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金属冲击性能测试方法

合集下载

手部防护 焊工防护手套

手部防护 焊工防护手套

手部防护焊工防护手套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在手工金属焊接、气割和类似作业中使用的防护手套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在焊接和相关作业过程中对手部和腕部起保护作用的焊工防护手套。

本文件不适用于特殊焊接作业使用的防护手套。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624—2020手部防护通用测试方法GB/T17599—1998防护服用织物防热性能抗熔融金属滴冲击性能的测定GB/T17622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GB/T22043-2008服装防静电性能通过材料的电阻(垂直电阻)试验方法GB24541-2022手部防护机械危害防护手套GB/T38306—2019手部防护防热伤害手套GB42298—2022手部防护通用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1焊工防护手套Protectiveglovesforwelders保护手部和腕部免遭熔融金属滴、短时间接触有限的火焰、对流热、传导热和弧光的紫外线辐射以及机械性的伤害,且手套材料能耐受100V直流电弧焊的手套。

注:这并不意味着在误用或错用焊接设备的情况下焊工防护手套能提供任何的保护,也不能证明在本应使用按GB/T17622设计防护手套的场合使用焊工防护手套能防止电击伤害。

4分类焊工防护手套按照其性能分为两种类型:——A类:低灵活性(具有较高的其他性能)。

——B类:高灵活性(具有较低的其他性能)。

5技术要求K1一般要求执行本文件的焊工防护手套应符合GB42298—2022中所适用的技术要求。

S:手套最短长度焊工防护手套的最短长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手套最短长度43机械防护性能焊工防护手套的机械防护性能技术要求在表2中将手套的分为A类与B类。

表2焊工防护手套的机械防护技术要求5A热防护性能焊工防护手套的防热伤害性能技术要求在表3中被分为A类与B类。

熔融金属培训内容

熔融金属培训内容

熔融金属培训内容一、熔融金属基础熔融金属是指在高温下呈现流动性的金属液体。

了解熔融金属的基本概念、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进行熔融金属操作的基础。

二、金属的熔点和沸点熔点是指金属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沸点是指金属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

了解不同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对于熔融操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金属的流动性和传递性流动性是指熔融金属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流动的能力。

传递性是指熔融金属传递热量、质量、动量的能力。

掌握金属的流动性和传递性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熔融操作。

四、熔融金属的炉前操作炉前操作是熔融金属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包括金属的配料、熔炼、浇注等步骤。

了解不同金属的配料比例、熔炼温度和浇注技巧有助于提高熔融操作的效果。

五、熔融金属的安全操作规程熔融金属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防护措施、应急处理措施以及事故案例分析等。

六、金属的质量检测和控制质量检测和控制是保证熔融金属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培训内容包括金属的化学成分检测、物理性能测试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

七、金属熔融中的缺陷与对策金属熔融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缺陷,如气孔、夹渣、缩孔等。

了解这些缺陷的形成原因和对策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生产成本。

八、金属的再结晶和热处理再结晶是指金属在冷却过程中重新结晶的过程。

热处理是指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来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和性能。

了解不同金属的再结晶特性和热处理工艺有助于更好地应用熔融金属。

九、熔融金属的应用实例了解熔融金属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熔融金属的重要性和市场需求。

同时,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可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冲击实验报告

冲击实验报告

冲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温下金属冲击试验方法;2.了解冲击试验机结构、工作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JBW-300冲击试验机及20#钢试样和40Cr试样。

三.实验原理:冲击试验是根据许多机器零件在工作时受到冲击载荷作用提出来的。

冲击载荷是动载荷,它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力,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对材料的组织缺陷反映更敏感。

在冲击试验中,我们认为材料存在截面突变、即缺口,冲击动能在零件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缺口处单位体积内将吸取较多的能量,从而使该处的应力、应变值增大。

因此,Ak或ak 值都是代表材料缺口敏感度。

冲击载荷与静拉伸的主要区别在于加载速度不同。

拉伸速度一般在10-4~10-2mm/s,而冲击速度为102~104mm/s,静载荷作用于构件,一般不考虑惯性力的影响,而冲击载荷作用下惯性的作用不可忽视。

四﹑试样的制备若冲击试样的类型和尺寸不同,则得出的实验结果不能直接比较和换算。

本次试验采用U型缺口冲击试样。

其尺寸及偏差应根据GB/T229-1994规定,见图1-2。

加工缺口试样时,应严格控制其形状﹑尺寸精度以及表面粗糙度。

试样缺口底部应光滑﹑无与缺口轴线平行的明显划痕。

五﹑实验原理冲击试验利用的是能量守恒原理,即冲击试样消耗的能量是摆锤试验前后的势能差。

试验时,把试样放在图1-2的B处,将摆锤举至高度为H的A处自由落下,冲断试样即可。

摆锤在A处所具有的势能为:E=GH=GL(1-cosα) (1-1)冲断试样后,摆锤在C处所具有的势能为:E1=Gh=GL(1-cosβ)。

(1-2)势能之差E-E1,即为冲断试样所消耗的冲击功A K:A K=E-E1=GL(cosβ-cosα) (1-3)式中,G为摆锤重力(N);L为摆长(摆轴到摆锤重心的距离)(mm);α为冲断试样前摆锤扬起的最大角度;β为冲断试样后摆锤扬起的最大角度。

图1-3冲击试验原理图六﹑实验步骤1. 测量试样的几何尺寸及缺口处的横截面尺寸。

难熔金属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

难熔金属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

难熔金属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难熔金属材料是一类常见的高强度、高温下应用的材料。

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加工和制备过程相当复杂,需要特殊的技术和设备。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难熔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一、难熔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难熔金属材料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熔融法、溅射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其中熔融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熔融法主要是通过高温熔融材料,然后采用特殊的制备方法将其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

这个过程需要高温、高压和特殊的洁净环境。

有些难熔金属材料需要采用真空条件下进行制备,以防止材料受到空气和水蒸气的污染。

溅射法是另一种常见的难熔金属材料制备方法。

该方法主要是使用高压气体,将目标材料碎片在高压下击碎,然后采用特殊的设备将碎片喷射到基底上,形成薄膜或者纳米颗粒。

溅射法可以制备出高纯度、高质量的材料,但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

化学气相沉积法是另一种难熔金属材料制备方法。

该方法是将气态材料通过特殊的化学反应,在基底上形成薄膜或者纳米颗粒。

化学气相沉积法可以制备出高质量的材料,但需要特殊化学知识和设备。

二、难熔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难熔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其应用的关键。

难熔金属材料由于其高温高压下的特殊性质,对其力学性能的测试和研究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术。

以下是常见的难熔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1. 拉伸测试拉伸测试是最常见的力学性能测试之一。

采用专用的拉伸机,通过给材料施加拉力或拉伸应变,测试材料的屈服点、极限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等力学性能参数。

2. 硬度测试硬度测试是衡量材料硬度和强度的一种测试方法。

主要有布氏硬度测试和光波法硬度测试等。

难熔金属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需要特殊的硬度测试方法。

3. 压缩测试压缩测试主要是测试材料的抗压性能。

需要采用专门的压缩机设备进行测试。

难熔金属材料由于其高温和高压下的特殊性质,需要特殊的压缩测试方法。

4. 弯曲测试弯曲测试用于测试材料的抗弯性能。

熔融金属冲击性能测试方法

熔融金属冲击性能测试方法

附录 A熔融金属冲击性能测试方法A.1 原理将样品放置于样品支架上,样品背面附着皮肤模拟材料(压花PVC),以固定质量熔融金属(铁液或铝液)从固定高度倾倒至样品表面,通过检查皮肤模拟材料在测试后有无熔融和损坏确定样品对熔融金属的防护能力。

