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水讲义和电解质的平衡

合集下载

《外科护理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外科护理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水 水
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导致细胞内
渗透压高
缺水重于细胞外,高渗状态刺激口渴中 枢,病人感到口渴,高渗状态刺激ADH分 泌增多,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细胞 外液量及渗透压得以恢复
ppt课件
20
护理评估
(一) 健康史 病因主要有三种: 1.水丢失过多 2.水分摄入不足 3.高渗性溶质摄取过多
ppt课件
21
护理评估
(二)身心状况 依据缺水程度和临床症状轻重不同可分为三度
程度 轻度缺水 身体状况 除口渴外,无其他症状 缺水量 约是体重的2%—4%
中度缺水
除极度口渴外,出现缺水体征: 唇舌干燥,皮肤弹性差,眼窝 约是体重的4%—6% 凹陷。伴有乏力、尿少和尿比 重增高。常有烦躁现象。 除缺水症状和体征外,出现脑 功能障碍的症状,如躁狂、幻 约是体重的6%以上 觉、谵妄,甚至昏迷。

23
护理评估
(四) 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 尿量减少,尿比重增大,大于1.025
2.血液检查
⑴血电解质:血清钠离子浓度大于150mmol/L。
⑵血常规:血浆渗透压大于 310mmol/L ; RBC 、 Hb 、
PCV(Hct)轻度增高
ppt课件 24
护理评估
(五) 处理原则


尽早去除病因,鼓励饮水,
(1)血液缓冲系统 HCO3-/H2CO3 是最重要的缓冲对,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但不持久。
(2) 肺的调节
肺是排出体内挥发性酸的主要器官 (3)肾调节 肾是调节酸碱平衡的最重要器官,具有调节作用强大而持久的特点
ppt课件
15
三、酸碱平衡及调节
分母的调节:通过肺
正常pH7.35~7.45

第2节-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第2节-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 透压越高;溶液浓度越 低,溶液渗透压越低。
细胞外液:HCO3细胞内液:HPO42- 、H2PO4和蛋白质。
二、不同部位体液水和电解质的交换
被动运输:水、气体、 脂溶性物质; 主动运输:钠、钾、 氯、HCO3-等离子。 细胞内液
细胞膜 (主动运输、被动运输) 毛细淋巴管壁
水、无机盐:被动运输
下丘脑分泌、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肾脏
四、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的调节
1、机体失水
渴觉中枢 兴奋 失 水 血浆渗透压 升高 血量 减少 下丘脑分 泌抗利尿 激素增加 主动 饮水
水 平 衡
尿量 减少
2、机体潴水:
指总入水量超过排出水量,因入水量过多或 排出过少,细胞外液量骤增,血清钠浓度 降低,渗透压下降,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 对较高,水向细胞内转移,使细胞内外液 量都增加。严重者就会引起心衰、肺水肿、 脑水肿。 处理原则:一般严格控制入水量,每日限制入 水量在700-1000ml以下,还可以静脉注射 利尿剂,如呋塞米。
(扩散作用)
淋巴循环回流
•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水和无机盐成分基本相同,只是 血浆中有血浆蛋白,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无血浆蛋白。
三、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1、无机盐的平衡:钠钾平衡
钠、钾的来源
食盐பைடு நூலகம்
食物
钠、钾的排出途径 主要是肾脏 少量的钠由汗液和粪便排出 钠排出的特点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钾排出的特点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调节盐代谢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三、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2、水的失调 >体重的2%:脱水、口渴 失水 >6%:极度口渴、尿少、虚弱、体温升高 >15%:昏迷、甚至死亡 水潴留:超过体重2%——水中毒

第节-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第节-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溶液浓度越高,溶液渗 透压越高;溶液浓度越 低,溶液渗透压越低。
细胞外液:HCO3细胞内液:HPO42- 、H2PO4-
和蛋白质。

