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应试题集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
新闻评论写作主编曾建雄以下纯个人观点 2017年4月份考生背要点时最好结合下面的解释背,一些要点下面的解释往往会考一些小选择,特别是书上为了让我们好理解而举的例子只是列出一些重点的,还有一些小细节需要我们在看书时自己识记注意什么人说了什么话第一章1、新闻评论用事实说话P36(重点)2、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差异P39(了解)3、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P40-43(重点)时新性是新闻评论的首要特征现实针对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一般议论文或各种理论文章的一个重要特点。
4、新闻评论的定义P46(名次解释)5、不同类别新闻评论的事件(了解)如:中国钓鱼岛问题属于时政类新闻6、新闻评论的划分P487、曹仁超P49(名次解释)8、新闻评论的基本功能与作用P53-61第二章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写作特点及代表作2、早在18世纪,英美等国的报纸就已经建立起社论P65(了解)3、普利策奖社论版对页P65 李普曼P66(名次解释)4、美国与欧洲的电视评论发展状况P67(了解)5、邸报上没出现报纸新闻评论原因P68(了解)6中文外报—中国新闻评论产生的源头7、《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地位P688、循环日报与王韬P69(名词解释)(重点)9、戊戌变法与梁启超P7010、时报新民说时评P71(名次解释)时评历史地位11、了解每个人与各自的文章12、王韬被公认为中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P69戊戌变法时期报刊评论中唱主角的是政论P71时评的崛起是一个标志,它表明中国近代报刊评论的主流由政论向新闻评论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P7113、时间创办人报刊第一份中央机关报P75第一份日报P75第一次国内革命出版时间最长的日报P7614、《大公报》与张季鸾《生活》与邹韬奋(识记)15、1957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标志着“反右派”斗争正式开始。
P8216、两刊一报P83(名次解释)17、改革开放以来新闻评论发展新趋势从内容与形式P84第三章1、选题是决定新闻写作成败的关键步骤。
《新闻评论》解释题、简答题
《新闻评论学》解释题、简答题解释题: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评论、广播新闻评论、网络评论社论、短评、编者按、记者述评舆论监督、专栏评论1、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当代各种新闻媒介普遍运用的、面向广大受众的政论性新闻体裁。
(1分)新闻评论是针对新近发生的重要事实、典型报道、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或人们思想中的突出问题,直接阐明编辑部或作者的意见和态度,从而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并影响读者、听众、观众的思想和行动的一种新闻体裁。
(2分)狭义的新闻评论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所发表的政论性较强的评论文章(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记者述评等)的总称。
广义的新闻评论还包括漫画、民意调查与读者来信等.(1分)新闻评论具有新闻性、政论性、直接性与普通性等特点.(1分)2、电视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评论指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和解说与论述性语言等多种传播手段,集文字、声音与图像符号于一身的声画合一、视听结合的新闻评论。
或:电视新闻评论是通过电视媒介面向广大观众,就客观实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现象、问题阐述相应见解和看法,藉以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指导社会实践的一种体裁。
(3分)电视新闻评论一般可分为口播评论、图像评论和电视新闻述评等形式.它具有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和双线互补等特点。
(2分)3、广播新闻评论:广播新闻评论是通过广播媒介面向广大听众,就客观实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现象、问题阐述相应见解和看法,藉以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指导社会实践的一种体裁。
(3分)广播新闻评论是诉诸听觉的新闻评论,在体现新闻评论的共同特征(新闻性与政论性)时,还要注意运用言语和音响等手段,遵循口说耳听的传受规律,并且受自身个性特点(短、浅、软)的制约。
(2分)4、网络评论:网络评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意见信息,(2分)是个人或组织在网络媒体上就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发表的评价性意见.(3分)5、社论:社论是报刊、电台和电视台最高规格的评论,通常用来论述当前某一重大的或全局性的焦点问题,它本质上是执政党对当前某一重大事件或问题所持立场、观点和主张的集中体现.(3分)社论也称为社评、时评、专论、编辑部文章。
历年自考新闻评论写作真题名词解释汇总
2014.10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6.类交流17.17.新闻评论的文采18.演绎式结构19.易字法2014.04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演绎式结构27.观察家评论28.杂文29.算账说理2013.10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选题27.输入式融合法28.阐述型社论29.“类交流”2012.7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电视评论27.短评28.事件述评29.说明性按语2011.7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新闻评论27.论坛评论28.编后29.归纳式结构2010.7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经济漫谈27.新闻小言论28.广播评论29.观察家评论2009.7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口播评论27.编余28.说明性按语29.观察家评论2008.7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选题27.电视述评28.政论性按语29.新闻评论2007.7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随感式专栏评论27.新闻小言论28.广播谈话29.政论性按语2006.7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立论27.经济漫谈28.新闻述评29.电视评论。
(完整word版)自考新闻评论写作备考题1
一、选择、填空:1、短评的特点:(短小精悍),(新鲜独到),(生动灵活),(重在分析).2、在新闻评论的各类体裁中,编者按语是篇幅(最为短小)、(依附性最强)的一种体裁。
3、编者按语与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的(文学评注)和(史学评点)的作用和写法上十分接近.4、曾有人认为,中国最早的编者按语是(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各篇“本纪”、“列传”、“世家"文后所写的(“太史公曰”)。
5、与《史记》中的“太史公曰”相似,宋代(司马光)与其所修的(《资治通鉴》)中,也以(“臣光曰”)的方式,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评点议论。
