利的双赢目的是不切实际的。
债券远期交易在给债市投资者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债券远期的交易风险第一,对市场走势的正确研判直接影响到投资者损益。
做空盈利和做多盈利一样都是基于正确的收益率走势判断,一旦单边做多的格局被打破,市场走势将会更加变幻莫测。
如果金融机构缺乏对市场走势进行研究的专业人才,则有可能既抓不住市场机会,而且成了其他机构实现盈利的对手方。
债券远期交易的推出无疑是对各家金融机构研究分析能力的一次考验。
债券远期的交易风险第二,利用债券远期交易进行做空或做多套利操作都需要在远期协议到期时将标的债券在即期市场上买回或卖出。
但是在当前流动性还不是很强的债券市场上,一旦不能够及时从市场上买回债券,就会存在违约的风险。
交易双方在签订债券远期交易协议时,都必须认真研究整个市场或单个债券的流动性风险。
债券远期的交易风险第三,由于债券远期买卖合约属于表外业务,不反映在财务报表的盈亏之中,其风险控制难度相对较大。
国内金融业界目前尚无对此类表外业务的健全和完善的制度,这是金融机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债券远期的交易风险第四,债券远期交易是基于双方信用的提前约定,因此在债券市场价格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巨额的损失有可能导致交易对手方在远期合约到期时拒不执行。
因此,如何建立完善的交易对手信用监控制度,如何严格控制开放式回购的信用风险,不仅是金融机构需要直面的问题,也是监管部门和中介机构面临的重大课题。
债券远期交易的含义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日期,以约定价格和数量买卖标的债券的行为。
远期交易标的债券券种应为已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现券交易的中央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债券、金融债券等。
市场参与者进行远期交易,应签订远期交易主协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风险分析及建议
《深圳金融》2013年第期
摘要:近期,银行间债券市场违规交易案件频发,涉及不同类机构多名金融从业人员,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广受市场关注。
本文就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模式、异常交易成因和风险状况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监管建议。
今年4月开始发酵的债市系列调查源于2010年底财政部国债司相关官员在国债招标中的舞弊案,当事人及其家人控制丙类户套利,此后2011年爆出富滇银行固定投资部窝案,债券市场丙类户异常交易成为重点关注领域。
由于债券市场异常交易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隐蔽性和复杂性,在合规性界定和政策措施上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一、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特点
(一)市场参与主体。
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证券公司固定收益部、货币基金、保险公司、理财产品SPV、银行代理的丙类户(企业)是市场的参与主体。
按照投资者账户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类为商业银行;乙类一般为信用社、基金、保险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丙类户则大部分为非金融机构法人,不允许直接参与债券交易,须通过甲类户账户进行债券
代理结算,该类机构多为注册门槛较低的投资公司,主要利用人脉渠道和灵活性优势,广泛参与一级市场分销、二级市场代持、过券、远期买断式回购和现券等交易。
(二)主要交易模式。
债券市场参与主体可以通过一级市场承销发行和二级市场交易获利。
从机构的投资风格来看可分为投资配置型和利差交易型两大类。
其中,投资配置性机构主要为商业银行,通过自营投资账户买入债券持有到期获得长线稳定票息,投资目的是资产配置,商业银行的交易账户债券投资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是辅助履行做市场商职责并参与市场交易获取利差,此外商业银行代客理财部门的投资往往具有投资配置和交易账户双重性质。
市场利差交易机构主要是基金、券商和保险等机构,主要通过低买高卖交易赚取利差,是活跃市场增强流动性的重要力量。
在市场上,有关参与主体为获得更高收益,一般会通过债券回购和债券代持两种方法采取杠杆倍数放大资金规模。
(三)债券异常交易。
异常交易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存在已久,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虚增交易规模对倒、调节利润、逃避监管、输送利益等,其外在表象主要是以偏离公允价值的价格来成交。