二、不同部位体液水和电解质的交换
被动运输:水、气体、
脂溶性物质;
主动运输:钠、钾、
细胞内液
氯、HCO3-等离子。
细胞膜
(主动运输、被动运输)毛细淋巴管壁
水、无机盐:被动运输
一、人体中随和电解质的含量
2、电解质的分布
阳离子
阴离子
• 细胞外液: Na+为主
Cl-、HCO3-
维持细胞外液PH值稳定
一、人体中水和电解质的含量
3、电解质的作用 • 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和电中性。
正常情况下,内环 境渗透压=细胞内 液渗透压
正常情况下,阳离 子所带电荷总数= 阴离子所带电荷总 数,体液呈电中性
下丘脑分泌、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肾脏
四、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的调节
1、机体失水
失 血浆渗透压

升高
血量 减少
渴觉中枢 兴奋
主动 饮水
水 平 衡
下丘脑分 泌抗利尿 激素增加
尿量 减少
(扩散作用)
淋巴循环回流
•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水和无机盐成分基本相同,只是 血浆中有血浆蛋白,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无血浆蛋白。
三、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1、无机盐的平衡:钠钾平衡
钠、钾的来源
食盐 食物
钠、钾的排出途径
主要是肾脏 少量的钠由汗液和粪便排出 钠 排 出 的 特 点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钾 排 出 的 特 点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调节盐代谢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三、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生物化学》课件 第十五章水和电解质平衡 PPT

《生物化学》课件  第十五章水和电解质平衡  PPT
3.、促进肾近曲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严重的肝病和肾病,导致 VitD3 的羟化障碍,
造成低血钙、佝偻病或软骨病,用普通VitD治疗无 效,须用1,25-(OH)2-D3治疗方能有效。
(二)甲状旁腺素(PTH)的作用
使破骨细胞数量增多,活性增强。 升高血钙 促进肾远曲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降低血磷
促进肾VitD3的羟化。
5
4
4
5
1.25
2.5
3
1
2
155 153.25 155.5
103
114
114
27
30
30
1
1
2
2
0.5
1
6
7.5
7.5
16
0.125
1
细胞内液
mmol/
L 水
mEq/L 水
15
15
150
150
1
2
13.5
27
179.5 194
1
1
10
10
50
100
10
20
-
-
7.88
63
(二)体液电解质分布的特点
(二) 参与促进物质代谢
水是体内的良好溶剂;水直接参与水解、水化、 加水脱氢等代谢反应。
(三)运输作用
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四)润滑作用
有良好的润滑作用。
(五)结合水的作用
与生物大分子结合,保持组织、器官的形态。
二、水的摄入和排出(平衡)
成人每天水的摄入与排出量
水 的 摄入 (ml/天)
水 的 排出 (ml/天)
调节体液酸碱平衡。
(二)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第2章 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失调

第2章 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失调

第二节 水和钠代谢紊乱
三、高渗性缺水
定义
水、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多于缺钠
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
病因 水分不足摄入 水分丧失过多
第二节 水和钠代谢紊乱
三、高渗性缺水
下丘脑口渴中枢兴奋---口渴---饮水
病 理 生 理
细胞外高渗--抗利尿激素--少尿
血容量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钠水重吸收 细胞外高渗--细胞内水外移
第三节 其他电解质代谢异常
钾代谢异常
一、低钾血症
处理原则 病因治疗 补钾:临床常用10%氯化钾经静脉补给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活动无耐力
与低钾血症致肌无力有关
与软弱无力和意识障碍有关
有受伤害的危险
第三节 其他电解质代谢异常
钾代谢异常
一、低钾血症
护理措施 恢复血清钾水平 –病情观察:监测心率、心律、心电图及意识 –减少钾的丢失:止吐、止泻
HCO-3
H2CO3
= 20:1
Na+-H+ HCO-3重吸收 NH3+H+=NH4+排出 尿的酸化,排H+
呼出CO2
第二节 水和钠代谢紊乱
不同类型缺水的特征
缺水类型 等渗性 低渗性 高渗性 丢失成分 等比钠和水 临床表现 舌干、不渴 实验室检查 血浓缩、血 钠正常 血 钠↓ 血 钠↑
失钠大于失水 神志差、不渴 失水大于失钠 口渴
一、低钾血症
临床表现 肌无力:为最早的临床表现
消化道功能障碍:腹胀、恶心、呕吐
心脏功能异常: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
代谢性碱中毒:反常性酸性尿、低钾性碱中毒
第三节 其他电解质代谢异常
钾代谢异常

