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之分析作品结构和思路
分析散文结构鉴赏技巧
![分析散文结构鉴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1613c4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3.png)
2.圈—— 圈点勾画,抓关键句 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每一段的起始 句、收束句,这些地方往往被作者安排上中心句,以起到总领或收 束内容的作用。
第三板块
考点突破
课时作业
3.标—— 标示段意,显露脉络 结合找出的中心句、关键句,归纳概括每一段的段意,这样就 能把握文章的脉络,从而提纲挈领,总览全文。 4.理—— 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重视具有前后衔接、 勾连、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如 分号、冒号、句号等。
(取材于苏菲的同名散文)
第三板块
考点突破
课时作业
★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 谋篇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板块
考点突破
课时作业
[典例剖析] 1.(2015·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说起梅花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 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 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不少,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 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 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 胎”。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
第三板块
考点突破
课时作业
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 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详半天, 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 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散文理清结构思路类鉴赏++课件68张+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散文理清结构思路类鉴赏++课件68张+](https://img.taocdn.com/s3/m/350c941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69.png)
第二种是相并关系,主要是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一般通过并列 式和对比式展现内容。
第三种是相属关系,主要有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3、最后,掌握行文构思技巧及作用。
三、设问方式
(一)直接考查(明考型): 直接梳理文章思路
(2012·重庆高考)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 写作思路。 (2012·大纲卷)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
缘由:有些文章往往由一个故事(事件、人物)引出,然后围绕这 个事件(或人物)生发开去,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个引出见解的故事 或事件即为由头。
2020年全国III卷《记忆里的光》第9题 9.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2.梳理行文脉络
(1)从概括段意、划分层次入手 勾画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
(二 ) 线索解题方法
(五)定“神”看“线” 阅读文章时,先从中心思想的高度去审视、把握文章的线索,这种方法适应范
围最广。 《藤野先生》 作者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之间的事,抒发了作者对于藤野先生 的怀念之情,也赞扬了藤野先生他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 高尚品质。 回忆藤野先生——追述自己当年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 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惜别)。 暗线: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其次,针对情绪变化,寻找表现心理变化的词语“心 里颇不宁静”“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再从 中提炼心理词,加以组合即可。
02
高考散文
一、散文思路结构
散文思路结构类型
状物抒情 类散文
写景叙事 类散文
散文结构思路技巧
![散文结构思路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a25b997102de2bd96058889.png)
▪ 开头:我的文学梦从水缸萌芽。
▪ 结尾:我的文学梦在等待和追求中变 成了奇迹般的现实。
▪ (首尾照应)
▪ 中间:起因——本质——意义 ▪ 全文思路:递进式结构
文章是围绕“水缸里的蚌壳”展开的,请梳 理作者的思路。(6分)
参考答案:
文章主体运用了递进式结构;开头直接点题, 写出“我的文学梦从水缸萌芽”;接着回 忆小时候对蚌壳仙女的想象;中间写这份 小时候的想象对人成年后的影响,最后写 “我的文学梦在等待和追求中变成了奇迹 般的现实”。
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
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
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
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
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
,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
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方式三:文章运用总分总结构,先总 写……,再分为……,最后又总写……
方式四:①……②……③……
▪ 实例:2017全国卷2:《窗子以外》林徽因
▪ 开头: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 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
: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
散文结构思路技巧
一、要求: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所谓结构,就是文本中段落与段落间的关
系。有并列、承接、递进、总分、因果、条 件、转折等关系。
所谓思路,就是作者对整篇文章结构的总 体设计和安排。
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除了可直接解答结 构层次方面的题目,更重要的是,可通过分 析结构层次,进一步强化对文章内容思想情 感的整体把握和准确筛选出重要内容。
【寒假专题】散文阅读专项(解析版)
![【寒假专题】散文阅读专项(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e633b3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2.png)
专题07 散文阅读(考点剖析+对点训练)考点剖析一、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1.整体把握第一步:通读,把握全貌。