6、1833年出版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我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在这份由(外国传教士)主编的报刊上,开始出现了一些类似于编后的(编者评论)。
此后,在1853年创刊的(《遐迩贯珍》)中,出现了一些位置居于文前或文后的夹叙夹议式的文字。
7、1876年,上海的(《申报》)上开始出现与报道或文章相配合的(编后),用以分析评价或引申。
8、1895年12月16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正式出版,在这份由(梁启超、汪大燮)任主笔的强学会机关报上,几乎每期都有附于文前或文后的(编语按语)出现。
9、(“五四”运动之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的(《解放日报》)和晋绥分区的(《晋绥日报》)等都注意运用编者按语随时对报道或文章进行褒贬评注。
10、按照编者按语的性质和内容分类,可分为(说明性按语)、(政论性按语)和(注释性按语)三种类型。
11、编者按语的功能是:(提示说明)、(评价表态)、(提醒建议)、(补充强调)。
12、新闻评论各类的体裁中,如(社论)、(评论论员文章)、(编者按语)、(短评)等一般都是编辑部的(编辑)、(评论员)执笔撰写的。
专栏评论则有所不同,它一般向外开放,欢迎读者自由投稿,由编辑部择优选用,因此多数属于(群言型评论)。
13、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李普曼)相继在(《纽约先驱论坛报》)和(《新闻周刊》)上撰写(《今日与明日》)专栏评论.14、专栏小言论比俗称“千字文”的杂文还要短得多,一般在(500字)左右.15、述评大多出自(记者)的手笔。
新闻评论重点整理
新闻评论重点整理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新闻评论》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20分)概念性名词1.新闻评论:作者就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发表议论,表明自己立场的一切新闻作品表现形式的总称。
2.选题:新闻评论要予以探讨、研究、解决的问题。
3.结构:文章内部的组织安排形式。
4.述评:又叫记者述评,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于一体的一种边缘体裁。
5.评论员文章:根据评论重要性和规模性分出的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的中型评论文章,是新闻评论的一种重要形态。
6.短评:根据重要程度和规格来划分的一种新闻评论体裁,短小精悍,内容单一,形式灵活。
是新闻评论的一种,规格比社论、评论员文章要小,但同具影响力。
7.编者按:媒体对所发表的新闻报道、理论文章及其他形式的文稿的简要评论,是编者对新闻稿件的评介或说明性文字。
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具权威性。
8.社论:代表媒体表明对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立场与观点,是报社的旗帜、媒体的灵魂,是新闻评论的一种。
9.新闻评论学:运用各学科的综合知识和原理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写作方法、写作规律和表现形态的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10.舆论:社会公众的意见,表示多数人对某种事态的共同意见或趋向一致的看法。
11.舆论监督:社会环境、民意民心的监测站,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权力。
12.主题/命题:议论的题目,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对选题的深化和具体化。
17.立意: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
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其概念的内涵要比主题宽泛的多。
18.立论: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论点、见解。
19.论点:作者所持的观点。
20.联想思维:从一个基点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对问题进行广度的认识。
横向思维: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打开思路。
逆向思维:从事物的相反方向去思考,提出与一般人及常理不同的看法。
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应试题集
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应试题集新闻评论写作是一种常见的应试题类型,要求对给定的名词进行解释,以展示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系列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应试题集,并给出相应的解答范例。
1. 信息延迟效应信息延迟效应是指由于信息传播的延迟,人们对某一事件或话题的态度和观点可能会发生改变。
在新闻评论写作中,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
举例来说,在某一重大事件发生后,人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愤怒或震惊,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可能会得到更多的信息和背景,从而对事件产生不同的看法。
2. 舆论引导舆论引导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报道、评论或观点来影响公众对某一话题或事件的看法和态度。
媒体在新闻报道和评论中的选题、报道角度和表述方式都能对舆论产生重要的影响。
新闻评论写作需要理解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并能够对其进行客观分析和评论。
3. 信息透明度信息透明度是指获取和传播信息的程度和效果。
在新闻评论写作中,信息透明度的高低对于准确把握事实和准确评价事件、事物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新闻评论作家需要了解信息的来源和真实度,并能够传递给读者,从而保证评论的可信度和客观性。
4. 畸形发言畸形发言是指在互联网时代,公共舆论场中出现的一些极端、偏激或带有攻击性的言论。
新闻评论写作需要识别和分析畸形发言的原因和影响,以便做出理性和富有公允性的评论。
5. 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媒体和公众对政府、组织或个人行为进行批评和监督的过程。
新闻评论写作要能够针对具体事件或现象进行公正客观的评论,并对舆论监督的效果和意义进行合理解读。
总结: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是一种常见的应试题形式,需要对给定的名词进行解释,并对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和评论。
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语句通顺、流畅,并保证排版整洁美观,以提升阅读体验。
灵活运用示例和论证可以加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通过合理解释和分析名词的含义,新闻评论写作可以更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并且提升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应试题集
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应试题集新闻评论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文体,旨在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述和分析。
它以客观的事实为基础,结合主观的意见和观点,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和评价,传达作者对事实真相的看法和立场观点。