水、电解质平衡ppt课件

水、电解质平衡ppt课件

循环血量下降,使醛因酮和ADH分泌增加,肾 脏对钠、水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细胞外
液得到一定量补充。
——若不即时处理、可因皮肤、呼吸道蒸发 水分、转为高渗性脱水; ——若处理不当,只补充水分,未补Na+,可
转为低渗性脱水。
-
34
-
35
(二)水肿
——当机体摄入水过多或排出减 少,使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 体腔内积聚。
(3)临床表现:
早期循环衰竭 脱水症 各种神经症状
-
31
3.等渗性脱水 ——丢失的水和电解质基本平衡,血 浆渗透压变化不大。
血浆Na=130-150mmol/L
-
32
(1)原因
任何等渗体液丢失,在短期内均属等 渗性脱水。
-
33
(2)病理生理变化:
因首先丢失细胞外液,而且细胞外液渗透压 正常,对细胞内液影响不大。
-
15
二、渗透压的调节 (一)抗利尿激素(ADH)的调节
分泌: 渗透压感受器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
下丘脑视上核渗透压感受器→ ADH分
泌增加; 容量感受器 ——当血容量下降时,对容量感受器
刺激减弱→ ADH分泌增加。
-
16
作用: ——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多 → 血容量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总量:2500
总量: 2500
-
7
不显性出汗方式及呼出的水蒸气的 失水形式称为非显性失水。
非显性失水量(1000ml)+每天最低排 出尿量(500ml)=1500ml →这就是每天需要补充水的数量, 即临床的“生理需水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水的生理功用
1.调节体温 ——比热大、蒸发热大、含量多、流动 性大 2.良好的溶剂 3.良好的润滑作用等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PPT教学课件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PPT教学课件

毛细淋巴管壁 (各种物质单向渗透)
淋巴管 (回流)
水摄入与排出的途径及其平衡 请对应P44表2-2,分析下图: 1、回顾体液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2、说出水的摄入、排出的途径、量和各个箭头的含义。 3、哪些是“不感觉失水”,其意义是什么?
①饮水+1200mL ②食物水+700mL
消化道
④排遗-100mL
管 内 渗 透 压 相 对 值 1 (血浆)
例:下图表示尿液形成过程中肾脏不同管道内的液体渗透压变化, 以血浆渗透压作为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
m n
a
b
c
d
21
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液生成的主要过程: 血浆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原尿
(含蛋白质)
(蛋白质很少; 糖、盐多)
肾小管的分泌
3
体液中的电解质及其主要功能
请阅读课本并分析P43表2-1,填写下表: 细胞外液中的 主要电解质
阳离子 阴离子
细胞内液中的 主要电解质
阳离子 阴离子
主要功能 (维持自稳态)
Na+
ClHCO3HCO3-
K+
HPO42H2PO4蛋白质
维持渗透压稳定 维持电中性
HPO42维持pH稳定 H2PO4蛋白质 说明:①Ca2+在细胞内液中含量极少; ②蛋白质含量: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 ③细胞内、外液总的渗透压相等(∵电解质离子总数相等); 4 ④体液呈电中性(∵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2.2
水 和 电及 解其 质调 的节 平 衡
1
1、人体中水和电解质的含量
(1)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的电解质 (2)体液中电解质的主要功能 (3)解析表2-1: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主要电解质的含量