抒情散文看情感变化;叙事散文看叙述的事件;记游散文看时空的变化。
第二步:段读,概括大意。
以段为单位细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表示出来,看出文章思路。
第三步:分层,理清关系。
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2.寻找线索并分析作用①寻找线索的方法。
a.明确常见线索类型。
游踪、事物、时间、情感,事件的发展等。
b.抓住关键位置。
如文章的标题,或者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或者议论抒情部分等。
②分析线索的作用线索有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揭示主题等作用。
3.分析语段的作用①在内容主题方面。
内容角度,要考虑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作用。
主题角度,考虑对主题的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
②在结构思路方面。
考虑有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做铺垫、照应、过渡、总结上文等作用。
③在表达效果方面。
考虑表现手法、构思写法和表达效果,以及读者情感(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发人深思等)。
二、概括内容,分析形象1.归纳主旨“五抓手”①抓文章标题。
有的标题概括文章的中心,从而体现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②抓开头结尾。
有的开篇点题,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主旨,有的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③抓议论抒情。
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效果。
④抓段意层意。
有的主旨隐含在人物、景物、事件或者文章各部分之中,要做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
⑤抓写作背景。
有的文章主旨还需要了解、分析相关时代背景,了解其时代意义。
2.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①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分析。
②从对人物的描写中概括分析。
③从作者的抒情议论中概括分析。
三、鉴赏散文的语言和手法1.理解意蕴第一步:理解字面义。
看其自身意义,看其有无修辞,看其内部结构。
第二步:看其在句中的搭配成分,看上下文有无提示。
第三步:含蓄的词句,可能包含多层含义,要结合情感、主旨多角度进行分析。
高考语文文学类专题之散文阅读分析作品思路结构(课件)
![高考语文文学类专题之散文阅读分析作品思路结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efb269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9.png)
99
穿过五彩斑斓的矮树林,满地的落叶在脚下咔嚓咔嚓作响,像是大地絮 絮地向我们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没有其他参观的人,雨雾横亘处传出间歇 的啁啾鸟鸣。大家无意言谈,都静静地品尝着悠远的诗意。我仿佛看见一个 忧郁的白衣少女,正沿着落叶铺满的小路缓缓地走来,她就是达吉雅娜,我 最钟爱的女性。1824年普希金遭受当局的迫害,被押解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 流放,他在这里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重要章节。记得在大学中文 系读书的时候,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有的同学 不喜欢她,认为她拒绝奥涅金的求爱,是为了维护她贵妇人的名声与地位而 压抑本性;我却以为她拒绝奥涅金,是因为她看透了奥涅金只是在追求围绕 她贵妇人身份的显赫与虚荣,而那些正是达吉雅娜所厌恶的。她的感情真挚、 道德纯洁、性格坚忍,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
66
解题步骤
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 审题要关注三点:①句段位置;②答题方向;③提示或暗示性语言。其 中“答题方向”最重要,如笼统地问有何作用(妙处)或为什么要从××写起, 这是综合问,需要从内容、结构、表达等多角度回答。如只问结构上的作用, 则只需从结构上作答。 第二步,阅读句段本身,抓住位置考虑 在整体把握全文思路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所给句段本身,通过阅读,明确 它写了什么,主要包括陈述对象是什么、怎样陈述的、作者表达的感情是什 么等。另外,还要关注它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突出特点。 最后,还要考虑句段在文中的位置,因为位置不同,作用就不同。因此, 需要掌握处在不同位置的句段的作用。
22
知识图解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9dc122b9f3f90f77c61b91.png)
2011届高考第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考纲解读】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文章作者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是正确准确理解文意的关键。
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的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
阅读时,只有把握好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段内各句群之间的层次关系,才能真正理解文章、把握好文章的行文思路,进而对文章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
“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可以将其分解成下列几个方面:1、能够分析段内的结构层次;2、能够分析全文的结构层次;3、能够根据要求对各层次进行归纳整理;[来源:学§科§网]4、能够分析文章材料的组织方式;5、能够分析材料与材料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6、能够分析文章主旨形成的过程。
【典型例题1】[来源:Z。
xx。
]例如《在山阴道上》第3-①题:简析《在山阴道上》谋篇布局的技巧。
【解析】虽然这道题考查的是技巧,但指的是“谋篇布局”的技巧,因此必须考虑到作品的思路与结构,即文章材料是如何选择、安排的,层次如如何推进的。
这主要体现在:1、剪裁别具匠心。
文章虽重在参观鲁迅故居,但融合了作者的所感所思和鲁迅作品的一些内容,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主旨。
2、两条线索组织材料。
明线是作者的游程,暗线是追寻精神家园和赞颂鲁迅精神,明暗交错,相互映衬,完美表现主题。
【典型例题2】例如《乱世中的美神》第2题:文中多次提到那个“孙姓女孩”,有什么作用?【解析】文章之所以多次提到那个“孙姓女孩”,是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不无关系。
作者为了表现李清照不为当时任何人理解,突出李清照这样一个有文化有气节有人格追求的女子的孤独与悲哀,就多次用“孙姓女孩”来和李清照做对比,形成反面衬托的效果。
这题考查的是作品材料运用的效果,也就要求我们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匠心。
[来源:学科网ZXXK]【典型例题3】例如《江南的冬景》第3题:作者描写江南的冬景,却从北国的冬天写起,这样安排材料好不好?请简析。
散文结构知识点归纳总结
![散文结构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4ef893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f.png)