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应试题集便是针对新闻评论这一写作形式的常见名词和术语进行解释的一套题目集合,旨在考察学生对新闻评论写作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新闻评论的基本概念新闻评论是指对新闻事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评述和解读,涵盖了对事件本身、原因和影响等方面的探讨。
它相较于新闻报道,更加注重对事件背后原因的剖析以及对相关问题的深入讨论。
二、新闻评论的特点1. 主观性:新闻评论是作者对新闻事件个人观点和见解的表达,具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2. 独立性:新闻评论是独立于新闻报道的一种文体,独立性体现在观点的独特性和立场的独立性。
3. 反思性:新闻评论要求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从而形成有价值的观点和评论。
4. 合理性:新闻评论需要基于充分的事实和证据,合理、客观地评价和解读新闻事件。
三、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的意义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的意义在于加深学生对新闻评论写作形式和写作技巧的理解。
通过解释和说明常见名词和术语,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新闻评论写作能力。
四、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应试题示例1. 主题:这是指新闻评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核心观点。
它应该准确、清晰地概括出作者对新闻事件的主要评价。
2. 论据:论据是作者用来支持自己观点的事实、数据或案例。
它可以是新闻事件中的具体细节,也可以是相关的统计数据或历史背景。
3. 结构:结构是指新闻评论文章的组织方式,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
良好的结构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跟随作者的思路。
4. 观点独特性:观点独特性是指新闻评论中的观点要有自己的特色,不同于传统观点或大众观点,能够给读者带来新鲜的思考和启发。
5. 文采:文采是指文章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技巧。
良好的文采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并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新闻评论复习资料
新闻评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
新闻和评论构成报刊的两大文体。
新闻评论是一种写作形式,一种传播,一种社会存在,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目的和手段。
新闻评论是新闻体裁中重要的一类,它表达人们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对由新闻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的思考。
2.社论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
在英文中,社论称Leader。
又称Editorial或Leading article,前者指的是"总编评论文章",后者则有"首席评论文章"之意。
美国作者史本沙尔在《社论写作》一书中认为:"社论是一种事实与意见的精确、合理与有系统的表白,为了娱乐,并影响公众,也为了要解释新闻,使一般读者能够了解其重要性。
"3.选题有学者认为,新闻评论的选题,简而言之,即选择新闻评论所要评述的事物或要论述的问题,它规定这新闻评论的对象和范围。
选题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选题是对媒体定位与受众需求契合点的寻找,是作者的认识结构与新闻事实之间的契合。
4.演绎论证演绎论证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
它由一般原理出发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须的。
演绎法有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多种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论。
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如大前提"凡金属都可以导电"、小前提"铁是金属"、结论"所以铁能导电"。
直接推理是推理的基础,而三段论是推理的核心。
三段论是由两个前提推出一个结论的间接推理,它的主要形式有直言三段论、假言三段论和选言三段论。
5.归纳论证归纳论证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
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
《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应试题集
《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应试题集《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应试题集》1.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题材。
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它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体裁,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和节目的总称。
2.选题:就是选择素要评价的事物或素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
就一篇评论来说,选题就是确定论题,只要是指出的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
3.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
它是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4.由头:所谓由头,就是特指据此引发议论、印证论点的事实性材料。
有了典型又恰当的由头,议论也就有了头绪。
5.新闻评论的标题:标题是以醒目的形式刊出,用以提示文章内容的简短文字。
新闻评论的标题是概括或提示评论的议论范围、中心论点或基本倾向的简短文字。
6.易字法:是使用成语、俗语的第一种做法。
是指将约定俗成的成语、俗语、古语等加以改造,用易字的方式,或凸现新的矛盾,或提出新的见解,以此引人注目或发人深思。
7.谐音法:是易字法的特殊形式,即选用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替换成语、俗语中原有的字,使其在具有新的词义的同时别有一种新的意趣。
8.比喻法:是一种用某些具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描绘想要说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以使表述更为生动、鲜明。
9.比拟法:是一种借助于想象力把物比做人或把人比作物的修辞手法,以使标题更具活力或更显新奇。
10.对照法:是一种将两个悬殊巨大的事物、矛盾、现象、做法等放在一起加以比对、形成反差的修辞手法,用以突出标题开阔的思路和辩证的态度。
11.回环法:是一种在词语或句子组合过程中通过有意的颠倒或重复,使其首位呼应的修辞方式,以使标题在“回文”与“连珠”中,别有一番妙趣。
新闻写作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含答案
导语消息体裁所特有的位于消息开头部分的关于新闻事件的结果、提要或高潮。