外科护理学图文讲义-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调病人护理

外科护理学图文讲义-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调病人护理

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调病人护理病人的护理——第一难!!1.正常体液平衡﹡(1)水的平衡(2)电解质的平衡(3)酸碱平衡2.水和钠的代谢紊乱的护理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水中毒(1)病因(2)病理生理(3)临床表现(4)辅助检查(5)治疗要点3.钾代谢异常的护理﹡低钾、高钾血症(1)病因病理(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5)护理措施4.钙、镁、磷代谢异常的护理钙、镁、磷代谢异常(1)病因(2)临床表现(3)治疗要点5.酸碱平衡失调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1)病因病理(2)临床表现(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6.护理(1)护理评估(2)护理措施第一节正常体液平衡一、水的平衡(一)体液的含量与分布人体内体液总量与性别、年龄及胖瘦有关,成年男性占体重的60%,女性50%、婴幼儿70%~80%。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脂肪量增多,体液量将减少。

其中细胞内液占体重的40%,女性占35%;细胞外液占20%,其中组织间液为15%,血浆为5%。

第一间隙——细胞内液所在的空间;第二间隙——细胞外液所在的空间。

这部分细胞外液不断地进行交换,对平衡水、电解质起重要作用——功能性细胞外液。

第三间隙——胸腔、腹腔、脑室和脊髓腔、关节和滑囊等腔隙的少量液体,属细胞外液,在体液平衡及调节中作用不大——非功能性细胞外液。

(二)24小时液体出入量的平衡摄入量(ml)排出量(ml)饮水1600 尿1500食物水700 无形失水800(1)呼吸蒸发300内生水200(2)皮肤蒸发500粪200总入量2500 总出量25001.无形失水——不显性失水。

正常状态,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在估计病人液体入量时,要计入。

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

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的2~3倍,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为惊人。

第二节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调节

第二节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调节

第二节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调节1、细胞外液中的电解质:主要阳离子是_______,其含量占阳离子90%以上;主要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________对维持细胞外液的PH 稳定起重要作用。

2、细胞内液中的电解质:阳离子主要是________,其含量占阳离子90%以上,还有少量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等;阴离子以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维持细胞内液的PH稳定起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外液渗透压________,呈电________性。

3、无论是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这些电解质离子的存在对于维持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4、不同部位体液间水和电解质的交换:血浆与组织液间的水和无机离子主要通过____________形式进行交换。

而血浆中的_____________远高于组织液。

组织液与细胞内液之间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阳离子和阴离子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的方式进出细胞,由于膜上___________的作用,细胞内外主要的阳离子分别为_______、_______。

5、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正常人每天进出水量为_________毫升,体内水分来自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排出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蒸发、_________蒸发和___________。

水的摄入和排出保持_________6、人体在两种情况下会发生脱水,一是_________或_________,使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细胞中的水向细胞外转移,二是因___________、腹泻丢失水和电解质后只补充水,或大汗后只补充水而不补充___________,造成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细胞外液中的水向细胞内移动,从而使细胞外液________,血浆中的水分也随之减少。

《水电解质平衡》课件

《水电解质平衡》课件

小结
了解离子的概念及分类对于 深入解析电解质平衡具有重 要意义。
水的生理功能与代谢
水的生理功能
维持体温、参与化学反应、输送 养分及代谢产物等。
水的代谢
水的代谢包括进入体内、分布到 各组织、从体内出去等过程,由 肾脏、神经系统、激素等共同调 节。
小结
水是维持人体内液体平衡的关键 物质,水的代谢涉及到多个生理 系统的复杂调节。
钠的调节
肾脏分泌利尿激素、肾素-血管紧 张素-醛固酮系统等,调节钠的吸 收和排泄。
小结
钠是体内物质代谢的重要组成部 分,人们应保持适宜的钠摄入量。
钾的生理功能与调节
1 钾的生理功能
维持细胞内液体渗透压、 神经传导、心肌收缩等。
2 钾的调节
肾脏分泌醛固酮、血管紧 张素等,调节钾的吸收和 排泄。
3 小结
《水电解质平衡》PPT课 件
本课程将探讨水和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帮助您深入了解人体内 部的微妙平衡。
离子的概念和分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离子的概念
离子是指在水溶液中带电荷 的、由原子或分子失去或得 到一个或多个电子形成的粒 子。
阳离子和阴离子
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离子, 常见的有钠、钾、钙、镁; 阴离子是带负电荷的离子, 常见的有氯、碳酸根、磷酸 根。
钾是体内细胞代谢的重要 离子,缺乏或过量都会影 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酸碱平衡基本概念和调节
酸碱的定义
酸是指能够释放氢离子的物质,碱是指能够释放氢 氧根离子的物质。
酸碱平衡的调节
肺和肾脏是调节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肺通过调节 呼出气体,肾脏通过分泌氢、碳酸等离子调节体液 pH。
总结
液体平衡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教学设计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教学设计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水和电解质平衡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水和电解质的来源和去路。