散文结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引言:散文是一种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中的文体形式,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
本文将对散文的结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散文作品。
二、起承转合结构:散文作品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即由引子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进而展开承接部分,然后进行情节或主题的转折,最后达到合理的结尾。
这种结构可以使散文更具有情节衔接和逻辑性。
三、开头部分:散文作品的开头部分通常通过生动的描写、引用名句或者提出问题等方式引起读者的兴趣。
充分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能够让散文更加生动。
四、主体部分:散文的主体部分是对主题或情节的进一步展开和描述,可以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方式来呈现。
在主体部分中,作者可以选取具体的事例、故事或者历史典故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以增加说服力和吸引力。
五、转折部分:散文作品中的转折部分起着连接前后段落的作用,常常采用对比、对立、转折等方式呈现。
转折部分能够加强情节的展开,激发读者思考,并起到烘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六、结尾部分:散文作品的结尾部分是对主题的总结和展望,既可以呈现出笔触的回归、心境的变换,也可以通过问答、反问等形式引发读者的思考。
合理的结尾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语言表达:散文作品中的语言表达要求准确、精炼,既要符合语法规则,又要有一定的声调和韵律。
适时运用修辞手法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但不宜过分追求华丽的文字而影响了内容的清晰度。
八、段落结构:散文作品的段落结构要求清晰,每一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情节。
段落之间的过渡要流畅自然,使整篇文章具有良好的连贯性。
九、篇章结构:散文作品整体的篇章结构要有层次感,层层递进,紧密衔接。
适当的分节和段落划分可以使阅读更加舒适,有助于读者抓住重点和理解整个作品的脉络。
十、总结:散文作品的结构是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吸引力的关键要素。
通过合理的起承转合,精细的语言表达以及清晰的段落和篇章结构,散文作品能够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如何分析和解读散文
![如何分析和解读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b25aa56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a.png)
如何分析和解读散文散文是一种以故事、记叙、抒情等方式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分析和解读散文需要细致的阅读和理解,下面将介绍如何进行散文的分析和解读。
一、背景了解在分析和解读散文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散文的背景。
这包括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文化背景等。
通过了解作者的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创作散文的动机以及作品中所反映的主题和情感。
二、整体把握分析和解读散文时,需要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结构和主题。
可以通过阅读全文,了解故事的起伏、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形象塑造以及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感情。
要注意作品的主旨及其在全文中的呈现方式,以及作者通过语言和修辞手法来表达观点和情感。
三、解读文本对于散文中的某句话、某段落或某一节,可以进行详细的解读。
首先需要理解文字的表面含义,再深入挖掘其中的隐含意义和象征意义。
可以分析字词的选用、句子的结构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从而揭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也要注意作者使用的语言风格和句子节奏,以及散文所涉及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等。
四、比较、对照通过对比和对照,可以更好地理解散文中的意义和价值。
可以与其他的散文作品进行比较,找出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从中寻找共同的主题和风格特点。
也可以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对照,分析散文在整个文学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
此外,还可以将散文与现实生活进行对比,思考散文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和启示。
五、主题探索散文中的主题多种多样,可以是对人生、自然、爱情等的思考和表达。
分析和解读散文时,要尝试理解作品中所体现的主题,并进行思考和探索。
可以思考散文对当代生活的启示和价值,以及对自身的影响和反思,进而构建自己的心灵世界。
六、个人观点在分析和解读散文之后,可以对作品发表个人观点。
个人观点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经过深入思考和理解后进行表达。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进行评价,思考散文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以及对文学发展的贡献。
通过以上的步骤,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解读散文作品。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分析行文思路与线索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分析行文思路与线索](https://img.taocdn.com/s3/m/20e57c1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2.png)
• (4)其次,分析行文线索。
• 明线索:
• 线索是关涉散文结构的一个关键内容,它是梳理行文思路时的一个重要参 考。
• 找线索: • ① 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 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 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 变化为线索。阅读时抓住线索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散文的结构形式
• 结构是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谋篇布局)、行文线索以 及段落的安排与段落间的关系。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 感情的路径、脉络。 • “分析作品结构”,要求考生对作品的整体构思和行文方式进行剖析,明确 其作用。高考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查散文的结构:一是从线索(如感情线索 、事件线索、人物线索、景物线索、行程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等)入手 ,分析其在组织材料、叙述事件、表达主旨等方面起到的作用;二是从某个局 部(如开头、结尾、过渡句段)入手,分析其在整个篇章中的作用。 • 散文结构形式举例:
• 一点不错,尽管灯节是古老传统,但人,毕竟是80年代的人,现代人最仰 慕的还是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啊!