跳笔指在新闻写作中,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和逻辑次序对事件进行详尽、面面俱到的叙述和描写,而是把不太重要的情节、片断和段落省略掉,简练概括地勾勒出新闻事件,从而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也指记者在写稿时不必过分注意文字上的连贯和上下文的衔接,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可以有甚至必须有较大的跨越。
新闻背景宏观意义上指对人物和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狭义上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其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采访对象记者为获取新闻事实或掌握社会舆论动向而访问的人物,或主动向记者提供情况和意见的人士。
新闻敏感又被称为新闻鼻,是新闻工作者迅速而准确地的捕捉客观世界的变动信息,并衡量其新闻价值大小的职业反应能力。
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得新闻实践中将新闻职业意识内化而成的本能反应。
解释性新闻运用大量背景材料来分析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或影响,揭示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深层意义的新闻报道,是一种背景性新闻。
动态消息也称“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消息类型。
它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是一种重要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学科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详细、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
故意失实是指媒体或者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报道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虚假成分,但却出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有意为之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
新闻写作对真实性的要求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1.新闻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准确①确有其事②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准确无误③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准确无误④新闻所反映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⑤新闻中涉及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2.新闻报道的整体概括与分析要符合客观实际①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要辩证统一②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要有机结合③新闻报道的多层次真实新闻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新闻评论名词解释
1、专栏评论专栏评论指的是在报纸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也包括当今电台、电视台专门栏目中的评论。
)特点:①具有群言性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③富有鲜明的时代感类型:按形式品种可分为专栏小言论、论坛评论、经济漫谈、思想杂感。
按作者组成可分为群言专栏、集体专栏和个人专栏。
2、论坛评论论坛评论是一种群言型的和风细雨式的为读者易于接受的针对性、思想性和理论性较强的署名评论。
优势:可以采取第一人称的叙议方法;便于输入新闻性事实材料作为由头和论据;有助于强化议论的理论色彩;便于就不同的见解展见探讨和商榷。
3、专栏小言论专栏小言论,也称新闻小言论。
是指设在报纸要闻版的短小的群众性言论专栏中发表的新闻性较强的小型化言论。
这类言论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新时期以来随着新闻改革的发展而兴办并日益繁荣起来的。
最早出现并影响最为广泛的是《人民日报*今日谈》小言论专栏,创建于1980年1月2日。
1、编者按语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迅社、广播、电视等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文字,是新闻媒介的编者专用及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1、短评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运用便捷的评论体裁,在报纸、广播、电视中都可以使用其中,在报纸上最为常见。
在发表时有署名与不署名两种1、社论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最为重要的新闻评论和舆论工具,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
2、评论员文章报刊评论员文章是新闻评论中常见的一种文体,是仅次于社论的重头评论。
评论员文章的形式主要有:本报评论员文章、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观察员评论等。
(1)本报评论员文章。
本报评论员文章以体现报纸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为主旨,通常是不署作者姓名和笔名的。
(2)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是评论员文章的一种特殊形式。
冠之以特约二字,用以加重评论作者的身份,也表明是社外人士所写。
新闻学评论写作复习题答案
新闻评论写作答案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消息,通讯,述评及其所属品种2、事实,真实3、言之无物4、新闻的新鲜和真实的事实5、及时适时6、一条新闻在思想上给读者教育、影响和启迪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C2.A3.D4.C5.A6.D7.B8.B9.C 10.C 11. B 12.C 13.B 14.C 15.D 16. C 17.B 18.C 19.B 20.A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A B E2.A B C3.A B C4.B C D E5.A C E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动态消息,也称"纯新闻",是最常见的消息类型。
动态消息迅速及时的报道国内外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是反映新事物、新情况、新动向的主要的消息体裁。
2.综合消息是围绕一个主题思想,从不同侧面概括反映某个事件、问题的全局性情况,或综合报道不同地区、单位具有同类性质又各有特点的多件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载。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作为新闻宣传的基本手段,新闻报道的主要特点是用事实说话,新闻评论的主要特点是议论说理,直抒己见。
(4分)(2)这种区别又不是绝对的,新闻报道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的议论,而新闻评论有时也需要提供比较完整的新闻事实。
(3分)2.(1)来自当前的客观形势、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
(2分)(2)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大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