(3)阐明水平衡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机制。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数据和图表,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到水和电解质平衡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水和饮食习惯。

(2)关注自身健康,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水和电解质平衡的概念。

(2)水平衡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机制。

2、教学难点(1)电解质平衡的调节机制。

(2)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水和电解质平衡的基本概念和调节机制。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3、直观演示法:通过图表、动画等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调节过程。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人体缺水和缺电解质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水和电解质平衡的了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水的平衡(20 分钟)(1)讲解水的含量和存在形式:人体中水的含量约占体重的 60% 70%,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

(2)水的来源和去路:来源包括饮水、食物中的水和代谢产生的水;去路主要有排尿、排汗、呼吸和排便。

(3)水平衡的调节:重点讲解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过程,通过动画展示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机制。

3、电解质的平衡(20 分钟)(1)介绍电解质的种类和作用:电解质包括钠、钾、氯、钙、镁等,它们在维持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兴奋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电解质的来源和去路:来源主要通过食物摄取,去路通过尿液、汗液等排出。

(3)电解质平衡的调节:以钠钾平衡为例,讲解醛固酮的调节作用。

4、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15 分钟)(1)介绍脱水和水肿的概念和原因。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PPT教学课件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PPT教学课件

体液中电解质的含量
从表中寻找差异:纵向比较不同体液;横向比较同种电解质。
毛细血管管壁 细胞膜
5
不同部位体液间水和电解质的交换
细胞膜 (选择透过) 毛细血管壁 (水和离子相互渗透)
细胞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血浆——组织液: 通过毛细血管管壁内皮细胞之间的缝隙进行水和无机离子的交换,形式 是被动运输(滤过);但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组织液,血浆中蛋白质浓度 远远高于组织液。 ●组织液——淋巴液: 组织液中的各种物质通过毛细淋巴管管壁内皮细胞之间的空隙进入毛细 淋巴管形成淋巴液。形式是被动运输(滤过),包括大分子蛋白质,甚至细 菌、病毒等也能进入淋巴液。因此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组成最接近。 ●组织液——细胞内液: 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阅读课本P44,哪些物质进 行被动运输?哪些物质进行主动运输?细胞膜上保持细胞内K+、外Na+的物质 6 基础是什么?
11
①饮水过多、②失盐过多后的水平衡调节
【调节方式:神经和体液调节】 生理变化 血浆含水量变化
体液调节 上升① 神经调节
血浆渗透压变化
下降②
渗透压感受器不兴奋
下丘脑ADH分泌量
排尿量变化
减少
下丘脑神经 内分泌细胞
下丘脑渴觉 中枢不兴奋
增加 血浆含水量正常
12
水平衡调节的模型
(+)
(—)
饮 水 不 足 、 失 水 过 多 、 食 物 过 咸
9
关于抗利尿激素(ADH) ★水的摄入主要由渴觉中枢控制, 水的排出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 抗利尿激素(ADH) ①合成部位: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暂时贮存于垂体 (由垂体释放)。 ②化学本质:多肽 ③作用部位: 肾小管和集合管 ④作用机制:增加肾小管和 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⑤作用结果: 增加水分的重吸收 ,使 尿量减少,尿液浓缩, 血压升高。 ⑥引起分泌的主要刺激: 血浆渗透压升高(和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教学课件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教学课件
02
了解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机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人 体生理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
课程目标
掌握水和电解质平衡 的基本概念、调节机 制及生理意义。
学会分析和解决水和 电解质平衡相关问题 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理解水和电解质紊乱 对机体的影响及临床 常见的水和电解质紊 乱类型。
02
CATALOGUE
本课件涵盖了水和电解质平衡的基本概念,包括水的性质、电解质的功
能以及它们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的作用。
02 03
知识点回顾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基础。通过本课件,学生可以了解 水的化学性质、电解质的种类和功能,以及它们在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学习收获
学生将能够理解水和电解质平衡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并掌 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高钾血症
肌肉痉挛
由于血液中钾离子浓度过高,导致肌肉细胞兴奋 性过高,出现肌肉痉挛的症状。
心律失常
高钾血症可导致心肌细胞兴奋性过高,出现心律 失常、室颤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酸碱平衡紊乱
高钾血症可导致酸碱平衡紊乱,引起代谢性酸中 毒等症状。
06
CATALOGUE
课程总结与展望
课程总结
01
重要概念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研究方向
未来关于水和电解质平衡的研究将集中在探索新的调节机制、揭示其在不同生理和病理条 件下的作用,以及寻找更有效的干预手段。
挑战与问题
尽管我们已经对水和电解质平衡有了深入的了解,但是仍然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例如在特定生理条件下如何精确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如何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等。
经系统症状。
循环系统异常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教学设计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教学设计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水和电解质平衡的概念,说出人体内水和电解质的来源和去路。