A.2 设备A.2.1 熔融金属本标准中,使用熔融状态的铁或铝作为测试介质测试样品的熔融金属防护性能,测试前,应将干燥光洁的金属放置于坩埚中,使用适当的加热设备中(一般为马弗炉)加热至特定温度。

如使用熔融铝测试样品,应将铝液加热至820℃,如使用熔融铁测试样品,应将铁液加热至1500℃。

测试用铝纯度应不低于99.5 wt%,铁的纯度应不低于93 wt%, 并含有如下元素:C:(2.8~3.2)wt%,Si(1.2~2.0)wt%,P(0.3~0.6)wt%。

对于其它类型熔融金属防护类面料和服装的熔融金属冲击性能测试,可参照EN ISO 9185标准进行测试,并在报告中注明所使用金属、金属的重量和熔融金属温度。

A.2.2 模拟皮肤本实验中,使用PVC薄膜作为模拟皮肤测试面料对熔融金属的防护性能。

PVC薄膜应压花,2密度为(300±30)g/m,使用前应按如下步骤测试薄膜的热稳定性:a) 将薄膜裁成直径为100mm的样片,放置于直径大于100mm,厚度不大于10mm的抛光铁片上,正面朝上;b) 取直径为(75±2)mm,长度为(70±2)mm的铝柱放置于烘箱中,加热铝柱温度至(166±2)摄氏度。

c) 将铝柱放置于PVC薄膜上5s,检查薄膜表面是否变得光滑,如有,则不合格。

d) 将铝柱放置于烘箱中,加热至(183±2)℃,取出放置于PVC薄膜上5s,检查薄膜表面是否变得光滑,如无,则不合格。

A.2.3 坩埚由适当材料制成,外径80mm,高97mm,容积190ml。

A.2.4 加热装置如使用铝液作为测试介质,加热装置应至少能升温至920℃,如使用铁液作为测试介质,加热装置应至少能升温至1600℃,加热装置应能放置入A.2.3规定的坩埚并便于取放。

熔融指数测试标准

熔融指数测试标准

熔融指数测试标准熔融指数(Melt Flow Index,MFI)是一种用于测量塑料熔体流动性能的指标,通常用来评估塑料的加工性能。

熔融指数测试是塑料材料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塑料制品的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和遵守熔融指数测试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熔融指数测试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是为了确保不同实验室和生产厂家之间的测试结果具有可比性。

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熔融指数测试标准有ISO 1133和ASTM D1238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熔融指数测试的样品制备、试验条件、设备要求、测试程序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熔融指数测试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测试样品。

通常情况下,样品是由塑料颗粒通过挤出、压片或注射成型等方式制备而成。

在制备样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样品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标准的要求,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还需要根据标准规定的条件对测试设备进行校准和检验,以确保测试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进行熔融指数测试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测试。

这包括熔体温度、试验负荷、试验时间等参数的设定,以及测试设备的操作程序和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在严格遵守这些规定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准确和可靠的测试结果。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及时和准确的记录和处理。

这包括测试样品的质量、熔体流动速率、熔体密度等数据的采集和计算,以及数据的分析和报告等工作。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排除干扰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熔融指数测试标准是保证熔融指数测试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只有严格遵守标准的要求,才能得到准确和可靠的测试结果,为塑料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因此,制定和遵守熔融指数测试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金属熔点检测

金属熔点检测

金属熔点检测
金属的熔点是指金属在加热过程中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金属熔点的检测可以用于确定金属的纯度、确定金属的熔化性能以及用于金属的加工过程控制。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金属熔点检测方法:
1. 熔点试验:将金属样品加热,观察样品是否发生熔化。

可以使用传统的熔点试管和炉子,或者使用现代的热分析仪器(如差热分析仪、热差示扫描量热仪等)进行熔点测试。

2. 熔融图谱分析:将金属样品加热至熔化温度,使用光谱仪或其他谱学技术来分析金属的熔融图谱,通过检测不同原子或离子的谱线来确定金属的熔点。

3. 热分析方法:使用差热分析仪等热分析技术来测量金属样品加热时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变化,从而确定金属的熔点。

4. 细微晶粒观察法:使用金相显微镜等显微镜技术观察金属样品在加热过程中晶粒的变化,特别是从固态到液态转变时晶粒形态的变化,以确定金属的熔点。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根据具体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来测试金属的熔点。