(3分)(3)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
(2分)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答:特点:1. 1)政党报刊在报业中占突出地位。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内部的两大党派——立宪派和革命派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纷纷在海内外创办自己的党报,两党之间也展开长期论战。
2)资产阶级各派是这一时期办报的主角。
新闻评论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词解释:1.非事件性选题:这类选题不是要对某个具体的新闻事件进行判断,而是通过积累和思考,在许多新闻事实或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中发现共同的、突出的问题。
一般来说是“选问题”的选题。
非事件性选题的评论节奏较缓,时效性也差一些。
但是非事件性选题是不可替代的。
也有不少新闻评论,既不评当天或不久前报上的新闻,评论本身也不包含新闻,评的是我们工作中间或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倾向、一个问题。
2.评论员文章: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常用的属于中型的重头评论,其规格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喉舌作用。
它与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必要时可以升个为社论。
形式上它虽然并不像社论那样直接代表编辑部但它反映编辑部的观点和倾向,有着一定的权威性。
其形式主要有:本报评论员文章、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
3.递进结构:是一种对论题进行由表及里、有深入浅、逐层分析的结构方式。
这类结构的评论,其各个层次间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每层都既是上一层的总结,又是下一层次的铺垫,有助于受众了解事物的本质或者问题的实质。
4.个人专栏:指的的是在报纸相对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
它具有,稳定性、时代感、群言型等特点。
5.内报头:内报头是国际上言论版标志性的形式要素,一般置于社论版的左上角,是一个缩小了的报头样(包括字体与图案)。
使用这样一个内报头已经成为一种传统,表明了社论版特殊的地位。
内报头的内容有简有繁,有的只是报头字样的缩小,有的有图案,有的还要加上从发行人到总编辑、社论版编辑一干人等的大名以及读者来信的方法。
6.选题:就是选择需要评价的事物或需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
就一篇评论来说,选题就是确定论题,主要是指出的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
7.社论:社论(在广播、电视中称为“本台评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大众传播媒介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
它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目的旗帜。
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典型题)详解-第二章 新闻评论的源流【圣才出品】
第二章 新闻评论的源流2.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发展的产物1.新闻评论是现代报纸的产物(1)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报纸上才刊登评论文字。
丹尼尔·笛福被尊为英国“社论之父”。
(2)我国的现代报刊从创刊开始就有社说或论说一类的文章。
这与第一批中文现代报刊是由英国传教士创办的有关。
2.我国新闻评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1)政论主导时期以1904年《时报》创刊为大致分界线,在这以前,报刊论说基本上是政论的一统天下,新闻评论的界定新闻评论的界说 新闻评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对待不同界说的看法 新闻评论的新闻性 新闻评论的新闻性 新闻性的意义 政论性的基础 新闻评论的政论性 政论性的核心 政论性特征的意义 新闻评论的性质 新闻评论的性质和功能 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新闻评论的地位新闻评论及其体裁特征在这以后新闻评论逐渐崭露头角。
(2)新闻评论形成时期新闻评论从报刊政论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体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几乎没有严格的起点和终点。
但大致可以说,辛亥革命以后,它已成为报刊论说的主流。
(3)新闻评论语体化时期评论语体化实际上是白话文运动在新闻领域的反映,它的发展与整个新文化运动是一致的。
辛亥革命前后,秋瑾、林獬(白水)都曾创办“白话报”,率先以白话写作评论。
但直到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兴起,新闻评论才开始走上语体化历程,形成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向。
(4)新闻评论个性化时期个性化是广播、电视先后问世以后提出的新问题,但影响遍及所有新闻媒体的评论。
由于认识的滞后性,人们并没有适时提出个性化问题,当然也不可能自觉、能动地处理实践中不时出现的新课题。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评论目前仍然处于这一发展阶段。
二、从报刊政论到新闻评论1.“草野为之歆动”的报刊政论真正把“报首论说”当作政论经营,使政论成为报刊战斗体裁的,是试图通过办报推动社会变革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包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宣传家。
新闻评论考试题
A卷一、名词解释1、风也是一个人的立场、观点、写作态度和思想作风的反映。
2、批评性选题:对新闻评论来说,选题就是选择所要评价的事物或者所要论述的问题,确定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选题就是选择和确定论题。
3、文风:文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时代面貌和社会风气在文章中的反映。
对作者来说,文新闻:指的是批评和揭露具有代表性而又有普遍教育意义的违法乱纪、玩忽职守、侵害公众利益、扰乱社会治安、道德败坏等歪风邪气为内容的各种事件。
4、短评:是一种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分析扼要、使用灵便的编辑部评论,是新闻评论的“轻骑兵”。
二、简答1、新闻评论的选题有哪些根据?答:一是当前的客观形式、舆论动向和宣传任务,以及最近中央发布的重要决定、工作部署和最新的政策精神。
二是实际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变革、新矛盾、新风险,以及来自广阔群众和社会基层的呼声和要求。
三是重要的新闻事实、新闻事件和新闻典型。
2、新闻标题和评论标题有哪些区别?答:①标题的任务不同。
②拟题的手法不同。
③标题的结构不同。
④写作的要求不同。
3、说理论述原则和要求有哪些》?答:1、论据与论点统一2、虚与实统一3、破与立统一4 、严肃与生动统一4、社论有哪些类型?答:阐述型、启迪型、评介型、论辩型、礼仪和纪念型。
二、评述邹韬奋的言论活动及其重要奉献?答:邹韬奋〔1895——1944〕,我国现代报刊史上杰出的报刊评论家,作为党的进步政治家,邹韬奋的报刊言论起来重要的作用。
邹韬奋先后主编过七个报刊,撰写过千余编报刊评论,尤以“小言论”和“答读者”最受读者欢送。
他的小言论善于抓住全国人民最关心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矛盾,经过认真思考,用最生动、最经济的笔法给予分析说理,文笔畅快,一气呵成。
综观他的报刊评论,一贯注重反映舆论和引导舆论,他认为报刊言论要做“人民的喉舌”,“言人之欲言,言人之所不敢言”。