• 兴尽欲归时,在长街的拐角处,却又见到了一幅教我怦然心动的景象—— 一间小木楼的门窗呀地一声启开,一根长竿软软地伸将出来,竹竿头上,滴 溜溜地悬了一盏八角宫灯,那宫灯虽小,款式却玲珑剔透,做工也极精致细 巧。一时间,我没看清灯壁上那悠悠旋转的花卉图样,只觉得像飘过去一簇 飞花,一团流云……
写两件以上的事,写完一件再写一件,各事件之间以特定的方式联 系起来;事件间或层层深化,或互相映衬,或互相对比,或相互反 复、强调。如川端康成的散文《我在美丽的日本》等。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散文阅读4大考点5例题详解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散文阅读4大考点5例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9769d2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b.png)
4大考点+5例题详解★知识划重点★一、把握文章结构,梳理文章思路散文所表达的内容总是会按照特定的顺序展开,结构只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
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可采用以下技巧:1.抓住线索,理清思路。
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如能找出贯串全文的线索,就能很快理清文章的思路。
散文的线索类型主要有:具体事物线、人物线、中心事件线、思想感情变化线、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线、作者的所见所闻线等。
2.划分层次,概括要点。
要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逐段分析文章的段意,弄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再看哪些段落集中表达一个意思,划分出层次,理清文章各个段落之间的联系等内容。
二、分析文章标题、首段、中间段、结尾段的作用散文标题的作用: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成为文章的线索。
局部段落的作用:散文作品中总会有一些特殊段落,这主要指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段落,如开头段和结尾段,或是叙述中的插入段。
从高考命题来看,常会就这些特殊段落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设题。
开头段的作用: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中间段的作用: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结尾段的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插入段的作用: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印证关系;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补充说明作用;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
另外,它在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备考2021】散文题型总结
![【备考2021】散文题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f40fd1df705cc1754270976.png)
散文题型总结(二模)一、分析作品的结构思路1.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6分)(新高考卷《建水记》)【解析】很多散文都以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尤其是游记类散文,游的过程,既是空间转换的过程,也是时间推移的过程。
而本文的时间线索并不是一般的与空间结合在一起的时间线索,而是叙述者思想的线索,叙述者用思想把建水的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
【答案】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展开对建水的描写,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依次写穿过城门,经过街道、市场、胡同小巷,最后进入家庭院落: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2.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全国卷3《记忆里的光》)【审题】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方向本题考查散文的标题。
一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理解:标题本身包含的意义;标题的主旨意义;标题的情感意义;标题的结构意义。
可以根据标题的内容指向带到文中具体分析,按方向进行概括。
【答案】①含义:“记忆里的光”,指火车头上“光芒闪烁的图标”,即镰刀锤头,是本文的核心意象;②结构:“记忆里的光”是全文的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串联起“我”少年、青年、中年的人生片段,每一片段都同“镰刀和锤头”相关。
③主旨:以“全科人”的身份表达出“我”对“镰刀锤头”的深厚感情,呼应题目,升华主题。
3.《羊城晚报》曾经评价作者的创作“颇具年代感”,请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分析。
(6 分)(苏州0模《在梧州看水》)【审题】年代感:①指年代久远②选取不同年代【答案】①选材具有年代感:作者选取梧州典型风物和生活光景进行叙写:写“鸳江春泛”、洪水侵街、茶楼喝茶等场景描写或生活方式2分;①结构具有年代感:作者以时间为线索(以时间为序):组合了三个不同时期的人事物,按照从童年——参加工作——人到中年的顺序,呈现梧州的过去与现在2分;③情感表达具有年代感:表达了作者不同年代的感受和认识1分,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梧州发展变化快的赞美1分。
散文的叙述结构与逻辑
![散文的叙述结构与逻辑](https://img.taocdn.com/s3/m/a313080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5.png)
散文的叙述结构与逻辑散文是一种富有个体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然而,散文的叙述结构和逻辑仍然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意图并感受到作品的内在魅力。
本文将探讨散文的叙述结构与逻辑,并分析它们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
1. 引言段散文通常以引言段开始,引发读者的兴趣并引入主题。
引言段可能采用各种形式,例如描述、对话、引用或问题提出。
无论形式如何,引言段都应该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继续阅读的愿望。
2. 内容发展在散文的主体部分,作者将展开叙述并逐渐发展主题。
为了使故事或思想更加生动和吸引人,作者可以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隐喻、对比等。
此外,作者还可以通过详细的描写、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来让读者对故事或主题产生共鸣。
3. 结构转折在散文的叙述中,适当的结构转折可以使叙事更加精彩有趣。
作者可以引入意外事件、改变时间或空间顺序,或者突出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这种转折可以打破故事的平衡,增加紧张感,并引导读者更加关注故事的发展。