冲击性能测试标准

冲击性能测试标准

冲击性能测试标准同科塑料研究所ISO 179-1-2010塑料.摆式冲击性能的测定.ISO 8568-2007机械冲击.试验机.特征和性能GBT 17599-1998 防护服用织物防热性能抗熔融金属滴冲击性能的测定GBT 15231.5-1994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性能试验方法抗冲击性能GBT 14152-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耐性外冲击性能GB-T 15168-94 振动与冲击隔离器性能测试方法JC-T 631-1996 钢丝网水泥板抗冲击性能试验方法GBT 21239-2007 纤维增强塑料层合板冲击后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 7911.5-1987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耐冲击性能的测定GJB 573.8-88 引信环境与性能试验方法热冲击试验BS 5344-1985 旋转和冲击气动工具的性能试验方法EN 348-1992 防护服试验方法:材料抗熔融金属溅沫冲击性能的测定NF X41-033-1996 胶粘带.抗冲击性能的测定BS EN 950-1999 门扇.耐坚硬物体冲击性能的测定DIN ISO 2747-1999 瓷釉和搪瓷.搪瓷烹调器具.耐热冲击性能的测定ISO 2897-2-1994塑料.耐冲击聚苯乙烯.GBT 3917.1-2009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BS EN ISO 6603-1-2000塑料硬质塑料冲孔性能的测定GBT 18964.2-2003 塑料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模塑和挤出材料ISO 6603-1-2000 塑料硬质塑料冲孔性能的测定.EN 1367-5-2002 集料的热性能和风化特性试验第5部分:抗热冲击的测定ISO 2897-2-2003 塑料.耐冲击聚苯乙烯(PS-I)模塑和挤塑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BS EN ISO 2897-2-2004 塑料.耐冲击聚苯乙烯(PS-I)模塑和挤塑材料.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DIN EN ISO 2897-2-2004 塑料.耐冲击聚苯乙烯(PS-I)模塑和挤塑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BS EN ISO 20567-1-2006色漆和清漆涂层耐石屑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多次冲击试验DIN EN 1317-3-2000道路限制系统.第3部分缓冲垫的性能分类、冲击试验的验收标准和试验方法DIN EN 12061-1999 塑料管道系统.热塑管接头.耐冲击性能试验方法DIN ISO 2747-1999 瓷釉和搪瓷.搪瓷烹调器具.耐热冲击性能的测定BS 7347-1990机械冲击试验机性能和特性导则GBT 1040.3-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试GBT 1041-2008 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QBT 1130-1991 塑料直角撕裂性能试验方法GB-T 9341-2008 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GB-T 9341-1988 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BS 5131-4.8-1990 女鞋鞋跟耐横向冲击的性能BS ISO 8568-2008 机械冲击.测试机.特性和性能BS EN 950-1999 门扇.耐坚硬物体冲击性能的测定GBT 24127-2009 塑料抗藻性能试验方法GBT 24128-2009 塑料防霉性能试验方法JBT 6072-1992 塑料耐擦伤性能试验方法DIN EN ISO 604-2003 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QJ 2135-1991 硬质泡沫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ISO 178 2001 AMD 1-2004 塑料弯曲性能测定ISO 19252-2008 塑料.划痕性能的测定ISO 604-2002 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ISO 9352-1995 塑料用磨轮测定抗磨耗性能BS EN ISO 604-2003 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DIN EN ISO 178-2006 塑料.弯曲性能测定EN ISO 178-2003 塑料弯曲性能测定EN ISO 604-2003 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ISO 178-1975 中文版塑料.弯曲性能测定[欧洲标准] EN ISO 527-1996 塑料.拉伸性能测定DIN EN ISO 178-1997塑料.弯曲性能测定DIN EN ISO 178-2003塑料.弯曲性能测定DIN EN ISO 604-1997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EN ISO 178-1996塑料.弯曲性能测定EN ISO 178-1997塑料.弯曲性能测定EN ISO 604-1996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DIN 53464-1962塑料检验.热固性模压塑料的收缩性能测定ISO 13957-1997 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PE)鞍型三通耐冲击试验方法BS EN 12691-2006 防水柔性薄板.屋顶防水用沥青、塑料和橡胶薄板.抗冲击性的测定ISO 4674-2-1998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抗撕裂性测定第2部分:冲击摆法DIN EN 12691-2006 防水软板.屋顶防水用沥青、塑料和橡胶薄板.耐冲击性测定DIN 65561-1991 航空航天.纤维增强的塑料.多向层压板的试验.冲击试验负荷后抗压强度的测定DIN EN 12691-2006 防水软板.屋顶防水用沥青、塑料和橡胶薄板.耐冲击性测定GBT19712 GBT 19712-2005 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PE)鞍形旁通抗冲击试验方法DIN EN 12691-2001防水软板.屋顶防水用沥青、塑料和橡胶薄板.耐冲击性测定GBT 3917.1-2009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1部分:冲击摆锤法撕破强力的测定GB-T 3306.21-1982 小功率电子管电性能测试方法冲击激励微音效应的测试方法SJZ 9010.6-1987 电子管电性能的测试第6部分对电子管加机械冲击的方法EN 1367-5-2002 集料的热性能和风化特性试验第5部分:抗热冲击的测定GBT 1404.2-2008 塑料粉状酚醛模塑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NF P84-130-2001 防水软板.屋顶防水用沥青、塑料和橡胶薄板.耐冲击性测定BS 2782-3 Method 352F-1996 塑料试验方法.第3部分:机械特性.试验方法352F:自由落体法测定抗冲击(仪器穿孔试验)ISO 9854-1-1994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简支梁摆锤冲击强度试验第1部分:一般试验方法ISO 9854-2-1994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简支梁摆锤冲击强度试验第2部分:各种材料管材的试验条件BS EN ISO 2897-1-1999 塑料.耐冲击的聚苯乙烯(PS-1)的模塑和挤塑材料.名称和符号系统和规范基础DIN EN ISO 2897-2-1999塑料.耐冲击聚苯乙烯模塑和挤塑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与基础规范DIN EN ISO 2897-1-1999 塑料.耐冲击聚苯乙烯模塑和挤出材料.第1部分:命名体系与基础规范EN ISO 2897-2-1999塑料.耐冲击聚苯乙烯模塑和挤塑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与基础规范ISO 2897-1-1997塑料.耐冲击聚苯乙烯模和挤塑材料.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基本规范GBT 3857-2005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法GBT 18943-2008 多孔橡胶与塑料动态缓冲性能测定HGT 2581-1994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撕裂性能的测定GB-T 19603-2004 塑料无滴薄膜无滴性能试验方法HGT 2716-2008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静态耐臭氧龟裂性能的测定GBT 12001.3-1989 未增塑聚氯乙烯窗用模塑料第三部分:性能试验方法GB-T 11547-1989 塑料耐液体化学药品(包括水)性能测定方法GB-T 4610-1984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点着温度的测定GB-T 9343-1988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闪点和自燃点的测定HGT 2716-1995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静态耐臭氧龟裂性能的测定GBT 9343-2008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闪燃温度和自燃温度的测定DIN EN ISO 527-1-1996 塑料.拉伸性能测定.第1部分总则GB 2408-19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GB/T 11547-2008 塑料耐液体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GB/T 3857-1987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药品性能试验方法GBT 12010.2-2010 塑料聚乙烯醇材料(PVAL) 第2部分:性能测定ANSI/UL 2360-2004 半导体器械构造用塑料的可燃性能测定的试验方法ISO 527-1-1993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一般原则。

熔融金属冲击性能测试方法

熔融金属冲击性能测试方法

附录 A熔融金属冲击性能测试方法A.1 原理将样品放置于样品支架上,样品背面附着皮肤模拟材料(压花PVC),以固定质量熔融金属(铁液或铝液)从固定高度倾倒至样品表面,通过检查皮肤模拟材料在测试后有无熔融和损坏确定样品对熔融金属的防护能力。

A.2 设备A.2.1 熔融金属本标准中,使用熔融状态的铁或铝作为测试介质测试样品的熔融金属防护性能,测试前,应将干燥光洁的金属放置于坩埚中,使用适当的加热设备中(一般为马弗炉)加热至特定温度。

如使用熔融铝测试样品,应将铝液加热至820℃,如使用熔融铁测试样品,应将铁液加热至1500℃。

测试用铝纯度应不低于99.5 wt%,铁的纯度应不低于93 wt%, 并含有如下元素:C:(2.8~3.2)wt%,Si(1.2~2.0)wt%,P(0.3~0.6)wt%。

对于其它类型熔融金属防护类面料和服装的熔融金属冲击性能测试,可参照EN ISO 9185标准进行测试,并在报告中注明所使用金属、金属的重量和熔融金属温度。

A.2.2 模拟皮肤本实验中,使用PVC薄膜作为模拟皮肤测试面料对熔融金属的防护性能。

PVC薄膜应压花,2密度为(300±30)g/m,使用前应按如下步骤测试薄膜的热稳定性:a) 将薄膜裁成直径为100mm的样片,放置于直径大于100mm,厚度不大于10mm的抛光铁片上,正面朝上;b) 取直径为(75±2)mm,长度为(70±2)mm的铝柱放置于烘箱中,加热铝柱温度至(166±2)摄氏度。

c) 将铝柱放置于PVC薄膜上5s,检查薄膜表面是否变得光滑,如有,则不合格。

d) 将铝柱放置于烘箱中,加热至(183±2)℃,取出放置于PVC薄膜上5s,检查薄膜表面是否变得光滑,如无,则不合格。

A.2.3 坩埚由适当材料制成,外径80mm,高97mm,容积190ml。

A.2.4 加热装置如使用铝液作为测试介质,加热装置应至少能升温至920℃,如使用铁液作为测试介质,加热装置应至少能升温至1600℃,加热装置应能放置入A.2.3规定的坩埚并便于取放。

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通用)

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通用)