由此他的言论在当时社会上,特别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
新闻写作教程练习题——名词解释
14、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以写事为主的通讯。它主要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交代来龙去脉,介绍具体情况,点明它的典型意义,以体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其特点是:(1)以记事为主,事件的本质、特点决定着通讯的主题。(2)事件通讯虽然写事,但它不孤立地写事。因此,事件通讯必然牵涉到与事件有关的人物,事件与人物是血肉相连的。但在事件通讯中人物本身的特点不是通讯反映的重点,他们只是为表现中心事件服务的。
13、综合新闻——凡是环绕一个主题或一个总体的问题,综合反映一个时期内发生在一个部门、一条战线、一个市、一个省、几个地区,几个城市或全国带有普遍性的同类型的各种事实的动态或问题的报道,称之为综合消息。它可以是环绕某一主题对同类事实动态的综合,也可以是环绕某个方面对同类问题及其事实的综合。综合消息,既要有总体情况的概括,又要有各种典型的个体材料的叙述,能使读者从全面而又重点突出的事实报道中,获得完整的印象和认识,深刻领会新闻的主题。
3、金字塔式结构——这种结构,从头到尾完全按事实发生的时间顺序或情节发展来安排材料的。消息的开头就是事件的开头,结尾就是事件的结束。这种结构,是按人们正常思路渐进过程安排材料,因而易为读者所接受和理解,具有较强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它最宜用来客观地叙述一些故事性强、人情味较浓的事实,写成人们惯称的新闻故事或新闻小品。
2、新闻背景(或背景材料)——是指新闻中与主体新闻密切相关的历史情况、环境条件以及新闻产生原因和注释性方面的材料。一条新闻,可以只用现实发生的新闻材料来写成。若只有背景材料是无法写成一条新闻的。但是否使用和如何使用背景材料,要视实际情况和表现新闻主题的需要而定。比较复杂的新闻,或知识性较深的新闻,一般都不可避免地使用相关的背景材料。
8、通讯——通讯是报纸、电台和通讯社常用的新闻报道形式之一,它是一种比消息更为详尽、更为灵活和形象地报道典型人物、事件、问题或各种有意义的客观事实的新闻体裁。通讯所作的报道必须真实,用事实说话,准确地再现特定人物、事物、景物形象以反映现实生活。通讯也有时效要求。它的时效性虽不象消息那样强,有时可以宽松一点,但总的说,还是要快、要新。(通讯总的要求是:事实的典型性、思想性和写作、文采达到高度的统一。)它所描述的人物、事物、景物等,都应具用某种新闻价值。
新闻评论写作真题及答案资料
202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新闻评论写作卷子本卷子共6页。
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考前须知:1.本卷全部真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卷子上无效,卷子空白处和反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局部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卷子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局部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地域无效。
第—局部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
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新闻评论作为一种写作体裁,它所属的范畴为A.记叙文B.说明文C.议文章材料 D. 杂文2.1990年1月24日,一位革命前辈,在同浙江省领导交谈时,用15个字概括了领导工作和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方法:“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这位革命前辈是A.陈云 B. 彭真 C. X D.X3.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范围,我们将其称之为A.选题B.选材 C. 立论D.驳论4.《不能搞“靓女外嫁〞》这则新闻评论标题的功能表达在A.昭示中心论点B.显示客观立场 C. 说明作者态度D.概括论题范围5.《市场急需治“水〞》这则标题的修辞手法为A.比较B.双关 C. 借代D.比喻6.新闻评论工作者强化思想政治修养最根本的目的是A.累积丰富的知识B.提高业务水平和写作能力C. 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D.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7.旨在表达编辑部的主场、观点和态度,结合新闻事件或新闻报道配写的重头评论是A. 观察家评论B. 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C.本报评论员文章D.新闻述评8.按论述方法和方法分类,马克思为《新莱茵报》写的社论《六月革命》属A.阐述型B.启迪型C评价型D.论辩型9.专栏小言论是全部独立的评论体裁中最为轻便而又短小的一种,其字数一般在A.300字左右B.500字左右 C. 800字左右D.1000字左右10.开了以常设栏目播出的口播评论先河的是A.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面对面》B.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C.中央电视台《今日话题》D.中央电视台《新闻透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新闻作品评析复习参考
一,名词解释(3个)【1】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是作者通过内容所表达的某种看法和主张,是新闻事实所体现的基本观点和中心思想,体现作者的见解、意图和倾向。
源于新闻事实,又寓于新闻事实之中。
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是新闻作品内容的核心,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是新闻作品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体现。
【2】新闻敏感是记者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编辑判断作品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
体现了记者善于捕捉、反映生活中的变化和潜在变化的能力,是记者、编辑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
【3】言论类作品:主要指大众传播媒介上的新闻评论类作品。
从发表主题来理解,言论类作品是以观点传播者的身份出现;是一种传者意见的表达,传者既可能代表编辑部,也可能代表传者个人;言论类作品以新近发生或众人关注的事实、问题或现象作为论说对象;是一种说理新闻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日趋多样。
【4】解释性报道也称分析性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主要形式。
是一种背景性新闻,是通过大量使用背景材料,揭示新闻来龙去脉和深层次意义的分析性报道。
在西方新闻报道中,尤其在印刷媒体报道中,解释性报道占有重要地位。
以揭示原因为基本特征,始终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在于提供背景性事实,用事实来解释来龙去脉。
【5】网络新闻专题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科技优势,将文字、图表、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整合使用制作出的专题。
【6】网络访谈是借助互联网平台,邀请嘉宾针对某一事件或主题进行的访谈。
具有多媒体特色。
二,简答(2个)【1】评析新闻作品应遵循的原则1.受众本位原则受众本位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