4. 主题总结在散文的结尾,作者通常会通过总结和回顾主题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可以通过简短的总结陈述、反思或展望的方式来实现。
主题总结应该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并使读者对故事的意义有所体会。
5. 逻辑连接在整篇散文中,逻辑连接是确保叙述连贯性和流畅性的重要因素。
作者应该善于使用连接词、关联词和过渡词来引导读者理解不同段落之间的关系。
逻辑连接的运用可以使散文的叙述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总结:散文作为一种个性化的文学形式,其叙述结构与逻辑对于其艺术价值的体现至关重要。
通过引言段、内容发展、结构转折、主题总结和逻辑连接的巧妙运用,作者可以向读者传达深思熟虑的思想和感情。
在阅读散文时,读者也应该注意散文的叙述结构与逻辑,以更好地领悟散文的内在意义。
(最新整理)散文阅读之结构思路
![(最新整理)散文阅读之结构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e6280e37ad51f01dc381f138.png)
知识链接:1、散文的一般思路是:缘起→描述
(对象)→联想→感悟。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行文
思路。写景叙事类散文多按照时间、空间、中心事
件顺序进行,而状物抒情类散文多以某一事物、某
种感情为线索安排思路,议论性散文多以逻辑认识
为序。2、理清思路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抓结构层
次202,1/7抓/26 文章线索,抓叙述顺序。
4、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 力的领悟
• 5、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
• 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 精神的发掘
• 7、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 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021/7/26
3
知识点说明(阅读全品P119页)
1.思路:是作者在文章中围绕一个中心点,由 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表达思想内容的思 维过程。
2021/7/26
11
答题指导:行文思路往往与作者的立意和构思密 切相关。首先要对文章内容层次有个大致的切分, 然后进行内容概括。概括时必须从某一恰当的角度 (事物、情感、事件、时空变化等)出发。表述时 最好采用“先写……再写……最后写……”(或者开头 写……中间写……结尾写……①……②……③…… )的句式。
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
月星辰中,在梦中。
2021/7/26
17
关键句
⑥我终于明白挂钟上的时间和手表里的时间 只是时间的一个表象而已,它存在于更丰 富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 就会行我走们和。时我间们如和同时一间对如伴同侣,一相对依伴相侣偎,相 依相偎着着,不,朽不的朽它的会它在会我在们我不知们不不觉知间不,觉间, 引领着引我领着们我一们直一走直到走地到老地天老天荒荒。。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2——结构思路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2——结构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13e0ccf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6b.png)
高考文学类(散文)文本阅读 2 ——结构思路+例题分析【知识梳理】散文的结构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内容的外在体现。
通常包括文章整体结构、段落结构、段与篇的逻辑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等。
主要题型分四大类:整体——把握文章组织材料的线索,分析散文线索的类型和作用;梳理文章的思路脉络;文章谋篇布局思路。
局部——分析句段在文中的作用(需了解散文结构组织的技巧)。
一、题型1——行文线索分析(一)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脉络。
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
它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
文章中所用的各种材料,犹如一粒粒散珠,只有用线索把它们串起来,才能成为光彩照人的珠链。
(二)散文常见的线索类型及作用:(三)分析线索作用的思路第一步——“定线索”第二步——“两个角度”分析线索作用二、题型2——行文思路的分析(一)分析散文结构思路主要涉及分析综合能力,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首先梳理清楚作品结构思路,才能理解散文内容。
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
高考考查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又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即明考型),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即暗考型),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二)行文思路行文思路是作者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回答的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
(三)行文思路分析的思路1.划分层次法——给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
(先写……再写……接着写……最后写……)。
2.寻找线索法——先找出文章线索,再按照线索归纳梳理。
(文章紧扣……展开叙事,先写……再写……最后写……)3.心理词(感情词)组合法——结合文本的层次或线索,以心理(感情)变化为突破口,用心理词(感情词)串起合理的先后顺序。
有的心理词(感情词)可从原文中检索,有的则需要自己概括加工。
散文 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
![散文 分析文章结构 把握文章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262c7d0ea32d7375a4178043.png)
结构作用题答题要点:
1.首先要看提问语句的位置,根据位置定作用。
2.这类题目一般都会有提示要分内容和结构两面回答, 尤其是散文中一些描写性的语句,更要从文句本身的内 容和其与上下文的关系两个方面作出解说。
3.答题要看赋分。2分的提问可以简略作答,如只答出 承上启下即可。4分的提问则回答要更细致全面一些,如 可以把承上的内容和启下的内容答出来。
③—⑩段分写:③④⑤段写作者为鲁迅守 灵时的所见所感;⑥—⑩段写作者回忆幼时 瞻仰孙中山先生是的所见所感及对自己的深 远影响。
⑾⑿两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照应标题。
2.第①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试 作简要分析。
(1)自然引起下文对三位死人的回忆;
(2)与下文内容形成对比(抑扬),突出了对伟 人的敬意。
隐含了作者希望摆脱羁束的思想和做 人要坦白真诚的观点,这些文字让人读 来饶有兴味,自然引出下面对所谓“仙 家的或凡间的”隐身衣的评说。
2.文中引用《儒林外史》中“王太 太”和《堂吉诃德》中“桑丘”的例 子,有什么用意?
将王太太的浮夸造作与桑丘不装斯文、 不讲礼数的生活状态进行对比,意在 表现“卑微”这种“隐身衣”,可以 让人拥有自由的生活,率真的个性, 而财富地位却可能让人变得虚伪造作, 愚蠢可笑。