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通用)1、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1.1铸造法铸造法分为熔融金属发泡法、渗流铸造法和熔模铸造法等.1.1.1熔融金属发泡法熔融金属发泡法包括气体发泡法和固体发泡法.此方法的关键措施是选择合适的增粘剂,控制金属粘度和搅拌速度,以优化气泡均匀性和样品孔结构控制的程度.此法主要用于制备泡沫铝、泡沫镁、泡沫锌等低熔点泡沫金属.对于熔融金属发泡法,当前研究较多的是泡沫铝.李言祥对泡沫铝的制备工艺、泡沫结构特点及气孔率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于利民等人根据采用此法生产泡沫铝在国内外泡沫金属的发展形势,总结并探讨了其制备工艺及优缺点.1)气体发泡法气体发泡法指的是向金属熔体的底部直接吹入气体的方法.为增加金属熔体的粘度,需要加入高熔点的固体小颗粒作为增粘剂,如Al2O3和SiC等.吹入的气体可选择空气或者像CO2等惰性气体.虽然设备简单、成本低,但孔隙尺寸和均匀程度难以控制.徐方明等用这种方法制备出了孔隙率为90!以上的闭孔泡沫铝;覃秀凤等介绍了该方法原理,并研究了增粘剂、发泡气体流量和搅拌速度等工艺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固体发泡法固体发泡法即向熔融金属中加入金属氢化物的方法. 发泡剂之所以为金属氢化物,是因为它会受热分解,生成的气体逐渐膨胀致使金属液发泡,然后在冷却的过程中形成多孔金属. 增粘剂主要选择Ca粉来调节熔体粘度,发泡剂一般为TiH2 . 采用同样的方法原理,可以通过向铁液中加入钨粉末和发泡剂的方式生成泡沫铁,但很少有相关的文献报道.Miyoshi T 等人采用这种方法制备出了泡沫铝.1.1.2渗流铸造法和熔模铸造法两种方法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将液态金属注入装有填料的模型中,构成多孔金属的复合体,然后通过热处理等的方式将杂质除去,经过冷却凝固得到终产物多孔金属;区别在于前者模型中填充的是固体可溶性颗粒(如NaCl、MgSO4等)或低密度中空球,后者铸模由无机或有机塑料泡沫(如聚氨酯)和良好的耐火材料构成.Covaciu M等用渗流铸造法制备了开孔型和闭孔型的多孔金属材料,John Banhart用熔模铸造法制备了多孔金属,详细研究了产品结构、性能及应用. 用渗流铸造法制备的多孔金属,其孔隙率小于80!,常用来制备多孔不锈钢及多孔铸铁、镍、铝等合金,虽然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多孔金属孔隙尺寸得到准确控制,但成本较高. 熔模铸造法制备的多孔金属成本也很高,孔隙率比前者高,但产品强度低.1.2金属烧结法金属烧结法包括粉末烧结法、纤维烧结法、中空球烧结法、金属氧化物还原烧结法、有机化合物分解法等.1.2.1粉末烧结法粉末烧结法指的是金属粉末或合金粉末与添加剂按一定的配比均匀混合,压制成型,形成具有一定致密度的预制体,然后进行真空环境下高温烧结或钢模中加热的方式除去添加剂,最终得到多孔金属材料.此法可用来制备多孔铝、铜、镍、钛、铁、不锈钢等材料.通过粉末烧结法制备的多孔金属材料,其孔隙特性主要取决于采用的方法工艺和粉末的粒度.王录才等采用冷压、热压、挤压三种方式制备预制体,详细研究了铝在不同炉温下加热的发泡行为.根据所选添加剂的不同,粉末烧结法又分为粉末冶金法和浆料发泡法.两者选用的添加剂分别为造孔剂和发泡剂.造孔剂分为很多种,如NH4HCO3、尿素等. 陈巧富等用NH4HCO3作造孔剂,经过低温加热和高温烧结的方式制备出了多孔Ti-HA 生物复合材料,孔径范围100 ~500 μm,抗压强度高达20 MPa,可作为人体骨修复材料. 国外David C. D等用尿素作造孔剂制备出了具有一定孔隙率的泡沫钛; JaroslavCapek等以NH4HCO3为造孔剂,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出了孔隙率为34 !~ 51!的多孔铁,并作出了多孔铁在骨科应用方面的设想.关于发泡剂的选择,TiH2或ZrH2常作发泡剂制备多孔铝、锌,而SrCO3常作为发泡剂制备多孔碳钢. 李虎等用H2O2作发泡剂,用浆料发泡法制备出了多孔钛,经过对其力学性能测试和碱性处理获得了有望成为负重骨修复的理想材料.1.2.2纤维烧结法纤维烧结法指金属纤维经过特殊处理后经过压制、成型、高温烧结的过程形成的多孔金属.运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多孔金属材料,其强度高于烧结法.1.2.3中空球烧结法中空球烧结法指金属空心球粘结起来进行烧结,从而得到多孔金属材料的方法.常用来制备多孔镍、钛、铜、铁等,制得的金属兼具闭孔和开孔结构.其中金属空心球的制备方法是:用化学沉积或电沉积的方法在球形树脂表面镀一层金属,然后除去球形树脂.特别的是,多孔金属的孔隙尺寸可以通过调整空心球的方式来进行控制.1.2.4金属氧化物还原烧结法该方法旨在氧化气氛中加热金属氧化物获得多孔的、透气的、可还原金属氧化物烧结体,再在还原气氛中且低于金属的熔点温度下进行还原,从而得到开口的多孔金属. 这种方法可用来制备多孔镍、钼、铁、铜、钨等. 因为很难找到制备高孔隙率的多孔铁的方法,Taichi Murakami等用炉渣中的氧化物发泡,并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出了多孔铁基材料.1.2.5有机化合物分解法将金属的草酸盐或醋酸盐等进行成型处理后,再在合适的气氛下加热烧结.如草酸盐分解反应式为Mx(COO)y→xM+YCO2式中:M为金属·金属的草酸盐分解释放CO2,在烧结体中形成贯通的孔隙.在制备过程中金属有机化合物可以成型后加热分解,再进行烧结.1.3沉积法此法是指通过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金属沉积在易分解的且具有一定孔隙结构的有机物上,然后通过热处理方法或其他方法除去有机物,从而得到多孔金属.沉积法一般分为电沉积法、气相沉积法、反应沉积法等.1.3.1电沉积法该法是以金属的离子态为起点,用电化学的方法将金属沉积在易分解的且有高孔隙率三维网状结构的有机物基体上,然后经过焙烧使有机物材料分解或用其他的工艺将其除去,最终得到多孔金属. 具体操作步骤为:预处理、基体导电化处理、电镀、后续处理. 常用来制备多孔铜、镍、铁、钴、金、银等.国外Badiche X等用这种方法对泡沫镍的制备及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 单伟根等电沉积法制备了泡沫铁,确定了基体的热解方式对泡沫铁的结构性能方面造成不同的影响,并且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 Nina Kostevsek等研究了平板电极上和多孔氧化铝模板上的铁钯合金,并对二者的电化学沉积动力学进行了比较.1.3.2气相沉积法该法是在真空状态下加热液态金属,使其以气态的形式蒸发,金属蒸气会沉积在固态的基底上,待形成一定厚度的金属沉积层后进行冷却,然后采用热处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去除基底聚合物,从而得到通孔泡沫金属材料.蒸镀金属可以为Al、Zn、Cu、Fe、Ti等.1.3.3反应沉积法反应沉积法,顾名思义指的是金属化合物通过发生反应,然后沉积在基体上的过程.具体操作环节是,首先将泡沫结构体放置在含有金属化合物的装置中,加热使金属化合物分解,分解得到的金属沉积在多孔泡沫基体上,然后进行烧结去除基底,得到多孔金属.通常情况下,金属化合物为羟基金属,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如制备多孔铁、镍等.2、多孔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多孔金属材料可作为结构材料,也可作为功能材料. 同时结构决定性能,对于多孔金属而言,它的结构特点表现为气孔的类型( 开孔或闭孔) 、大小、形状、数量、分布、比表面积等方面. 多孔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化学工程、建筑行业、机械工程、冶金工业等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在医学和生物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Qin Junhua等对多孔金属材料性能和用途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了重要阐述,并提出针对当前的形势,需要拓展多孔金属材料其他方面用途的必要性.2.1结构材料多孔金属材料具有比重小、强度高、导热性好等特点,常用作结构材料.可作汽车的高强度构件,如盖板等;可作建筑上的元件或支撑体,如电梯、高速公路的护栏等;也可作为航天工业上的支撑结构,如机翼金属外壳支撑体、光学系统支架,或用来制作飞行器等.