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新闻事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以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为天职的,忠心耿耿地为实现受众的根本利益息服务的功能,真实、时效、新闻价值的含量、公共兴趣的程度等,都是新闻活动的基本原则和条件。
以受众为本位就是尊重这些新闻规律,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多方面的信息需求,最有效地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
最新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应试题集
最新《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应试题集》1.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题材。
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它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体裁,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和节目的总称。
2.选题:就是选择素要评价的事物或素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
就一篇评论来说,选题就是确定论题,只要是指出的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
3.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
它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4.由头:所谓由头,就是特指据此引发议论、印证论点的事实性材料。
有了典型又恰当的由头,议论也就有了头绪。
5.新闻评论的标题:标题是以醒目的形式刊出,用以提示文章内容的简短文字。
新闻评论的标题是概括或提示评论的议论范围、中心论点或基本倾向的简短文字。
6.易字法:是使用成语、俗语的第一种做法。
是指将约定俗成的成语、俗语、古语等加以改造,用易字的方式,或凸现新的矛盾,或提出新的见解,以此引人注目或发人深思。
7.谐音法:是易字法的特殊形式,即选用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替换成语、俗语中原有的字,使其在具有新的词义的同时别有一种新的意趣。
8.比喻法:是一种用某些具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描绘想要说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以使表述更为生动、鲜明。
9.比拟法:是一种借助于想象力把物比做人或把人比作物的修辞手法,以使标题更具活力或更显新奇。
10.对照法:是一种将两个悬殊巨大的事物、矛盾、现象、做法等放在一起加以比对、形成反差的修辞手法,用以突出标题开阔的思路和辩证的态度。
11.回环法:是一种在词语或句子组合过程中通过有意的颠倒或重复,使其首位呼应的修辞方式,以使标题在“回文”与“连珠”中,别有一番妙趣。
12.寓虚于实:也是虚实结合的一种特殊的说理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评论写作名词解释应试题集》1.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题材。
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它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语、专栏评论、述评、杂文、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等体裁,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的评论文章和节目的总称。
2.选题:就是选择素要评价的事物或素要论述的问题,也就是确定一篇评论所要评论的对象和论述的范围。
就一篇评论来说,选题就是确定论题,只要是指出的是什么问题,是针对什么问题发言的。
3.立论:就是指一篇评论的主要论断或结论。
它是作者对所提出的论题的主要见解,是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起统率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的作用。
4.由头:所谓由头,就是特指据此引发议论、印证论点的事实性材料。
有了典型又恰当的由头,议论也就有了头绪。
5.新闻评论的标题:标题是以醒目的形式刊出,用以提示文章内容的简短文字。
新闻评论的标题是概括或提示评论的议论范围、中心论点或基本倾向的简短文字。
6.易字法:是使用成语、俗语的第一种做法。
是指将约定俗成的成语、俗语、古语等加以改造,用易字的方式,或凸现新的矛盾,或提出新的见解,以此引人注目或发人深思。
7.谐音法:是易字法的特殊形式,即选用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替换成语、俗语中原有的字,使其在具有新的词义的同时别有一种新的意趣。
8.比喻法:是一种用某些具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描绘想要说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以使表述更为生动、鲜明。
9.比拟法:是一种借助于想象力把物比做人或把人比作物的修辞手法,以使标题更具活力或更显新奇。
10.对照法:是一种将两个悬殊巨大的事物、矛盾、现象、做法等放在一起加以比对、形成反差的修辞手法,用以突出标题开阔的思路和辩证的态度。
11.回环法:是一种在词语或句子组合过程中通过有意的颠倒或重复,使其首位呼应的修辞方式,以使标题在“回文”与“连珠”中,别有一番妙趣。
12.寓虚于实:也是虚实结合的一种特殊的说理方法。
它不是通常采用的直截了当地讲道理,而是一种寓理于事,寓思想、见解道理与客观事实或典型论据的叙述之中的论述方法。
13.算账说理:正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统计、推演、比较和折合计算,进而对事物作出说明和判断,找出其内在联系,揭示其本质意义的一种科学的分析说理的方法。
14.折合算账:所谓折合算账,就是将一个事物的量用另一个事物的量来表示,旨在将抽象的数字折合成有形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东西,从而缩小数字与读者的距离。
15.比较分析法: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比较和具体分析来论证或说明论点,就是运用马列主义的辩证分析方法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中去正确理解和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的科学的分析方法。
16.论辩交锋法:论辩交锋就是通过思想交锋、辩论和批驳,在辨明是非的基础上讲述道理的一种说理方法。
17.虚实结合:即说理论述应当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本质上讲,虚实结合就是现象与本质的结合,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政治和业务的结合。
18.归纳式结构: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先结论后分论的结构方式。
一般先摆出作者的观点,然后围绕这一观点引入事实或材料,并分别加以论证。
19.并列式结构:是一种将总论分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然后分别进行论证的结构方式。
以平行的方式安排观点和材料,使评论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和较为丰富的内涵。
20.递进式结构:是一种对论题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分析的结构方式。
这类结构的评论,其各个层次间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每层都既是上一层次的总结,又是下一层次的铺垫,有助于受众了解事物的本质或问题的实质。
21.演绎式结构:是一种从观点到材料,先结论后分论的结构方式,一般先搬出作者的观点,然后围绕这一观点引入事实或材料,并分别加以论证。
22.本论:是由文章的中心或主体部分,在评论中称为本论,通常用来容纳评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是支撑全文的主干。