6、 这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的文 章,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回忆十多 年前瞻仰孙中山先生遗体等有关情 况。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 作简要分析。(6分)
衬托:用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 衬托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用作者 孩提时代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慕衬托 跛脚小孩对鲁迅先生的敬慕。
《隐身衣》
1.文章开头写作者夫妇“说废话玩 儿”,这些“废话”隐含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和观点?这些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 用?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散文常见考点的解题方法 课件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散文常见考点的解题方法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8b4d6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3.png)
④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
构思 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 技巧 设置悬念、制造波澜等。
考查方式2:句段结构作用
【2023·全国甲卷《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巴金)】 9.这篇随笔的最后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的生活见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 本简要分析。
【答案】 (1)这是联想,由轮船上的机器联想到上海的建筑所用的机器,二者 都体现机器的力量,具有相似性。 (2)拓展文章的广度,丰富其内容。 (3)由“我”一个人的喜悦,拓展到“许多人”的喜悦,表明对机器 力量的欣赏是普遍存在的,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022·北京卷《这城市已融入我的生命》(谢冕)】 18.作者在文章第六段中叙写了家乡的生活,请简要分析这部分内容在全文中的作 用。
写了什么
内容
概括
怎么写
手法
分析
五个基本问题
表达了什么
情感
揣摩
为什么写
主旨
探究
我们怎么看
意蕴
鉴赏
读懂散文的基本方法
1.找散文要素。掌握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 过、结果),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演变性质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2.理散文顺序。注意研究记叙的顺序(顺叙、插叙、倒叙),研究文章怎 样过渡和照应,如何开头和结尾。 3.抓散文线索。线索是情节发展的脉络,线索的作用在于联系事件和场 面,贯串情节。 4.品散文情感。抒情散文着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都 包含在字里行间。 5.析散文哲理。就是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散文的抒情,总是在叙 事、咏物的基础上进行,常说的见物思情就是这个道理。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抒写这种体验感的?请简
要分析。(6分)知 识 建 构 散文的特点高考命题点
高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高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466eca87e87101f69e3195a9.png)
高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分析作品结构是江苏卷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
江苏卷在这一考点上主要命题特点有:①命题切入口小。
试题一般不要求分析全篇结构,而是选择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段落或句子来考查。
②命题角度有直接考和综合考两种。
直接考,就是直接问某段(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综合考,就是把结构分析和内容主旨解析以及表达特点放在一起考查。
2019高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二、复习预习整体构思(布局谋篇),包括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材料的组织文章在结构上有三种层次关系。
第一种是相承,它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通常表现为: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
第二种是相并,它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通常有并列式、对比式等。
第三种是相属,它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材料组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③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组织材料,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
需要指出的是,组织材料的方式常常是线索本身;有时材料组织的呈现形式可以从全文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构思篇章的技巧有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2019高考散文阅读专题教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行文线索(1)明线索。
线索是关涉散文结构的一个关键内容,它是梳理行文思路时的一个重要参考。
散文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形散而神不散,这里的“神”体现在结构上就是线索,“一根思想的红线串起生活的珍珠”。
散文的常用线索有感情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思绪线索、景物线索、行程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等。
复杂的文章,线索不止一条。
(2)找线索。
一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
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为线索。
散文鉴赏技巧
![散文鉴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59c729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7.png)
散文鉴赏技巧散文是一种富有个人色彩和情感表达的文学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鉴赏散文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下面将介绍几种散文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散文作品。