最常用的是多孔铝.魏剑等提到了多孔金属材料可用来制作节能门窗、防火板材等,实现了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价值.利用多孔金属材料的吸能性能,可制作能量吸收方面的材料,如缓冲器、吸震器等.最常见的是多孔铝.比如汽车的冲击区安装上泡沫铝元件,可控制最大能耗的变形;还有将泡沫铝填充入中空钢材中,可以防止部件承受载荷时出现严重的变形.与此同时,多孔铝兼具了吸音、耐热、防火、防潮等优势.2.2功能材料2.2.1过滤与分离材料根据多孔金属的渗透性,由多孔金属材料制作的过滤器可用来进行气-固、液-固、气-液、气-总第209期李欣芳,等: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13气分离.多孔金属的渗透性主要取决于孔的性质和渗透流体的性质.过滤器的原理是利用多孔金属的孔道对流体介质中粒子的阻碍作用,使得要过滤的粒子在渗透过程中得到过滤,从而达到净化分离的目的.铜、不锈钢、钛等多孔金属常用来制作金属过滤器,多孔金属过滤器被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宇航工业、环保等领域.在冶金工业中,通常用多孔不锈钢对高炉煤气进行除尘;回收流化床尾气中的催化剂粉尘;在锌冶炼中用多孔钛过滤硫酸锌溶液;熔融的金属钠所采用的是镍过滤器,此过程用于湿法冶炼钽粉等.在化工行业中,多孔不锈钢、多孔钛具有耐腐蚀性,常用作过滤器来进行过滤.比如一些无机酸或有机酸,如硝酸、亚硝酸、硼酸、96!硫酸、醋酸、草酸;碱、氢氧化钠;熔融盐;酸性气体,如硫化氢、气态氟化氢;一些有机物,如乙炔;此外,还有蒸汽、海水等.在宇航工业中,航空器的净化装置采用的是多孔不锈钢,制导舵螺中液压油和自动料管路中气体的净化也是采用这种材料,此外还可用于碳氢化合工艺中催化剂的回收.在环保领域里,主要是利用过滤器来净化烟气、废气及污水处理等方面.其中要实现气-气分离,需要对多孔材料的尺寸有更精准的要求,涉及到纳米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具有的性能等问题.奚正平等对洁净煤、高温气体净化、汽车尾气净化等技术作了具体的阐述,使用这些技术有利于缓解当前的环保问题.此外,医学上常用多孔钛可过滤氯霉素水解物,也可作为医疗器械中人工心肺机的发泡板等.2.2.2消音减震材料利用多孔金属材料的高孔隙率性能,可制作吸声材料.在吸声的作用上,通孔材料明显优于闭孔材料.通过改善声波的传播途径来达到消音的目的,这与多孔金属材料的材质和孔洞的结构密切相关.因为多孔钛还具有良好的耐高温、高速气流冲刷和抗腐蚀性能,所以被应用到燃气轮机排气系统等一些特殊的工作条件中,这种排气消声装置轻质、高效率、使用寿命长.段翠云等介绍了吸声材料的分类及应用,探讨了空气流阻和孔隙结构对吸声特性的影响. 王月等制备了孔径为2 ~ 7 mm,孔隙率为80!~90!,平均吸声系数为0. 4 ~ 0. 52 的泡沫铝,结果表明孔径越小,孔隙率、厚度越大,吸声性能越好. Ashby MF等在书中提到了利用泡沫金属的吸声性能可以生产消声器产品.利用多孔金属材料的抗冲击性,可用来制作减震材料.多孔金属的应力-应变(σ-ε)曲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弹性变形阶段、脆性破碎阶段和紧实阶段,进而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域.从曲线走势来分析,当多孔金属材料在受到冲击力时,应变滞后于应力,所以其在受到外界应力时首先变形的是它的骨架部分,随着外界应力的增大,骨架易发生破碎,当骨架受到挤压时,应变不再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破碎阶段的起点为多孔材料的屈服强度.当受到外加载荷时,孔的变形和坍塌会消耗大量能量,从而使得在较低的应力水平上有效地吸收冲击能.中间部分区域表现出它的能量吸收能力,左边部分区域面积表现出它的抗冲击能力,面积越大,它所属的性能越好.2.2.3电极材料由于多孔金属材料具有高孔隙率、比表面积大等优点,因此常用来制作电极材料,常用的有多孔铅、镍等.刘培生等结合多孔金属电极的类型和特点,阐述了其制备工艺和性能强化的必要性,值得深思.多孔铅可用作铅酸电池中反应物的载体,可以填充更多的活性物质,减轻了电池重量,也可以用作良好的导电网络以降低电池内电阻.轻质高孔隙率的泡沫基板和纤维基板,与传统的烧结镍基板相比有明显的优势,前者有高能量密度、良好的耐过充放电能力、低成本,满足了氢镍、镉镍等二次碱性电池的技术要求.多孔镍在化学反应工程中用作流通性和流经型多孔电极,因为它除具有上述优点外,还可以促进电解质的扩散、迁移以及物质交换等.此外,它还可用作电化学反应器.袁安保等具体分析了镍电极活性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热力学和动力学,而且研究了它的制备工艺及应用,对MH-Ni电池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孔德帅等制备出了纳米多孔结构的镍基复合膜电极,结果表明,此复合膜在20A·g-1的冲放电流密度下,经过1000次充放电循环,电容保持率为94!.近年来,对锌镍电池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的热切关注,费锡明等针对锌镍电池制作技术的进展,阐述了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新型化学电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2.2.4催化载体材料泡沫金属韧性强、高传导、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可制作催化载体材料.由于载体本身的比表面积较小,为增大金属载体与催化剂活性组分之间的结合力,需预先在载体上涂上一层氧化物.然后将催化剂浆料均匀涂抹在泡沫金属片的表面,经过压制成型,再将其置于高温环境中,可以使电厂废弃料得到有效妥善处理.2.2.5生物医学材料多孔钛及钛合金在医学上作为修复甚至替代骨组织的材料,需要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否则会使人体产生不良反应.而且要与需替代组织的力学性能相匹配.一般通过控制孔隙的结构和数量来调整多孔钛的强度和杨氏模量.多孔镁在生物降解和生物吸收上有很好的作用,也可作为植入骨的生物材料.此外,多孔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可以作电磁屏蔽材料;对流体流量控制有较高的精准度;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利润高,可以用作如珠宝、家具等装饰材料.3、多孔金属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1)近些年来对多孔金属的研究多为低熔点、轻金属,其中研究最多的为泡沫铝.人们利用多孔金属的性能,将其运用到了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但对它的其他性能还有待研究和探索.多孔金属的研究范围、应用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扩展,如多孔金属在催化领域、电化学领域或其他领域的应用等.2)在多孔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中,都存在孔隙在金属基体上的数量和分布等关键问题.孔径尺寸、孔隙率的可控性和孔隙分布的均匀性等性质,以及多孔金属的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和完善.3)多孔金属材料作为冶金和材料科学的交叉领域,需要强化综合多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不是就单一方面进行研究.在多孔金属材料课题研究过程中,需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在实践过程中尽可能降低成本,避免材料的浪费,简化工艺,缩短工序.4)一些多孔金属材料的开发,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距工业中大规模生产和应用还存在着很大距离,需要研究者们共同努力,早日实现需求-设计-制备-性能-应用一体化.对金属多空材料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金属多孔材料是有着功能和结构双重属性的工程材料,尤其是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使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与性能测试技巧