目前有关监管部门对异常交易的界定是,成交价格大幅偏离市场公允价值、单笔报价或交易量远高于实际需求、交易双方或多方以虚增交易量为目的的对倒交易等行为,央行将债券价格与其中债估值偏离200BPs以上界定为
异常交易,证监会将基金公司债券交易价格偏离超过中债收益率曲线上下30BPs视为异常交易,要。
商业银行目前也是在这一政策范围内加强定价管理。
按照市场行为的不同债券异常交易可分为“代持养券、便捷开放式回购、债券对倒、过券”四种情况。
“代持养券”指投资机构卖出现券后,跟交易对手私下协议,在将来某时点以接近当初成本价重新买回。
期限较短的为代持,续作期限长达数月数年的称为养券。
“便携开放式回购”指签定协议或口头承诺,通过“卖出买回”两次真实的债券交易实现融资,从而达到免去申请交易权限、保证金、保证券等诸多限制。
“债券对倒”则指两家投资机构短期内进行多次买卖虚增交易量应对业绩考核。
“过券”则为规避交易对手或交易能力限制,通过中间机构过桥而与其他机构发生债券买卖的行为。
在各类银行中,交易灵活和市场激励较强的银行异常交易动机相对更强。
从深圳看,截止2012底深圳地区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深圳农村商业银行等6家中资银行投资债券余额超过7000亿元,债券投资主要是基于银行资产配置长期投资和资金场内回购交易,从银行投资交易动机和内控合规管理上均较为稳健。
二、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风险
(一)市场风险。
债券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是债券市场
的主要风险。
交易机构通过债券回购和债券代持养券的方法放大杠杆倍数,在搏取高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市场风险。
加上代持养券等交易约定在法律上缺乏依据,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可能导致机构的代持养券可能无法完成交易,造成券商、基金投资等机构市场风险转移向代持银行机构,造成投资损失。
(二)流动性风险。
杠杆倍数与资金安排期限错配造成流动性风险。
投资杠杆实现了运营资金规模放大,但同时资金的流动性安排失去主动性,加之期限错配,流动性管理难度更大。
特别是在面临债券市场利率波动、资金面趋紧的市场环境下,流动性风险成为中小交易性机构的隐患。
券商基金的流动性风险也可能引发作为交易对手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目前商业银行主要通过交易对手准入管理防范此类风险传递。
(三)道德风险。
债券市场异常交易,可能造成利益输送和职务侵占,可能涉及交易策略、交易模式、交易品种、交易价格等不同方面。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实行的“询价制为主,做市商制度为辅”的交易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诱发债券市场异常交易和道德风险,在此模式下交易能够以精准的价格和交易对手完成,使得异常交易成为可能,交易商通过寻找潜在的买卖双方赚取搭桥的差价收入即获零风险收益。
市场的交易逐利是合理的,但是异常交易的信息不
透明和隐蔽性为道德风险提供可能。
商业银行在实践上主要是在投资决策、债券交易定价、专职风控等重点环节监管,通过前中后台分离防范风险。
三、相关建议
银行间债券市场异常交易风险监管涉及诸多监管部门。
目前市场已在开展债市自查,从市场整体看应该从债券市场机制完善、信息披露、衍生产品创新、丙类户管理、投资机构内控管理专业化等方面开展工作。
以下仅从银行业监管角度提出几点建议:
(一)加强银行机构金融市场类业务内控管理。
银行金融市场类业务独立性和专业性较强,与存贷款业务风险管理要求有较大差异,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价格公允性的评估标准具有不确定性。
建议在严格银行市场交易室、交易员内控管理要求的基础上,提升银行风险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风控工作的独立性、有效性。
(二)加强对管理层等重点人员和关键岗位的监控。
从债券市场风险案件的特点来看,具有投资决策和交易定价权的投资管理层是违规交易和案件防范的重点。
而由于交易的频繁性和复杂性,交易员和风险控制人员往往对可能的违规交易较难识别。
建议加强对管理层、中台风险控制等重点岗位人员轮岗和稽核,加强对相关人员收入申报和异常监测,同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防范道德风险和利益输送。
(三)推动产品创新及强化信息披露。
市场异常交易一定程度上与债券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产品不能满足交易主体需求、信息不透明等众多因素相关。
建议通过机制完善、产品创新和信息披露将隐性交易显性化,降低异常交易生存空间。
(四)加强对丙类户的监管和财务审计。
从各交易主体的风险管理水平来看,丙类户往往成为风险管控的盲区。
甲类和乙类账户均是金融机构,内控和风险管理制度相对健全,债券异常交易的利益较难流出市场,而丙类户打破了市场缺口,通过丙类户交易可以实现投资收益的流出。
建议提高对丙类户市场准入的监管要求,并加强对其财务审计信息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