1. 了解作者和背景在鉴赏散文之前,首先要了解作者的背景和写作时期,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倾向以及社会环境都会对散文的创作产生影响。
通过了解作者的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2. 分析散文结构散文的结构是作品的骨架,了解散文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手法。
注意散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分析文章的主题、情感表达以及行文逻辑。
了解散文的结构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体验作品的情感、思想和美感。
3. 品味语言和修辞手法散文是文学的艺术形式,对于语言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尤为重要。
在鉴赏散文时,我们要留意作者使用的词汇和句式,体会作者通过语言的选择和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例如,作者通过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的独特风格和艺术追求。
4. 体会情感和思想的抒发散文是作者情感和思想的抒发之地,通过散文我们可以倾听作者的内心呼唤和情感表达。
在鉴赏散文时,我们要用心去感受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通过体会、思考和感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所传递的信息和价值。
5. 品味文学意境散文作品往往以独特的意境和氛围融入读者的心灵,我们要用心去品味作品所营造的文学意境。
散文常常通过精巧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营造出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审美境界。
在鉴赏散文时,我们要放松心情,用想象力去感受作者创造的意境,与作品产生共鸣。
总之,散文鉴赏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和技巧。
通过了解作者和背景、分析散文结构、品味语言和修辞手法、体会情感和思想的抒发以及品味文学意境,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散文作品,领略其中的美学价值。
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借散文的力量,感悟生活的真谛,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如何理解和分析散文作品
![如何理解和分析散文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a679ce7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a.png)
如何理解和分析散文作品散文作品是一种以散文形式书写而成的文学作品,主要以抒发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观点为目的。
理解和分析散文作品需要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下面将从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文体特点散文作品是散文体裁中的一种,与诗歌和小说不同,它通常以散文的语言形式展现。
它没有严格的韵律和押韵要求,但要求语言流畅、连贯、富有表现力。
散文作品通常以散述、描写、抒发情感等手法呈现,通过文字的运用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感受。
二、主题思想散文作品可以表现各种主题思想,如人生哲理、社会现象、家国情怀等。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视角,散文作品能够引发读者共鸣,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情感。
理解散文作品时,需要注意作者表达的核心思想,并分析作者通过哪些手法将思想传递给读者。
三、意象与修辞散文作品中常常使用意象和修辞来丰富作品的艺术性。
意象是通过具体形象的描写来表达抽象和深刻的含义。
修辞则是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解读散文作品时,需要注意作者所运用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析其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四、结构与语言散文作品的结构多种多样,可以是连贯的叙述结构,也可以是碎片化的片段结构。
作者通常通过段落的划分和语言的运用来展示作品的整体结构和内在逻辑,这需要读者有辨别能力和思维逻辑性。
在理解和分析散文作品时,需要注意作者的叙事方式、行文节奏以及语言运用的特点。
总之,理解和分析散文作品需要综合运用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的能力,注重把握作品的文体特点、主题思想、意象与修辞以及结构与语言等方面。
通过对作品的深入分析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提升自己的审美和欣赏水平。
这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散文作品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题步骤
• 1.明——明确文体,把握全貌。 • 2.圈——圈点勾画,抓关键句:特别关注文章的
开头、结尾,每一段的起始句、收束句。
• 3.标——标示段意,显露脉络。 • 4.理——理清思路,把握结构:重视具有前后衔
接、勾连、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 次作用的标点符号,如分号、冒号、句号等。
• 5.通——通读全文,概括文意。
分析句段作用 答题模式
•形式方面的作用(作用+分析) +内容或主旨或情感方面的作用。
与海明威相见
【答案】 DE
•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主要谈论海明威的创作技巧、文学成就,“与海明威相见” 不仅指作者曾见其本人,更指海明威的创作对作者有萦绕一生的 影响。
• “这样的烟花”不仅有形状、颜色与光亮的美丽,更是和平 团圆的象征。这个反问句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 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思考。
• 答案:卒章显志。这个反问句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 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思考。
• 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一般为: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或深化中 心、卒章显志或呼应开头+深化或强化作者情感或本文主旨。
• ㈠首段的作用
• 如果开篇即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 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
• 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或引出下文, 为下文做铺垫。
• 《山东卷》第19题: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 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答案:从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起,行文自然,为下文谈人生的 孤绝境界作了铺垫。