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与性能测试技巧

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与性能测试技巧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简称SMA)是一种具有记忆性能的功能性材料,具有独特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方法和性能测试技巧。

一、形状记忆合金的制备方法1. 熔融法制备:通过熔融、凝固和热处理等步骤制备形状记忆合金。

首先,将合金成分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高温下熔化形成合金液体。

然后,将液体注入模具或通过快速凝固技术将其固化为非晶态合金。

最后,通过热处理使非晶态合金转变为具有形状记忆性能的单相合金。

2. 粉末冶金法制备:首先,将合金元素粉末按照一定比例、粒度混合,形成合金粉末。

然后,将合金粉末压制成型,形成尺寸精确的坯料。

最后,通过热处理使坯料转变为具有形状记忆性能的合金。

3. 化学沉积法制备:通过溶液中金属离子的还原沉积,制备形状记忆合金薄膜。

首先,准备包含金属盐的溶液,然后通过电解或化学方法将金属离子还原沉积在基材表面,形成合金薄膜。

二、形状记忆合金的性能测试技巧1. 形状记忆性能测试:形状记忆性能是形状记忆合金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加载和卸载循环实验,可以测试合金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形状记忆性能。

测试时需要记录载荷-位移曲线,以评估合金的形状恢复特性。

2. 变形能力测试:形状记忆合金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可以实现大范围的弹性变形。

通过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等方式,可以测试合金的变形能力和变形行为。

3. 疲劳性能测试:形状记忆合金需要经历大量的变形循环,在长期使用中具有良好的疲劳性能。

通过疲劳试验,可以评估合金在循环加载下的耐久性能和寿命。

4. 硬度测试:硬度是衡量形状记忆合金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微硬度仪等设备进行硬度测试,可以了解合金的抗变形能力和硬度值。

5. 热分析测试: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设备进行热分析,可以测试合金的相变温度、热峰值等热性能参数,以评估合金的热稳定性。

6. 微观结构分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设备进行结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合金的晶界、相变等微观结构特征,以揭示形状记忆机制。

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的分析与探讨

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的分析与探讨

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的分析与探讨华 涛 (江南大学,无锡,214063)摘 要: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热防护服研究的基础上,对热防护服的热防护原理和必须具备的热防护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阻燃性,隔热性,完整性中图分类号:TS941731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093(2002)08-0028-0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工作环境不断改善,在消防、冶金、电力等行业的特殊环境中作业的职工穿着热防护服,以减少工伤事故和火灾造成的损失,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和基本国策。

因此,作为产业用纺织品的一个主要品种的热防护服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美国、日本及欧洲的发达国家对热防护服的研究和开发较早,热防护服在许多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他们已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先进和完善的热防护服产品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可以较系统地设计、开发和生产各类热防护服,并较好地测试和评价热防护服的热防护性能。

与国外相比,我国热防护服研究开发起步较晚,在热防护服的开发、设计、生产和性能测试评价等方面还未形成系统的标准。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工作条件的改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也正在取得显著进步。

目前,我国已制订了部分行业的热防护服性能要求,已制订和建立了热防护服阻燃性能测试方法和系列标准。

但总体上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热防护服研究的基础收稿日期:2002-04-17作者简介:华涛,男,1963年生,副教授。

主要从事纺织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应用,热防护服性能与测试方法,红外伪装服、复合材料等课题的研究。

上,对热防护服热防护性能的基本原理以及热防护服必须具备的热防护性能等进行分析和探讨。

1 热防护服的热防护原理热防护服是对在高温或超高温条件下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保护,从而避免热源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各种保护性服装。

人体皮肤对温度非常敏感。

熔融指数测试标准

熔融指数测试标准

熔融指数测试标准熔融指数是一种用来衡量塑料熔融流动性的指标,它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熔融塑料从圆柱形的金属模具中流出的质量或体积。

熔融指数测试是塑料行业中常用的一项物性测试,对于塑料原料的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熔融指数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塑料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熔融指数测试标准需要明确测试方法和设备的要求。

熔融指数测试通常采用的是挤出法或流动法,因此需要规定好温度、压力、模具尺寸等测试条件,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同时,测试设备的选择和使用也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以保证测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次,熔融指数测试标准还需要规定样品的制备和处理方法。

样品的制备对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规定好样品的制备方法、尺寸要求、数量要求等,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同时,在样品的处理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比如避免样品受潮、受污染等,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熔融指数测试标准还需要规定测试结果的表达和分析方法。

测试结果通常以熔融指数值的形式呈现,因此需要规定好熔融指数值的计算方法和表达形式。

同时,还需要规定好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方法,比如如何判断测试结果的有效性、如何对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估等,以便为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最后,熔融指数测试标准还需要规定测试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项测试条件,避免外界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同时需要对测试设备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护,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熔融指数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塑料行业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塑料制品的质量和生产工艺的稳定性。

因此,需要对熔融指数测试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规范和要求,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塑料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金属增材制造试验表征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金属增材制造试验表征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金属增材制造试验表征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在引言部分的概述中,需要对金属增材制造试验表征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1 概述:金属增材制造是一种新兴的制造技术,其通过逐层堆积金属材料来构建复杂的三维结构。

相比于传统的金属加工方法,金属增材制造具有许多优势,包括快速制造、设计灵活性高等。

然而,金属增材制造过程中会涉及到材料特性、成型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试验表征方法的研究。

试验表征方法是指通过实验手段来评估金属增材制造过程中的材料性能和工艺质量。

这些方法包括材料性能测试、成型工艺参数测量和结构性能评价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获得金属增材制造材料的物理、力学、热学以及化学性能等信息,以及制造过程中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数据。

目前,关于金属增材制造试验表征方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

对于材料性能的评估,常用的方法包括金相显微分析、硬度测试、拉伸和压缩实验等。

对于成型工艺参数的测量,可以借助于温度、速度和压力传感器等设备来获得实时的工艺参数数据。

而结构性能的评价则可以通过断口形貌观察、残余应力分析以及耐久性测试等手段来完成。

本文将着重探讨金属增材制造试验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制造过程中的应用。

通过对相关研究结果的综述与分析,旨在提供给读者一个全面了解金属增材制造试验表征方法的视角,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主要介绍金属增材制造的试验表征方法。