(2)学生能够解释水平衡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3)学生能够分析水和电解质失衡的原因和症状,如脱水、水肿、血钾过高或过低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图表、分析数据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到水和电解质平衡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水和饮食习惯。

(2)学生能够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健康状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水和电解质平衡的概念和调节机制。

(2)水和电解质失衡的原因和症状。

2、教学难点(1)水平衡和电解质平衡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机制。

(2)分析水和电解质失衡的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水和电解质平衡的基本概念、调节机制等重要知识。

2、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图表、动画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水和电解质在人体内的分布、来源和去路,以及调节过程。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水和电解质失衡的案例,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临床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 分钟)通过展示一组人体缺水和水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水在人体内平衡的思考,提问:“为什么人体会出现缺水和水肿的情况?水在人体内是如何保持平衡的?”从而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30 分钟)(1)水的平衡(10 分钟)①讲解水的含量和分布:人体内水的含量约占体重的 60% 70%,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略有差异。

水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分布不同,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 40%,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 20%,其中血浆约占5%,组织液约占 15%。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教学设计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教学设计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水和电解质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掌握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相关图表和数据,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2)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科学、关注健康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水和电解质平衡的概念及意义。

(2)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机制。

2、教学难点(1)激素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的具体过程。

(2)渗透压调节的原理和过程。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水和电解质平衡的基本概念、调节机制等重要知识。

2、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表、动画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过程。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关案例,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的病例分析,加深学生对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个人在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大量出汗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人体是如何调节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2、知识讲解(25 分钟)(1)水和电解质平衡的概念①介绍水在人体内的含量和分布,以及电解质的种类(如钠、钾、氯等)和它们在人体内的存在形式。

②解释水和电解质平衡的含义,即摄入的水和电解质与排出的水和电解质在数量上保持相等,从而使体内的水和电解质含量相对稳定。

(2)水和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性结合具体的生理功能,如细胞的正常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等,说明水和电解质平衡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3)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机制①神经调节讲解当体内水分减少或增多时,神经系统如何通过感知刺激,调节水的摄入和排出。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教学设计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教学设计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水和电解质平衡的概念,包括水的摄入和排出途径,以及常见电解质(如钠、钾、氯等)在体内的含量和分布。