• 答题的思路: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上文 (具体内容),写到下文(具体内容)。
• ㈢末段的作用
• 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 头,或兼而有之。
• 《四川卷》第17题: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 美丽呢?”收束全文,请对此简要赏析。
• 作者以这个反问句单设一段,卒章显志。
பைடு நூலகம்
2.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
•①先写街的繁荣做铺垫,引出人潮汹涌。 •②再写游人众多,为后面观灯受阻埋伏笔。 •③最后写观灯盛况,把作品推向高潮并点题。 ④层层铺垫,层层推进。
• 《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 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答案参考: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 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 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 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 中间段落的作用同样要兼顾到内容和形式,在结构上 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前后照应。答题时要交代清 楚上文和下文的具体内容。
• E.文章结尾叙写了海明威生前的住所,通过对书籍、写字台、小 玩意等物件生动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海明威的深切缅怀。
2.文章开篇写与海明威相见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答案】 •①表现年轻时候的作者对海明威的仰慕之情,凸 显生活中的海明威生气勃勃、亲切平和的形象; •②以生动的场景描写开篇,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③起笔承题,并由此引出后文对海明威创作与人 生的评论。
答题示例: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 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 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自韩羽《父子之间 的怯意》)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 (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 (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把握散文的线索
分析句段作用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的作用如: 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 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 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 略结合;充实内容 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 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 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散文之分析作品结构和思路
考向一、分析文章思路
• 设问方式 • 1.请梳理作者(文章)的写作思路。 • 2.概括文章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 3.请梳理作者(文章)的感情脉络。 • 4.请分析文章是怎样展开的。 • 5.指出文章的结构方式,并做简要分析。 • 6.简析文章的结构特征或文章在谋篇构局上的特点
• B.第③段以“螺丝钉”为喻对福克纳和海明威的写作风格进行了 对比,形象地表明前者更注重灵感和激情,而后者更看重写作技 法本身。
• C.作者既肯定了海明威在短篇小说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也客观 地指出海明威由于过分在乎技巧而未能在长篇小说领域博得声望。
• D.作者认为《过河入林》是海明威最富魅力的作品,原因在于海 明威在写作中“误入了长篇小说的松树林”,并融入了自己的生 命体验。
• 答案:(1)结构上承上启下 (2)引出全文关键词 “重西湖”。
• 《安徽卷》第15题:文章描写乡村的风,在第四自然 段又写到两棵树的成长,有什么用意?
• 第15题:①说明树的成长离不开风。②说明万物生长 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③由树的成长写到父亲对风 的认识,丰富文章内涵。
• 《江苏卷》第16题:“头项一团火球,身上汗珠子擦 了又出。早晨起个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 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 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 第16题: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 铺垫;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下 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刺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 写相呼应。
3.从全文看,马尔克斯从海明威那里得到了哪些写 作启示?
•【答案】
•①写作是艰苦而快乐的,要专注和坚持; •②写作应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③写作要注重技巧,融入生命感悟。
汴京的星河 1.作者的兴奋情绪在文中画横线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 言特点?
•①用词夸饰,辞彩绚丽。
•②运用铺陈、排比语句。
•③语气急切:用副词“果有”“真个”等加强语 气,用“你看”“你抬头”等表现急于分享的兴 奋心情。
• 从以上题目所给的参考答案可以看出,首段作用类答题 是有固定的答题思路和规律的,兼顾了两个方面,
• 一是内容,要答出包括本段的内容和下文的内容;
• 二是形式(结构),为下文起到铺垫的作用。
• 答题思路一般为:本段写了什么,为下文写什么做铺垫。
• ㈡中间段的作用
• 《上海卷》第9题:第(9)段在构思上的作用是(1) _____(2)______。
• 《广东卷》第16题: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 有哪些作用?
• 答案:突出了雪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从而为下文写泥泞作铺 垫(从写热爱雪到热爱泥泞)。
• 《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 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答案: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 自然引出下文的“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 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意蕴预设了空间。