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旨在概述整篇文章的内容和研究背景。

在引言部分,对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同时,还会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以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为正文,主要分为两个小节。

首先,会详细介绍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包括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工艺参数的优化以及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方面。

en407耐高温测试标准

en407耐高温测试标准

en407耐高温测试标准
EN 407是一项测试标准,用于评估防护手套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

该标准包括了多个测试方法,以评估手套对热源的保护能力。

以下是EN 407测试标准中的测试方法和评级体系:
1. 燃烧性能(A级):测试手套在火焰接触下的燃烧性能,评估其抗火能力。

2. 接触热传导(B级):测试手套在接触热源时的传热性能,评估其热传导抑制能力。

3. 辐射热(C级):测试手套在高温辐射下的热阻抗能力,评估其对辐射热的保护能力。

4. 熔融喷溅金属(D级):测试手套在熔融金属喷溅时的热阻抗能力,评估其对熔融金属的保护能力。

5. 碳化物熔融(E级):测试手套在碳化物熔融时的热阻抗能力,评估其对碳化物熔融的保护能力。

每个测试方法都有相应的评级,从1到4,其中4表示最高级别的保护能力。

手套需要通过所有测试方法,并达到相应的评级要求才能符合EN 407标准。

EN 407测试标准适用于需要高温保护的工作场景,如焊接、熔炼、玻璃制造和金属加工等。

这个标准可以帮助用户选择适合他们工作环境的防护手套,并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护。

高温合金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测试

高温合金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测试

高温合金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测试高温合金材料制备与力学性能测试随着现代航空、航天、能源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高温合金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高温合金材料制备与力学性能测试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介绍高温合金材料的制备过程、力学性能测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情况。

高温合金材料的制备高温合金材料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能够保持其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的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如高温抗氧化、高温强度、高温疲劳寿命等。

高温合金材料的制备主要分为熔融法和固相法两种。

熔融法是指通过高温熔融金属和非金属原材料,再进行冷却和固化处理,得到高温合金材料。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单晶、多晶、多孔和涂层等各种形态的材料。

固相法是指通过冶金反应或固溶化反应将原材料进行高温反应,得到高温合金材料。

这种方法制备的材料多为多晶形态。

高温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高温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主要包括拉伸试验、压缩试验、扭转试验等。

其中,拉伸试验是最常用的测试方法之一。

拉伸试验是指将样品在直线拉伸下,测定材料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指标。

压缩试验是将样品在直线压缩下,测定材料的压缩强度、屈服强度、断裂延性等力学性能指标。

扭转试验是将材料样品置于扭转试验机的卡盘上,通过加载和转动试验样品,测定材料的扭转强度、扭转韧性等力学性能指标。

高温合金材料的实际应用高温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是必不可少的材料。

例如,在航空制造领域中,高温合金材料被用于制造飞机涡轮引擎的叶片、轴承、轴套和燃气轮机的叶轮、导叶、燃烧室等;在航天制造领域中,高温合金材料被用于制造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喷嘴和动力系统的超高温零件等;在能源制造领域中,高温合金材料被用于制造核电站反应堆的核燃料元件、冷却剂管道、蒸汽发生器等。

总之,高温合金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测试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应用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gb_8965[1].2-《防护服装_阻燃防护》第2部分:焊接服学习资料

gb_8965[1].2-《防护服装_阻燃防护》第2部分:焊接服学习资料

GB8965-2009《防护服装阻燃防护》第2部分:焊接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代替GB15701—199520090401发布2009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言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GB8965《防护服装阻燃防护》分两个部分:———第1部分:阻燃服;———第2部分:焊接服。

本部分为GB8965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GB15701—1995《焊接防护服》,本部分与GB15701—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根据作业场所将防护服进行分级,并按不同级别给出不同的技术要求(见第4章);———结构设计中增加了提高安全性能的要求(见5.3.1);———技术要求中增加了对防护服面料撕裂强力、透湿量、热稳定性、热防护性、甲醛含量及pH值的要求(见5.5.1);———增加了对防护服附件的要求(见5.5.2);———对检验规则进行了修改和补充(见第7章);———取消了原标准中作为补充件的附录A。

本部分由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护服工作组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本部分参与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奥山职业装研究所、烟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景凤、赵阳、张友权、马德志、李双会、陆立平、洪军、邵正丽、吴汉荣、刘春。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5701—1995。

Ⅰ防护服装阻燃防护第2部分:焊接服1范围GB8965的本部分规定了焊接及相关作业场所用防护服装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储存。

本部分适用于焊接及相关作业场所,可能遭受熔融金属飞溅及其热伤害的作业人员用防护服。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896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磁性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磁性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磁性材料的制备与性能测试磁性材料是一类具有特定磁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能源等领域。

制备高性能的磁性材料并准确测试其性能,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性能测试技术。

一、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多样,常见的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熔融法等。

以下将分别介绍几种常用的磁性材料制备方法。

1. 物理法:物理法是通过物理手段使材料具有磁性。

其中最常见的是磁控溅射法,该方法通过在真空中施加外加磁场,将靶材表面的原子或离子溅射到基底材料上,形成具有磁性的薄膜。

此外,还有磁性沉积法和磁性沉淀法等物理制备方法。

2. 化学法:化学法通常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磁性材料。

常见的化学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和共沉淀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利用溶胶凝胶过程来制备材料的方法,通过调控溶液中各组分的浓度、pH值等参数,通过水解、缩聚和热处理等步骤,制备出具有磁性的凝胶体。

3. 熔融法:熔融法是通过将材料加热至熔化状态,然后冷却固化成具有磁性的材料。

该方法简单易行,常用于制备铁、钴、镍等过渡金属的磁性材料。

熔融法可以通过改变熔融温度、冷却速度和添加其他元素等方式,调控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二、磁性材料的性能测试磁性材料的性能测试主要包括磁化曲线测量和磁性性能参数的测定。

1. 磁化曲线测量:磁化曲线是描述材料磁化过程的图像,通过测量磁场施加和材料磁化之间的关系,可以了解材料的磁化行为。

常用的磁化曲线测量方法有霍尔效应法、振动样品磁强计法和电磁振荡法等。

2. 磁性性能参数的测定:磁性性能参数是评价磁性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磁性性能参数有剩余磁感应强度、矫顽力、饱和磁化强度和磁导率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万用表、霍尔效应测量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磁滞回线测量仪等设备进行测定。

三、磁性材料的应用与展望磁性材料在电子、信息和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磁性材料在磁存储、磁传感器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乙醇燃料电池熔融金属氧化物电极反应式

乙醇燃料电池熔融金属氧化物电极反应式

乙醇燃料电池熔融金属氧化物电极反应式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介绍乙醇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与性质乙醇燃料电池是一种基于化学反应过程直接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en11611阻燃标准

en11611阻燃标准

en11611阻燃标准
EN 11611是欧洲标准,指的是工业防护服装的阻燃性能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工业防护服装在火焰接触和焊接操作中的阻燃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它适用于需要防护火焰、火花和熔融金属飞溅的工作环境,如焊接、切割、压铸等行业。