(2)掌握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3)学会分析水和电解质失衡的原因和症状,如脱水、水肿、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图表、案例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水和电解质平衡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2)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和关爱他人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水和电解质平衡的概念和调节机制。

(2)水和电解质失衡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2、教学难点(1)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在水和电解质平衡中的作用机制。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与水和电解质平衡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水和电解质平衡的基本概念、调节机制和失衡的相关知识。

2、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图表、图片、动画等直观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生理过程。

3、案例分析法引入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水和电解质失衡的原因和症状,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1、导入新课(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因水和电解质失衡而导致健康问题的案例图片或视频,如严重脱水、水肿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提问:为什么人体需要保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衡会带来哪些后果?2、知识讲解(30 分钟)(1)水的平衡讲解水的摄入和排出途径,包括饮水、食物中的水、代谢产生的水,以及通过尿液、汗液、呼吸和粪便排出的水。

强调人体每天的水摄入量和排出量应该保持平衡。

展示水的平衡图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的收支情况。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教学设计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教学设计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水和电解质平衡的概念,包括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含量、分布和存在形式。

(2)学生能够阐述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学生能够分析影响水和电解质平衡的因素,如饮食、环境、疾病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数据和图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到水和电解质平衡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2)学生能够关注自身健康,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水和电解质平衡的概念和调节机制。

(2)水和电解质失衡的原因和后果。

2、教学难点(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水和电解质平衡中的作用。

(2)水和电解质平衡的复杂调节网络。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水和电解质平衡的基本概念和调节机制,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2、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图表、实验数据、动画等直观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调节过程。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大家每天都需要喝水,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喝水?喝进去的水都到哪里去了?”(2)展示一些与水和电解质失衡相关的图片或案例,如脱水、水肿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

2、知识讲解(1)水的平衡①介绍体内水的含量、分布和存在形式。

人体内水的含量约占体重的 60% 70%,其中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 40%,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20%,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水在体内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机体失水的影响
>2% 产生脱水现象 >6% 极度口渴、尿少、软弱无力、体
温升高 >15% 昏迷、死亡
3、人体水的平衡障碍引起的人 体脱水和细胞水肿的原理
下列情况会造成什么结果?
(1)饮水不足,大量出汗 (2)只补充水,不补充电解质 (3)人体水的排出量小于摄入量
四、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人体是怎样保持体液中水和电解质动态 平衡的呢?
主要是靠神经和激素调节
1、水的摄入需求和排出
水的摄入需求主要由渴觉中枢控制 水的排出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抗利尿激素
的浓度。 图2-3
2、肾在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中 的重要作用
THANK YOU
K+、HPO4-、H2PO4-
维持pH稳定 维持电中性
HCO3-
HPO4-、H2PO4-、 蛋白质
Na+、cl-、HCO3-
K+、HPO4-、H2PO4-、 蛋白质
二、不同部位体液间水和电解 质的交换
1、血浆与组织液间 2、组织液与淋巴液间 3、组织液与细胞内液间
三、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1、健康成人每日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 保持动态平衡
此处加标题
第2节水和电解质的平 衡
眼镜小生制作
一、人体中水和电解质的含量
人体体液中有哪些溶质? 细胞内液及细胞外液的溶质组成是否
相同?
1、细胞外液的电解质
主要是Na+、cl-、HCO3-,维持渗透压、 pH稳定和电中性。
2、细胞内液中的电解质
主要是K+、HPO4-、H2PO4-和蛋白质, 维持渗透压pH稳定和电中性。
细胞内液的pH稳定,主要依靠 HPO4-、H2PO4-
细胞代谢产生酸性物质,可通过? 细胞代谢产生酸性物质,可通过?
3、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主要 电解质及其含量对比
表2-1
4、电解质在细胞外液和细胞内 液稳定性上的作用
功能
细胞外液中的 细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液中的 主要电解质 主要电解质
维持渗透压稳定 Na+、cl-、HC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