23.新闻评论的文采:主要指文风问题。
不仅是语言文字的技巧问题,同作者的写作态度和思想也有密切的关系,也是作者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反映,所以文采也是党风、学风密切相关。
24.深入浅出:就是把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平易通俗的论述结合起来。
25.“零度风格”理论:意思是说理的文章不应当带有感情色彩,应当是纯客观的、不动声色、不带感情的。
其实这是一种歪曲,起码是误解,而实际上是难以做到的。
26.社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
它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目的旗帜。
27.评论员文章: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常用的属于中型的重头评论,其规格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喉舌作用。
其形式主要有:本报评论员文章、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
28.本报评论员文章:由本报评论员撰写或以本报评论员名义发表的评论员文章。
它作为结合新闻事件或新闻报道配写的重头评论,旨在体现编辑部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29.观察家评论:为评论员文章的另一种形式。
通常用于重要的时事评论。
以观察家的身份出现,使得评论显得客观和具有权威性。
30.短评:是一种简短而灵便的评论形式,在发表时有署名与不署名两种。
署名短评以个人身份发言,形式自由、手法多样,随着专栏评论的发言,近年来逐渐纳入各种评论专栏之中;不署名的短评代表编辑部发言,它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和政策,就现实生活或实际工作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发表议论和看法。
与社论、评论员文章等代表媒介编辑部大、中型评论相比,它在评析范围、理论角度、结构及篇幅等方面更加小而集中,是编辑部评论中比较短小、灵便的一种体裁。
31.编者按语:是一种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的画龙点睛式的简短的编者评论,是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等各类新闻传播媒介的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评介、批注、建议或说明性的文字,是新闻媒介的编者专用及常用的一种发言方式。
32.文中按语:又称文间按语,是报刊上独有的按语形式。
它与新闻报道或文稿既有配合的关系,又有渗透的关系,通常直接插入文中,附在报道或文稿的某句话、某段文字后面,就报道或文稿中的词语、提法、内容等做出评点批注,诠释补充,或修正错误,提出希望等,以帮助读者领会文意、加深认识,或避免传播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33.编后:又称编余、编后小议、编后记等,在广播、电视中称为编后话。
它依附于新闻报道或文稿之后,是编者依托报道有感而发的一种抒情、联想与议论性文字。
其作用在于补充或深化报道主题或文稿的中心思想,在帮助受众理解报道或文稿的同时,增加其内涵的深度、广度与力度。
34.说明性按语:是编者对新闻或文稿所加的说明或提示性文字,用以介绍作者身份,交代事件背景,说明有关情况,表明刊载目的等,以引起人们的重视或兴趣,帮助人们了解及理解新闻或文稿。
35.政论性按语:是编者对新闻后文稿所加的评价或议论性文字,用以提纲挈领地点明报道的中心思想,传达最新的指示精神,划清是非界限或政策界限,或运用褒贬评议、引申生发等形式,通过个别启示一般。
36.注释性按语:是编者对新闻或文稿中某些词语或资料所加的解释性文字,用以解释某些难懂的名词或术语,介绍文中所提到的某些资料的情况,帮助读者领会文意。
37.专栏评论:是指在报纸固定版面上特定的专门栏目中发表的评论,具有群言型、稳定性和时代感等特点。
38.专栏小言论:是指设在报纸要闻版的短小的群言型言论专栏中发表的新闻性较强的小型化言论。
39.论坛评论:是介于评论员文章与小言论之间的一种言论文体,是一种群言型的和风细雨式的为读者易于接受的针对性、思想性和理论性较强的署名评论,侧重于从思想文体入手,给人以启迪。
40.经济漫谈:是专栏评论中的重要品种,是一种涉猎日常经济工作和社会经济生活,新闻性与政论性相结合的短小精悍的署名经济评论。
41.赞誉式专栏评论:是一种运用赞誉方式进行表述和评论的专栏式言论。
其任务在于通过对先进典型的赞誉评价,扶持正气,鼓舞干劲,表彰先进,倡导新风,肯定新鲜经验,唱响主旋律,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42.针砭式专栏评论:即针对社会弊端、不良风气、错误思潮以及封建残余思想和殖民文化影响,运用针砭方式进行表述和评论的专栏言论。
43.论辩式专栏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出现的不良思想苗头或偏颇见解,及时运用辩证或辩论的方式进行说理分析,以明辨是非的专栏评论。
44.随感式专栏评论:是指以随感进行表述的专栏言论,旨在针对现实生活中各种问题或困惑,通过提醒、呼吁、启迪、期待等方式,明确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预见或建议,以唤起人们的注意,及早地引导舆论,推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设。
45.述评:又称记者述评或新闻述评,是新闻宣传领域中的一种边缘体裁。
它介于新闻报道和评论之间,兼有二者的优势。
既有报道事实,又对新闻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析,有述有评,评述结合,以评为本。
46.工作述评:顾名思义是针对实际工作中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进行评述的。
47.形势述评:是对国内外形势,包括政治形势、经济形势以及其他领域的形势的述评。
内容所及可以是全局的形势,也可以使局部的,一个时期的某地区或某条战线上的形势,写法上多着眼于形势的变化与转折,或问题与动向,注重全面与重点的结合。
48.事件述评:主要是对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或某些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进行述评。
写法上,记者根据自己直接调查和掌握的材料,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49.思想述评:主要是评述当前思想领域中的事件和问题,侧重于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状况的分析。
通过述评,引导人们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0.杂文: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还具有政论的性质。
杂文兼有文学和政论的特点,是介于文学和争论之间的一种边缘体裁。
也可以说,杂文是一种特殊的政论,文艺性的政论。
51.“移人情”:这是鲁迅对杂文作用的一种认识,所谓“移人情”就是杂文除了生动活泼的风格外,还要有切实的、意味深长的内容,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思想。
52.“画眼睛”:是杂文的一种表述方法,其意思是在分析说理的时候,要抓住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特点,要看到问题的实质,不在细枝末节上浪费笔墨。
53.广播评论:从体裁角度看,广播评论是按照广播传播的特点,以便于口说耳听的方式撰写、制作和播出的新闻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广播新闻体裁。
54.广播谈话:作为广播评论的一种形式,广播谈话是说,听双方平等的谈话评论。
谈话体是它的母语,说、听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则是它的本质属性。
55.口头评论:专指由评论撰稿人自己播讲的评论形式,是与由播音员播送的评论相区别的另一种广播评论。
56.录音评论:是以音响为表现内容的必要材料或手段的广播评论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