EN 11611标准要求工业防护服装具备下列特性:
1. 阻燃性能:服装材料需要在焰燃烧或块状熔化时停止燃烧。

2. 抗冲击熔融金属飞溅:服装材料需要能够承受和阻止熔融金属的溅散,以保护穿着者。

3. 破裂强度和撕裂强度:服装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以防止撕裂或碎裂。

4. 金属雾和火花抗性:服装需要抵抗金属雾和火花的危害。

5. 热阻抗性:服装需要具备抵抗高温和热辐射的能力。

EN 11611标准对工业防护服装的测试方法包括焰燃烧测试、
熔融金属飞溅测试、热接触试验等。

符合EN 11611标准的工业防护服装能够提供一定的防护,减
少工作人员在危险工作环境中发生火灾和意外事故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A熔融金属冲击性能测试方法
A.1 原理
将样品放置于样品支架上,样品背面附着皮肤模拟材料(压花PVC),以固定质量熔融金属(铁液或铝液)从固定高度倾倒至样品表面,通过检查皮肤模拟材料在测试后有无熔融和损坏确定样品对熔融金属的防护能力。

A.2 设备
A.2.1 熔融金属
本标准中,使用熔融状态的铁或铝作为测试介质测试样品的熔融金属防护性能,测试前,应将干燥光洁的金属放置于坩埚中,使用适当的加热设备中(一般为马弗炉)加热至特定温度。

如使用熔融铝测试样品,应将铝液加热至820℃,如使用熔融铁测试样品,应将铁液加热至1500℃。

测试用铝纯度应不低于99.5 wt%,铁的纯度应不低于93 wt%, 并含有如下元素:C:(2.8~3.2)wt%,Si(1.2~2.0)wt%,P(0.3~0.6)wt%。

对于其它类型熔融金属防护类面料和服装的熔融金属冲击性能测试,可参照EN ISO 9185标准进行测试,并在报告中注明所使用金属、金属的重量和熔融金属温度。

A.2.2 模拟皮肤
本实验中,使用PVC薄膜作为模拟皮肤测试面料对熔融金属的防护性能。

PVC薄膜应压花,密度为(300±30)g/m2,使用前应按如下步骤测试薄膜的热稳定性:
a) 将薄膜裁成直径为100mm的样片,放置于直径大于100mm,厚度不大于10mm的抛光
铁片上,正面朝上;
b) 取直径为(75±2)mm,长度为(70±2)mm的铝柱放置于烘箱中,加热铝柱温度至
(166±2)摄氏度。

c) 将铝柱放置于PVC薄膜上5s,检查薄膜表面是否变得光滑,如有,则不合格。

d) 将铝柱放置于烘箱中,加热至(183±2)℃,取出放置于PVC薄膜上5s,检查薄膜
表面是否变得光滑,如无,则不合格。

A.2.3 坩埚
由适当材料制成,外径80mm,高97mm,容积190ml。

A.2.4 加热装置
如使用铝液作为测试介质,加热装置应至少能升温至920℃,如使用铁液作为测试介质,加热装置应至少能升温至1600℃,加热装置应能放置入A.2.3规定的坩埚并便于取放。

注:一般使用马弗炉作为加热装置,一般在马弗炉中放置多个坩埚以提高测试效率。

马弗炉对铁液加热时间较长。

A.2.5 熔融金属飞溅测试装置
熔融金属飞溅测试装置包含坩埚支架,能够使坩埚以固定角速度倾斜的马达和样品支架,为避免测试过程中熔融金属飞溅对周围设施的影响,测试装置应包含沙箱以承接熔融金属,
沙箱最小尺寸应为250mm×350mm×50mm,内部干砂厚度最低为40mm。

装置本身应能承受测试时的高温和金属飞溅。

测试装置示意图见图A.1。

说明:
1——马达;
2——坩埚支架;
3——坩埚;
4——可调支架;
5——测试样品;
6——沙箱;
7——试样支架;
8——固定钉。

熔融金属飞溅测试装置示意图
试样支架为钢材料框架,框架材料宽8mm,框架外尺寸为(248±2)mm×(160±2)mm 矩形,试样支架上应设置固定钉(见图A.1)以固定样品,固定针中心连线形成(240±2)mm×(80±2)mm矩形,固定针与最近框架顶点间间距为(40±2)mm。

A.2.6 测温计
可以采用热电偶或非接触式测试仪,测试量程应≥1650℃,精度±10%。

A.2.7 采样板
使用硬性材料制备采样板,采样板尺寸为(260±2)mm×(100±2)mm,采样板四角各有一直径为5mm的孔,孔位置距相邻直角边各(10±1)mm,孔洞中心连线形成(240±2)mm ×(80±2)mm矩形。

A.3 测试过程
A.3.1 样品准备
A.3.1.1 温湿度预处理
将洗涤后样品放置于温度温度: (20±2)℃,湿度(65±5)%RH的环境中静置24h。

A.3.1.2 取样
将样品平铺于操作台面上,使用A.2.7规定的采样板截取7块(260×100)mm的试样,并确保试样表面无瑕疵,多层服装应将服装各层分别采样并按其穿戴次序进行排列。

试样长方向沿经向方向,如样品为皮革类材料,则随机选择样品方向。

在试样四角利用孔洞标记四个点以固定样品。

使用同样的方式取7块A.2.2规定的模拟皮肤。

A.3.2 按如下程序测试:
a) 调节测试仪器,将熔融金属的倾倒高度设为(225±5)mm,样品支架与水平方向所
成夹角为(60±1)°(铝液)或(75±1)°(铁液);
b)将试样和模拟皮肤规定在试样支架上,试样正面向上,模拟皮肤紧贴试样,位于试样下方。

c)按样品等级秤取金属材料放置于坩埚中,如样品无等级标注,则秤取50g金属至坩埚中,将坩埚放置在加热装置中加热至设定温度;
d)将坩埚放置在熔融金属飞溅测试装置的坩埚支架上,使用测温计测试熔融金属温度,待熔融金属冷却至实验温度(铝液:780℃±20℃;铁液:1400℃±20℃)开动马达,驱动坩埚以(36±2.5)度/秒的角速度至少转动130°,试验中应注意铝液倾倒应通过坩埚的边缘无破损的部位,而不是倾倒口。

e)倾倒完成30s后,移除样品,检查模拟皮肤表面是否有宽度大于等于5 mm的变形、光滑形成孔洞。

如有,则记为模拟皮肤破损,并记录熔融金属有无在样品表面黏连和固化。

f)待坩埚中的金属完全冷却,称量剩余金属质量,从初始金属质量中扣除,即为本次实验所用熔融金属质量。

g)如样品下方模拟皮肤无破损,则将金属的质量增加50g。

若金属超出坩埚的容积,则在报告中注明。

重复实验,至样品下方模拟皮肤破损。

h)如试样下方模拟皮肤破损,则将金属的质量降低10g重新测试,如试样无破损,则以同样重量重复实验直至4个测试样品下方模拟皮肤均无破损;如试样破损,则继续降低金属质量10g。

i)记录测试过程模拟皮肤不损坏情况下所用熔融金属的最大和最小质量。

A.3.3 取最大质量和最小质量的平均值为实验结果。

A.3.4 实验无效情况
出现下列情况,则实验无效,应描述实验现象,更换试样并使用同样的熔融金属进行测试。

熔融金属的冲击点在试样上水平移动;
熔融金属由试样侧边流出或冲击点距试样上边缘小于25mm;
熔融金属在冲击试样过程中遇到阻隔;
金属在倾倒时没有完全熔融;
测试过程中由于熔融金属在针架上凝固导致PVC膜燃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